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價值投資的技巧 用長期持有的態度交易 作者:陳嘉禾 價值投資的技巧:用長期持有的態度交易 許多偉大的價值投資者,都強調保持長期分析眼光、長期持有資產的重要性。比如,沃倫•巴菲特就非常強調這點,他的名言“我不想持有10年的股票,我不會持有它10分鐘”,被許多價值投資者奉為圭璧。 但是,與古板、長期的價值周期認識所反映的不同,價值投資者的交易,卻並不一定需要像“持有10年”這樣死板。 也就是說,雖然一位秉承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不會持有他不想持有10年的股票10分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一只股票一定要持有10年。 舉例來說,當價值投資者以同樣的程度看好A和B公司未來10年的發展時,假設他每只股票購買了50%,並打算持有10年。那麽,如果在6個月以後,A公司的股價上漲了100%,B公司的股價卻沒有發生變化,應該怎麽做呢? 100%的溢價意味著,在10年的周期里,可以從中得到每年10%的穩定回報。而在基礎資產、即A、B股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這個數字還會遠大於100%。 那麽,對於看10年持有周期的價值投資者來說,這樣穩定的回報是一定值得交易。也就是說,雖然秉承“不想持有10年的股票不會持有10分鐘”理念的投資者思考的是未來10年的問題,但是他卻會以遠遠短於10年的周期進行交易。 舉例來說,沃倫•巴菲特在2002年左右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垃圾債和中國香港股市的中國石油股票。在買入的時候,他的主要理由就是這兩類資產質量都足夠穩健、價格都足夠便宜。也就是說,持有10年,盈利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但是,在幾年以後,美國垃圾債和中石油的股票都上漲了非常多,這位價值投資大師就毅然的賣出了這兩塊資產:他並沒有持有它們10年。 那麽,價值投資者究竟應該持有資產多長的時間呢?許多價值投資大師都為這個問題做出了精確的解答:是否賣出一個資產,取決於你能找到的替代品是否足夠優秀。 在股票估值極高的時候,房地產的價格相對租金是否便宜?2001年的中國市場會對你說是。在房地產極度高估、空置率高企的時候,股票的估值是否低廉?2014年的中國市場會對你說是。在創業板估值虛高的時候,藍籌股是否值得買入?2015年的A股市場會對你說是。在一個市場股價高昂的時候,另一個市場的股價是否相對便宜?2007年的A股、港股市場會對你說是。 這些時候,就是價值投資者應該交易的時候。他們應該懷抱著對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價值判斷,果斷的進行交易。而在交易背後的邏輯來自基於未來10年價值判斷的時候,投資者其實並不需要擔憂投資之間的間隔是1年、1個月、還是哪怕1天。 而這種基於價值的交易,卻和價值投資者通常所反映出來的不動如山的狀態不同。它必須立意堅決、斬釘截鐵,就像喬治•索羅斯曾對自己的投資經理說的那樣:如果你確定自己是正確的,為什麽你只下這麽小的倉位?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如中國資本市場這樣的新興市場更不成熟、投資者情緒化更嚴重,導致價值投資者可以利用的各類優良資產之間的價差機會,遠遠多於如北歐這樣的成熟資本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為的價值投資者能夠利用的機會,也就遠多於成熟市場的投資者。我們也就會觀察到他們的交易周期短於後者、交易頻率高於後者。但是,更高的交易頻率絕不意味著向非價值型投資進行妥協,反而是機智的價值投資者獲取更高回報的利器。 (來自信達證券) |
昨日財政部發聲,為救市增加籌碼。財政部控股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的兩家,中國信達和東方資產均發布公告稱,不減持、並擇機增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份。
9日,中國信達控股的信達地產(600657)和東方資產控股的東興證券(601198)均漲停。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信達”)(01359.HK)7月8日發布公告稱,本公司接到控股股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通知,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財政部將積極履行出資人職責,並承諾不減持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與此同時,該公司決定,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將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並將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增持。
中國信達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唯一一家是上市公司,2013年12月12日在香港上市。控股股東為財政部,占股67.84%。
中國信達的全資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是信達地產(600657)的第一大股東,持股54.75%,並持有信達地產第六大股東海南建信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94.2%的股權;持有第三大股東深圳市建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100%的股股權。
另外一家AMC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資產)日前也做出承諾稱,東方資產前期不存在堅持或轉讓所持東興證券股份的情況,並將嚴格執行上市後36個月內不減持所持東興證券股份的承諾。東方資產將根據市場情況,在法律、法規允許範圍內,擇機增持東興證券股票。
東方資產成成立於1999年10月,註冊資本人民幣100億元,由財政部全額撥入,是國有獨資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198),2015年2月上市,控股股東東方資產持股58.09%。
7月8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積極采取措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並表示,股市異常波動期間,財政部在履行出資人職責時,承諾不減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並要求中央管理的國有金融企業不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支持國有金融企業在股價低於合理價值時予以增持。
中國信達、東方資產、中國華融資產管理,1999年10月,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經國務院和人民銀行批準,註冊資本人民幣100億元,由財政部全額撥入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
2006年之後,四大AMC相繼進入轉型。2013年中國信達率先在香港上市。目前,中國華融已正式提交申請在香港IPO。東方資產股改方案上報,長城資產也將股改、引戰、上市提上日程。
2月12日晚,百度公司(NASDAQ:BIDU)宣布其董事會最近收到了來自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和愛奇藝首席執行官龔宇的非約束性提議。
該提議指出,將在愛奇藝全部28億美金估值(不含現金和債務)的基礎上,李彥宏和龔宇擬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在轉換和充分攤薄的基礎上計算)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基於該非約束性提議,雙方將在完成交易後進一步簽訂業務合作協議,加強戰略合作。
對於此次收購意向,百度宣布董事會已成立由三名獨立董事Messrs. Greg Penner, Brent Callinicos and James Ding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評估該項交易。
愛奇藝對此表示稱,這一要約將幫助愛奇藝更好的獲得國內資本市場的支持,給下一階段在內容、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儲備資源,為公司長遠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
從愛奇藝28億美元的估值來看,為優酷土豆(NYSE:YOKU)的一半( 53.37億美元)。
伴隨著李彥宏、龔宇全資收購愛奇藝,這意味著愛奇藝拆除了此前的VIE架構。 業內人士預計,愛奇藝“回歸”之後, 或將吸引一批境內人民幣資本,並將未來鎖定在了即將登場的戰略新興板。
此前有消息稱戰略新興板首批掛牌企業已初步篩選,其中就包括愛奇藝。
可以看到的是,包括視頻網站在內的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被低估,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也陸續選擇私有化、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相比之下,國內樂視、暴風一片利好 ,紛紛獲得資本市場追捧。
龔宇在此前接受采訪時也稱,自己沒有過去納斯達克上市的情節,新三板和戰略新興板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愛奇藝來講是非常適合在國內上市的,因為我們的用戶和市場全在國內,而讓國外的投資者了解《盜墓筆記》、理解愛奇藝做什麽有價值、什麽沒價值,太難了。”龔宇曾說。
對百度而言,這一收購也有利於減輕百度在視頻領域的投入壓力。百度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業務令百度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運營利潤率減少了5.4個百分點。
而對於愛奇藝的這一資本運作,也是百度“航母計劃”的一部分。近年來,百度宣稱對外投資不尋求絕對控股,對內則啟動了“航母計劃”,對百度外賣和91桌面等一系列項目進行獨立發展和開放融資,並鎖定在國內上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西門町近四年租金上漲一四三%,但有一群你以為早該被淘汰的三十年以上老店,靠轉型繼續長存。 近三十歲U2電影館 切割時段,開發安親班、退休族市場「請問,徐太宇『壁咚』林真心的包廂是哪一個?」二位北京來的背包客在平日晚間九點多,造訪西門町著名地標「萬年商業大樓」內的八樓,詢問櫃台人員預訂《我的少女時代》電影場景包廂的可能性。 這裡是U2電影館,將要邁入第三十個年頭,是全台規模最大、也是西門町歷史最悠久的MTV業者。 MTV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供情侶、朋友窩在包廂內,坐在大沙發上看自己挑選的電影,賣點在有私人空間、能自主快速選片的私人電影院。 有意思的是,當大家已經習慣在家裡看網路電影,或是去電影院享受3D聲效時,U2卻找到自己的存活空間。 二〇一五年下半年,《我的少女時代》電影暴紅,劇組為營造九〇年代的氛圍,特別安排男女主角相約到U2看MTV,並在包廂內播放由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聯合主演的《超級街頭霸王》電影。 「許多陸客、香港客會來指定電影中的T15包廂看片,」U2電影館協理葉怡君指出,去年下半年電影熱賣後,中國港澳的觀光客源激增,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讓萬年館穩坐U2全台分館業績前兩大。 但這也需要U2隨機應變調整,「碰到各個國家的客人,都對我們這行業很好奇,」葉恰君說,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營業的MTV,是台灣特有的產業。住宿在西門町的背包客,常在結束一天行程、約莫晚問九點過後登門消費,做為體驗台灣文化的另類景點。 看準觀光客嘗鮮心理,U2推出「夜貓專案」,時段從凌晨十二點到隔天早上八點,常有背包客在行程的最後一晚,預訂包廂消費,一晚二百九十九元起跳,除了體驗看片之外,又可省下一晚的住宿費,頗受觀光客的歡迎。 甚至為了提高來客數,U2仔細分析離峰時段的客源及商圈環境,發現西門町鄰近福星、老松等國小,周邊開立不少安親班、幼兒園,這是我們從來沒接觸過的客層。」「五年前,因為自己是家長,發現安親班有帶學生戶外教學的需要,所以我們主動出擊,」葉怡君說,當時鎮定早上十一點至下午一點的離峰時段,U2推出「電影欣賞」專案,獲得安親班青睞,暑假幾乎每週都有安親班包場,不僅提高離峰時段的來客數,還能兼做社區服務。 「除了經典老電影,最新歐美影集、歌舞劇舞台劇,甚至連Discovery紀錄片都有,」葉恰君說,MTV產業轉型為私人電影院後,業績仍隨經濟景氣循環而起伏,因此格外注重選片的多元性,逐步開發出退休人士、學生、上班族及業務等主要客源。 相鄰電影街僅四分鐘路程,U2卻仍屹立不搖,它證明了:老,有時反而是最強大資本,只要你題葸好好聽消費者聲音。 八十歲繡花鞋老鋪 客製只要三天,牛津鞋款打中港客心另一家有八十年歷史的繡花鞋老店,則仍奮力走在轉型路上。 創立於上海的小花園,一九四九年遷台在西門町落地生根,是台北第一家繡花鞋店。 「現在還有人穿繡花鞋?那不是老人或死人才穿的嗎?」在進口平底鞋、台製皮鞋夾擊下,小花園的生意曾一落千丈,一天賣不到一雙鞋,加上周邊店面租金上漲三成,讓第四代店長徐宗源坦言,接班「壓力很大」。他創新第一步,就從老氣鞋款下手,將西式鞋款如牛津鞋、樂福鞋結合傳統繡花,也改良了鞋墊的設計,加上〇. 九公厘的雙層高密度乳膠墊,做出有「老靈魂」又兼顧舒適度的新鞋款。 沒想到中西合璧的新鞋款搭上懷舊熱潮,擄獲港客的心。徐宗源說,港客熱愛文青風,小花園的創新鞋款正好對味,加上部落格推薦,光是牛津鞋款,月銷量就大幅成長六倍,重新找回市場。 第二步,則是挑戰客製化服務。過往,手工製鞋速度慢,難趕上觀光客腳步,「外面訂做一雙鞋,至少要等上三個禮拜。」徐宗源去年中推出客製化鞋款訂做服務,從款式、布料到繡花圖案,客人都可以自己挑,並將製作期從三週壓縮到三天。來店的香港客人特別喜愛龍、鳳圖樣鞋款,香港漸失去的中華傳統文化,台灣還保存著,讓他們前仆後繼的來台「尋寶」。 現在,他還把繡花鞋上網網購,客戶遍及美國和香港等國家。雖然製鞋師傅的逐漸凋零,將是小花園後續大挑戰,但他仍在努力著,用最先進的方式,把老靈魂的韻味,傳達給全世界。 撰文者林淑慧 |
萬科A1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此前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問詢函稱,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華潤、深鐵將溢價收購寶能系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華潤、深鐵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東,本公司將轉變為國有控股企業。經公司向華潤、深鐵與鉅盛華函詢,有關媒體報道並不屬實。
華潤回複稱:“有關多家媒體報道的‘華潤、深鐵將溢價收購寶能系所持有的你公司(萬科)股份,華潤、深鐵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東,你公司(萬科)將轉變為國有控股企業’之傳聞並不屬實。”
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回複稱:“有關媒體報道的‘華潤、深鐵將溢價收購寶能系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華潤、深鐵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東,公司將轉變為國有控股企業’的傳聞情況其中涉及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和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報道內容並不屬實。”
深鐵回複稱:“經核查確認,本公司不存在單獨或與其他方共同溢價收購寶能系所持貴公司股份的行為或類似籌劃,除貴公司已經披露的本次重組的相關信息外,本公司無其他任何對貴公司股權結構以及是否轉變為國有控股企業事項的籌劃。媒體有關本公司的報道不屬實。”
7月27日任天堂在英國官方推特發布消息稱,原定於7月開售的Pokemon Go Plus將推遲至9月上市。
目前,Pokemon GO已在登陸澳大利亞、德國、美國、英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不過目前何時在中國大陸上市還是一個未知數。
另外,任天堂昨日日公布了2017財年Q3財報,公司該季度營收619.69億日元(約合5.9億美元),同比下滑31.3%。雖然成績不是很好,但任天堂因為Pokemon GO的火爆仍被看好。
整車企業全資或參股汽車租賃公司,通過“自產自銷”“左手倒右手”的方式,獲得國家和地方補貼;南方某工業園區管委會購買10輛新能源客車,上完牌拿完補貼後,車企以回購汽車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形式,將此前勾兌好的“騙補”分成返還客戶。
此外,有的企業虛假上傳合格證,部分車輛未生產即上牌;個別企業在獲取車輛補貼後,將所購車輛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拆解轉賣獲利,或者將車輛改裝成傳統燃油車後銷往農村市場(改裝成本約3萬~5萬元)。
去年以來,新能源車“騙補”的問題浮出水面。8月1日,《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6)》發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工程師劉金周介紹,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進程加快,產業快速發展,但快速發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成長的“煩惱”。
“如企業虛假生產、註冊登記、申請補貼,產品不符合一致性要求,車輛實際運行和使用率較低,商業模式創新也存在魚目混珠等問題,影響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劉金周說。
蓄意“騙補”的途徑
劉金周介紹,近一年來,他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主任劉斌、副主任方海峰等專家就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同期,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於今年1月發文要求各省自查;工信部要求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自查,並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赴江蘇專門核查;今年2月,財政部委托專員辦對25個省市、90家企業進行深入檢查;國務院辦公廳也發文要求26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省市進行全面自查,並由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分別牽頭,會同公安部等部門及行業機構組成5個督查組,於2016年3月底至4月上旬,對河北、上海等15個省市實地督查。
劉金周介紹,從2009年起,國家和地方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鼓勵生產和使用新能源汽車,但在部分車型的補貼政策上由於國補和地補疊加出現了一些瑕疵。
以6~8米純電動客車為例,按照國家2013~2015年階段的政策,補貼標準為30萬元/輛,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城市的地方補貼標準與國家1∶1配套,即一輛6~8米純電動客車最多可獲得60萬元的補貼,接近或超過了車輛生產成本,造成車型補貼過度。
2016年3月,首家因“騙補”被查的企業江蘇省蘇州市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簡稱“吉姆西”)曝光。
吉姆西是改裝類商用車生產企業,成立於2013年8月,2015年3月開始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為6~8米的新能源輕型客車和廂式物流車。根據全國機動車合格證統計數據,2015年3~5月,吉姆西上傳的合格證數量分別是23個、0個和2個,上半年電動車產量僅為25輛,而年底爆發性增長,12月單月上傳合格證2905個,全年總產量為3686輛。
劉金周介紹,這類企業正是虛假上傳合格證進行“騙補”。虛假上傳合格證,蓄意“騙補”的途徑可能按以下三個步驟:一是生產廠家虛假上傳車輛合格證;二是最終用戶材料造假。如購買吉姆西車輛的5家運營租賃企業,申報材料中車輛數量與實際嚴重不符,這5家企業應有新能源汽車209輛,但實際僅有20輛,其余車輛仍在吉姆西生產;三是生產廠家與關聯客戶擬定購買合同,向關聯客戶交付少量車輛,並向政府申請牌照、車輛行駛證以及購置補貼等。據專家估計,吉姆西按照12月當月提交2905個合格證計算,若能全部領取政府補貼,補貼金額將超過億元。
此外,部分產品的推廣應用車型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參數不一致,部分企業產品性能虛標,個別車輛甚至缺失電池,其中,部分車輛少裝電池仍然可以按照《公告》信息獲得中央和地方財政補貼。如京津冀地區某客車廠,2015年註冊登記的30輛純電動客車電池組數與《公告》參數不一致,《公告》參數應為每車裝配7組電池,而實際每車僅裝配5組。中部某省公交公司購買投入使用的批量插電式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在運營過程中,由於用氣更經濟,基本不充電使用。
電池成為“騙補”的關鍵
調查還發現,2015年底,部分企業簽訂了數量較大的訂單,而交易形式存在內部互惠交易,部分企業的訂單實際來自於同一企業,在資本關系上屬於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的關系。如蘇州吉姆西與蘇州索爾、蘇州智車等企業存在資產利益關聯,其中蘇州索爾是蘇州吉姆西電池供應商的全資子公司,蘇州智車是蘇州吉姆西全資子公司。蘇州吉姆西、蘇州索爾、蘇州智車、蘇州高創、蘇州翡翠、蘇州宜康6家企業存在企圖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的行為。
調查發現,在新能源汽車“騙補”中,車輛的電池成為“騙補”的關鍵載體。在新能源汽車上,由於車身、座椅、動力電池、輪胎等車輛主要部件不能進行唯一性追溯,存在不法企業通過拆卸、倒賣這些部件獲利的空間。其中,電池序列號與車架號關聯性不強,難以一一對應,其中多輛車可使用同一組電池,導致部分企業通過電池拆裝、重複利用申請財政補貼。
劉金周表示,目前對整體行業“騙補”情況很難做出全面的評價,但總的來看,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僅存在於部分地區、部分企業、部分車型。
從車型來看,商用車“騙補”比乘用車多;從地區來看,“騙補”行為大多集中在按照國家1∶1標準給予補貼的地區;從企業來看,主流企業積極投資發展新能源汽車,而缺乏技術實力的企業“騙補”可能性更大;從用戶來看,終端消費的私人領域“騙補”行為少,部分公共領域“騙補”行為較多。
劉金周分析,“騙補”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既有企業受利益驅動蓄意“騙補”,也有多級補貼導致補貼過度。調查發現,部分地方按照國家補貼對購置車輛再給予1∶1的補貼,而在應用環境建設等領域支持明顯不足,導致部分新能源汽車(如6~8米客車)車型補貼總額接近甚至超過車型成本。根據核查發現,以長三角地區某輕型客車為例,企業采購合同單價為53.8萬元,扣除國家補貼30萬元,省補8.16萬元,市級補貼12.24萬元,若全部補貼到位,實際采購單價僅為2.4萬元,遠低於該車實際成本價值。
“地方政府對企業的蓄意‘騙補’監管失責。”劉金周說,國家補貼撥付要求,地方應根據新能源汽車產銷實際情況分批撥付資金,嚴格把關,確保補貼資金安全有效。按照國家補貼資金撥付流程,企業生產的車輛應在檢驗合格後出廠、銷售上牌後才能逐級向國家申請補貼,地方政府應對本地企業申報補貼資料嚴格把關。
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地方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目標的壓力下,放松了相關審核和監管,部分企業存在車輛未出廠就已獲得車輛牌照的情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書林表示,目前暴露出的個別企業違法“騙補”或急功近利追求補貼的行為,應當引起行業的深思。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也表示,“如果搞了點騙補,追求點小利益,卻不顧質量,就完全違背了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意圖。”
專家建議,對查實騙補的企業予以重罰,並將結果向社會公布,不得再享受補貼資格。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進入目錄的技術門檻,在整車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上提高標準,突出鼓勵先進、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地方政府將購置補貼資金轉到支持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重點研究制定在使用過程中的優惠政策,使得地方財政資金更多用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使用,防止中央及地方多重購置補貼造成補貼過度。
此外,專家們也建議,盡快建立動力電池唯一性編碼制度,加強生產一致性監管,加快研究制定補貼退出後的政策,建立市場化發展長效機制。
企業的優勢,將不僅僅來源於內生優勢,還將來源於對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
i黑馬訊 9月2日消息,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主要圍繞“塑造雲時代”主題展開,與會嘉賓共同探討雲時代趨勢與洞察,以及各行各業如何通過打造雲技術、構築雲生態,實現數字化轉型等話題。
在大會上,華為副總裁,輪值CEO郭平發表了題為《共塑雲時代的生態法則》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企業的優勢,將不僅僅來源於內生優勢,還將來源於對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在雲時代,ICT已經從一個垂直行業,變成了數字化轉型的勢能工具,ICT行業必須構建新的生態系統。
同時,他介紹了華為在雲時代的三條生態理念,即做大市場,比做大自己的份額更加重要,管理合作比管理競爭更重要,依靠利益分享團結人。
以下是演講實錄,經i黑馬編輯整理:
今天的社會正在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我們不知道未來的智能社會會演變成什麽樣子,但有一點我確信,那就是每一個現代產業系統,都會變得更加交錯複雜。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化與雲服務的發展,以前還沒有聯接互動的商業實體之間,有了更多的互動,單打獨鬥是不行了,不管是拖拉機公司還是灌溉公司,或者是做ICT系統的公司,都沒有辦法獨家建立這一套系統。
ICT行業必須構建新的生態系統
傳統產業鏈上的企業,優勢在於構建核心競爭力,關鍵是對核心資源的占有和控制。但隨著產業融合、消費需求的升級,企業必須變得開放、靈活,建立起面向未來的生態優勢。也就是說,企業的優勢,將不僅僅來源於內生優勢,還將來源於對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
ICT行業也是這樣。在雲時代,ICT已經從一個垂直行業,變成了數字化轉型的使能工具,產業鏈上垂直整合已經成為過去式,ICT行業必須構建新的生態系統。這個系統需要具備一些新的特征:
開放性。傳統產業鏈是封閉的,新的ICT生態,則是開放的、動態的,歡迎新夥伴加入的;
多樣性。當前,行業的ICT需求複雜多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需要以生態的多樣性,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外生性。價值創造的驅動力更多來源於外部,而非內部,價值的獲取將來自整個價值網絡,而非單一的價值鏈。
資源整合。傳統產業鏈的競爭力,在於管理好擁有的資源,而未來ICT生態的優勢,在於管理好“你不擁有的資源”。
共生共贏。傳統產業鏈競爭是零和博弈、你輸我贏,而新的ICT生態下,是共生共贏,每個企業,無論大小,只要有獨特價值和貢獻,就可以形成互生、共生、再生的利益共同體。
企業未來的優勢,是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的組合
這張圖我引用了《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一篇文章,從 “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兩個維度,勾畫出不同企業的優勢圖譜。
左下角我們稱之為“熊貓”。是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都比較欠缺的企業,自然界的大熊貓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差,只能在自然保護區才能延續種群的生存。而熊貓型企業,自身核心資源較弱,也無法調動和利用商業生態圈內合作夥伴的能力。
第二類企業在左上角,我們稱之為“猛虎”。老虎兇猛異常,是山林里當仁不讓的王者,但獨來獨往,沒有夥伴。因此猛虎型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夠在既定的軌道上不斷創新、實現突破,但是不善於聯接外部資源和夥伴、生態圈優化能力較弱。森林之王有八面威風,但也別忘了“虎落平陽被犬欺”。
右下角是第三類企業--“蟻群”。螞蟻雖然弱小,但有強大的協同組織能力,因此作為一個群體,千萬別小看蟻群的力量。蟻群型企業也是這樣:盡管作為個體,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強,但是它們對產業變遷的趨勢有靈敏的洞察力,善於調動和利用外部資源為己所用。但弱弱聯合的蟻穴還是脆弱的,無法長期保持優勢,一腳就踩爛了,大難臨頭各自逃。
右上角是“狼群”。狼的嗅覺、速度、耐力都很出眾,協作能力同樣強大。這就使它們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山地、草原、荒漠、甚至凍原,狼群都可以生存。相對應的狼群企業,同時具備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今天,動蕩、不確定的環境,越來越要求企業具有“狼群”的特征。
自然界的競爭是殘酷的,但也是充滿生命力和希望的。自然界物種存活是自然選擇的結果。ICT的雲生態,則是對準客戶的價值,市場選擇的結果。企業未來的優勢,可能是來自內部,也可能是外部,是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的組合。
有的企業用外部資源,來彌補內部能力的不足,有的企業則用內部能力,來彌補外部聯接的不足。如何管理好不擁有的資源,如何構建外生的優勢,如何構建競爭與合作的邊界,考驗的不僅僅是技術和資源的領先,還有企業的胸懷,組織的彈性和制度創新的智慧。
我想起了騰訊,在2010年之前,騰訊是單打獨鬥型的。一篇文章《狗日的騰訊》,讓騰訊和馬化騰卷入了爭議的漩渦。在這以後,騰訊逐漸將自己平臺接口,尤其是遊戲,都免費開放給所有人,任何創業者都可以免費享受到QQ、微信等平臺帶來的福利。騰訊也從遊戲開發公司,變成了平臺經營公司。通過聯盟與合作,騰訊將半條命交給了合作夥伴,結果我們看到了一個新騰訊,創造了更大的價值,企業市值從400億美元飆升到2000億美元。
華為在雲時代的三條生態理念
華為在雲時代的第一條生態理念是:做大蛋糕、做大產業、做大市場,比做大我們自己的份額更加重要。
我們做的,就是利用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和用戶積累作為發展的基礎,把餅做大,形成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利益共同體。我們在生態中不強求“為我所有”,而是“為我所用”,有效地與外部資源發生聯接,共同贏得未來。
我們希望從一家大公司,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搭建一個全球化的全聯接使能平臺。 從大到更大是野蠻生長,需要經得住風雨雷電,從更大到偉大,是理性成長,需要扛得起責任使命。
未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創新驅動下的數字化轉型,世界經濟論壇的一個報告顯示,未來10年,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機會將高達100萬億美金。今天,世界上大量的新應用層出不窮,網絡流量的七成以上來自視頻。未來,還有更多的工業、安防、醫療、娛樂等也會進入VR/AR體驗時代。
比如最近風靡全球的小遊戲Pokemon Go,其日活用戶數已經超過了Twitter。 VR/AR的風靡全球,產生了巨大的數據流量,這對信息管道的承載、傳輸和體驗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也為產業各方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華為願意與合作夥伴一起,把數字化轉型的蛋糕越做越大。
華為在雲時代的第二條生態理念是:管理合作比管理競爭更重要。
競爭與合作是生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概念。競合時代,競爭是激烈的,不出眾就出局,但合作又是必須的,獨行雖然走得快,但眾行才走得遠。華為從國際競爭的槍林彈雨中成長起來,擅長競爭。但當我們開始構建生態系統時,我們才發現,管理你情我願的合作,比管理你輸我贏的競爭,要難得多!合作必須面向客戶,發揮各自優勢,交付價值。
在傳統的競爭優勢下,構建新的生態優勢,除了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氣,更需要整個組織在思維方式、認知模式、行為模式上進行根本性轉變。這對於一個成熟的組織來講,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具體的商業場景當中,華為力爭扮演的是生態中“土壤和能量”的角色,我們堅持管道戰略,不與合作夥伴爭利。
對於平臺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整個架構對客戶來說是開放的、模塊化的,各模塊是可選擇,可替換的。
首先,這是一個基於雲的系統,這個系統是基於Open Stack開源平臺,它是全開放的,可以和其它基於Open Stack的雲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或者是相互替換,這就解決了使用者被鎖定的風險。
其次,在這個系統里面的各種部件采用模塊化設計,客戶覺得華為用得好的地方,就用華為的,覺得不好,完全可以用其它友商的,比如說:行為識別系統華為可能就不是最佳供應商,那就換成專業公安ISV的,甚至在基礎設施層面,包括計算、存儲和數據中心網絡,客戶同樣可以選擇和替換。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會長期堅持開放,持續回饋開源社區,積極投入開源社區的建設。
華為的第三條生態理念,依靠利益分享團結人。
網上流行一句話: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友商,其實你的對手是這個時代。所以,面對未來智能社會這個最不確定的對手,華為的戰略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靠什麽來團結人?利益分享。
過去二十多年,華為通過構建員工利益分享機制,以奮鬥者為本,極大激發了全體員工的持續奮鬥熱情,造就了強大的組織能力。這種利益分享機制,還從內部延伸到了整個生態圈,這些是我們的內部文件,表明了我們的態度和方向。我們要堅持向客戶、供應商分享利益。
面向未來的生態圈建設,我們還將進行更為廣闊的利益分享,比如學術機構、研究機構、行業組織等等,都是我們要團結的對象。 我們堅信,贏得未來的關鍵,不取決於你消滅了誰,而取決於你團結了誰。利益分享既是生態的驅動力,也是成功生態的結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