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在題為《迅速崛起的全球能源大國——美國》的報告中稱,要阻止美國原油產出增長,油價需跌至50美元/桶附近。
該行宏觀分析師團隊在報告中指出:
有跡象顯示沙特阿拉伯可能會讓油價跌到足以令美國頁巖油產商抑制產出的水平。然而,即使這種情況出現了,(即使)在持續低油價、低資本支出和較少鉆探設備的環境下,美國頁巖油產出看起來仍然會強勁增長。
頁巖油井的成本取決於多種因素。在開采設施成熟的地區,新開一個頁巖油井並不需要很多額外的資本支出,其盈虧平衡價也比新開發的地區低很多。花旗指出:
頁巖油生產的全周期資本支出包括土地、基礎設施、油井成本和運營成本。在成熟的產油區,土地和基建設施都是現成的,新增一口油井比“全周期”的成本低很多。全周期成本可能高達70-80美元/桶。於是,那些需要全周期投資的新興區域現在可能需要重新做評估,而成熟區域則會繼續開采和增產。
下圖是美國各個頁巖油產區的成本價,來自花旗:
該行十分看好美國頁巖油前景:
(基礎情形:美國在2020年成為原油凈出口國;高級情形:美國在2018年成原油凈出口國)
如果WTI油價跌破70美元呢?花旗預計頁巖油產出增長會放緩(2015年增長下降25%,2016年增長下降50%),但是美國頁巖油不會停產。
如果因為油價下跌而減產,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如何?
高盛在最近的報告中已經指出:
一方面,原油價格下跌意味著天然氣價格下跌,從而刺激消費者在其他方面增加支出。
油價下跌和其他消費者支出增加的影響大致會相互抵消,預計對GDP構成0.1%的拖累。2013年,油氣行業投資額約1670億美元,占商業固定資產投資和GDP的比重分別約為11%和1%。
高盛還指出,在頁巖油投資的高峰期——2010和2011年,油氣行業至多為年化GDP增速貢獻了0.2個百分點。不過頁巖油投資此後就“回落至並不顯著的水平”。
即使油價大跌,油氣行業在美投資也未必會大幅下滑。高盛經濟學家Alec Phillips指出:
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能源行業的許多投資並不是為了增產而是為了維護現有產出,因為從現有油井產出的原油會持續下降。因此,即使美國未來數年維持現有產出不增加,我們仍然預計投資大幅增加,因為大規模投資仍有必要。
沙特不可能永遠容忍低油價
沙特短期內能容忍低油價,但是長期來看,它希望油價在100美元/桶。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Helima Croft最近指出:
由於阿拉伯之春後開支增加,我們相信沙特政府實際上希望油價位於100美元/桶附近以平衡財政。如果布倫特油價繼續低於80美元,沙特將出現財政赤字。新增社會支出的很大一塊是為了讓年輕人有事可做遠離極端分子...自2003年利雅得遭到恐怖襲擊以後,沙特國王阿蔔杜拉認定失業青年對國家安全構成挑戰...我們仍然維持沙特不會犧牲國內和地區穩定來懲罰伊朗和俄羅斯或者迫使美國頁巖油破產的看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三,盡管多家媒體報道沙特10月削減原油產量,但仍不能緩解投資者對原油供大於求的擔心,布油四年多來首次跌破80美元。同日,利比亞最大油田重新開工;美國能源信息署大幅下調2015年油價預期;沙特石油部長稱希望油價穩定,拒絕回答是否減產。
周三,據華爾街日報報道,OPEC稱10月該組織原油產量總數下降了22.64萬桶/日,達到3025萬桶/日,主要由於沙特減產。其中,沙特日產量下降了6.99萬桶,達到960萬桶/日。不過,路透、華爾街日報均援引消息人士稱,沙特10月原油產量約955~960萬桶/日,較9月減少10~15萬桶/日。
不過,沙特減產仍無法扭轉原油市場的下跌之路。美東時間周三下午,布油盤中迅速下跌到80美元/桶以下。12月份交割的布油合約下跌1.6%,收於80.38美元/桶,創2010年9月來新低。WTI油價也下挫,跌幅1%,收於77.18美元/桶,創2011年10月以來收盤新低。
近幾周,油價持續下跌。市場預期OPEC在11月27日會議上,將維持原油產量,而非削減產量以提高價格。
周三,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了月度能源市場短期展望,下調了2015年油價預期。其中,預計明年WTI油價均價為77.75美元/桶,大幅低於此前預計的94.58美元/桶;預計明年布油均價為83.42美元/桶,大幅低於此前預計的101.67美元/桶。EIA小幅上調了明年全球原油供應預期、下調了需求預期。EIA則對沙特減產點評道,沙特在原油市場中的地位存在不確定性,在市場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同日,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表示,石油生產商間價格戰的說法是種誤解,或是有人故意這麽說。沙特的目標是維穩市場、穩定價格。在被問及沙特是否會減產,以及下次OPEC會議上削減產量上限的可能性時,Naimi拒絕回答。
周三,兩位利比亞石油官員表示,利比亞最大的油田重新開工。上周,該油田遭到襲擊被迫關閉,其每日產量可超過10萬桶。近幾個月,利比亞石油產量激增,從不到20萬桶/日上升到接近90萬桶/日。利比亞產量大增,是原油市場下半年熊市的原因之一。
此外,交易員們還在等待EIA的原油庫存數據。該數據原本應於周三公布,但由於昨日美國Veterans日,被推遲到周四。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花旗銀行分析師Tim Evans表示,目前原油市場是向下態勢,但不是急跌態。沙特石油部長講話並沒有特別之處,只是未能給投資者充分看多原油的信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已經多月未露面的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周三公開表示,沙特並未考慮石油價格戰。從消費者、石油生產商和整個行業的角度出發,沙特將繼續推行穩定價格的政策。
北海布倫特原油周三4年來首次跌破80美元/桶大關,引發了市場對於OPEC是否會采取措施來穩定油價的擔憂。油價自今年6月高點已經回落超過30%。
Ali al-Naimi表示,“沙特依然在石油市場擁有重要話語權,並且這種話語權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也不會出現變化。過去幾十年來沙特一直致力於維持石油價格的相對穩定,這種政策現在依然未變。決定油價的根本因素是市場,而非沙特。石油生產商間價格戰的說法是種誤解,或是有人故意這麽說。沙特的目標是和其他石油生廠商一起維穩市場、穩定價格。”但是在被問及沙特是否會減產,以及下次OPEC會議上削減產量上限的可能性時,Naimi拒絕回答。
Again Capital分析師John Kilduff認為Naimi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在下次OPEC會議上,OPEC不會選擇減產。
而多位行業分析人士則認為沙特正在默許油價下跌,以壓制美國頁巖油公司的產能。通常來說,高油價的情況下,頁巖油公司才能保持相對較高的產能。
周三公布的OPEC月度報告稱,10月該組織原油產量總數下降了22.64萬桶/日,達到3025萬桶/日,主要由於沙特減產。其中,沙特日產量下降了6.99萬桶,達到960萬桶/日。不過,路透、華爾街日報均援引消息人士稱,沙特10月原油產量約955~960萬桶/日,較9月減少10~15萬桶/日。
Energy Aspects分析師認為,OPEC報告暗示11月27日的會議上減產將成為主要焦點。但是考慮到沙特拒絕減產,並且委內瑞拉、利比亞、伊朗等國家因為各種原因(主要是賣油的現金壓力)無法減產,因此OPEC達成一致的可能性不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自本輪油價暴跌以來,關於美國和沙特聯手打壓俄羅斯的陰謀論就一直很有市場。
今天,沙特石油部長Ali Naimi終於打破沈默稱,油價走低是供需問題,是“純粹的商業行為”,近期的下跌既不是沙特用來令俄羅斯破產的計劃,也不是打敗美國頁巖產業的計謀。
據《衛報》,Naimi在墨西哥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沙特的石油政策幾十年如一日,現在也沒有改變。我們不會將石油政治化……對我們而言,這只是供需的問題,是純粹的商業行為。”
受今天公布的中國數據不佳影響,布倫特原油跌破80美元,跌幅超1%,創2010年9月以來新低。
自今年6月觸及一年來新高115美元之後,布倫特原油已經累計下跌28%。
Naimi稱:“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石油市場和價格,這樣對生產商、消費者和投資者都有好處。因此,歐佩克、非歐佩克國家、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很有必要加強對話。”
11月27日,石油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歐佩克國家將開會確定未來幾個月的產量,通常來講,北半球進入冬季後對石油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最大產能為每天1250萬桶。這使得Naimi的表態對石油市場至關重要。
早在今年10月,就有人指出油價下跌是沙特在幕後“一手策劃”。沙特石油政策戰略研究中心利雅得分區的總裁Rashid Abanmy稱,為了敦促伊朗限制核項目、促使俄羅斯改變對敘利亞的立場,沙特將在亞洲和北美市場上以每桶50至60美元的低價拋售石油。
他指出:“隨著原油需求的下滑,表面上油價下跌是為了吸引新客戶,但是真實的原因是政治。”
不過,Naimi表示:“(將石油價格下跌)視為價格戰是一個誤解。”
不管是否真心,在全球能源需求疲軟和美國頁巖油崛起的環境下,沙特主導的歐佩克拒絕減產令原油價格大跌,已經嚴重危害了俄羅斯的經濟和財政狀況。
南非標準銀行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Timothy Ash表示:“如果油價真的跌至每桶6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陷入極端困境。這將導致深度衰退,大規模的經常帳和財政赤字,巨額資本外逃,並對銀行構成巨大壓力。”
下圖是油價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圖,根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計算,原油價格需要維持在104美元/桶,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因此減少1.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面對國際油價暴跌、全球石油產量未見減少的嚴峻形勢,兩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與沙特有望聯手行動。國際油價聞訊而漲。在同日中國央行降息的共同影響下,布油和WTI昨日雙雙收漲,本周分別結束八周和七周連跌期。
俄羅斯外交部今日發布聲明稱,沙特外長Saud Al-Faisal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晤期間均表達了對能源與石油市場相關問題合作的意願。雙方一致認為,油價必須“以市場為本”。兩國外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將就影響能源與石油市場的問題“合作”,未透露更多細節。
據俄羅斯官方通訊社俄塔社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
“有關石油市場形勢,我方與沙特有共同立場,認為定價應以市場為本。供需應發揮主要作用。”
“我們認為,有必要做出決定,合法制止一切與恐怖主義者控制區供應石油有關的犯罪行為。”
俄羅斯與沙特合計產油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5%。據彭博報道,昨日拉夫羅夫會談後表示,俄沙雙方均認為,
“絕不應出現任何出於政治和地緣政治原因影響市場的行為”,供需被“人為扭曲”後,石油出口方“有權采取措施,糾正那些不客觀的因素。”
上述俄羅斯與沙特可能聯手的消息傳出後,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布油)、美國基準油價WTI原油價格急速上漲,北京時間20點40分左右漲幅達到2.7%和2.4%。
在同日中國央行意外降息的消息影響下,明年1月交割布倫特原油價格當天收漲1.3%,收報每桶80.36美元,本周漲幅達到1.2%,結束了八周的連跌期。1月交割的WTI原油價格當天收漲0.9%,收報每桶76.51美元,本周漲幅同樣為0.9%,也結束了七周的連跌期。
今年以來布油價格下跌28%。過去五個月,WTI原油價格重挫30%。上月布油與WTI價格跌幅分別達到9.3%與12%。本月初彭博報道曾評論稱,上月國際油價大跌的幕後推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
上月沙特出乎市場意料,罕見地沒有像過去那樣減產,而是主動下調出口油價,積極參與價格戰。伊拉克與科威特也先後降價。
市場分析人士猜測,沙特降價極有可能是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希望壓低油價迫使這類能源企業減產。也有人猜測,沙特此舉可能是在聯合美國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經濟。俄羅斯將近半數政府預算收入都來自石油與天然氣出口。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沙特本月確有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產的動向。本月3日,沙特國有油企Saudi Arabian Oil Co.將銷往美國墨西哥灣的每桶原油售價下調45美分,降至去年12月以來最低點。可同時,沙特另一大油企Aramco上調了出口歐亞兩大洲的原油價格。
美國投行MLV & Co.的分析師Chad Mabry認為:
“沙特企業調降對美國售價,對其他地區卻沒有降價。這種事實看來讓人相信,他們是沖著美國的頁巖油去的。那是他們市場份額最大的威脅。這是在提醒人們,即使左右石油市場的力量看似在倒向美國一方,只要決定行動,沙特也能在市場掀起真正的風浪。”
本月初,美國官方數據顯示,盡管國際油價一路走低,頁巖技術革命仍在推動美國產油量刷新記錄。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本月第一周美國原油日產量增至906萬桶,創至少1983年1月以來新高。花旗大宗商品研究的全球負責人Ed Morse認為:
美國的頁巖油氣開發革命“正開啟一個油價走低的新時代。無疑會發生一些地緣政治巨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二,據伊朗石油部信息服務機構Shana報道,在與普京通話後,伊朗總統Rouhani同意與俄羅斯在原油市場開展合作。受此影響,WTI油價快速上漲。上周,俄羅斯與沙特也表達了在石油市場上合作的意願,稱油價必須“以市場為本”。
Rouhani和普京同意為支撐油價應采取必要合作。目前,尚不清楚兩位總統就哪些細節達成一致,也不清楚伊朗和俄羅斯是否將采取共同行動。
上周,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面對國際油價暴跌、全球石油產量未見減少的嚴峻形勢,俄羅斯外交部發布聲明稱,沙特外長Saud Al-Faisal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晤期間均表達了對能源與石油市場相關問題合作的意願。雙方一致認為,油價必須“以市場為本”。兩國外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將就影響能源與石油市場的問題合作,不過未透露更多細節。
上月,布油較今年6月高點下跌了20%以上,表明原油市場已經進入熊市。油價暴跌,原油出口國受創。沙特是全球原油第一大出口國,俄羅斯緊隨其後,伊朗是OPEC組織中第五大原油出口國。
周四,OPEC組織將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油價下跌,是否應該減產。俄羅斯不是OPEC組織成員國,不過也將出席會議。
昨日,據俄羅斯能源部長Novak表示,俄羅斯尚未決定是否減產,不過俄當前原油產量穩定,為的是平衡市場,OPEC會議只有很小的可能會宣布減產。
前幾日,據伊朗國家新聞社Mehr報道,在OPEC會議之前,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 Zanganeh將與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單獨會晤,商討每日減產100萬桶原油的提議。
受俄羅斯與沙特合作消息影響,油價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沙特石油部長Al-Naimi周三在OPEC會議之前向記者表示,油價將最終企穩,OPEC成員國不應該減產。Naimi還反問記者,“為什麽沙特需要減產?美國現在也是石油生產大國,他們減產了麽?”
不過市場很快對此做出了反應:
沙特VS美國產油
阿聯酋石油部長Suhail al-Mazrouei則表示,OPEC將討論所有的可能選項,沒有一個單一觀點占主導地位。OPEC專註於瞄準原油市場的穩定性甚於油價, 傳統石油生產商不可能主導價格,OPEC有信心,其將不惜一切代價平衡原油市場。
俄羅斯能源部長確認2015年原油生產計劃保持在2014年的水平。
伊拉克財長則稱,將很快向國會遞交規模1000億美元的2015年預算案,基於的油價是70美元/桶。
華爾街見聞昨日有過詳細報道,委內瑞拉外交部長Ramirez表示俄羅斯、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四國會談未達成減產協議。
雖然華爾街日報曾報道OPEC已經接近達成一項妥協性的協議來降低產量,每日上限設定在3000萬桶,油價獲得短暫支撐,但這種支撐並無法阻擋油價走低。
周四,OPEC將會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減產,目前從市場情緒來看,不少交易員都預測OPEC會選擇按兵不動,或者只是小幅減產。
OPEC成員國的原油產量占到世界原油產量的40%,原油出口占到了世界原油貿易的約6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出乎一些市場預期,做出保持現有生產目標的決定。此決議使國際油價再創四年新低。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次會議上,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抵制了較窮困OPEC成員此前減產的提議,暫時犧牲了部分OPEC成員的利益,任油價較長時間停留低位,以此壓縮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盈利,希望借市場之手趕走生產成本較高的這類企業。
此前委內瑞拉和阿爾及利亞都呼籲將日產量減少200萬桶。一些市場人士也預計OPEC將決定減產,以此推升油價,就像2008年12月那樣,將日產量削減220萬桶,創下減產規模最高紀錄。昨日OPEC出乎市場意料的決定公布後,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油價和美國基準油價WTI油價盤中跌幅接近或超過8%。
OPEC的決議使委內瑞拉、伊朗等財政預算本已很緊張的OPEC成員壓力更大。且不說這種損人先損己的“七傷拳”能否達到目的,至少沙特看來對這種結果感到滿意。據路透報道,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在OPEC五小時會談結束後微笑著說:“這是個偉大的決定。”
OPEC會後的聲明既未提到任何成員有停止過度生產的需要,也未提到在明年6月會議以前要特別舉行任何會議,重新考慮產量上限,只是說成員一致同意最高日產量仍為3000萬桶。這一水平比OPEC預計的明年每日石油需求高至少100萬桶。路透報道認為,在國際油價已經因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增和中歐經濟增長疲弱跌入熊市之際,OPEC的決議意味著,該組織與非該組織產油國的市場爭奪戰就此拉開序幕。
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法國興業銀行的報告觀點稱,OPEC的決定是放棄眼前利益,為長遠的市場占有率戰爭打下基礎。PIRA Energ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Gary Ross也說:
“這是OPEC開啟的新時代,因為他們再也不能控制市場了。現在輪到市場決定價格,油價當然會跌得更低。”
能源咨詢機構IHS Energy的分析師Jamie Webster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我不會稱其(OPEC的決定)為價格戰,但它向美國頁巖油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這是OPEC嘗試的新招數。”
Petroleum Policy Intelligence的負責人Bill Farren-Price認為:
“那些最受油價下跌打擊的產油國被說服了,他們相信,唯一能抵禦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的方式就是,允許油價走低,以此長期削減供應量。”
一些OPEC成員會後的表態也印證了上述評論推測。
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稱,接受集體的決定,希望油價下跌有助於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產頁巖油退出市場。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Saleh al-Omair表示,不論是每桶60美元、80美元還是100美元,OPEC將被迫接受一切市場價。伊拉克的石油部長Adel Abdel Mehdi預計,油價最低不會低於每桶65-70美元。
尼日利亞石油部長Diezani Alison-Madueke會後說,維持現有產量目標的決定被視為“此刻最適當的行動,希望未來幾個月我們可能見到油價穩定。”談到當前石油需求疲弱,Alison-Madueke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現在就減產,油價也理應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沙特的努力下,上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會議決定不減產,國際油價連日大跌。雖然這一決定可能原本是針對生產成本較低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但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股市也是直接受害者。昨日海灣地區股市普跌,沙特股市跌入熊市,回吐今年所有漲幅。
上周四OPEC出乎一些市場人士預期,做出了保持現有產量目標的決定。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會後表示,接受OPEC集體的決定,希望油價下跌有助於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產頁巖油退出市場。受此決定影響,上周末國際油價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周重挫13%,單周跌幅為2011年5月以來最大,收於每桶70.15美元。油價狂瀉令市場擔心,原油出口大國聚集的中東海灣地區經濟增長前景可能大受影響。
昨日沙特證券交易所基準股指Tadawul All Share盤中一度下挫6.3%,當日收跌4.8%,與今年9月9日8624.89點的高位相比已跌去約23%。迪拜股指DFM General Index昨日4.7%的跌幅創今年10月16日以來新高。阿聯酋首都阿布紮比的股指ADX General Index、阿曼股指MSM 30 Index和卡塔爾股指QE Index分別下跌2.6%、6.2%和4.3%。
迪拜投行Al Mal Capital PSC的資產管理負責人Tarig Qaqish接受彭博采訪時評論:
“今天(上周日)大多是恐慌拋售。投資者擔心政府支出可能減少,那會影響未來企業收益。”
迪拜資產管理公司Al Masah Capital的一位分析師這樣告訴《華爾街日報》:
“在沙特帶動下,所有(海灣)地區市場都受牽連。這完全和油價崩盤有關。沙特股市跌入熊市,其他(海灣地區)市場無法漠視。很多時候,撤出阿聯酋和卡塔爾市場的都是沙特的資金,這進一步打擊該地區市場,導致下跌。”
倫敦資產管理公司BGR Asset Management LLP的首席執行官Ali Khan認為:
“投資者不喜歡油價持續下跌時可能出現的宏觀環境,現在就體現在市場中。投資者害怕,如果油價停留在這種地位,會對政府收入產生負面影響,可能成為政府支出的負面因素。”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