📖 ZKIZ Archives


五月天回歸紅館 2016-01-08

1 : GS(14)@2016-01-10 17:58:32

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85%E9%A4%A8/201858
【晴報專訊】港人最愛睇演唱會,為了一張門票,不惜通宵排隊、上網狂按F5、打爆訂票熱綫。踏入2016年,港、台、韓、日紅星紛紛在港開騷,最矚目必然是台灣天團五月天,今年重回紅館履行「五月之約」。另外,殿堂級天后麥當娜首度踏足香港開騷,實屬樂迷頭號盛事。
五月天 2016演唱會(5月)
逢騷必爆的五月天,去年因場地問題「斷纜」無緣在港開騷。不過他們今年成功申請紅館檔期,餓足兩年的五迷,終於可與偶像共度「五月之約」十周年。主辦商透露今次為樂隊全新製作的演唱會,預計最少開十場,破歷年紀錄。另外,五月天近日發放新歌《勇敢》,信徒們不妨先熟習。
麥當娜《REBEL HEART TOUR》(2月17日 - 18日)
流行女王麥當娜終於來港開個唱,今次她特別請來Prada、Miu Miu和Alexander Wang設計舞台戰衣,為歌迷帶來聽覺和視覺盛宴。寶刀未老的娜姐更會和眾舞者大跳性感破格舞蹈,貫徹新碟的叛逆概念。
林峯《Heart Attack林峯演唱會》(4月29-5月1日)
已經三年沒有在港開演唱會的林峯,四月將回歸紅館開個唱。今次阿峯以全新快歌《Heart Attack》作為演唱會主題,以強勁音樂節拍,刺激歌迷心跳,他亦正在落力操Fit,到時會大騷六塊腹肌,跟觀眾齊齊跳舞。
安室奈美惠《namie amuro LIVE GENIC 2015-2016》(3月26日)
日本天后安室三月定於亞洲博覽館開香港站個唱,早前她來港宣傳時表示要將日本舞台原汁原味呈現給樂迷。安室的歌曲及舞蹈是80後哈日族集體回憶,不少已成媽咪級的粉絲,早已買飛捧場。
Rain《The Squall 2016王者歸來Rain亞洲巡迴演唱會》(1月30日)
相隔六年,韓國天王Rain本月再度開騷。早前他來港為演唱會造勢,率先透露正練習廣東歌,雖然他揚言要練習至完美才會在舞台上獻唱,但單是這份誠意,已教歌迷感動。(3月26日)
撰文:李潔盈、鄧藹欣 
編輯:林梓添 
設計:梁政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17

五月天回歸紅館 2016-01-08

1 : GS(14)@2016-01-18 02:15:38

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85%E9%A4%A8/201858
【晴報專訊】港人最愛睇演唱會,為了一張門票,不惜通宵排隊、上網狂按F5、打爆訂票熱綫。踏入2016年,港、台、韓、日紅星紛紛在港開騷,最矚目必然是台灣天團五月天,今年重回紅館履行「五月之約」。另外,殿堂級天后麥當娜首度踏足香港開騷,實屬樂迷頭號盛事。
五月天 2016演唱會(5月)
逢騷必爆的五月天,去年因場地問題「斷纜」無緣在港開騷。不過他們今年成功申請紅館檔期,餓足兩年的五迷,終於可與偶像共度「五月之約」十周年。主辦商透露今次為樂隊全新製作的演唱會,預計最少開十場,破歷年紀錄。另外,五月天近日發放新歌《勇敢》,信徒們不妨先熟習。
麥當娜《REBEL HEART TOUR》(2月17日 - 18日)
流行女王麥當娜終於來港開個唱,今次她特別請來Prada、Miu Miu和Alexander Wang設計舞台戰衣,為歌迷帶來聽覺和視覺盛宴。寶刀未老的娜姐更會和眾舞者大跳性感破格舞蹈,貫徹新碟的叛逆概念。
林峯《Heart Attack林峯演唱會》(4月29-5月1日)
已經三年沒有在港開演唱會的林峯,四月將回歸紅館開個唱。今次阿峯以全新快歌《Heart Attack》作為演唱會主題,以強勁音樂節拍,刺激歌迷心跳,他亦正在落力操Fit,到時會大騷六塊腹肌,跟觀眾齊齊跳舞。
安室奈美惠《namie amuro LIVE GENIC 2015-2016》(3月26日)
日本天后安室三月定於亞洲博覽館開香港站個唱,早前她來港宣傳時表示要將日本舞台原汁原味呈現給樂迷。安室的歌曲及舞蹈是80後哈日族集體回憶,不少已成媽咪級的粉絲,早已買飛捧場。
Rain《The Squall 2016王者歸來Rain亞洲巡迴演唱會》(1月30日)
相隔六年,韓國天王Rain本月再度開騷。早前他來港為演唱會造勢,率先透露正練習廣東歌,雖然他揚言要練習至完美才會在舞台上獻唱,但單是這份誠意,已教歌迷感動。(3月26日)
撰文:李潔盈、鄧藹欣 
編輯:林梓添 
設計:梁政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424

【迎接法國五月】跟林嘉欣 環遊莫奈天地…

1 : GS(14)@2016-04-23 18:41:08

《四季睡蓮》為巴黎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的鎮館畫作。莫奈晚年視力衰退、以心靈的眼完成此巨作,他形容自己當時專注在絕對的孤寂中。林嘉欣重遇這作品,感嘆是莫奈留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去年11月巴黎恐襲,槍聲響徹夢幻之城,全球震怒。創傷是悲愴的,但巴黎人卻沒有失掉骨子裏那份優雅與勇氣,他們傲視法國深厚的文藝底蘊為療傷藥物,也樂於與眾分享種種精神資產。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藝術節整裝待發,今年主題是「如幻似真」,果籽記者兩度赴法國事先探路,更獨家與「法國五月」文化大使林嘉欣作藝術深度遊,走訪多家美術館,欣賞莫奈等藝術家的作品,並拜會即將來港獻藝的大師們。法國人在港的本土故事同樣如歌動聽。飲食籽找來駐港法國總領事分享廚藝、法國模特兒教扮靚籽栽種時尚品味、法式間條衫內藏哪些文化密碼、走進法國人在港蝸居、窺探港法戀事,情花開了能否結果。果籽透過一連兩個周六的專刊,與君一起迎接「法國五月」,呷着Rose吃口macaron,用法式節奏細味其中。



林嘉欣在法國遊學期間,最愛逛的就是這所收藏近代藝術、天然光拱照的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


今年第24屆「法國五月」的焦點除了揭幕音樂會「情牽莫札特」和在澳門舉行的德加(Edgar Degas)珍貴雕塑展外,重頭戲當然是將於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的「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今年是法國印象派鼻祖莫奈(Claude Monet)逝世90周年,而展覽又是迄今香港最大型的莫奈展,17幅橫跨他剛出道至晚年的風景作品將破天荒在港聚首,從作品中看到大師對生命的感悟與畫風的蛻變。「莫奈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台灣著名藝評人蔣勳曾一語精準道出莫奈一生的創作態度,捕光捉影就是莫奈的秘技。藝人林嘉欣曾於2007年人生低潮時遊學法國半年,風雨無間天天去逛美術館與畫廊,結果百多天還是未逛完巴黎逾千家藝術機構,曾經參觀巴黎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的鎮館超大型畫作《四季睡蓮》(Nymphéas)震撼非常,如今重遊故地仍刻骨銘心。





莫奈的強項是捕光捉影,但晚年被眼疾折騰,做白內障手術前曾擔心自己從此會盲,難再創作。

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說,觀眾可從來港展出的17張莫奈畫作,了解他的本性、創作技巧變化甚至法國文化。

展覽策展人Bruno Girveau與林嘉欣互相交流對莫奈的鍾情,感嘆他對捕捉大自然每一瞬幻變的那份至死不渝的執着。



眼疾折騰 成就巨作

「莫奈花了人生最後三十年重複畫睡蓮這單一題材,其間有四至六年時間他受白內障困擾,要靠助手替他調顏色,再憑自己印象中的風景描繪,我反而覺得他這個時期的作品具實驗性又帶強烈情感。」踏進塞納河畔這幢展示印象派畫家及後印象派畫作的藝術館內,嘉欣侃侃而談。平常橘園美術館遊人如鯽,這次在休館時候來訪得到館方特事特辦,我和嘉欣在無人地帶逐朵蓮花、逐筆落色觀賞。事實上,這橢圓形的偌大展館也是為莫奈這幅巨作度身訂做的,作品靈感來自他晚年定居法國北部吉維尼(Giverny)家中自家打造的蓮花池,自1883年起他住在當地達43年之久。莫奈80歲高齡在進行白內障手術前後花六年創作這作品,從盲人到受強光刺激長期視覺折騰下畫的,竟創作出長達600cm的睡蓮,含苞的、綻放的、凋零枯萎的,千姿百態的包圍着自己,靜靜的坐着觀看就像由黎明坐到黃昏、春來也秋去,彷彿也看到莫奈的一生和感受他追求的無限(L'idée de l'infini),震撼度非筆墨能形容。這次香港展覽雖不包括這幅莫奈最重要的傳世作品,但他於1907年創作的另一張《睡蓮》則會飄洋過海首次跟香港觀眾見面。「你見不到特定線條,但卻會看到光、影、水三者融和而呈現出多變的顏色,他並破格的以圓形構圖來敍事。」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談到這次展出的《睡蓮》作品。《維特尼流域塞納河解凍(面向拉瓦古)》甚至在沉靜荒涼的畫面中,滲透出畫家的悲慟。「莫奈堅持在攝氏零下25度的環境創作,連顏色都變硬了,擠不出來,畫的是塞納河景色卻色彩暗淡,是因為當時他的第一任太太剛去世,一看畫面便知悉他當時的心情。」盧秀麗續介紹指,莫奈自小已不愛受束縛,人家念書他卻愛在海邊玩耍,對大自然無限嚮往,也獨愛住在河旁,觀看水的流動。除了油畫,展覽更包括粉彩畫及掛毯,作品以莫奈四處重要創作地來劃分,除了吉維尼,還有諾曼第及布列塔尼、巴黎及法蘭西島、倫敦及威尼斯,四個區域展區分別配以聲音、影像等多媒體裝置,重塑莫奈於吉維尼的故居場景,讓觀眾遊走莫奈起居室、飯廳、工作室同花園,置身莫奈世界,還能回味他的食譜。「觀眾除了解莫奈的口味,也可以複製他的菜餚,甚至伴碟。」盧秀麗說。



除了畫家,莫奈本身也是一位園藝設計師,睡蓮是他的創作標記,是次將在港展出的莫奈1907年所畫的《睡蓮》。

1920年,莫奈站在一道橋前,他的作品不時會出現這種日本拱橋。(@ Musée d'Orsay)

1921年,莫奈在親手建構的吉維尼花圃留影。(@ Musée d'Orsay)



一幅畫 一個畫派

甚麼原因使莫奈的作品和大眾有了這麼密切的關係?「莫奈的確啟發了無數現代畫家,香港展覽將呈現莫奈由創作傳統風景畫,逐步轉投現代技法甚至抽象畫的轉折。」是次展覽策展人Bruno Girveau解釋,莫奈善於捕捉靜物風景的第一印象,「而且繪畫獨特風景時不只花幾小時去畫單一作品,他會以周、月計逗留甚至與家人安頓在該地,周而復始去創作,務求捕捉大自然每一瞬間的幻變。」
Girveau與嘉欣談得興起,莫奈恍似二人的閨蜜,有數不盡的故事,包括他成為「印象派」始祖前、一段「被侮辱」的曾經。於巴黎出生的莫奈在1850年以前,也是以傳統寫實技法畫風景,後來聽命於恩師布丹(Eugéne Boudin),把畫架搬出戶外寫生,在諾曼第開始了戶外創作。1874年,他的作品《日出印象》參加了比賽但落選,他與其他藝術家舉行「落選展」,結果被一位保守派的藝評人Louis Leroy狠批其年少輕狂,不認真學好古典技法,只會胡亂塗抹「印象」,並成為報章上被人拿來嘲諷的報道。「莫奈應該意想不到,因自己的一幅畫,誕生了一個畫派,而且更是後世最大的畫派。」林嘉欣補充指,這幅重要作品現藏於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成為了一場藝術革命的佐證。



《日出印象》可能是莫奈一生最重要作品,雖曾被狠批,莫奈卻因此建立一個影響世界的畫派,惜今次展覽未能一睹其風采。

《維特尼流域塞納河解凍(面向拉瓦古)》是莫奈喪妻後不久創作的,攝氏零下25度之下的塞納河流露着交錯迷離的孤清。

莫奈喜歡將畫架搬到戶外寫生,晚年定居法國北部吉維尼,這《春天的吉維尼》很快就跟香港觀眾見面。



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

展期:5月4日至7月11日地點: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票價:$5至$20延伸活動:香港大學藝術歷史科教授Greg Thomas將於5月29日在銅鑼灣誠品書店分享「莫奈與他的藝術」。「法國五月」在兩個月內舉行逾百項文化活動,詳情可瀏覽活動網址:http://2016.frenchmay.com



記者:鄭天儀攝影:潘志恆、楊錦文編輯:黃仲兒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1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05

【迎接法國五月】法男點解戀港女

1 : GS(14)@2016-04-23 18:41:08

香港女生李若晞(Jessica)與香港獨立樂隊Dr. Eggs成員Joul同居,Joul說:「我喜歡Jessica的成熟,還有很多原因。」



來自法國的獨立音樂人Joul與香港女友Jessica同居,他說:「異國情緣比一般情侶要更努力,全力付出100%。」甚麼情話不用再說,有他這句足證用情認真,哪個女人不心足?法國人是如此,看似是花心大玩家,但不會虛情假意。可能全香港人都會罵他有法國妹唔揀揀港女,但Joul說港女不但有美腿,而且有耐性,「歐洲女人公主病更恐怖。」唔識揀嘅,應該是港男。今年將與法國男友結婚的陳懿,廿幾年來在港沒男友,她的能幹主見變成男人口中的「不能駕馭」,估唔到去法國打工搵到個,究竟法男如何看港女?

港男不能駕馭的獨立自主大隻妹

陳懿(Eve),讀女校,在陰盛陽衰的浸會大學公關及廣告系畢業,未曾與一個香港男生過電,曾經為沒有男人失去自信。她從朋友的男友口中得知,「他們竟然用不能駕馭來形容我!」太能幹、太惡、太有主見,竟然變成一個錯誤。「但這些太乜乜,在法國男人眼中是獨特的,我的主見,是獨立。」她生命中前後有兩個法國男人,一個是讓她遍體鱗傷的賤男,一個是她現在的未婚夫Arthur。她說未婚夫把她看得比自己更透徹,「他說我能幹,獨立有主見,是因為心裏有一份害怕。他說我有很多面貌,所以很有趣味。」陳懿說。坦白講,陳懿在香港絕對稱不上標準的美女,東方人的臉孔、單眼皮、骨架大,但事業線長過我條生命線。在未婚夫眼中,她身材適中不會過瘦,但平胸!她的仙氣好比蒙羅麗莎,「佢真係覺得我好靚,甚至覺得畫家應該把我畫出來!」訪問幾對港法情侶,他們皆異口同聲地說法國人從不口不對心,這些聽似虛偽奉承的美麗謊言,都是發自真心。她笑言:「我知香港男人聽到佢嘅讚美都想打鑊佢。」但在未婚夫眼中,范冰冰、Angelababy是美,卻沒有靈魂,「我知道他並非因為yellow fever(迷戀亞洲女性)而喜歡我,他喜歡的是我的內在。他很早就說過,他不會因為我的身材而娶我。」



第一次見面 吻下來豁出去

去年她到法國工作假期,上交友網站打發時間,當時Arthur就跟她說hi,然後劈頭就說:「我知一定有無數人跟你搭訕,我知你覺得總是問你where do you come from的問題好無聊,我知你應該準備離開。倒不如我們相約飲杯咖啡,合則來不合則去,別浪費時間!」陳懿說:「又幾有道理喎!」香港人習慣曖昧,說甚麼曖昧關係是最浪漫,我最憎香港男人說些令人十五十六、進可攻退可守的說話,陳懿一句「有冇搞錯!」就想摑醒班港男,「唔係啩!我真係完全接受唔到香港男仔要曖昧一個月先真正拍拖!太慢,個女仔都俾人追咗去啦!」她和Arthur第一次見面就吻下來,豁出去。
Arthur紀錄不算良好,曾有幾段open relationship,陳懿本打算hea住拍拖,跟他事先聲明:「我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我們可先了解一下,但交往數月後若是合得來,我是絕不接受open relationship。」某天,他們翻看前度旅行照,陳懿向男友坦言心裏會不舒服,他說自己亦然,但他寧願看到她在舊照中是笑,不是哭,因為假若她的過去是不快樂,就浪費青春了。「那刻,我發現他很無私,重視我的感覺多於他自己。如果我仍不相信他對我用情認真,實在有點兒那個。」事實上,他看到她的悲觀,若即若離,他付出了許多。結果,兩個來自破碎家庭的人,一個是不相信婚姻的法國男,一個是缺乏安全感的香港女生,相戀未夠一年就決定今年9月結婚,「某天他給我一個短訊,說要娶我。」上周,他們站在花園等友人,他又情深款款心心眼看着陳懿說:「我覺得你是我遇過最合得來的女人,如果我們也不能走下去,這輩子我注定孤獨終老。」不過,與法男成親要有心理準備,他們沒有儲錢的概念,賺10元使剩5毫當儲咗!他們決定結婚後,陳懿首先想到要儲錢,好正路!他說她太務實!他第一件想到的是婚禮的香檳。



沒儲錢概念 鬧交都可以浪漫

法國男人總是浪漫的,不過他們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基因。就像未曾捐過血的人,若果沒有人告訴你,你不會知道自己的血型。陳懿說法國男人在草地自彈自唱是招牌菜,無故插朵花在你頭上,這些石器時代般老土情節出自法國男人手裏又好work,你妒忌不來。不少法國男人還會下廚,他連冬蔭功都識煮真是無話可說,最重要是會說一些比電影對白更肉麻的對白,例如他會說:「假若我們身處電影中就好了。那就可以隨時停下來,留到永遠。」法國人原來有一個loverush的詞語,會突然有一刻情到濃時好愛你攬實你,再加幾滴眼淚,「不需要給甚麼反應,攬實佢就得喇!」這些舉動和說話,好難出自港男口中。跟法男談戀愛,鬧交都可以浪漫,二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又是火爆的人,爭吵不斷,但Arthur話:「這些不算爭吵。我只是會喜歡有性格的人,爭吵是意料中事。」我問陳懿:「博得過?」她答:「愛情,信就有。」最後她跟我說:「你過嚟法國啦!冇自信覺得自己搵唔到男友的女人,都應去法國走一趟。」



未來奶奶給陳懿的傳家之寶,這個新的家,叫她感動不已。

陳懿與33歲的法籍未婚夫將於今年9月成婚。兩人的家奉行「自己的碗自己洗」原則,「我男友喜歡下廚,飯後我會主動洗碗,他已經對你另眼相看。」

在香港,陳懿可能是骨架較大,身材略胖又豐滿的女生,但在法國人眼中她可是身材適中啊!法國人看重的是一個女人的靈魂。



法國人骨子裏浪漫卻不自知,草地自彈自唱情歌冧女是招牌菜。

陳懿經常在facebook放閃,但她說男友都有不浪漫時,就是顧住打機的時候。



不是玩家法男:港女公主病未及法女

Joul和李若晞(Jessica)的家,牆上掛着幾幅情色電影海報;攝影師甫進廚房驚見假陽具,原來是煙灰缸;欲拍攝家中日常生活,除了做愛乜都諗唔到;欲拍攝有二人故事的物件,Joul指着客廳裏梳化,「平日我們在這裏做愛。」記者今次真是汗顏,Joul笑了:「講笑咋!」法國人公開談性,不代表他是playboy。他說「鬼佬」在香港認真求愛不容易,人人以為他們是玩家,「只是70%正確。」他望望女友,自稱是另類30%的小眾,晚上足不出戶喎!不過,即使以廣東話跟的士司機說往南灣道,司機有好幾次仍問:「即是蘭桂坊?」Jessica八年前因工作認識Joul,「以前他較年輕又英俊,都覺得他應該是玩家。」二人從前各有對象沒有發展下去,直至一年多前相約短聚,Joul因得知朋友剛患癌症而遲到。「他說要辦一個音樂會替朋友籌措醫藥費。那刻我對他改觀,原來他是一個講心的人。」Jessica說。不過,一個貌似多情的法國男,要取得Jessica父母的歡心不容易,Jessica憶道:「他與我父母見面的時候,買了兩束花,一束給我的,一束給母親的。我母親收花後笑到呢。」


Joul感謝Jessica在他祖母過世時陪他回鄉,沒有預先安排好的行程反而最好。

韓劇暖男 「唔係當真嘛」

香港男生也許認為法男跟港女拍拖簡直作賤自己「唔識食」,但Joul說法國女人胸大易老。而且世界各地各有公主病,「香港女人比法國女人更有耐性。法國女人很快就發瘋了,而且不問情由。」香港的公主倒是容易識穿,他們懂得避之則吉,不會自投火坑。「當我初來香港,最令我最深刻的是,某香港女生在街上嘟嘴蹺手,我看着他的男友就覺得是世界末日。」Joul說法國女人絕對不會這樣,法國男人亦不會喜歡不平等的關係,讓自己處於下風。訪問期間我們談起韓劇中的暖男,他說:「香港女人唔會當真嘛?」我和Jessica耍手搖頭,「不,她們都把劇情投射在男人身上。」替女人拿手袋、切牛扒都是暖男入門級最基本要求,Joul卻說:「當我看這些韓劇時,還在想究竟是誰寫出這些荒謬的情節。雖然一年前的Jessica也有點兒這樣子。」Jessica立刻連忙否認,「我幾時叫你拎手袋?」不過,Joul說有千萬個理由喜歡Jessica,喜歡她的成熟和能幹,而且腦袋裏總有新奇點子。Joul曾有一個相戀四年的香港女生,「聖誕節是法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我提議回鄉,她卻說天氣太凍而拒絕。」



難忍沒所謂、黑臉神女友

去年農曆年三十晚,Joul收到祖母在法國過身的消息,Jessica二話不說跟他回國,由訂機票至登機只是相隔10小時。他們早上七時抵法國,九時就參加祖母的喪禮。「這個旅程雖沒有預早安排,但比一切都更好。這絕非帶女友見家長的最適當時機,但我慶幸有她陪伴我走過艱難日子,我的父母很喜歡她。」Joul還說:「一般情侶可能付出50%,但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付出100%努力。」起初,Joul難忍Jessica常說「沒所謂」,香港女生都是這樣,戀愛時喜歡遷就對方,「作為一個人,怎可能沒有主見?」Joul說法國人戀愛最重溝通,所以黑臉港女絕對接受不了,法國人視大吵大鬧是閒事。Jessica說:「他們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一秒都忍不着,不吐不快。」Joul回應:「咁係吖嘛!我屋企人有少少事都會大吵一番,爭吵後下午已忘記。但你和家人們遇到不滿意的事,忍氣吞聲,我更不好意思說。」



記者:陳芷慧攝影:陳永威、潘志恆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1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06

【迎接法國五月】豪邁奔放 討厭被稱法國菜 阿爾薩斯本土食桌

1 : GS(14)@2016-04-23 18:41:08

阿爾薩斯文化背景複雜,曾被德國統治數次,形成獨有文化,面對要與鄰省合併的現實,阿爾薩斯人面臨身份認同危機。



近年港獨情緒升溫,在9,000公里外的阿爾薩斯人也有同樣現象,年初與數個鄰近省分被合併成一個大省,頓覺身份認同出現矛盾。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Alsace),本土意識極強,當地人會提醒你:「我們不是法國人,是阿爾薩斯人。」對於當地飲食,他們亦討厭被稱為法國菜,會強調那是他們引以自豪的阿爾薩斯菜。曾被德國統治數次,阿爾薩斯的風土民情跟法國其他省分不同,飲食文化尤其獨特,似足德國,份量大,愛吃腸喝啤酒,賣相豪邁粗糙,這樣的「法國菜」,只能在阿爾薩斯找得到。


阿爾薩斯與德國及瑞士接壤,是法國境內身份最特殊的地區,它曾被德國統治數次,大大影響當地的文化特色,夾雜了德國元素的法式風情,惟獨在阿爾薩斯才會見到。「其實我們跟香港人很相似。」甫見面互相介紹過後,當地美食嚮導組織Food and City Tour的負責人Virginie如是說。「阿爾薩斯與香港同樣是曾被外國管治過的地方,經歷過別國的文化洗禮,建立了獨一無二的風土民情,亦有自己一種語言,我會說阿爾薩斯與法國各地完全不同,就如你也會說香港跟中國各地絕不相似,對不對?」聽畢,我倆一起咯咯大笑,用這樣的方法比喻,我更能明白Virginie的意思,所以當她一再提醒我:「我會叫自己做阿爾薩斯人,而不是法國人,接下來我們將會嚐到的是阿爾薩斯菜,不應被統稱為法國菜。」我就可以理解她着緊地撇清身份的論調。阿爾薩斯的心臟斯特拉斯堡,其歷史地標主教座堂內的彩繪玻璃上拼湊着禾穗的圖案,是為紀念阿爾薩斯曾是法國主要出產農作物的重要地方。阿爾薩斯座落於萊茵河(Rhine River)及孚日山脈(Vosges Mountains)之間,享受天然地理優勢,土壤份外滋潤豐富,農作物長得特別茂盛,亦是開拓酒莊葡萄園的福地,所以當地的飲食文化旺盛,「普遍來說,阿爾薩斯人比較高大,因為我們都是盡情吃喝,跟巴黎人的小食多滋味完全相反。」來到阿爾薩斯,最難適應的就是食物份量,一人份量的菜式,以香港的標準,要兩個人才能勉強吃完。當地曾有一個有趣小習俗:在主教座堂外曾有一間藥房,外面有一條石灰柱,與牆壁相隔約半米,以前當地人定時定候需輪流穿過牆與柱之間,穿得過代表你沒有癡肥,穿不過代表你暴飲暴食,需繳付稅項,可見以前的人實在太愛飲飲食食。



Sauerkraut大雜燴,酸椰菜鋪底,放上兩款香腸、鹽醃豬腩肉及薯仔,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菜式,$145。

搭配Sauerkraut大雜燴品嚐的黃芥末醬和辣根蓉。

以前的主婦為方便打理家事,想出了準備過程簡單雜燴菜式Baeckeoffe,$166。



Tarte flambée忌廉煙肉薄餅,每逢周日中午,當地人都會聚在一起吃,一口薄餅一口啤酒。$176。

Winstub是德國人統治阿爾薩斯時遺留下來的小酒館文化,現在大多成了casual dining的餐廳。



地道小酒館文化大雜燴簡單豪邁

到底阿爾薩斯菜有甚麼獨特風貌呢?最具代表性的菜式,必定是名為Sauerkraut的大雜燴,Sauerkraut一詞本身解作德式酸椰菜,阿爾薩斯人愛將酸椰菜鋪底,放上兩款香腸、鹽醃豬腩肉及薯仔,配黃芥末醬或被喻為鬼佬wasabi的辣根蓉吃。整道菜都洋溢着滿滿的德國氣息,賣相豪邁不造作,一口肉一口菜一口薯,簡單到極的配搭,飽肚之餘更有種越吃越上癮的感覺,每個初相識的當地人都會問你有否嚐過Sauerkraut,因為這是阿爾薩斯獨有的招牌菜。「我不能接受別人把它歸納為法國菜。」小酒館Le-Tire Bouchon的主廚Michel跟我說。「阿爾薩斯的土壤有利種植,以前的人每季收割了大量椰菜後,為免發霉變壞,就想到用酸醃形式把菜保存。加上阿爾薩斯曾是農業重地,這裏的人每天體力勞動耗費大,所以想出這種簡單美味又能填肚的菜式。」阿爾薩斯亦是著名出產葡萄酒的地方,而Le-Tire Bouchon這種小酒館統稱為winstub(譯作wine room),以前是當地人聚首一堂的酒吧,專喝葡萄酒。Winstub是在德國人統治時遺留下的文化,是專屬阿爾薩斯的一種酒館文化,現在卻成了casual dining的餐廳,而Le-Tire Bouchon則是擁有過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日頭夜晚都座無虛席。另一種當地招牌菜,就是雜燴煲Baeckeoffe,將薯仔和各種肉類切片,混合香料及調味料後焗四至五小時,主廚Michel解釋:「以前的主婦逢星期一洗衣服,沒有空餘時間煮飯,所以想出了Baeckeoffe,將這盤大雜燴放進焗爐後便可安心去洗衫,回來便有飯開,方便快捷。」相較於Sauerkraut,這道菜味道較淡,啖啖薯仔,肉類都沒有額外醃製,能夠想像當地人以前的生活有多簡單。



斯特拉斯堡的歷史地標主教座堂,屹立了近六個世紀,建築設計上記載了阿爾薩斯獨有的背景文化。

教堂牆壁上的彩繪玻璃拼湊着禾穗圖案,紀念阿爾薩斯曾為法國重要的農產地方。

主教座堂外曾有一間藥房,外面的石灰柱是古時用來量度當地人有否超重。



德式蝴蝶餅似省徽 忌廉薄餅配啤酒

來到阿爾薩斯的餅店會找到Pretzel蝴蝶餅,這不是德國的產物嗎?「全法國只有在阿爾薩斯,才能找到Pretzel。如果你問阿爾薩斯人,相信大家都會為着面子答你,這是源自阿爾薩斯的麵包。」麵包店Westermann老闆娘Anne笑說。Pretzel的源頭無從稽考,但當地人確信是德國人統治阿爾薩斯時誕生的,當地政府的省徽形狀更似足Pretzel的外形。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讓當地人相當自豪的tarte flambée,簡單來說是忌廉煙肉薄餅,法式忌廉Crème Fraiche塗抹在薄餅上,再灑上洋葱煙肉,傳統做法是放進華氏500度以上的焗爐烘分半鐘便可吃,超高溫度令薄餅急速脫水,邊皮變得乾身香脆。當地人每逢周日中午,都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tarte flambée,一口薄餅一口啤酒,薄餅吃完一個又一個,總之吃到大家終於要離開才會停手。「這都是我們引以為榮的阿爾薩斯飲食文化,是在其他法國地區找不到的,即使阿爾薩斯現在被合併了,歷年來所建立的獨特文化不會因此消失,不少阿爾薩斯人心裏仍渴望着獨立的一天,畢竟阿爾薩斯就是阿爾薩斯,與法國其他省分不太一樣。」美食嚮導Virginie語重心長地分享。這種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渴望獨立的心情,我多少也能理解,為的只是想保存屬於自己家鄉的文化點滴,那是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是令這地方分別出來的重要元素,不能輕易被同化。



傳統製作tarte flambée的方法是放進華氏500度以上的焗爐烘分半鐘,高溫令薄餅急速脫水變得香脆。

當地美食嚮導組織Food and City Tour的負責人Virginie。

街道上隨處可見這類地磚裝飾,記載了阿爾薩斯曾是農業重鎮。



在法國,只有在阿爾薩斯的麵包店才能找到Pretzel蝴蝶餅,一個$26。

當地政府的省徽形狀似足Pretzel的模樣。

Winstub小酒館Le-Tire Bouchon的主廚Michel。



麵包店老闆娘Anne深信Pretzel源自阿爾薩斯。




Travel Memo

Wi-Fi:易訊數據歐洲3G Pocket Wi-Fi每日無限數據,日租$80,查詢http://www.esondata.com/匯率:1歐元約兌8.81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鳴謝:法國領事館



記者:盧懿靜攝影:陳永威編輯:李寶筠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1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07

【迎接法國五月】總領事煮平民燉肉鍋

1 : GS(14)@2016-04-23 18:41:09

【迎接法國五月】法國人愛享受美食,這次邀來熱愛入廚的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栢海川(Eric Berti)親自示範兩道阿爾薩斯傳統菜式,正好配合今年法國五月美食節的主題。阿爾薩斯今年有29間餐廳摘下2016米芝蓮星級榮譽,是法國其中一個最多米芝蓮星級餐廳的地區,可見這個盛產鵝肝的地方對食物要求非常高。這次領事先生示範的白酒燉肉鍋和奶油圓蛋糕,均為阿爾薩斯平民菜式,製作方法簡單,味道純樸親切,是另一種地道法國風情。

Eric Berti

•生於1959年法國東北部香檳區•曾於2006年至2008年任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審理長•2008年至2012年任法國外交部內部法律事務服務部主管•2012年至2015年任法國駐悉尼總領事•2015年9月來香港上任法國駐港澳總領事



甫進入領事官邸,轉角便到廚房,栢海川仍是一身筆挺西裝,打點着稍後的示範。當栢海川脫掉西裝外套,挽起衣袖穿上圍裙,他的表情開始變得柔和,熱心地分享兩道阿爾薩斯菜的做法。栢海川來自香檳區,鄰近阿爾薩斯,所以他很早以前便學懂幾道阿爾薩斯菜。栢海川笑說他很喜愛入廚,只是平日工作太忙,星期日才有空玩玩。星期日會玩甚麼?原來是做煎餅。栢海川特地為太太準備煎餅,配上蘋果西打酒和果醬,簡單的口味一如你和我的悠閒周末。燉肉時栢海川取出深陶鍋,我好奇竟不是港女狂愛的著名品牌Le Creuset的鑄鐵鍋,問他法國人是否家家都會用Le Creuset?「會的,只是我來香港數個月,還沒空添置私人廚具。」



平民街市搵材料 牛油不可缺少

平日官邸內的宴席都有廚師料理,但一到假日,栢海川會跟普通人一樣自己入廚煮幾味,「在香港,買到法國菜材料的地方很多,有時我也會親自去灣仔街市買新鮮蔬果。」噢,原來是一個接地氣的外國領事。當他打開雪櫃拿東西時,我看到一堆芝士忌廉和牛油,煮菜時亦見栢海川用了不少牛油,他笑言牛油是法國人的心頭好。可是怎麼不覺法國人很胖呢?他認真想想平日的飲食習慣,就是吃足夠蔬菜,做菜時亦會把多餘肥肉去掉,然後才加牛油。他補充:「像香港人早餐時放一大塊牛油的食法,法國人比較少。」此刻想起了菠蘿油,不知道栢海川看到那塊牛油,會不會反駁香港人才更愛牛油呢!



白酒燉肉鍋Backeoffe

阿爾薩斯傳統料理,當地婦女從前一星期洗一次衣服,洗衣服前一晚,她們會把肉類醃好,早上把肉、薯仔和蔬菜等放進燉鍋,再放入焗爐慢燉三小時。洗完衣服後燉肉鍋也剛剛煮好,便可立即享用。由於燉煮需時,栢海川預先炮製了一鍋給我品嚐,再重新示範製作過程。








【材料】豬柳:500克牛腱:00克羊肩肉:500克豬腳仔:2隻薯仔:1.5公斤洋葱:250克阿爾薩斯區產白酒:半支鵝油:30毫升丁香粒:6至8粒大葱:1條甘筍:1條西芹:2條百里香:1束芫荽:1束麵糰:60克(麵糰做法見奶油圓蛋糕)【調味】黑胡椒:適量鹽:適量【工具】陶製深鍋:1個深碗:1個保鮮紙:1卷【份量8人】簡便指數★★★☆☆時間3小時30分鐘(另需12小時醃製)



【做法】





1.在洋葱插入丁香粒,把豬柳、牛腱、羊肩肉切大塊,豬腳仔對切。另把大葱、甘筍和西芹切細,將以上材料放入深碗中,加入白酒,包保鮮紙,放入雪櫃醃12小時。





2.薯仔削皮切塊,取出醃過的洋葱,去掉丁香,切碎放回醃肉水中,將肉撈起,跟醃肉水分開。在陶鍋掃一層鵝油,鋪一層薯仔,撒少許鹽和黑胡椒。





3.放百里香和芫荽,除豬腳仔外,把其他肉鋪成一層,再掃鵝油及鋪雜菜,撒少許鹽和黑胡椒。重複這步驟,不時澆進醃肉水。最面層鋪上豬腳仔,再掃剩餘的鵝油,放百里香和芫荽,撒黑椒和鹽。





4.蓋上鍋蓋,用麵糰把煲邊封住,放入已預熱的焗爐以攝氏180度焗3小時。



【貼士】豬腳仔可用豬尾來取代。



記者:謝翠玲攝影:楊錦文編輯:李寶筠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08

【迎接法國五月】法國人的廚具和雪櫃

1 : GS(14)@2016-04-23 18:41:09

打開雪櫃,滿眼的芝士、奶製品和果醬,果然是法國人的飲食風格。



愛入廚的人會很在意工具是否順手。廚房中的小刀和木勺是法國駐港總領事栢海川平日必備工具,愛吃奶製品的他每天也要來一杯鮮乳酪,所以鮮乳酪機也是必備品。此外,還有幾件法國人廚房常配備的小工具。

廚具又靚又實用



繪上漂亮花紋的陶製深鍋是栢海川私人廚具之一,耐高熱,保溫佳,容量深,可煲可焗,適合製作他愛做的燉菜。

一般蛋糕模多為金屬,但栢海川的阿爾薩斯圓蛋糕專用模是陶製,特色在於它的中空螺旋紋。





法國特福易潔鑊,品牌在1954年已推出易潔廚具,中間紅點可提示用家,鑊已預熱至最佳溫度。

法國人一天不可無芝士,芝士刨是每個家庭必備廚具。



雪櫃塞滿芝士醬料



法國芥末醬用於配扒類和沙律,算是用得非常頻密的醬料,雪櫃內都放了一大罐。

芝士是法國人每天少不了的食物,雪櫃中常備數款芝士。




奶油圓蛋糕Kougelhopf

來自阿爾薩斯的甜點,獨特造型是它的標誌,因為只有這種蛋糕才會用特定的中空螺旋紋蛋糕模來烤焗。由於當地鄰近德國南部,德國南部居民會用近似方法做蛋糕。蛋糕由酵母來製作而非泡打粉,質地跟一般蛋糕不同,較結實飽肚,每次只吃薄薄一片,再配忌廉或果醬享用。





【材料】麵粉:3.75杯無鹽牛油:7湯匙全脂奶:1杯蛋:2隻快速酵母:1.5茶匙原粒杏仁:20粒糖粉:1湯匙葡萄乾:1.5杯【調味】糖:6湯匙鹽:1茶匙【工具】奶油圓蛋糕造型模(直徑9吋)深碗:1個牛油紙:1卷【份量8人】簡便指數★★★☆☆時間3小時



【做法】





1.牛奶加熱至攝氏40度,加入酵母和一湯匙糖拌勻,放置10分鐘。另取深碗,把餘下的糖和鹽混合麵粉。加蛋和牛奶拌合,搓5至10分鐘成光滑麵糰。





2.將牛油和麵糰搓勻,加入葡萄乾。另以少許牛油塗蛋糕模,鋪入杏仁粒。





3.將麵糰填入蛋糕模中,用牛油紙封住,放置溫暖地方約兩小時讓其發酵。





4.將蛋糕模放入已預熱的焗爐以攝氏180度焗45分鐘。取出,放涼後脫模,撒糖粉裝飾即成。



【貼士】可加入適量檸檬皮屑來增加香氣。



記者:謝翠玲攝影:楊錦文編輯:李寶筠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09

【迎接法國五月】法型佬不羈鐵騎

1 : GS(14)@2016-04-23 18:41:10

電單車改裝workshop主理人Guillaume(Mr.G)、飛機師顧客Ben及弟弟Benoit是居港法國人,同樣鍾愛古董電單車多於法國私家車。



找法國人講法國車,有一定難度,難在他們不是不喜歡車,只恨經典法國車實在不多,較廣為人知的不是Citroen、Peugeot便是Renault。法國人的脾性就是隨心,不會因民族包袱而選擇,這三個法國佬,一個叫Mr.G、兩個叫Ben,他們愛追隨的,是獨特而不平凡的老味道,如Yamaha SR500、Triumph Daytona等。古董電單車的浪漫不羈,正好反映了法國人對汽車的率性。


香港市場,法國車的數目跟德國車相比差天共地,即使法國人在香港的數目為數不少,也不見得他們會擁戴國貨。居港16年的Guillaume(Mr.G)及14年的Benoit(亦可稱作Ben)是兩兄弟,亦是Angry Lane古董電單車改裝workshop的主理人,由熱愛電單車文化到開創令他們沉醉的事業,工作坊內察覺不到任何跟法國車相關的蛛絲馬迹,除了一隻經常走來走去、名字叫「極力子」的法國鬥牛犬。第三個法國人是任職航空公司飛機師的Ben,居港三年,去年找兩兄弟訂製一台Yamaha SR500而相識,「我以為自己可以有新車作為聖誕禮物,結果等到最近才有,哈哈。」法國人工作態度如何「浪漫」,相信很多人也領教過,身為法國人的Ben又怎敢埋怨,純粹說笑。年紀輕輕卻選擇了一台1996年出廠的SR500,這反而令我意外,「首先我是不會選擇高性能大馬力的電單車,在香港是沒有用的。其次是覺得古董電單車比較有個性,人手改裝出來的效果很獨特,完全可以度身訂做。」原來古董電單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適合在香港駕駛,「即使那些路人未看見我部車,遠一遠也已經聽到引擎聲,可發揮安全功效,哈哈,不過我實在很喜歡它令人振奮的咆哮聲。」



兩兄弟居港逾10年,認為香港電單車文化不斷進步,是創業良機。

第四個法國佬是牠,取名「極力子」,但唔識轉波。

飛機師Ben找Angry Lane幫他改造Yamaha SR500。



始創於1905年的Solex電油單車是三人心中的法國經典。



香港交通方便點心正 搵工創業皆容易

談完最愛,是時候聊聊他們眼中的香港汽車文化,飛機師Ben說:「法國人有車是因應需要,香港人買車是為喜歡擁有而擁有。尤其是中環人,他們根本不需要車,卻會跑去買車,感覺奇怪。」問到兩地駕駛文化的差異,Mr.G批評說:「香港司機不太在意其他司機的需要,即使你已經打了手勢或亮了指揮燈,他們也當看不見。」我反駁如果有試過在歐洲駕車的經驗,不難發現法國人駕駛相對率性,坦白說是無禮貌,他們笑着直認不諱:「是的,我們有時的確會這樣駕駛,尤其對着一些駕駛時亂來的女司機,哈哈。法國人駕駛速度是快一點,不過在法國,他們很多時見到有電單車司機,都會主動讓出一條路讓其駛過。」他們異口同聲說享受在法國駕駛的日子,「隨時可以無拘束地駕駛一整天,在香港很難找到一條沒有太多車的長程公路,有時覺得實在太擠迫。」正因為香港細,令他們欣賞生活上的便利,「去那裏的路程都很短,由中環去海灘是最方便的,騎電單車就更加方便,去到海邊可以隨處泊。」其次是搵食方便,夜晚11點也不難找餐廳醫肚,Benoit更認為香港生活最大樂趣之一是品嚐點心,「如果你不喜歡點心的話,你走吧,不要留在這裏。」最後是找工作容易,香港工作機會比法國多,Mr.G:「如果要做生意,香港比法國容易起步,甚麼也很有效率。在法國做生意,第一個月已經要交稅,所以開業前要準備很多資金、手續及人事又慢又複雜。」Benoit尷尬打斷哥哥的囉唆:「喂喂,客氣啲,法國五月節呀。」



簡潔的車頭設計是特色,更拆走插匙着車的組件。

將插匙撻車的組件移至車側號碼飾板之上。

在古董車加裝了一個現代的迷你電子錶顯示行車資訊。



新設計的電鍍油缸也同樣充滿復古味道。

改裝換上更長的排氣喉,令性能及引擎聲效更佳。

避震是重點改裝部份,讓行車時更舒適。



德國車設計優勝 法國車平實價廉

講錢傷感情,好,不談生意,那就談談法國車,雖然我不見得他們對法國車有特別深厚的情感。飛機師Ben說:「法國車的最大特色就是細和平,如舊車系Peugeot205 GTI,是我喜歡的經典之一。」至於Benoit就喜歡外形夠晒classic的Citroen2CV。談到心目中的法國電單車經典之最,三人最like品牌始創於1905年的Solex,「它如一部單車,卻加裝了引擎在車頭,有趣得來又幾有型。」數來數去,還是沒有太多名流千古的車系,整體上予人感覺是不及德國、意大利等品牌,Benoit回應:「德國車無疑在設計上優勝,品質可靠而耐用,如BMW電單車,德國人的設計可讓你用一世。」至於眾人眼中的經典汽車,他們卻認為只是市場定位不一樣,德國車相對貴價,法國車設計較為平實,難令人留下印象。再追問為何法國的時裝設計又能如此輝煌呢?他們無奈承認,「我們做的時裝確實比汽車強,可能因為時裝一年可以轉六季,汽車是耐用品,賺錢不及時裝多。」說到尾,還是錢作怪呢。



改裝前1996年出廠的Yamaha SR500原本模樣。

改裝後經改裝後,獨一無二的外形復古味濃,改裝費約5萬元。



歐洲二哥 港受冷待

姑勿論是市場策略,還是口味不同的影響,法國車在港聲勢薄弱,但其實擁有Peugeot、Citroen及DS三大品牌的PSA Group集團是繼VW集團後,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廠商。背負200年歷史的PSA Group近年成績理想,銷售數字有增無減,2015年的全球銷售量達297.3萬架。



問三人喜歡Citroen嗎?「喜歡!尤其是新DS系列,這是總統的座駕。」法國總統奧朗德出巡也是乘坐DS5。

Citroen2CV是古董車迷的至愛之一。

Peugeot205 GTI也是品牌代表作之一。



記者:許維雅攝影:許先煜編輯:謝慧珊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1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10

娛樂專題:為愛而生樂迷迎接五月天

1 : GS(14)@2016-05-21 18:29:46

■五月天去年因沒有檔期,「五月之約」斷纜,今晚五月天終於再在紅館與港迷見面。資料圖片


「最美的願望 一定最瘋狂」台灣天團五月天每年5月唱爆紅館,香港五迷堅守第十年的「五月之約」,19歲學生妹小喬為買飛捱麵包;死忠粉絲阿卞帶法寶瞓街一星期;早期擁躉烏龍茶有幸跟阿信傾電話;最甜蜜的是阿珊和Jason因五月天共諧連理,今晚五月天再臨紅館開騷,突然好想五月天!撰文:皓騫、譚倩宜攝影:陳順禎、仇志德


■阿珊和Jason在五月天演唱會認識,求婚到婚禮都用上五月天的歌。

夫婦五月天當月老

阿珊和Jason五年前在台灣睇五月天騷認識,之後五月天來港開演唱會,阿珊和友人在紅館外搞音樂會,Jason捧場時再遇上,藉機跟阿珊學結他,開始了愛的故事。拍拖兩年半,Jason密謀求婚,找朋友將五月天的《讓我照顧你》和《最重要的小事》串成一首歌,在草地跪下唱給女友聽,成功娶得美人歸。阿珊說:「好感動!佢揀兩首歌完全touch到我心裏夢想,人生搵到一個人,鍾意同一樣嘢直到老,覺得好適合喺埋一齊。」Jason說:「無論困難、順境一齊經過,歌詞係咁講。」兩人連婚禮都用五月天歌曲,希望多些人認識他們的音樂。五月天撮合兩人緣份,阿珊以前的男友都不鍾意五月天,Jason亦說:「我以前啲女朋友都唔鍾意,佢哋捨命陪君子感覺,但唔會同你一齊去顛。」Jason為氹阿珊開心,早兩年更瞓街買飛:「佢5月生日,大家都知好難買飛,我同朋友通宵瞓街,搶到第二行飛,呢個係我為佢做最瘋狂事。」阿珊曾在機場見過阿信,她說:「好緊張,鼓起勇氣問佢攞簽名,之後佢同我握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20/19619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52

五月天迷激戰瞓街一星期 VS 同阿信煲粥

1 : GS(14)@2016-05-21 18:29:48

五月天迷激戰。


「最美的願望 一定最瘋狂」台灣天團五月天每年5月唱爆紅館,香港五迷倔強堅守第十年的「五月之約」,五月天就是他們的神!19歲學生妹小喬為買飛捱麵包、死忠粉絲阿卞帶「抗爭三寶」瞓街一星期、早期擁躉「烏龍茶」珍藏跟五月天的菲林合照,這一次為自己的瘋狂,在風中大聲的唱。記者:皓騫、倩宜 攝影:馮峰、吉吉、陳順禎


■烏龍茶珍藏極多,但最巴閉的一次是跟阿信講過電話。

初代擁躉珍藏晒冷

年齡保密的烏龍茶是初代fans,曾有幸跟阿信傾電話:「當年返學去唔到酒店等,有朋友幫忙打電話畀我,阿信肯聽仲同我講:『考試來不到,不緊要,用心溫書,不要掛着追星。』石頭就最好人,我試過喺機場跑到閘口,石頭見我氣喘就話:『休息一下。』超級非常窩心。」烏龍茶珍藏的紀念品,包括簽名、初版書、初代螢光棒、T恤,還有跟各成員的合照:「而家搵佢哋合照非常之難,嗰時實在太早識佢哋,好彩同各人都有合照,以前影相係用菲林,如果唔見咗真係會喊出嚟。」她還給追星貼士:「阿信好鍾意食炒公仔麵,喺尖東撞到佢買宵夜唔出奇,冠佑鍾意旺角,去女人街撞佢易啲。」


■阿卞帶齊裝備,不介意為撲偶像飛瞓街。

排隊高手撲飛法寶

死忠阿卞14歲時鍾意了五月天,11年過去,由頭幾年買飛不用排隊,到近5年帶齊帳篷、軟墊、摺凳、雨傘、電蚊拍等裝備瞓街:「擔心入唔到場,冇法遵守五月之約,所以排隊。」今年成功買到頭、尾場飛,他說:「最緊要了解地方規矩,早幾日去排隊,今年就提早一個星期。父母一開始都反對,見到我每年都去聽,好有熱誠,仲因為五月天變得積極,佢哋都叫我小心啲,阿媽知我好難買到飛,試過偷偷託朋友搵飛畀我,收到好感動。」阿卞排隊時都遇過黃牛騷擾:「黃牛要我畀頭位佢,幾百蚊用錢買,我唔肯,轉頭佢搵八九人包圍要我交位,最後報警。」


■壽司(左)和小喬製作貼紙,五月天也試過貼上身做騷。

學生少女DIY貼紙

今年20歲的壽司和19歲的小喬是「千人貼5」成員,3年前開始DIY五月天主題貼紙,炮製千人在紅館貼「5」字貼紙的場面,壽司說:「年年喺紅館門口嗌五月天,希望佢哋收貼紙,頭兩年佢哋有貼住做騷,好開心。」兩人仍是學生,家人有否反對追星?壽司坦言:「阿媽會話功課又未搞掂,使唔使咁迷日日去紅館等。」為了看五月天演唱會,小喬要節衣縮食:「仲係學生冇收入,捱咗幾個禮拜麵包,當係減肥一種方法,畀佢啲歌感動,想現場睇。」壽司說:「假期做兼職儲錢,買咗三場,都係最平。佢哋有神奇魔力,音樂上有對話,叫年輕人唔好放棄夢想,我都係畀佢哋鼓勵學結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20/196192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