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盈進集團遺產爭奪戰

1 : GS(14)@2011-05-12 23:00: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2&sec_id=4104&art_id=15246912

【本報訊】經營連鎖零售鞋店 Walker Shop的上市公司盈進集團( 1386),其創辦人兼前主席洪文藝在 08年 2月因急性疾病離世,留下 6億元遺產。其遺孀、現任集團主席陳美雙原被委任為遺產管理人,但洪文藝在台灣的情婦卻代兒子提出反對,指陳存在個人偏見、或會影響兒子獲得的遺產,昨向高等法院要求另委遺產管理人。
記者:黃幗慧
2 : GS(14)@2011-05-12 23:02: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5246913
盈進創辦人洪文藝在 08年 2月突然病逝,終年 45歲,有傳他死於急性肺炎。只有中學學歷的洪文藝一生與鞋結下不解緣, 1990年開始做鞋類批發, 1993年轉型發展零售事業,在旺角花園街開設首間 Walker Shop。
1997年金融風暴後,零售業萎縮,商場舖位租金下滑,洪文藝把握機會擴充,在商場旺舖開店。在 03年沙士期間,他以低價促銷,在逆市中令營業額創出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286

龔如心遺產「入股」疑雲 蘇麗珍

1 : GS(14)@2011-07-20 23:09:07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0cfe20a-58e4-491d-98fe-a57db0d8a247-527366
2 : Sunny^_^(11601)@2011-07-20 23:36:32

都唔出奇呀
3 : GS(14)@2011-07-21 07:44:31

今次賭輸就無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463

拿督「私生子」爭60億遺產

1 : GS(14)@2012-02-21 22:07:0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221/News/ec_gcc1.htm
利星行創辦人08年去世

高院判辭透露,享年92歲的馬來西亞拿督劉玉波,生前生意遍佈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中國及香港,包括於內地及台灣代理平治房車,亦是本港前上市公司利星行的創辦人及大股東,曾擁有利星行六成股份,至08年利星行正式私有化。劉去世時,估計他在利星行的權益達60億港元。

判辭指劉玉波遺下一妻一女,由侄兒劉禹策任遺產執行人。劉玉波死後,38歲的劉祥國自稱是劉玉波的私生子,曾多次要求劉禹策提供遺囑副本,至2009年2月,雙方曾在本港見面,劉祥國有機會一睹遺囑內容,但要求複印卻遭拒絕,劉祥國曾在馬來西亞興訟要求取得遺囑副本但敗訴。

去年劉祥國向本港高院的遺產承辦處出示其新加坡的出生證明書,證明其父為劉玉波,最後承辦處主任發出傳票,下令劉禹策須在8天內交出遺囑。

官令執行人交出遺囑

劉禹策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撤銷有關傳票,更爆出劉祥國同時擁有馬來西亞的出世紙,出世紙上稱他是在大馬出生,而且出生日期、出世紙上劉玉波及母親的英文串法亦有不同,質疑劉祥國的身分。

判辭認為,劉祥國兩張出世紙的差異,主要是方言上不同而引起,認為劉祥國有表面證供證明自己是劉玉波的親兒,加上劉禹策在出任遺產執行人後一直未有處理遺囑事宜,故決定拒絕劉禹策的申請。

【案件編號﹕HCEA29/10】
2 : GS(14)@2012-02-21 22:12:33

http://auto.sohu.com/s2011/jxs100qiang/index.shtml

  庞大汽贸集团 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营业额:538亿
  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 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
  2010年营业额:523.43亿
  利星行汽车 利星行汽车
  2010年营业额390亿:

  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物产元通机电有限公司
  2010年营业额:262.1亿
  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010年营业额:240亿

  广东物资集团汽车贸易公司 广东物资集团汽车贸易公司
  2010年营业额:208亿
  上海永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永达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营业额:176亿
  开隆汽车集团 开隆汽车集团
  2010年营业额:173.72亿
  深圳市中汽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汽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营业额:161.81亿
  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
  2010年营业额:140.7亿

呢隻都280億,這隻應該有500億左右吧

3 : GS(14)@2012-02-21 22:13:33

http://auto.sohu.com/20111222/n329889257_3.shtml
利星行汽車CEO莊國邦和他的20年奔馳情緣

  在奔馳中國與北京奔馳的渠道整合大戰中,充滿變數的利星行究竟將充當什麼角色?61歲的利星行汽車CEO莊國邦首次對媒體敞開心扉。

  搜狐汽車 陳昊

  該來的總歸會來。2011年6月28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股份公司在德國柏林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一致同意北京奔馳與奔馳中國在中國銷售領域進行深化合作以及資源整合。

  一個月後,雙方再度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已就奔馳在華渠道整合一事達成統一意見:根據雙方議定的總體計劃安排,分階段、分步驟地開展,最終實現北京奔馳和奔馳(中國)在銷售、市場推廣等方面的統一部署、協調一致,充分發揮雙方各自資源與人才的優勢,從而形成營銷合力。

  從那個撼人心扉的日子算起,許多話說了又說,許多事情相繼發生。業界高度關注的是,在這場渠道整合大戰中,作為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49%的股權持有方,奔馳汽車在中國佔有40%份額的核心經銷商集團利星行將何去何從?

  在奔馳中國的市場開拓過程中,利星行始終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名字。它從1993年取得奔馳在中國華北地區、華東沿海地區的代理權後,從最初的幾家店起步,到現在已擁有50個經銷商企業、80家銷售店,其年銷量亦從當初每年的幾十輛車到今年的近8萬輛。

  如此業績為利星行奠定了其在奔馳全球中的地位。2011年10月,戴姆勒集團董事長、奔馳全球CEO蔡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利星行對於戴姆勒以及梅賽德斯-奔馳來說都非常重要,甚至是最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基於這一點,我們對於與利星行的合作,是給予充分考慮的。」

  但是顯然,在這場整合角力中,利星行仍充滿「變數」。一貫的低調,極少接受任何媒體採訪,蒙上神秘面紗的利星行當在變革中充當什麼角色?

  經過多番相約,利星行終於對搜狐汽車打開神秘之門。2011年12月13日,在位於北京朝陽區望京街8號的利星行廣場戴姆勒大廈7層辦公室裡,利星行汽車中國CEO莊國邦接受搜狐汽車獨家採訪,首次敞開心扉聊起他和奔馳20年的故事。

  今年61歲的莊國邦出生在馬來西亞。回憶起1995年初來中國的情景,他還歷歷在目:「最偉大的還是我太太,是她鼓勵我來中國」,莊國邦說起往昔來非常感慨,「有得有失,有事業的成就,就有家庭的犧牲」。他如此評價道。

  「聚少離多」是莊國邦在中國以來這16年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但事業的成就卻值得他一生自豪——他在汽車領域30年,其中20年的時間傾注在奔馳品牌上。而在他的經營管理下,利星行汽車成長為全球最優秀的奔馳汽車銷售商之一。作為單一品牌汽車經銷商集團,其年銷售量甚至可達8萬輛。這樣的業績讓利星行汽車及莊國邦本人無論是在奔馳全球的銷售體系、還是亞太區或國內的汽車界都享有盛譽。

  這是莊自己都未曾料到的現實。雖然某種程度上,這得益於中國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客觀條件,但更應歸為利星行汽車的堅持和苦心經營。從1993年利星行初入中國,到2006年奔馳中國收回代理權,利星行負責奔馳在華各區域包括偏遠地區的渠道網絡佈局,承擔過巨大的市場風險。「尤其是前四五年,壓力相當大,但總算走過來了。」莊國邦向搜狐汽車回憶。

  就在今年10月,蔡澈來華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早在中國豪華車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利星行就開始幫助我們在中國銷售豪華車,並且做出了相當大的投入。坦白講,利星行那個時候的投入,回報甚微。」

  「沒有貢獻就沒有得到」,莊國邦的漢語已逐漸流利。採訪結束時,他用一個成語來總結在中國的這16年:「我們現在叫做苦盡甘來」。

  但面對奔馳中國與北京奔馳來勢洶洶的整合大勢,利星行真能如他所說「苦盡甘來」嗎?搜狐汽車認為,未來仍是未知數。

20年如一日

  利星行汽車在中國的業務起步於1993年。而莊國邦於1995年加入利星行並來到中國,在此之前,莊國邦在文萊也效力於奔馳品牌近3年的時間。這麼算來,莊國邦與奔馳的結緣已經20年之久。

  回想起來中國的緣起,他一直唸唸不忘感謝太太:「最偉大的就是她。當時我在文萊做奔馳的銷售,一年賣200~300輛車,很輕鬆,待遇也好。但她鼓勵我來中國,讓我去闖蕩。我一個外國人在北京,她給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

  在中國一呆就是16年。從北星的總經理,做到利星行汽車中國的CEO。利星行的規模,也從最初的幾家店,發展成為目前50個經銷商企業、80個銷售店;年銷售量從最初的每年銷售幾十輛車,發展到現在年銷售量8萬輛。

  問及做事的要訣,莊國邦的說法很質樸,一是勤奮,二是學習和自省。他的手邊放著一摞書,中英文都有,最上面的是一本《漢語詞典》,已被翻看得幾近破舊;第二本是《三十六計》——看中文書對他來說難度較高。「我小時候學過簡單的繁體字,但簡體字就得從頭學起,而且我一直沒有請過中文家教,就這樣自己用字典,從偏旁部首學起,一點點翻看積累起來的。」他說,「我最遺憾的事,就是臨近退休,卻還沒有學好中文。」

  然而他的用心大家卻都看得到。在今年夏季利星行汽車經銷商大會上,莊首次使用中文發表一個小時的講話,打破了12、3年來一直英文演講的慣例。利星行員工私下評價,「很驚訝,甚至說,很感動」。

  正是因為勤奮與好學,莊國邦在33歲時自學考取「英國汽車工業協會成員」。而在工作上,他16年如一日地保持每天8~10小時的工作量。「每天晚上我可以兩三點睡,第二天保持八九點準時上班的節奏,16年來都是這樣堅持。要是沒有這些時間的保證,一天的工作肯定做不完」。

  談話實錄:

  莊國邦:我小時候對汽車感興趣,然後讀了3年的汽車技術。第一份工作是從基礎做起。當時人家給我一個管理員的工作,我不要,我先做學徒工作。最開始還不是做汽車,做重型機械,做重汽維修,跟著師傅們去外面維修。

  1979年我28歲時,跟朋友去了沙特阿拉伯。在海港一維修廠做管理工作,負責三四百台起重機的維護。後來,我去了一家汽車公司,它旗下有福特馬自達、韓國起亞和MAN卡車,從售後服務經理做到售後服務總經理。

  在那裡待了14年,然後我去了文萊,在奔馳汽車文萊的總代理公司主管業務近3年時間。接下來就到了中國。一晃16年多。
 「合規」與「大家庭」

  在莊國邦的辦公室裡,懸掛著一幅「上善若水」的書法匾額。當搜狐汽車採訪完要求合影的時候,莊選擇了匾額前的位置。

  「上善若水」,這也許正是利星行企業風格的體現。

  凡參加過利星行活動,或者接觸其普通職員後,都會切實體會到「大家庭」式的企業文化。從企業高層莊國邦,到企業事務部總經理李揚,再到企業事務部公關負責人謝晶,搜狐汽車在不同場合裡都聽過類似的話:「利星行就像一個大家庭,對員工態度非常寬容,幾乎不炒人,即使犯錯的員工我們也給予改正的機會」。有員工透露說,莊以前在員工加班時,經常給員工講笑話,逗人開心。

  在採訪過程中,莊國邦不止一次提到了「感恩」這個詞。搜狐汽車認為,或許這就是利星行一直以來對內奉行「家」文化,對外堅持公益事業,幫助他人的思想源泉。對於莊國邦來說,他最感到欣慰的並不是個人在中國的所有成就,而是利星行汽車的員工對他的擁護和愛戴。由此可以看出,莊國邦作為「利星行汽車大家庭家長」的心境。

  談話實錄:

  莊國邦:我們企業有兩個文化。一是「合規」。我們的經營行為要遵循法律法規,同時我們也會以高的職業道德標準要求自己,要求我們時時自省。二是堅持培養每個員工。不炒員工,除非員工炒我們。

  但我們每培養一個人,假如說你不適應這個工作,我會換你到其他崗位去,很少有員工因為不適應工作而走掉,除非實在是不把工作當回事的人。要炒掉一個人,都需要總部批准,看是否可以。利星行從總部到下面經銷店,這個文化一脈貫穿。此外,員工的福利也不錯,我們會給員工較多關心和寬容。

  搜狐汽車:我覺得利星行在企業文化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熱心公益。

  莊國邦:是的,我們從1997年就開始做。公益也是我們整體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有專門的利星行慈善基金會。我也在想,為什麼我們對教育有種偏愛和傾向?可能是因為我們小時候讀書很難的情結。

  搜狐汽車:您小時候是苦孩子出身。

  莊國邦:對。所以,這個時候能得到的,能有的都給孩子們。我對小學生,對孩子,對青少年教育,一直都很關注,能做多少做多少。網上批評利星行現在才做這些慈善,其實不是這樣,我們1997年就開始做了,這些學校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做,不是突然去找一個學校來做,做起來需要一段時間。

  你可以看看我們所做的貢獻,為什麼我要求讓經銷店的總經理來當名譽校長,因為不是建好學校後我們就走了,經銷商是有責任來長期幫助這所學校的,滿足學校每年的一些小需求。這是我們的方式。
4 : GS(14)@2012-02-21 22:19:0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920376_C.pdf
幾年前半年賺4億幾...好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1129333_C.pdf
高度集中

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多份根據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第324條作出的通知乃代表劉玉波先生送呈本公司存檔,其中披露及確認劉玉波先生於一九九一年九月一日至目前止期間實益擁有股份權益,並自二零零五年四月七日起實益擁有663,143,816股股份,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62.53%。劉玉波先生的權益乃披露為透過劉玉波公司持有。

我想大約持有64%吧,大約值300億市值
5 : GS(14)@2012-08-21 15:19: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21/16622228


【本報訊】有沙巴慈善木材大王之稱的大馬華僑富商劉玉波,08年離世後,引發遺產紛爭。一名男子自稱是劉玉波的私生子,要求檢視遺囑。高院早前頒令劉玉波的遺囑執行人須向遺產承辦處交出遺囑。但遺囑執行人質疑私生子的身份,正排期提出上訴,要求暫緩交出遺囑,又指劉玉波生前留下 DNA樣本,要求私生子提供血液供驗證,惟其要求昨均遭法庭拒絕。
判決前禁看遺囑

本身是劉玉波姪兒的遺囑執行人劉禹策向高院提出新證據,指劉玉波在05年9月已留下 DNA樣本,只要自稱是私生子的劉祥國提供血液便可進行檢驗。但高院法官石輝指,由於案件已排期上訴,是否接受新證據應交由上訴庭決定。
至於劉禹策稱上訴成功機會高,故要求暫緩交出遺囑。法官在判詞指,劉禹策有需要進行遺囑認證,從而管理死者的遺產,故下令劉禹策要在8日內向遺產承辦處交出死者遺囑,但下令在法庭審理上訴及有判決結果前,任何人不得檢視遺囑。
劉玉波生前是前上市公司利星行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有60億元股份。樂善好施的他,生前在沙巴屢獲拿督勳銜。
案件編號: HCEA29/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859

涉挪用公司20億 蒙民偉被追遺產

1 : GS(14)@2012-04-28 22:49:50

http://news.mingpao.com/20120427/goc1.htm
兩案的原訴公司為信興集團股東Timmerton Co. Inc.、信興集團有限公司、信興電業集團有限公司、信興電器貿易有限公司及信興科技有限公司。被告為蒙民偉的遺產執行人,即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及律師蔡奮強。

指任董事期間擅取

入稟狀透露,蒙民偉在2002至2010年是眾原訴的董事,但他在上述時段,分別從Timmerton及4間信興旗下公司取得1.3億美元(約10.3億港元)及另一筆9.4億港元款項。原訴一方認為涉款乃屬墊支貸款,或在蒙民偉未獲正式授權、違反受託責任取得,遂入稟追討。


蒙民偉與前妻楊雪姬育有6名子女,兩人於2002年離婚,當時楊獲逾10億元贍養費。蒙其後與酒店侍應王蓓芬結婚,兩人育有女兒蒙珮兒。蒙於前年7月病逝,享年82歲,妻子及子女其後多番展開訴訟,爭奪逾50億元遺產。李國寶及蔡奮強曾入稟,要求法院就蒙民偉財產分配作指示。

高院去年曾批准王蓓芬,可從她與蒙民偉聯名的東京三菱銀行戶口提款,戶口有數億日圓存款。另外,王及女兒去年9月入稟高院,指蒙民偉與王聯名持有敬威證券一戶口,要求把戶口存款和證券判予母女兩人。

【入稟編號﹕HCA663-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86

繼母再興訟爭醫生遺產

1 : GS(14)@2012-06-13 01:15: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12/16418694
【本報訊】51歲註冊西醫01年心臟病發猝死,留下現值4,400萬元遺產,引發生母及繼母爭奪,終審法院09年裁定生母勝訴,但生母在判決前兩個月離世。繼母深感不忿,再向生母的遺產興訟,聲言她與丈夫資助兒子在生時買舖開診,理應分得半份身家。這宗爭產第二波昨開審,繼母發公開信稱:「我死咗最疼錫嘅仔,是我一生最大的傷痛……點可以連一生辛苦搵番來啲血汗錢都冇埋。」
記者︰陳曉薇
原告是死者西醫曾廣力的繼母何倩仍,被告是曾的同母異父妹妹陳銳玲,擬擔任曾廣力及生母梁麗芳的遺產管理人。原告一方昨指,曾生前名下有兩間舖,最新估值約3,200萬元,他另持一間有限公司98%股權,該公司估計持有資產1,200萬元。
暫委法官辛達誠昨曾勸雙方和解,並指遺產足以支付繼母每月2萬元生活費,即使判她獲一筆過500萬元也不為過,惟雙方始終未能達致和解。
「有人爭我要攞番先」
據原告一方指,何自曾廣力3歲開始養育他,與丈夫一生任玉器小販至退休,後將所有積蓄交給曾廣力,助他購入兩間舖開診。兒子去世前每月約付45,000元給她生活及旅遊,母子感情深厚。反之,曾廣力生前與生母一家根本鮮有聯繫。何希望法庭考慮她為兒子事業所付出的貢獻,並為兒子物業的實質擁有人,判她可分兒子的一半遺產。
何供稱,她與丈夫任玉器小販多年,長居廉租的石硤尾大坑西邨,將歷年積蓄交給曾廣力用來買舖。她強調:「佢生前我畀過佢……咁家有人爭我係咪要攞番先!」
被告一方指,曾廣力臨終前兩、三年,向稅局申報年薪僅20萬元,收入銳減,欠銀行透支額8萬元,經濟狀況欠佳,又指何的子女在2010年興訟,之前更以曾廣力名下的登彩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身份,挪走公司因出售所有物業而獲得的1,000萬元現金,公司戶口現僅餘1.5萬元。但何對所有指控,均稱不知情。

案件編號: HCA90/10
2 : Sunny^_^(11601)@2012-06-13 07:12:45

"何供稱,她與丈夫任玉器小販多年,長居廉租的石硤尾大坑西邨,將歷年積蓄交給曾廣力用來買舖。她強調:「佢生前我畀過佢……咁家有人爭我係咪要攞番先!」"

你住呢D樓,有幾多錢姐.你比得佢既可能得1-2千啦.有收據咩?

"兒子去世前每月約付45,000元給她生活及旅遊,母子感情深厚。"

人地生前都4萬5/month啦.一年就54萬,十年就540萬.咩都歸本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47

華懋不滿龔如心遺產舊管理人收費近億

1 : GS(14)@2012-07-07 16:46:0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706/News/ec_gna1.htm
龔如心去世後爆發爭產案,2007年12月法庭委任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事務所的兩名合伙人黎嘉恩及勞建青為臨時遺產管理人。隨覑陳振聰「終極敗訴」,爭產案塵埃落定,但遺產仍未交到華懋慈善基金手上,律政司早前已入稟,要求法庭先釐清2002年遺囑應如何詮釋,案件已排期今年12月17日審理。
去年11月,華懋慈善基金因不滿德勤收費過高,向法庭申請改由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林學沖、游明德及莊日傑為管理人,昨正式由羅兵咸接任。高院昨閉門審理,決定是否委任獨立估價員計算德勤近5年來的酬金。據悉德勤擬收費近1億元,華懋反對,指收費過高,德勤遂建議委任估價員提供協助,雙方仍未達成共識。
王德輝爭產案 管理人5年收3億
鑑於當年龔如心與家翁王廷歆爭產時,臨時遺產管理人工作逾5年擬收費3億惹來爭議,07年12月時任高院法官張舉能委任德勤為管理人時,特別提醒本案涉及慈善團體,管理人須盡可能把開支減至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訟訴。雖有前車之鑑,今次管理人收費遠低於3億元,但就現時情看來,仍未必能避免「拗數」。
陳振聰未付訟費 華懋或申其破產
另外,聆案官於一個月前完成訟費評定,裁定陳振聰須就原訟庭及上訴庭爭產案向華懋支付8000萬元訟費。據悉,陳振聰至今分毫未付,若陳最終未能付款,華懋會向法庭申請陳振聰破產。消息指出,華懋暫未打算祭出「殺手騐」,因陳現仍與華懋保持聯絡,陳透露正積極與第三方商議,欲抵押名下價值5億元的楠樺居地皮還債。

【案件編號︰HCAP7/08】
2 : GS(14)@2012-07-07 16:46:5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706/News/ec_gna3.htm


根據破產管理署資料,欠債人一旦被法庭頒下破產令,其名下所有資產都會被凍結,破產人要交代所有資產,清盤官亦有權追溯破產人破產前5年的所有資產轉移詳情,以免有人在破產前把資產轉移以逃避還款責任。

在清盤官安排下,破產人只能擁有一個銀行戶口,所有資產及收入在扣除基本生活開支後均要上繳,交由其資產受託人按欠債比例攤還予債權人;基本生活開支包括起居飲食、醫療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08

梅艷芳遺產貨心雄吊高賣

1 : GS(14)@2012-08-17 12:00: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7/16611764
【本報訊】百變歌后梅艷芳的遺產,隨著家人爭產官司於年前終極敗訴後,已陸續解凍出售,繼去年底公開拍賣一批珠寶首飾遺物後,昨又欲透過拍賣出售跑馬地毓秀大廈一個頂層單位,雖拍至1040萬元,但最終仍因未達底價而收回。記者:林志光
該拍賣物業為頂層 C室,連天台及一車位,開價為780萬元,是昨日第四項拍賣。細小的拍賣現場,堆滿不少年紀較大的人士,當該物業開始拍賣時,凶宅大王之一的伍冠流,即承價,之後有約三個準買家加入爭奪。不足約5分鐘便已承價9口,至1040萬元後,即現膠著。極有意欲購買此物業的謝小姐,在拍賣行職員遊說及再徵詢相熟代理、考慮近10分鐘後,終決定於棄多加10萬元爭逐。拍賣官在沒有其他人士再出價下,終以未達委託人底價,而宣佈收回。現場看熱鬧人士,也即散半數,可見不少人都是欲探究此物業的拍賣情況。
與底價僅差10萬
爭至最後的謝小姐表示,今次競投並不是因梅艷芳之名而來,純是欲買物業作長線投資,已預算出價約1000萬元,惟最後計及釐印費等成本,才決定放棄出價。拍賣行忠誠表示,要待遺產信託人通知,才知會再如何安排。據瞭解,該單位底價為1050萬元。
頂層 C室約471方呎,另有約440方呎天台及90方呎露台,和地下一個22號車位。拍賣官在拍賣前清楚表明,買賣以現況交易,就算物業任何僭建物,買方也不得作追究及索償。該車位也以暫借方式,以包差餉、地積及管理費的月租2300元租出,租期由今年6月至2014年5月底止,據記者在物業現場所見,頂層連天台部份疑有僭建物存在。
中原地產高級區域聯席董事劉威遜表示,毓秀大廈附近物業,交投一向都不算活躍,有時整月也未錄得成交,放盤也不多,目前只約10多個。近期以720萬元成交的毓成大廈中低層 C室,654方呎,呎價約1.1萬元;另金毓大廈低層 B室,650方呎,成交價620萬元,呎價9538元。因此,如該遺產物業,能拍賣至逾1000萬元,屬理想價錢,難明為會收回。
根據資料,數月前毓秀大廈曾錄兩宗成交,其一是頂層 A室,以約978萬元售出;另一宗高層 C室,則以840萬元售出。
梅艷芳胞兄梅啟明昨亦有到場觀察,全程不發一言,待完事後才再重彈老調,不斷重覆認為本港司法不公,有關信託人及遺產管理人有賤賣及謀奪梅艷芳家財之嫌。對於單位未能售出,卻不表意見,只說「賣唔出咪等下次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85

六年七千萬遺產無人領 撥庫房

1 : GS(14)@2013-12-10 00:00: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209/18542853


                【記者呂焯均報導】萬般帶不走,近年遺產無人認領個案和金額不斷增加,當中有涉款千萬元的巨額遺產,政府是唯一繼承人。據法院紀錄,07/08年度的無人認領遺產總額700多萬元,上年度則增至約1,080萬元,六年間增加55%,總額達7,000多萬元,全部由法院判決撥歸庫房。
根據《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司法機構遺產管理官可把無人申索的遺產,轉撥作政府一般收入。司法機構發言人稱,過去六個財政年度,轉撥給政府的無人認領遺產逐漸增多,由07/08年度的700多萬元,至上年度的逾1,080萬元,其中08/09年度有逾2,701萬元,估計當年有特別巨額的個案。六年的總額達7,000多萬元。



親友申領遺產個案增

                                      每年沒有立遺囑者的遺產當中,卻有親友提出領受遺產申請的個案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9,552宗,增至上年的11,704宗。
不少無人認領遺產是存放在銀行戶口內,金管局發言人稱,金管局並沒有政策或指引規定銀行,要檢視客戶的個人狀況,以查看是否有客戶已身故而遺下無人申索的資產。不過,銀行會根據《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遵照遺產管理官的指令,將已故客戶的銀行戶口餘額交付庫務署。
發言人又指,至於有立遺囑的身故客戶,若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聯絡銀行,要求將已故客戶存放在銀行戶口或保管箱內的資產撥歸遺產受益人,銀行會查核死亡證、遺囑認證或遺產管理書後,向遺產受益人發放有關資產。
司法機構和金管局都沒有提供無人認領遺產個別個案資料,惟翻查報導,無人認領遺產案往往涉款數百萬元。去年有一名62歲獨居婦人,在太子道西寓所跳樓自殺身亡,警方調查發現,婦人遺下的物業市值近700萬元,家中又有金幣、現金和大批貴重財物,總值估計逾千萬元。
2006年有一名65歲婦人病逝,遺下兩個銀行戶口及現金總數116.8萬元,以及估值約400萬元的520方呎單位,死者無親人,但鄰居婦人申領其遺產,指與死者關係要好,生前答應將遺產轉贈。最後高院法官裁定鄰居婦人可獲其中100萬元,餘數撥歸政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57

皮蛋大王子女爭產 三子﹕律師費多過遺產

1 : GS(14)@2014-05-16 11:35: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16/news/ec_god1.htm

【明報專訊】上環知名溏心皮蛋店順興行創辦人、有「皮蛋大王」之稱的郭榮輝死後,子女爆發爭產,案件昨續審。郭老三子德成在庭上供稱,官司持續至今,興訟雙方所花費的律師費,相比起每名受益人分得的遺產還要多,又稱「唔想將家族擺上法庭」,他在庭外說對於「咁醜」被公開感到無奈。


二子指三子教父親立遺囑





二子郭德明一方在庭上指出,三弟郭德成於父親郭榮輝死前一年,「就好似滴水咁一路影響佢,不斷向佢落藥」,更不停向郭老抹黑德明及母親李煥,指他們於郭老死後將賣掉順興行,又稱德明用順興行的錢來做中藥生意,卻未見成果,若郭老死後將錢交給妻子,最終只會落入德明手中。郭老最終不敵德成的游說,才立下涉案遺囑。德成語帶激動地反駁:「如果我可以游說到老竇,我第一時間就叫佢畀多錢我,(遺產)就唔會好似家咁分啦」。

德明一方舉例,當德成得悉德明向父親推介中醫,便爭向他介紹另一中醫,更叫父親將德明之前介紹中醫的藥全部倒掉。德成回應稱這是父親的選擇。

德明一方又說,德成曾教父親立遺囑,更懷疑他曾向父親出示一張寫滿字的紙,要求父親「搬字過紙」,向負責草擬遺囑的律師作出書面指示。

德成強調於父親生前從不知遺囑內容,否認教父親立遺囑,強調為人子女只想完成父親心願,並說現在「好掛住老竇」。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AP8/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62

龔如心遺產終極判決830億做慈善

1 : GS(14)@2015-05-19 08:14:19

■華懋慈善基金昨終極敗訴,龔仁心以「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形容心情。羅君豪攝



【本報訊】華懋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830億元遺產案,隨着終審法院五位法官昨日一致駁回華懋慈善基金(下稱基金)的上訴,裁定基金不是受益人,而是信託人,可算塵埃落定。剩下的,據終院所說,是基金與律政司合作訂下監管慈善信託的計劃,成立監管機構,履行龔如心做慈善的遺願,包括設立類似諾貝爾獎的中國獎。記者:梁偉強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歡迎終院裁決,他表示基金是否信託人影響深遠,今次判決令往後的路向清晰,但律政司仍要與獨立律師團隊研究判詞,以及跟獨立臨時遺產管理人及基金商討,希望在法律框架下發揮基金的最大慈善效益。華懋集團主席龔仁心則指,判決只屬處理慈善的方式問題,相信政府並無牽制慈善基金的用意。


■龔如心

設監管機構執行遺囑

終院於判詞中表示,按龔如心遺囑成立的慈善信託,是重大的捐獻,需要有清晰的計劃加以管理,而非依賴她自家製的遺囑,此舉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而計劃有兩大目標,一是成立監管機構,二是設立類似諾貝爾獎的中國獎。終院指,監管機構成員的品格、經驗及判斷均應不受非議,也應精於公司管理及投資,以及對慈善信託可能活躍的範疇有深刻認識,當中包括醫學及科學研究、教育、救災、音樂、文學等。監管機構也要落實中國獎的項目,有需要可成立專責委員會。終院認為,中國獎不必跟足諾貝爾獎,重要的是有慈善目的。終院希望基金理事會與律政司合作,將計劃呈交原訟庭審批,也要考慮撥款照顧王德輝家人及華懋員工,以及檢討基金章程,以考慮執行委員會是否仍有作用等。龔如心為保先夫王德輝的遺產,與家翁王廷歆爭產,在等候高院裁決時,她揚言要將一切遺產留作慈善用途,並於2002年7月28日立下遺囑,由胞妹龔因心代筆,沒有諮詢法律意見。龔如心在遺囑開首,便說要將所有財產撥歸基金,但在隨後的三大段,表示要成立由聯合國秘書長、中國政府總理及特首組成的監管機構,監管基金壯大華懋集團,以其部份盈利發展慈善事業,包括設立類似諾貝爾獎、具有世界性意義的中國獎。此外,龔如心也指示基金照顧王德輝的家人、華懋同事及其子女等。基金於1988年由王德輝夫婦成立,以1996年至2001年為例,每年捐獻由17萬至5,600萬元不等。龔死前兩日,她的胞弟仁心、胞妹中心及因心才獲委任為基金理事。後來基金與商人陳振聰打官司勝訴,法庭裁定2002年遺囑是龔的最後遺囑。



基金非受益人 是信託人

不過,律政司其後突然入稟,要求法庭澄清基金不是受益人,而是信託人;基金則堅稱是遺產唯一受益人。高院及上訴庭均判律政司勝訴,上訴庭更指若基金是受益人,便不必嚴格執行遺囑,基金遂作終極上訴。終院昨表示考慮到遺囑的整體文意,包括命令式語言,清晰顯示龔如心要成立慈善信託,而慈善信託的設立,並非無條件將遺產饋贈,也不一定要有聯合國秘書長等人的參與,反而是在基金以外成立監管機構,由真正優秀的人管理,才是龔如心計劃的重要一環。自龔如心2007年死後,華懋集團已設立惠及3,000多名員工的計劃,截至2012年花費300多萬元,而遺囑中指明要照顧的王家中人,只剩下王德輝四名弟妹及五名姪兒女。案件編號:FACV9/1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9/191527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