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器在道先的金山軟件董事長雷軍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353590
$金山軟件(03888)$ 這個世界上,道在器先的沒有幾人的,能做到道在器先,那是可以登堂入室了。也就是說,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是器在道先的。雷軍也是其中的一個。沒有真正看到本質根本的東西,或者看到了也是模模糊糊的,所以摸到哪裡算哪裡。他們總結出來的所謂的智慧和理念,都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成敗之後,總結出來的個人經驗,有的昇華成了「道」。這就是對器在道先的解釋。

1999年,雷軍說服了金山董事會,決定做卓越網了。這之前的半年裡,雷軍在思考互聯網,他對互聯網做了兩點結論性的東西,算是他悟出來的「道」吧。這兩點結論是這樣的:

1、互聯網首先是工具,未來不存在所謂的互聯網公司。

2、互聯網是一次觀念的革命,只有改變觀念,才能跟上互聯網時代。

這兩條,對不對?也對也不對。對,是因為雷軍看清了互聯網的方向。不對,是因為這兩條太虛了,方向看對了,關鍵還得從哪裡踏出具體的第一步。

雷軍在摸到了用現在眼光來看仍不太成熟的兩條結論性的東西后,他開始了互聯網的運作。可以說,第一步,從電子商務切入,還是蠻對的。但正是因為雷軍並沒有真正看清楚互聯網的本質和根本,所以才為後來,卓越網被賣掉埋下了伏筆。有人說,卓越網雷軍是做的成功的。我請問,既然是做的成功的企業,為何又要不情願地賣掉。只是為了錢嗎?顯然不是的。那為了什麼?賣掉一家「成功」的企業,這對企業家來說是最大的不成功。

2004年,在卓越網被賣掉後的半年裡,雷軍再一次進行了對互聯網的思考。這次,他進步了,而且進步很大,他通過「器」又總結出來了一些「道」。他們是:

1、開放和合作是互聯網公司成功的關鍵。---這個太重要太重要了,這是我最看好雷軍的關鍵。他能說出來這句非常有水平的話,說明他已經開悟了,是真的得了「道」。得了這個「道」,他就可以「一以貫之」,一通百通了。但如何開放?如何合作?這個才是難點和關鍵。但既然雷軍已經看到了他可以看到的,那麼我相信他一定也會做到他可以做到的。這才是一個企業家和普通老闆的區別和距離。

2、互聯網公司最厲害是靠機器賺錢。---這個等於沒有講。

3、口碑營銷和網盟是互聯網公司營銷的核心。---後面做小米,他踐行了這條。

4、互聯網公司管理相對容易些。---人是最難管理的。

5、互聯網公司應該是靠服務賺錢。---這個,好像也不全部是對的。不管是什麼形態的公司,公司能賺錢,那一定是靠它自身的價值賺錢的,服務也只是價值的之一。

6、互聯網關鍵是快。---這個「快」字,把當下的互聯網的特徵說盡了。以後對不對?不知道。

7、未來十年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上網是趨勢。---這個方向雷軍看清楚了。這為他後面的投資成功找到了根本的答案。

2004年雷軍總結完了這「雷七條」,他還是很謹慎的,並沒有像以前大刀闊斧地去自己幹。他選擇了試驗,用什麼來試驗?在離開金山後,他有了很多錢,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去試驗他的「雷七條」了。於是他做了天使投資人,這是好聽點的說法。其實是他試驗的辦法。大家都說雷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投資家,這個說的不對。一個真正的投資家,是可以跨行業跨領域投資的。真正的投資家是超越企業家的,因為投資家只有俯視企業家才能把不同的企業和人看得清清楚楚。顯然,雷軍只是IT界的投資家。在五年的投資試驗取得巨大的成功後,雷軍十拿九穩了,他決定要做「雷七條」裡最見效最具體也是最正確的一條了,就是第七條。既然手機是移動上網的最佳入口,那就先做手機吧。他客氣地說,這是他人生最後的一次創業了,其實他知道,這次是一定成功的。因為那時的他已經是互聯網的通才了,他開悟了,升起了智慧。之前還只是一個全才專才。

在做小米的三年裡,他又器在道先了什麼呢?就是雷軍思想的成熟和高度總結---順人欲,結善緣。他要做手機,其實是做平台了。因為他明白了,金山25年的失敗經歷告訴他,要想成為一個巨型的一流公司,公司的產品就必須是對應著每一個消費者的,是每一個消費者所需要的,只有產品是為每一個消費者服務的,才能最有可能成為巨型的公司。而手機正符合這個成為巨型公司的先決條件。接下來,我大膽預測,在雷軍做成一個巨型的公司之後,他就可以開始他的理想了。什麼理想?就是「雷七條」裡的第一條------開放和合作是互聯網公司成功的關鍵。 他太客氣了。開放和合作豈止是互聯網公司成功的關鍵,它是整個互聯網產業的根本和本質。 因為互聯網就是一個世界,一個真實不虛的世界。我們物理的世界是老天給的,人類要遵從「人法地」的道。互聯網世界是人類造出來的,這個世界要遵從的「道」又是什麼呢?---我認為,仍然是人法地,我們的大地虛懷若谷,包容萬千,它的精神也是開放與合作的。人法地…… 雷軍,你是怎麼知道這個互聯網成功的大秘密的?  是器在道先? 還是道在器先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40

雷軍不可能成為天才,但他是互聯網的通才和全才。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333425
$金山軟件(03888)$ 雷軍,湖北仙桃人,金山軟件董事長。湖北有個地方叫仙桃,那裡的人比較憨厚,「潛憨子」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喜歡叫雷軍---「雷憨子」。 決沒有貶義,是很親切的稱謂。「憨」字是怎麼寫的,上面是勇敢的敢,下面是一顆心,一顆勇敢的心! 不要以為什麼人都能稱得上勇敢的, 勇敢不是魯莽,有智慧的人才會勇敢,才能勇者無懼。

這個勇敢又有智慧的雷軍,他的再次加盟對現在的金山是至關重要的。金山不能沒有雷軍,有了雷軍的金山只可能會更好。因為他太瞭解金山和金山文化了,他認同金山的文化,又經過幾年的歷練,超越了金山的文化。現在他回來了,不僅要帶給金山財富,更重要的是他更想給金山帶來互聯網的價值觀和他的思想。這個他思考了五年,又做了三年。8年,抗戰都勝利了。

我一向對互聯網企業的領導人是比較擔心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做實業的基因),BAT也一樣。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偉大,而是時使物然,時代把他們推到了這個舞台,成了幸運兒,一不留神就成功了。成功來的太快,以至於沒有認真地思考很多本質的東西。但金山不同,他成立有25年了,對一個有25年的科技公司,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雷軍在金山一做就是16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給了金山。現在他成功了,是應該的。於是,我借雷軍的微博、博客來認真地研究一下雷軍和他的思想。

早期的雷軍寫的東西很有意思,我幾乎不敢相信,一個搞IT的工程師能有這個水平,他簡直就是一個通才和全才。 以至於,我在研究他寫的文章時,時不時要看看有木有署名哈,這真的是他寫的嗎?真是他寫的。他寫經濟類的宏觀分析,是一個實用的經濟學家,眼光如炬。看他對互聯網的研究文章,那真的是一個絕對專業首席研究員的水平,讀之是一種享受。看他對企業經營的分析,入木三分,他能細到熟練地利用財務數據解讀企業的經營。雷軍干的活可真的是不虛啊,他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實業家。一個實業家、IT的專家來做互聯網,可以安心了。

他在09年就對互聯網提出了自己的鮮明觀點---互聯網是觀念,七字訣「 專注、極致、口碑、快」。這個「七字訣」差點讓我相信,雷軍是一個IT天才了。天才,除了要有天份,還有一樣是萬萬不能少的,就是還要有天性。這個「天性」的東西,是能幫助他實現專注和極致的,能幫助他升起智慧。智慧不是想出來的,是不思而得的。

但是,當我看到他成功成為一個投資家,又親自做成了小米,文章的風格也變了,灑脫了,格局也更大了。他把他做的事業,在成功之後,做了一個總結。這個總結被概括成了一句話,這句話也成為了雷軍的思想-----順人欲,結善緣。前半句來自儒家朱王理學那派的,格物致知。後面半句應該是佛家的東西了。順人欲,是他的見地,是「知」。結善緣當然就是「行」了,他都做到了。但,「順人欲」作為行的前提,是不究竟的,朱王理學是偷道家的東西,用在儒家身上,自成一派「理學」。他們用了道家的東西,卻罵道家,反對釋、道兩家的。雷軍踐行了「順人欲」,在小米手機的製造和營銷上非常成功。但我斷定,他在創新上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一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型的務實型實業家,在創新上不太可能有成就的,但他說的微創新,這個他是有能力的。而專注和極致是屬於天才的,天才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雷軍有天份,但他天性上差了火候,用了「順人欲」就更不單純了。話外音「心靈的單純才易升起智慧」吼。

雖然,他不太可能會成為天才,為用戶創造出來顛覆性的產品,但他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卓越的成功的企業家。他會把金山的生意做得很大,九個腦袋不是白長的。但他個人的境界和智慧,離偉大的企業的要求還差得太遠。雷軍仍需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把互聯網,這個人類未來的經濟支柱看得透徹。雷軍加油!多瞭解中國文化吧。

看了不少雷軍的訪談和視頻, 雷軍很喜歡用一個詞-----我。我怎麼樣了,我怎麼做的,我怎麼想的。   我好大啊,  再大能大過天嗎。  多用一些我們不是更好,小米的團隊也很強大啊。我太大了, 境界就小了。雷軍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 但沒有一個偉大的企業的領導人是覺得自己很偉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42

雷軍《世界需要我的突圍》---思想境界低了,目標也是很難實現的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285484
$金山軟件(03888)$ 用了4個小時,把雷軍《世界需要我的突圍》很認真地看完了。雷軍要為金山帶來什麼?金山要給世界帶來什麼?不知道,但好像從哪裡突破是找到了。不過,看完這本書,覺得書名起大了,還配不上。 應該叫雷軍《我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更好。為何這樣說呢, 世界需要我的突圍,好大的口氣,什麼叫突圍?我認為在IT界這就是創新的意思。但到目前為止,雷憨子也沒有做出一個真正創新出來的產品。他說他的產品是微創新,其實就是改良了,改良不是創新。

但也有人說他在經營上非常成功,這個值得學習,尤其在小米手機製造模式上------定製式。就是真正以消費者為根本需求,向外找答案,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是定製式生產,是這種模式了。雷憨子改變了傳統的製造業以」我「為中心的製造模式, 這個「我」就是企業本身,企業家們相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是可以引領未來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的。是「我」給你消費者什麼,你們就用什麼,好不好不是消費者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這個市場也是製造商們「引導」出來的市場,群眾容易盲從。 這個算是雷憨子的創新了。還有就是他以」米粉「為核心的營銷模式,改變了過去以用戶為核心的營銷方式。

但是我仍然要說,雷憨子的金山到目前為止在產品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金山仍是以遊戲為盈利手段的。現在股票市場給了金山遠遠高於其自身內在價值的估值,其實質就是預期雷憨子可以為金山帶來」突圍」。金山的「寶」 全押在雷憨子一個身上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縱觀雷憨子的職業生涯,其本人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在創新方面的天份,他從一個技術工程師成長為一個老道的商人,他的精神世界和個人境界裡,都沒有創新的基因。他的不多的人文思想裡「順人欲,結善緣」,前半句來自儒家尤其是朱王理學思想;後半句 來自佛家。他的這個境界,是把「順人欲」作為前提的,是他的見地,是「知」,然後才是「行」,結善緣。  前提就已經不究竟了。我一直堅信,一個人要追求的目標是要和他的境界保持高度一致的。目標高了,思想境界不到,目標也是實現不了的。

我們把雷軍叫成雷布斯,說他是中國的喬布斯。 我說哈,他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一個是「順人欲,結善緣」  ;另一個卻是「 特立獨行,與人交惡」 。如果說喬布斯是一個英雄,他的個性就是開創新天地的種子。那麼雷軍的性格里面顯然沒有英雄的基因,他要「順人欲,結善緣」,這注定了他不可能創造性地做出顛覆性產品。但他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生意人,生意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和氣生財而已。


還不是金山的小米模式有點意思,這個平台上,給了金山未來能做很多事的可能性,又有一個營銷大王和人事玩家雷憨子,就更有意思了。小米本身不是核心,小米打造的這個平台才是核心。

我梳理了一下該書中關於小米業務的幾點核心:

1、小米不只是做一家成功的手機公司,而是做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是雷軍移動互聯網夢想的載體,接下來他要做的是在小米手機上衍生出各種互聯網增值服務。

2、小米=蘋果+Facebook。小米是硬件、操作系統、互聯網應用於一體的最優化產品。

3、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 小米製造上應該是「定製式」的;營銷上是「米粉文化式」的。

4、用小米征服世界。我的理解:雷軍在互聯網應用公司上的投資,其實是一個計劃好的佈局。不管雷軍是有意無意,他都為小米的未來鋪好了康莊大道。

書評就到此吧。我想了想,還是想借這個機緣,談談互聯網:

1、什麼是偉大的企業?一流的企業? 它是建立在什麼根本的基礎上的?有思考過嗎。好像你成功了,企業做的好大,但細細想想,是你的偉大?還是時使物然呢。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出來BAT三家了,真的是他們的創造人有多偉大? 我還真是沒有看出來。都是運氣很好,趕上了這個時代,是時代的幸運兒。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的企業家,因為我們的文化根基斷了。

2、在互聯網的產業裡,這個連豬都能飛起來的地方,一切都來的太快,太突然,一下子就成功了,也一下子就敗了。企業家們對很多本質的東西的理解,對什麼是產業?什麼是企業?什麼是企業家?都還沒有來得及思考,更別說消化了。這是一個自我成功意識超強的地方,什麼都是「我」要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世界需要我什麼什麼的。卻忘記了你能為世界做點什麼。JOBS這麼偉大,老天要收他,他不也無可奈何。這還是一個荒蠻的世界,狼和狼性的世界。但它遲早會成為一個璀璨的人類世界,要融合,要有大心量,大格局。誰把握住了這個,誰才能笑到最後。

看完了這本書,要換換腦筋了。 馬上看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的《雍正---勤政的皇帝,傳奇的一生》。雍正皇帝和太老師的淵緣很深。雍正在世時修習佛法就差那麼一點就成了,於是再來人間,補上這成佛的最後一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43

A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什麼樣的人群!什麼樣的心態!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615940
$華誼兄弟(SZ300027)$ 近期聽說華誼兄弟的王老闆期許退休後,華誼市值過千億。他為什麼敢吹這個牛?  這可真不是靠華誼的影視業務,我很早就說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產業是越假越有「價值」的,說的就是娛樂業。所以,王老闆信心暴棚應該不是影視業,是他的遊戲業務?中國的遊戲業有多賺錢,錢有多容易賺到,各位只要去微信上玩玩幾款小小的手游就明白了。在國內,遊戲的本質已經變了,不在是強調突出遊戲本身了。那強調什麼?強調面對屏幕玩遊戲的那個人的心理需求, 遊戲的設計者們,設計的遊戲全都是為了滿足玩家的心理需求,(這個需求太多了,各位玩家們應該是心知肚明的,攀比、炫耀、慾望……) 遊戲的設計者們不僅為了滿足玩家們的這些「我比天大」的心理需求,同時,還引導、刺激玩家們產生更大更多的慾望和滿足,人的慾望在虛擬的世界裡得到極大的滿足,掏點錢就不算什麼了。別小看這一點點錢,積沙成塔後,這是一筆巨款!   噢,國內的遊戲是這樣玩的。 商家以賺錢為目的(好像在中國,除了賺錢已經沒有別的追求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人群!什麼樣的心態!);玩家以心理需求的滿足為快感、刺激。

遊戲的錢這麼容易賺,當然王老闆敢說過千億了,樂視也敢亂花錢搞併購玩資本,說不準也要過千億了!  可憐那些辛辛苦苦做實業的人了,做上一輩子也上不了千億市值,那個號稱全球的家電之王,青島海爾,你的市值是多少?在美國算得上是一個中小企業吧。但我們國內A股市場的中小企業們,人家都要過千億了。紅塵多可笑,眾生多顛倒。

但,就是這個A股市場,這個全民的大賭場,莊家仍然隨意地顛倒黑白,隨意地愚弄大眾,人有多大膽,畝有多高產。什麼價值,什麼價值投資,成功的投機就是價值! 這個只有莊家是唯一贏家的市場裡,只有賭局和莊家通吃。各位眼看著股價的大廈層層築起,對不起,那與你們沒有關係,那是莊家的盛宴,你們能最後喝上一口湯,已經要謝謝莊家了。

我們曾經寄希望於金融的改革,也想分得改革的紅利。但各位請注意,中國的任何改革,在這個泱泱大國下,都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要文火慢慢來。 30年的改革開放,國內積累的問題太多太複雜,改革起來會非常的漫長和痛苦。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留戀在這樣一個中長期看來,仍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市場裡?

成熟的市場有的是,至少離我們最近的香港市場,就是的。我作為一個A股的故友,誠心建議大家去一個規範的、建全的、相對成熟的市場裡,去尋找和實現自己的投資人生和價值吧。 一個不能體現價值的市場,一個愚弄大眾的市場,一個莊家為所欲為的市場,有什麼值得我們多看它一眼的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85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569783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

有智慧,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有了智慧,就一定能成事嗎? 還得要懂順勢而為。

雖然也有資金基礎,也有物資準備,人力物力各方都俱備,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 時機了。什麼都準備好了,時機不到,時運不到,也很難成功。

孟子的這句話在實現中時常發生。  有一個朋友,生意做得很大,房地產商。他做了一個很大的盤子,別墅區,一棟別墅佔地近一畝,他千辛萬苦做起來了600畝啊,可就是賣不掉,後來費了很大的勁總算給另一個開發商接盤了,他算是解套了。 結果,半年後,那個接盤的地產商賺得盤滿鉢滿。  這就是時機的問題了。準備的再充分,時運時機沒有到,也成功不了。但不是說為了等時機就什麼也不準備,那麼時機時運真來了,也是抓不住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一些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很糾結。就是沒有悟明白孟子的這句話。 在JOBS做IPHONE 、IPAD之前,也有過其它的公司也在做類似的產品。雷軍的小米手機,黃SIR說是偷了他的東西。  為什麼別人都沒有成功,卻是JOBS和雷軍做成功了。 時機啊! 事情、時運正好到了那個時候,該他們成功!

所以大家看到別人成功了,自己也很努力就是成功不了,很苦悶,有的還怨天猶人,覺得老天不公,導致價值觀扭曲。這就是沒有懂孟子的這句話。 其實你懂了這話,就一下子豁然開朗了,心中的結也解了。人生也通達了。

大家看很多的書,有的人一年差不多要看上百本書,沒有用的。 大智慧都在中國文化裡面,在古人的聖賢書裡面,一兩句就把最高深最智慧的東西給大家了。可惜大家都不會看,也不去學。 反而本末倒置,拿來主義,學西方的半吊子東西。可惜!或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86

今天同大家交流一下,什麼是投資。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981289
「現在業績是起來了, 但是還沒有看到他的平台做起來. 所以未來還有多少空間還看不到。」……我把與朋友就投資問題的這句話COPY過來,作為今天要討論的由來,來談談什麼是投資。為什麼看不到?看到你可以看到的啊,這才是投資啊。所以我們每一個投資決策,就是來解決這個看不到的問題,因為投資就是投未來,我們必須要百分百看到未來。看不到或看的模模糊糊,都是風險了。我想,投資的真諦我說的七七八八了。

這個看到你可以看到的,解決了「買好的」問題。  「買的好」的問題(時機),這個買入的時機,也是投資的關鍵點啊。這個問題,老巴和芒格都沒有解決。其實何時是最好的買入時點,是誰也算不到的。 格老好似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提出了安全邊際理論。只有找到安全邊際足夠大時,是最好的時機。

但又出來一個問題。 好的企業 ,現在已經很少有被低估的了,尤其是大幅被低估的。所以安全邊際理論,在現代的股市裡也能用上,但相對過去少了很多。 那麼,好的股票高高在上,沒有好的安全邊際時,如何投資?

費雪,解決了這個問題。 就是老巴後來的投資常提到的----成長性!我舉一個例子,比如,騰訊。 現在它的股價如果按老派的格老理論,安全邊際來分析,對不起,騰訊的確是好,還好的不得了,但資產負債表上的安全邊際沒有了,不能投了。 真的是這樣嗎?

費雪說,不是的!如果騰訊的新的成長空間被看到了,價值被再創造了,那騰訊仍是可以投資的。巴老芒老說,的確是安全邊際不高啊,能不能投,因為我的能力圈就這麼大,我不懂科技,所以我也不會投。

巴老的能力圈理論害人不潛啊。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中國文化 說「一以貫之」 ,孔子只是教書的,什麼職業幾乎都沒有做過,但3000多弟子有任何問題都要到孔子這裡來找答案的,  為何!   悟道了,就「一以貫之」。「一」就是道!

所以,一個真正的投資家,是研究投資之外的東西的,這個東西用中國文化總結,就是「道」。  投資不是藝術,也不是學科。投資是智慧的結晶,智慧是因,投資是果。升不起智慧,在投資上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追,追幾百年都是沒有用的。 學巴老和芒老,不是學他們的表象,而是學他們成功背後的那個東西。 那個東西是什麼? 就是「道」。 悟道了,「一以貫之」了,什麼能力圈,這個圏,那個圈,(我看我們就是被這些個圈,大圈小圈給圈住了,困住了),都要打破。才自在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47

雨潤不是在做低業績,而是在還原真實的雨潤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6337586
$雨潤食品(01068)$ 我看了雪球上對雨潤的分析,幾乎一邊倒地認為下半年雨潤在故意做低業績。這裡面的主要邏輯之一就是雨潤正在財務大洗澡,有的說是已經完成了財務大洗澡。對此,我有不同的意見,供各位參考。當然仍然繼續我一貫的風格---「想當然耳」。 我都是自以為是的,大家千萬不要當真,當真就上了我的當哈。我認為雨潤不是在做低業績,而是在還原它本來就糟糕的業績。

1、  雨潤的經營歷史上,很擅長用存貨來調節經營成本這個財技,這裡的存貨主要說的是庫存商品,我認為就是指的凍肉。2013年中報,凍肉毛利率為負,嚴重偏離行業平均水平,有人說雨潤是在估意做低業績。但從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前兩年雨潤利用存貨(凍肉)調降經營成本,大量的經營成本被凍肉存貨隱藏了。現在李世保上來,他要修復資產負債表,理順公司內部遺留問題,我認為會在凍肉存貨上進行存貨減計的,這會讓過去利用凍肉隱藏的經營成本一下子釋放出來,短期造成凍肉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出現負值。現在凍肉減庫存,是不是在還原過去那個「真實」的經營成本?

2、  雨潤的經營歷史上,也很擅長用資本性支出調節經營現金流這個財技,把本應該是主營業務支出的項目調劑到投資項目支出上,虛增經營現金流淨額。現在資本性支出已經大大減少了,可以調整經營現金流的空間沒有了,過去「優秀」的經營現金流因為尾巴翹得太高,露出了屁股。一個「好端端」的企業為何突然一下子巨額虧損,看看同行的雙匯,大家不覺得太蹊蹺? 2012年經營現金流突然斷供,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哈。真的僅僅是主營不好嗎?雙匯為何那麼好? 這是不是也在還原過去那個「真實」的雨潤經營現金流?

3、這是一個雪友的疑問,2013年是屠宰行業大年的開始,公司的屠宰量不升反降,李世保的理由是渠道調整,增加毛利率,可是懂管理會計的人都知道,只要毛利率是正的,增加業務量就可以增加盈利,主動收縮業務,於理不符。---為何與常識不符合,是不是可以說明過去的屠宰量是不真實的?李世保上來,因為首要任務是理順內部問題。這在我看來,是不是在還原過去那個「真實」的屠宰量?

4、雪友又提出一個疑問,關於公司業績復甦,我認為還是太慢了。同時,暫時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沒有合理的解釋? 業績復甦太慢,我認為這是不是也在說明過去「欠帳「過多」。也是在還原「真實」的雨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588

雨潤2013年業績快報解讀---經營上沒有一絲起色,估值給1.06港元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8360692
$雨潤食品(01068)$ 對於一直以來以投機的心態看好雨潤的投資者,2013年的業績快報,真的令其歡呼雀躍。淨利潤由巨額虧損轉為微利,經營現金流雖然仍然淨流出近3個億,比2012年的淨流出近13個億強多了。還有就是毛利率由1.5%上升到了3.6%。這是經營要反轉的節奏哈。不過,我又要給各位澆涼水了,這是我的風格哈,從來不靠譜的,都是拍腦袋想當然耳,大家千萬不要上了我的當啊,只當是說段子擺龍門陣哈:

1、  先說2013年雨潤利潤反轉吧,不要只看淨利潤,淨利潤受營業外收益或非常損益的影響很大。既然是經營反轉了,我們還是應該看主營業務利潤率吧,2012年是-5.65%,2013年是-5.02% 。哪裡來的反轉! 根本就是沒有一點起色嗎。

2、  再說一下經營現金流,這個總騙不了人吧。又錯了,這次它還真的玩了財技。各位看一下應付款增量,2013年的應付款比2012年增加了14個億多。如果還不能確定這裡面玩了什麼,那就再用這個指標再驗證一下---延遲付清存貨應付款週期(月)。2012年是1.1個月,2013年卻達到了2.2個月,而2011年只有多少呢?---0.4個月,而且在2011年之前的各個年度內都穩定在0.4或0.5個月。  企業已經用增加應付款調節現金流的財技達連續二個財年了。 這太不可思議,2014年怕是玩不下去這個財技了。屆時(2014年)的經營現金流又要暴跌了。2013年居然增加了近14個億的應付款,這個調整回去的話,經營現金流就不是近-3個億了吧,會很難看的。

3、  那毛利率上升較多,總是利好了吧?不錯的確是上升了。但各位是不是也應該看看它的營收減少了多少(-20%),成本相應減少也是正常的(-21.6%)。 我把它的資產負債表裡的資產好好地研究了下,呵呵。資產情況完全沒有一點改善,這仍是一張非常糟糕的資產負債表。可以說它歷史遺留的問題沒有一絲的改善,我是說沒有一絲的改善喲,你懂的。李總難啊,祝老闆留下的遺產,真心難辦啊。但祝老闆人家做了甩手掌櫃,去玩商業地產了。如果不出意外,商業地產要是再出了什麼事哈,雨潤怕是再也玩不動了。(各位,做投資的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 保本!保本!再保本!控制風險是第一位的,只有能保本才能賺錢嗎)

分析完了業績快報中的關鍵點。現在到了給它估值的時候了。EPS 0.024港元,現在股價4.32元,PE180倍。這,如果有人說不高的話,那一定是券商了,混飯吃嗎。這個叫雨潤的企業 從2007年開始就是一個價值摧毀型的企業了。因為從那時起,它一直在燒股東的錢,股東盈餘一直是負值,這兩年更是燒掉了股東的老本了。要給它估值真難。我還是給個我能給的最大的估值吧----1.06港元。不能再多了。如果要我改變對它的看法,那就再等 等看它的半年報吧。這之前,我只能保佑它不要再跌下來就好了。[俏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3

中國熔盛重工上漲的動力是什麼?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9775416
$中國熔盛重工(01101)$ 中國熔盛重工這個財務大洗澡,洗的真是史無前例啊。
查看原图
可見,造船業之糟糕,海運業之糟糕,國際貿易之糟糕。那麼,全球經濟復甦還早著呢。這票能漲的動力是什麼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57

匯源果汁,做好營銷你就是可口可樂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9811013
$匯源果汁(01886)$ 在市場營銷上,很多人喜歡拿娃哈哈和匯源比較。娃哈哈的宗老大號稱250,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年365天他有250天都在跑市場,瞭解市場的情況。這些時候呢,朱董可能正在去歐洲去果園考察的路上。所以說娃哈哈市場做的好,也是應該宗老大的,賺的都是辛苦錢啊。600多億的娃哈哈 ,60多億的匯源果汁。人比人真的要氣死人哈。大家都是眼見為實的,所以說娃哈哈現在很好,也無話可說。眾生顛倒,導果為因。結果現在賺錢,企業就是好的,是這樣的邏輯。所以人家現在是宗老大嗎。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換個思維方式,再來反思一下。為什麼宗老大天天跑市場?為何朱董卻穩坐釣魚台? 我們來看看娃哈哈的核心資產是什麼? 是加工廠嗎?肯定不是。那是什麼?我說就是他天天跑的「市場」,市場就是娃哈哈的「核心資產」。 今天這個市場裡的人一下子想喝這個了,明天又不知這個市場裡的人想喝什麼了。 你說,宗老大能不跑市場嗎? 他不緊盯著市場的動向,沒準這個市場就沒了,那它的核心資產也沒有了。宗老大糾心在這裡,因為這個市場他根本把握不住,更掌控不了。投資者朋友們,這個護城河有多寬有多強,你懂的。600億是怎麼來的,也會怎麼去,因為消費者是最擅變的。娃哈哈沒有上游,宗老大只能天天苦哈哈的在終端末梢打轉轉,他的思維方式永遠是自下而上的。下面需要什麼,娃哈哈就做什麼! 沒有持續引領消費的能力,沒有超越市場的能力,娃哈哈遲早要出問題。

朱董早早地就看明白了這個道理。08年可匯併購失利後,匯源大傷元氣,尤其是營銷上至今沒有緩過來。但朱董在這6年中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佈局上游。他要把真正的核心資產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匯源現在鏈接著600萬畝中國最優質的果園,現在他要開始發力營銷了......

匯源營銷上的問題,豈止是多,簡直是太多了,多到經銷商們問,匯源還有營銷嗎? 這裡就不展開具體說了。不過話又分開說,不也正是匯源的營銷問題,股價現在才4元多港幣嗎,市值60多億人民幣嗎。但其實,匯源在營銷策略上的變化,是很值得研究的。蘇總空降匯源一年了,業績單如何?中報很快就有結果。但大家也不要期望高了,能有一點點進步就是成功了。匯源的船太大了,調個頭沒有這麼容易的。但朱董和蘇總提出來的多元化和國際化就很值得回味。以前一提起匯源,估計不知道的不多,但除了它好像是做果汁的吧,也說不出來其它的了。 那麼,匯源在營銷上要如何改變這個局面? 我理解一下:

第一步,多元化。把匯源打造成一個全品類的食品飲料集團,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明白和認識到,匯源絕不再是一個果汁企業了。先改變匯源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這是第一步,這一步非常關鍵。

第二步,國際化。多元化的產業鏈條太長,利潤的體現需要較長的時間。匯源不能只賺吆喝,不賺錢,只講遠景願景投資者也是沒有多大興趣的,匯源要接地氣。而「國際化」,就能立馬發揮匯源的上游優勢和中游的產能優勢,把果漿賣出去,把國外的產品引進來,賺兩份的錢。這是立竿見影的。匯源的盈利點多了,產品品類全了,資本市場關注的主營收入和利潤就會增長了。朱董再說什麼,人家才真的信了。

第三步,聚焦主業,純果汁做到極致。
在食品、飲料全面開花的營銷策略下,聚焦主業,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把匯源的核心產品純果汁做到極致。這個極致,不僅是內在品質做到好,也是產品整體營銷也要做到極致。

現在的匯源,已經在變了,要給他時間。但我確信的是,一旦匯源的營銷做好了,你就是未來的可口可樂,會是一個傳奇。建議匯源在1000億市值達到後,能出一款叫傳奇的新產品,以紀念一個偉大企業的誕生。

做企業不是看誰跑的最快,而是看誰活得更久。那個笑到最後的才是大贏家。匯源現在需要一場馬拉松,大家就懂什麼才是核心競爭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