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 里拉匯率大跌

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表示,土耳其軍方當地時間周五晚間發動政變,試圖奪取政權,並派坦克和士兵包圍了一些關鍵設施。

此前有報道稱,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發生槍戰。當局關閉了伊斯坦布爾兩座橋梁,軍用飛機和直升機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爾上空飛過。

受此影響,土耳其里拉匯率大跌,創下八年最大單日跌幅,美元兌土耳其里拉匯率上漲近5%,股指期貨因政變事件遭受重挫。WTI 8月原油期貨短線上揚逾0.3美元,刷新日高至46.33美元每桶,土耳其軍事政變讓投資者擔心中東能源供應秩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57

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 軍方稱已經控制國家

土耳其當地時間晚間11點左右發生軍事政變,博斯布魯斯海峽上兩座連接亞歐大陸的大橋被軍方關閉,軍方坦克占領伊斯坦布爾阿提塔克機場;國家電視臺也被軍方占領。與此同時,首都安卡拉上空飛機盤旋並聽聞槍聲。一個多小時後,軍方稱已接管政權。目前,所有進出伊斯坦布爾的飛機停飛。土耳其總理則在事發之初,在電視上發表講話稱,有部分軍隊企圖政變,現任政府仍然掌控局面。

目前,據土耳其新聞網Aksam最新報道,海軍少將Nejat Atilla Demirhan已被捕。另據法新社援引土耳其官媒Anatolia新聞社報道,754名涉嫌參與此次政變的軍方人士遭到逮捕,報道援引一名土耳其官員的話稱,29名陸軍上校以及5名將軍被除去官階。

住在博斯普魯斯大橋邊的華人陳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伊斯坦布爾上空,直升機轟鳴,軍方和警察發生交火,民眾被告知待在室內。

駐紮安卡拉中資企業工作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地方周邊正好緊挨著一個軍事機場,平時用於訓練,今天不知是否也被啟用。從李先生發給記者的短視頻中可以看到,他的周圍直升機轟鳴,窗外嘈雜,已經分不清是否是槍聲。

一個以“和平政府”為名的聲明在電視上發表,稱已經接管國家政權。還有報道稱,一些軍隊高層人士被拘捕。

根據CNN報道,正在土耳其西南地中海度假地馬爾馬里斯度假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過手機向CNN表示,這是小部分人的叛變行動,他很快能夠掌控局面。他並通過CNN呼籲市民上街對抗叛亂:“我希望土耳其人民到公共廣場和機場集會。我相信沒有什麽力量能夠高於人民的力量。”他說,他正在趕往安卡拉的途中,並揚言那些參與政變者將要付出沈重代價。

發稿時,爆炸和槍戰的各種未能證實的消息繼續從各國際主要媒體傳出。

市場動態

在傳出土耳其首都有槍炮聲和軍隊進入後,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已跌破3.00整數位心理關口,創6月24日以來新低。

MSCI土耳其ETF指數一度大跌3%。

WTI 8月原油期貨短線上揚逾0.3美元,刷新日高至46.33美元每桶,土耳其軍事政變讓投資者擔心中東能源供應秩序。

COMEX黃金期貨在電子交易盤中上漲。

澳元兌美元刷新日低至0.75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83

土耳其24小時軍事政變何以如此短命?

連接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大橋14日晚剛為發生在法國尼斯的卡車恐怖襲擊亮起藍白紅三色彩燈聲援法國,而第二天就被發動軍事政變的軍車和坦克占領,再過了不到24小時,博斯普魯斯大橋上的政變士兵已經投降。

這起未遂的政變導致了150名以上的軍人、警察和平民死亡,另有將近1500人受傷,當局還宣布已經逮捕了近3000名參與政變的人士。而政變的目標——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政變發生時他本人正在外度假,整個政變過程中遠程遙控,在4小時後飛抵伊斯坦布爾時,局勢已經得到控制。以是否能夠控制現任領導人作為成敗重要判斷標準的政變行動,以埃爾多安的毫發無傷宣告失敗。

但是,這次短命的政變,在很多方面給外界提供了思考空間。

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大橋上,民眾在政變士兵投降後自拍

民意和行動雙輸

首先是形式,在土耳其歷史上,政變並是一件陌生的事情,過去60年里至少發生了4次政變。15日的這次政變從行動路徑上看依舊延續了上個世紀政變的普遍做法——占領重要區域、首先攻入電視臺、通過媒體發表政變聲明。

但是,埃爾多安卻通過其一直反感的社交媒體發起反攻,利用自己堅實的民意基礎,通過視頻通話在CNN土耳其語頻道和社交媒體上號召民眾通過街頭遊行和廣場集會,表達對政府的支持。

一位在土耳其的中國留學生政變期間正在伊斯坦布爾,她聽到了戰機掠過的轟鳴,在街頭看到不少埃爾多安的支持者在清真寺的號召下遊行抗議政變,也在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機場看到了不知所措的滯留人群。

這位留學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有支持埃爾多安的,也有陰謀論者,反對、懷疑埃爾多安,並且同情士兵的,多是大學生、教授、藝術家和知識精英等世俗派,那些支持埃爾多安的,則多數是保守宗教派。

值得註意的是,土耳其是典型的穆斯林國家,穆斯林人口占總人口的95%。2014年埃爾多安贏得土耳其首次總統直接選舉時,其支持率遠超其他兩位候選人。

其次,政變的失敗與軍隊內部的支持不夠有關。有分析認為,目前雖然不知道政變武裝的動機是什麽,但是這次發動政變的軍隊,從一開始就出師不利。

從事後有3000多名參與政變的軍事人員被捕來看,政變力量遠多於當局口中的“一小撮人”,有報道稱4名將軍和29名上校軍官參加了此次政變,但問題是,這些軍官中的大部分都是軍隊中層,尤其從一開始,總參謀長胡盧西·阿卡爾將軍(Hulusi Akar)被扣為人質,海軍和特種部隊指揮官均表態不支持,均可見此次政變並未得到軍隊關鍵力量的支持。

從上述兩方面看,此次政變在民意支持和軍事支持上雙輸。

對埃爾多安的不滿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困頓與突圍:變化世界中的中東政治》一書作者田文林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政變跟以往的歷次政變相比有其特殊性,與埃爾多安近年來一些內政外交的失誤有關,政變很可能是部分民眾對埃爾多安統治不滿的一種體現。

“中東劇變以後,埃爾多安在中東地區的一系列政策昏招叠出。內政領域,埃爾多安近幾年強力推行私有化政策,導致國內貧富差距持續加大,同時,埃爾多安的統治帶有很強的獨裁傾向。可以看出,埃爾多安的內政外交所激起的民怨還是比較大的。”田文林稱。

田文林表示,除了此前支持埃及和突尼斯民眾反對政府,埃爾多安還支持敘利亞民眾反抗阿薩德政權,但是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敘利亞陷入恐怖主義活動泥淖,近兩年也波及到土耳其。另外,土耳其在敘利亞等地推行的這種政權更替也激發了難民問題。土耳其作為敘利亞鄰國,更是直接受到難民潮外溢的影響,治安和財政壓力都變得非常突出。

從1960年以來,土耳其已經發生過4起成功的軍事政變(1960年、1971年、1980年和1997年),但是軍人幹涉內政對於現在的土耳其來說是否還有民意基礎?或者說民眾是否還歡迎軍人?是此次失敗政變值得探討的問題。

北大歷史系副主任、土耳其研究專家昝濤在其研究中提到,土耳其軍人以往的幾次幹政,最重要的原因是多黨競爭的民主政治的失敗。以往的軍人幹政大多獲得民眾的支持,但現在即使是警惕伊斯蘭複興的世俗主義者也不願意看到軍隊出面幹政這種不民主的現象,土耳其人形成的共識是,需要常規的文官體制來捍衛民主與世俗主義,而不再是軍隊幹政。

忠於埃爾多安的軍隊

在政變發生後,各種輿論分析最大的焦點在於,世俗化和宗教化之爭,導致了土耳其的種種亂局。

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留下了一句話:“文明只是意味著西方的現代文明,此外不可能是任何其他的東西。”凱末爾主義因此開啟了追求世俗化和現代化的時代。此後,政教分離和議會制一度讓土耳其成為最民主自由的伊斯蘭教國家。其中,軍隊便是世俗主義的堅定擁護者。

不過,在土耳其這樣一個穆斯林國家里,政治決策和法律中沒有宗教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過去4次軍事政變的共性之一就是糾偏,防止土耳其伊斯蘭化。然而,有穆斯林兄弟會背景的埃爾多安所在的正義與發展黨,過去一直強調民主和政教分離,近幾年卻開始推行相對伊斯蘭化的政策。

“從2002年上臺以來,埃爾多安逐步把他的勢力向軍隊滲透,一定程度上對世俗化的軍官進行更換,開始控制軍隊,這就解釋了為什麽這次政變不像以往那樣可以很快地接管政權,政變軍隊反而遭到了另一部分主要軍事力量的抵制,這也證明,現在的土耳其軍隊,相當一部分是忠誠於埃爾多安政府。”田文林說。

田文林認為,土耳其軍隊不僅是軍事力量,還是一股政治力量。這次政變不成功會加速埃爾多安對軍隊進行清洗和更換,而且,由於組織上已經被削弱得非常嚴重,未來土耳其軍隊再發動類似政變,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12

中國將於7月19日至21日在南海海域軍事訓練

中國海事局官網發布消息,7月18日,海南海事局發布南海部分海域軍事訓練航警:7月19日、20日、21日(0700-1700)將在 19-20N/110-33E、18-40N/110-25E、18-40N/111-04E、19-20N/111-04E,四點連線水域範圍內進行軍 事活動,禁止駛入。

此前,7月5日至11日,解放軍在海南島以南西沙群島水域進行軍事演練。有媒體稱該次南海軍演是應對菲律賓單方面挑起的南海仲裁案結果。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當時表示,這是海軍根據年度計劃進行的例行性演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63

日本政府將向越南菲律賓增派武官 強化軍事合作

據日本新聞網8月12日消息,日本政府為了強化與越南和菲律賓的軍事合作,決定向這兩個國家的駐在大使館增派武官。

日本政府目前派駐在世界主要國家大使館和國際機構的武官人數總計為61人,在越南和菲律賓的大使館里,各配置了1人。日本政府計劃在2017年,向越南和菲律賓大使館各增派1人,實施2名武官體制。

消息稱,日本政府向越南與菲律賓增派武官,是為了加強南海地區的中國軍事情報收集,強化與這兩個國家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合作。

日本擬移交菲律賓兩艘大型巡邏艦 助加強南海巡邏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13日消息,日本和菲律賓已展開協商,預計日本將從下周起把兩艘大型海岸巡邏艦移交給馬尼拉,協助菲律賓加強在南海爭議海域的巡邏工作。

目前,菲律賓共有10艘44米長的中型海岸巡邏船。日本兩艘總值88億比索(約12.328億人民幣)的新型多功能快速反應艦有90米長,它們的加入將增強菲律賓的海域巡邏能力。

日本外務省副發言人大鷹正人在馬尼拉表示:“兩國政府正探討引進兩艘船艦,這次會是更大的船艦。雙方正在進行討論,還在討論細節,我們還需要一點時間。”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87

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開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251

駐吉布提的美軍基地。(新華社/法新/圖)

近日,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已在吉布提開建,該基地距美軍基地僅8英里,預計明年初可以完工並移交解放軍使用。對此,吉布提政府表示歡迎;吉布提美軍基地司令官庫爾特·桑塔格則認為“難以接受”。

“支援設施”

2016年1月,經過吉布提的美國商隊開始首次看到解放軍在港口岸邊活動,美國FOX電視臺網站還報道說,解放軍已在工地邊建立起崗哨,新的碼頭和集裝箱港口正在成型,低矮的混凝土建築和船塢也在施工,並升起多面五星紅旗。

據稱,該基地占地90英畝,設有武器倉庫、艦船和直升機維護設施,可能會駐紮少量海軍陸戰隊或特種部隊。早在今年2月底,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就公開證實,中國在非洲國家吉布提的海軍保障設施已經開始建設。不過,中方否認西方的說辭,稱吉布提的基地只是一個“支援設施”。

吉布提位於非洲東部、扼守紅海至亞丁灣通道,人口只有不到100萬,卻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以吉布提為軍事活動的原點,可極大地擴大反恐、反海盜、保障石油運輸線安全等活動半徑。同時,中國對海外依存度越來越高,保護海外資產和人員安全刻不容緩。在此設立軍事基地,將使中國保護海外利益的能力大大增強。

美國五角大樓預計,今後10年,中國將會擁有幾個海外軍事基地,包括阿曼塞拉萊港、塞舌爾群島、巴基斯坦卡拉奇等。當前,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均在吉布提設有軍事基地。

美軍“難以接受”?

中國已經開工建設吉布提海軍基地,該基地距美軍基地僅有8英里。對於中國軍事基地的存在,吉布提美軍基地司令官庫爾特·桑塔格表示“難以接受”。

早在2001年,美國就開始將吉布提納入其海外軍事版圖,在那里設立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

2016年8月22日,《韓民族新聞》的一篇文章解釋了美方的顧慮:中國軍事基地附近的美國及法國軍事基地,正在通過無人機對中國軍事基地進行全面監視;《華爾街日報》也聲稱,中國在吉布提的軍事存在也是為了監視其他國家的行動。

美方提出一項要求:中國不能在自己的軍事基地上發展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軍用飛機。

不過,中方並沒有理會美方的顧慮。《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中國仍向吉布提方面提供了一架渦輪螺旋槳飛機,美國軍方稱曾看到這架飛機在其無人機使用的跑道旁降落。

無疑,美國在堅持“雙重標準”,它擁有海外基地的數量最多、幾乎遍布全球。美國政府2013年發布的報告透露,其在40多個國家設有將近600處海外軍事基地,駐紮有40多萬美軍。

海外軍事基地是全球性大國的標配。法國、英國的海外基地數量則緊隨其後,但與美軍差距較大。俄羅斯也正在恢複使用一些海外軍事基地。近年來,日本也加大了海外軍事基地的建設:2011年,日本在吉布提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這也是二戰後該國首次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並部署有陸地、海上和空中三支自衛隊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30

俄或重越南和古巴軍事基地

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尼古拉潘柯夫上周五(10月7日)在國家杜馬發表講話時表示,俄羅斯正在考慮重啟位於越南和古巴軍事基地的可能性。分析指出,此舉旨在鞏固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地位。

據悉,由於長期經費不足以及把重點轉移到打擊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上,俄羅斯於2002年關閉了位於越南金蘭灣的海軍基地和位於古巴洛爾德斯的電子監聽站。

“我們正在重新考量之前所做的決定。”潘柯夫表示,但他並沒有給出更多細節。

俄羅斯克林姆林宮新聞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上周五(7日)也對媒體表示,自從2002年關閉這兩個軍事基地以來,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世界局勢很不穩定,一切都瞬息萬變。由於近兩年國際安全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每個國家都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重新對這些變化的影響進行評估,並提出合適的解決對策。”佩斯科夫表示。

另據路透社報道,目前越南和古巴對於俄羅斯的這一宣布均未回應。

據悉,本月7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剛剛批準了在敘利亞建設永久軍事基地的條約,俄羅斯可無限期且免費地在敘利亞軍事基地內部署軍隊和物資。此外,目前俄羅斯已經與越南簽署協議,簡化俄羅斯船只進入金蘭灣的程序。此外,2014年以來,俄羅斯空軍一直在使用位於越南的一處機場。

冷戰時期,這兩處軍事基地曾經在俄羅斯全球軍力部署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位於古巴洛爾德斯的電子監聽站曾經是俄羅斯距離美國本土最近的軍事基地,它距離美國佛羅里達礁島群只有不到100公里遠。1962年,這里爆發了古巴導彈危機,俄美就在此軍事基地部署導彈的問題對峙了13天。另有消息稱,這個電子監聽站提供了蘇聯和後來俄羅斯75%的戰略情報。

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大幅弱化了其在世界範圍內的軍事存在,關閉了包括越南金蘭灣和古巴洛爾德斯電子監聽站在內的部分軍事基地。目前,俄羅斯只在敘利亞、前蘇聯國家和俄羅斯本土擁有軍事基地。但近年來俄羅斯一直抱怨西方國家對其關閉軍事基地的行為“並不領情”。俄總統普京認為,由於俄羅斯在海外擁有的軍事基地數量很少,因此俄羅斯不能被看做是一個好戰的國家。

目前,美國正在加緊與古巴改善關系。而在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和北約軍隊在東歐的軍事存在問題上,俄美關系十分緊張。甚至有分析指出,目前俄美關系的緊張程度已經達到了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88

外交部: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

14日從外交部網站獲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

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幫辦稱,臺灣應增加軍費以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威脅。中方對上述言論有何評論?”

耿爽表示,中方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我們敦促美方恪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的承諾,謹慎、穩妥處理臺灣問題,避免中美關系大局受到不必要的幹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36

扣押軍備,是因看中其軍事技術?中國軍事專家:“夜郎自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601

2016年11月24日,香港,香港葵湧貨櫃碼頭發現9輛裝甲車,海關正展開調查(資料圖/圖)

2016年11月23日,像往常一樣,香港海關對葵湧貨櫃碼頭停靠的船舶例行檢查。

一艘從臺灣經港的貨船上,貨櫃被緩緩打開,里面所裝載的物品讓海關人員面面相覷:3個貨櫃裝有仿真軍事用品,9個貨櫃中搜出9輛貨真價實的新加坡裝甲車。

軍備扣押,於是外交場一時風起雲湧。

“中方已向新方提出交涉,要求新方嚴格遵守香港特區有關法律,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做好後續處理工作。”2016年11月28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表示。

而新加坡方面似乎態度曖昧。新加坡外交部部長維文一面聲稱,“我們不會允許任何單一事件挾持新中關系”,卻又強調與臺灣地區的軍事合作是“特別安排”。

除此之外,輿論界還衍生出了中國“覬覦新加坡先進裝甲車的軍事秘密”的諸多猜測。北京的一名軍事專家表示,所謂“中國想借機偷師新加坡先進裝甲車”的猜測是夜郎自大,我們的裝甲車、通訊系統毫不遜色。

新方想索回被扣裝備

截至記者發稿時,新加坡軍方和外交部門已派出斡旋小組抵港,至少進行了三輪磋商,目的卻只有一個:索回被扣押的軍用裝備。

2016年11月24日,新加坡國防部發布一份簡短的文告聲稱,被扣押的軍品主要是泰萊斯AV-81輪式裝甲車,供新加坡武裝部隊“例常海外軍訓”使用。但並未透露“海外軍訓”究竟在哪里。

從港口以及相關航運組織提供的航運記錄來看,運載裝甲車的貨船(編號APL QATAR 041)是11月21日從臺灣高雄出發,中途曾在廈門海天碼頭停泊,原定29日抵達新加坡。

種種跡象表明,新加坡與臺灣有著軍事上的聯系。根據新方所稱的“海外軍訓”推斷,這批裝甲車極有可能用於新臺合作40年之久的軍事訓練計劃——“星光計劃”。高雄海關也已承認,香港海關查扣的數輛新加坡陸軍AV-81裝甲車及軍事物資,是新“星光部隊”的訓練用軍品及車輛。

這樣的軍事合作,對於新加坡政府支持‘一個中國’的立場而言,無疑是矛盾的。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12月7日召開的記者會上作出回應,希望新加坡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同時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和法規。

中方軍事系統出色,無需偷師

“AV-81毫無疑問是新加坡自主研發的裝備皇牌,性能良好,得到美國海軍陸戰隊青睞,今年3月才取得價值1億多美元的合約,向美方提供13輛戰車作測試用途。”香港時事評論員黃世澤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推斷,“以中國軍方對美國尖端軍事技術的高度興趣,AV-81的技術細節,肯定是解放軍高層想要知道的。”

現代戰爭中,戰場通訊與電子幹擾生死攸關。據稱,被扣押的泰萊斯裝甲車上裝備有跳頻無線電通訊系統,牽涉到新美、新臺、臺美等各方正在搭建的“戰場實時通訊系統”。對此,北京的一名軍事專家並不認可,“美軍只不過是買了幾輛泰萊斯裝甲車當‘陪練’而已,所謂中國想借機偷師‘新加坡先進裝甲車’,更是夜郎自大,我們的裝甲車、通訊系統毫不遜色。”

“幾乎所有的揭秘和猜測,都假定這是香港海關奉中國政府之命所刻意進行的查扣。這種理解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即完全不了解‘一國兩制’下中央政府與香港政府的關系。”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亞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江雨分析認為。

多年來,為防止“香港特區成為大規模毀滅武器的擴散渠道”,特區政府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的戰略物品進出口管制法律體系。王江雨認為,無論在法理上還是現實中,北京不僅不大可能直接指揮港府的職能部門,即便在執行戰略物品進出口管制時,香港海關也是依法獨立執行。

更可能是新方疏忽所致

從各方公布信息判斷,扣押事件更可能是新加坡方面疏忽散漫所致。

航線設計上,該貨輪不是直接從臺灣駛往新加坡,而是莫名其妙地經停廈門、香港。按照香港海關規定,倘若這些裝甲車僅裝載於船上,只要不“落地”就無需申報。然而,承載方不僅把軍用裝備落地堆場,還沒有報關。

不僅如此,此次涉事船運公司的信譽也有待考究。“臺灣達飛通運公司”隸屬船運公司CMA CGM,至少兩次轉賣於法商之間,財務吃緊,管理混亂。本次運載裝甲車的貨船甚至沒有被歸入“臺灣達飛通運公司”名單,以致最初有媒體誤報“幽靈船載神秘軍火”。

“武裝部隊以商業運輸運載一般軍備已數十年,也常在香港停靠,但從未出現狀況。”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接受媒體采訪時辯解說。

不管原因為何,都無法阻止裝甲車被扣押之結局。如今,九輛裝甲車及相關裝備已轉移至內河碼頭倉庫,被打開的集裝箱再次密封,香港海關安排保安24小時駐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41

尷尬!默克爾訪美握手遭拒 還被特朗普推特催繳軍事保護費丨視點

3月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美國,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首次會談。

在聯合記者會上,特朗普表達了自己對北約的極力支持,但同時他也表示,美國需要北約的其它盟國支付相應的軍費開支份額。此外針對貿易問題,特朗普強調,在過去幾年,美國受到了許多國家的不公平待遇,這種現象必須停止。對於美國和德國之間的貿易問題,特朗普回應稱,自己提倡公平貿易。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發言中強調,只有公平貿易才能實現雙贏。而針對北約防務問題,默克爾將“2%的GDP用作防務開支”的時間設定在2024年。

令人尷尬的是,在記者會之前,兩國領導人在橢圓形辦公室合影,面對媒體的強烈要求以及默克爾的小聲詢問,特朗普都表現出了無視,至始至終都沒有和默克爾握手。一些西方媒體將此次默克爾訪美形容為尷尬的首次會面。

會面後第二天,特朗普又連發兩條推特“催促”德國補交北約國防軍費,認為德國享受了北約的軍事保護,卻沒有支付相應的軍事費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