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防部6日發表聲明說,美軍當晚向敘利亞一軍用機場發射數十枚導彈,以回應此前發生在敘利亞的化學武器襲擊事件。這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首次對敘政府軍目標采取軍事打擊行動。
聲明說,美國東部時間6日20時40分左右(北京時間7日8時40分左右),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兩艘美軍艦船向敘中部霍姆斯省的沙伊拉特軍用機場發射了59枚戰斧式巡航導彈。美方稱,敘政府軍此前從該機場發動一起化武襲擊,因此采取行動摧毀敘利亞儲存在此的化武庫存。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發表電視講話說,此次軍事行動是在他的命令下進行的,因為預防和阻止化武擴散“符合美國的重要國家安全利益”。
敘軍方7日發表聲明說,美方在真相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以化武事件為由對敘實施軍事打擊,是在向敘境內“恐怖組織”釋放錯誤信號,美國已成為“恐怖組織”同謀。敘國家電視臺稱,美國對敘軍事行動是一場“侵略”。另據敘軍方證實,美方軍事打擊已造成6人死亡。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7日表示,俄總統普京認為美國對敘利亞的打擊是利用臆造的借口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
霍姆斯是敘利亞動蕩的發源地之一,曾是敘重要的工業中心。目前,敘政府軍已經控制了霍姆斯省大部分重要地區及軍事基地、機場等戰略設施。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4日說,敘利亞伊德利蔔省南部一小鎮當天遭到空襲,戰機在空襲中使用了毒氣,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事件發生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和敘利亞反對派指責敘空軍實施了這次襲擊,但敘軍方堅決否認相關指責,並表示敘軍方不擁有化武。聯合國敘化學武器問題真相調查小組已宣布開始收集相關信息,以確定是否發生了化武襲擊。
4月13日,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接受法新社獨家采訪,出面回應發動化學武器襲擊的控訴。
在采訪中,他表示敘利亞政府沒有下達過任何襲擊的指令,也從未持有化學武器。早在幾年前,敘利亞便廢棄了所有化學武器。他甚至直言“在歷史上,我們從未使用過化學武器”。發動化武襲擊這件事,百分之百是子虛烏有。他還表示,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與恐怖分子同穿一條褲子。為了給空襲找個好借口,他們偽造了整起事件。他認為,這些國家對打擊恐怖主義並不上心,此前還為ISIS辯護,反對敘利亞政府和軍隊。因此在他看來,反對恐怖分子和明確支持恐怖主義的人之間是沒有合作可談的。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 欣
5月25日,A股券商板塊出現了久違的大漲,此前飽受解禁壓力的第一創業股價大幅上漲9.25%,終於一掃此前陰霾,似乎帶給了券商板塊曙光。但事實上,目前板塊基本面的壓力依然未有減弱的信號。25日券商板塊發動絕地反彈,是否意味著板塊“否極泰來”呢?
券商板塊壓力逐步減弱
從5月25日11時起,在行業龍頭中信證券的帶領下,券商板塊出現集體拉升。截至上午收盤,漲幅居前的有廣發證券、國元證券、中信證券。到了午盤,板塊中的中小市值公司如第一創業、山西證券、國金證券等開始快速拉升,截至收盤這些公司股價漲幅都在5%以上。
近期以大保險、大銀行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持續逆勢上漲,這背後的邏輯分別有“利率拐點+消費升級”及凈息差有希望企穩改善的因素。相比之下,最近券商板塊面臨的卻是持續更新的“負面清單”。
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券商資管將全面禁止通道業務,並強調不得讓渡管理責任。雖然券商資管通道業務對整個證券行業收入的影響較為有限,但仍在本周初對券商股的人氣造成了打擊。
其次,近期券商板塊多家公司面臨減持壓力。5月9日,第一創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將於今年5月11日上市流通,此次解除限售的數量為9.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4.77%,這被認為是第一創業近期股價大幅下跌的一大誘因。日前東興證券也發布了減持公告,5月31日,上海國盛集團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轉持二戶所持部分股份將於今年5月31日上市流通,此次解禁數量為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6%。
此外,5月24日晚間,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均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這幾家券商因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中涉嫌違規,分別被責令改正和給予警告,並處以違法所得“沒一罰五”的罰款,其中被罰最多的中信證券,除被沒收違法所得6165.6萬元,還處3億元的罰款。據了解,此次處罰的主因為這幾家券商違規為上海司度提供融資融券業務。
同時,由於股價連續下跌,部分券商股面臨補充質押的壓力。第一創業5月16日~25日連發了5份“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股份補充質押的公告”。
除此之外,歷來業績“靠天吃飯”的券商板塊近階段面對的也是一輪持續調整的行情。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註意到,受經紀、自營業務拖累,今年4月券商板塊業績環比下滑較明顯。據機構統計,根據母公司口徑測算,28家上市券商4月單月實現營業收入111.53億元,環比減少45%,單月實現凈利潤40.84億元,環比減少62.8%。
不過,上述券商股承受的壓力影響在減弱。5月25日,中信證券早盤就領漲券商板塊。而第一創業自5月16日發出近期首份股東補充質押的公告以來,公司股價跌幅較此前明顯收窄。
有市場人士認為,第一創業是近期跌幅最大的券商股,其能否在二級市場上緩解跌勢,是判斷券商板塊能否暫時擺脫壓力的標桿。也有分析師指出,第一創業此前跌得多,會吸引資金去搶反彈,不過這屬於純粹的市場行為。
大券商估值已基本觸底
雖然券商基本面不甚樂觀,但近期機構對券商板塊的關註熱情未減。早在今年4月上旬,就有機構發布觀點看多券商板塊,當時該機構給出的主要理由是,在今年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直接融資的需求有所提升,今年一季度股權融資規模(IPO+定增)同比提升了30%,利好券商投行業務。就估值而言,大型券商估值水平較低,無論估值水平和市場關註度均處於歷史低點。
該機構在上周末再度對券商板塊予以了關註,並稱最近路演時關註券商板塊的投資者有增多趨勢。就當前看,券商總體估值已經進入十年來的歷史底部,雖然短期仍有壓力,不過從長期估值的角度來看,現在券商板塊的價格已經嚴重低於合理估值以下。以行業龍頭中信證券為例,2007年以來的十年間,中信證券最低PB為1.2倍,最高達到4.2倍(2015年初),而上周五中信證券收盤價15.71元,對應2017年的PB為1.2倍,基本處於十年來的歷史大底部。
5月25日下午盤後,又有機構分析師指出,此前市場對金融監管導致的券商板塊影響有所誇大,從2015年起整個券商行業就開始主動降杠桿,其中信用業務已幾乎沒有杠桿可降。在今年經紀業務占比持續下滑的背景下,今年券商投行業務有望取得同比增長,信用業務中的股權質押業務也會有較高的增長。總體判斷,今年券商板塊的業績有望同比打平或略有增長,而在目前的低估值水平上,券商板塊具備配置價值,可關註經紀業務占比不高且投行項目儲備較高的券商。
綜合來看,估值處於歷史底部是各家機構當前推薦券商板塊的核心邏輯。不過投資者對券商板塊的基本面仍需持一份冷靜。25日,有某機構資深分析師就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表示,目前券商的基本面可能不支持券商板塊出現大幅上漲,只能是反彈。
美國商務部在美東時間 4 月 16 日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群智咨詢全球手機產業鏈資深分析師王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事涉及範圍非常廣,不止是芯片,還包括軟件和技術。以消費電子產品來說,芯片類,手機的SoC,高通和MTK,但是高通的占比很高,尤其高端領域;電腦的CPU壟斷性最高,intel和AMD都是美國的,處於壟斷地位;面板的IC,新思的份額也很高;柔性OLED面板和量子點技術用的發光材料里面的陶氏化學和UDC的部分,其他供應商很難替代。
總體來說,中國在芯片、面板和半導體的制造設備方面對美國的依賴度比較高。如果未來禁運範圍擴大的話,影響範圍也會隨之擴大,政府和企業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做好防範。
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產業被遏制的情況不止中興一例。自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存儲芯片價格暴漲也讓國內終端廠商苦不堪言。雖然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正試圖實現中國存儲芯片的突破,但離真正的規模量產仍需時間。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占全球份額一半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存儲器市場,但在萬億規模的芯片領域,中國目前主要依賴進口。長江存儲一位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存儲器芯片約占芯片市場的三分之一,主要分為易失存儲器和非易失存儲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後者主要包括NAND Flash和 NOR Flash。
DRAM和NAND Flash是存儲器的兩大支柱產業,中國嚴重依賴進口。其中,NAND Flash產品幾乎全部來自國外,主要用在手機、固態硬盤和服務器。NOR Flash主要用於物聯網,技術門檻較低,中國企業基本已經掌握,但應用領域和市場規模不如DRAM和NAND Flash。
目前,長江存儲作為中國首個進入NAND 存儲芯片的企業要在2018年才能實現小規模量產。到2019年其64層128Gb 3D NAND 存儲芯片將會進入規模研發階段。上述長江存儲的員工對記者表示,今年將出的第一代產品技術相對落後,“我們主要為了技術積累,不是一個真正面向市場的量產產品。可能到明年我們第二代產品出來後,會根據市場需求量產。”
為何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緩慢?此前,在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8)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歸結為三大原因:資本不足、人才斷層和機制缺乏。他認為,發展芯片產業必須要有國家戰略推動、政府支持,並進行企業市場化的運作。現在中國憑借市場、資本和人才即企業家精神的三大因素共同發力,有可能把芯片產業發展起來。
趙偉國稱,芯片產業六個環節分別是軟件(EDA工具)、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目前,我國芯片設計尚可,但是制造偏弱。而芯片制造的特點是資本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和全球競爭。以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三巨頭看,每年都要投入上百億美元。
不僅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儲備芯片、柔性AMOLED面板,在飛機發動機等大型裝備領域,中國也同樣受制於人。
作為飛機的“心臟”,每年中國從空客和波音公司引進的商用飛機上,都需要裝載更多數量的發動機,而這些發動機,基本由世界三大發動機供應商GE、羅·羅和普惠供應,即由這三家英美企業壟斷。
民用飛機的發動機研制難度很大,研制時間長,從研制到生產需要15年。而且發達國家大多嚴禁向國外轉讓航空發動機核心技術,甚至在西方國家之間也不例外。
盡管中國的軍用飛機已經配備了國產發動機,但國產客機新舟60、ARJ21卻仍要使用國外的發動機。
曾經參與過多款國產飛機研制的飛機制造專家周濟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與國外的發動機相比,國產發動機的差距主要在工藝、冶金、設計、制造等多方面,而與軍用發動機相比,民用發動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加工制造業也更加複雜。
在這背後,中國的很多制造設備依賴進口,尤其是超精密加工機床,而發達國家是不會將尖端技術輕易示人的。像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1990年就上天了,用於加工哈勃太空望遠鏡鏡面的超精密機床那時已經制造出來,而這種機床對於加工航空發動機葉面卓卓有余,然而20年後的今天,中國還在苦苦探索。
面板、芯片領域也一樣。雖然中國總體的液晶面板產能將超過韓國,但是液晶面板很多關鍵的生產設備都由美國企業提供。半導體制造也一樣,就算中國擁有相關技術,外國公司不賣生產設備也做不了,即使賣給中國的也是落後好幾代的設備。所以,中國真正需要的是在超精密機械裝備上實現自主研發、創新突破。
上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出了一項新的適航指令,將配備羅爾斯·羅伊斯Trent 1000發動機的波音787飛機 ETOPS時間由330分鐘下調至140分鐘。
ETOPS時間的調整對航空公司影響巨大。
如果飛機在空中一臺發動機失效,必須在經審定的ETOPS時間內到達備降場。在進行跨洋飛行時,ETOPS時間越長,受航路備降場的限制越少,航線就可以更直;反之,航線規劃時就必須選擇多個備降場,且在距離上要更靠近這些備降場運行,航線就會有更多的繞飛,也就需要更多的飛行時間。
此外,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下令要求加強對部分安裝羅羅Trent 1000發動機的飛機加強檢查,並要求,若一架飛機上安裝了兩臺可能存在問題的發動機,需要拆下其中一臺。
對於接連被點名的原因,羅羅和波音在聲明中表示,Trent 1000 Package C(以下簡稱Trent 1000 C)的發動機葉片耐久性(durability)沒有達到預期。
多家外航已躺槍
羅羅公司在4月13日發布的最新聲明中表示,“基於我們對Trent 1000 C壓氣機耐久性的進一步了解,我們決定增加對發動機特定部件的檢測,這些檢測將遵循相關適航監管機構對航空公司發出的運營指令。”
羅羅進一步表示,“很遺憾我們的額外檢測對客戶運營造成額外影響。目前全球有380臺現役Trent 1000 C發動機。Trent 1000 B和Trent 1000 TEN發動機不受影響。”
隨後,波音也表示,全球將有25%的787飛機受到影響。
其實早在2016年,日本全日空航空就發現部分787飛機的發動機葉片在達到預期壽命前出現了腐蝕和裂紋,這也導致全日空停飛了多架787飛機。
自那以後,出現的麻煩越來越多,範圍也越來越廣。
去年,新西蘭航空部分安裝Trent 1000發動機的787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異常並返航,致使部分787被停飛至今。隨後新西蘭航空向Hifly濕租了A330和A340以保證航班運行。
維珍航空也有4架787的發動機存在耐久性問題。為此,公司重啟了一架封存約3年的A340,並租用了3架A330。
國航部分787暫停飛
目前,國內只有中國國航(601111.SH)一家公司的787飛機選裝了羅羅的發動機,海航,南航,廈航等已經運營787飛機的國內航司均選用的GE發動機。
據第一財經記者獨家了解到的信息,近期國航也發現部分787飛機的發動機存在硫化現象以及IPC葉片強度問題,為確保運行的飛機發動機安全可靠,國航已加大孔探力度,采用更嚴格的放飛標準。
目前,國航共有14架787飛機,在近期完成了對這些飛機的羅羅發動機孔探後,公司已經發現多架787飛機的發動機存在裂紋等不同程度隱患,並安排這些飛機停場,等待換發或者陸續倒發。
由於目前並無可用備發,羅羅提出的解決方案——更換新型發動機,則需要局方批準,如果程序走下來,全部飛機可用將有可能需要一年時間。
眼下,國航加大了所有仍在可用的787飛機羅羅發動機的檢查力度,部分航線則由於787飛機的暫時停飛而更換了其他機型執飛。
以國航北京=紐瓦克航線為例,過去兩周內主要由787執飛,而在未來一周將改為由777執飛。國航北京=新加坡的其中一個航班,最近幾天也由787改為A330執飛。
“國航部分787飛機的停飛,除了對財務有影響,主要會影響其洲際遠程航線運力,短期可以把在國內運營的寬體機移到國際航線,如果影響比較持久,甚至可能會停飛部分遠程航線。”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分析。
不過,林智傑也指出,但凡一些重大的技術創新,初期都會伴隨這樣那樣的問題,總體來說只要風險是可控的,就應抱著寬容的態度看待,而對於航空公司來說,相信遇到發動機問題,也會采取更嚴格的保護性措施,優先確保日常飛機運行的安全可靠。
“由技術專家和服務工程師組成的團隊正夜以繼日工作,力求盡早全面恢複機隊運營。”羅爾斯-羅伊斯全球首席執行官沃倫·伊斯特在最新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將和波音及受到影響的航空公司通力合作,盡可能將運營中斷減少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