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Rome99320 於 2015-1-5 09:38 編輯 2014年手遊行業回顧和重點港股分析 作者:格隆匯 Rome99320 1. 行業概況 1.1 看好行業的原因: 1)智能手機的滲透率逐步提高: 隨著2007年iPhone的誕生,智能手機開始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浪潮。2011年標誌著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元年,伴隨著2012年的千元智能機的普及,用戶開始形成爆發式增長。iSuppli報告指出,中國在2013年底已經擁有近7億手機用戶; 2)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增加: iSuppli報告指出,5億用戶使用手機上網,移動端的上網時長已經超過PC端,而其中3.1億用戶玩手機遊戲。中國移動從2013年開始極力主推的4G網絡,和之前聯通和電信領先的3G網絡,給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好的移動端上網體驗。同時隨著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各開發商制作了許多相應的遊戲滿足用戶,才有了2013年的手遊行業的爆炸性增長; 3)遊戲玩家的付費意願增強: 經過幾年的培養,許多用戶願意為遊戲道具進行付費,類似於當年的端遊模式。特別是騰訊端在微信上推出的第一款遊戲《全民飛機大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強化了社交屬性,也使得熟人之間的競爭願意支付小額的費用來獲取更好成績,即使他們之前從不玩遊戲; 4)渠道創新和盈利模式的確定: 作為移動端將流量變現最為成熟的手遊行業,它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清晰。大多采用下載免費,道具付費,或者試玩免費,後續付費以及下載付費等幾種方式。同時卡牌類型,塔防類成為其中主流的遊戲模式。 1.2 產業鏈分化而導致的行業變革 手遊行業的產業鏈主要為開發商,發行商和渠道商。而整個產業鏈也形成了一個類喇叭型的狀態。 在上遊開發商方面,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將功成萬骨枯。由於手遊行業的開發門檻遠遠低於端遊,基本上10個人左右的小團隊已經可以制作遊戲。但是由於這是一個內容創意行業,因此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一款遊戲的成功並不能保證下一款遊戲可以達到相同的高度。我們可以參考《憤怒的小鳥》,這是一款在2010年風靡全球的巔峰之作,Rovio公司成立於2003年,但是直到2010年才借助這款遊戲成名。它之後還推出了很多版本的《憤怒的小鳥》,但是再也達不到那樣的高度,創始人最後轉手公司。 中間的發行商,雖然不是利潤最高的,但是相較於更安全,同時行業顯現出越來越集中的狀態,特別是隨著2014年的樂逗遊戲的美國上市,之前上市的中國手遊,和未上市的觸控科技的持續強勢,行業形成恒者恒強的格局,三家合計占比近50%。並且他們相對可以通過代理多款遊戲而降低自身風險,並且在談判過程中擁有定價權。 下遊行業分發渠道更加集中,三大運營商,蘋果的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以及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360和百度的競爭。在中國國內安卓市場依然較為主流,主要由於覆蓋面更廣,雖然安卓用戶的ARPPU不如蘋果的IOS用戶,但是龐大的用戶基數足以覆蓋毛利不足的情況。也因此騰訊的應用寶,百度的91助手,360手機助手等更多集中於安卓平臺,這幾家公司的幾乎壟斷了整個手遊行業的下遊市場,新進入者的機會很小,門檻已經太高。 1.3 行業風險 通過以上的分析,手遊行業雖然在2013年的A股市場顯得波瀾壯闊,掌趣科技和中青寶都有超過300%的增長,而2014年的遊族部落借殼上市,依然可以連續拉出8個漲停板。但是行業整體估值已經較之前大為回落,主要原因為之前各上市公司大肆收購時的業績承諾很難兌現,而且公司大多數收購的是遊戲開發商。 手遊行業的整體依然光明,但是現在投資標的應該集中於中下遊,而應當盡量避免投資靠開發遊戲和上新款遊戲的公司,因為存在太多的投資不確定性,特別主流玩家是85後和90後的當下,口味變化太快,大數據分析也沒法複制成功。 2. 重點公司分析 2.1 IGG(8002.HK) IGG之前的盈利主要來自於《城堡爭霸》,該款遊戲為公司帶來了非常豐厚的回報。但是通過2014年度的二季報和三季報發現,公司研發和代理均遠遠落後於預期。同時季度增長放緩,利潤收窄。 第三季度營收收入5,220萬美元,同比增長132%,環比增長9.1%。其中《城堡爭霸》的按季收入增長(第三季13.5%,第二季5.4%)抵消了其他手遊的按季收入放緩(第三季15%,第二季60%)。毛利按年增加121%,按季增加7.4%至3,690萬美元,毛利率下降到70.8%。股東應占溢利環比下跌6%至1,810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為1.27美分。 二,三季度的收入增長基本持平(二季度8.6%,三季度9.1%),但是遠落後於第一季度的20.1%。股價也從2014年2月份最高的10.92港元下跌到12月最低的2.6港元。預計公司在2014年的凈利潤約為6500萬港元(折合為5.04億港元),每股盈利為4.74美分。按照10倍PE,目標價對應為3.68港元,按照20倍PE,目標價為7.36港元。 2.2 博雅互動(0434.HK) 博雅互動的主要盈利來源於《德州撲克》和《鬥地主》兩款遊戲,按照2014年三季報顯示,按收入計算,兩款遊戲份額超過95%(德州撲克79.7%,鬥地主15.4%)。公司的2014年三季度的收入依然呈現較好的增長狀態,移動端收入占比逐步提高,移動端的付費玩家數量環比增加27.9%,每日活躍用戶環比增加3.2%,每月活躍用戶環比增加6.1%,而PC端用戶數量則基本持平,但是貢獻更高的ARPPU(每名玩家平均收益),德州撲克為419.5元人民幣(移動端僅為56.5元人民幣),鬥地主的PC端ARPPU為48.1元人民幣(移動端為17.7元人民幣)。 公司在2014年第三季度,投資了998.5元獲得YaoYaoCity的15%的股權。該公司為國內長途大巴提供車載WiFi的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沒有很高的門檻和壁壘,現在做同類型遊戲的有很多,用戶轉換成本較低,而且公司主要用新浪微博等作為渠道,同質化嚴重,長期很難有爆發性增長,業務轉型還需觀察。 公司的股價走勢與IGG類似,在2014年2月份見頂之後持續下滑,在12月跌到最低點為5.20港元。預計公司在2014年凈利潤為2.9億元人民幣(折合為3.65億港元),對應的EPS為0.48,按照PE15倍進行估值,對應股價為7.2港元。 2.3 雲遊控股(0484.HK) 雲遊控股在2014年12月30日發布公告,公司五位創始人股東的其中兩位與其他戰略及機構投資者,通過市場外交易方式向創始股東莊捷廣及黃衛兵收購公司股本22.7%,每股作價14元。完成後,主席汪東風及首席產品官楊韜持股將分別由16.44%及0.79%,增加至21.06%及6.37%;空中網收購公司889萬現有普通股,總價約1.24億港元,將成為公司股東。而執行董事莊捷廣與黃衛兵不再持有公司股權,他們已表示股份出售完成後希望辭任於集團內擔任的所有職位的意向。交易預期2015年3月底或之前完成。 公司的主要遊戲人才此時選擇離開公司,也將導致公司未來的轉型之路困難重重。公司的業績在2014年預計會非常慘淡,通過中報得知,年初公司預計會在2014年推出12款頁遊和12款手遊,截止上推出5款網頁遊戲,2款自主研發的手遊和3款代理的手遊。但是並且伴隨頁遊用戶增長的停滯,導致頁遊端的收入下滑,資本開支卻還在增長,而手遊業務依然僅占13%的比例,還不能覆蓋頁遊端的收入下滑部分,從而導致虧損。 公司2014年中報顯示,2014年6月30日止,公司收入3.37億元人民幣,期內虧損2177萬元人民幣,經調整虧損為344萬元人民幣。公司遊戲產品的每月ARPPU為77元人民幣,相較於博雅互動有較明顯差距。股價從2013年最高的73.95跌倒2014年10月最低的12.98,現在徘徊在14港元附近。由於缺乏有效的業績支撐,股價反彈很難,18-20港元為強阻力區間。 2.4 藍港互動(8267.HK) 藍港互動的大當家是當年金山的第三號人物王峰,2007年的時候,離開金山,自組遊戲公司,經歷了端遊,頁遊和手遊等階段。藍港目前的三大主要遊戲為《王者之劍》、《蒼穹之劍》及《神之刃》。這三款中重度手遊在市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月流水預計均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的營收為3.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2%。其中手遊營收3.14億元人民幣,占公司總營收的86.6%。 公司之前的經歷已經讓王峰清楚的認識到單單只做遊戲研發的存活概率和競爭壓力,因此說到“藍港會堅持自研+發行雙拳戰略”。但是,按照我們上文的分析,發行市場格局基本已經三足鼎立。因此海外市場的擴張成為另一條備選戰略,只是依然有較大變數。 上市市盈率約在15倍左右,而20倍的估值可能會成為瓶頸,在沒有新的盈利增長點的驅動情況下,長期很難看好。但由於剛剛上市,還需觀察。 3. 總結 手遊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快速叠代,生命周期短的行業。隨著智能手機入口增長紅利逐漸消失,行業的整合將越發劇烈,未來即將進入一個巨頭壟斷的時代。遊戲開發商能夠不斷推出的新遊戲,且成為市場熱捧的概率相對較小,被兼並收購將成為主流。研發和發行將趨於融合,海外市場成為中國企業的藍海,渠道未來可能僅剩雙龍戲珠或三足鼎立。行業整體格局將越來越集中,類似於2005年前的空調行業。但是行業整體依然前景無限。 |
改革一直是牛市行情中的催化劑,2005年的股權分置,拉開了2006、2007年大牛市的大幕。習大大多個場合指出:2015年是深化改革之年,國企改革作為經濟領域改革的重頭戲,2014年只是熱身,2015年或將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推進。媒體今天集中報道《國企改革1+N方案有望春節前出臺明確7大任務》,在這個預期下,2015年A股的開年大戲可能會是國企改革。
一、深化國企改革的意見有望春節前出臺
根據媒體報道,國企改革發展的新常態,需要新目標、新動力,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動力,要靠改革來激活。新常態下的改革藍圖,“1+N”方案有望春節前出臺。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論壇上做出主題發言時表示,2014年來,國務院國資委依據《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對涉及國資委的重點改革任務,制訂了初步意見方案。“1+N”改革措施里的大部分,有望在春節前出臺。此前有消息稱,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可能以“1+N”形式發布。其中,“1”是指首先會出臺一個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N”是指十幾個配套方案。
二、首批央企試點改革將成為國企改革的標桿
據12月22日中國證券報報道,第一批六家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方案經國資委多次審議,已基本定稿,最近就可發文實施。專家認為,較成熟的試點必然對頂層設計出臺起助推作用,將為下一步央企改革梳理出主線,起到示範作用。
7月中旬,國資委宣布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公司等6家公司啟動四項改革試點。消息人士表示,央企改革試點正積極推進中,各央企已將自己的方案上報給深改小組反複研究。一些敏感、有分歧的事項通過交換意見,不斷修改,達成共識後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雖然第一批試點央企改革方案尚未下發,但從市場層面看,相關試點央企上市公司已躍躍欲試。
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中國建材旗下上市公司有中國玻纖、北新建材、洛陽玻璃、方興科技、瑞泰科技。其中,洛陽玻璃、方興科技均以生產浮法玻璃為主,為避免主業“打架”,中國建材對兩家公司的重組正積極進行中。目前洛陽玻璃因資產重組仍處於停牌之中。方興科技因重大資產重組於9月29日起停牌,11月12日公告顯示,公司擬購買獨立第三方所持有的信息顯示類資產。
被確定為開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之一的中糧集團,近期動作頻頻。近日國資委宣布中國華孚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這使得中糧集團打造全產業鏈的戰略又向前邁進一步。隨著中國華孚並入,中糧集團間接介入酒鬼酒,不僅將業務進一步拓展到白酒領域,中糧食糖業務規模將進一步放大。中糧集團旗下我買網引入戰投,下屬企業有望引入其他所有制產業資本、社會集合資本、私募股權等,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國投系整合也在加速,國投旗下的中紡投資、國投中魯均發生重大資產變化。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認為,央企改革首批試點企業中國節能、新興際華、中國建材、國藥集團已經在相關方面有了一定改革實踐。試點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窪地”,而是要試出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較成熟的試點必然對頂層設計的出臺起到助推作用。
三、重點關註標的
1、國投系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開投),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投資控股公司和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擁有三級以上全資和控股投資企業172家,其中控股5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中成股份、國投中魯、國投電力、國投新集、中紡投資。國投中魯和中紡投資已經完成重組,下面重點關註國投新集、國投電力。
國投新集:煤炭+國企改革虧損企業容易被重組,位置價格低,周三收盤的龍頭。
國投電力:電改+國企改革白馬股,2015年券商十大金股之首,電改預期,周三啟動國企改革概念的龍頭,被機構砸開。
2、中糧系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中糧下屬品牌有農產品、食品及地產酒店等領域,旗下擁有中糧屯河、中糧地產和中糧生化三家A股上市公司。重點關註中糧地產。
中糧地產:地產+龍頭周三最熱的地產與次熱點央企改革雙料老二股性好,人氣旺。
3、中建系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直接管理的全資、控股企業17家,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國玻纖、北新建材、洛陽玻璃、方興科技、瑞泰科技。重點關註泰瑞科技。
泰瑞科技:盤子小,股性好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 13:35 編輯 遊戲行業分析TalkingData遊戲會議重點信息 作者:尤娜,於健鵬 本簡報匯總TalkingData遊戲會議有關2014年遊戲行業表現及2015年遊戲開發的重點信息。 移動遊戲市場於2014年下半年平靜下來。2014年上半年遊戲內容供應商每月增加約7%,至下半年及2015年首兩個月回落至5%以下,反映移動遊戲行業自2012年底出現爆發性增長以來開始回複至較平緩增長時期。首五大類遊戲仍是棋牌遊戲(開發商包括聯眾遊戲(6899.HK)、博雅互動(434.HK)等)、休閑遊戲、角色扮演遊戲(開發商包括IGG(8002.HK)等)、戰略遊戲及動作遊戲(開發商包括網易(NTES.US)、騰訊(700.HK)、金山軟件(3888.HK)、網龍(777.HK)等)。此外,棋牌遊戲及動作遊戲內容供應商數目於2014年增長速度較快,分別同比增加145%及236%。 一線城市遊戲滲透已趨成熟,預期HTML5遊戲將起飛。數據顯示2014年遊戲玩家的增長更多地來自低線城市,因中國智能手機增長有人口優勢支持,帶動移動遊戲的爆發。除此之外,女性玩家的數目也有強大的增長潛力,由2014年1月占總玩家人數24%增至2014年底的37%。 包括遊戲發行商及遊戲開發商在內的行業人士表示,2015年初HTML5遊戲迅速增長。當HTML5遊戲起飛,在原有移動遊戲的基礎上市場將迎來可觀增長,因為會有更多分銷渠道,如瀏覽器、應用軟件商店、超級應用軟件等。 中國遊戲公司的知識產權及海外擴張元年。2014年是中國遊戲行業的知識產權元年,遊戲知識產權數目增加超過11倍。超過60%運營中的遊戲擁有自身遊戲的知識產權。此外,越來越多遊戲公司邀請名人作為遊戲的代言人進行推廣,我們預期這將成為遊戲公司的主要營銷渠道。海外擴張方面,中國遊戲公司展現遠大目光,網易、獵豹移動、IGG、博雅、昆侖等公司在南亞、北美等地建立海外研發及營運團隊,一般以香港、澳門、臺灣及南亞地區作為走出去的首站,之後擴展至韓國、日本,然後北美等地。我們預期中國遊戲公司及發行商將於2015年持續進行海外擴張,因為公司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致力尋求進一步增長。 私募基金投資目標由內容供應商轉到分銷渠道、平臺及垂直網站。2014年,中國遊戲行業合共完成134項投資,上半年以內容供應商較多,下半年則轉到分銷渠道及平臺,至年底更多地投向垂直網站及移動遊戲相關領域(如移動遊戲廣告(需求方平臺、供應方平臺、數據管理平臺)。我們認為,2015年私募基金對遊戲行業的投資偏好將持續,更多投資將透過行業整合、並購進行,因為競爭環境嚴峻及進入門檻更高。 ![]() ![]() ![]() ![]() 來源:工銀國際 |
二十年前,老齡化對於中國來說還是個陌生的概念。而早在五十年前,法國就開始直面這個無法回避的難題。
根據聯合國人口署數據,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時,即步入老齡化社會。
以聯合國標準衡量,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人口快速增長階段。截至2015年末,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9.5%,約1.32億,而到2025年該數字將達到2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3.5%,遠超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最低標準。
二十年後的今天,盡管養老項目在國內遍地開花,發展商和投資者也在進行多種商業模式的嘗試和探索,但最受青睞的盈利模式似乎尚未出現。面臨全新的領域,穩健策略無疑成了首選,以熟悉的模式切入養老市場,商品房、酒店等養老概念層出不窮,而隨著外資經驗的引入,養老物業開始擺脫土地外殼,顯露出服務的本質。法國高利澤集團與招商地產的合作就是這樣一種嘗試。
迫近的老齡大軍
2008年高利澤進入中國,開始對養老市場進行調研。作為法國第四大養老機構,高利澤創建於30年前。1989年,其第一家以“熙柏樂花園”為品牌的老年護理院成立並成為其品牌代表;至今,高利澤集團已創立了超過60家醫療性養老機構,是歐洲被譽為“白色黃金”老年護理市場上的佼佼者。
在健康管理運營和地產產品相結合的養老物業服務鏈中,高利澤專註的是醫療護理端,高利澤中國區總經理杜立偉(OlivierDESSAJAN)特別指出,高利澤運營的養老機構有別於傳統概念中的養老院,他稱高利澤為醫療型養老機構。
在法國,高利澤從自有土地的開發到後期的管理運營實行一條龍運作,而落地中國,則選擇以輸出服務的形式與本地開發商結合,其市場定位,是專註於具體老年病癥提供嶄新的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高力國際在研究報告《暮色中國:養老地產市場之契機》中認為,老齡化的中國,對發展商及投資者而言,意味著市場存在大量發展機遇,尤以中國一線城市為甚。
報告中指出,在北京、上海及廣州這三大城市中,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並逼近美國、英國及日本的水平。而一線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的現狀以及對於醫療護理相對的高要求,將推動未來數十年內市場對養老物業的強勁需求。
高利澤鎖定的就是一線城市,其第一個項目將在廣州落地。在廣州的項目中,杜立偉透露,一部分床位將專門為重癥疾病老年人設計,提供深度護理,另一部分圍繞可半自理老人設計,還有一部分則留給需要日間照料的老人。圍繞著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高利澤還會運營一部分老年公寓,並為這些住戶提供居家服務。
在法國,養老地產的運營大致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分工明確的合作模式,另一種是供應商一站全包式,也就是從開發、融資、到運營管理全部自行包攬,高利澤在法國本土采用的就是這種模式。
“我們出售養老單間,同時對整個養老機構進行運營管理,但在中國這種模式目前行不通”。杜立偉解釋說,國內可進行買賣的是類似於綠城烏鎮雅園這樣的商品房,而“養老酒店”式的單間只可進行出租,產權無法轉讓。在法國,即便是“酒店”里的一個單間也可以進行售賣。
高利澤在法國的養老項目采取的是可租可售的模式,“酒店單間”既可以出售給有自住需求的老年人,也可出售給有投資目的的個人,投資回報率基本穩定在一定區間,而具體收益則根據不同城市、地段有所不同。
從粗放到精準
在杜立偉看來,中國養老地產的投資有兩個問題,其一就是消費者認知的缺乏,原因之一就是老齡化問題剛開始顯現;其二是面對全新的市場,因為經驗的缺乏,中國現行比較普遍的做法是照搬熟知領域的經驗。
目前中國現有的多數養老項目是老年公寓、老年社區、還有酒店式養老院,而這些產品輻射的都是“低齡老年人”,也就是身體較為健康的老人。而杜立偉認為,針對“低齡老年人”的市場需求其實並不大。
“中國的國情下,健康狀況良好的老年人都傾向於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甚至繼續承擔一部分家庭責任,只有在健康狀況不理想,甚至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老年人對於養老機構的需求才真正浮現”,杜立偉解釋說。
與在法國的策略不同的是,高利澤的中國策略重服務,輕地產。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定位,高利澤在中國脫去了地產的外殼,專註於養老機構的運營、以及護理服務的提供。
“養老地產在國外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細分的市場,其中包含的是多層價值鏈,比如土地價值鏈、產品硬件價值鏈、服務價值鏈等等,國外的運營商更加專註於較高層面的價值鏈,比如提供服務,以及明確且細分的服務,中國市場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附加值部分有待被驗證,而現在國內市場遍地開花的養老項目則仍然局限於較低層次的價值鏈”,高力國際產業及工業地產服務執行董事鄧懿君這樣告訴《中國房地產金融》。
據杜立偉介紹,在這種引入式的經驗中,給老年人提供的並非僅僅是醫療護理,而是基於個人生活需求量身定制的帶有專業醫療護理的服務,“我們的服務基於三點,一是看護照料,二是和酒店一樣的滿足住戶需求的服務,而這些服務也會根據住戶的喜好‘量身定制’,這其中就包括了多種社會活動,給老年人創造‘真正的生活’,三是酒店,包括餐飲、環境等等”。而高利澤有別於同儕的地方就在於,高利澤的目標客戶群體是健康狀況欠佳的老年人。
這也就決定了高利澤所面向的客戶群體將會是相對有限的中產至高收入群體。
到了2015年,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會超過65歲,屆時會有四億兩千萬老年人口,當其中20%有健康問題,即使是非常細分專註的定位,市場的潛力也是巨大的。“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何時進入這個市場,何時開始,多數人仍然持觀望狀態,但我們的關註點已經從何時開始,轉移到了你可以提供什麽產品什麽服務上來”,杜立偉如是說。
一場艱難的變革
高力國際在《暮色中國》中指出,中國的養老地產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市場參與者正在嘗試多種商業模式。養老地產項目的運作可大致分為投資、開發及運營三個環節,而目前國內的案例中,單一市場參與者往往包攬了兩個或者更多環節。
養老地產對於大開發商來說,往往是尋求轉型或者資產分配而進行的嘗試,而中小型開發商面臨的難題是運營模式。
鄧懿君認為,養老地產面臨著開發商兩極化的現狀,大型開發商往往是希望通過養老地產的嘗試開發出新的業務線,複星、萬科等都在此列。中小型的開發商則多數局限於傳統的地產思維模式,追求的還是商品房屬性的買賣。
國內傳統房地產的做法並不支撐真正意義上“養老地產”的模式,因為準入不準出,而外資運營商進入中國市場也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陸續有外資以運營商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事實上是對市場的教育過程。
除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尚未出現之外,中國養老地產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可操作性配套政策的缺位,以及缺少可提供持續資金支持的多樣化融資渠道等。
鄧懿君指出,融資成本高並非養老地產一個業態面臨的問題,而是中國房地產業基本面的問題。“傳統地說,房地產主要的融資手段是債,而面臨全新領域時融資的談判周期必然拉長,融資難度也會相應增高”。
高力國際研究部認為,隨著更多市場參與者的加入以及消費者對養老服務品質需求的日益提升,養老地產市場中各運作環節的分工將日益明確。
前景雖然廣闊,但在廣義房地產市場中這一細分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盡管養老項目遍地開花,發展商和投資者也在進行多種商業模式的嘗試和探索,但最受青睞的盈利模式似乎尚未出現。
而對於落地中國,這塊養老地產的“處女地”,高利澤也有著自己的擔憂。如何在傳統地產思維模式統治的中國市場打開服務導向的缺口,是高利澤以及其他外資運營商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最後,杜立偉也坦言,高利澤未來兩年內工作的難點,集中在確保能夠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服務,以及更重要也是更艱巨的一點,對於市場的教育。
“水十條”出臺:2020年7大重點流域水質改善
國務院正式發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汙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汙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複。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主要指標是:到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總體高於93%,全國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京津冀區域喪失使用功能(劣於V類)的水體斷面比例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力爭消除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總體為95%左右。
為實現以上目標,行動計劃確定了十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全面控制汙染物排放。針對工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和船舶港口等汙染來源,提出了相應的減排措施。
二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合理確定產業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以工業水、再生水和海水利用等推動循環發展。
三是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強水量調度,保證重要河流生態流量。
四是強化科技支撐。推廣示範先進適用技術,加強基礎研究和前瞻技術研發,規範環保產業市場,加快發展環保服務業。
五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水價改革,完善收費政策,健全稅收政策,促進多元投資,建立有利於水環境治理的激勵機制。
六是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和違規建設項目,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水環境監測網絡。
七是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強化環境治理目標管理,深化汙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各類環境風險,全面推行排汙許可。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科學防治地下水汙染,深化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加強良好水體和海洋環境保護。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於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九是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強化地方政府水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排汙單位主體責任,國家分流域、分區域、分海域逐年考核計劃實施情況,督促各方履責到位。
十是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國家定期公布水質最差、最好的10個城市名單和各省(區、市)水環境狀況。加強社會監督,構建全民行動格局。 (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