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獵聘網戴科彬:資本市場的寒冬期會比想象的要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2/157346.shtml

獵聘網戴科彬:資本市場的寒冬期會比想象的要長
王亞奇 王亞奇

獵聘網戴科彬:資本市場的寒冬期會比想象的要長

“要給團隊準備足夠的錢去為未來的打仗做準備。”

i黑馬7月12日消息 日前,中高端人才招聘網站獵聘網宣布完成D輪超1億美元融資,估值近10億美元。這是繼2014年初獵聘完成C輪7000萬美金融資後的最新一輪融資。

“無論國內資本市場還是國外資本市場,看上去寒冬期都比我們想象的要長。要給團隊準備足夠的錢去為未來的打仗做準備。”獵聘網CEO戴科彬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未來6到12個月資本市場不會有明顯好轉的跡象,這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沒有企業願意砸錢為未來買單,而企業人員擴張,發展速度受限時,第一個影響的一定是招聘領域人員的流動性。因此,如何在招聘領域持續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是獵聘網當前的重要命題。

但是,在資本寒冬與人才招聘領域激烈廝殺的雙重壓力下,獵聘網是如何完成D輪一億美金,成為互聯網招聘領域第一支獨角獸的?戴科彬對如今的互聯網招聘市場又有何看法?

 口述/獵聘網CEO戴科彬                                                            

“資本市場的寒冬期會比我們想象的要長”

獵聘本身是做招聘的,我們能很直觀的感受到企業對招聘需求量的旺盛程度。

去年底,我們在預測2016年企業招聘需求指數時發現,很多企業是很艱難的,尤其在TMT領域。

我們甚至做過一些簡單的測算,10家A輪公司有5家會跟我們說,他們的招聘跟以前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不會增加,有3家告訴我們招聘會減少,還有2家告訴我們沒有招聘需求。實際上,A輪公司應該是非常高速成長的體系,但是從招聘需求很明顯看到他們現在的狀態後,我的判斷是,這個寒冬期會比我們想象的要長。它對中國最大的影響是,企業對創新科技的投資會出現問題,沒有人願意砸錢為未來的時候,瞬間就會影響招聘領域人員的流動。另一方面現在國內國外資本市場的狀況也不允許公司快速走上上市的路子,所以我們需要盡快的融資,經歷資本市場的寒冬。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希望公司在一個非常安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真正思考資源的創新。當企業面臨非常強的生存壓力的時候,創始人都在想如何把業務、收入如何搞起來,一定不會對產品、技術人員增加投入,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我們現在兩層都是產品和技術人員,不夠錢的時候是不敢養這麽多產品、技術的。

上一輪融資之後,我們還在天津建立了一個全球職業發展中心的總部,後來又延伸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成都的分中心,里面又拓展了人,這對公司來說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我很認同雷軍說的,要給團隊準備足夠的錢去為未來的打仗做準備。這個全球職業發展中心讓獵聘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強了,我們不在僅僅是一個在線的互聯網產品。

一個在線互聯網產品,要被別人複制是很快的。雖然他抄不到核心的東西,但工具畢竟還是可以被模仿的,但是當你把互聯網的線上和線下結合在一起,尤其把產品和服務綁在一起,結合大數據的匹配體系,競爭壁壘會變得非常大。別人再做類似的產品,通過大量導流都沒有用,因為這里面有很多人、匹配和服務的東西在里面,都是需要資金的,尤其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你還想投入這個事情,就更需要資金了。

基於這些原因,我們做了這輪我們認為很有必要的,在上市之前的融資。

我們吃的是中國最願意花錢的80%的人

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做的是市場存量,他們的信息交易模型,企業可能只有10%到20%的預算在這上面,當58趕集等流量很大的公司進入時,他們會存在威脅。

獵聘做的是市場的增量,我們吃的是中國企業最願意花錢的70%,80%的部分。原來這些公司要花很貴的錢去招一些高層或者中層的人才,通過信息交易模式效果肯定不好,用獵頭又太貴。今天一家企業在北京招一個15萬到20萬左右的技術工程師或者財務經理、HR經理,如果用獵頭招要付20%的服務費,大概在3萬到4萬之間。中大型規模的公司一年要招十幾到二十個這樣的人,服務費就需要三四十萬,還不算這些人來了半年之後做不好就走了,企業還需要重新招人。

獵聘做的是基於信息廣告和獵頭高端服務中間的這塊市場,把原來未被滿足的企業需求拉起來,把原來付了很貴的錢,但是又不是獵頭服務的變成通過獵聘產品和標準化服務可以解決的事情。

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濟環境很糟糕,但獵聘去年一年保持了125%的增長,你去看前程無憂、智聯,他們2015年的增長可能20%都不到,而且我們的體量差不多只是他們的一半左右。

很多人說一個公司能多持久的保持持續性增長,如果去研究所有公司增長的模型會發現,曲線有一天可能變平緩或者下降,這個時候需要另外一條曲線代替它,這個叫做非連續性創新,獵聘還遠遠沒到那個瓶頸。但是當我們規模是1億的時候,翻3億很容易,5億想變成10億的時候,如何尋找到更好的增長點,讓公司在健康增長,而不是拉伸性增長,這是對我們團隊的考驗。 

“目前的招聘模式不能代表完全的未來”

這兩年人力資源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低端藍領市場以前相對來說不那麽受待見,但是隨著58、趕集的興起,藍領變成了一個量非常大的市場。

白領市場里面,又分為初級白領和中高級白領,中高級白領獵聘是一個互聯網產品+流量+服務的模式,壁壘很高,初級白領靠平臺效應和流量,這個需要很大的資本力量。

我個人認為在人才招聘市場再造一個大平臺的可能性不太大。就像今天你要再造一個智聯出來,花的錢遠遠高於它當年的投資,為什麽?當年他們用一千萬美金砸到CCTV,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今天你去砸,可能一個省的人都不知道,這就是變化。

但是如果你去看美國、日本、歐洲,你會發現美國的勞動人口是4億,我們是13億,他們能夠出很多人力資源服務的優秀公司以及相關產業,但在中國,目前為止只有兩家上市的招聘公司,這個市場還有很多空隙和未被滿足的需求。

在這種環境下,這個市場一定會產生很多細分的,小而美的東西,比如只服務於某一類公司。我並不覺得目前已有的模式就能夠代表完全的未來,還會有很多新的東西是能夠持續的幫助這個領域創新和改革。

比如以前我們認為,低端領域派遣是最有效的,因為低端人群就是靠老鄉關系,到目前為止這種模式在世界範圍內還是很流行。但是智能手機普及以後,很多中間環節是可以跳過的,或者另外一個中介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成為一個更大的中介,他們通過手機端直接聯系所有的藍領工人,並把這個功能輸送到企業,這種中介是信息化中介,比原來的以人為主更有效。

趨勢是在不斷發生的。現在中國越來越多人崇尚自由工種,尤其是女性,有了家庭瑣事之後更多的希望時間靈活安排,這些都是趨勢。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是會改變雇傭關系的,獵聘也要保持持續對技術和創新的投入才能保證未來在競爭中不會被落後,否則突然一個新技術產生的時候,你可能就沒掉了。

獵聘網 戴科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397

特朗普內閣比想象中“傳統”,問題是軍人有點多

就在兩周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看起來還是想要組建一支“反傳統”的內閣團隊,然而隨著重要成員提名的逐一公開,正逐漸成型的美國新內閣看起來卻比許多人預料得要“傳統”得多,而且美軍的味道有點重。

傳統而多元化

首先,特朗普提名的國防部長、退役海軍上將馬蒂斯得到了共和黨內的一致認可。

其次,交通部長趙小蘭的提名意在夯實特朗普政府和國會山共和黨大佬之間的合作關系。

特朗普最初做出的幾名內閣成員提名似乎是對忠實追隨者的褒獎,包括將其前競選活動負責人班農任命為高級顧問、退役軍官弗林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在共和黨初選中第一個為其背書的參議員賽森斯任命為司法部長等。

接下來的一些任命則表明,在任命重要內閣成員時,特朗普願意“不計前嫌”。比如,被特朗普任命為駐聯合國大使的南卡州州長黑利在初選階段支持的是特朗普的競爭對手。

財政部長姆努欽來自華爾街,而最近幾屆政府的財長也有幾名是華爾街出身。

在內閣最重要職位之一的國務卿人選上,特朗普或許面臨著最大的考驗。有四名可能人選最終浮出水面,其中包括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但羅姆尼被提名的潛在可能性卻在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中引發了強烈抗議。

而最新的幾名內閣成員任命則多少體現了當選副總統彭斯的影響。這位印第安納州州長在共和黨內保守派人士中評價甚高,也擔當起了特朗普和黨內建制之間的“橋梁”。

以共和黨的傳統標準來看,特朗普的內閣團隊比許多人所預想的更多元化,而從他目前已經做出的任命來看,特朗普多多少少已經“取悅”了競選期間對其持批評態度的黨內人士,或至少“令這些人放心不少”。

目前看來,特朗普的新內閣不僅準備實施共和黨的長期目標,如撤銷《平價醫療法案》和削減稅收等,還將推動特朗普在競選中有關邊境城墻和貿易的承諾。

不過,新內閣和當選總統在一些核心議題上也存在著沖突,包括對伊朗的政策、醫保制度、移民問題等。

軍人太多?

特朗普內閣的另一個特點是,軍人數量似乎有點“太多了”。

已經提名的軍人出身的內閣成員有:退役海軍上將馬蒂斯任國防部長,退役陸軍中將弗林任國家安全顧問,畢業於西點軍校、在冷戰期間是陸軍軍官的蓬佩歐任中情局局長。

此外,特朗普還在考慮任命退役陸軍上將彼得雷烏斯為國務卿、退役海軍上將凱利(John Kelly)為國務卿或國土安全部部長、羅傑斯(Michael S. Rogers)為國家情報局局長。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這些軍官將為內閣帶來不少有益的經驗,但特朗普內閣對軍人的過分依賴也應該引起警惕。

首先,偉大的將軍並不一定就是偉大的內閣官員。此前也有履歷無可挑剔的軍官被任命為政府官員,但入閣後的表現卻各不相同。比如,福特和小布什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斯考克羅夫(Brent Scowcroft)和里根政府的國務卿海格(Alexander Haig)都是軍人出身,前者是一名退役空軍軍官,後者是一名陸軍軍官。但前者在任期內表現優異,在他的帶領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冷戰期間對美國外交政策進行了高效管理,直至冷戰結束、蘇聯解體。海格的表現卻乏善可陳,導致(或幾乎導致)了幾場民眾和軍隊之間的危機,他本人不得不在上任1年半之後辭職。

其次,無論這些個人有多優秀,內閣中軍人數量太多將可能威脅到軍民關系。美國憲法規定現役軍人不得參政,就是為了防止出現軍事獨裁的發生。1947年的《國家安全法》進一步規定,國防部長必須是平民,禁止任命退役不滿10年(後改為7年)的軍人。馬蒂斯退役僅3年時間,這意味著如果他要正式就任國防部長,國會必須要通過新的法律。

再者,邀請數量較多的軍人入閣可能並不見得有助於改善,反而可能破壞軍民關系。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對軍隊領導層的批評,現役軍人和內閣中任職的前軍官聯合起來的可能性,都將加劇軍民之間的緊張態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59

ST景谷重組終止:“債權關系比想象中複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16/1128325.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7月4日,ST景谷(600265.SH)發布複牌公告,稱公司本次資產重組因為條件不成熟而終止,即日複牌。此後9個交易日內,ST景谷卻走出一波上漲行情,股價一度上揚超過15%。

“我們進入這家公司之後才發現,它的債權關系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目前正在一步步理順關系。”2017年7月10日,ST景谷實際控制人張興海兄長張興禮告訴經濟觀察報ST景谷資產重組終止的原因。

ST景谷的控股股東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小康控股”),還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小康股份(601127.SH)。具有傳奇經歷的三兄弟張興海、張興明、張興禮,是小康控股的股東。

小康控股前後一共在ST景谷上投入了超過15億元現金。“接下來我們會考慮把優質資產註入,肯定會遵守規則,不會註入構成同業競爭的資產。”張興禮說。

入主ST景谷

小康股份2016年6月上市以來,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張興海的資本市場運作並未止步於此。這位與東風汽車合作量產微車聞名於行業的重慶籍民營企業家,把目標瞄準了雲南的一家上市公司——ST景谷。

2015年9月,經歷了股權被司法凍結和司法劃轉的ST景谷,其第一大股東景谷森達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景谷森達”)決定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一次性整體協議轉讓所持有的本公司3202.67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4.67%。

而ST景谷的第二大股東廣東宏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ST景谷24.42%股權,ST景谷的前景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此時,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小康股份的控股股東,下稱“小康控股”)具有傳奇經歷的三兄弟張興海、張興明、張興禮(三兄弟是小康控股的股東),在資本市場上同期進行著兩個動作:一,把小康股份進行IPO申報,並按照程序流程走;二,如在資本市場上物色較好的殼公司。

在ST景谷進行股權公開轉讓的同時,小康控股實際上已經通過二級市場開始競購ST景谷。

2015年9月9日,ST景谷公告,北京瀾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自然人楊華(現任小康股份證券事務代表),互為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購買ST景谷達到5%的舉牌上限。

景谷森達在公開轉讓給出的第9條限制條款中明確:意向受讓方、或其直接或間接控股股東、或其實際控制人最近三年(2012年度至2014 年度)已經在景谷縣轄區內建設投資總額不少於2 億元人民幣,或承諾未來三年內在景谷縣轄區投資建設投資總額不少於3億元人民幣的生產基地。小康控股旗下在雲南景谷投資的小康礦業已經符合並滿足這一要求。2015年9月23日,ST景谷公布了景谷森達公開轉讓應征方的情況,在3名意向者中,首選受讓方為小康控股。

2016年11月6日,景谷森達與小康控股簽署協議,景谷森達協議轉讓其所持ST景谷,每股25.37元,較基準價16.65元溢價52.37%,總價款8.13億元。同時,小康控股與瀾峰資本簽署合作協議並達成一致行動,後者舉牌持有649萬股(占總股本5%,楊華已將所持股權全部轉讓)。

ST景谷在小康控股入主之後,股價隨即上行,一路漲至最高的37.78元。

至此,實際控制人張興海三兄弟,在資本市場上兩個大動作——小康股份IPO和入主ST景谷均告成功。

資產註入猜想

入主ST景谷後,面對該公司複雜的債權關系,小康控股不惜投以重金。從2016年8月18日起,小康控股已經分六次對ST景谷進行財務資助1.96億元,同時,小康控股還免除了這其中6600萬元債權的償還義務。 這意味著小康控股等於無償贈與上市公司6600萬元,並沒有附加任何條件。

媒體開始對ST景谷的前景進行猜測,比如2017年1月12日一篇報道稱,ST景谷現有的林木等資產已經確定將被剝離。

此後這一消息被ST景谷迅速否認並予以澄清。而在此時,ST景谷的股價已經攀至高峰,超越37元每股。

遊資開始借ST景谷的重組預期而爆炒股價。

在小康控股的財務資助下,ST景谷在2016年度擺脫虧損,並重啟了部分已經停止生產的車間。2017年3月31日,小康控股向ST景谷發發去《告知函》:小康 控股擬增持公司股份,並以要約方式,向除小康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北京瀾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外的公司其他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的要約。

在要約收購書中,小康控股擬要約收購15,999,198股上市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2.33%,要約收購價格為37.78元/股。

在2017年5月11日的要約收購結果中,最終有1,871個賬戶共計40,164,300股股份接受收購人發出的要約。 最終,37.78元也成為了ST景谷在小康控股入主至今的最高價。以二級市場最高價發出要約收購,這樣的行為在任何上市公司均屬罕見。

ST景谷股價隨後一路下跌,在最近的三個月里,從37.78元跌至小康控股入主ST景谷的25.37元以下,雖然取得了公司控制權,小康控股在ST景谷上的浮虧嚴重。

小康控股前後一共在ST景谷上投入了超過15億元現金。

2017年6月20日,ST景谷如市場預期,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但在短短兩個星期之後,即宣告重組終止。

在此期間,一位知情者透露,小康控股在北京找機構融資,對方要求小康控股出示年檢資料和財務情況,但小康控股沒有同意。

市場對ST景谷紛紛猜想,小康控股可能會把礦業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小康控股主管雲南事務的張興禮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小康礦業目前很多還處於勘探階段,未來註入的資產必須是優質資產。

打開小康控股官網,小康集團在汽車制造業以外的資產仍然有限,由於涉及到信息披露,也許只有時間才能證明ST景谷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09

王功權:消費升級會比想象的更快 如何開發2.3億新中產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7/167269.shtml

王功權:消費升級會比想象的更快 如何開發2.3億新中產市場?
創業黑馬學院 創業黑馬學院

王功權:消費升級會比想象的更快 如何開發2.3億新中產市場?

2015年,吳曉波和當時的互聯網思維唱反調,反“屌絲經濟”,提出2016年是中國“新中產消費元年”。此後“消費升級”、“新零售”的陸續崛起,這一趨勢被不斷驗證。

來源 | 創業黑馬學院(ID:heima_ying)

2017年,當青普旅遊對外宣布獲得2億元A輪融資,大家才發現,在2015年有一個人不僅有同樣的預判,而且已經下手布局新中產消費。

他就是中國創投界教父級人物、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長王功權。

出於多年企業和投資經驗積累的“對機會的職業敏感”,王功權認為:新中產消費的市場機會到了:

1、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已經嚴重落伍,互聯網經濟已經進入第3階段。

2、整個產業和社會在被全面震撼和沖擊之後,已經完成了全面對接,接下來將是傳統經濟的全面登場。

3、新舊交替推動了產業的變異,也勢必產生消費升級,新物種會雨後春筍一樣出現。整體上,“屌絲經濟”已經衰落,主流人群會回歸。

4、消費升級會比我們想象的快。追求高品質、好服務,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光榮,買好的東西是一種榮耀,這些將成為主流的消費價值理念。社會開始回歸提供優秀的產品。

5、品質生活,不是簡單的物質炫耀,而是尊重內心深處的渴望,並且尊重生活本身。產品和服務要滿足新中產對品質生活的內在訴求。對創業者來說,這一切都提出了要求和挑戰。 

2018年,創業實驗室特邀王功權擔任導師,首開新中產消費實驗室,梳理該領域創業的核心問題和解決方案,幫助學員企業準確捕捉用戶需求,成為新中產消費的引領者。王功權老師的實驗室現已開放招募,限額15-20人,報名詳情見文末。

課前我們與王老師深度溝通了課程主題,以下為部分精彩內容,與各位共享。

微信圖片_20180207161512

王功權

著名投資人、企業家

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長,曾任萬通實業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執行董事、萬通國際董事長。原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高級合夥人,原鼎暉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 。他先後參與投資了著名的騰訊、民生銀行、亞信集團、易趣網、奇虎360、3721、金融界、創聯萬網、框架傳媒、弘成教育、展訊、攜程、 如家、漢庭、驢媽媽、江西賽維等,這些企業後來均在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成功自主上市或通過並購上市。

2017:互聯網經濟進入第3階段

投資界的絕大部分人還沈浸在兩年之前的互聯網時代思維,但這兩年已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所以差不多兩年前的投資邏輯,包括在互聯網行業很有經驗的一些從業者,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是嚴重落伍,並且成為現在進入新階段的障礙。因為時間太短了,比如說經過十年、二十年,大家把這個認知放棄是可以的。但這兩年變化太大,之前還做得熱火朝天,馬上又出現了新的東西。新東西到底是什麽,他們還沒有轉過來。

大家一般談新經濟,總體來說是圍繞著互聯網,不管是大數據也好,區塊鏈也好,除了智能、生物工程是另外一塊,基本上是圍繞著互聯網這一塊,這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互聯網的第一個階段是三門戶時期,就是新浪、搜狐、網易。到全球互聯網破滅,市場縮水了90%,那個時代就結束了。

等到過了幾年,在2004年左右,再起來的時候,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on line的事了,這個時候已經有off line了。假如說把第一個階段理解成是空中的雲,第二個階段是雲中調和出來的雨。2014、2015年的時候這個階段基本上就結束了,伴隨的就是O2O的泡沫破裂。

2017年,互聯網經濟進入第三階段,這個時期主要的特點是原來的空中的雲開始往地下落雨,實際上是互聯網人士拼命地把互聯網跟應用結合的過程。這第三階段會是雨後春筍,我認為差不多就是這兩年。

巨頭壟斷下的“屌絲經濟”已經衰落

所謂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是第二個階段主要的特點。這個階段對不屬於互聯網的傳統產業和傳統產業的企業家構成了巨大的壓力,業態上在迅速地進行融合,但是這種融合主要表現出來的還是網上對網下的壓力。

再一個特點,你可以把互聯網時代理解成中國制造的粗放時期,真正優秀的服務、很多主流的消費和服務,很多還沒有完全上來,但是已經在催生。所謂的“屌絲經濟”,以及幾個壟斷性的大平臺形成是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標誌。所謂的“屌絲經濟”就是網民機制,這一塊兒基本上是以便宜、方便為特點,人群以年輕人或者低收入階層為主。

為什麽會這樣呢?

1、互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年輕人會比較反應快。

2、涉及到使用方式、使用技術方面的事,年齡大的人也都不太會用。

3、它表現出來的是網絡上迅速的互相聯結和溝通,以及信息的傳遞,使原來社會的非主流階層獲得了一次解放。他們的力量很大,大家聚合在一起,就可以團購,消費者和廠家就開始進行博弈。只要粉絲到一定的量以後,立刻就變成強大的生產力。但是總體來說,人均消費是上不來的。

對用戶迅速地擴展和壟斷,這成為互聯網經濟第二階段的主要特點,形成了壟斷的大平臺。阿里巴巴和京東就是這個時期的典型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龐大的用戶群體對上下遊開始進行打壓,把產業鏈中有些人打得很厲害,大家只好走便宜的路線,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戰略。

由於人上去了,所以商務也上去了,形成了年輕人為主的網上社會。他們消費不高,但是數量龐大。項目只要有流量,誰都不怕。模式本身不掙錢,但是仍然做保險、做數據、做金融,橫跨。最後發現在這個階段里,根本容不得小型平臺的生存。

O2O是大家最後一次夢想,找幾個人或者是委托別人20、30、40萬搞一個系統,然後就是on line幹,幹的人太多了。我那時候就提出這件事壓力主要是在地面,地面這個O如果不能有成體系的保證,實際上是沒辦法的,最後我們是兩個O都沒有了。最後事實不幸被言中。

timg (2)

傳統經濟登場,品質消費回歸 

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換的一個主要的表現,我認為就是所謂的“屌絲經濟”開始衰落。

為什麽會是這樣呢?上面這場雨來得太大了,整個產業和社會全被震撼和沖擊了,迅速就開始反應、迎接。如果說,前些年傳統產業還在考慮“我怎麽跟新的互聯網經濟對接一下”,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對接的問題了,而是傳統經濟登場。沒有人再懷疑互聯網的應用,各種設施也迅速完善和配套,國家的法制法規也迅速開始跟進了。

由於大量的青年跟上去了,大量的商務跟上去了,社會也跟上去了。這種沖擊導致老人也要上網,因為孩子在網上,網上的信息太多了,很多東西太方便了。後來已經不是80後、90後了,70後、60後、50後,連我爸爸88歲都上網,因為他平時見孫子困難,在網上家里有一個群,他老在那個群里,我們一出現他就問我們吃飯了沒有。這個時候一些社會服務也有給老年人的最簡單的智能應用。所以,很快全社會就上來了。

到第三階段的時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已經跟整個的經濟社會、傳統產業全面對接了。所以我說大雨落到了地上,新的消費升級和新的東西才上來。

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主流地看都不是物美價廉的,都是追求高品質、好的服務。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光榮,買好的東西是一種榮耀,這將成為主流的消費價值理念。

當整個融合開始的時候,會跟原來的那種屌絲經濟不同。你可以理解成是升級了,來自於傳統產業的主流經濟體系、主流消費體系、高消費群體全面推進。這個時候它就迅速地開始細分,然後需要垂直的、優質的服務和品質,對網絡應用的全面占領。

現在人們不再追求自己的用戶是幾個億了。以前有一個時期,用戶不過千萬大家都不好意思說。你有1000萬用戶,但是只能從一個用戶手上拿到錢,從其他的用戶手上只能拿到很少的錢。這樣的話,除非在品牌聚合的大平臺上,否則獲客成本很高。這個獲客成本你可以理解成是雜耍現象。我在大街上,開始雜耍,用磚頭往腦袋上砸,用刀什麽的,搞了半天,折騰半天一身汗,一幫人說好,等到一收錢人都走了,就剩兩、三個人給錢。為了獲客把肚子都砍了,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用戶,為了維護他們我費了太大的努力。

你會反思,如果說我剛開始就找了這兩個給我錢的就好了。我就不用砸腦袋什麽的,我就談我自己苦難的童年,他就又給吃又給錢,沒準還拿錢讓我上學去。也就是說,收入對象變了,我的服務方式不一樣了,服務內容不一樣了,我的收入結構也不一樣了。

現在的問題是誰能夠精準地找到內容,給他提供感動他的高品質的服務,使他付更多錢。做到了,你就會發現你的服務內容、服務模式做得不多,但你的收入比那個還高。這個你可以理解成主流經濟的高品質的服務和高品質的產品,也就是說消費升級的東西,開始在網絡世界中出現。各種優秀的產品全會上來。

最後還是你的產品、服務要好,要找對你的客戶,回過頭來,網上的手段和方式只不過是成為原來經濟的一種應用的手段而已。像最初我們做生意的時候,大家都是點現錢,後來刷卡的時候覺得好先進,現在你就理解成整個互聯網的應用,無非是原來傳統經濟的算法而已。

最後在互聯網融合和使用的過程中,真正崛起的東西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起來。這就是馬雲說的,互聯網的經濟消失了,已經變成了融到生活中的應用。追求品質的產品在這在這次打擊中,不僅沒有被狂風驟雨摧毀,反而因為大地土壤肥沃,生長得更加茂盛。

u=3665860089,2437963381&fm=27&gp=0

現在是新物種誕生的巨大機會

新經濟的第三個階段有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國的傳統經濟在迅速重構,新經濟也在迅速重構。這兩個又在迅速融合。你可以理解成是變量對變量,還在運動中結合。新經濟、舊經濟整個重構和結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巨大的一個新機會。很多新的物種就誕生了。這些新的物種實際上是一場技術革命沖擊和融合的過程。

新經濟這兩年的重構,最明顯的是自媒體帶來的顛覆。想當年三大門戶何等囂張,你要想向市場推廣,不把幾大門戶拿到手,你是推不開來的。現在就不一定了,現在一個小孩搞20、30萬粉絲的自媒體,有可能就引爆了。你那邊請了20幾個人到現場體驗,記者還得給500塊錢的紅包,回過頭來效果還不行——你發的東西好多大家都不看。天天傳的都是自媒體的東西,而自媒體的東西完全取決於你這個東西的圖文被認可的程度。大家傳播是自發的,鬼才知道哪篇文章一下就引爆了。

落實到我們的青普來說,你是旅行社嗎?不是,你是酒店嗎?也不是,旅行社、酒店都是按照原來的方式劃分的,實際上這些東西按照原來這樣劃分,有的時候管理就出問題了。如果說一個企業、兩個企業可以理解成是管理的問題,如果整個行業,那就是產業的問題:產業不成立,或者是產業在商務上是自己不能自洽的,或者是陷入困境。就意味著產業必須要變異或者是融合,說白了就是需要重新定義邊界,形成新的行業概念,這當然就得重構了。

兩年前在投資界和互聯網行業特別活躍、天天說的那些話,我之所以說是過時了,就是因為這個重構的速度太快了。

找到新中產

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和希望 

在重構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主流經濟的增長、高品質經濟的增長。互聯網中的主流社會在增長,消費自然就升級了。新中產當然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群。

新中產我更願意這樣理解:

他們是靠智力、勞動、才能在創造自己的財富,這是一個挺重要的特點。因為這倒不是說他們比上一代好多少,是因為上一代好多是歷史機緣,現在沒有。由於他們基本上是自己努力工作和自己去創造的價值,所以他們對財富和資產的理解會更加積極、理性、正向。不會一下子就掙了2個億,然後隨手就揮霍3000萬。

他們去爭取的時候不會那麽兇狠,獲得了什麽也不會那麽傲。過去的富豪階級,他們是在一種生活有很大壓力、沒有財富積累的情況下自己打出來的。但是新中產不是這樣的,他們從出生下來受教育已經在享受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富裕的成果,是在一個經濟狀態比較自給自足,或者是富裕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們沒有那麽強的不安全感,不像那一代人,有多少錢都覺得心里不安全,想著更加穩定一點。

新中產還表現出很強的向上的、學習的、上進的態度。新中產平均受教育的程度比較高,至少是大學以上的,不像上一代的,還有沒文化的。新中產說白了,你自己想不上大學都很難。同時他們還要再成長,所以他們學習、上進、提高自我、豐富自我,包括社會的資源、人脈的關系、各種知識。所以好多人就讀了長江商學院或者是黑馬學院等等。你看成熟的大腕,他們好像什麽都懂,但是還表現出這樣的一面。

總的來說,新中產對很多東西看得更加積極,更註重的是現在和未來。他想要再努力,能夠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網上說中國有2.3億新中產,這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同時也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和希望之所在。

王功權 新中產 新經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