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貼牌奶粉海外急買工廠 應對配方註冊

千余海外貼牌奶粉的焦慮感與日俱增。

嬰幼兒配方註冊制最後期限還有半年時間,國內嬰兒配方奶粉市場混亂的局面即將進入拐點。第一財經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原本還在尋求其他途徑的海外貼牌奶粉商坐不住了,紛紛開始著急購買工廠以應對配方註冊制,但這些斥巨資買回來的工廠還要過國家認監委和配方註冊雙重門檻,能否過關尚無定數。

急購海外工廠當救命稻草

過渡期只剩半年多一點,國內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工作也已經全面啟動。記者近日獲悉,國內多家奶粉企業已經提交了配方註冊文件。今年二季度,主管部門已經開始對國內奶粉工廠進行註冊審核,而第三季度將圍繞海外奶粉工廠進行註冊審核,如果不出意外,第一批註冊配方將在今年5-6月份公布。

不過隨著配方註冊工作進程的提速,海外貼牌奶粉品牌坐不住了。

根據配方註冊制的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註冊申請人資格,必須為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企業,並具備相應的研發、生產和檢驗能力。如此一來,就斷絕了貼牌奶粉完成配方註冊的可能性。

根據乳業專家王丁棉此前的估算,中國市場上僅海外的貼牌奶粉品牌就有800-1000個。隨著2018年1月1日的大限臨近,無法完成配方註冊就不能在中國市場銷售,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少海外貼牌奶粉忍痛打起了收購海外工廠的計劃。

山東一家市級奶粉經銷商李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原本他打算放棄的海外貼牌奶粉品牌倍思純的業務員上門遊說,稱公司已經收購了新西蘭DNL奶粉工廠的股權,希望他可以再考慮考慮。根據公開資料,倍思純此前是由中國商人李大健控制的澳大利亞乳企VIPLUS代工生產。

無獨有偶,由丹麥著名企業ALRA FOOD代工生產,此前飽受媒體質疑為“假洋品牌”的麥蔻日前也聲稱,自有工廠即將投入運營。在公眾號中,其借用某外媒報道稱7個月前,已收購了原馬士基集團旗下位於Hundested的Unomedical工廠,負責生產和封裝出口到中國市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按照中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規定,海外奶粉生產企業必須通過國家認監委的審核,才可以進口,目前國外有76家工廠通過了認監委審批,但這些大廠大多“名花有主”。

記者從國家認監委網站上看到,上述提到的兩家品牌聲稱收購的奶粉工廠均不在認監委的審批名單之列,這也意味著這些工廠所生產的產品還無法通過正規的一般進口貿易模式到國內,短期內也無法通過配方註冊。不過記者了解到,願意這樣做的企業並不在少數,尤其是在貼牌盛行的大洋洲。

新西蘭某乳企官方總代寧濤(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包括近期澳洲和新西蘭多家貼牌奶粉商正在著急運作購買小型奶粉工廠或直接建廠,然後再去認監委註冊,之後再準備配方註冊。

斥巨資或空歡喜一場

寧濤告訴記者,在澳洲收購一家成熟奶粉工廠的成本並不低,一般要花費1.5-2億元人民幣,對於貼牌品牌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記者了解到,雖然一般大型的貼牌奶粉一年銷售收入能到幾億元,但渠道驅動模式讓大部分的利潤留在渠道中,事實上貼牌商所獲利潤並沒有想象那麽豐厚。因此在2016年,原本大型的代工品牌是希望通過和代工工廠合作獲取註冊資格。

“澳、新兩國的奶粉貼牌很普遍,按照規定一個工廠可以保留3個配方系列的規定,自有品牌之外,工廠也考慮過留下名額給代工品牌。”寧濤告訴記者。

但實際上,不斷傳出的信息顯示,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的奶粉工廠都未必拿到全部配方名額,工廠自有品牌註冊都還存在不確定性,只好轉而選擇優先保住自有品牌,這導致代工品牌通過合作取得註冊資格想法破滅,只能收購或自建工廠的方式獲取資格。

資深乳業專家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部分貼牌品牌正在澳洲收購或新建工廠,這條出路並非那麽穩妥。配方註冊制兩道硬門檻,分別是工廠硬件和奶粉配方能不能通過註冊,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入中國市場必須滿足這兩個要求。

按照2013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目前嬰配奶粉的生產完全參照“藥品模式”,須嚴格執行《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GMP)》,組建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

宋亮告訴記者,要做到GMP和HACCP這兩個標準,硬件投入就要數以億計,如果有關部門嚴格審核的情況下,要通過工廠硬件的審核,一般企業都很難做到。有一些小的貼牌企業覺得註冊無望,轉而向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市場靠攏,但對於一些大型貼牌奶粉品牌而言,中國市場還是不忍放棄。

以知名貼牌奶粉商A2乳品公司為例,根據其今年2月公布的半年財報顯示,得益於中國市場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強勁需求,上半財年A2乳品公司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12億元,同比增長84%。

事實上,通過認監委認證後,還要通過配方註冊,前前後後最快也需要6-9個月,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爭奪市場的時機。配方註冊制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市場上的嬰幼兒奶粉品牌數量,尤其是中小品和貼牌產品,因此新工廠最終能不能通過認監委和食藥監總局的審核還不得而知。

值得註意的是,就算最終硬件和配方審核過關,這些貼牌奶粉的日子也未必好過。在此前,大多數貼牌品牌在宣傳上都會借用自己的代工企業的名號來貼金,一旦工廠換成自有工廠,如何再營造“豪華”概念來吸引消費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30

新註冊奶粉全面上市將“滿月”:配方數量大幅減少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8/1187785.html

Upload_1517138592084.thumb_head

CFP圖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奶粉產業的發展一直備受關註,不僅因為奶業市場發展迅速,更因為奶粉牽扯著每一個家庭珍視的小生命。曾經,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過多、過濫,既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風險隱患,也給消費者造成選擇困難。

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已經落地一年多,新註冊奶粉全面上市即將“滿月”。目前來看,配方數量大幅度減少,產品標簽更加規範。

選擇嬰幼兒配方乳粉,對家長來說安全是底線,營養是必需。但是長期以來,各種“金裝”、“金牌”、“生態牧場”、“進口奶源”的宣傳卻讓人挑花了眼。自今年1月1日起,新註冊奶粉全面上市至今即將“滿月”,這一局面已有改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介紹,截至目前,一共批準了139家企業的1040個配方,包括境內100家企業的813個配方,境外39家企業的227個配方。“從已經批準註冊的情況來看,這些配方覆蓋了市場上絕大多數境內外品牌,整個註冊管理平穩過渡,市場供應沒有受到影響。全面實施配方註冊制度後,配方數量大幅度減少,產品標簽更加規範。”

走進安徽合肥包河區某大型超市里,已經有新註冊的奶粉上架出售。合生元奶粉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此次包裝標識更加清楚,便於消費者選擇。“這個系列現在不是金裝系列,改完就是白塔星、阿爾法星、西格瑪星,全部換包裝。配方升級,包裝升級,價格也漲了。”

歷經十年改革,我國乳業在生產規模、裝備水平、質量安全、奶源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張靖表示,目前,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處於歷史最好水平。2017年抽檢平均合格率達到99.5%,質量安全指標和營養指標與國際水平相當。不過,我國乳業市場格局暫時還並未因新政發生根本性變化。

農業部幹部管理學院研究員陳瑜用一組數據給出了提示:“我們大概80%都是國內企業,洋品牌只有20%,但是這些洋品牌依然占據了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而且占據的還是中高端市場,雖然滲透到了三四線市場,但是在三四線市場還是占據了比較高端的消費者,這個局面並沒有因為過去這一年註冊的情況發生改變。”

從進口量數據統計看來,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12.1萬噸,2015年17.6萬噸,2016年22.1萬噸,2017年前9個月達20萬噸。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局三處處長韓奕表示,近三年時間,進口奶粉的數量翻了一番。“有二孩政策的刺激,很多國外的企業對我們的市場還是比較看好。原來說進口的嬰配產品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國產的被擠到了三四線城市,現在看進口嬰配產品已經不光在一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也有,整個市場競爭的環境會更激烈。現在整個從嬰配產品來看,已經國內外高度融合。”

但從長遠看,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業大有機遇。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逐年增長、消費信心逐步恢複,農業部畜牧業司奶業處副處長鄧興照介紹,我國乳業市場的空間巨大,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每年增加300萬左右的嬰幼兒,新增市場的銷售額可能接近300億。我國將繼續抓好嬰幼兒奶粉的奶源升級和質量安全監管。“一方面提高嬰幼兒奶粉奶源的基地建設水平,在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高產優質牧畜示範基地,種養結合推進的項目和技術培訓中,繼續向嬰幼兒奶粉基地傾斜,確保產出來的安全。另一方面,以嬰幼兒奶粉企業相關奶站和運輸車為重點,嚴格實施質量檢測計劃,強化投入性監管,推進監管的長態化、信息化,確保管出來的安全。”

自今年1月1日起,沒有取得註冊的生產企業不能再繼續生產,直到重新註冊完成。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也將繼續推進註冊制度的實施,繼續加快審批進度,力爭201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註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再次重申:“在配方的科學性、安全性方面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必須添加的營養素一個都不能少;二是可選擇添加的營養素必須明示;三是不應該使用的物質堅決禁止。在規範標簽標識方面,堅持了‘五個不得’:一是不得使用虛假、誇大、違反科學原則或者絕對化的詞語;二是不得涉及疾病預防;三是不得涉及治療功能;四是不得涉及保健功能;五是不得含有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規定以外的其他功能聲稱。”

(央廣網 記者 車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18

配方奶粉競爭進入深水區,乳企加碼特殊配方市場

9月2日,在美贊臣剛剛宣布引進美國特配奶粉產品安敏健LGG之後,惠氏旗下啟賦也緊隨其後,發布了啟賦首款特殊配方奶粉啟賦敏適,其他幾大奶粉企業諸如達能也在加速布局特殊配方奶粉市場。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浦濱兒童醫院院長金星明向記者指出,中國0~2歲寶寶發生過敏癥狀的比例超過四成,且有增加趨勢,亟需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正因此,特殊配方奶粉作為防止過敏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乳業高級專家宋亮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特殊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大約有30億元,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預計到2020年,特殊配方奶粉的市場規模有可能增長到100億元。這也讓本以陷入增長放緩困境的嬰幼兒奶粉企業看到希望,紛紛加速布局。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在全國33個城市開展的現況調查顯示,中國0~2歲的孩子家長報告寶寶曾發生或正在發生過敏性疾病癥狀的比例高達40.9%。濕疹、腹瀉、便秘、吐奶和哭鬧等寶寶多種日常問題均可能與過敏有關。

全國兒科哮喘協作組調查也表明,過去10年我國城市兒童哮喘累積患病率增加52.8% 。這一趨勢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新華兒科高峰論壇上,來自比利時的嬰幼兒臨床和營養等領域的兒科專家Yvan Vandenplas教授介紹說,嬰兒過敏趨勢在全球範圍內都增長迅速。

對於預防寶寶過敏,金星明向記者指出:“很多媽媽都有個誤區,以為寶寶出現過敏癥狀再進行治療即可,但其實已經太遲。因為寶寶過敏歷程一旦激發,可能伴隨一生。應對嬰兒過敏問題的核心在於預防——預防重於治療。而母乳餵養是嬰兒防止過敏的最佳營養選擇,國際權威機構建議存在過敏高風險嬰兒出生後頭4~6個月純母乳餵養。在母乳餵養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特殊配方奶粉等產品替代。“而這也給廣大乳企看到了發展的空間。

特殊配方奶粉一直就存在,不過近期市場反饋顯示,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入局的企業及產品都有快速增長的趨勢。對於這背後的原因,宋亮向記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傳統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增速放緩,乳企迫切需要尋找到新的增長點;第二,隨著寶寶過敏情況的增多,以及家長對過敏的了解度提升,帶動特殊配方奶粉市場增長;第三,特殊配方奶粉可以進入嬰幼兒行業“流量大本營”醫療渠道,相當於可以給品牌導流,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我國嬰幼兒奶粉的市場規模從不到600億增長到2016年的122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6.9%。然而,進入2016年後,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增幅進入個位數時代,行業增長速度在放緩的同時,國家放開二胎的政策卻並沒有實現市場預期的新生兒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均下降。

配方奶粉行業的競爭一步步升級,從原來的國產奶粉,到進口奶源,再到有機奶粉、羊奶粉等一步步升級,如今,隨著幾大乳企將目光瞄準特殊配方奶粉市場,意味著配方奶粉市場競爭已然進入深水區。

尼爾森統計數據預測,近年,中國特配產品市場銷售持續增長,其中牛奶蛋白過敏市場從2015到2021年預計增長125%,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0%。目前牛奶蛋白過敏市場容量約為12億元人民幣,到2021年有望達到22億元人民幣。

不過,特殊配方奶粉並非誰都能進入。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特殊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雖然是目前行業新的增長點,但其具有三大壁壘,技術壁壘、品牌壁壘、規模壁壘,這三大壁壘決定了目前只有一些頭部的乳企有實力進入這塊領域,一些中小型企業,包括貼牌代工企業都很難進入這塊市場。

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總裁瞿峰向記者表示,隨著過敏發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市場對於科學的特殊配方奶粉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啟賦也專門成立了特殊配方產品工作部門,加速對特殊配方奶粉市場的布局以及產品註冊工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樂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003

情路配方

1 : GS(14)@2012-01-04 23:21: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76&art_id=15950058
所謂「愛情」,其實都只不過是體內激素分泌影響下的反應,那種所謂好愛的感覺,會令人像吸了毒一樣,不由自主地做出各種超越自己性格、能力、想像的行為,但隨着「對象」的新鮮感減褪,身體就不會再發放激素,你跟對象的「愛情」正式宣佈結束!科學家說「對一個人釋放的愛情激素,最多只可以維持到四年」,即是說你跟任何人談戀愛,都不可以談多過四年,因為過了四年,當沒有愛情,兩個人剩下的就只有責任與感情!
Mani是位在情路上身經百戰的戰士, Mani一心想退役,全身投入做愛人的另一半,但可惜每次都敵不過「四年」這個魔咒關口,而她發現每次分手前的啟示都是一樣,從前熱戀時,只要碰面,無論是滿身臭汗,又或食完蒜頭韓燒,都會忍不住擁吻纏綿,因為當時大家都好愛,但當某天任何一方有所要求,而另一方卻難耐對方的臭汗口氣,語帶不悅地說「冲凉先啦!」,每一次有這情況發生,不出三個月內, Mani就會跟男友分手,而分手理由當然是已經不愛對方!
後來 Mani悟出「愛情」的壽命實在太短,沒可能窮一生去追求,始終都要接受愛情完結而變成的感情關係,為面對這真相,她以多年情路上經驗研發出一份「情路配方」,九份「感情」,一份「愛情」,淡淡然開始,沒有甚麼熱戀期,簡單地相處,久不久才有一次激情,久不久才有一次「未冲凉就做」,她就這樣地跟從前男友現任丈夫過了三個「魔咒關口」,依然沒有分開。
當「愛情」只是「感情」上的調劑品,當「愛情」再沒有被放大,「愛情」其實好容易得到。
作者 Profile

編劇、導演兼電台節目主持,認為「愛情」是沒有工作時的玩意,「工作」是沒有愛情時的必須。

作者:鄒凱光

逢星期三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29

【生B配方】徐子淇飲鹼性水追仔

1 : GS(14)@2016-11-08 05:45:51

徐子淇



圈中不少藝人為生BB而用盡一切方式,其中黎姿更成功生下孖女。


徐子淇 配合酸鹼

為李家誠誕下兩女後,表示與老公試盡生仔秘方,自己進食要配合酸鹼度,飲鹼性水和寶礦力,而老公則多吃肉,終於2011年和去年誕下三子李俊熹及細仔李建熹。


黎姿 擺風水陣

2008年與商人馬廷強結婚後,傳豪擲30萬接受人工受孕,又找風水師改名「黎珈而」及在家中擺風水陣,結果2010年產下孖女,兩年後再產下細女。


陳慧琳 拉姑貼士

育有兩子的陳慧琳,傳憑狄波拉授生仔心得,包括行房前一星期男方要狂食生蠔和牛肉,女方要多食水果蔬菜,及晨早交歡和男上女下,完事後女方要用枕頭墊屁股休息15分鐘。


喬寶寶太太 玫瑰花水

喬嫂1991年產下大仔後五次流產,其後以五湯匙玫瑰花乾加五杯水煲成一杯,於完經後第十五日飲用,每日一杯連飲五日,結果於2004年成功懷第二胎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08/198258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446

【薑茸以外】名廚私家配方 四款百搭點雞醬汁

1 : GS(14)@2017-01-27 07:41:14

團年飯桌上少不了一隻白切雞,雖然薑和葱也是雞的最佳拍檔,但每次都只是薑葱茸也太悶了,這次便找來幾位名廚來分享他們的私房點雞醬汁配方,有醒胃酸辣汁,也有香氣四溢的葱油汁,製作簡便卻能令白切雞生色不少。配方一:海南雞酸辣汁由鴛鴦飯店總廚徐蒝分享的一款非常開胃的醬汁,怕辣的可以自行減少辣椒份量,不會影響美味。材料:薑30克、青檸汁15毫升、辣椒100克、檸檬皮碎少許、蒜頭30克、糖10克、鹽2.5克。把薑、辣椒、蒜頭切粒,剁檸皮茸,跟榨檸檬汁拌勻後,再加鹽和糖,拌勻即可。配方二:葱油汁帝苑軒行政總廚何偉成師傅教路的葱油汁,如果想再香口些,可以把紅葱頭和葱用爆香再拌豉油。材料:紅葱頭1粒、葱1條、豉油和熟油各2湯匙。把葱和紅葱頭切粗粒,拌入熟油和豉油即可。配方三:薑米醋汁海景軒行政總廚梁輝雄師傅提供的薑醋汁是傳統薑茸以外的清新選擇。薑米加酸甜醋汁可以去油膩,越吃越開胃。材料:薑1小塊、白米醋2湯匙、糖2茶匙。薑刮皮,切成小米粒狀,加入糖和白醋拌勻即可。配方四:沙薑汁雲來軒總廚郭日賢師傅鍾情薑和雞這個配搭,不過他更建議用新鮮沙薑來自己剁茸,香氣比用沙薑粉更鮮,如果想突出沙薑的香氣,考究點的可用岩鹽來調味,會跟用普通食鹽的效果有分別。材料:鮮沙薑1塊、海鹽或岩鹽少許、熟油適量。沙薑刮皮,用刀背拍開,剁碎,拌入海鹽或岩鹽再加熟油即成。記者:謝翠玲攝影: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海南雞酸辣汁

葱油汁



薑米醋汁

沙薑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7/199100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456

【專題籽】護士夫婦研製天然配方 手工皂液自由斟

1 : GS(14)@2017-04-13 00:24:35

Albert(左)和Amy本同為註冊護士,辭職後以專業知識開設「森林之家」,售賣自家手工產品。



【專題籽:舖仔小店】環保跟生活可以共存,就在於平常的一小步。走入「森林之家」,有股強烈的精油味,但不是化學香料的味道,而是令人醒神通鼻的香茅味。護膚同時愛環境,又可以遠離化學產品,是陳國偉(Albert)和羅家琳(Amy)夫婦倆的堅持。



整個訪問連拍攝,歷時三小時,卻絲毫沒有「瞌眼瞓」的感覺,我想是天然精油的功效。工作室位於荃灣工廈,店內分為三部份,產品區、製皂區、原材料區,全用落地玻璃間隔,一目了然。Albert和Amy是森林之家的創辦人,他們指,玻璃設計是為了增加透明度,令客人看到他們製皂的過程,甚至不介意公開配方,鼓勵客人在原料區選購,自製護膚品,「我們想所有人都能手作日用品,遠離化學商品的毒害,令手作產品普及起來。」兩人本同是註冊護士,在醫院看盡病人苦況,但礙於制度限制,深感自己能幫到的不多。他們知道,人患病或出現皮膚問題,不單是因為病毒感染,更多的是因為工作壓力或生活習慣,後來更發現,人其實是很強勁的機器,只要對自己好一點,身體就有足夠的抵抗力自己修復。於是決定善用知識和興趣,開設森林之家售賣天然產品,用另一種方法守護香港人的健康,「在自己健康的時候照顧好自己,多用天然護膚品,會比睡在病床待我們照顧,效益來得更高。」幾年的護士經驗,幫助他們快速地找出有科學實證的原料,去生產自家產品。在選取有效成份時,為了增強各原料的功效,亦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協同效應」,了解原料特性。



透薄防曬乳液SPF20 PA++30ml$98

生糯米去黑頭皂60g$50

Amy笑言用了一年時間鑽研天然牙膏配方,因無添加防腐劑,牙膏是鹹味的。無公害牙膏每支$70


源頭減廢 拒絕派膠

「自由斟」的概念不是來自樓下便利店,而是兩夫婦在談笑間「叮一聲」,突然構思出來的。他們用由海藻提煉的物質,製作濃縮皂糰,經一個月的皂化後,再用水稀釋成皂液。純天然的皂液難起泡,因為無添加起泡劑,較流質,所以店裏的皂液樽換上「起泡頭」,有別於傳統樽頭,一按即出泡。過往有太多客人希望重用膠樽,但是經店裏回收清洗,無疑加重Albert和Amy的工作量,亦會造成衞生問題。想源頭減廢,拒絕派膠,他們想到「自由斟」。計劃下,客人可自備膠樽,又可用100ml為單位斟回家,毋須一次性購入大支皂液,變相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皂液配方,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埋首一年 做鹹味牙膏

手工皂屬鹼性,有天然抗菌能力,客人重用曾裝沐浴產品的樽,只需要經簡單清水沖洗即可,飲料膠樽則用酒精洗淨瀝乾,重用膠樽是不會影響手工皂液的品質。小店內有「起泡樽頭」賣,不然用起泡網或單用亦可。問到會否將概念延伸至其他產品,Albert指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例如護膚品的抗菌能力沒手工皂般高,「自由斟」便不能夠發展在此類產品上。三年時間,由網店經營至現時的實體店,規模越做越大,工作量日漸倍增,但沒有聘請員工,繼續兩夫婦拍住上。設計、生產、包裝、銷售,全都是他們一手包辦。眼看一切由無變有,產品越來越多樣,他們笑言全靠夠八卦,喜歡和客人聊天,順道為新產品攞靈感。曾經有客人想要防曬用品,他們就着手研究,之後有客想除塵蟎,他們又試做。做做吓,工作室已經有超過70款產品,包括洗頭水、護膚品、家居防護等。問到最瘋狂的研製經歷,Amy想都沒想就搶答:「一定是牙膏,因為我們想做到同街外牙膏一樣味,但又不想加防腐劑,研製了差不多一年,不斷改良,不斷給人試用。結果為了防腐,製造了一隻鹹味的牙膏出來。」醫生護士要「on call36小時」,不過Albert現時打理舖頭的工時比以前更長,「基本上除了睡覺,其餘時間全都在工作,但是工資點都唔及舊時。」辛苦但是笑住做,無他,因為身邊人是Amy,「以前做護士,撞正對更(Albert朝早上班,Amy晚上上班),可能是由朝到晚都見不到。現在每天起床,一起工作一起放工,每個節奏都是兩個人在一起,我們很珍惜這機會。」



店內有小區域劃分作手工皂液自由斟,每100ml售價為$28,客人可按需要自行決定份量。

開店三年,工作室已經有超過70款產品。

工作室用落地玻璃間隔,一目了然,目的是增加透明度,令客人看到他們製皂的過程。

森林之家手工皂荃灣青山公路491-501號嘉力工業中心B座5樓514室
facebook:森林之家手工皂記者:劉芷晞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2/199872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16

Coke Zero改名換包裝兼轉新配方 

1 : GS(14)@2017-07-29 03:40:46

可口可樂公司宣佈「Coke Zero」(零系可樂)下月將在美國迎來重大革新,產品改名為「Coca-Cola Zero Sugar」(零糖可樂),並改用新配方,令味道更像經典的原味可樂。
Coke Zero在2005年面世,但行政總裁昆西指不少人仍不知道它不含糖份,相信新名字有助令消費者更容易理解。Coca-ColaZero Sugar將採用與過往相同的人工甜味劑,但合成味道會有所調整,並換上新設計的鋁罐及膠樽包裝,加入更多紅色。這次改動令不少可樂粉絲大感依依不捨,在社交網站笑言要把現有的 Coke Zero囤積下來,也有人要求可樂公司三思。可樂公司則忙於安撫粉絲,稱希望人們會愛上新口味。Coca-Cola Zero Sugar早前率先在歐洲及拉美推出。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8/20104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