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向京反映民意不會「打斧頭」
1 :
GS(14)@2017-06-18 11:09:15【本報訊】特區回歸20年,即將上任香港首位女特首的林鄭月娥直指一國兩制下的特首不易做,既要維護一國亦要保證兩制成功,坦言兩地在制度上有不少差異,特首必須擔任橋樑角色。她笑指俗語有云「好女兩頭瞞」,強調向中央反映港人意見時一定不會隱瞞,「會準確全面去講」,不會「打斧頭」,同時會向市民解釋中央的考慮。
冀市民了解領導人講話
中央近年多談一國兩制的權力關係,林鄭相信是因社會近年出現如港獨的情況所致,她作為特首有責任就此發聲,希望市民客觀了解領導人講話。被問到是否有信心令香港未來五年變得更好,林鄭指會與團體努力,冀令香港有更美好的未來。林鄭早前在港獨問題上與特首梁振英唱反調,對港獨是否已成為思潮有保留,指只是小撮人提出「不切實際」的言論。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則在一論壇指,林鄭正確指出港獨只是一小撮人的意見,指中央不應對這一小撮人的意見有過大反應,反而應集中研究如何確保香港的生活方式及一直享有的自由及核心價值,能夠維持至2047年後也不會變。另外,林鄭於競選期間曾在facebook專頁公開丈夫林兆波寫給她的打氣「情書」,因為文中提到「一國兩制」而非一段情信的「一生一世」用語,外界質疑「情書」經過修改。林鄭在電台節目為丈夫平反,指丈夫主動提議寫有關「情書」以示支持,「並唔係有人用政治正確嘅角度幫佢改寫」。她解釋指:「(寫)一國兩制,因為佢覺得惟有維護一國兩制、香港繼續穩定繁榮,佢先願意畀我、佢嘅妻子再去做呢五年嘅工作」。■記者許偉賢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8/20059769
林鄭開會6小時 要官員多聽民意
1 :
GS(14)@2017-07-09 12:11:06【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上任踏入第二星期,林鄭昨與一眾問責官員舉行集思會,據了解林鄭在會上談及她的施政理念、要求問責官員要有團隊精神,多落區聽取民意及不能忽略地區小事,又責成官員要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加強與立法會議員溝通。
冀與立會議員溝通
林鄭昨於社交網發文並上載照片,與一眾問責官員在禮賓府召開集思會,林鄭更以「與團隊跳出office」形容會議。據知除外訪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未能出席,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及13名局長、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均有出席,會議長達6小時,在10月施政報告前仍會再有類似集思會。據知林鄭期望新班子多與立會議員溝通,盡早邀請議員參與討論,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又求官員要有團隊協作,政策局要盡早就跨部門事宜達成共識,更要求官員要勤政愛民,不應只着眼大事而忽略小事,又舉例稱,就算小事如社區增加洗手間,問責官員要兼顧和解決,並要多聽地區人士意見,同時也要友善面對傳媒,給予傳媒所需資訊。■記者莫劍弦林鄭新班子逐個睇
http://bit.ly/hkcabine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9/20083602
斥政府誤導市民 促撤方案諮詢公眾一地兩檢關注組 擬集30萬簽名打民意戰
1 :
GS(14)@2017-08-04 05:56:50■近百政團、人士及多家大專院校學生會成立關注組,促撤回一地兩檢方案。陳善南攝
【一地兩檢割地】【本報訊】為打好高鐵一地兩檢的民意戰,近百民主派政團、人士及多家大專院校學生會,聯手成立一地兩檢關注組,向港府拋出3大訴求:停止再誤導公眾、撤回方案、諮詢公眾。關注組臨時聯絡人公民黨陳淑莊稱,「嚟緊呢3個月就係我哋累積民意非常之重要、關鍵嘅時刻」,會趁暑假發起簽名運動,冀收集30萬簽名。記者:呂浩然
■高鐵西九站內已標示日後擬擺放內地口岸區出入境櫃位的位置。謝榮耀攝
由94個團體及個人組成的一地兩檢關注組昨正式成立,有3大訴求,包括促港府停止向公眾發放誤導訊息、撤回一地兩檢方案、就善用高鐵和西九站諮詢公眾。陳淑莊指,由於今仗民意戰將持續一年,鑑於有指當局會11月就一地兩檢向立會提交決議案,所以未來3個月極重要,例如今天內會特別會議,會要求當局安排正式的參觀西九站活動。陳指現時關注組人多、團體多,未來會再商設立召集人、分工及籌措活動資金等問題。
多間大專學生會參與
關注組發起人之一的姚松炎、吳靄儀和朱凱廸,分別闡述關注組的3項要求。姚指,當局高估高鐵客量和回報、錯估營運成本、更失實指乘高鐵由香港到廣州只需48分鐘等,這些訊息都令公眾混淆及誤導公眾。吳靄儀則強調當局應撤回方案,因連日的討論,當局已顯得理屈詞窮,強調在香港範圍內,「守法,係守香港嘅法律」,這道重要防線必須要守。朱凱廸稱從2009/10年討論高鐵至今,港府一直欠缺公眾諮詢,加上當局曾指一地兩檢外有其他方案,沒有一地兩檢都不會令高鐵沒有效益,如今卻推翻這些說法,所以市民須有充足資訊去辯論方案。關注組亦有多家大專院校學生會參與,包括恒管、嶺大、教大、港大、公大、中大、城大、浸大、珠海、演藝、樹大、明愛專上學院等。代表學界發言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稱,今次中共透過一地兩檢,赤裸裸地干預香港、摧毀一國兩制,市民在資訊轟炸下或會出現疲勞,但實際上當局從沒問過港人是否想要高鐵,故學界今次不單反對一地兩檢,而是反對高鐵。關注組會趁暑假發起簽名運動,社民連梁國雄稱要收集30萬至50萬個簽名:「我從群眾中來,佢掟返我去群眾,佢死梗。」吳靄儀補充指,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一役,共有30萬市民簽名,故今次要超過30萬,她稱可能現時港人對一地兩檢問題感到沒有選擇、無力、別無他法,故關注組應先幫助港人克服這種感覺,組內不同團體可以有不同活動,目標是先令市民有充足資訊、明白一地兩檢的問題所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3/20110090
傳政府10月提一地兩檢決議案靠建制護航 製造假民意
1 :
GS(14)@2017-08-06 11:10:49【一地兩檢割地】【本報訊】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引起社會「割地自閹」質疑,但港府堅拒公眾諮詢。有傳媒引述消息,港府擬在10月復會後,即向立會就一地兩檢安排提出決議案,製造支持方案「民意」。一地兩檢關注組質疑,決議案只需在席過半數議員支持便可通過,目前建制派已穩佔過半,形容有如霸王硬上弓,要求當局趁距離通車尚有1年,適時向公眾提供具選擇的諮詢。記者:鄭啟源有線電視昨引述消息,指港府計劃在10月立法會復會後,就一地兩檢向立法會提交決議案,當方案獲得通過,便足以對外說明方案已具民意代表性。惟6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已先後喪失議員資格,目前議會內建制各黨派佔40席,民主派只餘23席。決議案在表決時,只需過半數議員支持便可通過,在建制人數佔優下,幾乎肯定過關。
■政府被指擬繞過諮詢,通過高鐵一地兩檢;圖為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到西九總站的港方口岸工地視察。
陳淑莊指有充足時間諮詢
一地兩檢關注組臨時聯絡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港府聲稱不會在多名議員喪失資格時「趁人之危」,但意圖就一地兩檢提出決議案,就明顯是霸王硬上弓,「屈議員代表全香港人,向中央要求做到一地兩檢」。她說作為民意代表,她的意見相當清晰,要求政府盡早向公眾就一地兩檢推行具選擇的公眾諮詢。陳淑莊昨早出席電台節目時,與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民建聯議員張國鈞「駁火」。陳批評,一地兩檢屬嚴重問題,目前距離通車尚有一年,建制派至今未能充份解釋不推全面公眾諮詢的理據。陳淑莊指過去政府處理政改諮詢,顯示當局是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諮詢,深圳灣口岸的立法經驗亦顯示立法會可於兩個月內完成三讀審議,故此當局絕對有充份時間安排公眾諮詢。張國鈞則稱,各項政策收集民意方式都有不同,過去高鐵邊檢安排已討論一段時間,各種可行方案政府都有做研究,若做公眾諮詢,須考慮能否如期通車。張國鈞續指,如果未能趕及於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會期,審議一地兩檢安排,授權港方立法,就要延至2月討論,會令立法會只餘下數個月時間立法,時間緊迫。海關關長鄧以海表示,深圳灣啟用10年通關運作暢順,香港市民對一地兩檢並不陌生,執法上因有清楚分隔線,兩地的司法管轄區清晰,沒有司法重叠的地方,不見有執法困難。鄧以海強調,旅客抵達香港,便要遵守香港法律;香港人越過分界線到內地,亦知道要守內地法律,相信市民清楚程序後,對一地兩檢不會有太大疑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5/201121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