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雲南煤化工債務逾期81.17億元 債務危機持續發酵

雲南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日公告,由於資金鏈緊張,無法及時籌集到利息資金,導致債務逾期額達81.17億元。該逾期債務金額較9個月前的13.05億擴大超6倍,雲南煤化債務危機持續發酵中。

截至2016年6月22日,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雲維股份)債務逾期金額81.17億元,其中本金逾期71.23億元、利息逾期9.94億元。

雲南煤化工稱,近年來受宏觀經濟下行、煤炭產能釋放及煤化工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煤炭、煤化工行業景氣度下降,雲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煤化工”或“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降,持續出現經營虧損;與此同時公司融資規模持續增長,現金流壓力較大,資金鏈緊張,出現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逾期情況。

去年11月,公司曾公告,截止15年10月底,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債務逾期13.05億元。其中,信托融資6.43億元、信用證3.42億元、融資租賃2.07億元、銀行貸款0.76億元、銀行承兌匯票0.20億元、委托貸款0.16億元。

公告稱,債務逾期發生後,公司統一組織與各金融機構開展了債務和解工作,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向各金融機構的借款到期時通過盤活存量資金的方式進行資金籌措,因需自籌置換時點上所需支付的利息資金才能實現,由於資金鏈緊張,公司及部分下屬子公司無法及時籌集到利息資金,導致債務形成逾期。

據悉,*ST雲維此前公告,申請人雲南聖乙投資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並通過重整程序清償其相應債權。同日,*ST雲維的實際控制人雲南煤化集團和控股股東雲維集團也被申請重整。而雲維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雲南煤化持有*ST雲維的股份也在被凍結和輪候凍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21

樸槿惠:對“薩德”部署爭議的持續發酵憂心如焚

韓國總統樸槿惠2日在青瓦臺主持召開國務會議,再次強調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必要性並表示,在朝鮮不斷發展核武器的情況下,圍繞“薩德”部署的爭議持續發酵,令其憂心如焚。

此前,薩德系統位於韓國的部署地星州郡爆發激烈抗議,還有民眾寫血書“決死抗議”薩德在當地的部署。

樸槿惠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相關部門對“薩德”安全性等各種因素進行評估,認定星州地區最適合部署“薩德”。如果部署“薩德”會給居民安全帶來任何隱患,她就不會做此決定。截至目前,政府負責人親自前往“薩德”落戶地,詳細介紹相關情況,努力聽取居民意見。盡管如此,不少人傳播毫無根據的流言和謊話,動搖國防根基,令人擔憂。

樸槿惠強調,若朝鮮的核與導彈威脅變成現實,韓國任何地區的安全都難以保證,在此情況下,連“薩德”這一最基本的防禦體系都沒有具備,韓國國家和國民安全就無從談起。“薩德”部署與韓國國家和國民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政府的決定不容更改。

樸槿惠表示,希望國務委員向韓國國民詳細介紹部署“薩德”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說服民眾支持政府決定,呼籲政壇凝聚智慧和力量,防止韓國社會輿論分裂。

據韓聯社7月21日報道,針對部署“薩德”在韓國國內遭遇的反對,韓國總統樸槿惠稱,如果因抵抗和責難就使自己動搖的話,那麽國家也會變得不安。

據韓國輿論調查機構REALMETER公司8月1日公布的數據,7月第四周韓國總統樸槿惠的支持率持續低迷,僅有31.6%的受訪者對其施政能力持正面評價,較前一周滑落3.8個百分點。

此次調查支持率跌幅最為明顯的是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較前一周急跌7.8個百分點至35.8%,創樸槿惠就任總統以來新低。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支持率的急劇走低,與當地民眾對樸槿惠政府一意孤行推進在慶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無關系。

(綜合自韓聯社、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324

大讀世界 脫歐發酵 英人搶當外國人

2016-07-25  TCW

英國脫歐結果公布前,「取得愛爾蘭護照」關鍵字搜尋量大增,公布後詢問入籍德國、匈牙利等也激增。

英國人申請入籍他國,必須證明自己的祖先來自相關國家,才有機會成功入籍。

歐盟公民可在28個成員國內,自由居住和遷徙,且可以不受額外限制,在任何一個歐盟國家創業。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最近包括德國、匈牙利以及波蘭在內的歐盟國家,接獲的英國人入籍詢問大增,因為許多英國人希望確保自己可以在歐洲大陸生活和工作。

因為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視相關談判的結果而定,英國人或許將失去在歐盟國家自由遷徙的權利,除非他們能取得某個歐盟成員國的公民權。

愛爾蘭護照申請表缺貨!

德國、匈牙利詢問數激增十倍

在六月二十三日的脫歐公投之前,愛爾蘭外交部對《金融時報》表示,來自英國(包括此愛爾蘭)的護照初次申請個案略有增加。不過愛爾蘭外交部也表示,根據截至當時的趨勢,二〇二八年估計僅有約四千名英國居民申請愛爾蘭護照,而且無法斷定英國脫歐是否為他們提出申請的原因。

但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申請愛爾蘭護照的英國人似乎激增。根據Google Trends統計,在英國脫歐結果還沒公布前,「取得愛爾蘭護照」的關鍵字搜尋量就已經大增,脫歐後,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市中心的一問郵局,愛爾蘭護照申請表還出現缺貨狀況。

此外,自三週前的脫歐公投以來,英國人詢問入籍德國的個案也激增至之前的十倍。德國駐倫敦大使館表示,公投結果公布以來,他們每天接獲兩百王二百五十次入籍德國的詢問,之前一個月每天平均只有二十至二十五次。

匈牙利領事館自公投以來也接獲一百五十次入籍詢問,但在此之前,今年僅接獲不到十次詢問。

瑞典移民局表示,英國人的入籍申請個案從之前每週平均二十個,增至公投之後兩週間的三百一十六個。在此期間,倫敦的波蘭領事館則接獲三百五十次入籍詢問,但在二〇一五年,英國人正武申請入籍波蘭的個案只有一百個。

英國人申請入籍其他國家的成功機會很難說:他們必須證明自己的祖先來自相關國家,才有機會成功入籍。

德國大使館表示,英國人要入籍德國,必須有一個德國父親或母親。「有些申請人顯然不符合資格,但我們沒有確切的數字。」發言人華特(Norman Walter)稱。

非傳統強國也熱門!

英人考慮保加利亞,使館超意外

其他國家的入籍條件較寬鬆。例如義大利便會為能證明至少一位祖父母是義大利人的外國人提供公民權。義大利駐英國的大使館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接獲約五百個電子郵件詢問。

「許多家庭因為二戰,從義大利遷到英國,然後盡力隱瞞他們的義大利人身分。他們只說英語,有些人甚至改了姓名,」發言人魯伊斯(Francesco Ruiz)說。「但現在許多英國人似乎重新發現了自己的義大利根源。如果不是因為英國脫歐公投,這些人多數永遠不會申請入籍義大利。」

祖父或祖母在愛爾蘭出生的人都有資格申請愛爾蘭護照,但該國外長呼籲人們不要急著申請,因為這可能讓該國相關部門應付不來。

歐盟公民可以在歐盟二十八個成員國自由居住和遷徒,而且可以不受額外限制,在任何一個歐盟國家創業。

雖然所有歐盟公民在歐盟境內部有相同的權利,但不是所有歐盟國家的護照都享有在國際自由活動的相同權利。

分析師對德國和瑞典護照的評價最高,因為它們享有對最多國家的免簽證權利;與此相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護照則最差。

但這並未阻止英國人詢問如何取得保加利亞護照。自六月二十四日以來,該國駐倫敦大使館接獲十五次入籍詢問。

一名發言人表示:「我們通常不會接獲這種詢問,因此這對我們來說是新鮮事。」

若不是英國脫歐公投,這些人多數永遠不會申請入籍義大利。

撰文者默滕斯Rick Merten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94

黑店重返平臺事件發酵 北京食藥監擬對三大訂餐平臺立案調查

據央視新聞8月10日報道,北京食藥監工作人員表示,美團、百度外賣、餓了麽三大網絡訂餐平臺,對大量店鋪未盡審查公示義務,已滿足立案條件,現已固定證據將立案調查。上半年,北京食藥監局接三大平臺投訴舉報228件,其中美團網92件,餓了麽77件,百度外賣59件。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部分3·15下線黑店重回美團、百度、餓了麽三大訂餐平臺,甚至通過辦假證成為百度外賣APP推薦商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38

PPP概念持續發酵 創業板領軍再沖關

隨著G20會議的閉幕,9月6日,A股市場預期中的下跌走勢一度在盤中上演,不過在PPP、環保等板塊強力啟動的作用下,滬深兩市出現了先抑後揚的走勢,成交量也出現了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的走勢也開始出現分化,短期謹慎中期看多的聲音開始逐漸增多起來。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開盤後出現震蕩下跌走勢,由於市場此前普遍預期G20會議閉幕後股指可能出現下跌,使得股指跌勢一度較猛。不過在上午10點後隨著PPP、環保、地下管網等概念股出現大幅拉升,股指開始觸底反彈,創業板指數更是一馬當先。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90.71點,上漲18.61點,漲幅0.61%,成交1931億元;深成指報收10861.50點,上漲166.05點,漲幅1.55%,成交339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22.84點,上漲40.15點,漲幅1.84%,成交1009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32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近1200億元。

緣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的觀點也開始出現分化,不再一致看空後市。尤其是創業板指數的強勢走勢,使得市場人士的信心開始增加。9月6日,創業板指數的高點刷新了最近十幾天震蕩的高點,使得其呈現再度挑戰2260點附近阻力位的姿態。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等人就中期堅定看多後市。其認為,三、四季度看好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結合8月份出現的資金凈流入趨勢,對9月份市場資金面保持相對樂觀的判斷。同時,回顧今年財報窗口期前後行情表現,股價對業績變動的敏感性較往年顯著上升,“業績為王”的時代並非空穴來風。

中報季結束後,抱牢業績高增長、確定性較強的個股仍然是未來較為穩妥的選擇。事件層面可能形成影響的包括:美聯儲9 月加息可能性、G20杭州峰會、全球宏觀政治形勢變化。行情整體判斷,“中期繼續看多,短期市場還持續調整”觀點仍然有效,短期調整繼續夯實中期上行,未來上漲行情將會緩慢而持續。9 月份結構性主題投資機會建議關註:PPP項目投資、深港通推進、上海主題下的浦東國改。

國開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征則認為,9月份暫時仍然難以看到打破僵局的信號,宏觀經濟弱複蘇但業績增長預期未明顯改善,市場結構高估仍然嚴重,無風險收益率有轉升跡象,投資者風險偏好沒有太大變化,機構投資者缺乏加倉意願且險資入市動力受限,網下打新配市值影響正面但其數量難以判斷,外部市場雖有壓力但時點可能會靠近年底。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仍然缺乏大幅波動的空間,藍籌股維持窄幅波動而中小創出現擠泡沫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90

三星“爆炸門”發酵 美國航空局也將Note 7列為危險品

今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發出聲明,強烈建議乘客不要攜帶Note 7乘坐飛機。以免發生意外造成危險。在三星大規模召回瑕疵產品的大背景下,該航空局也適時做出動作,將這款攜帶不安全因素的手機列為危險品之列。除了不宜登機,乘客也被建議不要將這款手機托運。

此前, 三星電子於8月31日表示,由於需要進行額外的品控測試,現決定推遲Galaxy Note 7出貨。 隨後,三星電子宣布將召回最新款智能手機Galaxy Note 7,原因是該款手機發生爆炸,調查證實是其電池不良問題。

而為了撫慰消費市場的憤怒,三星表示將於下周開始給購買了Note 7的用戶提供改良版手機的更換計劃。屆時用戶可以選擇是繼續使用改良版Note 7或是更換成其他三星手機,比如Galaxy S7或Galaxy S7 edge。在後者的情況下三星公司會退還差價。

而據路透社報道,在Note 7事故頻發的壓力下,無獨有偶,澳大利亞的三家航空公司也已經禁止乘客攜帶Note 7乘坐他們的飛機。

目前三星公司未對此進行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61

限產協議效應繼續發酵 國際油價收漲

周五,美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11月WTI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0.41美元,漲幅0.9%,收報48.24美元/桶,9月份近月合約油價累計上漲7.9%,但三季度油價累計下跌0.2%。與此同時,國際原油基準12月ICE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周五收盤則上漲0.38美元,漲幅0.8%,收報50.1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9月份累計上漲逾1%,且三季度累計上漲逾4%。

本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在阿爾及利亞非正式石油會議上,8年來首次就限制石油產出問題達成共識,並初步制定出3250-3300萬桶/日的產出目標區間,這一目標產出較8月份OPEC 3320萬桶/日的石油產量有所下降。此外,OPEC還成立了一個由OPEC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委員會,研究並提出各國的產量水平建議,供11月份開會時討論。

但是,具體的限產配額,或許要等到11月30日,即下次OPEC維也納會議方可公布出來。

短期內來開,OPEC達成限產協議,原油價格絕對看漲,且值得註意的是,這顯示出各石油生產商之間的“團結”。然而,當市場短期看漲熱情冷卻之後,將會再次意識到:OPEC成員國的石油產量仍然處於紀錄高位,且有些OPEC成員國並未受到目標產出水平的限制,這其中包括伊朗等國。

此外,據悉沙特的石油產量在下半年通常會下降,這或許也正是沙特為何能夠忍受伊朗增產,並最終同意限產的原因之一。此外,從歷史情況來看,OPEC其它成員國歷來是石油產出“目標”熟視無睹。因此,相信在OPEC當前石油產出接近於其最大石油產能情況下,OPEC所謂的限制石油產出協議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實際意義或許並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52

韓春雨實驗事件發酵 打口水仗不如用論文說話

11日,13位中國科學家發表實名聲明,稱他們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

事件最初緣起於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稱格氏嗜鹽堿桿菌中的蛋白質NgAgo具有核酸內切酶活性,能夠被利用到基因編輯中,成為一種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這樣一個發現很快被媒體稱作“諾獎級”的科學發現。

但在此後的三個多月時間里,過多科學家紛紛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在受到此質疑下,最初發表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聲明稱,將對韓春雨論文展開調查。與此同時,韓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也在今年8月份表示,將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後采取適當形式公開驗證結果,並有權威第三方作證。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聯系到其中的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李勁松研究員。盡管他的課題組實驗也無法得到陽性的結果,不過李勁松仍然十分謹慎,他表示:“韓春雨事件我們還是主張以科學的態度來解決,他說再過一兩周會有相關信息公布,我們還是等他的回複,等第三方的調查,希望能夠盡快有結果。”

大多數人已經放棄

據李勁松介紹,他的課題組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實驗:一個是在Oct4-EGFP的小鼠受精卵中進行NgAgomRNA和gDNA的註射,嘗試了不同的濃度組合,在囊胚的時候也有看到不亮或者發光很弱的情況,但是測序發現序列並沒有突變;另一個是在細胞水平,我們最初是在Oct4-EGFP的單倍體細胞共轉NgAgo和gDNA載體,分選雙陽性的細胞直接測序或者培養後測序,均沒有突變。

“我們開始懷疑NgAgo的表達窗口比較窄,就改造載體建立了穩定表達Ago的細胞系,依然沒有突變。後面我們就完全按照NBT(《自然·生物技術》)文章里的實驗,在293T細胞中打靶hDYRK1基因,gDNA的長度位置都和文章一樣,還是沒有能突變。”李勁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此次發表聲明的13名科研人員包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孫育傑,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熊敬維,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皓毅、李偉,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曉群,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勁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輝,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吳強,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大力,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黃誌偉,溫州醫科大學教授谷峰。

這些科學家認為,韓春雨應該公開所有原始數據,韓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學及其他相關單位,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應該啟動學術調查。

不過迄今為止,相關方面都沒有公布調查結果。不過韓春雨本人仍表示,他向《自然·生物技術》亞太通訊員DavidCyranoski提供了一份5人的名單,並稱這5人是能夠重複其實驗結果的科學家。

證明還需時間?

雖然記者沒有直接聯系到韓春雨本人,但是兩個月前,記者曾經了解到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研究院有實驗室依然在試圖重複韓春雨的實驗,並即將在近期公布實驗結果。當時接近該實驗室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同事的實驗室里韓春雨的實驗已經被再次證明,確定無誤。很多人不願意相信,等我們的文章正式發表吧,不會超過兩個月。只有科學的論文才具有說服力。”

這位知情人士還對記者表示:“根本沒有人給《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寫過完整的質疑報告,包括實驗細節,這是非常可笑的。而且該雜誌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給過韓春雨任何的質疑郵件。”

此後,記者聯系該知情人士時,被告知“實驗仍然在進行中”。不過現在兩個月已經過去,該實驗室的驗證結果並未公布。而在昨天公布的13個課題組的實名聲明名單中,記者發現了中科院生命科學研究所神經所的楊輝課題組也赫然在列。楊輝發表聲明稱:“我們針對小鼠胚胎的GFP基因、Tyr基因分別設計了四個gDNA(在三家公司都試過合成了),NgAgo用了三種不同版本(密碼子優化或者NLS在N端、C端),操作幾百個胚胎,生了三百多只小鼠,都沒有檢測到敲除。之後我們又在細胞水平針對猴的Tyr基因、293的GFP基因、N2A的Tyr基因進行操作,也沒有檢測到任何基因編輯。最後我們完全按照韓春雨文章中fig4的DYRKIA基因進行操作,也完全沒有效果。”

對此,記者再次聯系上述知情人士,他對記者表示:“我昨天就知道他們會發表聯名聲明了。我們的實驗仍在繼續,請多給我們一些時間。”

此前有媒體報道,上兩周在哥本哈根舉辦的CRISPR基因編輯大會上,來自美國、丹麥、德國頂尖的基因編輯領域實驗室參會,但是幾乎無人提及韓春雨的諾獎級的NgAgo技術,這或許意味著該技術的重複工作已經遇冷。

在相關調查結果尚未出爐的背景下,韓春雨及河北科技大學已經榮譽加身。在論文發表後,韓春雨本人相繼收獲了河北省科協副主席、“美麗河北·最美教師”等稱號,並在近期正式成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候選人之一,而且河北科技大學還推薦韓春雨為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候選人。與此同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已經批準韓春雨作為項目負責人的《NgAgo-gDNA基因編輯技術的完善及應用探究》項目100萬元的研究經費,項目起止年月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

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是第三方調查由誰來完成。事實上,學術期刊一般沒有權力、能力,也沒興趣對科學家的科研成果進行調查,除非論文遭到同行的高度質疑。比如,有的雜誌會委托第三方進行重複,而更多的則是讓科研機構自己來處理。

真正有責任和權力對成果開展調查的,是作者所在的單位,以及為課題提供經費的資助者。一般情況下,作者所在科研機構或資助者會指定領域內公信度高的幾個課題組,對實驗進行重複。在此過程中,受質疑課題組應配合指導完成實驗,如果不配合,就必須接受調查。如果指定課題組重複出實驗,則同行認可該成果,繼續向前推進;如果無法重複,至少從科學上給同行一個明確信號,避免大家無謂的投入。至於其中原因,可以留給機構和資助者去仔細調查,並妥善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67

貿易收入疑虛增事項發酵 太化股份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太化股份公告稱,公司於10月11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同時公司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據公告披露,該調查的內容即為2014年公司貿易收入疑虛增事項。同日太化股份公告稱,公司原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擬收購標的資產為文化旅遊行業,公司決定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公司決定於10月13日通過網絡互動的方式召開投資者說明會。

今年1月底太化股份公告稱,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晉國資評價函(2016)48號通知中有涉及公司貿易收入疑存虛增事項。而據後續披露的補充內容,顯示公司虛擬貿易虛增收入金額高達11.47億元。巨額虛增收入的處理進展讓監管層極為關註,5月19日上交所年報問詢函中首個問題就聚焦於此。

5月30日太化股份回複年報問詢函時表示,就財政部專員辦報告所反映的 2014 年報有關貿易收入 11.47 億元,公司認為不存在虛增收入的行為,上述貿易收入存在交易合同、相關交易單證和結算情況,貿易收入真實存在。

太化股份2015年報業績大幅下滑。2015年太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3.06億元,同比下降31.5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77億元,同比下降1027.64%。年報披露,貿易業務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2015 年實現貿易收入 20.8 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 90%。

今年1月底,太化股份先後公告,根據財政部專員辦《關於對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虛擬經濟貿易收入的專題報告》反映,公司出於完成上級考核指標等目的,2014 年通過虛擬貿易虛增收入達 11.47 億元。公司審計事務所致同會計事務所未對虛增業務收入、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行為予以披露,違反了《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對此,太化股份在年報問詢函的回複中表示,公司針對財政部專員辦報告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自查核實,發現鐵運分公司在貿易業務開展的過程中,存在業務流程、業務單據不規範等情形,但不存在所述的虛增收入問題。

此前,上交所也曾通報批評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時任董事長楊培武、總經理張瑞紅、財務總監趙敏、獨立董事兼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周崇武、董事會秘書賈曉亮。

太化股份披露的2015年年報顯示,太化股份2015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78億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公司同時披露稱,導致2015年凈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對部分搬遷停產資產計提了約1.96億元的資產減值準備。但是,太化股份未按規定在會計年度結束後一個月內披露2015年度業績預虧公告,此後在年報披露前也未再發布業績預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85

限產預期持續發酵 油價四周連陽

周五(10月14日),美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11月WTI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09美元,跌幅0.2%,收報50.35美元/桶,但是本周累計上漲1.1%,且錄得四周連漲趨勢。

與此同時,倫敦ICE洲際交易所12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盤則下跌0.08美元,跌幅0.2%,收報51.95美元/桶。

盡管周四EIA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增485萬桶,錄得4月8日當周以來最大增幅,且結束此前連續五周下降趨勢,但是國際原油價格卻在短線回調之後逆勢反彈,上演報複性上漲。並於周五油價開盤後繼續一路攀升,但晚間隨著美元指數的進一步走高,多頭開始逐漸開始平倉獲利了結,油價因此自高位持續下挫,一度抹掉日內漲幅,並錄得下跌。

此外,周五,據美國油服貝克休斯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原油鉆井平臺數量增加4口,增至432口,至此已經連續增加16周,且在過去的20周時間里美國原油鉆井有18周錄得增加。

由於近期油價走勢再次企穩,且OPEC最終在阿爾及利亞非正式石油會議上就石油產出目標區間問題達成一致,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上也因此而“躍躍欲試”,繼續提高活躍石油鉆井數量,預計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必將加快美國頁巖油鉆井數據的複蘇步伐。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有分析師指出,國際原油價格至此出現由期貨溢價(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轉變為現貨溢價(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的跡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