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工作日誌-CindyWang
liu159159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8gk.html
今天把海正藥業年報都整理完畢,開始進行數據分析。海正銷售收入和總資產的增長速度很快,但是凈利潤增速則略微遜色。從歷年發展上看,海正呈現的特點是:做大(收入),做強(原料、制劑產業鏈)。固定資產(含在建工程)投入、研發投入都是毫不吝嗇的。也正是巨額的資本開支,公司對於資金的需求量很大,上市以來,進行了三次增發,一次發行債券,並且賬面的銀行借款余額都很高。
看一下公司2013年資產和負債構成:


各個年份的資產與負債構成與此類似。
在對資料整理分析時,發現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有些年份波動較大,決定從年報中查找原因。明天繼續對數據進行分析,聯系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爭取能夠把握企業各個階段所做的事情與其取得的結果。
01 Dec 14 - 上汽集團(600104)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2/01-dec-14-600104.html
存款保險制度
人行研究部署於明年1月推出存款保險制度,並有傳存款保障上限為50萬元人民幣。若按2005年人行的數據,即相當於46%的儲戶可獲全額保險。 分析指,該計劃的推出,將令港上市的內銀明年盈利減少2.9%,股東回報率亦因而下降50個點子,但大型銀行的影響較輕微。
上週週五新聞一出當天,我收到朋友B 詢問 「預期影響內銀明年盈利減少2.9%,不對稱減又會壓縮銀行利潤; 唔跌已經好好,為什麼中信銀行A股漲停,H股上升9%破頂,交行A股亦漲停,H股都破頂? 」 筆者用了7個簡單的字,順便解釋了為什麼上海綜合指數創出三年新高,上星期上升了7.9%,11月更升10.9%,A股近日成交創咗7,000億新高,
「
A股牛市開始咗: 乜我無講過比你聽咩?」

,並邀請他重溫以下這三篇文章。
■
人行減息 ( 24 Nov 14 )
■
市況雜談 與 中國A50指數成分股 ( 28 Sep 14 )
■
滬港通 與 中國A50指數 ( 10 Sep 14 )
朋友繼續問 「又減息、又估值提升、又一帶一路, 那麼A股買入內銀、內險、內房、基建還是什麼好? 追急升的怕中招,買落後怕繼續落後。 追強勢股好些,還是搏落後股追上? 」
筆者再繼續重複以上三文的論點 「點講呢! A股個股票我繼續在看,請繼續支持此BLOG(廣告時間 ... ◔◡◔ )。 除了已經持有的優質股,不妨考慮找個機會將部分資金調配入高透明度、高流通性、trading 時間9至4、大市相關的H股指數股或者A股指數ETF,會比較簡單直接。 除了可簡單的enjoy估值提升的回報,亦可分散投資優質的股份和降低投資成本。 上星期五成交額最高的安碩A50(2823)和另一例子的滬深300 ETF(2846),我已經提過多次啦! 不如睇埋第四篇。 ◉◡◉ 」
■
中國股票 ETF (投資小知識) ( 02 Nov 14)
富時中國A50指數的ETF中,6成為金融股; 滬深300 各行業的比重較平均。
1年圖:

5年圖:

兩星期以來,滬股通成交額最大的個股的常客包括 大秦鐵路、上汽集團、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工商銀行、浦發銀行等。 上汽集團(601004)屬於富時中國A50指數成分股,是安碩A50中國(2823)的成員,亦是滬深300 ETF(2846) 的成員。
■
12 Oct 14 - 貴州茅臺(600519) 中期業績
■
16 Nov 14 - 大秦鐵路(601006) 中期業績
上汽集團(601004)
上汽集團(600104)是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總部設於上海,公司在1997年11月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上汽集團(600104)於內地主要從事整車、零部件、服務貿易和汽車金融四大業務。 上汽集團(600104)堅持自主開發與對外合作並舉,一方面通過加強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汽車等全球著名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形成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上汽雙龍、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產品;另一方面集成全球資源,加快技術創新,推進自主品牌建設,相繼推出了榮威品牌和750產品,逐步形成了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發展的格局。
2013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10.6萬輛,同比增長13.7%,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並以2014年度920億美元的合併銷售收入,第11次入選《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第85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8位。 從主營業務分產品來看,上汽集團的經營業務主要集中在兩大產品: 整車業務和零部件業務,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佔比76%和19%。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
公司簡介 | 上汽集團(600104) 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 |
市值 (人民幣) | 2126.83億元 |
現時股價 | 19.78元 (2014-11-28 收市價) |
市盈率 (倍) | 8.79倍 |
每股盈利 (人民幣) | 2.25元 |
市帳率 | 1.58倍 |
每股帳面淨值 (人民幣) | 12.49元 |

上汽集團(600104)中期業績
上汽集團(601004)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182.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3.9%,而淨利潤則按年增長18.4%至135.7億元。另外,上汽於上半年實現國產整車銷售286.1萬輛,按年上升11.6%,而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則達23.6%,較去年升1.1%,保持「龍頭」地位。
每股盈利上升19.88%至1.231元人民幣。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基本盈利1.206元人民幣。
資產負債率為57.24%,增加0.53個百分點。
上汽集團(600104)第三季業績
上汽集團(600104) 第3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513億元,同比增長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4.7%;每股收益0.62元。
集團前三季營收入4713.34 億元,同比增長11.8%; 實現淨利潤204.09 億元,同比增長13.4%,每股盈利1.851元。
2014年 | 營業額 (人民幣) | 盈利 (人民幣) |
2014年 中期 | 3182.6億元 | 135.7億元 |
2014年 第三季 | 1513億元 | 68.0億元 |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上汽集團(600104)擁有國內實力最強的兩家合資企業: 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上汽是國內唯一整體上市的汽車集團,先後和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日本豐田等國際知名汽車製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是國內產銷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轎車零部件供應商。
國家鼓勵公務車採用國產車,加上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利好,上汽的榮威750混合動力、榮威550插電強混,以及榮威E50純電動三款轎車,技術包含混合動力、插電及純電動;而MGGT新車型則為年輕人市場而設。
上汽集團(600104)將擴大現有的網上平臺,並進行互聯網汽車的研發,同時建立全中國最大的汽車研發中心。上汽今年7月與阿里巴巴簽署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互聯網汽車和相關應用服務領域合作,預期於2016年推出。
大眾及通用將陸續有新車推出,預期銷售情況良好,合資品牌及自家品牌可在乘用車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銷量目標
上汽集團(600104)今年銷量目標是560萬輛,銷量增速10%,首3季汽車銷售已達418.74萬輛。
產能
上汽集團(600104)目前的產能是510萬輛,集團現時主要生產基地為浦口、臨港及儀征,並計劃於2015年在江蘇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建立新廠房,令汽車總產能達到100萬架,令上汽集團的產能達到600萬輛。
股權
上汽集團(600104)大股東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持有74.30%股權。
▪ 躍進汽車集團公司 持有3.75%股權。
▪ 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持有3.03%股權。
短評
上汽集團(60104)今年上半年實現汽車銷售286.1萬輛,按年上升11.6%; 而首3季汽車銷售418.74萬架,增長10.75%,市場佔有率提升至24.63%,保持「龍頭」地位。 首三季營業收入增長11.8%,而淨利潤則按年增長13.4%。 集團成本控制合理,雖然銷售增長放緩,營業收入和純利增長都低於上半年,但仍高於行業平均。 上汽(60104)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首三季上升31.4%至203億元,顯示業務狀態良好。
內地汽車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區間,上汽集團(60104)面對的競爭亦激烈。 上汽集團(60104)的市場佔有率由2013年的22.5%,今年上半年的23.6%,首三季更上升至24.63%,穩步增長。
上汽集團(60104)預期市盈率7.9倍,市帳率1.58倍,預期息率6.4厘(計算股息稅後5.8厘),估值相比港股的汽車股便宜,息厘亦較高。 上汽集團(60104)偏低的估值與公司2010-13年增長較慢,息率低,新車型較少有較,但是情況已經大幅改善了,其中涉及轎車、熱門的SUV型和定位中高端MPV車型的推出。 上海大眾車型將繼續向中高端傾斜期,上海通用三大品牌(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將迎來產品換代。 雖然股息不夠大秦鐵路(601006)穩定,筆者認為這家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估值仍然偏低,仍有頗大的估值上升空間。
預期市盈率,股息
上汽集團(60104)現價19.78元人民幣,去年每股盈利2.25元人民幣,往績市盈率8.8倍。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基本盈利2.066元人民幣。 去年每股派息1.2元,如果不計算股息稅,息率6.1厘。
上汽集團(60104)上半年每股盈利上升19.88%至1.231元人民幣,首三季每股盈利1.851元。 簡單估計,2014年每股盈利上升13%至2.54元人民幣,預期市盈率7.9倍。 預期每股股息1.27元,如果不計算股息稅,預期息率6.4厘 (計算股息稅後5.8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營業額 | -- | 3657.2億元 |
2011年 營業額 | -- | 4348.0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 | 4809.8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2794.3億元 | 5658.1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3182.6億元 | --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盈利 | -- | 163.90億元 |
2011年 盈利 | -- | 202.22億元 |
2012年 盈利 | -- | 207.52億元 |
2013年 盈利 | 114.66億元 | 248.04億元 |
2014年 盈利 | 135.73億元 | -- |
每股盈利(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 -- | $1.611 |
2011年 | -- | $1.834 |
2012年 | -- | $1.882 |
2013年 | $1.040 | $2.250 |
2014年 | $1.231 | -- |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X安碩A50(2823)。
參考:
1. 上汽集團 601004 業績
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images/tzzgx/tzzhd/yjtj/2013/2014/8/14/FA34102C7C97454DB61BC17BBA267910.pdf
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images/tzzgx/tzzhd/yjtj/2013/2014/3/28/989B1E438484497CA92DB82E3F03DC5A.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10-30/600104_2014_3.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8-13/600104_2014_z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8-13/600104_2014_z.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4-29/600104_2014_1.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3-27/600104_2013_n.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3-27/600104_2013_n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3-08-29/600104_2013_z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3-08-29/600104_2013_z.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3-03-28/600104_2012_n.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2-03-30/600104_2011_n.pdf
2. 上汽集團(600104)
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xwzx/tpjsp/index.shtml
3. 【滬股通特搜】上汽集團(600104)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stock/article/894234
4. 上汽集團 (600104.SH) Q4 關註新能源車和上海通用表現
http://www.aastocks.com/marketcomment/pdf/128299.pdf
5. 上汽集團(600104)半年報點評: 維持積極佈局新業務,競爭力不斷增強
http://pg.jrj.com.cn/acc/Res/CN_RES/STOCK/2014/8/14/8c2183ca-a97b-416c-b090-f113ed93c18e.pdf
6. 長投杯挑戰: 上汽集團
7. 上汽集團具品牌優勢
http://the-sun.on.cc/cnt/finance/20141119/00536_011.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你為什麼永遠拼不贏股市?2015-01-17 英科睿資鷹
來源: http://xueqiu.com/9640778912/35405424
你為什麽永遠拼不贏股市?2015-01-17 政商閱讀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政商閱讀」免費關註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syd88 文/蘭小歡 早年學打斯諾克時,喜歡觀摩職業選手的比賽,談論人家的擊球和走位,甚至人家的打球姿勢與瞄準時間。
但自己一上手,就發現什麽走位什麽連續擊球都是電視里的玩意兒,只要能做到母球不落袋,每次都能打到正確的球,同時避免各種低級失誤和失分,就已經贏了一大半。
打網球也是如此,費德勒擊球的速度與落點和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只要能做到把球打在界內,別打在網上,就贏了一大半了。有人做過統計,職業網球選手80%的得分都是靠自己贏得的,而業余愛好者80%的得分卻是靠對手失誤贏得的。
很顯然,雖然是同樣的遊戲和規則,但如果你總想靠模仿職業選手的策略與技術動作獲勝,你不止贏不了,還會閃了腰。 在股市這樣的遊戲中,閃了腰的後果很嚴重。

在我聽過的所有投資建議中,最有用最深刻的一條就是“別虧錢”。虧錢容易賺回來難,100塊錢,只要下跌50%就成了50塊,而50塊想再翻本變成100塊,要上漲100%才行。
如果你在2007年的股市最高點被套牢,就算2014年年末的瘋漲行情中你的股票漲停了好幾次,即使這種行情會持續兩三年,恐怕你也僅僅只能做到回本。
而你虧掉的不止是本金,還有這些本金原本可以掙得的利息和其他收益,10年時間,這些收益也本可以讓你的本金翻番的。
巴菲特有次開玩笑說,他一生最錯誤的決定是20歲的時候走進一家加油站,花掉了自己當時凈資產的20%,那點錢如果放在現在,大概值8億美元。
別虧錢,被套牢一次帶來的損失,10年也不見得能補回來。你一生有幾個10年?
股市這個遊戲還有一個特殊之處:
不僅你模仿職業選手贏不了,就算那些職業選手自己也贏不了。 當然,你總能聽到某人在股市賺了大錢,某個基金某年收益遠遠超過大盤。但套牢甚至跳樓的人遠比賺大錢的人多,而跑贏大盤的基金雖然年年都有,但年年不同。
對美國股市的無數研究都指向一個結論:
沒有能持續跑贏大盤的基金經理。中國雖然資本市場歷史不長,但道理也是一樣,前兩年表現好的各種中小盤和創業板基金,去年末牛市風起卻哀鴻遍野,“滿倉踏空”的比比皆是。基金背後都有拼命工作的研究團隊,都24小時緊盯各種信息,在這麽拼命的買賣中想預測勝者,靠運氣罷了。
運氣雖然虛無縹緲,跟你收取的費用卻是實實在在的。無論是券商還是基金經理,都是從你身上賺錢,而不是為你賺錢的。
如果一只基金每年的各種費用是2%(管理費、托管費、申購費、贖回費都加起來可能還不止),看著似乎不多,但這是你投入資產的2%,可不是你賺得的收益的2%。如果這基金給你賺了10%,那它實際上要從這收益里拿走20%。哪怕虧了,這費用也還照收不誤。
當然你可以再換一家看起來不虧錢的基金,但基金過去的表現對它未來表現的預測力基本為零,你無非在換手的過程中又多交了一道手續費罷了。在股市里,很多職業基金經理和散戶在投資結果上的區別,無非就是前者無論結果怎樣,都能賺到客戶的手續費罷了。
在這樣一場難贏的遊戲中,如果你要玩,就別去想巴菲特怎麽玩,那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要想的,應該就是怎麽老老實實少把球打出界,少打在網上。
在金融投資這場難贏的遊戲中,沒有正確的心態,根本談不上策略和技巧。很多很有用的常識,恰恰是常人最缺的東西,因為人們容易被眼花繚亂的表象、貌似精深的專業術語和人士迷惑,忘了常識。經歷過各種眼花繚亂之後再重新領悟到的已知常識,往往是最有用的教訓,卻因為代代相傳不斷重複而過於平凡,被最該學習它的人忽略。
王爾德有句名言:“真正值得學的東西,都教不會。”因為教了也聽不進去,非要自己弄到頭破血流不可。而從別人的教訓中學得越快越多的人,自己倒黴的概率就越小。
投資並積累財富的最有用的策略就是幾條大白話:別虧錢,少花多存,存的時間越久賺得越多。其余都是細節。
如果你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就敢買個iPhone 6,如果你每年收入50萬元就琢磨著開個100萬元的車,那股市無論上漲5%還是50%,都不會對你有任何實質影響。
每個月多存1000塊錢,對你最終財富的影響,遠比投資回報率的變動重要。對大多數人而言,投資在自己身上,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工資和其他職業收入,對終身財富的影響,比金融投資的回報波動重要得多。
個人投資或儲蓄,盡早開始,時間遠比時機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利滾利的效果是驚人的。如果一年的回報是10%,你25歲的時候投資1萬元,一年後是1.1萬元,35歲時就是2.6萬元,45歲就是6.7萬元,55歲就是17.4萬元,65歲退休時大約就是45.3萬元。40年增長了45倍。同樣,隨著時間推移,各種看似微不足道的投資費用的作用也是驚人的。

假設你每年投資都被人抽掉2%的各種手續和管理費,你的回報變成了8%的話,你25歲投資的1萬元,65歲時就變成了21.7萬元。40年不再是45倍的回報,而是21倍多一點。每年2%的費用積累40年,你的財富會縮水一半以上。
這些原則最粗淺不過,卻起決定性的作用。忽略這些原則去談投資組合和策略,白費心機。
掌握了這些原則,也就理解了自己的需要,很多投資策略也就成了花拳繡腿。 最優的投資組合都是量身定做的,最終都取決於你是個什麽樣的人。股票一定會跌,一定會跌得很慘,且沒人知道這件事什麽時候發生。如果跌掉了30%你就睡不著,股市一有點風吹草動你就想趕緊買賣,那炒股就不適合你。因為你的心理和行為模式決定了你的投資結果:你總是跟著高價買入,跟著低價賣出,所以你一買入就開始跌,你一賣出就開始漲,走運的時候小賺,大多數時候大虧。全世界的“菜鳥”都一樣,專業研究金融的人把“菜鳥”稱作“噪音”,並不算侮辱,因為確實就是“噪音”。
當然會有頻繁買賣股票賺錢的人,做什麽賺錢的人都有,做得再差的人也會偶然走運。而在金融市場上,偶然走運的人一多,悲劇就來了:賺錢的人不舍得離場,吸引更多的人入場,股價繼續上揚,人人笑逐顏開,樂觀情緒彌漫,把過去的教訓拋在了腦後,“這次可不一樣”。其實一部金融史就是一句話,
“每次都一樣”,漲得越高,跌得越慘。
前些天我在某券商營業廳看見一個小夥子辦理融資融券業務,也就是借錢炒股的業務。在得知要一周後才能開通的時候非常沮喪:“一周啊,黃花菜都涼了。”最近股票漲了,本來門可羅雀的券商營業廳也變得熙熙攘攘,借錢炒股的人特別多,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想起一句話:“
如果你認不清自己,股市能幫你,但這辦法太貴了。”(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12東飛01債”違約引市場關註:說好的擔保飛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11
債市又現黑天鵝,原本1月25日到期的“12東飛01中小企業私募債”(12東飛01債)出現兌付危機。實際上,中小企業私募債違約已不是新聞,“12東飛01債”之所以引發市場關註,其關鍵在於背後的擔保公司被認為是該公司所在的東臺縣融資平臺東臺市交通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東臺交投)。
東臺交投是江蘇省鹽城市下轄百強縣東臺縣的融資平臺,若擔保關系確立,該平臺公司一旦履行“代償”責任,可能面臨被抽貸等問題,甚至相繼爆發信用風險。而就在違約消息曝出後,東臺交投於1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承認為“12東飛01債”出具擔保函,但稱自己擔保的只是信用評級結果,並未擔保代償本息。
就在東臺交投發布公告的同時,有市場人士提供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份被認為是2012年東臺交投出具的《擔保函》,該擔保函稱“本擔保人出於真實意思,再次承諾對發行人此次發行的債券的到期兌付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但多位市場人士對該報記者表示,“擔保人只在最後一頁有章,沒有騎縫章,中間各種操作嫌疑極大。“
“12東飛01債”違約
Wind數據顯示,“12東飛01債”於2013年1月26日起息,2015年1月25日到期,額度1.1億,發行期限2年,票面9.5%,債項評級AA,由中誠信證券評級提供評級,擔保人為東臺交投。
據《第一財經日報》,“12東飛01債”發行人東飛馬佐里紡機有限公司(東飛馬佐里)已經出現現金流斷裂,無法按期償還本息。該報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截至1月26日16:00,該債券尚未兌付,而央行的大額系統17點關閉。一位券商人士對該報記者表示,“東飛馬佐里沒有兌付,東臺交投也沒有代償。”
除了“12東飛01債”,東飛馬佐里發行的“12東飛02債”也將於2015年3月21日到期,發行規模為1.5億,票息同為9.5%,Wind數據顯示,該債券的擔保人同樣為東臺交投。
擔保羅生門
東臺交投1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應東飛馬佐里(發行人)請求,我司與東飛馬佐里簽訂擔保協議,並出具擔保函,主要內容為:東臺交投的擔保事項是東飛馬佐里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的信用評級,如債券發行人未能清償本期債券向下的任何本金或利息,東臺交投不承擔任何代為清償或與之類似的義務和責任。”
同時公告稱,“我司對東飛私募債持有人等有關機構持有的《擔保函》完全不知情,該《擔保函》非我司出具真實文件。我司出具的所有文件中,無任何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或一般保證責任的承諾。”
而據市場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供的《擔保函》,第三條擔保方式中明確規定“擔保人承擔保證的方式為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保證責任。”第四條保證責任的承擔條款中則規定“本擔保函向下債券到期時,如發行人不能全部兌付債券本息,擔保人應主動承擔擔保責任,將兌付資金劃入債券登記機構或主承指定賬戶。債券持有人可分別或聯合要求擔保人承擔保證責任,承銷商有義務代理債券持有人要求擔保人履行保證責任。”
不過,東臺交投截至2013年底審計報告顯示,東飛馬佐里發行的上述私募債並不在其擔保範圍內。
說好的擔保飛了?
中信建投黃文濤、楊曉磊研究東臺交投評級及審計報告後認為,2013年東臺交投對擔保事項進行了重新梳理,其對外擔保額度減少3.48億元。對此,中信建投表示,
無論東交投有多少理由說明以往擔保有瑕疵,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中小企業私募債在監管機構備案時,機構投資者已認同東臺交投承擔了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擔保。不能以東臺交投、東飛債的發行人、承銷機構之間的某種關系而甩脫對善意第三人(即機構投資者)的代償責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01 Feb 15 - 綠葉製藥(2186)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01-feb-15-2186.html
近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生活水平提升,居民預期壽命延長及健康意識有所加強,而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及生活方式轉趨西化,導致惡性腫瘤、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等國內首三類致命疾病的病發率持續上升,刺激中國醫療保健開支不斷增加,帶動中國醫藥市場迅速增長。
綠葉製藥(2186)2012年從新加坡退市,並於2014年改往香港重新上市。 這個與四環醫藥(0460)在2009年從新加坡退市,而於2010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相似。 這裡有一系列可能的理由,包括香港市場有更高的流動性,以及有更側重中國、對中國大陸企業可能有更好理解的投資者。
綠葉製藥(2186)上市公司前身為「亞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而在2012年鼎暉投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新天域資本,進行收購收購了綠葉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的55%股權。 綠葉製藥(2186)2014年發行的大約10億股當中,約3.32億股為舊股,售股股東包括大股東綠葉投資、新天域(New Horizon)、鼎暉、CPE Greenery、花旗私募基金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綠葉製藥(2186)是中國第4大口服糖尿病藥國內廠商、第6大保肝類藥廠商。 綠葉製藥(2186)2014年盈利預測增速約80%,2014年預測市盈率為43倍,2015年預測市盈率為31倍。 目前估值較高,惟盈利增長有支撐,或可以待股價回調時低吸。
綠葉製藥(2186)
綠葉製藥(2186)致力於在中國進行腫瘤科、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與代謝三個領域創新藥品的開發、生產、營銷及銷售。 截至2014年6月底,集團擁有29種產品,其中主要的產品有7種,而當中6種享有專利保護並用於治療或預防高發疾病,包括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集團的腫瘤科藥品組合包括中國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國產抗癌藥品「力撲素」、中國第三大最受歡迎的腫瘤科化學免疫刺激劑「天地欣」及中國唯一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於癌癥放射治療的敏化劑「希美納」。
綠葉製藥(2186)銷售及營銷活動主要面向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透過向經銷商銷售藥品產生收入,經銷商進而(直接或透過下級經銷商)將藥品轉售給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 綠葉製藥(2186)擁有五個廠房,從事生產活動,其中兩個位於山東省煙臺市,其他三個分別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北京市及四川省瀘州市。上述廠區共設有 30 條生產線。
綠葉製藥(2186)在2014年7月上市,招股價為5.92元。 發售股份中33%為原股東出售,其餘為新股份。
公司簡介 | 綠葉製藥(2186) 主要於中國從事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藥品。 |
目前市值(港元) | 307.86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9.27元 (2015-01-30收市價) |
市盈率 | -- 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 港元 |
市帳率 | -- 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 港元 |

綠葉製藥(2186) 中期業績
綠葉製藥(2186)2014年8月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集團上半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為2.81億元,增長116%;毛利率從2013年同期的83.3%上升至83.8%。
上半年度,集團錄得收入15.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9.3%,主要由於主要產品銷售增長所致。其中,來自腫瘤產品的銷售收入為7.01億元,增長29%,主要受「力撲素」、「天地欣」及「希美納」的銷量增長帶動。來自心血管系統產品的銷售收入為4.15億元,增長18.4%,主要由「麥通納」及「血脂康」的銷量增長帶動。來自消化與代謝產品的銷售收入為3.34億元,增長35.2%,主要由「貝希」及「綠汀諾」兩個主要產品的銷量增長帶動。來自其他產品的銷售收入則增長75.3%至9560萬元。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綠葉製藥(2186)致力於腫瘤科、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與代謝進行創新藥品的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 集團的產品組合包括29種產品,核心為七種主要產品,其中六種享有專利保護並用於治療或預防高發疾病,包括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集團在研產品包括目標在2020年前上市的22種在研產品,包括17種集團目標在2018年前上市的在研產品 。
集團近期與韓國韓美合作,以綠葉名義於中國開發及生產的治癌藥物,該藥物已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集團近期以61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嘉林藥業主要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心血管系統及腫瘤藥物產品。 其若幹知名創新產品包括 阿樂( 阿托伐他汀鈣片)可用於降低及治療高膽固醇 )及鹽酸曲美他嗪膠囊(可治療包括心絞痛在內的心血管癥狀)。 目標集團亦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其產品銷往中國各地。

股權
惠理基金管理(Value Partners Group)於1月15日增持綠葉製藥(2186)2,731萬股或0.82%,最新持股量增至8.1%。 惠理基金是次以每股最高價9元增持綠葉製藥,每股平均價為8.999元,涉及資金約為2.46億。 翻查港交所紀錄,惠理基金對上兩次增持為:於去年12月以每股作價9.015元;於去年10月以每股作價10.093元。
另一方面,當中2名基礎投資者於上市半年後,在1月以9.0元減持至4.62%和4.26%,跌至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 主席劉殿波先生 持有43.96%股權。
▪ 惠理基金 持有8.10%股權。 (2014年10月持有6.03%股權)
▪ CPE Greenery 持有5.92%股權。
▪ CDH Flower Limited 持有4.62%股權。 (2014年中持有5.60%股權)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持有4.26%股權。 (2014年中持有5.92%股權)
短評
綠葉製藥(2186)產品包括腫瘤科、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三個領域藥品。 綠葉的產品與嘉林大致同類,還多一類消化與代謝領域。 綠葉已建立全國性銷售及分銷網絡,全國共有50多個銷售辦事處,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超過8000 家醫院,嘉林於2013 年改變銷售模式,通過經銷商銷售其產品,通過收購,將可提高市場營銷覆蓋及協同能力,雙方的產品也可構成優勢產品組合。
賣家之一的康恩貝於去年6月中,以3600萬元收購1.1%北京嘉林藥業的股權,綠葉製藥(2186)則在數個月後以6325萬元買入。 雖然往績市盈率計算不高,但是用市帳率計算,10倍以上市帳率的收購價相比康恩貝的5.7倍,明顯高了一大截。
綠葉(2186)長處之一藉著收購來擴大企業的規模,集團上市前似乎已經準備好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由於收購北京嘉林藥業後,公司手頭現金大幅下降,短期內相信不會有另一收購。
目前中國人口老化加速,令中國對藥品需求亦相應上升,藥業股具備長線投資價值。 綠葉(2186)的估值頗高,筆者傾向於認為公司現價已理充分反映了收購後的協同效益。
估值
估值方面,公司2014年預期市盈率43.2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31.2倍。 2015年增長受惠於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相比A股同業,例如市值4、5百億人民幣的恆瑞醫藥(滬:600276)預期市盈率39倍、天力士(滬:600535)預期市盈率34倍,綠葉製藥(2186)現價表面預期市盈率24.7倍,全面攤薄 預期市盈率43.2倍,估值是眾多醫藥股中最高之一。
▪ 恆瑞醫藥(滬:600276): 市值612億元人民幣,預期市盈率39倍。
▪ 天力士(滬:600535): 市值457億元人民幣,預期市盈率34倍。
▪ 四環醫藥(0460): 市值519億港元,中期純利8.3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31.2倍,預期
市盈率24倍。
▪ 石藥集團(1093): 市值387億港元,中期純利6.01億港元,市盈率37.4倍,預期
市盈率33倍。
▪ 中生製藥(1177): 市值384億港元,中期純利6.32億港元,市盈率37.0倍,預期
市盈率28倍。
▪
綠葉製藥(2186): 市值308億港元,中期純利2.81億元人民幣,預期
市盈率43倍。
使用2014年預期市盈率,相比預期市盈率24至28倍的四環醫藥(0460)和中生製藥(1177),或者33倍的石藥集團(1093),預期市盈率43倍的綠葉製藥(2186)非常貴。
使用2015年預期市盈率,相比預期市盈率20至24倍的四環醫藥(0460)和中生製藥(1177),或者27倍的石藥集團(1093),預期市盈率31倍的綠葉製藥(2186)仍然偏貴。
■
07 Jan 15 - 中生製藥(1177) 中期業績
■
11 Jan 15 - 四環醫藥(0460) 中期業績
預期盈利,市盈率
綠葉製藥(2186) 2014年上半年純利2.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16.1%;每股盈利58.08分。
簡單估計,集團全年每股盈利增長83%至5.7億元人民幣或7.13億港元。 發行股份加權平均數計算,每股盈利0.3元人民幣或0.375港元。 現價9.27元,表面上2014年預期市盈率24.7倍。
全面攤薄計算,每股盈利0.17元人民幣或0.215港元。集團市值307.86億港元,現價9.27元,(全面攤薄)2014年預期市盈率43.2倍。
市場現時估計,收購北京嘉林藥業後,2015年盈利增長38%至7.9億元人民幣或9.8億港元。 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31.4倍。
股價走勢
1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營業額 | -- | -- |
2011年 營業額 | -- | 17.74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 | 21.36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1.97億元 | 25.15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15.47億元 | --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盈利 | -- | -- |
2011年 盈利 | -- | 1.56億元 |
2012年 盈利 | -- | 1.69億元 |
2013年 盈利 | 1.30億元 | 3.11億元 |
2014年 盈利 | 2.81億元 | -- |
每股盈利(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 -- | -- |
2011年 | -- | -- |
2012年 | -- | -- |
2013年 | $0.2640 | -- |
2014年 | $0.5808 | -- |
參考:
1. 綠葉製藥 2186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34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0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09/LTN20140709082_C.HT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09/LTN201407090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6/LTN20140626018_C.pdf
http://ceeiburgos.es/sites/default/files/ficheros-publicados/luyeprofile.pdf
2. 綠葉製藥成本降幅不合理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5/columnist/en59_en59.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每週銳評(2015.02.01)—股票期權緣何開戶遇冷 dyc1500
來源: http://xueqiu.com/1703837764/36096093
$上證指數(SH000001)$ 每周銳評(2015.02.01)—股票期權緣何開戶遇冷

1月26日,被市場高度關註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期權業務正式受理投資者開戶。不過,與媒體火熱的輿論炒作相映襯的是,開戶第一周,來各券商營業部辦理改項業務開戶的投資者寥寥。各大型券商營業部,基本只有少量專業機構投資人前來開戶,鮮有個人投資者開戶辦理相關業務。而少數獲得該業務資格的中型券商,前來開戶的投資者更少,據媒體報道,有個別中型券商全系統前三天甚至只開出一個期權賬戶。
在股票期權即將新鮮出爐之際,是什麽原因導致這項被市場大眾廣泛關註的重點創新業務受到大多數投資人的冷落呢?
首先,本次股票期權開戶門檻較高,根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則要求,上交所股票期權的準入門檻如下:
(1)個人投資者:
1.申請開戶時證券賬戶資產(不含融資融券),不低於50萬元,並在該券商指定交易滿6個月。
2.開通融資融券資格或提供6個月以上的金融期貨交易證明。
3.通過股票期權知識的測試,個人投資者基於交易權限對應有一級、二級、三級測試,需要現場錄音錄像。
4.投資者需要在正式開戶前完成各自交易權限對應級別的模擬交易種類:一級投資者備兌開倉、保護性認沽、行權及相應平倉操作;二級投資者在一級基礎上增加買入開倉認購、認沽期權及相應的平倉及行權操作;三級投資者在二級投資者的基礎上增加保證金賣出開倉認購、認沽期權及相對應的平倉操作;其中行權操作只在每月第四個周三可以操作,下周為了加快期權業務推進速度,上交所在2月2日、3日、4日、5日臨時增加了相關品種的行權操作。
5.在符合以上準入門檻外,還要對開戶的個人投資者進行適當性評估:年齡<65歲或學歷>大專;風險承受能力必須為積極型;無不良誠信記錄。
(2)普通機構投資者
1.申請開戶時證券賬戶資產(不含融資融券),不低於100萬元。
2.開戶機構凈資產不低於100萬元(需提供經審計的最新一期財務報告)。
3.經辦人員通過股票期權知識測試,普通機構投資者考試不分級,通過後等同於三級投資者權限,但考題難度要高於個人投資者。
4.經辦人員具有期權模擬交易經歷(通過該機構模擬賬號操作),模擬交易方式同個人投資者三級權限。
(3)專業機構投資者
包括:商業銀行、期權經營機構、保險機構、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專業機構及其分支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信托計劃、資產管理計劃、銀行及保險理財產品,以及由上述所列專業機構擔任管理人的其他基金或者委托投資資產。
以上這些專業機構不設門檻,可以直接獲得股票期權準入資格。
其次,作為專業度極高的金融衍生品,股票期權的知識測試對國內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者來說,難度是相當之高。甚至在很多券商的基層營業部,對相關知識能完全掌握,可以組織營業部客戶進行有質量的培訓工作,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輔導客戶通過快速的學習,輕松通過起碼二級資格以上考試的員工,也不算很多。在不少取得期權業務資格的券商營業部,員工都一大半沒通過期權考試,談何投資者教育?
就算勉強通過了知識測試,普通投資者在面對股票期權這個陌生的交易品種時,仍然會很茫然。當然,更多的願意積極參與股票期權的投資人,是希望買入低價的認購或認沽期權,期望快速暴富。持這樣想法的,多為投機性極強的中、小散戶;目前上交所在股票期權業務上較高的準入門檻,也把絕大多數持有類似想法的賭徒們拒之門外。
而更多的專業機構投資者,看到一個沒有大量散戶參與,缺乏源源不斷的傻錢提供充足流動性的市場,當然也不會馬上急著進入市場。一個看上去,全是狼,沒有羊的市場,暫時也缺乏對專業機構的吸引力。因此,股票期權開戶首周,受到市場冷遇,也不足為奇。
不過,我不並看淡股票期權業務在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隨著股票期權上市後這個金融衍生品的運作慢慢被大眾所熟悉,部分參與者出現快速暴富且有明顯財富效應產生,以及下半年中金所指數期權的推出,金融期權,未來一定會成為投機資金新的追逐熱點。
關註更多可可投資雜談文章,請關註:
官方公眾號:可可投資雜談
掃描二維碼關註:
@不明真相的群眾@方舟88@implacebo@O_Livia@sylvan@管我財@灰色鉆石@李雪@梁劍@TAKUN@二元思考@左龍右鯉@Ricky@歲寒知松柏@梁宏@onedot
以史为鉴:96-01年牛市回顾 价值at风险
http://xueqiu.com/9769652619/42921650
最近忙完了年报和新股研报,本打算马上开始一季报的整理,但想一想A股现在这个点位,我又几乎清仓,似乎没必要那么急。于是我把之前累积的大量优质研报这个坑给填了。今天中午读到广发证券最近做的一期研报,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也挺有意思的,个人简单整理后共享给大家。
首先我个人观点认为:当前A股疯狂的行情和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80年代末日本股市泡沫、07年A股泡沫都不相同,因为这三者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加速至过热、高通胀、债率收益率上行、加息周期中完成的泡沫牛市。而14年末启动的本轮牛市却发生在经济下台阶的时期,这似乎与历史上的96年启动的牛市更为相似,下面是一些相似点,感谢广发证券。
1.牛市未开始:
·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密集展开固定资产投资,92-94年投资增速保持在60%上下;
·过度投资带来了恶性通胀,92年以来CPI水平大幅上升,94年11月CPI已飙升至27.5%;
·93年7月为抑制高通胀央行开始实施紧缩政策,93-95年三次加息,对股市形成持续压制,A股从93年2月的1499点下跌至96年1月牛市启动前的525点,3年熊市下跌65%;
·熊市期,监管层密集释放了年内暂停A股发行、促进发展共同基金等救市利好带来了1个半月短暂的上涨,随后又再回跌势;
·三次加息、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压制下,1996年的CPI已从27%回落至8%;
·96年以后,经济数据相比前期明显下台阶;
·90-95年国企积弱成疾至96年超过60%的国企亏损,亏损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40%;
2.牛市初期:
·迫于经济下行压力,96年4月央行重启降息操作,利率开始下行,在96-01年整个牛市期间内,央行共7次降息、2次降准,货币政策都处于持续宽松的进程中;
·1997年7月决定启动国企“三年脱困”改革,推进国企优胜劣汰,实施“抓大放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国企“债转股”,到了2000年,大部分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国有企业的账面利润有了很大的改观;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1999年,央行放开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这直接导致此后的地产股超级牛市;
·随着实体经济的回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开始下降,贷款增速自高位回落。由于通胀持续回落,自95年12月起央行接连下调了存款保值补贴率,并在96年4月1日宣布取消办理新的保值业务。这两者直接导致96年后居民存款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存款搬家”进入股市:
·95-96年9月出台的有利于股市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3.牛市中期:
·96年10月-12月转向高压,“十二道金牌”接连发出,但前11道“金牌”并未阻止股市上涨。直到12月16日第十二道“金牌”出台后,股市连续4天跌停、半个月内下跌27%,但进入1997年以后,A股再次重启上冲态势;
·99年监管层再次“救市”,发动著名的519行情:中国证监会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6月1日B股降低交易印花税,当日上证B指大涨8.54%;人民日报头版指出近期股市是正常的恢复性上涨,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并首次明确的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方式;10月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0年1月三大报发表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的文章《为建设发展健康、秩序良好、运行安全的证券市场而努力》,股市第二天再涨3%。
4.牛市后期:
·2000年的股权融资规模为1590亿元,是当时A股历史上的最高峰;信贷融资为5636亿元,股权融资比信贷融资的比例接近0.3,也是为历史最高;
·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刊登揭露文章《基金黑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随后证监会暂停了新基金发行和新基金公司成立申请(近两年时间),这直接斩断了机构资金入市的渠道;
·2001年6月发布的《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方案》引发股民对股市“抽水”的恐慌,直接压垮牛市。
·虽然2001年10月22日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办法,但股指仅反弹2天后再次步入“漫漫熊途”。
在人造牛市下,趋势最重要,反身性决定一切,任何利好都没用,这次也一样。
·2001年以后,在地产和出口同时改善的刺激下,中国经济不断加速,实体企业ROE不断上升,并通过加杠杆的形式大幅扩张资本开支,
资金从股市流向实体,对股市流动性形成了压力。
5.一些彩蛋:
·大家对07年530后大盘股的“泡沫化”记忆犹新,这次会一样吗?回顾96-01年牛市,当时
小盘股又是持续强于大盘股的,并没有发生风格转换。银粉、蓝筹粉要打打作者,别打我!注:由于96年以前A股只有280家上市公司,因此行业代表性还不强,涨幅在5倍以上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地产股(当时地产股都是小盘股);
·每一轮牛市中“泡沫化”最厉害的股票往往迎合了当时的大时代背景——07年的煤炭、有色等五朵金花,刚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成长性行业,96-01年的地产股、科技股等。这一次互联网+、工业4.0、一带一路、中国2025等……当然
泡沫化最厉害的,也是未来跌得最惨的,可以看看五朵金花、科技股等他们后面的走势,惨不忍睹,全是白骨,更别提现在有巨额的融资盘,这次会有更多的人破产;
·一般牛市都是在经济过热阶段结束的,因为通胀上行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但
96-01年的牛市在通胀低位且货币宽松仍处周期中就结束了——2000年以后,经济转向复苏,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因此货币政策仍在宽松的进程中。这对现在股市和经济在未来的变化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96-01年牛市是先见“股市底”,再见“政策底”,最后见“经济底”,经济见底回升后,股市反而进入熊市,因为实业投资热潮分流了股市的资金。
A股本轮牛市也是先见“股市底”,再见“政策底”,经济何时见底?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01年是实业投资分流股市资金,本轮牛市极有可能是地产市场的复苏分流资金(其实也差不多是一回事,地产复苏就等于上下游产业链实业的复苏),这意味着
房价回升或许就是舞曲停止的信号;
·96-01年牛市中,股市刺激政策与高压政策的交织贯穿始终,对监管层来说,始终是希望“慢牛”,但不希望暴涨暴跌,但”事“总与”愿“违。
2015/01股票倉回顧
1月結束, 恆指曾上越25000點, 之後回落至24000點上下, 比去年底上升4%.組合回報下跌1.6%, 主要是大唐發電, 鞍鋼等國企比2014年底大幅下跌.
01 May 16 -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全年業績
現時香港共有多隻REITS上市,分別是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405)、陽光房產(0435)、置富產業信託(0778)、泓富產業信託(0808)、開元產業信託(1275)、春泉產業信託(1426)、富豪產業信託(1881)、冠君產業(2778)、匯賢產業信託(87001)及領展(0823)。 除匯賢產業信託(87001)為人民幣計價外,其餘REITS都是港元計價。
在上述REITS中,不少都是由上市公司背景,或就是由上市公司分拆出來。例如由長實(0001)旗下的置富產業信託、泓富產業信託及匯賢產業信託;越秀(0123)旗下越秀房產信託基金;恆基(0012)旗下陽光房產;富豪國際(0078)旗下富豪產業信託;鷹君(0041)旗下冠君產業。
匯賢產業信託(87001)在北京、重慶及瀋陽擁有三項物業,地域性較廣。 北京東方廣場包括商場、寫字樓、酒店和服務式公寓,為公司的核心資產,佔收入8成多; 在重慶和瀋陽的業務,對公司貢獻1成多的收入。
匯賢產業信託(87001)的物業組合於2015年3月增添了一項位於重慶的綜合發展項目大都會廣場,收購價為39.1億元。 於收購完成後,該物業已重新命名為「大都會東方廣場」。該發展項目項目包括一個商場及一幢字樓,匯賢旗下的物業面積由 86.6萬平方米增加19%至超過 103萬平方米。
■
24 Apr 16 - 春泉產業信託(1426) 全年業績■
15 Apr 16 - 越秀房產信託(0405) 全年業績■
21 Mar 16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全年業績■
05 Mar 16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18 Feb 16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 | 企業 | 營運業務 | 特點,資料 |
---|
1 | 越秀房產信託(0405) | 寫字樓 + 商場 + 酒店 | 廣州、上海7項物業,寫字樓佔收入4成,批發及購物中心佔3成,酒店及服務式公寓佔3成 可出租面積524萬平方呎 酒店收入低於預期,收入補貼限期2016年底 |
2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 寫字樓 + 購物商場 | 非核心區物業,寫字樓及商場各佔收入一半 可出租面積124萬平方呎 車位844個 |
3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購物商場 | 17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318萬平方呎 車位2,713個 |
4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 寫字樓 + 工商 | 寫字樓佔收入6成,工商綜合物業佔收入4成 可出租面積135萬平方呎 車位498個 |
5 | 領展房產基金(0823) | 177項購物商場 | 藍籌股,香港175項物業,內地2項物業 可出租面積1,280萬平方呎 車位76,000個 |
6 | 春泉產業信託(1426) | 寫字樓 | 2幢北京甲級寫字樓,收入集中 建築樓面面積12萬平方米 車位600個 |
7 | 富豪產業信託(1881) | 酒店 | 8間酒店 |
8 | 冠君產業信託(2778) | 甲級商用物業 | 花旗銀行廣場,朗豪坊,收入集中 可出租面積230萬平方呎 |
9 |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 寫字樓 + 商場 + 酒店 | 北京、重慶、瀋陽3項物業, 可出租面積103萬平方米 |
選擇 REITs 時,除考慮派息外,還要注意其資產的租金、出租率狀況及負債等。 匯賢(87001)的北京華貿中心土地使用權於2049年屆滿,亦在人民幣貶值而影響以港元計價的匯率風險。

公司簡介 |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為人民幣計價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商用物業組合北京東方廣場,以及從事物業發展與相關活動。 |
目前市值(人民幣) | 167.37億元 |
現時股價(人民幣) | 3.10元 (2016-04-29 收市價) |
市盈率 | 96.88倍 |
每股盈利(人民幣) | 0.032元 |
市帳率 | 0.61倍 |
每股帳面淨值(人民幣) | 5.123元 |

匯賢產業信託 (87001) 全年業績匯賢產業信託(87001)3月公布截至2015年底止全年業績,物業收入淨額按年升9.9%至20.36億元人民幣(下同),可供分派金額按年升8.4%至14.79億元。下半年之每基金單位分派為0.1337元,連中期分派全年分派按年升5.2%至0.27元。
年內,其零售物業組合收入淨額按年增長2.5%至9.33億元,平均出租率為94.9%,續租租金升幅為8.4%;寫字樓物業組合收入淨額為8.21億元,按年增長6.7%,平均出租率為96%,續租租金升幅為15.8%。
資產負債比率20.2%,對比2014年12月底止為9.2%。
匯賢產業信託 (87001) 匯賢產業信託(87001)是長江實業分拆的房地產信託基金,亦是香港首隻以人民幣計價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管理人的三個間接股東分別為中信証券集團、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和ARA集團。 匯賢房託2011年每個單位5.24元人民幣定價,集資104.8億元人民幣。
匯賢產業信託(87001)的在北京、重慶及沉陽擁有三項物業,資產組合涵蓋零售、寫字樓、服務式公寓及酒店業務:
▪ 北京東方廣場 (東方經貿城 - 8座甲級寫字樓; 東方新天地 - 商場; 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 東方豪庭公寓 - 服務式公寓大樓)
▪ 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 (甲級寫字樓、零售商場)
▪ 瀋陽麗都索菲特酒店
發展 及 2016年目標匯賢產業信託(87001)於2015年3月完成收購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市場關注會否再有新收購,公司行政總裁蔣領峰指,對收購持開放態度。 蔣領峰雖未透露下一步收購計劃,但他指現時「可能是好好時機去收購酒店」,因為按旗下酒店表現市場,因收入跌勢已轉溫和,入住率已見持平,「看來最壞時間已過去」。
他指,2015年3月收購的重慶商場主要以自身資源及銀行貸款支付,於3月2日至6月底新收購帶來3800萬元人民幣的額外收入,提升分派,希望未來收購項目在財務及策略上均有助公司增長。
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匯賢產業信託(87001)於2015年3月在完成以人民幣39.1億元收購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 在收購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時,以20%現金加80%港元貸款支付收購代價,無需集資應付。
匯賢正制定資產增值計劃,投資額尚待落實,但已成功從北京東方廣場的租客中,安排6個租客包括Fila及慕詩等進駐該商場。 有重慶項目的租戶有意在北京發展,已見協同作用。
北京東方廣場北京東方廣場中包括了8幢寫字樓(東方經貿城)、2座豪華公寓(東方豪廷)、1座大型開放式商場(東方新天地)、以及1間豪華五星級酒店(東方君悅大酒店 Grand Hyatt)。
寫字樓物業方面,東方經貿城2015年收入淨額為人民幣8.21億元,按年上升 6.7%。 平均現收月租按年上升 5.6%至每平方米人民幣270元。 平均成交月租按年增加4.1%至每平方米人民幣297元。 租金調升率為15.8%,而平均出租率為96.0%。
零售物業方面,為了進一步提升商場整體質素,於2015年下半年,東方新天地於兩個區域(約6000平方米)展開大規模資產提升計劃。 於裝修期間,商場的實際可出租面積減少,而部分營運亦受到短暫影響。 去年平均現收月租按年上升9.0%至每平方米人民幣1193元。 物業收入淨額為人民幣9.33億元,按年上升2.5%。
匯賢(87001)於2015年上半年已完成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客房翻新工程,公司指翻新主要為增強自身吸引力,未有預計可大幅改善入住率或房價。 雖然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由2014年的55.9%上升至58.8%,惟平均每晚房價按年下跌7.9%至人民幣1461元。因此,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減少3.2%至人民幣859元。
財務管理資金方面,收購的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的商場及寫字樓項目後,匯賢(87001)的負債對資產總值比率由2014年底的9.2%提升至2015年底的20.2%。
行政總裁蔣領峰指,由於市場上的房託相關比率介乎20%至30%,而且借貸息率處低水平,相信仍具藉舉債應付收購的空間,加上派息比率由100%略降至98%,以保留更多現金應付日後收購等。
短評匯賢產業信託(87001)的業務包括寫字樓、商場、酒店及服務式住宅,物業位於北京、重慶和瀋陽。 粗糙計算,寫字樓佔收入4成半,商場佔4成半,酒店及服務式公寓佔1成。 面對經濟放緩,網購影響商場消費,匯賢產業信託(87001)於2015年仍保持增長,可供分派金額增加8.4%,每基金單位分派總額增加5.2%。
匯賢產業信託(87001)於2015年3月在完成以人民幣39.1億元收購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 在收購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時,以20%現金加80%港元貸款支付收購代價。 收購重慶大都會東方廣場,以港元利率才2厘多水平去舉債收購,可增加收益貢獻。 資產負債比率上升至20.2%,與REIT上限45%仍有距離。
# | 物業名稱 | 收入 (人民幣 百萬) | 收入比例 |
---|
1 | 東方新天地 | 1,148百萬,按年上升2.8% | 37.6% |
2 | 東方經貿城 | 1,076百萬,按年上升4.9% | 35.3% |
3 | 東方豪庭公寓 | 136百萬,按年上升3.2% | 4.5% |
4 | 酒店 | 501百萬 | 16.4% |
5 | 重慶大都會 | 189百萬 | 6.2% |

東方新天地的物業收入淨額為人民幣9.33億元,按年上升2.5%。 北京東方廣場東方新天地於兩個區域(約六千平方米)在2015年下半年展開大規模資產提升計劃,於裝修期間,商場的實際可出租面積減少(由98.2%下跌至94.9%)。 該資產提升計劃預計將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承諾出租率已逾99%,有望帶動收入的增長。
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2015年下跌5.8%,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金額下跌15%,與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以及個別銀行調低人民幣客戶存款利率等因素有關。 事實上,近月銀行人民幣定存年息大部分跌穿3厘,部分低見2厘左右。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以人民幣買賣,是令匯賢產業(87001)股價不振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同時亦為長線投資者帶來機會。
匯賢產業(87001)現時息率高達8.7厘,預期息率有9.2厘,派息以往一直維持穩定增長,筆者認為市場放大了人民幣的匯率風險和物業土地使用權的影響,漠視了收購資產而帶來收益增加的行動,匯賢現價對長線收租者來說很超值。
# | 物業名稱 | 平均出租率 | 平均現收月租 (人民幣) |
---|
1 | 東方新天地 | 98.2%下跌至94.9% | 每平方米1,193元,按年上升9.0% |
2 | 東方經貿城 | 96.2%下跌至96.0% | 每平方米270元,按年上升5.6% |
3 | 東方豪庭公寓 | 87.8%上升至92.3% | -- |
4 | 酒店 | -- | -- |
5a | 重慶大都會 (商場) | 83.7% | 254元 |
5b | 重慶大都會 (寫字樓) | 95.5% | 125元 |

筆者傾向於認為匯賢產業(87001)的估值
應該與規模和業務相似的越秀房產(0405)接近,甚至高一些,落後的原因可能是市場現在對交易貨幣是人民幣的資產有抗拒。
匯賢產業(87001)的投資者除了需要留意美國加息步伐,人民幣的長線走勢,亦需要注意旗下資產的租金和出租率狀況。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現時為1.8厘左右。 如果假設7.0厘作為估值,匯賢產業(87001)估值為3.86元人民幣(下同)。 如果用8.0厘作為估值,估值為3.38元。 如果用9.0厘作為估值,估值為3.0元。
▪ 領展房產(0823)現價47.15元,(2015-16年度預期)息率4.2厘。
▪ 冠君產業(2778)現價4.16元, 息率4.8厘。
▪ 置富產業(0778)現價8.59元, 息率5.5厘。
▪ 泓富產業(0808)現價3.02元, 息率5.9厘。
▪ 陽光房地產(0435)現價4.09元,(2015-16年度預期)息率6.1厘。
▪ 越秀房產(0405)現價4.30元, 息率7.1厘。
▪ 春泉產業(1426)現價3.38元, 息率7.9厘。
▪
匯賢產業(87001)現價3.10元人民幣, 息率8.7厘。
預期息率匯賢產業信託(87001)現價3.10元人民幣(下同)計算,去年股息按年升5.2%至0.27元,息率8.7厘。
簡單估計,匯賢產業信託(87001)今年每個基金單位的分派金額上升5%至0.284元。 現價3.10元計算,預期息率9.2厘。
假設今年人民幣貶值2%,以港元計算,分派金額上升2.9%,預期息率8.9厘左右。
股價走勢1年圖:

3年圖:
近年可供分派金額,每基金單位分派金額摘要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匯賢產業信託 87001 業績
file:///C:/Users/Ricky%20Tse/Downloads/325_HXR%202015%20Annual%20Results.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315/LTN201603155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820/LTN2015082036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720/LTN2015072059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421/LTN2015042181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27/LTN201502276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19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23/LTN20140723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17/LTN20140417959_C.pdf
2. 匯賢產業信託 87001
http://www.huixianreit.com/cht/
http://www.orientalplaza.com/#
http://www.themalls-bop.com/
3. 四支REITs合長買收息嗎?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market/article/1212701
4. 年均研究30個項目 匯賢謀收購壯大組合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74633
5. 證券分析:匯賢產業高息估值吸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1/15/TZ1601150005.htm
6. 匯賢購重慶廣場 4個月5100萬收入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7/news/eb_ebe1.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HK01面見訪問
今天一早收到HK01副採主whatsapp,原來早前與他們的記者的一個訪問出版了。收到這篇訪問出版的消息,立即看看內容,整體寫得不錯,全文以問答形式編寫亦很好。
近年紙媒買少見買,不是停刊就是裁員減產,想到這裡,心血來潮,希望立即發文支持一下這間新報社,他們每星期五會發一篇週報,不妨留意及支持一下。他們的fb page也正式開通了,大家有空不妨like一下吧。
今次訪問止凡的記者是頗年青的,一開始5分鐘就好像我在訪問他似的,問他的背景,畢業後做過什麼工作?對今天的記者工作有何抱負等,當然亦有問及他的投資理念,原來年青記者的投資理念還在摸索中,所以這個訪問就好像變成與他分享一下我的理念。
詳細的訪問內容就不在這裡重覆了,有興趣的blog友不妨按按連結吧。
HK01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k01wemedia/posts/554832001366894
訪問內容連結:《上篇》、《下篇》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