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日前披露信息顯示,在被安邦保險取代了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以後,劉永好旗下的新希望投資公司選擇去年12月26日減持股份,以每股均價10.8元人民幣出售1.854億民生銀行A股,套現約20億元。減持後劉永好持股占民生銀行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由8.38%下降至7.69%。
在劉永好上述減持前一天,去年12月25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當日,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安邦保險與和諧健康持有的公司股份表決權數量為47.8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06%。加上當月安邦保險集團受托行使表決權的3.19億股,安倍系持有民生銀行表決權股份占比達到15%。
這意味著,6個交易日內增持民生銀行股份17.06億股,斥資超過174億元。安邦的表決權持股已是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劉永好持股比例的兩倍多,遠高出中國人壽、史玉柱等股東。
當時劉永好表示,一直以來民生銀行股權分散,面臨新的金融格局,“安邦大比例增持民生銀行是好是壞也想了很久”。他說,安邦與民生銀行可以在業務上互補,而且註意到安邦在其他領域的並購力度很大,同時表態可能支持安邦保險集團副總裁姚大鋒為民生銀行董事,“誰能給民生帶來價值就支持誰。”
在去年12月安邦保險的不斷舉牌刺激下,民生銀行A股走勢異常強勁,當月漲幅高達48.4%,高居銀行股漲幅榜首。在通過姚大峰為民生銀行董事後,該行董事長洪崎表示“擬與安邦深度合作”。今日民生銀行股價回落,跌幅約2.8%,一度跌落每股10.60元一線。
除了民生銀行,安邦保險一個月內還觸及招商銀行的“舉牌”線。截至去年12月9日,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招商銀行股份達該行總股本的10%。這是繼前年12月斥資百億元增持招行股份之後,安邦保險再度觸及舉牌線。
國泰君安銀行業研究員邱冠華此前曾指出,以存款為例,參照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對平安銀行的存款(直接和間接)拉動就不難理解,安邦亦有望對民生銀行貢獻相當可觀的存款。此外,業務聯動、業務創新亦有望產生良好示範效應。
同信證券分析師胡紅偉認為,民生銀行A股走勢如此強勁,主要還是因為安邦保險不斷在二級市場買入所推動,相比之下民生銀行H股走勢要弱得多,導致其股價低於A股三成。該股後期走勢關鍵還是看安邦是否會有進一步的增持以及未來如何對民生銀行進行運作。
因龐雜的股東結構、股東不和的傳言及股東關聯貸款問題,民生銀行擁有被稱為中國“最吵”的董事會。
1996年民生銀行註冊時公布的股東共有59家之多。該行A股招股說明書顯示,從1999年5月至2000年9月上市前夕,該行股權轉讓記錄達到17條之多,共涉及28起股權轉讓(拍賣)行為。轉讓(拍賣)的股份數達到6.48億股。新希望集團、東方集團、泛海集團在此期間通過大量受讓股權而一躍成為持股排名前三位的股東,占比分別為9.99%、9.42%、9.42%。
作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劉永好曾於2006年7月意外在民生銀行的董事會中出局,又在三年後以高達99.9343%的贊成比率重返董事會,並當選為該行副董事長。劉永好的“一出一進”將民生銀行控制權的爭奪戰暴露無遺。
日前民生銀行在股東大會上宣布,姚大鋒增補為民生銀行董事議案已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對於安邦成為民生第一大股東,史玉柱本月2日晚在微博上發表評論稱:“健特生命(史玉柱旗下公司)持有的11.5億A股民生股票,既然我公開承諾了3年不賣,就絕不會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