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年十億,這是中信集團投入棒球領域的金額。有別Lamigo的韓式創新,中信兄弟使出高薪手腕,這場象猿對戰,在林智勝出走後,話題越來越熱。 一紙年薪破千萬的合約,讓三月十九日將開打的中華職棒,成為「美韓對決」戰場! 在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的推動下,中信兄弟隊以總額三年四千五百萬元的合約,網羅了前那米哥(Lamigo)桃猿隊的明星球員林智勝,換算一年年薪一千五百萬元,超越前旅美投手郭泓志、陳金鋒,成為本土球員第一人。 中信兄弟連兩個球季都打入總冠軍賽,但最後關頭都敗在La new集團旗下Lamigo桃猿隊手下,林智勝正是「頭號殺手」。 林智勝二○一五年在Lamigo的平均月薪不過四十三萬元,如今中信用近三倍價碼挖角競爭對手。因為現在辜仲諒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打敗韓國」。 經營手法大PK 猿走韓式創新,象仿大聯盟中華職棒大聯盟前國際組副主任王雲慶觀察,中信雖在辜濂松時代經營過中信鯨隊,但辜老當年公事繁忙,無法全心投入。辜仲諒接手後,花一年時間摸索,現在逐漸抓到訣竅。 放眼目前四個球團,僅他擁有最多時間與資源投入經營。 當年鯨隊爆發簽賭案,辜濂松心灰意冷,要中信別再碰棒球,沒想到辜仲諒不僅花四億元買下兄弟隊,還花上億元在屏東打造媲美美國職棒3 A級的棒球場,若再加上入股台中洲際棒球場、認養十二支偏鄉少棒隊、贊助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賽等,業界估算中信集團近三年砸近十億元在棒球上,振興棒運的 企圖心相當明顯。 中信兄弟領隊楊培宏指出,這個薪資是比照美國職棒大聯盟起薪標準五十萬美元計算,目的是希望留住優秀的台灣本土棒球人才,不必出國也能享有「gloal pay」(國際待遇)。 如此高的溢價,在經營上能回收?楊培宏坦言,以台灣職棒的市場來看,確實有可能虧錢,但「我們的目標不是只看商業,而是為了幫台灣留住好的球員,有帶動基 層棒球發展的深層意義。」楊培宏說,引進美國職棒教練、蓋球場,比照美國薪資水平,都是辜仲諒為了縮小台灣棒球與韓國差距而做的努力。 今年總冠軍賽後的慶功宴上,辜仲諒不僅沒有責怪球員,反倒高喊「要打敗韓國!」眼光顯然放在國際上。 有趣的是,兄弟最大對手,Lamigo目的崛起,正是向韓國職棒取經的結果。 母企業資本額僅中信千分之三的Lamigo,領隊兼總經理劉玠廷上任後,經營手法處處仿效韓國,除把場 邊啦啦隊當成明 星、用「少女時 代」規格包裝, 還把球場當成演 唱會辦趴,在周邊設親子區。 這些「韓式創 新」成功開拓 了新市場,二〇 一五年平均每場 買票進場球迷人 數衝破七千人, 營收、獲利、戰 績,均高居四隊之冠,還連兩年打趴中信兄弟, 這讓資源最豐、 歷史最久、球迷 最多的中信兄弟 情何以堪? 事實上,中信 接手兄弟之初經 營得並不順利, 第一任領隊做不 到半年就下台, 第二任領隊找來 職棒聯盟前秘書 長李文彬,結果更慘,被球迷批毫無作為,甚至發起「一日不下台,一日不進場不消費」活動。一年內,這支最有人氣球隊球迷流失逾兩成,平均每場人數跌破四千八百人。 自家票房自己救 猿表演吸睛,象高薪穩軍心楊培宏接替李文彬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止血。他知道,球員是球隊最珍貴的資產,要挽回球迷的心,必須先讓球員安心、開心。 他先放下身段與四十多位球員一對一面談,過去中華職棒受日、韓保守權威文化影響極深,不僅領隊高高在上,鮮少這樣彎下腰與球員溝通,調薪標準也僅看表面成績,投手若敗多勝少,隔年一定大幅減薪。 美式豪門球風的中信兄弟卻不這麼做。楊培宏舉一個大聯盟六勝十七敗的投手為例,因為其投球內容不差,敗場多來自隊友不爭氣,結果竟有近二十支球隊捧著合約想簽他,這在亞洲棒球文化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中信正是採用這種美式標準調薪,二〇一五年整體加薪一五%。 楊培宏尤其重視球迷心聲,一天花三、四個小時在網路上看各種訊息,睡前一定再逛一次P T T,做為一天「最後的巡禮」。「這樣我才能知道球迷需求、抱怨是什麼,隔天早上才能即時反應,」楊培宏說。 這種把球迷當衣食父母般 「晨昏定省」的用心,很快讓象迷回流。二〇一五年主場球迷人數成長二八%,比整個聯盟平均成長一二%高逾一倍。 對於中信撒錢挖角的做法,劉玠廷在媒體訪問時表示,或許在金融業,用挖角對手來壯大自己,是很慣用且速成的方法……經營職棒長期,應該是培養自己的人才,而不是這種速成的方武。 現在中信集團大手筆挖角林智勝,是否能打敗Lamigo的韓式經營手法,甚至進一步提升台灣棒球水準,在國際賽中戰勝韓國,將會是今年中華職棒最熱的話題。 撰文者林俊劭 |
辜仲諒捲入三項重大弊案,其中內湖購地及高買國寶集團抵押品兩案, 均來自內部人員匿名檢舉。追查各項交易細節,諸多亟待釐清疑點也逐漸浮上枱面。 六月八日的一趟大規模檢調搜索,讓中信集團實際負責人、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瞬間捲入三項重大弊案,包括被指在二○○三至○七年間挪用三億美元至私人掌控帳戶、一五年在內湖購地套取巨額私利、同年中信人壽高價購買亞洲廣場二樓圖利國寶集團等。各項指控,特偵組皆在第一時間對外說明,並迅速約談相關人等,顯然有備而來。 檢調搜索約談過後,中信金也立即發表四點聲明,全然否認上述指控。然而據了解,除了挪用三億美元一案之外,其餘內湖購地及亞洲廣場兩案,分別是來自兩封中信內部人員的匿名檢舉函。知情人士透露,兩封檢舉函「對於交易細節舉證歷歷、內容相當具體。」因此,收到檢舉的金管會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就能迅速移交檢調偵辦。 事實上,經《今周刊》訪查,檢舉函中「舉證歷歷、內容具體」的兩樁不動產交易案,的確存在諸多疑點。 疑點一:漲太凶? 不到兩年 土地飆漲六八%首先在內湖購地案方面,案情所指的對象,是一五年七月中信銀以總價五十一.四億元,向長虹建設及永約開發購買內湖區安康段十三之一、十三之七地號土地,並計畫由長虹建為地上十層、地下四層的中信銀自用大樓。 特偵組所質疑的「辜仲諒套取私利」,關鍵就在這塊土地離譜的價格漲幅,以及永約開發的神祕角色。 從價格來看,十三之一與十三之七地號的兩塊土地緊緊相鄰,其中,長虹建設在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以每坪九十四萬元的價格,買進十三之七地號、一一○二.七七坪土地;至於永約開發,持有的是十三之一地號,同樣是在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買入、面積同樣是一一○二.七七坪,買進價格也與長虹相同,均為每坪九十四萬元。 兩塊土地,賣方都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轉投資的盛至公司。 令人質疑之處,就在於這兩塊土地的身價飆漲,尤其是永約開發所持有的十三之一地號土地,更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之內,價格飆漲六八%。據中信金與長虹對此交易案的歷次重大訊息說明,在中信金付給長虹、永約開發共五十一.四億元的交易總額中,負責建造大樓的長虹可分得三十四億元。換言之,永約開發的售地所得約達十七.四億元,換算之下,每坪約達一五八萬元。 一三年十月買進、一五年七月賣出,短短二十一個月,每坪價格從九十四萬元跳升到一五八萬元,以總面積坪數計,永約開發因為中信銀的高價買地就能獲利七億元以上。那麼,永約的背後究竟是誰? 疑點二:設人頭? 永約代表人與中信關係密切特偵組指稱,永約開發即為辜仲諒的人頭公司,這個說法或許不是空穴來風。從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名稱登記為永約開發的公司,國內目前僅有一家,代表人為劉興欣,位於高雄市鳳山區某透天厝的二樓。無論怎麼看,這家門前馬路只有五米寬、登記資本額僅一百萬元的小公司,似乎都沒有主導巨額土地交易的財力。 然而台北市政府公司登記顯示,永約開發成立於一三年十月十六日,也就是買下安康段土地前六天,當時地址在大安區、代表人為畢浩丹;一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永約開發變更地址至高雄市,代表人也變成難以判斷身分的劉興欣。 畢浩丹何以被視為本案「關係人」?他曾在○六年辜仲諒所涉的紅火案中,被檢調懷疑握有祕密資料而遭境管;當年中信集團經營職棒球隊的「中信鯨育樂」公司,目前董事長也是畢浩丹,這一次交易,永約開發又是由畢浩丹成立。 於是,整起購地案的疑點,逐漸構成了足以朝向弊案推論的情節:辜仲諒由他人成立人頭公司永約開發,先買進十三之一地號土地,在自己能夠掌控中信銀購地決策的情況下,以高價向自己的人頭公司買進土地;這,就是特偵組的質疑劇本。對此,中信金在聲明當中指出,相關購地案「一切依照相關規定辦理,且由外部機構進行鑑價,並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絕無舞弊情事。」疑點三:太好賺? 七個月內獲利六六% 不過,上述購地案其實不是中信金與永約開發第一次合作。一四年五月十五日,中信銀買進內湖區安康段十五之二地號土地,賣方也包括永約開發,至於另一位賣方,則是由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次子李耀民擔任董事長的聯虹建設。 中信銀買地、永約開發與長虹老董次子的建設公司賣地,這樣的組合,如今看來也難免令人多做聯想。 由於聯虹建設並非長虹子公司,因此並未公告這筆土地的前後交易相關細節,但《今周刊》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發現,這筆總面積六四○坪的土地,原本同樣是由永約開發與聯虹建設各持一半,其中,永約是在一三年十月以每坪八十六萬元購入三二○坪,聯虹建設則在三個月後以同樣的價格購入另外三二○坪。至於當時的賣方,同樣也是黎智英的盛至公司。 在一四年五月的中信金公告中,表示這筆土地將用於興建地上七層、地下三層的自用大樓,建物總面積約三○八八坪,交易總額為十二.八九億元。營造業人士估計,若以每坪建造成本十二萬元來算,則此大樓的建造成本總額約為三.七億元,也就是,中信銀用於購買土地的金額約在九億元左右。 以此計算,這六四○坪的土地,中信銀可能是用超過每坪一四三萬元的價格購入,而被懷疑是辜仲諒人頭公司的永約開發,則在七個月內獲利六六%,賺進一.八億元。 當然,中信金的這筆交易同樣也經過外部機構進行鑑價,但畢竟主角相同、過程相似、也有短期價格飆漲的結果,因此必然也是中信金未來必須進一步對檢調說明的未解疑雲。 在這樁購地案中,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是中信銀委託估價機構之一;而在中信銀向長虹、永約開發購地的交易案,戴德梁行不動產投資顧問公司則是收取一千兩百萬元經紀費用的經紀商。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也成為此次風暴的檢方偵訊對象。 當年促成中信銀內湖購地案時,顏炳立曾對外表示「成交量就藏在價格裡!」以此說明本案對市場的指標意義;而在中信人壽一五年十月以每坪二百萬元、總價十五.六八億元標下亞洲廣場大樓二樓時,戴德梁行同樣擔任經紀商,顏炳立當時則說:「隋棠(指亞洲廣場二樓)帶著嫁妝嫁掉了,接下來就看志玲(指新光三越A8和曼哈頓大樓)了。」疑點四:假投報? 商辦急凍 高價買樓更詭異當年中信人壽以高價自國寶服務公司手中買進亞洲廣場二樓後,一周之內,新光三越A8與曼哈頓大樓標售案相繼流標,當時降至冰點的商辦市況,凸顯出中信高價買樓的不合理性,這樁交易,也成為這次中信金另一個涉案重點。檢調質疑,中信人壽高買亞洲廣場二樓,圖利賣方國寶服務公司。 商仲業者透露,當初國寶服務標售過程中,包括龍巖及不少旅館業者都有去看過案子,但因考量租客穩定性不高,所以沒有出手投標;最後中信人壽溢價一.七億元自國寶服務手中買下亞洲廣場二樓,的確令外界跌破眼鏡。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此驚人高價之下,本案當時宣稱的租金報酬率仍達三.六七五%,遠超過金管會對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所規定的二.八七五%。 《今周刊》記者六月十三日下午實地到亞洲廣場訪查發現,原本地下三樓到地上五樓的商場竟完全空置,中信人壽買下的二樓也未對外出租,手扶梯被關閉,各個樓層也都拉下鐵門不讓外人進入,如今只剩五樓有三間商家苦撐,其他樓層只留下空蕩蕩的隔間,與大樓外熱鬧的北車商圈人潮形成強烈對比。以現狀來看,當時宣稱的三%以上報酬率絕無可能達成。 經過六月八日的大動作搜索之後,六月十四日,特偵組持續傳喚總統府前祕書長、中信金最高經營顧問廖了以,以及台壽保大股東台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台壽保前董事長朱炳昱等。案情延燒、疑雲未解,辜仲諒能否挺過這次風暴,仍難定論。 辜仲諒小檔案 出生:1964年 現職: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經歷:中信金副董事長、 中信銀董事長、 中信金總經理 涉及官司: 海外結構債交易案(紅火案)二審判刑9年8月,目前更審中;另中信金被特偵組指於2003至07年間疑挪用集團3億美元至辜仲諒私人帳戶,為中信銀於14及15年內湖購地疑涉高價套利,旗下中信人壽疑涉高價收購國寶集團擔保品。 撰文 / 梁任瑋、周岐原 |
台灣牛肉麵的戰場又有新面孔,辜家第三代、中租總裁辜仲立推出「總裁牛肉麵」搶市, 這位租賃大王賣起牛肉麵,背後究竟有何盤算與勝算? 七月二十九日,台北捷運信義安和站附近又出現一家熱門排隊店,長長的人龍在烈陽下揮汗,儘管汗流浹背,排隊超過一小時的人群仍不以為苦。至於店內,當天賣破三百五十碗麵、用餐時段兩小時翻桌率高達三輪。這可不是哪家日本拉麵名店又首度來台開店盛況,這是台灣到處可見的牛肉麵店! 這家人氣不輸信義微風晶華冠軍牛肉麵的「總裁牛肉麵」大有來頭,原來這是辜家第三代、租賃大王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的私房菜,也是他跨足餐飲業開專賣店的處女作。 中租企業旗下的中租控股,去年營收三六八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六.○三元,雙創上市來新高,身為大股東的辜仲立可說穩居租賃大王地位。 端出私房料理 花三年研發、試吃逾百次 繼二哥辜仲愛吃日式料理,愛到開一家高檔日式料理「磯勢」,也順便當招待所祭貴客的五臟廟;老三辜仲立也跟上哥哥步伐,但這次端出來的美食卻很親民,一碗「總裁五寶牛肉麵」價格三八○元,還附上復古紅酒及三款自製小菜,價位是五星級飯店一碗五百元牛肉麵的八折不到。 「這比做租賃更累!」辜仲立替自家麵店站台時,向在場媒體大呼辛苦,因為一碗牛肉麵從點餐到上桌,十分鐘內就可完成,但這碗麵卻足足花了他至少三年、試吃超過百次研發期,現在才正式端上桌。 原來,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旅館管理碩士學位的辜仲立,對美食也相當有研究,過去在中信飯店時期,他就曾遍尋全台吃美食,其中牛肉麵更是他最愛的台灣味。 與辜仲立同為總裁牛肉麵關鍵推手、在中信集團服務超過三十年的成旅觀光行政主廚唐文浚透露:「十幾年前,總裁宴客的時候,就會不時要求我上牛肉麵,讓賓客品嘗。」認識總裁超過二十年、現任成旅觀光總經理,同時也是負責籌備新店的何信記補充說,總裁每年三節不時要送禮,有一次靈光一閃,不如把自己喜愛的牛肉麵口味開發成禮盒,「總裁自己本來就會料理,我記得有一次他跟大家吃鐵板燒,他還現場當起師傅炒飯給大家吃,那個米粒是粒粒分明,技術超級好!」三年前,成旅晶贊飯店台北蘆洲館首度推出總裁牛肉麵,市場反映不惡,隔年再推出只在自家網站和餐廳銷售的冷凍包,光去年就賣出兩萬包,「我們算是試水溫有成功!」唐文浚說,辜仲立看到自己喜愛的牛肉麵口味受歡迎,於是在去年底拍板投入館外餐飲,但店面選址又花了二、三個月,才會現在才正式開賣。 雖是看似平凡無奇的牛肉麵,但辜仲立對於食材可大為講究。「這碗麵叫作總裁牛肉麵,就得拿出總裁級的食材才行。」唐文浚轉述辜仲立再三吩咐的要求,「總裁指定要用小腱心(三層牛腱心)部位,因為小腿肉口感比較扎實。」小腱心位於牛的小腿部位,一層筋、一層肉、一層筋、一層肉……,紋路外形似豬肉的「三層肉」,口感也特別Q彈。但一頭五百到八百公斤重的牛,小腱心部位加總僅僅九百公克,但這是辜仲立特別指定的部位,不能馬虎。 打「總裁牌」搶市 預計未來一年開一家店 不只食材,湯頭也有學問。辜仲立派唐文浚前往廣東、四川取經,摸索出烹煮牛肉麵的工藝、工時、工段、工序「四招」。舉例來說,工序指牛肚煮三十分鐘就得起鍋、牛筋只能煮一小時……,甚至把牛肉麵當科學實驗研發。 不只如此,一般牛肉麵最講究肉質、湯頭口感,但辜仲立連對麵條的細度也有堅持。 「一般麵條○.三公分,但滾水燙下去,外面爛了裡面還沒有透,因此我們選擇用○.二公分,口感均勻、與湯搭配起來也比較搭。」開張三天後的八月一日,唐文浚接受《今周刊》採訪時,興奮直呼「成績超標」。 他原以為用餐時段翻桌率大概一、二輪,沒想到居然達三輪,每天銷出約三、四百碗麵,熱度之高,甚至現在還沒開店就有排隊人潮,「總裁早上才說,第二家要趕快開了!」儘管租賃大王的總裁牛肉麵開出紅盤,飯店體系競爭對手晶華牛肉麵國際化腳步卻跑在前頭,旗下牛肉麵坊去年年底剛在台北信義微風開張、旗下冷凍禮盒也已經進軍香港。晶華公關行銷副總張筠透露,今年九月,晶華還將前進美國紐約,準備大玩兩日「快閃店」。 這次辜仲立打出「總裁牌」,更在開幕記者會直言:「未來一年一家,而且不排除海外拓點,打造牛肉麵界的鼎泰豐。」頗有不讓餐飲前輩專美於前的意味。但下階段,辜家老三如何繼續在台灣牛肉麵的紅海市場後發先至,甚至跨海長紅,恐怕還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考驗。 總裁牛肉麵 成立:2016年 創辦人:辜仲立 店面坪數:50坪 單日銷售量:350碗牛肉麵 撰文 / 黃家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