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PPI升越CPI 通脹勢升溫 分析﹕反映經濟好轉
1 :
GS(14)@2016-12-10 12:42:09【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均勝預期。其中CPI按年上升2.3%,優於預期的2.2%,PPI更按年急增3.3%,不單遠超市場估計的2.3%,更是2011年10月來最大升幅,而且是5年以來PPI增幅首度高於CPI增幅,預示經濟企穩回暖,但同時也帶來明年通脹升溫的可能,或令人行政策會從減息轉向加息。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統計局數據,CPI增幅擴大主要受蔬菜價格推動,比去年增幅增加2.8個百分點,其次是汽柴油價格按年增幅亦分別擴大2.3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水電燃料價格也有所上漲。PPI方面,受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影響,煤炭開採、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石油加工等多個製造業價格因此按年大升,成為推動PPI創新高的主力。
大宗商品價格推升PPI
海通報告表示,在商品漲價疊加春節因素之下,內地短期通脹將有上行壓力,不過考慮到美國12月加息,上月中國外儲跌幅擴大,人民幣貶值壓力未消,再考慮到樓價高企,資產泡沫仍大,相信貨幣仍將保持偏緊狀態。
另一方面,由於PPI時隔5年後升幅再超越CPI,雖然證明了上游產業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之下見起色,部分產能開始恢復,但作為上游通脹指數,PPI升幅高於CPI也預示了通脹可能在不久將來重燃。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的確注意到CPI中非食品價格出現上漲趨勢。特別是服務價格升幅明顯,預料PPI可能會通過房租和成品油價格這兩個住和行的因素,傳導至CPI上,PPI這一波上漲趨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首季,之後升幅會縮小。
券商﹕PPI未見頂 1月恐破4%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更以「通脹歸來」去形容今次數據,而且認為內地大宗商品價格升幅並未充分反映在PPI之中,所以PPI未來兩個月將繼續上行,估計1月份PPI大機會突破4%,加深通脹壓力。
澳新經濟師﹕進新通脹周期
鄧海清還表示,如果人行主要參考通脹因素,經濟能夠確認已企穩,那麼在通脹出現上升趨勢的話,人行或要考慮適度加息。澳新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楊宇霆亦稱,數據顯示中國已進入新的通脹周期,人行下一步政策行動應該是加息而非減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5&issue=20161210
上月PPI升5.5% 5年高 CPI見2.1% 略遜預期
1 :
GS(14)@2017-01-11 04:39:27【明報專訊】內地公布去年12月通脹數據,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上升5.5%,增幅創逾5年新高,亦優於預期的4.4%,去年全年則下降1.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長由11月的2.3%小幅回落至12月的2.1%,略遜於市場預期的2.2%。
全年通脹2% 低於去年初目標
2016年全年,內地PPI按年下跌1.4%,跌幅較2015年收窄3.8個百分點;CPI全年上漲2%,漲幅較前年擴大0.6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去年初制定的3%通脹目標。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12月受全國平均氣溫偏高影響,鮮菜與鮮果價格升幅均弱於歷史同期平均升幅,其中鮮菜價格漲幅由11月的15.8%回落至2.6%,對CPI影響減少0.3個百分點,再加上高基數效應,令上個月CPI升幅下降;PPI方面,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升部分工業品出廠價格,去產能及去庫存效果顯現亦令供需關係逐步改善。
分析:人行毋須收緊貨幣政策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內地現屬溫和通脹,但隨着PPI上漲影響向消費領域傳導,會對CPI造成上漲壓力。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人行貨幣政策轉向「中性」,更多是針對防範資產價格泡沫並降低金融風險,金融去槓桿客觀上會收緊貨幣環境,一定程度抑制通脹,故人行毋須採取類似加息等額外貨幣緊縮措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93&issue=20170111
內地PPI升5.5% 逾5年最佳
1 :
GS(14)@2017-01-12 08:00:21【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2016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2.1%,比上月的2.3%升幅稍微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則按年升5.5%,好過預期的4.6%,為PPI連續第四個月同比正增長,並創2011年9月以來逾五年最大增幅。2016年全年CPI上升2%,PPI下降1.4%。12月CPI升幅回落,國統局解釋主要是因全國平均氣溫偏高,鮮菜和鮮果價格升幅較弱;而PPI升幅擴大的原因主要是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同時工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的效果顯現。受PPI數據帶動,內地商品期貨昨飆升,鐵礦石期貨升8%觸及升停,焦炭升9%,焦煤升7.8%,螺紋鋼升7%。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周浩指,CPI數據顯示中國通脹仍溫和,不過PPI漲幅飆升反映出結構性改革的影響,但也助長了中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尤其是螺紋鋼和焦煤的大量投機活動。中央已表明了對這些市場投機行為的擔憂,抑制資產泡沫被列為新年首要工作任務。預料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地貨幣政策將整體偏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1/19893073
PPI增速放緩 惹經濟見頂憂慮
1 :
GS(14)@2017-05-13 01:48:31【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按年增1.2%,略高於預期的1.1%,反映上游通脹的PPI則按年增6.4%,雖已經連續8個月上升,但增幅連續兩個月收窄,遜於市場預計的6.7%和3月的7.6%;按月計,更下跌0.4%,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錄得下跌。
按月跌0.4% 去年中以來首次
PPI按年增幅回落及按月中止回升,加上之前公布4月份的PMI及外貿也見高位回落,進一步加重內地經濟見頂憂慮。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按月跌幅擴大的有石油及相關行業,是PPI下跌主因;CPI方面,上升主要因非食品價格上漲,整體保持基本平穩。
瑞穗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PPI已經見頂,未來將進一步下行,而打擊影子銀行和收緊房地產調控將使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幫助中國遏制物價壓力。
分析:大宗商品價格跌 料遏物價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指出,4月份金融監管升級引發流動性緊張及需求收縮,接下來公布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金融數據將可更進一步印證金融監管加強對經濟二次探底的影響。雖然長期看,去槓桿有助擠泡沫、降成本、控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但短期壓力料難消,將形成經濟陣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27&issue=20170511
內地上月PPI升幅收窄至5.5%
1 :
GS(14)@2017-06-10 10:02:37【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1.5%(見圖),符合預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升5.5%,略低於預期的5.7%,也比上月的6.4%升幅收窄。
上月通脹符預期
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CPI受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指去年底的上漲因素對新一年走勢的影響)約為1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為0.5個百分點,當中非食品價格影響CPI上升約1.8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影響CPI下降約0.32個百分點。PPI方面,去年翹尾因素約影響4.5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的價格升幅收窄情况最為嚴重。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5月內地CPI在低基數效應下雖然小幅反彈,但仍然在2%以下低位,無論食品價格,還是工業品價格近期持續下跌,意味着通脹預期在回落,今年總體判斷沒有通脹壓力。
分析:PPI似見頂 去槓桿見效
德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PPI見頂的判斷已比較明確,也說明內地房地產調控和金融市場去泡沫的效果在慢慢浮現,當然實際影響還需要觀察;目前來看,貨幣政策轉寬鬆的機會仍然很低,但如果經濟基本面在之後時間明顯轉差,不排除下半年較晚時候有放寬貨幣的機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56&issue=201706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