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無視西方嚴厲警告 普京派遣救援隊進入烏克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057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表示,俄羅斯正派遣一支救援小分隊前往烏克蘭東部地區。不過,俄羅斯是在無視西方國家警告的情況下派出救援隊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路透社報道,歐美警告稱,俄羅斯是以人道主義救援為借口,實際卻是入侵烏克蘭。

8月11日,烏克蘭政府發言人Andriy Lysenko稱,俄羅斯當前在俄烏邊境地區大規模囤兵45000人,並集結大批重型武器,包括160輛坦克、1360部裝甲車、390枚火炮系統、150個Grad導彈發射系統、192架戰鬥機和137架攻擊型直升機。

北約表示,俄羅斯軍事幹涉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概率很高”。目前,烏克蘭軍隊正圍攻親俄派要塞城市——位於東部的頓涅茨克。

西方國家認為,自3月克里米亞宣布並入俄羅斯以來,普京就一直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現在,他派遣武裝力量進入烏克蘭東部是為了阻止親俄派反叛行動失敗,以令其顏面無光。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周一與普京通話時直言不諱地警告:

不要以人道主義等任何借口在烏克蘭采取單邊軍事行動。

白宮援引奧巴馬的話稱,俄羅斯任何未獲得烏克蘭政府同意的介入行動都將是不可接受的,也是違反國際法的。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支持派出救援隊,但他明確表示,這項任務必須在ICRC的保護下展開,其中也包括歐盟與俄羅斯的努力。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有三千名官兵參與的空降部隊大規模演習於周一啟動。這是兩周以來的第二次軍演。

此外,烏克蘭政府軍目前已切斷叛亂分子重要補給線。親俄派節節敗退。周日,親俄派提出停戰請求,遭烏政府拒絕,並要求叛軍投降。

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如今已有數百萬民眾搬離以躲避戰亂,更有超過一萬名居民被斷電,因40座變電站被炸毀。而Luhansk也沒有電力可供使用,同時,供水和電話服務也在一周多之前就被切斷。

北約懷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言論發表後,烏克蘭本幣Hryvnia暴跌至歷史記錄最低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73

奧巴馬警告:伊拉克問題無法在幾周內解決 “這將是一項長期工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780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六警告說,伊拉克問題將不會在幾周內得到解決,“這將是一項長期工程”。他同時表示,空襲成功摧毀了伊拉克恐怖分子ISIS的武器和裝備。

當地時間周六上午10:25(北京時間周六22:25),奧巴馬再次就伊拉克問題發表聲明。他說,“我們有信心”軍事行動將能夠阻止ISIS屠殺伊拉克北部Yazidi宗教少數派人民。

在被問及伊拉克空襲將持續多久時,奧巴馬說,“我不會給出一個特定的時間表。”

而對於“造成此輪伊拉克危機是因為缺少美國駐軍”的指責,奧巴馬尖銳回應稱,他之所以決定從伊拉克撤軍,是因為伊拉克人不希望美軍留下。

奧巴馬重申,“我們不會再次向伊拉克派遣作戰部隊。”

奧巴馬說,美國已經加強了對庫爾德武裝的軍事援助。他同時再次強調,最終只有伊拉克人能夠確保伊拉克穩定,美國不能替他們做到這一點。

奧巴馬還提到,英國和法國加入了對伊拉克的人道主義救助工作。

繼當地時間周四晚奧巴馬授權對伊拉克進行定點空襲後,周五,美國已對伊拉克北部ISIS據點實施三輪空襲。此外五角大樓稱,已對伊拉克北部受困民眾實施兩次人道主義物資空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08

烏克蘭局勢緊張,歐盟警告俄羅斯勿輕舉妄動招致更嚴厲制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035

就在周五烏克蘭政府宣布擊毀俄羅斯跨境軍車之後,歐盟外長會議發布聲明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它們已經做好準備,如果烏克蘭沖突繼續升級,將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歐盟外長的聲明表示: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危機正在惡化中,對平民造成了人道主義沖擊”,會議要求俄羅斯停止包括向親俄羅斯分離主義分子提供武器在內“任何形式的邊境敵對行動”,並從邊境地區撤離。

烏克蘭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施壓歐盟擴大對俄制裁。目前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已對俄羅斯幾乎所有領域實施了制裁。

一位歐盟官員向WSJ表示一些外長在會議上推動進一步擴大制裁。

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辦公室周五發表聲明稱,首相在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電話中對相關報道表達了“嚴重關切”。英國還緊急召見俄羅斯大使要求對事態進行解釋。

荷蘭外交部長弗朗斯-蒂莫爾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布魯塞爾接受訪問時說,“俄羅斯似乎還沒有改變他們在烏克蘭的策略,仍在繼續於烏克蘭東部制造不穩定。”他說,如果俄羅斯向烏克蘭派遣車隊並遭到攻擊,“只是證明俄羅斯還在繼續造成局勢的不穩定,這至少對事態發展是沒有幫助的”。

周五早些時候,歐盟外交部長會議曾警告俄羅斯,不得使用人道主義行動作為掩護,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並對俄羅斯政府一再拒絕為沖突降溫的呼籲表示了無可奈何。

雖然歐盟在7月的時候將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擴展至金融和先進技術領域,但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的縮小制裁範圍的呼籲還是凸顯了歐盟內部存在的分歧可能造成對俄羅斯進一步施壓的困難之處。

歐盟各國政府在周五的聯合聲明中說,因為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以及造成烏克蘭的不穩定而對此實施制裁的理由“依然成立”,“有鑒於當地形勢的演變,歐盟隨時準備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

意大利外交部長在會議之後說,“如果後續報告確認了事態發展,這將是對於國際法明確而且嚴重的違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68

澳洲礦業大亨警告:中國人正在搶我們的資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406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Clive Palmer指責中國試圖接管澳大利亞的資源,而他的言論遭到了澳大利亞Abbott政府的指責。(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almer的黨派Palmer United Party在上議院有三個席位。這讓他成為了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在工黨和綠黨反對的情況下,Abbott政府必須獲得Palmer的支持,才能通過立法。Palmer稱,

他們(中國)想要接管我們的港口,並免費獲得我們的資源。

身為參議員的Palmer在節目中大放厥詞,惡意指責中國政府欲免費攫取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和港口,並在節目中爆粗口。其“辱華言論”一經播出,立即遭到澳大利亞各界譴責。

Abbott政府指責Palmer的言論是“巨大的傷害”,並強調了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的重要性。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工業集團譴責Palmer的言論是“不妥當且不恰當的。”

澳大利亞外長Bishop表示,Palmer的言論荒唐而不負責任,“身為議員,在國家電視臺上做出如此評論是不可接受的”。

Bishop說,她反對Palmer利用自己參議員的政治身份來侮辱中國。她會與中國駐澳大使館取得聯系,澄清該言論不代表澳政府和廣大民眾的立場。

Palmer與中信泰富之間存在法律糾紛。中信泰富稱,Palmer從聯合賬戶中動用資金,資助他的政治活動。

昨晚在ABC電視臺的節目中,Palmer對中信的指控予以否認,並稱他們是“中國的雜種狗。”

澳大利亞財務部長今天說,Palmer的言論將造成巨大傷害。而Palmer恰恰是中國投資的受益人。中國公司付錢給他,幫助他開采自己的資源。我想對Palmer說,請不要因為你的偏見,讓整個澳大利亞遭受損失。

西澳大利亞州總理Colin Barnett曾批評Palmer與中信之間的長期爭端,稱其威脅了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Andrew Robb表示,

Abbott政府想澄清的是,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其與中國政府、人民之間的關系。外圍問題不會分散政府努力擴大和深化這一最重要的關系的註意力。

據中國駐澳大使館最新消息,大使館19日收到多封澳大利亞民眾郵件,他們紛紛向中國政府致歉,並表示澳大利亞人並不是種族主義者,Palmer的言論不能代表普通民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75

亞洲發展銀行警告:如果全球不行動,南亞將受氣候變化重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30

亞洲發展銀行本周二發布報告稱,如果不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南亞經濟將在未來數十年內遭受重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報告對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和馬爾代夫六國進行了研究,並發現如若當前全球碳排放狀況延續,這六國的GDP將在2050年之前平均下降1.8%,到本世紀末,這個數字會變為8.8%。而如果計入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各種損失,上述南亞國家經濟受創將會更為嚴重。

亞洲銀行表示,如果世界各國能夠削減石化燃料使用量,並將全球平均溫度增長速率限制在2009年哥本哈根和2010年坎昆兩次氣候大會上所協商達成的水平,南亞各國在2100年時所需承受的GDP縮減將僅為2.5%。然而,大部分分析師都認為“坎昆—哥本哈根”所協商達成的目標難以如期實現。

盡管2012年時已有英國和印度的科學家就印度在本世紀末年平均溫度的升高幅度發出了警告,但亞洲發展銀行的研究報告,卻是首次就氣候變化對南亞地區的經濟影響作出評估。據悉,南亞地區目前共有17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一地區人口稠密,受季風影響,降雨強度大,溫度上升較明顯,其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會較其他地區更為顯著。

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及孟加拉國沿海地區受預期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可能在未來不得不承受進行人口遷徙、濕地和農業用地劇減、淡水受到侵蝕的壓力。而由此造成的旅遊業和漁業的損失更是難以計量。

南亞六國未來四十年中為應對氣候變化所需付出的財力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為限制氣候變暖所采取的行動。如果氣候持續惡化,南亞將為應對這些變化支付近兩千億美元,約為其GDP的2.3%。

下圖顯示了南亞六國為應對這種變化所應支付的費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1

華爾街警告房產泡沫是中國“主要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493

上周中國統計局公布的7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創三年多新高,一線城市全線下挫。不同以往的一輪中國樓市大調整已然降臨。房產泡沫又一次成為華爾街分析人士最關註的中國風險之一。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最近在報告中寫道:

“中國房地產市場看來已到轉折點。房產市場下滑是近期中國主要的宏觀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認為,對華爾街來說,中國房產泡沫最具象的體現就是距離北京僅150公里、就在天津近郊的於家堡。此前中外媒體報道將那里和同屬天津的響螺灣商務區並稱為“鬼城”。

於家堡金融區的負責官員聲稱,以地表面積算,到2019年,那里會成為比紐約金融區大三倍多的金融區。可連續多年房價飛漲和大興土木使中國房地產泡沫顯示難以為繼的緊張跡象,不由人擔憂於家堡的項目是否依然前途光明。

今年6月彭博的報道說,天津響螺灣商務區摩天大樓林立,卻沒有一絲大都市的喧鬧氣息,一些大廈的建設已停工。自2010年第一幢大樓建成以來,響螺灣一直未能吸引租戶入住。這對對岸在建的於家堡金融區而言是個不利的預兆。

該報道稱,與這些開發項目相關的一個天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透露,2013年營收銳減68%,降至不到今年到期債務三分之一的水平。渣打銀行大中華研究業務主管王誌浩稱,平臺發債償還銀行貸款只是在“爭取時間”,最終不得不清算,這雖然不大可能引爆債務危機,但一些信貸和資產出問題會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金融時報》則是認為,中國建成房屋供大於求是房地產市場走到轉折點的推手。2011年,房地產市場還是供不應求,如今以在建房屋總建築面積看,供應足以滿足全國四年多的需求量。

上周末華爾街見聞也援引美銀美林策略師崔偉(David Cui)的數據說明,中國樓市存量太大:

假如以過去12個月的平均成交量計算,到今年7月,消化中國樓市的存量房為期需約4個月。2008年12月,消化庫存需2.3個月,2012年3月需2.5個月。

中國房地產, 救市, 土地財政,住房空置

今年7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在朗潤格政論壇上表示,經過調研,未來五年,房地產新增需求約895萬套,但實際供給將達到1600-2000萬套,現有存量房完全可以滿足住房需求。

《人民日報》上周文章提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的觀點,即部分城市前期供應量過大是導致目前樓市轉冷的因素之一。也正因為這和其他市場風險因素,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釋放帶來的需求斷檔,當前僅靠限購松綁難以拉動市場成交。

專註中國市場的股票研究機構JL Warren Capital預計,中國樓市不會發生崩盤,中央政府會引導開發商修建經濟適用房。但考慮到存量太大,樓市將不可避免地更大幅度下行。

房地產, 房地產泡沫, 房價,鬼城,天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61

美國暗示加大打擊伊斯蘭國 防長警告其威脅超過“9·11”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033

伊拉克, 伊斯蘭國, 恐怖組織, 奧巴馬, 空襲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政府的高級軍事顧問和國防部長強調,中東地區伊斯蘭教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L)產生近在咫尺的極大威脅,發出美國在伊拉克及其鄰國敘利亞的軍事活動將持續升級的信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Chuck Hagel)當天表示,伊斯蘭國的威脅超過了基地組織制造的“9·11”慘案,該組織比此前目睹的所有恐怖組織都兇險。他說:

”伊斯蘭國產生的威脅超過了‘9·11’。該組織和我們此前遭遇的組織一樣經驗老道,資金充裕。“

”伊斯蘭國不僅僅是恐怖組織,他們將意識形態與軍事上強大的戰略戰術結合,而且財力雄厚。這遠遠超過我們此前目睹的所有組織。我們必須做方方面面的準備,為此除了堅強並冷靜地對待別無他法,要做好準備。“

與哈格爾一同出席發布會的美國總統與國防部的首席軍事顧問、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將軍(Martin Dempsey)表示,只有在伊拉克的鄰國敘利亞也采取行動,才能擊潰盤踞伊拉克北部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

鄧普西說,必須在伊拉克與敘利亞兩國同時打擊伊斯蘭國。關鍵在於,在攻擊伊斯蘭國極端勢力方面,這兩國之間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國界。

上周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授權對伊拉克的伊斯蘭國武裝發起空襲,這是美軍自2011年撤離伊拉克以來首次在伊動武。

美軍的空襲有效制止了伊斯蘭國進犯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首府摩蘇爾,並幫助庫爾德地方武裝奪回了戰略要地摩蘇爾水壩,取得重要戰果。

而在本周二,伊斯蘭國公布了處決美國記者James Foley的視頻,並威脅還將再殺害一名記者,“將用鮮血淹沒你們所有人”,以此震懾此前援助伊拉克政府的西方國家。

哈格爾昨日提到Foley被殘忍殺害時說,

伊斯蘭國對Foley的暴行是在威脅全體美國和歐洲人民,“他們是我們一切利益迫在眉睫的威脅”。

本周三,西方國家已強烈回應。德國政府打破向戰爭沖突地區輸送軍火的二戰後禁忌,決定向伊拉克政府提供軍援。意大利國會也批準了對伊軍援。英國和法國政府考慮現有軍援以外的進一步行動。

美國不但繼續空襲,還可能增派部隊開赴巴格達。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美聯社消息稱,美國高官透露軍方在權衡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增派一小批美國軍隊的可能性,國防部還未做出最終決定。

鄧普西昨日說,打倒伊斯蘭國需要多種手段,

“空襲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我不是在預計敘利亞也會這樣(空襲),至少不是美國方面的。但需要采用一切體現舉國力量的工具:外交、經濟、信息、軍事方面的所有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26

奧巴馬警告普京別打波羅的海主意 重申北約軍事承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06

奧巴馬,普京,俄羅斯,北約,NATO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今天到訪愛沙尼亞,安撫面臨烏克蘭危機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並直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警告,稱北約會信守其保障盟友軍事安全的承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即使歐美今年7月已經對俄羅斯施加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上周末歐盟還下通牒限期一周決定是否增加制裁,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分裂勢力的跡象還是有增無減。在這種背景下,本周計劃參加北約峰會的奧巴馬在行程中新增了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一站,以示北約重要成員美國支持抵制俄方擾亂波羅的海局勢的立場。

白宮的歐洲事務高級主管Charles Kupchan透露,與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北約成員國的總統會晤期間,奧巴馬正告俄羅斯

“想都別想在愛沙尼亞或是波羅的海的任何地區使用你們擾亂烏克蘭的那套手法。”

此次北約峰會召開之際,除了俄烏邊境沖突升級,目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危機也未平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占據伊拉克與敘利亞的一些重要產油資產和能源基礎設施,不但危及當地政府統治,也威脅民眾生存。該組織還在歐美招募武裝分子。

兩大地緣政治危機都在北約盟友的境內發生。奧巴馬計劃推動歐洲的北約成員增加防禦力量,應對兩地危機。

美國兩大智庫之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歐洲項目主管Heather Conley表示:

“北約會尋求美國強有力的領導,該組織歷來如此。可我們不能單獨行動,現在需要其他盟友共同前進。”

上周末歐盟決定給俄羅斯一次調解機會,一周內決定是否增加對俄制裁。華爾街見聞援引《華盛頓郵報》消息稱,為增加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北約軍力,英國等七個北約組織成員國將組建至少萬人的遠征軍。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稱,昨日歐安組織主席Didier Burkhalter表示,當前局勢非常微妙,只要戰鬥持續下去,局勢升級的風險非常之高。

烏克蘭並非北約成員,但該國總統波羅申科也會出席此次北約峰會。昨日烏克蘭國防部長Valeriy Galetey表示,烏方的軍事目標發生轉變,從鏟除東部分裂勢力變為抵禦俄羅斯可能廣泛入侵。

Galetey警告,歐洲面臨二戰來最嚴重沖突。俄方要的不只是親俄派占領地區,而是試圖進攻烏方其它地區。

截至昨日,俄羅斯方面始終否認西方指責。昨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再次否認在烏克蘭東部部署兵力,稱俄羅斯不考慮軍事幹預,俄方在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拉夫羅夫還提出,要求烏克蘭政府同意立即無條件停火。

彭博報道指出,對歐洲國家來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顯然屬於在他們家門前出現威脅。

Heather Conley是小布什任美國總統期間的國務院官員。他認為:

“烏克蘭危機是一次警鐘。我不知道歐洲人是否會再次按下打盹小睡的按鈕,但這場危機無疑令他們震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44

普京警告歐盟:如果我願意,可以兩周拿下烏克蘭--報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71

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援引意大利《共和報》的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天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電話時宣稱,“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烏克蘭局勢在上周日出現戲劇性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普京表示,烏克蘭政府應就烏東部的國家地位(statehood)問題與東部民間武裝進行談判。“statehood”一詞可解釋為國家地位,也可理解為“自治州的地位”,意義含糊。(見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

巴羅佐對歐盟國家領導人稱,普京是在回答“是否有俄軍士兵進入烏克蘭東部”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普京這個人是“完全無法預測的”。英國首相卡梅倫指出,不能讓俄羅斯占領整個烏克蘭,否則將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戰綏靖政策的悲劇。

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在戰場上不斷擊敗烏政府軍,攻占大片地區。烏克蘭當局表示,這是因為有1000個俄羅斯士兵和坦克等重型裝備進入烏克蘭,幫助民間武裝作戰。雖然俄羅斯對此予以堅決否認,但仍遭到歐盟實施的經濟制裁。

面對俄羅斯和境內親俄武裝的雙重壓力,烏克蘭表示要尋求加入北約以獲得保護。普京則撂下重話稱:俄羅斯是首屈一指的核武器大國,最好別惹我們。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提到,有7個北約國家打算針對俄羅斯聯合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規模至少為1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60

IS再發斬首視頻 警告庫爾德人勿聯手美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601

伊斯蘭國(IS)發放名為《用血傳遞的信息》視頻,聲稱他們在沙漠中屠殺多達250名敘利亞士兵,並使出慣常伎倆,拍下一名庫爾德族士兵被活活斬首的過程,以警告庫爾德族人,若選擇繼續聯手美國,就會面臨同樣下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國《獨立報》報道稱,《用血傳遞的信息》長約6分鐘,片段上半部顯示,有250個被IS俘虜的敘利亞士兵在沙漠中行進。視頻中的聲音說:“這250人已被處決。”片段的下半部分,有三名穿黑衣的武裝分子押著一名跪下的庫爾德士兵,這名士兵身著橙色衣褲,和十天前美國記者James Foley被斬首時的服裝一樣。

武裝分子以阿拉伯語發言,質問奧巴馬為何再次派兵到伊拉克,難道美國已經忘記數以千計的美軍戰死在伊拉克?又嘲諷美國經濟是否已經從危機中複蘇,準備好再次卷入另一場危機。

武裝分子傳遞完“信息”後,便拿出一把利刀,把跪下的庫族士兵斬首,然後展示屍首分離的完事一幕。

多位美國國會議員呼籲奧巴馬政府制定打擊IS的戰略框架,但奧巴馬28日表示,“不希望本末倒置”,還沒有打擊IS的戰略。這降低了美國對IS立即采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見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