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能源安全,協助合作夥伴,中國將向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援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和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會面之後,決定向委內瑞拉提供200億美元投資,並向厄瓜多爾提供75億美元貸款。
向厄瓜多爾的貸款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將提供53億美元30年期貸款,利率為2%。國開行和中國銀行分別提供15億美元和4.8億美元。
進出口銀行還將提供2.5億美元項目貸款,鼓勵厄瓜多爾家庭改用電飯鍋,以減少該國對天然氣的依賴。
自2007年以來,中國為了保證原油供應,已向委內瑞拉提供了500億美元貸款;2009年至2014年期間,中國向厄瓜多爾提供的融資也超過了120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歐亞集團拉丁美洲高級分析師Risa Grais Targow表示,在獲得更多細節之前,該協議的影響力尚不明朗。不過周三的協議本身表明,中國將繼續支持對深陷政治困境的馬杜羅。
她表示:“中國在委內瑞拉的風險敞口很大,所以很擔心該國政局出現更替。”
受油價暴跌影響, 委內瑞拉經濟正陷入嚴重的衰退。上周,委內瑞拉央行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該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華爾街見聞本周曾提到,高企的通脹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嚴重短缺已經讓委內瑞拉經濟接近癱瘓,“連肥皂都沒了”。
據德意誌銀行估計,2015年油價平均需要達到117.5美元/桶,委內瑞拉才能實現財政預算平衡。
厄瓜多爾的情況稍好,去年三季度該國經濟增速為3.4%,較較2013年同期的5.6%下滑了不少。厄瓜多爾的原油產量為54萬桶/天,是最小的OPEC國家。
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經濟治理研究院數據,自2005年以來中國已經向整個拉丁美洲提供了超過1000億美元貸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由左至右:伊朗總統魯哈尼、沙特國王阿蔔杜拉、俄羅斯總統普京)
本周國際油價創五年多新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內部再次暴露巨大分歧。伊朗與委內瑞拉昨日承諾,將聯手推動OPEC制止油價下跌。過去六周,三大OPEC產油國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多次強調不采取可緩解油價跌勢的減產行動。伊朗與委內瑞拉此番表態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
據伊朗官方通訊社伊通社報道,伊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Sayyed Ali Khamenei)昨日會見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holas Maduro)時表示,他支持兩國合作逆轉國際油價急劇下跌之勢。哈梅內伊譴責“敵人”將油價當作政治武器,還意味深長地將油價暴跌稱為一些共同敵人策劃的政治花招。他說:
“油價在這麽短時間內離奇下跌,這是種政治花招,與市場無關。我們共同的一些敵人在將石油用作政治手段,他們無疑在這次油價劇跌中發揮了作用。”
美聯社、路透社等西方媒體報道均提到,馬杜羅此次出訪幾個OPEC國家是為了爭取得到OPEC成員國的支持,委內瑞拉主張以減產的方式推升油價。伊通社報道也提到,馬杜羅明確表示:“我們正努力讓OPEC成員和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達成共識,合作利用創新機制逆轉油價,讓它回到可接受的水平。”
伊通社報道稱,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當日敦促OPEC成員國“讓某些大國針對OPEC的機制恢複中性,幫助油價2015年穩定在可接受的水平。”馬杜羅也呼籲OPEC聯手穩定油價。
去年11月27日,OPEC會議決定宣布保持現有產量不變,成為壓垮國際油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油價進入下跌的快車道。自11月OPEC會議公布決定以來,國際油價跌幅已達35%。本周三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
油價暴跌期間,沙特為首的一些OEPC產油國絲毫沒有透露減產的跡象。去年12月21日,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甚至表示,除非OPEC以外的產油國減產,否則即使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OPEC也不會改變決定。當月14日和16日,阿聯酋的能源部長和科威特的石油部長都表達了OPEC並未感到有必要減產的觀點。
本月初伊朗外長警告,沙特在油價大跌時不作為屬於戰略失誤,若沙特不采取行動讓國際油價止跌回漲,油價繼續下跌將傷害包括沙特在內的所有中東地區國家。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曾提到,堅持不減產是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一手推動的決定,西方媒體評論稱,沙特及其海灣地區的盟友在將油價用作政治武器,不只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實質上目標還是“死對頭”伊朗。
眾所周知,沙特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為主的國家,遜尼派被認為是主流正統派別。在伊朗國內,伊斯蘭教另一大派系什葉派占多數。沙特政府坐擁7500多億美元的外儲,財力雄厚,即使油價暴跌,也有資本抵禦沖擊。而伊朗至今遭受西方制裁,其保本油價還要達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現在的國際油價對伊朗的傷害格外大。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則是提到,沙特等國樂見國際油價暴跌,油價跌得越慘,越能殺得其他產油國措手不及,尤其是美國。巴克萊分析師就這樣認為:
“他們(沙特等國)似乎認為油價跌得快比跌得慢好,急跌可能會給非OPEC國家帶來更多的變數,慢跌可以給其他國家喘息之機,那些國家可以考慮合並然後變得更有效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去年國際油價大跌將近50%,本月一度跌破每桶45美元。委內瑞拉的經濟和財政都陷入困境,因為該國96%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而且油價要達到每桶100美元產油才能保本,今年該國110億美元的到期債券面臨越來越高的違約風險。委內瑞拉經濟已在崩潰邊緣,哈佛大學研究機構國際發展中心的主管Ricardo Hausmann認為,委內瑞拉的債權國中國應對此負有責任。
中國從2007年開始向委內瑞拉提供大量貸款,七年間累計貸款450億美元,委內瑞拉至今仍有200億美元貸款未償還。華爾街見聞本月初文章提到,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訪華期間宣布,與中國達成的雙邊協議將為委內瑞拉帶來亟需的200億美元資金。Hausmann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評論文章中指出,問題不在於中方貸款的金額,而是貸款的方式。
Hausmann認為,中國的貸款助長了委內瑞拉政府過度支出的惡習,
“委內瑞拉利用油價高企大量舉借外債。2012年,石油均價每桶103美元時,委內瑞拉政府按每桶194美元的水平大規模支出,導致財政赤字與GDP之比達到17.5%。去年年初油價還在每桶100美元,委內瑞拉卻已陷入經濟危機,去年和今年的油價大跌加劇了危機。誰給了委內瑞拉上吊自盡的繩子?主要是中國。”
Hausmann總結,中國對委內瑞拉的貸款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中國政府的貸款不夠公開透明,既不知道貸款的條件,也不知道資金的具體用途。委內瑞拉此前傳出腐敗醜聞,也讓人擔心資金能否得到有效利用。2013年的路透報道稱,委內瑞拉有8人因挪用中國與委內瑞拉共同基金的8400萬美元而被捕。
其次,中國的貸款並非委內瑞拉議會批準的“債務”,而是對委內瑞拉的“融資”,不是用美元、而是用石油償還。所以,這部分資金根本不屬於政府預算,可以逃脫各類管控,置將石油收入與反對黨派控制的地方政府分享的規定於不顧。
最後,委內瑞拉國有油企PDVSA雖然沒有向中國借款,卻負有還債責任。中國是委內瑞拉主要的石油貿易夥伴。如《金融時報》下圖所示,2013年,委內瑞拉生產的石油有20%都出口中國。PDVSA不願失去中國這樣的大買家,所以最終還會向本國央行借款還債,這會使國內通脹問題惡化。
世界銀行預計,委內瑞拉去年和今年GDP都會是負增長。目前委內瑞拉國內連衛生紙這類基本生活用品也極度匱乏,超市貨架空空如也。本月初,美銀美林的南美首席經濟學家Francisco Rodriguez接受彭博采訪時警告,委內瑞拉如果不讓本幣貶值,最早今年國內通脹就可能突破1000%。
Hausmann指出,中國忽視了許多官方貸款機構的沈痛教訓:向不可持續的政策貸款只會讓借款方的末日更快到來。這也是那些貸款機構委托IMF對借款方進行宏觀經濟評估的原因。中國本可以在放貸以前確保投資的項目可以得到應有的回報,否則,委內瑞拉若要償還這類貸款,只能未來實行緊縮政策。
Hausmann認為,中國對委內瑞拉的做法屬於最糟糕的那類老式開發性融資,而且是加強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調查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顯示,埃及、俄羅斯、加納、烏克蘭、阿根廷和委內瑞拉六國今年的通脹率均會有兩位數,分別為10.6%、13%、13.2%、17.5%、22.5%和72.3%。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委內瑞拉96%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而且油價要達到每桶100美元產油才能保本,該國的經濟和財政已在崩潰邊緣,今年該國110億美元的到期債券面臨越來越高的違約風險。世界銀行預計,委內瑞拉去年和今年GDP都會是負增長。美銀美林的南美首席經濟學家Francisco Rodriguez今年1月警告,如果不讓本幣貶值,委內瑞拉最早今年通脹就可能突破1000%。
和委內瑞拉一樣,俄羅斯也是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創收的國家,油價大跌同樣明顯影響國內經濟。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帶來的收入約占俄政府預算收入的一半。今年1月,俄羅斯的通脹率已升至15%,食品價格同比增長21%。
今年1月末的俄塔社報道稱,俄羅斯經濟開發部部長Alexei Ulyukayev預計今年國內通脹率約為12%。若按每桶50美元的國際油價估算,今年俄羅斯GDP增長將下滑3%。而彭博另一項調查的預測中位值顯示,俄羅斯今年經濟增長降幅可能達到4%。彭博下圖顯示了俄羅斯去年通脹率走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由於油價下跌且國內經濟面臨崩潰,大量生活物資依賴進口的委內瑞拉不得不接受鄰國提出的緩解措施:以石油換衛生紙。
據彭博社報道,本周二,在西班牙港見完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後,加勒比海島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 Tobago)總理比塞薩爾(Kamla Persad-Bissessar)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石油交換計劃。她表示,這項交易將有利於這兩個國家。
比塞薩爾說,“商品共享的概念很簡單。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政府將從T&T生產商采購由委內瑞拉政府認可的商品,例如紙巾,汽油和部分機械產品。”
比塞薩爾說,我們可以用紙巾等商品同委內瑞拉交換一些工業需求品,尤其是瀝青和原油。
委內瑞拉超過90%的外匯來源於石油出口,大量國內基本商品依賴進口。去年油價急跌六成,令外匯收入大減。委內瑞拉正面臨國內物資嚴重匱乏、物價飛漲的局面。總統馬杜羅已經實施外匯管制應對,影響外國貨進口。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發布的數據,糖、面粉和其他日常必須品進口,在委內瑞拉消費商品中占據70%的份額。1月份,由於土豆庫存告罄,委內瑞拉的100多家麥當勞餐廳已停止供應薯條,轉而提供油炸阿瑞巴玉米餅和木薯等南美傳統食物。
盡管委內瑞拉擁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儲備,但其民眾卻要為尋求一袋衣物洗滌劑、衛生紙或食用油而在超市外排數小時的長隊。由於價格管制以及進口商缺乏美元,許多商店的基本用品被搶購一空。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稱私營部門投機和囤積物資的行為是造成物資短缺的罪魁禍首。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受油價暴跌的沖擊,今年委內瑞拉的經濟將萎縮7%。而其通脹率,在去年12月份時就已高達69%,是全球通脹最嚴重的國家。
就在上個月,中國決定向委內瑞拉提供200億美元融資,並向厄瓜多爾提供75億美元貸款。至此,自2007年以來,中國已向委內瑞拉提供了500億美元貸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委內瑞拉央行正在與多家華爾街銀行討論將約15億美元的黃金進行互換交易,以此緩解這一OPEC成員國的經濟萎縮。
根據互換協議,委內瑞拉央行將拿出140萬金盎司的黃金換取現金,並在四年後有決定是否購回黃金的優先權。
目前這個OPEC成員國正在努力應對國內消費者物價激升、產品長期短缺以及低油價導致的經濟萎縮。這個協議將有助於馬杜羅(Nicolas Maduro)政府增加手中的硬通貨。
該消息人士透露,參與目前談判的至少有兩家金融機構,它們是美國銀行和瑞士信貸。但目前這兩家機構不予置評。
另一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目前正在展開相關工作,以期在4月底之前完成。」
這並非委內瑞拉第一次提出黃金互換計劃,華爾街見聞網站2013年曾提到,委內瑞拉央行計劃與高盛簽署一項互換交易協議:將委內瑞拉儲存於英國央行的145萬盎司(約18億美元)的國際黃金儲備與高盛交易,高盛支付美元。2020年協議到期後,委內瑞拉將美元還給高盛,高盛將黃金還給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超過90%的外匯來源於石油出口,大量國內基本商品依賴進口。時隔兩年,委內瑞拉仍未擺脫困境。
去年開始油價大跌,委內瑞拉的外匯收入大減,委內瑞拉不得不接受鄰國提出的緩解措施:以石油換衛生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今年委內瑞拉的經濟將萎縮7%。而其通脹率,在去年12月份時就已高達69%,是全球通脹最嚴重的國家。
另據彭博社編制的2015年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for 2015)顯示,預計委內瑞拉今年通脹高達78.5%,四倍於處在戰火中的烏克蘭。
本月委內瑞拉有10億歐元債券到期,4月還要支付近7億美元的票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飽受經濟問題困擾的委內瑞拉為了償還外債並維持國內開支,已經開始出售黃金儲備。
截至今年5月底,委內瑞拉的外匯儲備跌至12年低點——152億美元,其中包括118億黃金儲備。與去年同期相比,黃金儲備總額已下降28%,但金價僅下跌12%。該數據說明,委內瑞拉政府正在通過出售黃金儲備以應對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和油價的大幅下跌。
在當前金價走低的情況下,出售黃金並不是最好的時機,然而委內瑞拉政府沒有其他的辦法。凱投宏觀新興市場部的經濟學家Edwards Glossop表示:“必須出售部分黃金儲備才能償付債務,現金儲備幾乎為0。”
巴克萊經濟學家Alejandro Arreaza稱,這一數據證實了之前的猜測,即到三季度末,委內瑞拉總資產只有420億美元了,其中只有150億是流動資產。“到明年年底,流動資產會進一步下降到80億美元。”然而,該國及其國有石油公司共有120億美元的債務將於明年到期。
Edward Glossop稱,今年以來委內瑞拉的GDP已經收縮率10%,經濟危機根源在於多年來政府在宏觀經濟上管理不善。同時,國際油價的暴跌令這個原油占出口總額95%以上的國家雪上加霜。今年以來,WTI原油價格已跌逾16%。
委內瑞拉央行新聞辦公室拒絕就黃金儲備下降一事作出評論。
委內瑞拉形勢有多糟糕?從兩個新聞中可看出一些端倪:一,委內瑞拉政府4月26日宣布,由於電力短缺,為了節能,政府非要害部門的工作人員,將實行每周兩日工作制,周一周二上班,其他五天休息。估計涉及200多萬公務員(委內瑞拉總人口約2900萬)。二,4月27日,多家媒體報道,由於通貨膨脹貨幣急劇貶值,委內瑞拉現在連印錢的紙都買不起了。
出於質量和防偽考慮,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爾”(為紀念美洲獨立英雄西蒙·玻利瓦爾,委內瑞拉以他的名字命名貨幣),委托世界著名印鈔公司英國的德納羅、德國的捷德和法國的歐貝特三家印刷,其中德納羅占大頭。德納羅公司近日透露,它給委內瑞拉印刷幾十億玻利瓦爾,委內瑞拉卻沒有足夠的美元支付這筆印刷費用。
沒電上班,無錢印錢,可想而知已經到了什麽地步。當然,實際情況更糟糕。這幾年來,物價飛漲、食品短缺、生活日用品包括、奶粉、衛生紙匱乏,已經是委內瑞拉常態,隨之而起的地下黑市、騷亂、犯罪率上升也不令人意外。筆者曾認識一對委內瑞拉記者夫婦,在美國學習後千方百計要留在美國,問其主要原因,說“為了孩子,委內瑞拉是在太亂了”——結合著兩年的報道看,充分理解。
資源豐富 政策不對
自然資源豐富、擁有世界最大石油儲量的委內瑞拉,怎麽會到這個地步?個中原因還比較複雜。
最直接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世界油價下跌得厲害,二是長期幹旱。委內瑞拉出口收入中,90%來自石油出口。油價下跌的打擊不言而喻;今年雨季遲遲不來,導致該國多個水庫缺水甚至幹涸,水電大受影響。而且,受油價下跌、世界市場資源需求下降影響的還不止委內瑞拉,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秘魯和智利的銅礦、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石油,近年都受到國際市場影響,對這些國家都形成沖擊,也導致這些國家左翼政府出現執政危機(阿根廷已經是右翼上臺了)——不過沒有一個國家陷入委內瑞拉的困境。
對此,有經濟學家和其他領域專家認為,委內瑞拉之所以弄得這麽糟糕,“魅力強人”查韋斯和他的接班人、現總統馬杜羅也難辭其咎。
查韋斯的後果
充滿激情的查韋斯執掌委內瑞拉14年(1999-2013),其間大部分時間國際油價高企。在擁有大量的石油財富後,查韋斯政府沒有利用機會進行長期經濟建設、調整經濟結構,而是意氣風發地用來進行他的“革命事業”:大量興建體育館、公路、號稱免費給貧民居住的房屋(經濟變差後,貧民終於盼到能住進房屋時,卻被告知要交錢)。靠這些民粹措施而不是合理建設,他贏得大眾支持;在對外關系上,查韋斯大量援助古巴,接過卡斯特羅反美的大旗,成為美國後院反美急先鋒(不過90歲的卡斯特羅現在還健在,查韋斯卻在2013年去世),成為國際新聞中的常客。
因為有錢,查韋斯時期委內瑞拉很多商品,包括糧食和其他日用品,都是進口進口進口,所以實際上從2005年左右,委內瑞拉就有物資匱乏的現象。馬杜羅繼承查韋斯權力後,魅力上遠不如查韋斯,政策卻幾乎照搬。不幸的是,查韋斯政策的惡果,在當時被石油紅利掩蓋,在馬杜羅時期卻完全暴露出來:連基本生活和基本秩序都無法保障,估計就是查韋斯再生,也無法大肆撒錢收買人心、出盡國際風頭。
不過馬杜羅和查韋斯一樣,經濟好的時候,那是自己的功勞,一出問題,那不是天災,就是美帝國主義和中央情報局(CIA)或者他們在委內瑞拉的代理人的責任了。就連物資匱乏,他們也不反思自己任內經濟政策如何糟糕,卻指責美國的經濟制裁。(對於查韋斯和馬杜羅們來說,如果美國不制裁,那也是別有用心,想用經濟利益腐蝕委國國民;如果制裁,那就是要扼殺委國經濟。要怪美帝國主義,怎麽說都行。)
但是馬杜羅的名望和手腕畢竟不如查韋斯。在形勢這麽糟糕的情況下,去年底委內瑞拉議會選舉,反對派聯盟大獲全勝。雖然馬杜羅任期已經過半,但反對派決意要讓他提前下臺。
4月26日,委內瑞拉選舉委員會批準了反對聯盟的申請,同意啟動通過公投程序罷免馬杜羅的。根據該國憲法,在總統任期過半後,如果有20%的選民簽名申請,就可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罷免現任總統。一直被視為親政府的選舉委員會,同意反對派的這一申請,可以說是對委內瑞拉局勢和民心的最好註解。
在深陷經濟危機的委內瑞拉,連可口可樂公司都經營不下去了。
跨國公司接連收縮在委業務
近日據BBC報道,由於缺乏原材料食糖,可口可樂公司表示其在委內瑞拉的供應商將“暫時性地停止運作。”就在這一聲明出臺之前,委內瑞拉最大的啤酒制造商Empresas Polar因為缺乏大麥原料關閉了工廠。
由於國際油價暴跌,依賴石油出口的委內瑞拉經濟極度收縮。一位可口可樂公司的發言人表示,盡管食糖緊缺,但該公司將會繼續生產無糖飲料,例如無糖可口可樂。“我們正在與供應商接洽,政府部門和我們的高管都在采取必要措施妥善解決。”
在委內瑞拉,由於價格控制和生產成本升高,甘蔗產量長期處於下降狀態。USDA數據顯示,2016/17年委內瑞拉預計將生產43萬噸的甘蔗,低於前年45萬噸的產量,同時必須進口85萬噸的原糖和精制糖。因此,為了獲取更高的收入,許多小型農場已經轉而種植其他未受價格管制的作物。
收縮在委內瑞拉業務的跨國公司不只是可口可樂。近日,輪胎生產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剛剛進入該國60天後就決定出售自己在委內瑞拉的業務。普利司通的委內瑞拉資產也將出售給Grupo Corimon。其他的跨國公司例如福特、寶潔、哈里伯頓等,或者減緩,或者幹脆放棄了自己在委內瑞拉的投資。
投資者的關切:政治未來高於償債
不過,勇敢的債券投資者卻並不擔心當前的局勢。自2013年前總統雨果·查韋斯去世之後,委內瑞拉就一直處於經濟困難和政治動蕩之中,食品和其他必需品嚴重匱乏,民間沖突不斷。不過,盡管分析師普遍認為委內瑞拉經濟可能陷入混亂,但一些投資者卻認為該國的資產值得一博。
投資者的信心來源於對政治變化的期待。“當政治已經完全超越了投資者期望中正常的經濟、金融波動後,這就是我們進入的機會。”Greylock Capital首席執行官Hans Humes表示。
投資者們考慮的是政治的未來。“當我們關註這些抗議時……我在考慮的不是他們是否會支付下一個利息或者本金,而是這對於該國政治的未來意味著什麽。”Humes擁有委內瑞拉的債券,不過他對該國未來的樂觀遠遠超過他對債券違約的擔心。
Humes的預測是,假如馬杜羅周圍的人拋棄了他,同時該國經濟轉向一個更為中立、實用的方向,這就可以帶來“相對輕松的經濟修補”,同時獲得廣闊的政治支持。當然,“這將是成為一個長期、坎坷的旅程。”他預測。
Callaway Capital的政治和宏觀經濟分析總監Daniel Phillips也相信,即使出現債務違約,那也將是由於政治危機——而不是委內瑞拉無力償債。“這是一個流動性的問題,目前他們擁有的國際市場渠道非常少。”
目前,委內瑞拉的總債務/GDP比重只有大約76%,“委內瑞拉可以進行許多簡單的調整,用來合理化經濟功能,從而支付債務。”持有委內瑞拉債券的Phillips表示。根據美銀美林的數據,委內瑞拉外債總額超過1200億美元,預計今年需要償付約100億美元。
Phillips表示,即便目前整個拉美都在遭受債務危機,但委內瑞拉仍然在支付債務。他相信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繼續償付。
“如果你認為委內瑞拉還會繼續償還幾期債務的話……這就不是一個糟糕的投資。”他表示。
“美洲國家組織不過是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卡斯特羅在4日於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第七屆加勒比國家聯盟峰會上表示。
1962年,美洲國家組織(OAS)創始成員國之一的古巴在美國的孤立政策下被中止成員資格。此後,古巴與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的關系幾乎是美古關系的一個風向標。
“永遠支持委合法政府”
但是近來,隨著古巴與美國關系的改善,有關方面提議古巴應該重新回歸美洲國家組織。不過,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似乎排除了重回美洲國家組織的可能性。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也於4日清晨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出席了加勒比國家聯盟峰會。
峰會上,卡斯特羅強調了古巴與委內瑞拉的友好關系。他表示:“我們會永遠與委內瑞拉人民保持堅定的盟友關系,永遠堅定擁護馬杜羅總統的合法政府。”
針對委內瑞拉與美洲國家組織的爭端,卡斯特羅也表示古巴將永不重回美洲國家組織,以示與委內瑞拉的團結一致。
2009年美洲國家組織第39屆大會一致通過廢止1962年該組織中止古巴成員資格的決議,但古巴仍然拒絕重返該組織。
委內瑞拉也可能離開OAS
委內瑞拉與美洲國家組織的紛爭同樣由來已久,尤其是在反對派主張進行總統罷免公投一事上。
5月31日,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路易斯·阿爾馬格羅(Luis Almargo)表示,美洲國家組織已經開始對委內瑞拉采取措施,以保衛委內瑞拉的民主制度。阿爾馬格羅認為,這是對委內瑞拉的一次罕見的鞭策,該措施通常用於應對深陷政變危機的國家,而委內瑞拉出現的“憲法法令變更”已經嚴重影響該國的民主制度。
阿爾馬格羅同時建議召開美洲國家組織緊急會議,成員國在會上決定是否采用美洲民主憲章。分析認為,美洲國家組織的這一舉動很有可能最終導致委內瑞拉被驅逐出該組織。
本周早些時候,阿爾馬格羅還表示:“若想緩解委內瑞拉目前的制度危機,行政部門需要在行動上立即改變。”
美洲國家組織發言人耶利內克(Sergio Jellinek)表示,目前委內瑞拉身陷災難,現行的政治體制沒有任何效果,政府只知道按照規章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