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博鰲見證亞洲金融風暴20年:貿易保護主義或引發更大風險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隨後橫掃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如今,20年轉瞬即逝,我們還會面臨這種危機嗎?危機離我們離開我們多遠?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彈藥加以應對?或者有什麽更值得擔憂的問題正在滋生?

3月23日,博鰲亞洲論壇舉辦了“亞洲金融風暴:20年後的再思考”分論壇。2014年下半年起,受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和加息預期影響,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在內的新興市場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等沖擊,甚至有人預言,亞洲金融風暴將再次重演。 


“亞洲金融危機主要從匯率問題開始的。表面上是因為索羅斯基金展開做空攻勢,但根子里是因為泰國在宏觀政策、微觀行為上都有漏洞才會被鉆空子。” 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在論壇上表示。

“1997年的時候,中國經濟體可能每年增長二到三萬億元,現在是五萬億,同時其他國家的GDP也是近等幅增長,全球貿易體量大大上升,因此如果危機再現,可能比20年前更有戲劇性。”  印尼投資協調署主席Thomas Lembong表示。當然,如今新興市場經濟狀況更好、外匯儲備充足,足夠抵禦危機。在美聯儲2016年12月加息後,新興市場並沒有遭遇太大的資本外流。不過,如果不持續推動改革,未來危機可能無法避免。

值得註意的是,似乎當前各界還有更值得擔憂的問題。“我認為,現在金融風險實際不如其他風險更嚴重,比如說是貿易保護主義。”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Kent CALDER 表示。

重溫20年前的那場危機

1997年,泰國的國際貿易收支順差持續升級,泰國政府為了維持與美元的匯率,大量拋售外匯,這使得泰銖匯率明顯高估。此外,房地產和股市泡沫滋生。

華爾街大鱷索羅斯預測,泰銖將貶值,他先在1997年2月大肆拋售銀行以及財務公司股票,泰國儲戶大量提款出場。與此同時,他向泰國銀行借入高達150億美元的數月期限的遠期泰銖合約,與西方基金公司大舉拋售泰銖,泰銖一潰千里。此後,雖然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企圖力挽狂瀾,但仍無濟於事。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1997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997年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席匯率制。同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恒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 

1997年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同月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論壇的各位嘉賓總結認為,四方面問題導致了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第一是資本賬戶自由化,而且是在沒有建立完善的資本管制防火墻的情況下;第二是外債風險。90年代中期,亞洲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外債占國民收入(GNI)比率高達40%。而其中短期外債又占了很大一部分,這導致外資撤離時發生踩踏效應和償付危機;第三個是國際收支失衡,外匯儲備不足。例如1995年,泰國等國家的經常賬戶逆差/GDP比率接近10%;第四是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當時各國在貨幣明顯高估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固定匯率而加速消耗外匯儲備,這都給對沖基金做空留下了空間,最終導致了匯率的斷崖式下跌。

新興市場韌性加強

眼下,美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政策及匯率走勢開始分化,美元再度進入強勢周期。“這意味著全球已經進入了危機的潛在階段。”IMF原副總裁朱民此前表示。

歷史上,美元走強曾引發了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經濟危機,以及始於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聯儲去年底重啟加息後,美元又開始不斷走強,並100整數關口。美元走強會導致資本回流美國,如果一個國家或者一個企業背負著美元外債,就會因此支付更多的利息,從而引起國內金融市場的波動,這正是上述兩次危機中發生過的。而從2014年以來,新興國家已經開始感受到資本持續性流出的壓力。

不過,當前新興市場似乎具備了更強的抗危機能力。日本金融廳副長官冰見野良三在論壇上表示:“這些國家在過去幾年中都已經做了很多準備,比方說匯率機制更加靈活、國際收支更加平衡等。所以我希望每個國家都能夠更好地應對美國加息帶來的後果。”

此外,“在亞洲還有一些區域性的工具可以動用。比方說東盟10+3機制等。和1997年相比,東亞地區合作已經變得更加緊密。”冰見野良三稱。

從數據上來看,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實現資金凈流入。美國加息預期的提升和較低的石油價格未能阻止資金凈流入。根據EPFR的全球追蹤,新共市場股票基金實現資金凈流入,在過去9周中有8周資金流入。

“不過,如果新興市場未來不能持續推進改革,風險仍然不能避免,尤其是經濟好的時候,政府並沒有動力推動改革。”Thomas Lembong認為,勞動力市場要更加有彈性,加速解決各國經濟結構不平衡問題,“比如說現在工業行業太多,服務業不足等。”

貿易保護主義風險更大

眼下,全球利率仍處於低位,且經濟同步複蘇、通脹擡升跡象明顯,因此金融危機似乎並不在視線中,但是貿易保護主義造成的擔憂更為突出。

蔡鄂生稱,“全球化已經面臨了新的問題。不光是的美國,在英國脫歐以後,大家對歐洲貿易保護主義的關註大大加強。”

“特朗普希望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中國倡導‘一帶一路’,說明兩國在基礎設施方面都希望有一些壯舉,這可能提振經濟、推升通脹,因此我在金融經濟方面我實際更加樂觀,但對貿易方面我其實沒有那麽樂觀。” Kent Calder稱。

蔡鄂生表示,當前亞洲仍是一個很好的區域經濟體,“應該推進互聯互通,不管在經濟、金融還是高層對話上,這樣才能面對未來更加複雜和嚴峻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07

解碼總理見證的中建西澳合作:有望串聯中澳新三國企業

日前,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同澳大利亞BBIG公司共同簽署了50億澳元(約合37.5億美元)的合作諒解備忘錄(MOU)。

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加速了此項合作的達成。如果這一合作最終成行,將不僅讓中國助力澳大利亞的“北部大開發”,也將串聯起中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三國企業的共同攜手。

將實現西澳鐵礦出口新通道

第一財經從中建總公司了解到,此次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巴拉巴拉基礎設施項目(Balla Balla Infrastructure,簡稱“BBI”項目)位於澳大利亞西澳州省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中北部沿海,是集港口、鐵路基礎設施和皮爾巴拉鐵礦石項目(PIOP)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建設開發項目。

此項目成功簽署合作備忘錄,標誌著中國建築首次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並在推進“一帶一路”項目過程中取得又一重大收獲。

皮爾巴拉地區位於從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往北1500公里處。早在1963年,人們在皮爾巴拉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優質鐵礦帶。從此,隨著力拓、必和必拓、FMG等世界知名礦企紛紛進駐,皮爾巴拉一躍成為澳大利亞首屈一指的鐵礦之都。

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位置示意圖

根據西澳州政府網站的公開信息,BBI項目將在礦業小鎮卡拉薩(Karratha)和澳大利亞鐵礦石輸出港黑德蘭港(Port Hedland)之間的皮爾巴拉海岸上,建造一座新的鐵礦石出口設施,同時建設一條162公里的鐵路將其連接上皮爾巴拉中部的鐵礦石資源。

當地媒體《西澳大利亞人》引述業界觀察家的觀點認為,開發巴拉巴拉礦床的前提是鐵礦石價格高於每噸50美元,而目前鐵礦石價格維持在每噸80美元左右。當地州政府還認為,BBI項目最為寶貴的就是鐵路和港口,因為這可能幫助加快消納滯留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的大量鐵礦石。

據了解,BBI項目總投資預計為69億澳元(約合51.75億美元),已完成投資9億澳元;項目工程建設費用約需50億澳元(約合37.5億美元)。其中,港口建設費用約需10.86億澳元,鐵路建設費用約需16.32億澳元,礦山建設費用約需22.82億澳元。

來自中建總公司的信息還顯示,澳大利亞BBI Group Pty Ltd (下稱BBIG公司)是該項目的開發人,擁有PIOP礦權、BBI項目下鐵路的開發和運營權。該公司正在積極推進與皮爾巴拉港務部門就重新開放及開發巴拉巴拉港口的談判,並有望獲得港口的運營權。

新西蘭企業早已參與這一合作

第一財經註意到,BBIG公司的投資方是來自新西蘭的托德有限公司(The Todd Corporation Limited),這家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和對外投資,經營著油氣勘探和生產、發電、能源零售、房地產開發、醫療保健、礦產等行業,而托德家族是新西蘭最富有家族之一。托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Jon Young作為BBIG公司董事長在24日同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祥明一起簽署了這份合作諒解備忘錄。

Jon Young表示,BBI 集團和中國建築之間合作夥伴關系的確立是BBI 項目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BBI 集團朝著達成最終投資決定並於2018 年開工建設邁出的一大步。

來自中國的公司不僅可能計劃參與這一項目的建設,中國的金融機構未來也可能向項目提供融資。其中,融資債務由BBI項目資產抵押、收益質押和BBIG母公司提供相應擔保。BBIG公司發布的信息稱,BBIG願意引入中國企業作為股權和債權投資人。

這一項目能否最終成行或許還有賴於鐵礦石價格的複蘇與否。從進口的情況來看,去年中國鐵礦石進口突破10億噸,刷新了歷史紀錄。從價格來看,2016年,鐵礦石價格脫離了2013年以來單邊下行走勢,從低谷開始觸底反彈、震蕩上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宏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和政府間合作成果相比,這個商業合作協議是一個直接落實到企業的具體項目。這不光是一個儀式,未來還要落實。中澳發展階段不同,資源稟賦各異,產業高度互補,投資合作大有可為。這符合兩國發展的需要。

而且,選擇中建作為基建項目的EPC總承包商,BBIG公司也是多有考量。

BBIG公司所提供的信息介紹,中國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公司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企業之一,在大型項目建設方面擁有世界一流的能力,包括港口和鐵路基礎設施,業務範圍涉及全球20個國家。

據悉,在“一帶一路”涉及的65個國家中,中國建築已在45個國家布局布點。伴隨著巴基斯坦拉合爾—卡拉奇高速公路項目、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CC4標段、斯里蘭卡漢班托塔高速延長線項目、馬來西亞吉隆坡標誌塔、新西蘭奧克蘭最高公寓樓舜地中心、東南亞第一高樓印尼雅加達標誌塔等一批“一帶一路”上標誌性項目的落地,中國建築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成效已初步顯現,切實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期轉化為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收獲期。

中建總公司董事長官慶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原有海外市場布局基礎上,“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建築拓展海外業務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

李克強點題中澳深入合作具有廣闊前景

此次中建在澳大利亞的項目,也突破了中澳之間傳統的能源合作,而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整體開發中,並有望銜接上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戰略”,這也從側面顯示中澳經貿正在進入新階段。

澳大利亞正在從過去以礦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向多元發展的經濟模式轉型,其在2015年提出的“北部大開發”戰略,包括金額達12億澳元的投資計劃。這是對之前50億澳元基礎設施投資(占全國基設投資預算的1/10)的補充,最大項目是30億澳元的布魯斯高速公路,其他項目包括西北部沿海公路(1.72億澳元)和北領地公路建設(900萬澳元)。

澳大利亞的“北部大開發”戰略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之間有著許多契合點。隨著澳大利亞加入亞投行、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兩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目前,中澳自貿協定已經於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協定生效以來,雙方經貿關系進一步深化,中澳正從“礦業繁榮”走向“自貿繁榮”的新時代。

具體來說,雙邊貨物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兩國優勢產品出口均實現較快增長;金融、旅遊、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貿易取得發展,兩國均從協定實施中獲益。按照協定規定,雙方將在協定生效後2~3年內對服務和投資等議題進行審議,這也是此次中澳雙方探討的議題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悉尼出席中澳經貿合作論壇時強調,中澳發展階段不同,資源稟賦各異,產業高度互補,投資合作大有可為。

李克強表示,中澳雙方的合作不僅要“騎在羊背上”、“站在礦山上”,還要“坐在高鐵上”。前不久,澳大利亞提出500億澳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涉及鐵路、公路、機場等項目。中國企業在裝備、工程建設等方面有優勢,雙方深入合作具有廣闊前景。

而對於中新關系來說,中新兩國已經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良好經貿關系,目前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了兩國的經濟增速。此次李克強總理訪問新西蘭期間,中新兩國宣布中新自貿協定升級談判啟動在即,這也有利於中新企業之間強化合作。

路透社3月21日發表文章稱,李克強總理的出訪將會試圖讓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更好地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文章指出,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成員,是“一帶一路”的絕佳合作夥伴,而中澳之間的合作空間也非常廣泛。

文章分析,中國連續多年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而且還簽有自貿協定。在未來,雙方的合作一定會繼續深化,更上一層樓。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建與BBIG公司已開始就加速推進項目合作展開工作,期待中澳新三國企業在西澳合作早日取得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98

IMF見證SDR創立50年 易綱:中國將發行更多SDR產品

196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員國達成協議,創立了特殊提款權(SDR),這是一種由IMF分配和管理的官方儲備資產。而在今年恰逢SDR創立50周年,正在舉行的IMF春季年會也舉辦了名為“50年後——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的研討會。

“中國希望創造更多SDR計價產品,加強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世界銀行、渣打銀行去年在中國銀行間債市發行了SDR計價債券,中國希望進一步推動SDR二級市場的發展。”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出席研討會時表示。

易綱表示,SDR有三種功能,分別為U-SDR(Unit of Account,記賬單位),O-SDR(Official SDR,由IMF官方分配的SDR,僅由指定官方部門持有),以及M-SDR(Market SDR,市場上以SDR計價的金融工具)。M-SDR不牽涉IMF分配的官方SDR,可隨時由任何一方持有和發行,不論是私人還是官方部門,無需IMF批準,且發行利率、結算貨幣也由發行方決定。他稱:“中國在發揮上述三種SDR的功能方面都取得了進展。”

IMF春季年會“50年後——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研討會

中國加速發揮SDR“三大功能”

上世紀60年代,為了解決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的巨大流動性壓力,十國集團(G10)於1963年指派專家組就新的儲備貨幣問題開展研究。1965年該小組首次提出集合儲備單位(Collective Reserve Unit)這一概念。上世紀60年代末,第二次美元危機爆發,促使IMF此後正式通過儲備貨幣方案,創設了SDR。

創立時,SDR直接同美元掛鉤,1單位SDR等值1美元,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SDR的價值開始由一籃子貨幣決定。SDR的籃子貨幣最初有16種貨幣。1980年,IMF將SDR貨幣籃子確定為5種——美元、英鎊、日元、馬克和法郎,2001年,歐元取代馬克與法郎,其他的貨幣種類不變。IMF每五年召開一次會議,確定SDR定價貨幣籃子中各類貨幣的相對比重。

2016年10月1日起,新的SDR貨幣籃子正式生效,人民幣成為第三大權重貨幣,這也是SDR首次“新增”成員。如今,五大貨幣在SDR籃子中的占比分別為——美元(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英鎊(8.09%)。

在SDR創立後僅僅幾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主要貨幣轉向浮動匯率制度。此外,國際資本市場的增長便利了有信譽的政府借款。這兩個變化降低了對SDR的需求。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元霸權以及其嚴重的後果又一次令各界對SDR作為儲備貨幣地位的討論,總額為1826億SDR的2009年SDR分配在向全球經濟體系提供流動性,以及補充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各成員國的官方儲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2009年,周小川行長的文章中提到了全球貨幣體系的缺陷,並建議SDR可以扮演更重要的作用,”易綱表示,中國在推動U-SDR、M-SDR、O-SDR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

他介紹稱,在U-SDR方面,即以SDR作為記帳單位,中國當前的國際收支平衡報告、國際投資頭寸報告等都分別以美元、人民幣、SDR來計價,SDR作為記賬單位可以使資產價格更為穩定,避免匯率波動對資產價格造成過大的幹擾。此外,今年4月1日,IMF發布了截至2016年12月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季度數據。該數據擴展了貨幣範圍,首次單獨列出了人民幣的持有情況,IMF成員國所持有的人民幣總量為845.1億美元。

在M-SDR方面,即發行SDR計價金融產品,中國更是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去年8月31日,世行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世行2016年第一期SDR計價債券,總額為5億SDR(約合人民幣46.6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0.49%,取名為“木蘭”。這是1981年以來全球發行的首單SDR計價債券,也是全球範圍內首次以公募形式發行的SDR計價債券,進一步推動了M-SDR市場的發展。

在O-SDR方面,即SDR作為官方儲備資產,如今主要分配O-SDR的是IMF,截至2016年3月,IMF創造並向成員國分配了2041億特別提款權(約相當於2850億美元),SDR可以換成可自由使用的貨幣,以備不時之需。

易綱稱:“儲備貨幣發行國也可以發揮這一功能,例如中國央行可以扮演一定角色,如果有國家希望獲得流動性,其可以用SDR作為交換,中國則可以提供任何他們想要的儲備貨幣,這樣就減少了換取流動性的不確定性,逐步讓SDR的使用更加便利。”

推動SDR二級市場發展

此次,易綱也強調了發展M-SDR二級市場的重要性。此前也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市場缺乏流動性或對沖工具,各界仍然只能將SDR計價債券持有到期。

“我們也希望推動SDR計價債券等產品的二級市場發展,但同時我們也知道SDR產品在交易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例如缺乏流動性,對沖和結算成本較高。我們希望創建完善的市場基礎設施,發展做市商制度,來推動二級市場的發展。”易綱表示。

在他看來,未來的市場仍將會由主要貨幣主導(例如美元、歐元或人民幣等儲備貨幣),但SDR市場仍有很多發展空間,尤其是在交易方面。“但這需要依靠市場力量去推動,而不能只靠IMF、央行的推動,這樣的話SDR市場不可能發展壯大。”易綱認為,SDR市場的規模未來可能要比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的市場規模小,但至少可以比現在大得多。

對於未來M-SDR發展的挑戰,AIG首席經濟學家莫恒勇在IMF春季年會期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SDR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提款權。每一種貨幣後面都對應著貨幣政策和利率曲線,沒有這些很難在市場上有相應的金融產品進行對沖。投資者要是想追蹤SDR, 也很容易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相應的貨幣組合。”

他表示,50年來SDR大致只限央行間交易,SDR產品在國際金融市場仍缺乏流動性,交割也比較複雜。同時,國際主要主權貨幣國家缺乏政治意願去推動SDR的發展。

不過,這一切在金融危機後有了些許改觀。同時,對於中國而言,其也有意願為推動SDR市場作出貢獻。另一個SDR計價資產的優點在於,在人民幣下行期間,持有SDR計價資產無疑是對沖了單一貨幣的匯率風險。IMF此前在報告中稱:“在岸發行SDR能夠降低國內的換匯需求,從而減輕資本外流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96

趣店首位投資人:我見證了從0到1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19/165624.shtml

趣店首位投資人:我見證了從0到1
石海威 石海威

趣店首位投資人:我見證了從0到1

和創業者一起突破,是做VC最興奮的地方。

很多人用駕駛員和副駕駛來形容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系。項目的剎車和油門在創業者手里,而作為副駕駛的投資人則為駕駛員提供信息、提示風險。

有些“副駕駛”唧唧喳喳;有些“副駕駛”安安靜靜。無疑,趣店的首位投資人、藍馳創投合夥人朱天宇屬於後者——他和藍馳創投出奇的安靜,以至於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是趣店、美麗說、青雲、春雨醫生、趕集網等公司的第一個投資人。

最近,創業家&i黑馬與朱天宇聊了聊,有關他是如何發掘出羅敏和他的項目趣店,有關何謂一個好的“駕駛員”,也有關如何做好一個安靜的“副駕駛”。以下為朱天宇對創業家&i黑馬的口述節選。

趣店“出世”

微信圖片_20171019115204

我第一次見羅敏是在2009年的派代年會上。介紹我們認識的是趣玩網創始人周品,我百度的老同事。那時羅敏給我的感覺像個大男孩。

印象中,羅敏總是時不時問我一些問題,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他其實非常願意和比他見識廣、或者想法更多的人去主動交流。

恰恰是這樣一個狀態,使他自己的成長速度非常快,成長曲線也很短。因為他的認知不是單單依靠自己,而是借助很多“杠桿”,把其他優秀的認知結合起來為我所用。這是他的一個巨大優點。

後來,羅敏擔任好樂買的市場VP,手里開始有一些預算,為了和市場上所有的資源方對接,他必須用量化的方式認知市場,必須清楚誰的轉化率更高、誰的流量更大。

2011年,我天使投資的唱吧項目創始人陳華想找負責市場的VP,讓我幫忙看看候選人,沒想到居然是羅敏。深聊以後,我明顯感覺是在好樂買見過“大錢”且聚攏過這麽多資源之後,羅敏的視野打開了。他開始拋出一些新的idea。比如他會假設如果和陳華合作,可以從電商角度做哪些創新,這些想法中有不成熟的地方,我還會給他“拍磚”。

2013年初,羅敏離開好樂買創業時來找過我,此後我們見面至少三四次。每次轉換方向前,羅敏都會來跟我聊一次。那時羅敏創業的狀態還有點像猛張飛,一方面想到什麽就做什麽,有時候可能還沒完全想清楚,另一方面執行力非常強。事實證明,這也是他後來做成趣店的重要原因。

2014年元旦前後,羅敏約我在慈雲寺橋附近的咖啡館見面,當時他的項目已經轉型了N次,換句話說,賬上的現金所剩無幾,又要面臨一搏。他跟我講了另外一個方向,但是很遺憾,我還是給了他一些負面反饋。

春節之後,羅敏打電話跟我說,天宇,這次有一個想法,我覺得行。

羅敏決定啟動趣分期這個項目,做大學生消費分期,當天我就決定支持他。究其原因,一是基於我對羅敏過去的認知,二是他選擇的賽道恰恰是我們藍馳創投一直在關註且有了初步結論的賽道。

那時說到金融,大家還熱衷於討論P2P,但我們認為金融創新遠非P2P這麽簡單。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發現國內市場上存在的問題:資金過剩、但是優質資產卻相對稀缺。簡單來講,消費金融市場還有很多空白。學生人群有天然優勢,居所比較固定,還款能力也可以,讓我們覺得這是一塊很好的優質資產切入點,可以去做。

羅敏之前在好樂買管過100多人的線下銷售團隊,校園分期是和他過去積累的技能充分結合的一個方向:他從一開始就告訴我,趣分期要在校園地推,結合電商平臺去做。另外,羅敏從第一次創業起,身邊就有個10人左右的小團隊。雖然中間經歷了幾次失敗,但是還能讓一波兄弟這樣死心塌地的追隨,可見羅敏的領導能力不凡。我們判斷羅敏能在這片空白市場里闖出一片天地。

但是,我們心里也很清楚,這個事一定要快。當時,競爭對手已經陸續進場,即將開始白日廝殺,每個校園都得寸土必爭,資金必須跟得上。羅敏之前在地推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是他區別於競爭對手的一個重要長板,我們要把長板發揮到極致,把速度發揮到極致。

在簽約當天,藍馳創投就打過去了50萬美元,兩周之後,完成了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不僅如此,一個月內我們又追加了100萬美元。因為校園業務每天都在打仗,每一個寢室都不容有失,要靠發傳單轉化銷售線索,必須得有足夠的“彈藥”支持。

簽完TS的第二天,我和羅敏探討了一個下午,資金回籠的問題到底怎麽解決?僅僅依靠股權融資遠遠不夠。當時我們曾想去找市場上的P2P公司,但要獲得這些公司的信任,成本非常高、時間也很長,趣店等不起。

後來,我想到發動藍馳系CEO們出來“撐場”。剛開始大家也持懷疑態度,是我一個一個打電話去說服他們,基於對藍馳創投的信任和對羅敏的認知,大家才終於出手相助。

可以這樣說,在趣店初生的前六個月,藍馳系對趣店的資金端支持占比一度高達80%。

在我們投資了兩三個月後,趣店業務增長不錯、需要再融一筆錢。我們當時都覺得,羅敏的註意力還是要集中在業務上,別花時間去找錢。於是我們又把藍馳創投的LP拉過來幫他搞定了A+輪,也只用了兩三天時間。

至此,從A輪、資金回籠到A+輪融資完成,藍馳創投幫羅敏搞定了趣店起步時期最重要的三件事。自此,趣店甩開了資金包袱、大步向前,短短半年就成功趕超對手、奠定了市場領先地位。

不斷定義戰場邊界

微信圖片_20171019115208

2014年暑假一過,趣分期的市場漲勢很猛,在全國已擴張了幾十個城市。羅敏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接下來想擴張300個城市。我的第一反應是“瘋了吧?”,因為攤子鋪太大,執行力如果不到位,基本上就把企業拖垮了。

事實證明,羅敏的執行力非常強。羅敏曾給我講過,之前做校園地推時大家都去發傳單,怎麽確保每張傳單都到宿舍桌子上、至少被同宿舍的一兩個人看到?該用什麽考核標準去判斷?有什麽方式去鼓舞這個團隊為了目標努力?地推這個環節如何轉化成想要的發展速度?這里有羅敏的管理智慧。

羅敏給我舉了一些例子,比如當時美團如何打敗拉手去做城市擴張的。從業務層面看,第二家去城市地推的企業所付出的營銷成本將是第一家的好幾倍。換句話說,如果能率先踏入一個處女地去推廣業務,相對後面的競爭對手來講,優勢是翻倍的。

去年9、10月份,我和羅敏有過一次長談。當時我問他,“你覺得你自己現在還需要改進哪些方面?”羅敏答道,他在內部做了一次高管評估,發現自己可能太強勢了。這在公司早期確實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可以提升執行力,而缺陷則是,再往後大家的成長空間沒有被打開。

知不知道自己有問題?知道之後願不願意改?改進速度有多快?這對創始人而言是很好的問題,而這三個方面羅敏都做得非常出色。

這是創始人開始內化的過程。在他成長早期,就像一個小孩的青春期一樣,荷爾蒙非常旺盛,不斷左突右闖。現在他已經走過這個階段,開始過自己這關。除了自己成長之外,他開始關心管理團隊的成長、公司核心能力的成長、未來成長空間等問題。

2015年初,趣分期開始不斷嘗試新業務,將消費金融融入不同場景,進入白領消費,教育消費、汽車消費、房產消費等等,都在試。

從那時起,羅敏就開始強調,自己的戰場肯定不能局限在大學生這個層面,要去開辟新的人群和場景。他堅信,這樣才能和競爭對手從本質上拉開差距。以大學生市場為起點,羅敏把線下消費金融的很多場景都拉了進來。羅敏的爆發力和執行力在這個賽道上充分施展出來了。後來我們總結過,很多超級獨角獸公司創始人的一個重要特質就是:不斷主動尋找戰場邊界。羅敏也是這樣的創始人。

下一個“大東西”在哪兒?

微信圖片_20171019115213

現在,藍馳創投正在研究的課題之一是下一代用戶入口在哪?Where's the next big thing?(創業家&i黑馬註:下一個大東西在哪?) 大入口肯定是“大東西”,對我們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投資就是勾勒未來的格局。新技術變化莫測、但最終依然要回歸市場需求。

例如,許多科技企業都在研發人工智能芯片,這些芯片將被應用到新的傳感器上並產生豐富的數據,但這些數據本質上還是要為消費者和企業服務,只不過服務的工具、方式、效率可能會不一樣。作為投資人,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趨勢來提示創業者,幫助他們更早地感知、預判競爭壓力。

藍馳創投是趣店、唱吧、趕集等企業的第一個投資人,我們對早期投資情有獨鐘。我們一直希望找到最好、最優秀的創業者,從資金上和時間上給他們更大的試錯空間,幫他們做成。這個空間可以有多大?我們當年投資陳華以後,一起花了15個月、檢驗了上百個想法才找到唱吧這個方向。這不僅考驗了我的時間和耐心,也說明了我們藍馳創投作為一個基金的能力和耐心。

優秀的創業者需要更多生存空間,而這正是藍馳創投所擅長的:幫助創業者從0到1、而非從1到10。和創業者一起突破、幫助這件事及其背後的團隊,這是我們做VC最興奮的地方。

趣店 藍馳創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83

短視頻創業者:月播放量15億,曾見證行業從0到爆發 | 案例

來源: http://xueyuan.iheima.com/depthcase/2017/1106/165859.shtml

短視頻創業者:月播放量15億,曾見證行業從0到爆發 | 案例
黑馬成長營 黑馬成長營

短視頻創業者:月播放量15億,曾見證行業從0到爆發 | 案例

抓住紅利,提前布局,看穿本質,突破自己。

◤ 2016年,中國PGC(創業黑馬學院註:專業生產內容)行業極速升溫,大量資本及制作者湧入其中,頭部PGC形成較強的品牌效應,並向IP化發展,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與此同時,中國PGC開始引入MCN(創業黑馬學院註:多頻道網絡產品形態)概念,陸續出現一些批具有資源整合能力的公司,通過簽約、投資、培養等多種方式整合PGC市場。

知名短視頻品牌“何仙姑父”即是其中一例。

以下案例來自黑馬成長營14期學員劉飛,供你深度借鑒~

粘貼圖片_20171103153920

劉飛

“何仙姑夫”創始人(黑馬營14期學員)

用內容矩陣打造自有IP,是何仙姑夫創始人劉飛探索的MCN的關鍵。“在IP的打造上,我們有三個維度,分別是選擇稀缺性的內容,保證持續生產,探索成長空間和商業化變現。”

中國內容創業在過去5年經歷了一輪紅利期,內容商人認為,這是一個時代性的商機——內容正在接替互聯網成為商業的新入口。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以及互聯網巨頭等市場主體都在尋找內容的新方向。內容創業者不用像其他領域的創業者一樣,在起步階段大量燒錢虧損。

紅利分為兩種:一種是“抓的住卻看不見”的,另一種更則是“看的見卻抓不住”的。抓住前者靠敏銳度,抓住後者靠執行力。慶幸的是,劉飛兩者兼具,看見還抓住了紅利。

2012年,劉飛以“何仙姑父”為名,以影視穿幫節目為主題,制作短視頻,一度被評為“2012十大搞笑視頻”之一。之後,他繼續嘗試更多短視頻創作,形成自己的特色,並躋身最早的“網紅”行列。

從單打獨鬥進入團隊化運作,用時兩年,完成了幾個跨越:從成立何仙姑夫工作室,專註搞笑視頻和影視穿幫節目的制作;到成立傳媒公司,專註短視頻內容創作和新媒體內容營銷;2016年,北京全資子公司成立,全新的“何仙姑夫”品牌發布。

262979846086918827

2014年12月,“何仙姑父”獲得了優酷300萬天使輪融資。2016年7月,完成2260萬A輪融資,投資方為清科嶺協基金、華蓋文化基金,華興Alpha擔任獨家財務顧問,估值超過1億,遠超當時第一網紅Papi醬的融資紀錄。今年9月,“何仙姑父”獲得深創投領投、百度視頻參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對於創業者來說,機遇無處不在,可是能看明白的人不多。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人周煒曾在「黑馬營」課上講到:成功就在紅燈閃爍前你超過對手的那一個身位。這個紅燈指的是關鍵的戰略決策點。對於劉飛,他的戰略決策點用16字概括就是:抓住紅利,提前布局,看穿本質,突破自己。

426826630208852306

 

1、抓住紅利 

我高中時就對傳媒領域情有獨鐘,大學時學的又是電視編導專業,自然產生了做節目的想法,那時開始做視頻,然後發到優酷、土豆這些平臺上,效果非常好。

我隱隱約約感覺到短視頻里面的潛在市場,決定繼續搞笑下去,結果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我開辦了工作室,2014年,成立了自己的團隊。

在2014年前,內容創業處於一個絕佳的紅利期,短視頻主要以原生創作團隊為主,比如動漫的飛碟說、青藤等。同期,還有一批傳統媒體開始轉行做短視頻,比如:“一條”。

一開始我們主要做兩檔節目,一檔專門吐槽影視劇,一檔專門找穿幫鏡頭。兩者有其相關性,這樣的定位也奠定了品牌的調性。

當時整個環境非常健康,那段時間我們也抓住了這波紅利飛速發展。2014年底,我們就順利地拿到了優酷300萬天使投資,2016年6月獲得清科和華蓋資本2000萬A輪投資,今年9月拿到了深創投、百度視頻的數千萬A+輪投資。

在我看來,一個網絡視頻,要想做成品牌或爆款,有三個核心關鍵點。

第一是內容的持續生產能力,加上有特點的東西。比如我們就是找穿幫。

第二是宣發能力,包括發行和宣傳。發行是我們戰略核心的一部分,我們會發到盡可能多的平臺,針對不同的平臺做不同版本。比如:我們會把短視頻的爆點剪出來做一個精簡的預告。

第三是機遇。機遇來了,我們是不是能夠及時地把握好。

2、提前布局 

我是被行業推動去創業的,每個階段都踩到了點上。公司一成立,PGC就受到重視。然後拿到天使投資,就開始大力發展業務,爭取在每個節點提前3-6個月布局。

2016年下半年,我們開始了對MCN的探索:利用之前積累的對內容方面的一些創作、運營和商業化的優勢,與各個垂直領域內的頭部紅人簽約,進行內容管理、品牌包裝和商業化。

今年9月,我們推出了服務品牌“貝殼視頻”,意在把短視頻紅人孵化成珍珠。目前旗下有30多個短視頻IP,粉絲量超過5000萬。每月短視頻產量超過300條,每月全網播放量超過15億,在MCN的各類榜單穩定在前三。

149965761576464012

在我看來,未來越細分的領域越有商業價值,越容易被外界接受。比如我們以前推動漫、手辦達人時非常困難,因為受眾比較少。

但現在隨著產品技術的成熟,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手辦達人就不再被排斥在外。同時手辦達人的市場空間很大,未來向好,競爭相對小。而像美食這種大的市場漸趨飽和,競爭十分激烈。

去年大家熱衷討論短視頻的變現方式,包括邊看邊買、粉絲經濟、互聯付費、知識付費、廣告、電商等等,但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

我們目前的變現方式有兩種:其中廣告占比60%以上,電商占比30%多。未來1-2年內,廣告可能還會是短視頻主要的變現方式,因為它簡單、直接,客單價及毛利較高。

3、看穿本質 

2016年短視頻行業火熱,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我認為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爆發、洗牌、短視頻+。

關於爆發:

從2016年至今,短視頻迎來風口,成為全民化、社會化的工具。但是,市場也自然而然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平臺端大力補貼做短視頻戰略,但是它們再難從中篩選真正優質的內容。同時,平臺與幾千上萬個創作團隊對接起來產生大量的溝通成本。

不同於幾年前的紅利期(那時一個人可以同時對接幾個平臺),現在全網有上百個平臺,創作者面臨三大問題:專業化、團隊化和商業化。

專業化包括專業化運營、專業化發行,甚至專業化變現。一般的創作者很難做到。

團隊化對創作者來說也是個大問題,一個人自己幹還好,一旦組建5-10人的團隊,面臨的就是整體虧損。

在商業化層面,很多品牌廣告主並不知道哪些紅人更契合自己的品牌。

關於洗牌:

我們發現很多中小企業由於不適應發展節奏而被淘汰掉,越來越多腰部以下的內容公司生存艱難,甚至就連一些真正意義上的頭部公司也沒有站住腳跟。經過一輪優勝劣汰,我們會發現真正以內容勝出的品牌。

關於短視頻+:

前面兩者是現象,短視頻+則是趨勢。

由於移動互聯網及4G技術的大量應用以及碎片化時代人們的特有需求,各行業把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手段。我們經常會看到某飯店的大屏幕上播放它的歷史、廚師介紹,菜品特點等等,短視頻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全民化的工具。

因此未來的趨勢是短視頻+,即短視頻可以用來+一切。我們也在這方面有所考慮。

4、突破自己 

不管外界如何變化,我們始終要抓住其中的本質。我們做的事情是非常讓人興奮、刺激的,而且趕上這麽個好時候,在這種前提下,我們遇到的挫折、困難在一定程度上會少很多,其中自我突破尤為關鍵。

從自媒體到管理者再到創始人,怎麽讓公司壯大起來?以前只是管理幾個人,有些營收就行了。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想的更多的是怎麽讓團隊實現價值,讓公司成為新時代文娛公司里的一分子。

每個創業者都會遇到兩方面的事情:一個是創始人個人的思維格局;另一個就是員工、團隊甚至是家庭問題。包括黑馬營的師兄師姐,大家面臨的問題也都一樣。

我的性格比較樂觀。從格局上來講,雖然我年齡不是很大,但是經歷的事也不少。其實我挺不喜歡創業的,我一開始的想法是要在一個大公司或平臺里面做兩三年,但沒想到最後還是被動創業了,因為這個事再不做就晚了。

我是「黑馬營」十四期營員,在里面可能是最小的(90後嘛)。每上一次課,總有兩三個導師點醒我,就是那種頓悟的感覺。在和黑馬同學接觸以後,我發現他們的經歷都特別不簡單。我以前不喜歡應酬,但現在我會跟大家聚會,結交幾個有共同語言的朋友。

從家庭方面來講,這兩年我常常感覺愧疚。2015年10月,我的兒子鬧鬧出生,我也榮升為爸爸。可我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北京),只有周五才回濟南老家看看他。

我有一個原則:只要在家,絕不安排應酬。兒子之前和我還有點陌生,但就在昨天他拉著我的手,第一次,我把他哄睡著了。作為爸爸,這種感覺太享受,比完成融資還要甜蜜。

短視頻 機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07

CES亞洲見證中國造車新勢力崛起

在6月13日開幕的CES亞洲消費電子展上,來自中國的初創公司拜騰、零跑、奇點汽車紛紛展示了它們的最新概念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拜騰發布了第二款概念車,這款新車將能達到L4自動駕駛級別,量產車型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上市。

奇點汽車也展出了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車載以太網數字化架構的智能座艙系統和自主研發的場景化ADAS解決方案,奇點汽車iS6即將於今年年底實現量產,這款車型目前已經具備L2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而零跑汽車則發布了首款國產AI自動駕駛芯片“淩芯01”。這顆芯片擁有AI深度學習能力,AI的算力可以達到主流芯片的5倍左右。

目前零跑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S01已經開啟預約,並將於明年一季度正式發售。這款汽車已經能夠達到L2.5級別自動駕駛能力,擁有“車輛召喚”、“人臉識別”、“自動跟隨”、“自動泊車”等多項自動駕駛功能。在2020年前,無需硬件改動,零跑的全系車型均可通過軟件升級到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

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零跑汽車自主研發了三大整車平臺及‘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系統、自動駕駛系統三大核心技術,已經完整掌握自動駕駛核心硬件平臺和算法技術。”

零跑汽車背靠中國領先的物聯網企業大華股份,這令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獨具優勢。朱江明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公司目前自研毫米波和超聲波雷達,同時也在研制基於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不過,目前零跑汽車的自動駕駛芯片仍在與德州儀器和英偉達等一線芯片廠商合作。

“大華年收入超過188億,凈利潤20多億,1.3萬員工中一半是研發人員,超過40%的產品都是基於我們自己的芯片。”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零跑汽車將聯合大華的優勢,盡快讓我們自主研發的具有自動駕駛能力的專用GPU投入使用。”他還表示,2000年大華剛剛進入安防行業時,當時市場上還只有進口產品。“現在我們的核心零部件已經有了充分的自主能力。我們對民營企業發展充滿信心。”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較於谷歌和特斯拉等矽谷巨頭在自動駕駛方面采取的激進措施,目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汽車企業仍然態度保守,基本處於L2級別的自動駕駛。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未來固態激光雷達技術成熟並且成本大幅下降了,使用激光雷達與視覺解決方案相結合,將能更好地實現產品化落地。”

據了解,中國的新興互聯網企業造車將大多采取與代工廠合作的模式。奇點汽車在今年北京車展時宣布與北汽合作,而零跑汽車也即將宣布合作夥伴進行代工。“受到牌照的限制,我們采用合作的模式,很快會確定代工廠。”朱江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一直以來都有自己建廠的打算,只要政策允許,我們馬上就會啟動,前期還是以零部件或者部分建廠的方式進行交付。”

奇點汽車創始人CEO沈海寅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生產資質現在是一個挑戰。一旦我們拿到資質,就會自己生產。”奇點汽車已經在安徽銅陵拿地為建廠做準備。

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汽車行業從發明汽車到現在已經經歷了130年,但是傳統車企的發展過程是緩慢的,相比而言,IT行業和通信產業,每隔10年就有大變化。“汽車行業需要有一股新勢力的創新精神,讓駕駛更輕松,讓乘坐更舒適,新興公司就應該去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只有一條出路,就是創新。”

汽車生態鏈是複雜的,對於新興公司而言,在極短的時間內去構建一個強大的供應鏈生態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零跑汽車借助大華本身的供應鏈優勢,能夠把這個複雜的供應鏈系統管理起來。我們在前期會追求規模效應,而不是賺錢。”他預估3到5年時間內,零跑汽車有望實現收支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11

影視通識樂園 - 陳龍超 《星洲》作代表,讓我們見證著亞洲字頭的誕生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4:34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82

當殖民觀念盛行,強國透過武力強搶窮國資源自利,普遍都會予人大蝦小的感覺,但強迫封閉國家打開港口,間接灌輸一種自由貿易觀念,實則好處在於加強原產品在全球流動,跟世界大趨勢接軌,而外國設立領事館,外國人進駐租界經商,餅大了,勞動機會也多了,文化差異很大,卻不斷交流,因著遊戲規則的改變,年輕人有機會跨越社會階梯,短時間內出人頭地。

昔日的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因為吸引,城市被搬上公仔箱化成本港經典香港連續劇《上海灘》,除了燈紅酒綠的繁榮外,那個舞台容讓命運能夠瞬間不斷逆轉,人生故事可以很戲劇化,愛國大學生許文強、勞動階層丁力可以很合理地搖身一變,成為黑幫頭子,跟千金小姐馮程程愛得火熱,因著戲劇入屋的潛移默化,上海最被懷念的倒是中國民初那段日子,代表著「夢工場」、「大時代」。

城市發跡期 編劇至愛創作背景
每個城市都有生命周期,當上海當旺,香港還是一塊不起眼的殖民地,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跡,中國封閉期間,有利香港成為重要轉口港,輕、重工業叫經濟起飛,亞記歲月頻道之所以work,因為觀眾(特別是嬰兒潮出生一群)認為那個時代的作品最好看,當時時裝劇多訴說著屋村仔(因為普及教育)如何晉升上流人士(如《變色龍》),側面寫著社會階層的流動,城市的發跡場景一直都是編劇至愛,要捕捉甚至設定不同城市的風光時刻,不論香港、上海,因著城市的生命力,筆下人物可以大起大落,地靈則人傑,互為因果……

公仔箱內的城市有幾成真?
香港是否那時真的樣樣勁?今天後生果真不及當年人年輕有為,呼應著一蟹不如一蟹的結論?這倒未必,那個時代的火紅,某程度因為媒體發功,透過各類影視產品,製造這樣子的集體記憶、觀感,上海、香港雖處不同當旺期,但共同點就是當時美好的背後,也隱藏著種種制度的不完善,締造了許多民生層面不公平、公義的情況,美好只是個別媒體的偏好,影視節目只呈現大城市歷史某一面,製造了假象,更極端一點就是樣板戲,放大了某一段小歷史,loop播來達致宣傳某個政權的美好,媒體就是一樣那麼了不起的工具,常被政權虎視眈眈……

美國頻道為搵食 替星洲添魅力
筆者上半年到訪新加坡,得知HBO頻道為了開展亞太市場,專門製作以亞太市場口味的電視作品,頭炮就是由陳沖擔綱演出的連續劇《星洲檔案》(下稱《星》),雲集了澳洲、印尼和新加坡演員,cast明顯反映了市場考慮,環顧整個亞太市場,卻選了新加坡這個國家為故事背景,頭炮要響,誠如前言,就要捕捉或製造甚麼時刻才是新加坡的大時代,結果HBO團隊選了在戰後六十年代,地點則是牛車水唐人街社區,新加坡這時期歷史對西方或香港觀眾也是陌生的,注入影像後,新加坡搖身成為另一個夜上海,地方雖小,中西文化匯聚,華人勢力被描繪為舉足輕重的一群,唐人街似乎預表著整個新加坡由華人當權的轉向,新加坡人回頭看,身份升格了……

加強亞洲元素 就住西方白人胃口
該劇仍以白色澳洲演Don Hany當男主角,一眾亞洲演員(包括陳沖)圍著他團團轉,但《星》重要意義不在一面倒討好亞洲觀眾,而是以白皮膚同宗演員當導遊,讓西方觀眾認識一下亞太區的歷史,跟西方的來龍去脈等,好慢慢適應亞洲熱,接受今個世紀要跟他們平分天下的事實,《星》當了先鋒,一塊試金石,筆者相信日後將會出現更多以亞洲城市為背景的連續劇,亞洲不同國家的演員將會crossover,擔綱一些更重要的角色,劇集描繪的城市是否忠於歷史已不重要,因亞洲是西方國家尋金的理想國度,大勢所趨下,誠如陳沖所言:「亞洲演員不再是伴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69

Big Spender:許照中與妻恩愛41年 瓷器公仔做見證

1 : GS(14)@2014-08-26 02:44:57

六福金融主席及行政總裁許照中縱橫股壇逾40年,經歷股票市場幾許升跌,數十年來住在火炭半山複式大宅,坐在逾千呎花園的他悠然自得說:「今天還可以坐在這裏,是因為我做任何事都以安定家庭生活為先,1997年已向銀行贖契。」翌年,與太太在灣仔會展的私人會所皇朝會舉行銀婚紀念晚宴,當年好友所送的禮物,包括西班牙Lladró及德國Hummel手製瓷器公仔,現在仍放在客廳。記者:黃碧珊攝影:陳永威



許照中從小已領悟到要擔起頭家,因為他十二歲已喪父,身為六兄弟姊妹中年紀最長的他,要協助母親做小生意為生,即使成家立室後,他同樣以家庭為先。七十年代初,許照中已投身金融業,在安頓好家人生活所需後,才用餘錢炒股票,所以縱使一九八七年股災蝕逾三百萬元,當時五十萬元已經可以買到一層樓,他一家四口仍可住在火炭現居複式大宅地下一層的單位。現居複式大宅兩層共約二千呎,上下兩層單位是許照中分別於一九八六年及一九九三年,以一百一十一萬元及四百四十五萬元購入。買到雙連單位後,他再花二百多萬元入紙申請建樓梯打通兩層,下層是客飯廳,上層是三間睡房,一家四口一起住了十多年。數年前,兩個女兒先後嫁作人婦,他在二○一二年年底,花約四個月時間及一百六十萬元為家居進行大裝修。雖說是大裝修,但下層的雲石地磚及全屋間隔沒有改變,仍保留兩間女兒房,許照中慈祥地笑說:「是留給孫仔休息使用的。」看見客廳放了很多家庭照,本想拍攝一張半張刊登,這位公公婉拒:「不要打擾到他們吧。」



■雖然許照中已不再為客人落盤進行股票買賣,但每個交易日也會留意股票市況。

■許照中打高爾夫球約20年,經常到中山及珠海打波,客廳放有比賽獎盃及高爾夫球擺設。最左一套高爾夫球,是港交所前行政總裁周文耀於澳洲購買的手信。

■好友取許照中及太太名字中一字「照」和「美」作句首,作對聯送給許氏伉儷,字畫現掛在飯廳。

■銀婚紀念時,許照中收到不少好友送贈的瓷器公仔禮物,其中 Anniversary Dance(1)、Golfing Couple(2)及Love in Bloom(3)屬Lladró品牌,前面較矮小的公仔(4)則屬Hummel品牌。

朋友禮物放飾櫃

採訪時,許太有節目不在家,雖然見不着女主人,但從家居佈置、飯廳那副以兩人名字為句首的對聯及玻璃飾櫃裏一雙一對的瓷器公仔,足以感受到兩人的恩愛。許照中指玻璃飾櫃裏的水晶及瓷器擺設,全部是朋友在他兩夫婦銀婚紀念時送贈的禮物,「朋友知道我喜歡打高爾夫球,有兩位不約而同送了相同的瓷器公仔給我。」這高爾夫球瓷器屬西班牙高級陶瓷品牌Lladró,由雕塑家José Puche創作,一九八三年開始售賣,至二○○五年停售,停售前每個大約索價六百歐元,它們身旁,還站着四對德國Hummel瓷器公仔。今年是許氏夫婦結婚四十一周年,問許照中去年有否設宴跟親朋一起慶祝紅寶石婚紀念?「沒有,等五十周年再大事慶祝吧。」也好,就讓這些瓷器公仔一起見證許氏伉儷由銀禧走至金禧吧。



■這個Precious Moments公仔手抱「25」字樣,一看便知道是銀婚紀念禮物。

■1996年,瓷器生產商Goebel成立125周年,Hummel設計這「愛心滿載」瓷器公仔為紀念,只限1996年推出,屬該品牌世紀之選系列第11個公仔,現在網上可以約$14,000買到。花上刻有「125」字樣,讓許照中想起是在結婚25周年時所收的禮物。



剔透柔和 Lladró

Lladró由三兄弟Juan、Jose和Vicente於1953年、於家鄉西班牙南部一個人口不足6,000人的小鎮阿爾馬塞拉創立。初期,三人只在家中天井的簡陋瓷窯製造陶瓷,不料成品竟被人讚美到可跟歐洲首間瓷器廠Meissen的出品媲美。他們不時改良製作工序,打破製瓷必須經過三次窯燒的定律,只窯燒一次便可製造出晶瑩剔透及顏色更柔和的瓷器。他們又發掘到新顏料,只要經過煅燒後刷上數層清漆,不用上色便可造出4,000多種色彩效果。
Lladró出產的瓷器不但得到俄羅斯隱士盧博物館、意大利國際瓷器博物館、布魯塞爾50周年紀念博物館及西班牙華倫西亞國立陶瓷博物館作永久收藏品之一,連國際巨星史泰龍與Jennifer Lopez均是有名的Lladró瓷器收藏家。



修女童真Hummel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夕,喜姆修女(Maria Innocentia Hummel)為修道院籌募經費,跟在1871年已開始製造瓷器物品的生產商Goebel合作,把自己筆下不同神態的小孩,透過工藝師以立體瓷像呈現出來。首批喜姆瓷器公仔在1935年的Leipzig春季展銷會裏,深受歐洲買家歡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瓷器公仔的生產受阻,大戰結束後,陶瓷公仔再次在德國及歐洲興起。喜姆修女於1946年離世,年僅37歲,但喜姆公仔至今仍繼續生產。一個約12厘米高的公仔,生產時間最少800小時,要經過陶泥、首模、組裝、上色等約2,000個程序,全人手製作而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40825/18841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198

逃出電視城:前監製見證無綫盛轉衰鍾澍佳控訴霸權廢人

1 : GS(14)@2015-01-11 21:05:25





「TVB裏有三類人:三分之一員工是有理想,有毅力,有才華和潛力而努力工作的!另外三分之一是不工作,不動腦,每天過着返工想着去哪吃午飯,未到四點來個tea,四點九去廁所洗手準備放工的頤養天年分子!而最後三分之一的是每天上班都絞盡腦汁來阻住人做事的真廢人!」以上是一位在無綫工作13年的監製鍾澍佳一番肺腑之言。撰文:楊潔雯



鍾澍佳19歲入無綫,由助理編導做起,做過編導、高級編導,再升做監製。在無綫經歷年少氣盛的黃金十年,近年眼見無綫由盛轉衰,本來是創意工業主導的電視台,竟然變成工廠,甚至是工具,難怪鍾澍佳在一位服務無綫28年的劇務一鳥被離職後,突然冒出頭來鬧爆無綫內有三分一都是廢人。



■鍾澍佳在無綫出身,由低做起,所以電視圈有不少朋友。資料圖片

■一鳥在無綫做了28年劇務,早前突「被離職」。資料圖片



戥一鳥被離職唔抵


鍾澍佳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說:「我講嗰段嘢係針對事囉!係針對一件事同一個政策,唔係某一個個別事件,一鳥其實都唔係第一個,舊年《東張西望》福哥(資深攝影師黃展倫)被迫提早退休,發哥(周潤發)都去幫佢,之前都有好多前輩都遇過呢個問題,我講嗰段嘢,係我當年離開TVB嘅少少感受,呢段嘢放喺好多大型機構、政府私營機構,上市公司越大型都係一樣,好不幸,電視行業唔係一個工廠,係一個創意媒體行業,放喺一個創意行業,咁就好得人驚喇!」鍾澍佳公然在微博向電視霸權開火,令不少圈中人咋舌,他說:「係呀!我同天華食飯,佢話:『你做乜咁夠膽!』,我冇針對任何人,我只係想講自己少少嘅感受,其實我都喺TVB大,佢教識咗我好多嘢,裏面我都遇到一啲好好嘅老師,有呢啲老師我先會慢慢成長,愛之深恨之切,因為咁先會覺得佢唔應該咁樣落去。」



所以,當鍾澍佳見到一個又一個舊同事「被離職」,自然感觸良多,他重提一鳥被離職的事,他說:「佢係咪炒我唔係好清楚,但係一鳥絕對係第一類嘅好員工,我哋前後腳入TVB,佢入咗劇務組,劇務喺TVB嘅體制係好重要,成個製作嗰日嘅拍攝順唔順利,好多時就係個劇務好唔好,TVB傳統個劇務組係好強,呢樣係無可厚非,佢哋都係會好忙,我哋拍嘢嘅人,聲譽好好,唔係買水買飯咁簡單。TVB製作拍外景喺導演之外係得一個PA,咁下面係冇人喇!一個有經驗劇務係可以幫PA解決好多問題,所以係好重要一個部門,你睇佢同咁多藝人嘅關係,唔係口講,係累積返嚟,所以係咪拍過戲劇都會識佢。」



「制度扼殺咗佢哋」

在TVB過了黃金十年,鍾澍佳一再懷緬過去說:「我諗我個年代,其他喺行業裏面好多電影導演,無可否認幫香港訓練好多優秀製作人才,我係最後一個出嚟可以拍到電影,其實仲有三分一人好做得嘢,只係個制度扼殺咗佢哋。」



■資深攝影師黃展倫(左)被裁,發哥仗義相助。

■鍾澍佳對無綫開火,全因愛之深,恨之切。


《蘭陵王》劇照

【人物誌】執導《蘭陵王》威水

鍾澍佳,又名佳佳導演。離開無綫拍電影,北上搵食,定居北京,本想落地生根,隨後結婚,之後生了兩個女,最近為了兩女生活和教育,又決定回港居住。鍾澍佳執導的內地劇《蘭陵王》在東南亞等地熱播,在台灣破古裝劇收視紀錄,去年8月在浙江、東方、深圳、雲南四大衛視播映,更取得三天收視破億的視頻點擊率。但在香港,他繼續堅持拍攝港式小品,為香港電影出一分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0/189974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40

導演見證李自信與柔情

1 : GS(14)@2015-03-26 00:33:53





【本報訊】新加坡人眼中的李光耀,是不怒而威的領袖。香港電台二○○一年《傑出華人系列》導演及監製張國良花了一年採訪李光耀,見證他自信爆棚和對愛妻柔情的一面。李光耀與妻子把臂同遊英倫、下班後戴泳鏡暢泳的畫面,都讓新加坡人詫異。



一切以新加坡為重


張國良憶述,李對沒做足功課的記者很不耐煩,訪問時他專登手執李的回憶錄,「畀佢睇到貼滿晒post-it,我唔需要貓紙都有follow up」。訪問原本限時半小時,李談到新加坡的蛻變和年少時遭日軍欺凌的憤恨,「老人家坐得耐會唔舒服,見佢開始郁,我就換個話題」。張忽然問他與妻子柯玉芝邂逅經過,「佢表情好得意,原本好嚴肅,忽然好輕鬆,滔滔不絕」,結果張成功爭取額外半小時訪問,和其後繼續追訪的機會。新加坡政府對族群紛爭尤其敏感。有前高官在節目憶述,李光耀早年到泰國出席元首會議,獲安排數名女子讓他「輕鬆一下」,李拒絕,女子都由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接收。張國良據聞這段訪問在新加坡播出時被刪掉,但他感受不到李光耀受訪時有所顧忌,「佢自信心爆棚,覺得你冇可能challenge到佢。你可能唔同意佢,但係佢大條道理話之你」。新加坡人尊重他,是因他一切以新加坡為重,「唔似香港政界啲人淨係為自己着想」。■記者白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8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