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台銘的難題 鄭崇華早已解決

2010-6-28  商周





在富士康員工發生連續十二跳的意 外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將基本工資調高至人民幣兩千元,並且宣布工廠將大力朝自動化、無人化方向轉型。然而,郭台銘和許多製造業台商,在二○一○年所 碰到的問題,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已經找到答案。

六月十八日台達電在中國蘇州,舉辦吳江廠十週年廠慶。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指出,「工業自動化 部門(指機電事業部)是台達電明日之星。」

這個部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發製造自動化生產設備所需的關鍵零組件,包括變頻器、馬達或溫度控 制器等。海英俊認為,中國製造業朝向自動化轉型,有兩大動力,一是在能源短缺的時代,必須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第二個就是富士康引出來的效應,要用自 動化代替人工。」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海英俊認為,機電事業部的年營收成長幅度將達到三○%,甚至高於集團二○%的平均成長率。

台上一分 鐘、台下十年工;早在三十年前,台達電就已經成立自動化的部門。鄭崇華說,「在台灣,有段時間即使願意加薪也不一定找得到人,」一九八○年代,台股狂飆, 因為想靠股市快速致富,許多人不願意再做勞動工作,在那當下,鄭崇華發現,只有靠發展自動化,才能不被流動的勞力牽制。

自製設備,又賣零組 件

如今,台達電已經發展出兩大「自動化」單位,一是對外銷售自動化設備零組件的「機電事業部」;另一個則是對內,為集團各部門提供自動化生 產設備的「自動化工程處」。換句話說,台達電雖然不是賣設備的廠商,內部卻擁有自己的「設備廠」。

當製造業台商忙著降低人工比重,急著到處 添購新的生產設備時,台達電內部早已有能力自己做設備,這個能力,在面對中國勞動結構性轉型的此刻,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中國薪資上漲,成 為每個製造業台商近在眼前的壓力,這個壓力則成為台達電機電事業部的商機。自製的「設備」僅供台達電「內用」,而被看好營收年成長三○%、對外銷售的產 品,則是賣給自動化設備廠的機電零組件。

過去半年,大盤的跌幅為三‧七八%,但台達電股價漲幅卻高達七‧八四%,這間成立已近四十年的老 店,如今仍在不斷創造新題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39

郭台铭胞弟火线入股立讯精密 富士康影子浮现A股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3/xMMDAwMDE4NjQxMA.html


富士康管理危机余音未了,一家有着“富士康”背景的公司——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讯精密)或将登陆A股。

证监会公告 显示,7月14日召开的2010年第105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将审核立讯精密的首发申请。

细读招股书记者发现,立讯精密与郭氏家族 关联密切。不仅该公司近半数产品销往富士康,而且郭台铭胞弟郭台强实际控制的富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富港电子),2009年9月火线参股立讯精密 400万股,目前持有公司3.08%的股权。

目前,郭氏家族的泛鸿海系在香港和台湾皆有上市平台,对A股则鲜有运作。此番,郭台强通过实际 控制的上市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崴精密)暗渡陈仓,初探A股。

泛鸿海系火线入股

招 股书显示,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为王来春、王来胜兄妹,二人分别持股香港立讯50%,而香港立讯为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持股89.17%。

香 港立讯注册资本1亿港元,主要资产即为所持的立讯精密89.17%股权。王氏兄妹通过香港立讯,持有立讯精密1.1592亿股。

立讯精密招 股书显示,公司2009年每股收益0.58元,本次发行不超过4380万股,稀释后每股收益将达0.43元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若按照30 倍发行市盈率计算,立讯精密一旦上市,发行价约12元。而王氏兄妹所持股权的纸上财富,也将随之达到14亿元。

此外,另一家名为资信投资的 股东,持有立讯精密7.755%的股权。资信投资股东皆为立讯精密管理人员,其中,自然人王来喜出资340.2万元,持股27%。王来喜为立讯精密管理中 心副经理。

相比之下,立讯精密另一家股东富港电子的背景则颇为显赫。

富港电子控股股东为正崴精密,其实际控制人正是郭台铭胞 弟郭台强。

2009年9月,富港电子出资4000万元,认缴立讯精密400万股。从而以3.08%的股权,成为立讯精密第三大股东。

“10 元/股的价格并不便宜,也基本上是PE行业的正常价格,郭台强这个时间参股进来,更多应该是处于战略布局的需要。”7月12日,一家外资私募基金分析师向 记者表示。

王氏兄妹与泛鸿海系的渊源不仅于此。

王来春出身富士康,1988年起,在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富士康 线装事业部工作近10年,1997年离开富士康自主创业。

王来胜19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个体经商,“主要从事日用商品批发零售,拥有十余 年商业经验”。

王氏兄妹第一桶金来自1997年,当时二人在香港经营国际贸易并委托国内工厂加工生产,“2001年起承接国际订单并通过香 港立讯委托国内来料加工厂生产,所生产的连接器产品通过富士康的加工组装,应用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3C电子产品,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客户资源。”

2004 年,立讯精密的前身立讯有限设立,该公司初期的客户开发均为内销客户,国内三大电脑品牌厂商——联想、同方、方正成为其主要客户,此后,该公司开始承接富 士康国内订单。

系身富士康

立讯精密主要产品为连接器,主要应用于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 通讯等领域。在其客户资源中,富士康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立讯精密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 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富士康高居公司第一大客户。

2009年,该公司对富士康的销售额为2.65 亿元,占当期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45.38%。此外,立讯精密对正崴精密的销售额为7008万元,当年度占比11.99%。

如果将泛鸿海系 的正崴精密计算在内,则泛鸿海系占据立讯精密当年度销售额的57.37%。

此外,立讯精密对联想集团的销售额为7515.57万元,占当期 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85%。排名第四的则是另一家著名国际代工企业伟创力集团。

在战略布局上,立讯精密更是对富士康贴身紧逼。

招 股书显示,2007年6月,立讯精密前身立讯有限和自然人王来胜共同设立蓬莱立讯,蓬莱立讯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收资本600万元。其中,立讯有限出 资540万元,王来胜出资60万元,该蓬莱立讯主要从事连接器及其组件的生产和经营,法定代表人为王来胜。

实际上,蓬莱立讯的设立,就是为 配合富士康烟台生产基地的需要。但这一规划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下夭折。

立讯精密招股书表示,“由于富士康业务进行调整,同时协讯电子的产能不 断扩大,协讯电子就近服务更为便利,保留蓬莱立讯已非必要;同时,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已对电子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公司也暂时放弃扩张战略,因 此,公司将蓬莱立讯的股权转让给田讯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协讯电子系立讯精密控股75%的子公司,地处江西吉安,也是该公司本次IPO募资的全部投向。

从立讯精密的员工构成和业务特点看,亦 与富士康颇为相似。

招股书显示,公司员工总数为6372人,其中,生产类员工高达5327人,研发类员工仅239人,占比为3.75%。其 中大专以下的员工,占比达87.92%。而25岁以下的员工占比,高达82.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66

三場危機淬煉出中國第一女鞋品牌達芙妮 陳賢民鐵血造就「鞋界郭台銘」

2010-7-12 今周





中國每八雙女鞋就有一雙印有「達 芙妮」的標誌,可說是中價女鞋的第一品牌。達芙妮品牌背後的靈魂人物與創辦人──陳賢民總經理,一九八七年就大膽西進,同業稱他是「鞋界的郭台銘」。

撰 文‧燕珍宜

中國加薪潮來臨,正當「中國加工、外銷歐美」型的企業,如富士康遭受空前壓力之際,主攻中國內銷通路的台灣企業卻受到外資的重 視。

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主攻二、三級城市的女鞋第一品牌「達芙妮」(Daphne)。從製造業轉型成為中國女鞋大王,達芙妮發展的真正推 手,不是日前風光結婚的總裁陳英杰,而是保持低調的總經理陳賢民,他讓達芙妮度過危機,成為擁有五千家鞋店的鞋王。

中國中價女鞋的第一品牌 「達芙妮」,每年銷售四千萬雙女鞋,在中國,每八雙女鞋就有一雙印有「達芙妮」的標誌。九○年代初開始跨入零售通路市場的達芙妮,才用短短十幾年時間,就 在全中國遍地開花,設立了近五千家分店,但是一場危機卻幾乎將達芙妮打入地獄!

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財務黑洞一九九九年的聖誕節假期,當時陳賢 民正在加拿大與妻兒開心地享受天倫之樂。突然一通台灣打來的電話:「下個月,有一筆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貸款到期!」當聽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從床上摔下 來!」陳賢民回憶說。之前不負責財務的陳賢民,只好立刻告別妻兒,連夜回台親自修補這個財務大洞。

這個財務大洞,主要是來自達芙妮的庫存管 控出的問題,在香港上市的達芙妮(當時名為永恩國際),因為當地制度和台灣不同,沒有保證人制度,貸款也無法展期;再加上時值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前董事 長張文儀被捕事件的影響,都讓達芙妮無法從銀行端獲得任何幫助。正當走投無路之際,他只好低頭向朋友借錢。

陳賢民必須立刻籌出一千五百萬美 元,他只能拚命打電話;但就是靠這些電話,陳賢民的好友們二話不說,紛紛慷慨解囊,由此可見他做人之成功。

後來,陳賢民只花一年半的時間, 就把向恆豐董事長王震乾的五百萬美元借款全數還清,同樣豪氣干雲的王震乾說:「我借錢給人家,幾乎很少人會還,除了Keeper之外。」這個Keeper 就是陳賢民,信用與朋友可說是陳賢民最大的資產!

但是,陳賢民的惡夢並未結束。二○○○年,也是創辦人之一的張文儀順大裕事件爆發,達芙妮 股價從二.六港元一路暴跌至○.○六五港元,張文儀因而退出鞋子這一塊事業,原本只負責廠務跟業務的陳賢民,正式全面接手。

達芙妮股價在陳 賢民的經營下,開始一路奮力往上爬,最高時曾超過九港元。結果○七年張文儀在澳門被捕,達芙妮的股票又再度受牽累而大跌。

「受傷當然很 深!」陳賢民表示,當時公司甚至考慮要下市。一年可以淨賺新台幣十幾億元的公司,股價卻太不成正比;不過,還好「股民是健忘的」!回顧這一段艱辛,個性爽 朗、幽默風趣的陳賢民,總是能用「自娛兼娛人」的方式,來講述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

遲到 副總照樣罰站開會雖然個性很幽默,但是長相與代工天王郭台銘相似度高達八○%的陳賢民,做起事來卻有郭台銘的鐵血風格;與陳賢民相識長達三十四年的振永貿 易公司董事長林明智,對陳賢民的成功下了一個註解:「他就是鞋界的郭台銘!」在達芙妮工作滿八年的區經理王亭力說,陳賢民對時間要求很嚴格,無論開會或是 吃飯,絕對不能遲到,連一分鐘都不行!一次一位副總開會遲到十分鐘的下場,就是整天站著開會。王經理說:「因為老闆自己會以身作則,我們也養成習慣。」她 還透露,達芙妮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派駐中國的男性員工只要包二奶,一律開除。

而在達芙妮工作長達二十五年的業務副總紀淑子,則是形容陳賢 民是一位「會罵員工、也會疼員工」的老闆。她解釋,陳賢民跟一般老闆不一樣,他罵得凶但也忘得快,常常沒過幾分鐘,他又會笑嘻嘻地跑來跟員工說話。

陳 賢民開玩笑地說自己現在年紀大了,不像以前那麼凶,以前「講話就像聖旨,敢不聽話,推出去斬!」他解釋,帶人要帶心,該凶的時候要凶,該罵的時候要罵,但 是私底下他一定會讓員工了解為何被罵,就事論事,才能不傷感情。

近親好友還透露,陳賢民有三愛:愛開玩笑、愛喝酒,還有愛看書,達芙妮每天 都會傳兩篇文章給員工看,其中一篇就是陳賢民親自選篇。紀淑子說:「只要一有空,他都在看書,也常常買書給各主管看。」即將退居二線的陳賢民,半退休的生 活將如何安排?陳賢民說,「我到中國二十多年,黃山、九寨溝都沒去過,福建我待了十多年,武夷山我也沒去過。」所以,以後他巡視分公司的剩餘時間,會安排 來重新認識中國,希望能「看廣一點、看深一點」。

陳賢民

出生:1950年

現職: 達芙妮國際控股公司總經理

學歷:政治大學地政系

達芙妮近五年營收獲利 單位:億港元時間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營收 26.2 30.9 38.5 52.9 58.3 獲利 2.6 2.9 3.8 4.9 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7

釘段行建 郭台銘操盤追友達

2010-7-15  TNM





奇美電合併後,內部整併進度落 後,根據本刊調查,郭台銘不滿合併後的成績,近日對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下最後通牒,要求他在第三季底前交出成績單;而競爭對手友達已經布局中國的8.5代 廠,這讓郭台銘心急不已,擔心落後對手,5月起,他親披戰袍,操盤面板布局。

郭台銘 小檔案

現職:鴻海集團總裁

事 業:1974年創鴻海,目前鴻海集團為全球電子代工龍頭,下有鴻海、鴻準、廣宇、建漢、奇美電、沛鑫、富士康國際等7家台、港掛牌公司,2009年營收逾 2兆元。

生日:1950年10月8日

學歷:中國海專畢業

家庭:與亡妻林淑如育有2子女,與續絃妻曾馨瑩育有1 女,現正懷第2胎。

週一,有「面板採購女王」之稱的中國大陸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祕書長白為民,帶領中國八大彩色電視廠來台,進行高達五十三億 美元(約新台幣一千七百億元)面板採購,事實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早就瞄準面板龐大商機,動作頻頻。

磨合久 郭董催進度

先 是上週二(七月六日),鴻海宣布收購Sony斯洛伐克廠,但隔天奇美電在中國、美國對Sony提出面板專利侵權訴訟,要求侵權損害賠償外,並要求法院禁止 Sony販售侵權產品。由於新奇美甫成立就遭Sony控告,外資法人認為這是郭台銘以戰逼和的策略。

郭台銘除了下令奇美電控告索尼Sony 侵權,近二個月,他也啟動數個面板大陸投資案,包括五月底成立的後段模組廠群康(廈門),冷陰極燈管廠誠創也申請赴福建設立新廠,以及六月底的面板廠群康 (成都),可以看出郭台銘全面督軍面板事業。

根據本刊調查,由於奇美電還在整併磨合期,郭台銘處理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員工自殺案後,把重心都 放在集團面板布局上,五月決定親自操刀,六月更密集與段行建開會。他每週至少跟段行建開會一次,其中還曾超過六個小時。由於不滿奇美電合併進度落後,而且 業績不如預期,郭台銘對段行建下達最後通牒:「第三季底前要交出成績。」

段行健 小檔案

現職 奇美電執行長兼總經理

生日 1947年7月2日

事業 1990年起掌理台灣首家面板廠聯友光電(後與達碁合併為友達光電),曾任友達首任總經理,2003年在郭台銘支持下,成立群創光電(現與奇美電、統寶三 合一成新的奇美電)。

學歷 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所博士

家庭 妻姚樹華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電影《白銀帝國》導演

坑。」

設群創 投資圈看衰

根據Displaybank五月統計資料顯示,友達全球市占率為一七.五%;新奇美三合一後,卻由四月的一八. 四%降至一七.二%,不增反減,使得奇美電單月排名,落後友達跌到第四位,段行建交出的成績單難看,他在上個月底奇美電股東會,面對合併何時能產生效益, 也只能說:「快了!快了!」

段行建是台灣液晶面板產業的元老級人物,曾在老同學曹興誠的聯友光電任總經理,二○○一年九月聯友與達碁合併成 為友達,李焜耀擔任董事長,段行建出任總經理,但二個月後,他就以「生涯規劃」為由離開友達,當時傳出他與李焜耀不合。

年過五十的段行建失 業,只好跑到美國去投靠導演老婆姚樹華。二○○二年,郭台銘想切入面板業,跑去找曹興誠商談,曹推薦段行建,郭台銘隔天就飛美國,力邀段行建重出江湖。

郭 台銘算是段行建的伯樂,當時他不顧友達、奇美電、華映、廣輝、彩晶面板五虎環伺,自掏腰包五十億元投資,成為群創最大股東,當時群創被投資圈看衰,認為 「老郭跳火坑。」

趕整併 奇美離職潮

段行建以業績回報郭台銘的知遇之恩,他看準情勢,挾著鴻海集團龐大代工客戶群的 出海口,從後段組裝代工做起,帶領群創一路成長、獲利,成為台灣面板股的獲利王,不但讓友達的李焜耀芒刺在背,去年更一舉吃下統寶、奇美電,超越友達成為 全球面板三哥。

段行建立下戰功,成為郭台銘面前大紅人,今年初群創尾牙,郭台銘送段行建一隻九九九純金打造、重達三十兩的靈猴,還許下期 望:「我希望群創不但要有老虎的身軀、更要有猴子的靈活。」過去老郭稱群創是靈猴,但接下來合併奇美電之後,就要成為威震天下的大老虎。

今 年三月十八日新奇美風光成軍,當時段行建信心滿滿表示,新奇美合併在三個月內就會看到綜效,甚至可完成郭台銘立下的超高標準,一個半月就可以看到初步合併 成效。未料,成績不理想,段行建不惜與舊奇美主管甚至是許文龍家族槓上,主導採購權,接著全力固單,將採購、業務、行銷一把抓。

就在段行建 風聲鶴唳推動整併之際,奇美電卻爆發離職潮,由於鴻海與奇美的文化落差實在太大,近期離職的奇美電員工Eric便表示,早在三月正式合併之前,就已經走了 一批人。

不僅舊奇美電、統寶員工出走,原群創員工發現薪資低於奇美電許多,六月中新奇美才進行薪資微調,但前群創員工Frank說:「很多 只有調一%至二%,甚至只有幾百元,跟原先預想的落差很大,根本無法接受。」

搶布局 落後友達電

據了解,奇美電傳出 有些研發部門,今年以來流失率超過七成,甚至整組離職;至於大尺寸部分,主要則是原奇美員工,流失率達三至五成;離職部分員工轉往台積電,或赴中國大陸, 甚至投靠到友達陣營,人員流失考驗段行建的能力。

奇美電卡在內部整併,拖累大陸布局,這看在郭台銘眼裡,急在心裡,乾脆自己下場操盤,要段 行建專心安內。

鴻海內部主管便指出:「面板大陸布局不是急,而是不能等。」那是因為奇美電的頭號對手友達,已經搶先一步卡位。兩岸經濟合作 架構協議(ECFA)簽訂之後,上週,李焜耀特別前往行政院拜會吳敦義院長,希望能早日放行友達登陸設七.五代廠,雖然經濟部再次要友達補件說明,但業內 預估最多二個月內,行政院就會放行。

由於八.五代廠較符合電視面板切割效益,友達、奇美電莫不以設八.五代廠為登陸目標,友達目前在中科 八.五代廠已順利量產,更計畫在二林設立十代廠,並傳出與昆山龍飛光電結盟爭取設立八.五代廠,就等經濟部放行即可登陸。

反觀奇美電八.五 代廠才剛開始投產,正式量產可能要到今年底,不符登陸的條件,必須等今年底,明年初才能申請登陸,郭台銘對於李焜耀在中國的快速出擊,深感威脅。

設群康 縮短時間差

「快急死了。」郭台銘對身邊的人說。為了不讓鴻海面板布局輸友達太多,郭台銘決定自己出手,上月頻頻走訪中國, 如四川長虹、TCL等家電廠,郭台銘都低調拜訪。「等到老段整合好奇美電才出手,老郭大概就沒法跟KY(李焜耀)拚了。」知情人士說。

奇美 電登陸屈居下風,郭台銘也非省油的燈,由於台灣法令面板登陸「N減一」的規定,奇美電必須在台開出十代廠,才能到對岸設八.五代廠,但目前奇美電在台只有 試產的八.五代廠,為了縮短與對手的時間差,郭台銘已經悄悄埋下伏兵。

根據本刊調查,由群創透過薩摩亞公司轉投資的群康(成都),六月二十 九日正式註冊成立,根據中國公司註冊資料顯示,群康(成都)的登記資本額三千八百萬美元,營業內容並非只是後段模組廠,還有面板製造,法定代表人是曾建 瑜。

先招工 一年內投產

曾建瑜本科系是應用化學出身,原本任職於鴻海集團,後來主動申請到群創擔任業務,因為工廠管 理效率高,擔任業務後又成功獲得三星訂單,因此深獲郭台銘賞識,在新奇美三合一後,曾建瑜便成為MNT(監視器)產品事業處二位總經理之一,此次更被郭台 銘拔擢。

群康(成都)已進入招工階段,首批招募包括面板檢驗員和操作員,預計將先招募一千人,後續將持續擴增到一萬人,預計在六至九個月內 設廠並投產。業界人士分析,群康現階段定位為低世代廠,但一旦奇美電拿到執照,並通過台灣放行,可以變更轉為七.五代或八.五代廠。

三年 前,郭台銘就宣誓:「LCD TV(液晶電視)我們一定進去,不然做那麼多準備幹嘛?我會進LCD TV ,而且我一定會贏。」對郭台銘來說,未來幾年鴻海的成長動能就出現LCD TV與NB二大市場,就連敵手李焜耀都不諱言:「老郭會吃下奇美電,就是要建立進軍液晶電視的灘頭堡。」

以營收規模與市占率比較起來,郭台 銘吃下奇美電、統寶之後,雖然超越友達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但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李焜耀超越,而中國就是未來決戰市場。

經 營中國市場,原來是奇美電的市占率遙遙領先友達,才一年的時間,友達就緊追在後,市占率差不到五%(奇美電三五%、友達三○%)。更讓郭台銘深感憂慮。 「眼見KY就快拿到登陸門票,老郭最近急得跳腳。」知情人士透露。

籌銀彈 決戰大中國

郭台銘未雨綢繆,為了將來登陸 設廠資金,他罕見地在今年鴻海股東會上,提出上市以來第二次現金增資案,金額高達千億元。「以目前鴻海最需投入資金的戰場,就屬面板需求最大,加上下半年 奇美電也要增資,要掌握主控權的老郭,勢必要加碼奇美電。」外資圈人士分析。

以奇美電的股權結構來說,許文龍家族約占二成,郭台銘與鴻海集 團的持股約一成二,今年奇美電也計畫現金增資近三百億元,為了穩定股權,鴻海勢必要拿出錢來投資。「一座八.五代廠需要的資金高達千億元,老郭也要準備點 銀彈,否則怎麼跟銀行借錢?」

郭台銘籌銀彈,大有放手一搏意味,因為繼成立群創後,新奇美電成軍只是鴻海集團在面板布局的第二步,最後決勝 關鍵點仍在大陸布局能否成功,這將關係到鴻海集團未來十年能否快速成長,郭台銘不容閃失。

小辭典 面板廠登陸N-1

經 濟部〈大陸投資負面表列修正草案〉2月下旬經行政院核定後,過去禁止赴大陸投資的晶圓、面板等11個產業項目一夕解禁,其中面板等3項目,採有條件開放登 陸,並非完全不設限。

依新規定,面板業登陸設6代以上高階產線,最多限3座,且應落後國內既有的量產至少1個世代的技術差距,如在台量產世 代最高為8.5代廠,登陸就只能設7.5代廠,這就是所謂的「N-1」規定。且面板廠禁止併購、參股大陸面板廠,想要登陸,國內須有相對的投資,且不得因 登陸而裁員。國內友達、奇美電、華映、彩晶4面板廠中,僅友達跨越登陸設廠門檻,申請赴對岸設7.5代廠。

大廠競設中國高世代面板廠

註: 中國設面板廠須經中國國務院審批。目前中國為免過度設廠,傾向在5家還未獲准設廠的面板廠中,再放行2~3家。

友達 奇美 營收布局比拚

註:目前的奇美電(股票代碼3481),是今年3月由鴻海集團的群創、原隸屬奇美集團的奇美電,及統寶3合 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46

郭台銘動肝火 台灣千億投資喊卡

2010-7-29 TNM





上週三(七月二十一日),郭台銘 身旁財務大臣、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召開臨時記者會,投下震撼彈,表示鴻海將暫緩在台投資。根據本刊了解,外界批評鴻海集團是「血汗工廠」「台灣之恥」,郭 台銘大動肝火,只是導火線;其實,馬政府上任後,郭台銘一頭熱想回台投資,未料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讓郭台銘不得不緊急踩煞車。

本刊調查,鴻海台灣投資計畫喊卡,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就是原訂七月動土的土城綠能中心,以及「賽博數碼」在台中、高雄緊鑼密鼓的設點計畫,初步估計,暫緩投資金額將達千億元,影響萬人就業機會。

郭台銘 小檔案

現職:鴻海集團董事

年齡:60歲

家庭:與亡妻林淑如育有2子女;續絃曾馨瑩,育有1女

學歷:中國海專

事業:1974年創立鴻海精密工業,2001年成為台灣第一大製造業,如今已是全球電子產品代工龍頭;旗下有7家台、港掛牌公司,2009年營收逾2兆元。

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喧騰一時,郭台銘緊急出面危機處理,風波才止歇,未料二週前,鴻海爆員工上酒店報公帳的「酒店文化」;加上奇美電南海廠發生實習生跳樓事件,被大陸媒體以富士康十三跳形容,踩到郭台銘痛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1

從小會計到身價百億元的鴻海大掌櫃 黃秋蓮 讓郭台銘信任三十年的祕密

2010-8-2  TWM





郭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的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說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在現實世界中,營收達二兆元的鴻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她是什麼樣的人,為何可以得到郭台銘的完全信任?

撰文‧賴筱凡

七月二十三日的夜晚,位在台北縣土城、號令全球近九十萬名員工的鴻海總部大樓燈火依舊通明;這個晚上主人郭台銘並不在家,總財務長黃秋蓮則仍在加班。

鴻海支出 大小錢都要她同意此時黃秋蓮正在為鴻海是否要重啟高達十億美元的可轉換公司債(ECB)案忙碌著,她不僅對外代表郭台銘召開記者會,為身心俱疲的郭台銘發言,對內還必須管控每一塊錢、每一張分紅股票的進出,她是誰?為何可以成為台灣首富最信賴的大掌櫃?

郭 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中國最早的商業銀行——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能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營收達二兆元的鴻 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有時候連郭台銘決定的投資案,如果沒有『錢媽媽』(黃秋蓮的暱稱)的同意,也有可能被打回票。」一 位鴻海集團高層透露黃秋蓮不為人知的影響力。

身為全球最大的EMS(專業電子代工)廠總財務長,黃秋蓮掌管著兩兆元營收,是一家台灣營收最多、轉投資最龐雜的上市公司;然而,她的學歷卻是所有台灣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中,最不起眼的。

對比動輒國外留學的會計學、財務金融學博士,或是擁有國際會計師證照、漂亮外商銀行背景的財務長,黃秋蓮僅靠著高商畢業的學歷,卻能掌控鴻海帝國財務大權,可說是個異數。

她不僅掌控鴻海帝國的金脈,公司任何一筆支出,都要經過她的同意,連郭台銘的私人財產也是交由她掌管,「從付幾百元的路邊攤小吃費用到買一架十億元的私人飛機,郭台銘都要向錢媽媽開口要錢。」郭台銘幕僚透露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賴程度。

黃秋蓮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影響力,最主要是她與郭台銘一起創業的革命感情。

三十六年前,出身台北望族的黃秋蓮,還只是一家小會計師公司的會計,她是郭台銘已故妻子林淑如的阿姨。在郭台銘決定出來創業之初,黃秋蓮還曾借錢給他,後來也因而進入鴻海做會計工作,一度還與林淑如一同管帳。

黃秋蓮曾提過,當鴻海還是塑膠小工廠時,每當遇到出貨的忙碌期間,連她也得跟著作業員一起包裝趕貨。就是這樣看著鴻海從無到有,從小公司變龍頭大廠,鴻海的每一筆財務、帳款,沒人比黃秋蓮更熟悉。

「你去攤開鴻海的年報看看,那個股權架構之複雜,一層一層透過海外投資公司交叉持股,誰看得懂啊?大概只有黃秋蓮自己。」金融圈裡的人士透露,替鴻海架起這複雜股權結構的正是黃秋蓮。

不 只管錢 營運決策也有她的影子在黃秋蓮的眼皮下,旗下每家公司各自有獨立的財務長,「但只要是比較大的案子,牽涉到用錢、籌資,甚至是上市掛牌,都得要黃秋蓮同 意。」業界人士說,黃秋蓮之所以被鴻海員工稱為「錢媽媽」,意思就是要從鴻海出去的每一分錢,都得經過她的手;就連子公司、孫公司掛牌,要選哪家券商作承 銷,都得經她點頭同意。因為每個環節,都牽涉到鴻海的布局和關係的建立。

其實,黃秋蓮在鴻海集團內的角色,一直很令人玩味。她既是掌管鴻海集團財務的重要大臣,卻又時常見到她穿梭在各廠區之間,她不只管錢,也管集團各子公司、孫公司大將軍的績效表現。

據 了解,黃秋蓮掌管的「總經管」主要就是管錢及績效,而績效最主要就是關係年底的股票分紅,「鴻海數十位專業大將軍,最重視的就是年底的股票分紅,除了郭台 銘以外,只有錢媽媽有分配股票的權力,一句話就影響數百萬元分紅,大家莫不對錢媽媽必恭必敬!」一位已退休的鴻海副總級大將回憶指出。

「錢媽媽」雖然大權在握,卻不會恃寵而驕,即使每天在鐵血管理的郭台銘身邊,對待同事也不會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在郭台銘發脾氣罵人後,發揮調和的功能,安慰被罵的大將,扮演凝聚集團士氣的功能。

從 一家黑手中小企業到橫跨五大洲的代工帝國,黃秋蓮的掌櫃地位可以屹立三十多年,除了信任外,一位鴻海高層親身觀察指出,「她的學習能力超強,就像郭董一 樣,她也有吸星大法。」所謂的吸星大法,就是吸收別人的專業能力轉化為自己的。因為是全球最大代工企業,最好的投資銀行、財顧公司都想做鴻海的生意,一天 到晚主動找她做簡報,「她看得多,加上聰明過人,吸收起來就變成她自己的,很多投資、籌資方案,最後都由她自己設計再找人執行。」這位人士指出。

隨著鴻海壯大,黃秋蓮須有助手幫忙打理龐大的資金及管理工作;而這個人,就是鴻海會計長李金明,以及財務部主管的黃德才。兩人過去曾是台灣飛利浦的同事,並先後當過美國大通銀行的高階主管,與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的財務長。

完全信賴 甚至就是郭台銘分身一九九七年郭台銘挖角李金明後,黃德才後來也進入鴻海;兩位擁有漂亮學經歷的會計金融專才,非但完全無法撼動黃秋蓮的「大掌櫃」地位,還成為她的最佳助手。

而黃秋蓮底下帶出的人馬,日後也都在鴻海帝國身居要津。像李金明,不僅負責管理鴻海的財務,甚至小至鴻海深圳龍華廠區的園區美化、商店街招商,他都親力親為,目前更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一職。至於鴻海募資、購併,則由黃德才管轄,負責聽取他們倆匯報的,就是黃秋蓮。

黃 秋蓮與郭台銘的關係緊密,從一個集團內部流傳的小故事就可知道。前兩年,龍華廠區商店街一個店家,在續約時不肯降價給員工多一點的優惠,最後被黃秋蓮視為 釘子戶,硬是拔除。但沒料到,這個店家就等在龍華廠區內,見郭台銘「擱轎陳情」,還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信,要告「御狀」。

為了這件事情,郭台銘特地將黃秋蓮與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的李金明、副總經理黃德才全叫來,聽完黃秋蓮的解釋後,郭台銘把手上的信揉掉,「這種信我連看都不用看,只要是對的事情,我都支持你們。」這充分展現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任。

跟 著郭台銘一起打拚三十六年,郭台銘身價高達一四○○億元,成為台灣首富,黃秋蓮與丈夫鴻海副總裁游象富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成為百億元夫妻。依據鴻海財報, 黃秋蓮與游象富在鴻海擁有一.一一%的股權,是僅次於郭台銘的第二大個人股東;依照目前股價計算,這位鴻海大掌櫃的身價至少就高達一百二十二億元!

一位鴻海高層指出,黃秋蓮大半生都奉獻給鴻海,投資也都是鴻海集團的股票,黃秋蓮與郭台銘其實早已是命運共同體。

近來,鴻海因員工墜樓事件,在兩岸面對巨大壓力,這位「錢媽媽」成為郭台銘的替身,首度跳出來舉行記者會,在鏡頭前激動、哽咽,不只是為了郭台銘,也是為了自己親手拉拔長大的鴻海集團。

黃秋蓮

現職:鴻海集團總財務長

學歷:高商畢業

經歷:興順會計師事務所、鴻海會計經理婚姻:丈夫游象富為鴻海副總裁,是鴻海僅次於郭台銘,身價最高的夫妻檔,握有鴻海1.11%股權,價值高達122.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1

脫離哥哥郭台銘自立門戶的溫柔巨人 郭台強 不必鐵血也能成就霸業

2010-8-9 TWM




向來被納入鴻海集團的正崴,董事長郭台強正逐步脫離老哥郭台銘的陰影,不僅搶客戶、搶標案,砸錢購併企業的動作更不輸郭台銘。

自立圖強的郭台強,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正崴不只不屬於鴻海集團,更要走出自己的路!

撰文‧林宏文

六月十日,當台灣首富郭台銘正在為富士康深圳廠跳樓事件焦頭爛額,為了鴻海八十萬名員工的未來苦思對策之際;在台北這一頭,高頭大馬、滿臉微笑的正崴董事 長郭台強,在台上高興地宣布,將掏錢投資「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的新作「賽德克.巴萊」,讓缺錢的魏德聖感動得眼角泛出淚光!

一位是總站在高處,為萬人謀福利的帝王,一位則是永遠浪漫,甚至可以為一個朋友奔走賣力的人,這兩個極端不同的人,卻是打從同一娘胎出生的兄弟,是什麼原因兩人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相互競爭?

當兩岸批評聲浪不斷升高,郭台銘正忙著在大陸各省奔走遷廠之際,郭台銘的二弟——郭台強在台灣的新聞卻越來越多,一會兒入主記憶體通路商勁永,一下又以中 影董事長身分宣布將砸大錢修復經典老電影,可說是相當活躍。一個失意,一個得意,兄弟相比之下,郭台強的影響力與人氣似乎正在水漲船高。

個性不同

浪漫本色與郭台銘大相逕庭但時光倒回十三年前,在鴻海北縣土城破舊的小工廠中,郭台強可沒有現在的意氣風發。當年,在大哥主導的鴻海服務了二十二年,並擔 任鴻海總經理,郭台強與鐵血治軍的郭台銘越來越格格不入,兄弟決定分頭打拚。最初三年,郭台強接任鴻海轉投資的正崴總經理,工廠、辦公室就設在鴻海的老廠 房中,自己跑業務、找出路,度過一段艱苦的奮鬥歲月。

郭台銘的霸氣管理風格,不只手下的大將感受深刻,其實連親弟弟也不例外。與郭台銘全心投入工作相比,郭台強顯然是個更懂得生活的人;當郭台強還在鴻海時, 仍然不改浪漫本色,曾與前力霸董事長王又曾兒子王令一、太電集團二公子孫道亨等人合組賽車隊,每個月在淡水聚會兩、三次,每次賽完車後,大家就一起吃飯喝 酒,還會打打鬧鬧,high到脫光衣服,最後拿報紙遮住重要部位。

還有一次,郭台強與太太羅玉珍慶祝生日,邀請近百位朋友參加,並包下台北圓山飯店泳池舉行派對。其間,羅玉珍出其不意地,縱身一躍跳進游泳池內,讓全場都 嚇一大跳,但派對氣氛也頓時升溫。由於羅玉珍身穿水紡紗禮服,全身溼透後幾乎露點,幸好郭台強趕快拿毛巾,包住老婆解圍。

作風不同

偏好人性管理與愛的教育

相對於郭台銘的鐵血紀律,郭台強夫婦的浪漫風格自然讓郭台銘看不過去,可能也是因為這位弟弟時常花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讓時時刻刻都在工作的郭台 銘,對這個弟弟很不滿意,反而多次稱讚他已過世的小弟郭台成,苦幹實幹的精神最像他。這也是後來郭台強逐漸脫離郭台銘,開始走獨立之路的原因。

郭台銘不只對郭台強的行事風格有意見,連對郭台強教養小孩也有不同看法。相對於郭台銘二十四小時投入工作,郭台強相當願意花時間,除了參與小孩學校家長 會,還擔任志工。有一次,他甚至花三小時陪小孩排隊看籃球明星打球,還被郭台銘在鴻海股東會上拿出來﹁修理﹂一番,可見兩人不可能再繼續共事。

對於創立鴻海的郭台銘,郭台強可說是敬畏三分,他曾經說過,﹁我不敢跟他比!」為了與兄長的電腦代工業務有所區隔,郭台強不踏進EMS領域,反而是抓住手機崛起的商機,全力朝手機等手持通訊產品的纜線連接器發展,營收從此大躍進。

其實,與哥哥郭台銘比起來,郭台強雖然不像鴻海管理那麼緊,但郭台強刻意區隔正崴與鴻海,他把公司管得更人性化,也極力經營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早期公司布告欄上經常貼著他與員工爬山的照片,他也盡量不插手公司的管理細節,大部分工作都授權給專業經理人。

雖然郭台強性格浪漫、個性溫和,但是管理起員工也是紀律分明,尤其對於業績更是緊抓不放,只是他不會像郭台銘一般嚴詞責備,甚至讓負責的高階主管當眾罰 站。只要開會時業績沒有達成,「他不用罵人,只要平常充滿微笑的臉色變得嚴肅,大家就皮皮剉了(台語)!」一位正崴的主管指出,賞罰分明,不情緒化,是郭 台強與大哥最大的差別。

合作不再

領域重疊,相互競爭在所難免從一家小工廠到正崴集團的形成,郭台強花了近二十年,才走出郭台銘的陰影,甚至是庇護。現在親兄弟明算帳,兩位郭董其實早已分 道揚鑣。早期,鴻海與正崴還有兄弟關係,例如像新力PS2及微軟XBOX這種具有競爭性的單子,鴻海若做了其中一家,就會把另一家的訂單交給正崴,不過, 現在這種情況已不復見,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正崴對外積極搶單,也不再宣稱屬於鴻海集團。

以前郭台強謹守手機零組件領域,努力求生存,從一根細小的連接線做到線纜連接器、電池模組、通訊連接器、電源管理模組,複製郭台銘從下游往上游發展的通吃 策略,一支手機竟然可以有那麼多的商機,這是當初郭台銘所想像不到的。隨著正崴不斷壯大,兩兄弟間領域彼此重疊,甚至相互競爭,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由於郭台銘勢力龐大,為了防止一家廠商獨大,「防鴻」大軍早已開始與郭台強接觸,將電腦連接器的訂單分給小郭;甚至傳聞連全球電腦處理器龍頭英特爾 (Intel)也為了防止鴻海在CPU插槽上獨大,日前主動派員親赴台灣與正崴接觸,將協助郭台強殺入郭台銘長期霸占的電腦零組件地盤。據了解,為了避免 兄弟正面衝突,郭台強初期將手提電腦的連接器訂單轉給日前入主的鉅航生產,正式殺入一年產值高達新台幣六百億元的市場。

五十七歲的郭台強走出強人的陰影後越來越有自信。過去鴻海、正崴所謂的「泛鴻海集團」,其實早已名存實亡,現在已處於分家狀態,兩兄弟早已多年沒有同台出 現,雙方競爭的態勢相當微妙。例如三年前,郭台強積極爭取與高通合作成立高強光電,切入新世代顯示技術,但是,在合作案確定後,郭台銘還很不高興地跟高通 表示,﹁要談這個案子,為什麼找他而不找我

?﹂

此外,今年四月的台北資訊園區BOT競標案,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正崴結合創見組成一個團隊,與郭台銘直接競標,雖然最後鴻海得標,但也可以看出,兩集團已各走各的路。

雖然從營收規模來看,正崴年收入只有四二二億元,鴻海集團則高達一.四兆元,郭台強的正崴集團不到鴻海的三十分之一;就身價來比較,郭台銘蟬聯台灣首富寶座,身價高達一千四百億元,但是郭台強只有百億元,兄弟相差十四倍;但是比快樂,郭台強就比郭台銘富有許多。

走上分家

郭台強要以自己的方式建帝國嚴格比起來,郭台強的小帝國非常的渺小,但是郭台強並沒有要與郭台銘爭天下的雄心,他認為,郭台銘是他一生最大的貴人,沒有他的磨練與支持,不可能有今日的正崴。

一位資深記者說,﹁和郭台銘比起來,郭台強是命很好的人,總是可以玩得很快樂。﹂所以,近年來郭台強出席的場合,逐漸從電子業跨足影視圈,與太太不時出席 時尚派對;劉曉慶來台演出舞台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郭台強還會設宴並為其獻唱︿廟會﹀歌曲助興,這些,都讓追求快樂人生的郭台強,找到更多揮灑的空 間。

兄弟再親,也有分家的時候,郭台銘靠著成吉思汗征戰歐亞大陸的霸氣,建立橫跨全球的帝國,殺敵無數,但也樹立無數的敵人;與人為善、快樂浪漫的郭台強用十三年的時間證明,不用鐵血,也可創立自己的霸業!

郭台強

出生:1953年

現職:正崴精密董事長

中影董事長

經歷:鴻海精密總經理

工商建研會理事長

家庭狀況:與羅玉珍育有一子一女

兄弟車拚

——郭台銘領軍的鴻海vs.郭台強領導的正崴

郭台銘 郭台強

鴻海(2317) 集團 正崴(2392) 1400億元 個人身價 超過百億元1.42兆元 集團營收(2009年) 422億元80萬人 員工人數 4.9萬人鴻海、富士康、奇美電、鴻準、廣宇、建漢、鴻勝、沛鑫、奇美通訊、賽博數碼… 事業版圖 正崴、維熹、崴強、勁永、高強光電、晶實(Studio A)、虹優(彩虹3C資訊廣場)從T恤、牛仔褲到水鑽、愛馬仕郭台強夫人的360度轉變前年中影宣布易手,當時郭台強還強調,資金是來自太太羅玉珍及一群 熱愛文化的朋友,與他本人及正崴集團沒有關係。雖然大家都很清楚,真正主導者其實就是郭台強本人,但也在那一刻,羅玉珍被推上了人生的另一座舞台。

一位長期觀察羅玉珍的朋友說,郭台強接任工商建研會理事長的第一項活動,羅玉珍還是樸素的家庭主婦,當時,頭上綁馬尾、穿著T恤、牛仔褲的郭太太,被請上台拍照時,還相當不好意思。

幾年後的今天,羅玉珍出現的場合,衣服一定全是亮片,高跟鞋會鑲鑽,手裡拿的,永遠是最貴的愛馬仕柏金包。她大方地與記者聊品味,笑稱自己「很喜歡作怪」,讓她成為各種精品時尚派對中,最閃亮的那一位。

從家庭主婦到時尚貴婦,郭台強夫人羅玉珍近幾年大幅轉變,屢屢讓認識她多年的朋友驚呼。早期,羅玉珍出現時,她的稱謂通常是「郭台銘弟媳」;如今,她出席的場合,名牌上會改成「正崴董事長夫人」。顯然不只郭台強要自立門戶,連太太也跟著走自己的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88

中環在線:富士康萬人大會郭台銘唔蒲頭 李華華



2010-8-19  AD


 

講到睇得開,富 士康嘅員工就真係未必做到,日日由朝做到晚,搞到早排出現十連跳、打齌超渡、搬廠以至起300萬呎安全防跳網等等……血汗工廠富士康嘅員工噚日自發喺深圳 龍華廠搞咗個以「珍惜生命、關愛家人」為主題嘅萬人誓師大會,呢個應該係富士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嘅員工運動。

之不過咁大壇嘢,就唔見親自坐鎮深圳幾個月、督導防止自殺工程嘅大老闆郭台銘蒲頭……咪話華華衰衰咁諗,郭總可能係驚到時班員工唔自殺轉為追殺佢,所以寧願響幕後默默關心。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54

大话王郭台铭的7张“空头支票”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4/145338.html

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台湾称为鸿海集团)与河南省政府高调宣布,其在郑州投产的富泰华精密电子生产线正式开工。这标志着笼罩在一连串员工自杀事件阴影中的富士康正加速逃离深圳,将自己庞大的产能向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扩散。

   一面是国内其它地方政府对富士康的欢迎之举,一面却是郭台铭在台湾受到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一连串跳楼事件后,郭台铭在岛内被骂作“台湾之耻”,并遭到 台湾学术界的严厉批判。超过180名大学教师联名批评富士康造成全世界前所未见的劳资困境,并呼吁,如果郭台铭决定返台设厂,马英九政府不应该袒护,而是 要严格审查。

  如此窘境在某种程度上是长期以来郭台铭自己种下的恶果。郭台铭很爱开“口头支票”,但却屡次轻言许诺却未予兑现,迄今为 止,郭至少有7次出尔反尔事例,这让其在台湾越来越失去政府当局和公众的信任感。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质疑:在诸多国内地方政府热盼富士康前往投资之 际,郭会认真履行他的每一项口头承诺吗?

  空头支票

  郭台铭开过很多空头支票,其中最为人熟知、无法兑现的就是要拍一百部电影。

  2007年起,鸿海一度表现出建构“华人迪斯尼”、“华人好莱坞”的气势。

  除了在其祖籍地山西耗资2亿美元建造了一座影城,郭台铭更宣称将斥资30亿美元拍摄100部电影,为华人电影工业打一剂强心针。但现在,除了一部郭富城主演的《白银帝国》外,其他99部电影还没有任何投拍迹象。

  《白银帝国》导演姚树华是鸿海电影事业的负责人,也是鸿海集团旗下新奇美公司执行长段行健的夫人。姚树华对《环球企业家》坦言:“我第一次当电影导演,名不见经传,能动员大牌演员与团队,说穿了都是冲着郭董还有晋商题材。”

  姚树华祖籍亦是山西,是旅美的戏剧博士,虽然曾经执导多部舞台剧,但《白银帝国》是她首部电影处女作。郭台铭曾经钟意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希望将之搬上银幕,但随即不了了之。

  在高科技本业上,郭台铭最大的一张支票,就是是否进军笔记本计算机制造。

   2008年,宣布在重庆建造新制造业基地的惠普,让广达、仁宝、英业达等全球前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以及供应链上的大小厂商都跟着进驻重庆。广达计算机 董事长林百里是郭台铭多年的好兄弟,被后者尊称为“大哥”。郭台铭曾经亲口向林百里承诺,不会跨入笔记本电脑代工:“我说不做Notebook,就不做 Notebook。”而广达也一直是鸿海笔记本连接器最大的客户,双方多年维持良好关系。

  但现在,鸿海已经开始大力挖角广达的工程师,林百里大为不满。在广达内部会议中,林百里已不愿意提到鸿海这两个字,并出暗讽之语:“Red sea(红海,与鸿海谐音)以前不做笔记本电脑,现在跳进来做,会被杀得很惨,我们已经跟Red sea在不同层次了。”

  如此出尔反尔,郭台铭并不是第一次。近年来,台湾地区政府亦大力游说包括鸿海在内的台湾众多高科技大公司加大对本岛的投入。郭亦多次承诺,但多数没有成真。

  一是,在马英九于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后,郭承诺投资19亿台币,打造高雄软件园区研发大楼与云计算中心。

  二是,郭台铭打算在台湾苗栗投资100亿台币兴建太阳能电池与模块厂,但至今没有动作。一度传出苗栗县政府将协助鸿海取得卓兰镇白布帆地区的25公顷土地,但都还没有定案。

  三是,将在台北周遭设立大型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但也还在纸上规划阶段,连用地都还没有找着。

   第四张最大的空头支票,则是在2008年8月,前“台湾行政院”院长刘兆玄在上任后首次拜访郭台铭时,郭当场对刘允诺斥资1000亿元,在台湾打造“数 字环保科技城”。郭台铭的概念是:用打造新城市(北京)的方式来打造鸿海营运总部,形成一个数字环保科技城,涵盖无线宽带科技、数字医疗以及人文、教育训 练等,将容纳24万人居住。鸿海将因此增加2万名工程研发人员、5000名技术性工作人员与5000位全球营运管理人员的工作机会。同样地,这一数字环保 科技城大计现在踪影全无。

  唯一比较确定的投资计划是郭台铭已经与台北市政府签约投资37亿台币,打造“台北信息园区”。该计划预计在明年动工,2014年完工。

  郭台铭另一个广为周知的时间表是,从2002年起,他就曾多次说过要在2008年退休。当然,他再次食言了。

  2002年起

  到2008年退休。2005年6月鸿海股东会上,郭台铭再次说:“愈多人不相信我要退休,我愈一定要做到,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99.9%在2008年一定交棒出去,不会延后,而且还会提早,让年轻人愈早学习愈好。”

  遥遥无期。郭台铭今年说要再做十年,做到70岁,届时他真会放手吗?

  2005年起

  绝不会进军笔记本代工制造,2006年10月,郭台铭在宏碁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晚会上说:“我说不做Notebook,就不做Notebook”。

  去年8月与惠普在重庆投建年产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生产线

  2006年

  台北大型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

  没有下文

  2007年11月

  投资30亿美元拍一百部电影:“在我退休之后,我想最少投资拍100部电影”。

  除《白银帝国》外,再无下文

  2008年6月

  投资19亿台币打造高雄软件园区研发大楼与云计算中心:“会落实对马英九加强投资高雄的承诺,保证会扩大对高雄的投资。”

  计划招聘3000名工程师,如今只有1/10

  2008年7月

   投资1000亿台币兴建数字环保科技城。郭台铭对原台湾行政院院长刘兆玄说:“我原本并不打算扩大在台投资,因为台湾本身没有天然资源,地理位置也不是 最佳,不过在新政府政策开放的趋势下,决定加码投资台湾。鸿海将建立一个太阳能光电、节能减碳和智能科技为主的数字环保科技城,不过地点尚在评估,详细的 规划方案会在六个月内向行政院提报。”

  六个月过去后,没有下文,刘兆玄已在去年8月因风灾危机处理不善下台。鸿海近期曾解释仍在找寻适合地点

  2010年2月

  郭台铭在群创旺年会上宣布投资100亿台币,在台湾苗栗投入太阳能电池与模块厂

  至今仍在觅地建厂中。“我们很广的在看,但不会很急着跳进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0

郭台铭逆势发力 十月再次调薪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4/148023.html

 二次创业子公司再次报亏,FIH已成鸡肋

  郭台铭逆势发力 十月再次调薪

  员工“N连跳”风波远去,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在台湾亦称为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也回到其本人所擅长的企业运营层面。

  富士康商务总处媒体办公室主任刘坤确认,2010年10月,富士康将全面调薪,“深圳基本符合条件、每月底薪可调至2000元的生产线工人约占总数的85%。”

  这也意味着,下半年FIH的扭亏之路更加艰难。

   曾宣布“再干十年”进行鸿海集团(2317.TW)二次创业之后的郭台铭遇到了新难题。8月30日,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FIH,2038.HK)发布2010年中报称,FIH上半年业绩亏损1.43亿美元。FIH为鸿海集团港交所上市子公司,专门从事手机代工业务。

  这也是FIH第二次遭遇亏损。2009年中报,FIH亏损1870万美元,为郭台铭创业以来公司首次遭遇亏损,一改此前鸿海集团年均逾30%的复合增长趋势。受此影响,FIH股价连续两日重挫,已累计跌掉约45%。

  FIH与“苹果大餐”无缘

  作为全球手机代工巨头,FIH在外界眼中是富士康国际,在集团内部,不过是一个代号为WLBG的事业群。现在,FIH业务在郭台铭的鸿海版图中愈发有“鸡肋”味道。

   2009年,FIH实现营收约72.14亿美元,大概占2009年鸿海集团总营收1/7。但2009年全年FIH营业额较2008年92.71亿美元减 幅达22.19%;2009年净利润仅为3900万美元,较2008年同比下滑67.77%。进入2010年,截至6月底,FIH同比营业额增长仅 2.12%,且亏损额扩大;鸿海集团营业额则同比大增56.96%,毛利率由2008年中期的4.32%跃升至当下的4.58%。

  对此,FIH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陈伟良未在财报中多言,他仅是将FIH亏损面扩大归因于手机行业经营环境的恶化——产品价格下降、产品组合变动,以及较高的折旧费用。

   业内知情人士分析认为,2010年手机行业形势确实严峻,包括诺基亚等的中期财报均未能达到预期,但与诺基亚等不同,iphone业绩却全面飘红、一枝 独秀。遗憾的是,富士康尽管身为苹果手机及其他业务的独家代工企业,FIH却几乎与此无关:FIH的客户主要包括诺基亚、索尼和爱立信等;苹果相关业务属 于鸿海集团IDPBG事业群。

  换句话说,在苹果等智能机大行其道之时,FIH却因为鸿海集团内部的定位分工不同,被迫主动放弃了争夺利润率较高的“苹果大餐”。

  当然,考虑到2010年下半年富士康全面调薪,FIH的营运压力会更大。

   2010年6月1日,富士康宣布第一次加薪,将深圳基地一线工人每月底薪由900元调至1200元;但因为实际发放从2010年7月起执行,所 以,FIH中报亏损并非加薪所致。财报数字也可佐证,2010年上半年FIH人力成本支出仅由2008年中期的2.34亿美元升至当下的2.43亿美元。

  集团坚定做多

  事实上,早在2010年初,郭台铭已预见规划好了鸿海集团的2010年增长大计。

  2010年2月,郭台铭接受《台湾联合晚报》采访时认为,上半年没有问题,下半年要看各国政府政策是否持续作多。

  郭强调称,目前电子业的景气程度取决于代工厂商应对两种“急”的能力:一种是集中的“集”,另一种是急速的“急”。“集”是指产业集聚程度,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排名第一,2009年实现营收约610亿美元;全球第二大电子代工企业伟创力2009年营收309亿美元。

  另一个“急”则是供货速度,品牌商要求迅速出货,某款被看好的新品推出不出数天,新模仿及替代竞争产品就会推出,3个月后产品可能就需要更新换代,产品利润连带代工利润就会被迅速摊薄。

   “集与急加在一起,再加上金融海啸,吓到零组件厂不敢投资扩产,因此造成缺货与电子业的荣景,这样的荣景可以看到6月。”郭台铭进一步分析指出,至于下 半年,要等到四五月才看得清楚。包括美国与欧洲等全球经济,之前可以说是被“救起来”的,现在各国政府觉得不能长久“救”,都准备缩手。

 目前看来,鸿海集团前7个月营收同比增长56.26%,郭台铭确实眼光独到。而高盛证券也预估,在3C产品带动下,鸿海集团2010年营收2.5兆新台币。

  一个可以对比的数字是,台湾省2010年总预算为1.8兆元台币,郭台铭和鸿海堪称“富可敌国”。

  调薪背后

   相对而言,2010年3月起一系列的员工跳楼事件,多少有些打乱了郭台铭的既定步骤。按照其原本规划,“再坚持干十年”的郭台铭本该带领鸿海集团开启下 一个黄金十年,如果仍能实现平均每年约30%的增长,鸿海集团有望跃居财富全球500强前列。而2008年,鸿海位列该排行榜第109名。

  郭台铭在5月26日面对全球媒体的采访时称,自己很憔悴,很怕夜晚的到来。此前的十多例员工跳楼事件基本都发生于晚间及凌晨时分。

   而在经过一段相对的静默期后,刘坤透露,近期富士康内部高层集体反省应对策略。他同时指出,所谓“富士康西进内迁”的说法并不恰当。“富士康从深圳园区 向全国发展,现在全国各地有了20多家园区。所以,与其说撤离或者说搬迁,不如说是富士康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刘坤说。

  但不管怎样,富 士康6月初发布的调薪令却将引发代工业内的大变动。一位同样位列代工业前茅的跨国公司高管即认为,各电子代工企业不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工资的较大差距, 行业均衡是必然趋势。由此,即便刘坤不承认富士康调薪是为“拖垮”份额较小竞争对手的“阴谋论”,只是认为随着企业发展富士康会让更多员工分享公司成长, 但电子代工市场份额的“集中”趋势已进一步呈现。

  “无论员工人数还是园区建设,富士康都处于过去30多年来非常良性的位置。”刘坤说,通过10月份将一线员工的每月底薪调至2000元,富士康的普工稳定性会进一步提高,这也同时能够降低因员工流失带来的人力、商务、培训、产线熟悉等用工成本。

  “富士康不会搬离深圳。只要员工有长期留在富士康发展的强烈意愿,针对提薪进行的基本技能考核,可以确定地说,深圳基本符合条件,每月底薪调至2000元的生产线工人约占总数的85%。”刘坤告诉记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