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眾籌集資 $1,600做車主 租車每小時收$5租金
1 :
GS(14)@2017-07-09 03:40:16Ketch'Up Bike以眾籌方式打入香港的共享單車市場。
Gobee.bike在4月登陸香港時引起不少爭議,包括佔用公共空間及信用卡資料安全問題,亦有單車遭人惡意破壞。最近有本地公司打算以眾籌方式,打入香港共享單車的市場。用戶花$1,600可成為Ketch’Up Bike車主,擁有自己的單車同時,亦可以將單車租借給其他人,租金為半小時$5,一半租金由車主賺取,另一半由公司收取。假如成功出租一小時,車主便可以賺$5。
對於Gobee.Bike佔用公共空間這爭議性問題,Ketch'Up Bike聯合創辦人Leo Chan解釋:「Ketch'Up Bike的運作模式是每一輛單車也有車主,車主把自己單車放在適當停泊位置,不算佔用公共空間。」而車主可以把自己的單車出租,才是真正的共享單車模式,假如公司發現有單車胡亂擺放,每天也會有貨車服務把單車搬回適當位置。對於$1,600的定價,Leo強調團隊在超過30個單車樣本中,挑選他們認為最舒適的成為Ketch'Up Bike製成品,車身由鋁合金製造,而$1,600包括一年維修及單車損壞保險,萬一單車不見了或被人掉進河,他們亦會提供一架新車作賠償。保守估計假如單車每天租出一小時,獲得$5租金收入,一年已經可以收回$1,600本金。不做車主只租車的話,租用方式同Gobee.bike無異。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簡單登記姓名等資料設立帳戶,然後到7-11充值,每次最少$50,便可以QR Code解鎖借車。應用程式提供單車位置、收費及時間等資料,整個過程完全不涉及信用卡等敏感個人資料。Ketch'Up Bike顧問Kenneth Chau相信在香港真正破壞單車的人不多,所以也不需要拿取所有用家資料,用作追查單車損壞賠償。作為車主,除可免費使用自己單車外,每天亦可免費使用街上任何Ketch' up Bike一小時,增加租車彈性。
$1,600可以做車主,並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出租單車,每小時獲得$5租金收入。
Ketch'Up Bike顧問Kenneth Chau(左),聯合創辦人Leo Chan。
Ketch'Up Bike黑、紅色的車身不算搶眼,走型格路線,分大小兩個版本,小童版合適6歲以上人士。基於維修複雜程度問題,一般共享單車也不能轉換波段。單車7月7日起在Kickstarter集資,早鳥價首30輛單車成人版為$1,399,小童版為$899。正常價為$1,599及$999,預計首批約300輛單車將於10月份正式推出。不知你又覺得值不值得花$1,600,用作投資或者自用呢?記者:翁怡富攝影:許先煜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8/20082511
共享單車摩拜殺入倫敦 海外人口不集中規管嚴 易「水土不服」
1 :
GS(14)@2017-08-02 05:43:59【明報專訊】中國主要單車共享平台摩拜(Mobike)宣布,繼進軍英國曼徹斯特後,其智能單車將於9月進駐倫敦西部的Ealing區,初期將投放750輛,日後按需求而增加。分析認為,方便、價格廉宜、可節省政府用於公共交通的資金是共享單車擴張海外的優勢。但也有分析認為,損壞率高、維修清潔成本貴,人口不夠集中、營銷成本高、移動支付不夠普及,以至政府規管嚴格等,都是共享單車在海外遇到的難題。
摩拜迄今已向騰訊(0700)、淡馬錫等國際投資者籌集逾10億美元,尋求中國以外擴張業務,已在英國、新加坡、日本和意大利等地提供服務。摩拜稱,將致力於與Ealing及其他倫敦社區合作,使摩拜單車服務成為倫敦市民成功體驗。不過摩拜非唯一覬覦倫敦市場的亞洲共享單車平台。新加坡初創oBike上月已在倫敦東部投放400輛共享單車。
公共地方停太多車 oBike遭警告
倫敦歷屆地方政府都投資修建單車徑及相關設施,令單車成為普遍的交通工具。多個共享單車平台都希望從倫敦市7年前推出的公共單車租用系統分一杯羹。倫敦市政府的單車租用服務收費相對較高,且要求用戶使用後找泊位停放。摩拜的智能單車可在任何地方透過手機軟件把車輪解鎖,並以人手鎖定車輪還車,但被質疑阻塞道路。oBike單車引入倫敦西部後,當地地方議會警告,擔心其在公共地方停放太多單車。
盜竊惡意破壞 成發展難題
摩拜稱,目前在中國100個城市運營超過500萬輛共享單車,用戶達1億人。摩拜的主要對手ofo小黃車則已在中國投放逾600萬輛單車,合共租出20億次以上。不過外國很多地區都不容許像中國市場般亂泊單車,規管問題成共享單車在海外擴張的障礙。新加坡部分地區投放的ofo小黃車已引起當地企業的不滿,質疑其價格低、未繳納公共場地使用費,涉嫌不公平競爭。三藩市政府獲悉同樣來自中國的小藍車(Bluegogo)將要在當地大量投放單車後,多次致函小藍車反覆提及「公共路權」,提出經營活動不得抵觸現有法律和特許經營協議,其投放計劃最後胎死腹中。
共享單車數目擴張為城市帶來一系列問題,例如在公共車站等地霸佔空間,由「解決最後一公里路程」的措施,變成「堵住最後100米」的雜物。此外,無論在中國或其他國家,共享單車受到盜竊、破壞和胡亂停泊等問題困擾。曼徹斯特媒體稱,當地部分摩拜單車被盜,被改頭換面,變成私人單車。也有人故意擦掉單車上二維碼,令潛在顧客無法解鎖,甚至試圖破壞單車GPS追蹤器。
市場憂共享單車融資泡沫
美國部分媒體認為,除蓄意破壞等問題,共享單車在美國較難推廣,因為其人口密度遠低於中國,且國民崇尚汽車文化。部分分析憂慮共享單車的融資泡沫,但也有分析認為租車訂金所提供的現金流,以至租車服務蒐集到的用戶數據,仍然令商家有利可圖。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89&issue=20170802
【旅遊籽】探索新加坡原始村落 烏敏島超刺激越野單車
1 :
GS(14)@2017-09-17 17:49:04超高級路線要「飛」過大石跳台,只是看也令人膽戰心驚。
【旅遊籽:浪迹遊蹤】對新加坡的印象,離不開魚尾獅與密集的高樓大廈。但其實這裏有不少外島,例如位於東北部的烏敏島,面積比南丫島還小,但就號稱新加坡單車島,建成符合國際越野單車比賽標準的單車公園。跳出石屎森林,新加坡也有刺激好玩的野外活動。
早上九時來到樟宜角渡輪碼頭,只見四周滿佈車友,配戴頭盔和單車衣,不少人更自攜「戰車」上船。這天相約九年前有份規劃烏敏島單車徑規劃專家林暉明(HM),為我們引路。從碼頭乘船往烏敏島船程需十分鐘,涼風徐徐,把市區令人頭暈腦脹的熱力驅散。烏敏島的Ketam Mountain Bike Park佔地約45公頃,約有八公里長的單車徑。HM介紹說:「這是新加坡第一個可持續單車公園,分為三個等級的路線,分別是入門級,高級和超高級,沿途有路牌指引,讓用家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踏入單車公園入口,單車徑從柏油路變成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入門級路線間中有大石或水窪在路中心,對第一次踩越野單車的新手如我,頗具挑戰性。我們穿過鬱葱的林蔭,偶爾費力踏着木枝碎石衝上斜坡,偶爾享受下坡的快感,顛簸而刺激。剛才聽HM說的超高級單車徑,心裏一直在盤算可否越級挑戰,直到見到廬山真面目就徹底放棄了。超高級的路線需越過一塊大石跳台,只是看其他單車友「飛」過也膽戰心驚。高級的路線是條約呈60度的斜坡,除大型障礙物較多,也不算太嚇人。至於我?還是乖乖地走入門級,免得跌個五勞七傷。
30人村落 生活原始用木材燒菜
島的東面有一大片紅樹林濕地,從海上棧道走出去,遠望海天一色,近看泥灘上的生態;兩旁的棕櫚樹林遮蔭擋曬,正好為大汗淋漓的我們降溫。沒想過新加坡有這麼原始的大自然,叢林傳來鳥鳴,四處還有猴子跑來跑去,感覺就好像香港的郊野公園。通往紅樹林途中經過一些疏落民居,島上剩下為數不多的原居民,就是喜歡這種寧靜生活。烏敏島原是石礦場,直到90年代政府停止採礦,島民開始遷出市區,現在只剩下30人,Ivy就是其中一個。「我們住在山上是沒有太陽能板的,都是用發電機,每天晚上七時到十時發電開燈,然後就關燈睡覺。燒菜煮飯,我們仍然是用木材,這樣很原始,但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有人形容,這裏是新加坡的最後一個村落,希望這個美好而原始的大自然,能好好保存下去。交通:前往烏敏島需到樟宜角渡輪碼頭乘船,約每5分鐘一班,船程約8分鐘。單程約17港元,如自攜單車需另加12港元,營運時間為早上5時30分至晚上9時。
林暉明(右)是九年前規劃單車公園的專家之一,這天就找來他引路。
烏敏島號稱新加坡單車島,成為不少「單車友」假日消閒的好去處。
越野單車的好玩之處就是挑戰自我,克服恐懼衝下斜坡,換來的是無比快感!
烏敏島是新加坡第二大外島,位於東北部,面積比南丫島小一點。
碼頭附近有不少單車店,租單車一日約為90港元。
這是一個集齊三個等級路線的分岔口,藍色為入門級,黑鑽與雙黑鑽分別是高級及超高級。
Travel Memo機票:乘Jetstar直航新加坡,機票來回連稅及附加費約1,236港元,網址:
http://www.jetstar.com住宿:M Social Singapore(經Booking.com訂房,房價約1,020港元起,網址:
http://booki.ng/2wp5cSs)匯率:1新加坡元約兌5.8港元鳴謝:Jetstar、Booking.com
記者:洪慧冰攝影:王國輝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7/20154063
違泊未解決 兩單車平台續推出
1 :
GS(14)@2017-10-09 03:09:32【本報訊】本港共享單車一直未解決違泊問題,政府上月展開行動,GoBee.Bike違泊的23架單車遭充公。不過另外兩個租單車平台仍磨拳擦掌,Hobabike6月已登陸將軍澳,Ketch' Up bike則標榜「人人做車主」的新玩法,上月完成眾籌。作為本港首間、規模較大的共享單車平台,GoBee.Bike推出5個多月,各區一直有聲音要求政府處理違泊。GoBee.Bike此前指,正與不同政府部門溝通,惟上周四地政總署聯同食環署、民政事務處、警方等採取清理行動,充公其違泊單車,反映政府與共享單車平台之間,尚未形成共識。另外兩個平台未知有否受影響,其中Ketch' Up bike9月初眾籌20.8萬元,標榜用戶可用1,600元購買指定單車,可做一年車主,單車出租時獲分租金。Ketch' Up bike加入車主概念,建立監察社群減少單車受損。該平台早前預計本月推出,但暫未有動靜。
Hobabike則強調自己並非「共享單車」,僅為親子體驗為主打的租單車平台,有提供兒童單車。Hobabike同時與傳統單車店合作,為對方單車加設裝置,以增加可租借的單車類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477
【說書人】現在出發單車環遊世界之旅
1 :
GS(14)@2017-10-09 04:03:09【文化籽:說書人】有沒有哪個地方,不去會死?二十六歲的石田裕輔抱着現在不去,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的心態,騎單車踏上環遊世界的旅遊。事實上,本來他只出國旅遊過一次,是位背包菜鳥;離開前三星期,身體還有隱疾發作。在各種不太吉祥的預兆下,他仍然選擇走向廣闊未知的世界中。從北美大陸最北的機場-阿拉斯加出發,於七年半時間裏,踏着單車跨越五大洲,全程接近十萬公里。可是別人問起他,你到底為甚麼想環遊世界呢?石田卻說不上來,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是,「既然出生在這個世上,就該好好看看它。」多簡單直接,我都幾乎忘了,世界跟自己的聯繫。自然之母孕育人類,滋長城市,我們卻很少花時間跟她相處。畢竟生活總是壓在肩頭的無形重擔,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日夜營役勞動,習以為常讓很多人失去孩提時探究世界的好奇心。然而要向世界闖蕩的想法,幾乎每個上班族都想過。山巒幽秘美景、海洋深邃無垠、荒漠雨林變化萬千,想要親眼目睹的名勝清單多不勝數。可能是上班生活枯燥乏味,若果去一趟短途旅行,從常規中釋放,人就輕鬆得多,所以出現很多像水療按摩、美食之旅一類的三天兩夜短線遊。不過每趟回來,還是得回到緊張的生活當中。石田希望追求更強烈的觸動,哪怕旅程是如何不可估計。即使是充滿觀光客的城市裏,也可能會看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因為旅途上碰見甚麼,你無法預計,往往抱着好奇目光更容易看到有趣的事物。我想起以前有段時間,自己到陌生城市旅行前,不作任何準備。到埗後拿張地圖,跟青年旅舍裏的房客聊聊,對方推薦的某個景點,便成為我明天的行程。或者是從早到晚都用雙腳行動,能走多遠便多遠。這跟石田的想法不謀而合:堅持騎單車,不乘交通工具,因為流了汗、付出了,到達目的地時感覺更感回甘。不過人在路上,遇到困難波折可真不少,好幾次石田還遇上生命危險。我記得有一次,在巴黎的家門外不得而入,因為屋主更改密碼,卻沒有讓我知道,手機又剛好沒電。幸好路人借我電話,才不致露宿一宵。閱讀至書中結尾,臨近旅行的尾聲,人們熱情的幫忙一幕幕浮現在他的腦海中。「為甚麼大家都這麼溫柔呢?也可以對這名路過的旅客不理不睬的啊,可是,他們還是停下腳步,向我伸出援手。」這本書在十年前出版,今天一看,竟成為我目前最喜歡的旅遊文學。感謝銅鑼灣樂文書店的店員Mag推介給我,若同樣喜歡旅遊書的讀者,記得支持獨立書店。
撰文:周家盈
註冊教師及自由作者,也是說書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士,英文應用語言學碩士,副修法語,曾就讀於巴黎第一大學。2013年創辦名為《Slowdown Town》的雜誌,提倡放慢生活節奏,並堅持只出版印刷品。著有《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facebook:slowdownzine
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7/20164796
港研健身單車 電動小巧吸客
1 :
GS(14)@2017-11-19 15:38:47【明報專訊】做運動也需要時間,忙碌的香港人要抽點時間健身也不容易。近年就有港商研發出一種電動健身單車,操作方便,可隨時在家輕鬆健身,其第一代產品先攻復康市場,成功賺得第一桶金,第二代產品將增加運動強度選擇,還會配備手機App和遊戲,並進一步減重修身,已獲多國買家洽購,預料將可打入一般消費者市場。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卓維企業有限公司(Max Concept Enterprises Limited)銷售總監孔玉婷、產品設計師楊見昇表示,公司在內地從事製造業多年,一直替外國客戶代工設計及生產(ODM)多種家用保健和健身儀器,不過公司一直沒自己品牌,也沒有在港銷售產品,直至2012年才成立附屬公司MaxCare,自創同名品牌,在港設連鎖店。
第一代專攻復康人士 累積出口數十萬部
孔玉婷承認,當時已有一些按摩椅品牌在本地開設多家連鎖店,MaxCare算是較遲入場。但她指出,考慮到競爭對手的定價,公司有信心提供較相宜價格,而且MaxCare定位和對手有分別,雖然其分店也有銷售多款按摩椅,但產品策略較多元化,同時銷售按摩產品、健身器材、美容儀器、健康補充品等四大類產品。其中,按摩椅和按摩坐墊大多是向代工廠採購,健康補充品也是代理外地產品;而健身器材和美容儀器則是該公司自行研發及生產,包括健身單車、跑步機、美肌儀器等。
公司近年研發出一款迷你電動健身單車,專攻物理治療和復康用途,用戶毋須費力踩單車,只需選擇合適速度,讓摩打帶動用戶雙腳被動地進行單車運動。結果,該產品在外國賣得相當不錯(在外國是貼上客戶的品牌),累積銷量高達數十萬部。
該公司由此看到了商機──既然復康人士接受這種被動式運動的健身單車,一些較少運動的普通人也可能會接受。孔玉婷及楊見昇稱:「尤其是,很多年青人整日都是長坐兼且智能手機不離手,運動量實在很低,更可能增加患上某些慢性疾病的風險。」
楊見昇表示,主動運動的健身效果雖較好,但需要較為集中精神。若用戶一面做其他事情,一面運動,可能難以集中。被動式運動正好解決這問題,用戶運動時可分心玩智能手機、上網或看電視等。另一方面,他又想到,健身單車或可與智能手機結合在一起,例如用手機App來遙控健身單車和儲存運動數據;又或是一面踩健身單車,一面玩一個單車比賽手機遊戲,用戶可在遊戲中鬥速度、避開障礙物等,令運動過程增添趣味。
而這念頭就是第二代迷你電動健身單車Bicit Automatic Game bike的由來。「Bicit」是由「單車」的西班牙文「Bici」修改而來,「cit」的讀音與「sit」相近,寓意用戶可舒適地坐着踩單車。
被動式運動免「分心」 迎合機不離手年輕人
孔玉婷和楊見昇表示,公司以約大半年時間研發Bicit,共花了70萬元。雖然公司已開發首代迷你電動健身單車,但Bicit大部分地方都需重新設計。因為第一代迷你電動健身單車專攻復康用途,所以轉速較慢,只有6個選擇;Bicit則適合一般用途,協助大眾用戶達到一定運動量,所以轉速需要較快,共12個速度及5種預設程序選擇(如可前轉或後轉,也可時快時慢)。
此外,Bicit的外型亦比較流線型和時尚,形狀和第一代產品有些分別,零部件亦需要改變,而且Bicit還要在第一代產品的基礎上再減重1公斤,下降至僅3.9公斤,體積亦設計成48.8厘米×40厘米×30厘米,可於一般寫字樓辦公桌下使用。
僅重3.9公斤 可和手機遊戲互動
研發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要設計和Bicit同步互動的手機遊戲。現時Bicit的研發已大致完成,唯獨是手機遊戲的程式還需要時間改善,例如植入風景或場景。若公司能找到一些合適的遊戲開發商,則可能會索性取得其內容授權,以節省開發時間。
Bicit已於10月在Kickstarter上完成眾籌,當時的價格由1318、1992至2232元不等,視乎搭配傳統遙控器還是手機App,以及有沒有手機遊戲,估計本地零售價將會和眾籌價相若。Bicit亦在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中展出。雖然只籌得約27萬元,但孔玉婷表示,勝在吸引到一些外國媒體注意和報導,包括FOX、NBC、ABC等。有些外國入口商在「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中看到Bicit時,也表示曾在外國媒體上見過,商談訂單亦較為容易。
現時公司正與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的買家商討Bicit的訂單。此外,本地亦有一些健身室、屋苑會所和航空公司貴賓候機室有意採購,他們計劃先在12月底付運給眾籌的支持者,明年2月再正式量產。孔玉婷稱,保守估計,出口加上在港澳市場銷售,明年至少可賣出5萬部,足以收回研發成本有餘。
現時Bicit的手機App能記錄用戶踩單車的速度、時間、距離及消耗熱量等數據,公司計劃稍後推出一款智能手環,用戶帶着使用Bicit就可連心跳速度也記錄在手機App內。中長期而言,公司還會推出其他健身儀器,由同一個手機App平台來控制。
至於未來的產品設計方向,都是離不開體積小、輕巧、可摺疊、被動式運動、配合智能手機使用,以及遊戲化,甚至配合電競市場等原則。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65&issue=20171113
環宇電單車位兩年賺1.9倍
1 :
GS(14)@2018-01-08 00:40:44【本報訊】車位造價普遍已炒到過百萬,投資者轉炒成本較低的電單車位。長實(1113)的荃灣環宇海灣已錄得最少4宗電單車位短炒,最貴炒到15萬元一個,比原價炒貴兩倍。最近兩個位於地下的相鄰車位,投資者於2015年11月各以5萬元買入,合共10萬元,剛分別以13.9萬及15萬元轉手,總成交價28.9萬元,短短兩年升值近1.9倍。
譽.港灣車位售380萬
,新蒲崗譽.港灣B2層單號車位,剛登記以380萬元易手,創東九龍車位造價歷來新高。目前九龍最貴車位為何文田天鑄,今年7月以455萬元易手。屯門兆麟苑則續現車位蝕讓。2期地下單號車位,投資者2015年12月以89萬元買入,剛以80.5萬元賣出,兩年貶值近一成。香港置業楊錦河表示,將軍澳帝景灣錄特色戶租務成交,為2座頂層連天台單位,實用面積773方呎,三房間隔,月租3.8萬元,呎租49.2元。業主2015年6月以1,300萬元購入單位,租金回報約3.5%。香港置業劉浩勤稱,同區Capri9座高層F室兩房戶,面積538方呎,以2萬元租出,呎租37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2/20252379
【孤獨萬里路】港仔踩單車去歐洲 七個月賺到「堅持」
1 :
GS(14)@2018-01-15 03:22:53「行路太慢,搭車太快,踩單車的速度就剛剛好」單車旅程讓我定義「自己的景點」,沒有任何遊客,遇到喜歡的地方就停下來。
走路太慢,乘車太快。單車的速度就是剛剛好,讓我不徐不疾地看清楚這個美麗的世界。帶着二十出頭的傲氣,立下了人生至今最大的一個決定──展開一場從香港踩單車到歐洲之旅。2017年5月啟航,至今已經騎行超過一萬公里,穿越了中國大陸、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古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現在已經到達了土耳其的歐洲部份,歷時七個多月。打開電腦翻看過去七個多月的影片和相片,回憶不由自主湧上心頭。看着想着,我不禁低聲輕嘆了一句:「原來已經經歷了這麼多……啊,還有!原來過往的路是這樣難走……!到底那時候我是怎樣度過的……?」在這二百多天日子的旅途裏,我每天接觸許多新事物,就像一個初生嬰兒,大腦每一秒都在吸收千萬個從外界不斷湧進來的嶄新資訊,教我用初心去擁抱這個未知的世界,這叫做「學習」吧!一路走過來,看見的風景和人很多很多。見識得越多,人變得越謙卑。這一年的得着,這一萬公里的堅持,絕對不是用金錢可量化的珍貴。這趟旅程帶給我的是心態上的蛻變、對未來的憧憬和「堅持」二字。
在出名惡名昭彰的Wakhan Valley踩單車,一河之隔就是阿富汗的小村。
在旅程上遇過很多在香港沒有機會看得到,很壯麗的銀河星海。
其中一個最難忘的景點就是土庫曼的「地獄之門」,那個晚上我獨自一人走了十公里的荒漠才到達。
一個人的旅程,充滿着獨處的時間。
遇過再美麗再壯闊的風景,最重要的仍是路上遇到的人。
製作:李嘉俊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0/20269622
內地「共享單車」現倒閉潮
1 :
GS(14)@2018-02-04 21:11:53【明報專訊】「共享單車」近年被網民笑言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惟雖然內地市場遠較香港為大,但行業早已爆發生存淘汰戰,單是去年就已經有6間倒閉,部分更營運不足半年隨即欠債破產收場,當中被譽為「擁有騎行最佳體驗」的小藍單車亦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
去年6月內地共享單車突然出現倒閉潮,去年2月才投入營運的3Vbike,不足4個月後便稱因大量單車被盜而倒閉。另外5間單車平台相繼出現不能退還按金、無法退款等問題,最終爆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小藍單車獲4億融資 不足1年即倒閉
值得留意的是,不單是二線共享單車公司紛紛倒閉,行業龍頭亦難以獨善其身,去年2月小藍單車曾以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估值,完成約4億元的A輪融資,但去年11月即宣布,因財務狀况惡化解散,不能退還按金等而倒閉,雖然其後小藍單車業務交由滴滴託管,而滴滴不會接手小藍單車的按金、欠債,意味小藍單車已名存實亡。
目前內地共享單車只餘下兩大巨頭,分別是由騰訊(0700)支持的摩拜,及由滴滴出行與阿里支持的ofo,兩家公司不斷進行燒錢大戰,上月初有內地媒體報道,ofo 同樣面對資金問題,公司帳戶上的可用資金不到6億元,估計ofo的現金只能維持一個月,同時ofo至今仍欠供應商約25億元,及虧空按金總額約30億元,意味整個內地行業巨頭都面對營運困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34&issue=2018020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