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檢方29日上午突然搜查樸槿惠總統秘書和助理的住所和辦公室,並沒收了部分電腦、文件和移動設備。
據悉,韓國檢察廳特別調查本部目前正對所謂“崔順實門”相關人員展開高強度的調查。
29日晚,韓國民眾在首爾清溪川廣場舉行大規模的燭光示威集會,要求樸槿惠下臺。
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道稱,檢方以米勒財團前事務總長李成韓為對象,主要就崔順實主導成立暗線組織非法幹政的說法是否屬實進行調查。
李成韓曾揭發稱存在崔順實暗線組織,但在近日接受KBS電視臺記者采訪時卻否認了自己所說的話,稱其本人不過是從第三方聽取了崔順實暗線組織的相關傳言。李成韓已於昨日主動前往檢察廳接受特別調查本部連續兩天的調查。
25日,樸槿惠就親信幹政事件向民眾道歉。
檢方同時對崔順實核心親信高榮泰進行連續3天的調查。調查中,檢方主要對樸槿惠演說稿件和其他機密文件泄露的過程予以了確認。此外,前青瓦臺演說記錄秘書趙仁根28日晚間也前往檢察廳接受了調查。
樸槿惠要求青瓦臺首席秘書全員提交辭呈
28日,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表示,樸槿惠當天要求青瓦臺各部門首席秘書全員提交辭呈。鄭然國說,樸槿惠即將進行青瓦臺秘書陣容人事調動。
青瓦臺,韓國總統官邸(圖:韓聯社)
據KBS報道,樸槿惠當天上午與執政黨新國家黨代表李貞鉉舉行了1小時30分鐘的會晤。會晤中,李貞鉉代表向樸槿惠提出建議,希望她提前采取人事革新措施和對崔順實幹政醜聞相關人員進行徹底調查。樸槿惠對這一建議表現出積極反應。
遵循樸槿惠的命令,青瓦臺10位首席秘書以及總務秘書官李在萬等3位秘書預計於29日下午全體提交辭呈。此前,總統秘書室室長李元鐘已於26日提交辭呈。
朝野各黨看法不一
對於樸槿惠的這一命令,朝野各黨表達了各不相同的立場。
執政黨新國家黨對此表示歡迎。該黨國會首席發言人金明淵發表評論說,樸槿惠已表示,目前正在對執政黨提出的革新青瓦臺秘書陣容的要求深思熟慮,因此執政黨將等待總統苦思出來的結果。金明淵還希望朝野暫停爭論,為按時處理明年度國家預算案審核工作而攜手合作,竭盡全力。
韓國朝野各黨對樸槿惠的這一命令看法不一(圖:KBS)
第一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首席發言人尹官石發表評論說,包括民政首席秘書禹炳宇和政策首席秘書安鐘範在內的首席秘書以及被指為“門環3人幫”的3名秘書必須下臺,並要求政府內閣與崔順實幹政醜聞相關的部長級官員也要引咎下臺。
國民之黨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樸智元說,政府內閣高官全員下臺和總統退黨、組織中立內閣以及包括總統在內所有與“崔順實門”有關的人士接受調查等都是為解決當今危機而必須采取的措施。
黃金板塊午後集體異動,金貴銀業漲逾6%,老鳳祥、中金黃金漲逾5%,湖南黃金、恒邦股份、山東黃金、赤峰黃金漲逾4%。
據CNN報道,ABC/華盛頓郵報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以46%的支持率領先希拉里的45%。報道稱,這是他自5月份以來,在ABC/郵政發起的民意調查中,支持率首次反超希拉里。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的增加,讓避險資產再度受到追捧。
特朗普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這一事件似乎正在重塑全球金融市場格局。
特朗普對於減稅、擴基建、去監管等方面的主張大大擡升了通脹預期,這導致“股牛債熊”的格局進一步凸顯,甚至傳遞到了中國——美國國債收益率大漲,股市狂飆;11月14日,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追隨漲勢,創6月底以來新高。
“近期至年底,我們上調了全年債券收益率的預期,中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年末預計可達2.8-2.9%。”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美央行都存在貨幣政策邊際趨緊的跡象,美國利率預期上行將拉漲全球水位;此外,美國的通脹預期對中國也有傳導作用,美國新任政府顯露出財政擴張的風向,由於中美經貿聯動性很強,這也將帶動中國。”
吳照銀認為,長期仍看好債市,但年底需要提防債市風險,存在波動性交易機會;與美股一樣,多數機構看好中國股市行情,且上漲更主要的驅動因素來自基本面,外加國慶節期間出臺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驅使部分資金進入到金融市場,即股市、期市等。
短期防範債市風險
美聯儲官員曾多次提及,適時加息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通脹超調後而不得不被動、激進加息。畢竟,持續了近8年的量化寬松政策釋放了天量流動性,雖然目前歐美日各國的通脹始終萎靡,但需要註意的是,一旦出現意外沖擊,通脹掉頭向上的態勢將大大超出預期。
對於美國債市而言,這種沖擊已經出現了。隨著特朗普勝選,全球市場情緒回升。市場基於特朗普上任後可能推出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減稅、擴大基建投資和放松金融監管等舉措而大舉買入被低估的風險資產,美股逼近歷史高位,美元大幅攀升。此外,由於通脹預期的大幅擡升,美債收益率全面回升,避險黃金暴跌。
11月15日,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突破2.231%。“新債王”Gundlach表示,“債券收益率的調升是無法停止的,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可能在未來4-5年飆升至6%的水平。”
“特朗普的重商主義政策框架本質上就不利於債券。”Gundlach認為,這可能推升經濟增速、使得通脹再度擡頭。Gundlach預計特朗普可能會擴大美國財政赤字來為基建項目等融資,這可能使得通脹率達到3%的水平,名義GDP則可能達到4-6%的水平。“如果名義GDP升至了4-5%的水平,債券收益率不可能還低於2%。”
Gundlach在7月6日起便對於債市轉為極度悲觀,也就在兩天後,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到達了幾十年的新低——1.366%。他當時便預言,收益率將在今年年末前達到2%的水平。
當然,他也不排除年前波段交易的機會,“通脹和利率不會上升,這實在是一個很陳舊的說法了,這是因為過去幾年這二者都很穩定。”
Gundlach管理了超過1000億美元資產,近期其持續拋售債券,買入TIPS(通脹保護債券),當通脹上行時,這些債券的面值會上升、票息不變。
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債券收益率也日趨上行,與美國驚人的同步。其背後的邏輯也存在異同。
共同點在於,兩國的貨幣政策環境都有收緊的跡象。美國早已停止了QE,且12月加息板上釘釘;相較於年初的寬松態勢,中國央行更趨穩健。9月以來,央行加大了銀行間14天、28天逆回購的頻率,通過拉長期限來起到一定去杠桿的作用。
此外,中國央行在11月8日發布《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在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思路中,首次增加了“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註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這一提法在10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在貨幣政策中提出。市場曾解讀為,這是貨幣政策將要偏緊的信號。央行此次在《報告》中強調,“就貨幣政策而言,關鍵是要繼續保持穩健和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央行貨幣政策流動性拐點已至,債市仍需要“防陷阱”,經濟增長、通貨膨脹、金融系統風險、央行貨幣政策全面利空債市。
但與美國不同,中國的通脹上行仍然是結構性的,且長期仍有可能呈現下行。
吳照銀表示,受制於貨幣政策向價格型工具的轉變和食品價格波動的放緩,未來通脹的波動有望下降。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CPI將在2%到3%之間波動,波動率下降。
過去,貨幣政策主要使用數量型工具,關註的指標是貨幣量和社會融資規模。而從國外的經驗看,基於利率的貨幣政策調控將更關註通脹,甚至以穩定通貨膨脹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並通過采用利率走廊等形式來實現該目標。
此外,吳照銀認為,食品項CPI波動幅度有望減緩。目前,以豬肉、鮮菜為代表的食品項CPI波動較大,決定了CPI的走勢。從美國的經驗看,未來幾年這種狀況有望好轉。1950年之前美國食品項CPI的波動也十分劇烈。隨著美國農業人均資本存量的增加,1950年之後能源逐步取代食品成為決定CPI波動的關鍵因素。
中美股市情緒回暖
中美股市的走勢似乎也出現了共振。美股在大選後持續反彈,A股的市場情緒也持續回暖。
就美股而言,11月9日,全球資本市場先“閃崩”後旋即“V”形反轉,次日淩晨,由於特朗普溫和的勝利演講,風險資產暴漲,道指更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創收盤紀錄新高,周內走出“五連陽”,累漲逾5%。
“特朗普明確表示要在基建上下功夫。這個政策讓我看到了未來連續牛市的可能,這個長線或是2~3 年。”清溪資本合夥人、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在大選前便押註特朗普勝率居高,並準確預測美股將在大選後超跌反彈。在他看來,美國過去20多年的增長主要來自於科技、金融、生物醫藥上的領先,但制造業完全空心化,如果能夠填補這一缺口,GDP增速將有所上升。
在大洋彼岸的中國,A股市場情緒也有所好轉,但比起特朗普的影響,基本面可能是A股回暖的主因。
吳照銀稱,“實際上,股市上漲更主要的驅動因素來自基本面。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平穩,企業盈利尤其是周期性行業的盈利快速上升,煤炭、鋼鐵、水泥、化工等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漲,部分商品今年以來漲幅已經翻倍甚至更高,這帶動了上市公司的盈利大幅改善。”
就市場情緒而言,高挺稱,上周上證綜指上漲2.3%,連續上漲五周,並於上周五收盤錄得本輪反彈的階段性新高3196點。從成交量上來看,上周兩市合計成交31,068億元,連續五周環比上升。此外,截至上周四,兩市融資余額達9,286億元,創今年1月28日以來新高。這些都顯示了A股市場情緒有所回暖。
據路透社消息,韓國檢方突擊檢查了三星集團的辦公室,原因是該公司卷入了韓國總統樸槿惠親信崔順實的幹政醜聞。韓國檢方已經對崔順實提起訴訟,並將樸槿惠列為共謀。
三星集團發言人證實,韓國檢方官員造訪了公司集團總部,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而三星集團旗下王牌子公司三星電子的總部已遭到韓國檢方的突擊檢查。
此前,韓聯社稱三星涉嫌向親信幕後幹政案當事人崔順實和其女兒鄭某的公司提供280萬歐元,檢方懷疑三星向總統親信送錢有謀利的對價性。據悉,這筆錢用於資助鄭某進行馬術訓練,檢方獲得了有關大韓馬術協會工作的資料,並計劃不日傳訊樸商鎮。三星還向疑由崔順實操控的兩家基金會出資204億韓元,在53家贊助成立基金會的韓企中出資最多。
目前,韓國首爾檢方尚未置評。
綿石投資(000609.SZ)一紙讓殼萬達商業未果的公告,引發的風波正在持續發酵,雙方一來二去,隔空對掐,“羅生門”戲碼正在上演。
雖然萬達商業明確表示,綿石投資擅自發布“終止萬達商業重組”公告系單方炒作行為,但後者在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最新回複中卻稱公司系“據實說明”。
雙方這麽一鬧騰,均未有所損傷,似乎反倒是更加向市場表明了“心思”。綿石投資的殼股身份自是已經昭然天下,萬達商業也向外界傳遞了回歸A股的決心和策略。而多位投行人士表示,目前中概股回歸總體處於停滯狀態,萬達商業A股上市或面臨壓力。
隔空互掐 誰在說謊?
讓殼萬達商業,到底是綿石投資有意炒作,還是萬達一方狠心回避?是前者認為的“曾經擁有”,還是後者所說的“擦肩而過”?無論事實究竟如何,綿石投資都已收獲兩個漲停,而萬達商業也借此事賺足了市場眼球。
“該說明的我們都已經據實充分說明了,不想再繼續重複了。”對於外界一再追問公司到底是否曾與萬達洽談借殼一事,綿石投資顯然因為回答太多次,而有些怨氣了。
11月23日下午,綿石投資證券投資部相關人士再度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萬達方面的確就借殼一事主動聯系公司,最終因雙方在時間安排上沒能達成一致,終止了繼續洽談。
綿石投資的上述回答,實際上在隔空回應前一日萬達商業的“借殼系炒作一說”。
11月22日,在綿石投資公告與萬達重組談判失敗後,萬達“怒”而發聲,稱綿石投資是通過中介機構主動推薦給萬達集團的,雙方只進行初步接觸,未就萬達商業重組進行正式協議談判,也未達成任何一致意向。綿石投資公司擅自發布“終止萬達商業重組”公告完全屬於單方炒作行為,與萬達集團無關。
不過,綿石投資顯然不認可萬達一方口中雙方“蜻蜓點水”的關系,更不願意戴上“炒作”的帽子。
“2016年9月中,萬達集團主管負責人主動聯系綿石投資,提議就萬達商業重組上市進行協商,過程中未見任何中介機構參與。包括萬達集團三名副總裁在內的雙方多名高管,多次直接談判,就重組方案的核心條款達成初步共識,並形成文件草案。“綿石投資上述人士這樣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道。該人士並稱,相關說明,公司已通過媒體回複渠道進行了發布,不再累述。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綿石投資聲稱曾就借殼“形成文件草案“,但從此前的停牌公告中,並未尋得相關草案蹤跡。
對此,一資深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一般重組開始會停牌一周左右,接下來雙方達成意向協議或者備忘錄會公告,若沒有,或重組失敗,則上市公司不會選擇公告交易對手。在該人士看來,綿石投資確有搭萬達“便車”的嫌疑。“雙方應該是談了,但沒到具體借殼的份上。”他認為,綿石投資借此事向市場明確了公司想要賣殼的意向。
對於這樣的炒作質疑,綿石投資的回答則是,公司因重組方案進行商洽的事項,屬於複牌公告應披露的範圍。
實際上,在外界看來,此次綿石投資和萬達的借殼“羅生門”,重點不是誰在說謊,而是雙方各有訴求。
一位券商投行高管認為,雙方出現互掐或可能是因為價格沒談攏鬧掰了。“綿石並不想放棄這一機會,借此把自己的殼價值先在市場上兌現出來,越掐越漲。”上述券商投行高管表示。
從股價來看,綿石投資已收獲兩個漲停。而另一方萬達商業,則借此事向外界傳遞了公司回歸A股的決心和策略。
賣殼繼續 買殼承壓?
於涉事雙方而言,這麽一鬧騰似乎更將二者的“心思”傳遞給了市場。一廂綿石投資亮明殼資源身份;另一廂萬達商業緊鑼密鼓籌備回歸A股,只是這次的“牽手失敗”是否也有中概股回歸受限原因,備受市場關註的萬達商業又將會如何上市?
經歷此次“互掐”事件,綿石投資站在了市場的聚光燈之下。上市20余載的綿石投資主營業務經過多次變更,由此前的以生產、銷售石油化工催化劑、精細化工產品和氧、氮氣等空氣制品為主營業務,到2005年開始向房地產綜合開發方向轉型,而如今主營業務以直接投資業務為主,為此該公司在今年7月份由綿世股份更名為綿石投資。
在業內看來,目前的綿石投資已成為一個徹底的殼資源,並沒有打算做實業,賣殼之心昭然天下。綿石投資目前總股本為2.98億元,最新市值為51.60億元(截至11月23日收市);股權結構上,該公司股權結構分散,今年三季度第一大股東僅持股10.34%,其實際控制人直接和間接持股合計不足20%。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綿石投資此次與萬達商業失之交臂可能也有受其體量不夠大影響,另外實際控制人持股較少,無法無法轉讓給借殼方太多。不過,上述資深投行人士則認為,體量大小並無大礙,此前也有小體量裝大資產的案例。
截至今年9月20日萬達商業(03699.HK)退市之時,其總市值為2376.86億港元,總股本為45.27億股。萬達商業2015年凈利潤為299.71億元。
綿石投資的“出嫁”之旅或許還將繼續。擺在萬達商業面前也仍舊是A股上市之路,只是這條路該如何走成為關註點。
“目前中概股回歸總體處於一種暫停的狀態。”一位深耕IPO領域的券商投行人士表示,自此前證監會表態研究中概股回歸相關方案之後,似乎只有一家上市已成既定事實的公司獲批之外,其他項目均被按下暫停鍵。
今年5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例會上表示,正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對此,業內認為,萬達商業回歸A股或許也與監管政策限制有關。“目前對於萬達來說,借殼回歸A股面臨較大壓力。”上述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根據此前萬達私有化項目書顯示,萬達商業計劃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上市。如果公司在退市滿兩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內地主板市場上市,大連萬達集團將回購全部股份,並向海外及境內投資者分別支付12%和10%的利息。
不過,上述深耕IPO領域的券商投行人士認為,IPO提速將是中共十九大召開之前的一個重點內容,萬達商業排隊上市也可能問題不大,排隊需要2年左右時間,但排隊過程中的情形可能要具體分析。
“萬達商業回歸A股是肯定的,目前采取的策略也是IPO和重組上市一起操作,IPO已經在排隊了,排得還挺靠前,最後是哪個合適用哪個。”22日,萬達內部人士接受媒體采訪如是稱。
據韓聯社5日報道,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民眾對樸槿惠施政的支持率為10.5%。這是自10月第一周總統“親信門”發酵以來時隔8周止跌回升。
值得關註的是,11月29日,樸槿惠發表第三次對國民談話後,韓國民眾對樸槿惠施政的支持率達到了10.9%,較前一周上升1.8個百分點。12月2日,執政的新世界黨確定“明年4月下臺、6月大選”時,樸槿惠支持率還一度達到了11.9%。
樸槿惠11月29日發表了第三次國民談話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32.5%,較前一周下降0.5個百分點,穩居第一。新世界黨的支持率為17.8%,較前一周上升1.6個百分點,重奪第二位。在野陣營的國民之黨支持率為15.3%,較前一周下降1.9個百分點,正義黨支持率為6.3%,較前一周上升0.1個百分點。
“親信門”發酵以來,樸槿惠的民調支持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 Korea)此前調查結果顯示,韓國民眾對總統樸槿惠的支持率連續2周保持史上最低值4%。這不僅是自樸槿惠就任以來的最低值,也是韓國民選總統歷來最低的支持率。
9日,韓國國會將表決總統彈劾案。據韓國執政黨多名人士5日透露,樸槿惠將於6-7日就“親信門”發表第四次對國民談話,宣布明年4月底之前下臺。
但青瓦臺方面表示,樸槿惠正在考慮多種方案,尚未作出任何決定。報道稱,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當天取消記者會也表明青瓦臺正為此躊躇不決。
內盤期市周四收盤,大宗商品漲跌分化,受泰國水災影響,橡膠大漲,有色金屬相對弱勢。其中錳矽漲3.8%,滬鋁漲2.5%,鐵礦、PP、螺紋、焦炭漲超1%,棕櫚、鄭醇、PTA、熱卷、豆油、PVC、滬金、菜粕、塑料、滬銅收漲。滬鎳收跌2.3%,大豆、玻璃跌超1%,滬鉛、鄭棉、滬鋅、鄭煤、白糖、瀝青、滬銀、豆粕收跌。
期債今日震蕩收紅,T1703收報97.355,漲0.06%;TF1703收報99.460,漲0.05%。
泰國災難預防中心1月7號宣布。持續一周的暴雨已造成泰國南部10個府共約74萬人受水災影響,迄今導致18人死亡。水災已造成泰南多個府上千個村莊、大面積農田和橡膠園被淹,洪水還淹沒多個府的公路及鐵軌,造成當地交通受阻。
泰國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產量分別是417萬噸、432.3萬噸、447.33 萬噸、450萬噸,從2013年開始,泰國產量超過400萬噸,2016年產量比2015年增加0.59%。泰國產量與膠價關系主要有三點:第一,起於2008年底到2011年2月的滬膠牛市,期間泰國產量並沒有出現大幅增產,在長達58個月的下跌過程中,產量才釋放出來;第二,2011年1月泰國發生水災,滬膠上漲26.14%,滬膠2011年1月6日見底23450元/噸,2011年3月,膠價漲到29580元/噸;第三,本次泰國南部發生水災,從時間上看,跟2011年類似;從空間上看,處於上漲過程中,按照26.14%的漲幅計算,此次看22270-23050元/噸。
華泰樹膠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波認為,泰南洪水不可小覷。“洪水對泰國天然橡膠的產量影響可參考2005年海南達維臺風對滬膠期貨行情的利多影響,2005年9月份達維臺風使得海南天然橡膠產量的影響是致命的,當年海南產量大幅度減產,最終催生次年滬膠期貨價格達到30000元/噸的歷史新高。”他說。
邁入萬家時代之後,新三板掛牌速度開始悄悄放慢了,慢得甚至讓有些做掛牌業務的投行人士換崗乃至跳槽了。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7年開年第一、第二周,新三板新增企業掛牌數量為46家、35家,較此前三年平均每周掛牌63家明顯減速。甚至2017年1月9日單日出現了零掛牌現象,這現象上次出現是在15個月前。
由求量到求質
低門檻、掛牌快,是新三板全國擴容以來的鮮明特點。2013年底,新三板才有343家掛牌企業,但此後掛牌速度逐步加快,至2015年12月25日,掛牌公司突破5000家,至2016年12月19日,突破10000家。簡單平均計算可見,從2014年初至2016年底,近3年時間掛牌了9600多家,平均每周掛牌家數為63家。
這種追求規模快速發展的態勢,直至2016年底企業掛牌數量達到萬家後才有所轉變。彼時,新三板發展不再簡單追求規模擴大、由量變轉化為質變的觀點流行了起來,本報當時曾以《一萬家!新三板市場迎來分水嶺》為題做了深度報道,指出10000家將是新三板市場發展的重要分水嶺,市場將步入扶優汰劣、更註重差異化服務的重質時期。此後監管層陸續發聲,強調2017年新三板將以市場分層為抓手,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掛牌企業提供與其發展相適應的制度供給。
速度放慢還體現在主辦券商的微妙變化。
A君原就職於某中型券商新三板掛牌部門,2016年四季度選擇跳槽到另一家券商做收益更大的發債業務。為何跳槽?A君的解釋是,股轉系統對於新三板企業掛牌受理標準逐步提高,掛牌速度變慢,落實到券商的責任進一步加大,其所在券商新三板掛牌業務因此放緩,掛牌資源相對減少,“這樣一來,本來收益不高的新三板掛牌業務變得愈發難做。”據悉,這類告別新三板掛牌業務的跳槽現象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多了起來。
興業證券新三板掛牌部總監滕晨君認為:“2016年下半年掛牌的公司數量盡管很多,但這主要是在消化原來的存量,增量已經不多了。”
根據股轉系統官方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13日,新三板已受理的掛牌在審企業為1063家,受理超過1年的有32家,超過半年的為202家。同時,越來越多申請掛牌公司的反饋意見次數增多,其中,寧夏神州好易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進入了第7輪反饋中,上海順風餐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世紀風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融信通金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到了第6輪反饋。
多重因素發酵
開源證券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鄭恒國近期表示,“2017年的掛牌增長速度肯定會放緩,低的預計在13000家,高的預計在15000家。之前新三板企業掛牌沒有什麽財務指標要求,掛牌相對容易,1萬家以後掛牌的很難再享受到無門檻的福利。”
2016年下半年,股轉系統兩次提高新三板企業掛牌門檻:8月份宣布傳統企業規模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連續虧損則不得掛牌;10月份針對科技創新類的企業發布負面清單,規定除了營收超過1000萬的門檻,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中戰略新興產業不低於50%。
受理門檻的提高、督導難度的加大,讓很多券商提升了掛牌收費標準。據悉,多家券商掛牌費用從原來的100萬/家漲至200萬/家,對於掛牌企業的篩選也根據各家不同情況提出了高於股轉系統掛牌標準的“隱形門檻”。
“目前監管環境從嚴,券商持續督導的壓力在不斷加大,只有優中選優,挑選符合更高標準的企業掛牌,才能避免後續大風險。在實際掛牌操作過程中,部分券商已設定了自己的標準,該標準高於目前全國股轉系統指定的標準,特別是財務方面的指標,營收和凈利潤的要求提高了,對掛牌企業所在的行業也有一定要求,過剩行業和重汙染行業被絕大多數券商排除在外。”東吳證券場外市場總部副總經理顧利鋒如此對記者說。
券商的挑肥揀瘦,亦影響了一些本想掛牌的企業意願。某擬掛牌公司董事長表示,“掛牌費用的攀升,讓原先只需要政府補貼就可以掛牌的情況不複存在了。不僅如此,掛牌之後還需要支付每年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所的督導費用,以及其他剛性費用,這些費用加起來約30萬/年,還有上漲的趨勢。一般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年營收不過千萬,凈利潤不過百萬,這筆費用對我們來說是不小的開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IPO常態化,亦導致券商投行更傾向於將人力布局到IPO業務上去。“做過新三板掛牌的,去做IPO業務具備一定優勢,這個人才流動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顧利鋒認為,新三板掛牌部門純粹依靠傳統掛牌業務通道收取費用的盈利模式必須改變,否則難以為繼。
白酒行業發展仿佛也是進入到了2017年的春天。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接連創出新高,自上市以來其累計漲幅約80倍。
數據顯示,2001年8月貴州茅臺上市發行價為31.39元,截止至2017年2月22日,貴州茅臺盤中最高漲幅超1%,尾盤沖高突破366元關口報收於366.52元,市值達到4538億元。根據其2月2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營收128.52億元,同比增長25.38%;凈利潤56.68億元,同比增長15.92%,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此外,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水井坊(600779.SH)等均接力創出階段新高。而山西汾酒(600809.SH)也因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序幕拉開後,從2月13日起,接連1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34.39%,達近4年最高點。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山西汾酒是汾酒集團的核心子公司,199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汾酒集團實際持有山西汾酒比例高達70.65%。山西汾酒是國內以白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而山西汾酒因集團公司混改而被推上風口浪尖,股價一路高漲。
2月25日,山西汾酒公司公告澄清,作為上市公司層面,山西汾酒表示,公司並未制定2017年經營目標,員工持股及集團整體上市一事,經征詢,集團公司目前沒有整體上市時間表。
山西汾酒公司股價高漲的背後,除了混改而帶來的市場關註外,白酒板塊的整體上漲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白酒板塊大幅上漲,既因為經歷4年行業深度調整,外部環境整體回暖。也因為白酒企業順應市場積極轉型。白酒產業在2016年度營收超過6000億。” 東方證券首席證券分析師沈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龍頭基本面複蘇趨勢明確。白酒行業分化成長本質上是市場調節下的供給側改革。不同於之前黃金十年白酒企業的全面繁榮,此輪行業複蘇集中在具有品牌、產品、渠道力的企業。且當前龍頭發力提升自身競爭力,增速已顯著超越行業。”
據了解,在2月16日,五糧液、瀘州老窖、 劍南春“結伴”造訪了茅臺,探討了川黔兩省酒企合作落地。其中,茅臺總經理李保芳表態“龍頭酒企要做朋友,不去搞爭鬥”,這被市場認為是中高端白酒市場格局將繼續穩定,拒絕惡性競爭的信號。
另外,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多家研究機構研報發現,2017年白酒行業將實現全面複蘇,且通脹預期擡頭和國企改革將成為2017年白酒行情重要催化劑。據了解,2017年一季度通脹預期擡頭,歷史上茅臺價格持續跑贏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
此外,2016年五糧液完成國改,實現了經銷商和員工持股,且股票收益超50%。茅臺承諾2017會推進國改,瀘州老窖也透露出有國改打算。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酒行業經歷了數年調整,逐步回歸正常經營,在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酒逐步提價的大背景下,高端酒中龍頭的市占率呈現逐步提高態勢,且未來議價能力越發增強。
肖竹青進一步表示:“未來高端酒市場份額的增長是擠壓式增長,是此消彼長式的增長,未來行業內最慘烈的競爭是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面子酒和以山東溫河王酒,山西汾酒,湖南湘窖酒和甘肅金徽酒這些主打性價比和地方鄉情的里子酒的競爭。”
白酒行業發展仿佛也是進入到了2017年的春天。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接連創出新高,自上市以來其累計漲幅約80倍。
數據顯示,2001年8月貴州茅臺上市發行價為31.39元,截止至2017年2月22日,貴州茅臺盤中最高漲幅超1%,尾盤沖高突破366元關口報收於366.52元,市值達到4538億元。根據其2月2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營收128.52億元,同比增長25.38%;凈利潤56.68億元,同比增長15.92%,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此外,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水井坊(600779.SH)等均接力創出階段新高。而山西汾酒(600809.SH)也因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序幕拉開後,從2月13日起,接連1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34.39%,達近4年最高點。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山西汾酒是汾酒集團的核心子公司,199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汾酒集團實際持有山西汾酒比例高達70.65%。山西汾酒是國內以白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而山西汾酒因集團公司混改而被推上風口浪尖,股價一路高漲。
2月25日,山西汾酒公司公告澄清,作為上市公司層面,山西汾酒表示,公司並未制定2017年經營目標,員工持股及集團整體上市一事,經征詢,集團公司目前沒有整體上市時間表。
山西汾酒公司股價高漲的背後,除了混改而帶來的市場關註外,白酒板塊的整體上漲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白酒板塊大幅上漲,既因為經歷4年行業深度調整,外部環境整體回暖。也因為白酒企業順應市場積極轉型。白酒產業在2016年度營收超過6000億。” 東方證券首席證券分析師沈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龍頭基本面複蘇趨勢明確。白酒行業分化成長本質上是市場調節下的供給側改革。不同於之前黃金十年白酒企業的全面繁榮,此輪行業複蘇集中在具有品牌、產品、渠道力的企業。且當前龍頭發力提升自身競爭力,增速已顯著超越行業。”
據了解,在2月16日,五糧液、瀘州老窖、 劍南春“結伴”造訪了茅臺,探討了川黔兩省酒企合作落地。其中,茅臺總經理李保芳表態“龍頭酒企要做朋友,不去搞爭鬥”,這被市場認為是中高端白酒市場格局將繼續穩定,拒絕惡性競爭的信號。
另外,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多家研究機構研報發現,2017年白酒行業將實現全面複蘇,且通脹預期擡頭和國企改革將成為2017年白酒行情重要催化劑。據了解,2017年一季度通脹預期擡頭,歷史上茅臺價格持續跑贏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
此外,2016年五糧液完成國改,實現了經銷商和員工持股,且股票收益超50%。茅臺承諾2017會推進國改,瀘州老窖也透露出有國改打算。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酒行業經歷了數年調整,逐步回歸正常經營,在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酒逐步提價的大背景下,高端酒中龍頭的市占率呈現逐步提高態勢,且未來議價能力越發增強。
肖竹青進一步表示:“未來高端酒市場份額的增長是擠壓式增長,是此消彼長式的增長,未來行業內最慘烈的競爭是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面子酒和以山東溫河王酒,山西汾酒,湖南湘窖酒和甘肅金徽酒這些主打性價比和地方鄉情的里子酒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