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碩一年換三家會計師事務所內幕

2010-7-12 商周





六月二十八日,傍晚五點四十一 分,華碩以「為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倫理及溝通效能」為由,公告簽證會計師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就 在這則看似平凡無奇的公告六分鐘後,華碩又另以一紙超過千字的重大訊息公開說明,「將事件始末完整交代」。不少會計師都說,這還是生平首次看到公司換會計 師時,刊出這麼長篇的「作文」。

華碩的公告甚至以「本公司保留對安侯建業之一切法律追訴權利」作結,如此高分貝表達不滿,實在罕見。事實 上,華碩去年第三季才把簽證會計師由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換成安侯建業,這次再換,等於這家資優生企業,一年就換了三家會計師事務所。

「頻 繁更換會計師,外界會質疑公司跟會計師意見不同,讓人感覺在買財務opinion(意見)。」一位會計師透露。

先換掉二十年夥伴 在財報處理上產生歧見

過去葉素菲掏空博達科技等案,就是一年內換了兩家事務所,引發外界與投資人的質疑。當公司短時間內更換會計師事務 所,不免引人聯想會計師不願替問題公司財務背書,華碩如此大動作的自清,就是為此以平息外界疑慮。

然而,華碩早在去年八月,公告換掉與華 碩合作長達二十年的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恐怕才是華碩這一連串換會計師的開始。

從華碩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安永就是其簽證會計師公司,包 括華碩現任會計及財務主管張偉明等部門多位成員,都出身安永。為何這樣長遠的合作關係,會在去年生變?

一位安永會計師透露,雙方在二○○ 八年九月,因「國內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價格重設」在財報上的處理看法不同而產生了歧見。為此,安永甚至請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解釋意見,讓安永與華碩的合 作默契出現重大裂痕。

再換掉新戰友 質疑安侯遭施壓拒簽證

隨後,華碩就以為了配合實施國際會計準則(IFRS),公開遴 選會計師事務所,換掉安永,在去年第三季,換成安侯建業。

現在,變成安侯建業不願簽證華碩,逼得華碩換成當初遴選之一的對象資誠。為了平 息外界的疑慮,華碩還特地在公告中強調,換成資誠的原因是去年遴選時,「其間安侯建業與資誠均表現優異難分軒輊。」

這句說明去年第三季安 侯建業何以勝出的文字,看在其他四大事務所眼中,卻很不是滋味,尤其是國內市占率最高的勤業眾信,在華碩的公告裡,可能誤導外界勤業眾信去年參與華碩評選 時表現不佳。

一位曾在去年中參與投標的會計業高層直言,「華碩為了保護自己,不惜傷害所有人。」由於外界不會得知公司實際選擇標準,說不 定當初是選價格,而非品質與服務等會計專業,卻因此把四大事務所都拖下水,對無關的業者來說等於吃了悶虧。

華碩大動作抨擊安侯建業被其他 客戶施壓而不願簽證華碩,不過這理由,看在國內會計師眼裡,卻顯得理不直、氣不壯。

一位會計師分析,安永的客戶群裡,原本就沒有任何會與 華碩產生競爭的筆記型電腦產業的客戶群,如今是華碩自己選擇將會計師事務所換成安侯建業,才產生了華碩口中,有客戶施壓的藉口。

由於上市 櫃公司委任的會計師事務所為公開資訊,且會計業市場集中,目前國內超過八成上市櫃公司都由四大事務所簽證,同產業客戶重疊也屬常見,華碩在正式委任前,理 應能掌握包括宏?痋B廣達、仁寶等競爭對手都是安侯建業客戶。

華碩與安侯建業分手的真正原因,在華碩公告的一段文字中,透露出雙方不歡而 散的弦外之音:「該客戶集團海內外業務總公費龐大,超過華碩集團之簽證公費」、「安侯建業身為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卻因公費問題及所內部分會計師既得利 益之紛議,甘冒違背職業道德之風險,棄毀對本公司的承諾……」字裡行間可看出華碩不滿安侯建業因公費多寡而「選邊站」的蛛絲馬跡。

一位安 永的會計師就透露,對事務所來說,承接知名客戶對名聲與行銷都有好處,華碩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安永為華碩簽證多年來,公費調漲幅度較有限,隨著華碩國際營 運布局越來越多,安永服務華碩,已經是「半買半相送」。

波及競爭對手 連宏?硈ㄢQ迫跳出澄清

其實談到公費,四大會計師 事務所都有滿腹苦水要吐。「公費相同,幣別不同」,比較香港、中國同業,四大業者異口同聲凸顯公費偏低問題。

「台灣會計師收費,世界倒數 第二低,只贏過菲律賓。」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張明輝指出。

一年換了三家會計師事務所,華碩這次罕見的自清動作,幾乎掃到 所有相關人,不只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拖下水,就連競爭對手宏?痐]被迫跳出來澄清,華碩換會計師事務所與他們無關。

就有會計師指出,客 戶與事務所雙方基於信賴而合作,更換委任對象時也應好聚好散,否則就像「女朋友跟別人結婚,結沒多久又離婚」,到頭來只是落人笑柄、兩敗俱傷。

延 伸閱讀:逾8成上市櫃公司委託4大事務所

勤業眾信:33%客戶:台積電、日月光、中鋼、光寶、宏達電等

安侯建業:21%客 戶:宏?痋B廣達、仁寶、友達、大立光等

資誠:18%客戶:統一、聯強、鴻海、台達電、正新等

安永:12%客戶:聯發科、聯 電、台塑化、國泰金、華映等

其他:16%

註:本資料以上市櫃公司家數計算市占,統計時間至99年5月1日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9

從小會計到身價百億元的鴻海大掌櫃 黃秋蓮 讓郭台銘信任三十年的祕密

2010-8-2  TWM





郭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的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說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在現實世界中,營收達二兆元的鴻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她是什麼樣的人,為何可以得到郭台銘的完全信任?

撰文‧賴筱凡

七月二十三日的夜晚,位在台北縣土城、號令全球近九十萬名員工的鴻海總部大樓燈火依舊通明;這個晚上主人郭台銘並不在家,總財務長黃秋蓮則仍在加班。

鴻海支出 大小錢都要她同意此時黃秋蓮正在為鴻海是否要重啟高達十億美元的可轉換公司債(ECB)案忙碌著,她不僅對外代表郭台銘召開記者會,為身心俱疲的郭台銘發言,對內還必須管控每一塊錢、每一張分紅股票的進出,她是誰?為何可以成為台灣首富最信賴的大掌櫃?

郭 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中國最早的商業銀行——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能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營收達二兆元的鴻 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有時候連郭台銘決定的投資案,如果沒有『錢媽媽』(黃秋蓮的暱稱)的同意,也有可能被打回票。」一 位鴻海集團高層透露黃秋蓮不為人知的影響力。

身為全球最大的EMS(專業電子代工)廠總財務長,黃秋蓮掌管著兩兆元營收,是一家台灣營收最多、轉投資最龐雜的上市公司;然而,她的學歷卻是所有台灣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中,最不起眼的。

對比動輒國外留學的會計學、財務金融學博士,或是擁有國際會計師證照、漂亮外商銀行背景的財務長,黃秋蓮僅靠著高商畢業的學歷,卻能掌控鴻海帝國財務大權,可說是個異數。

她不僅掌控鴻海帝國的金脈,公司任何一筆支出,都要經過她的同意,連郭台銘的私人財產也是交由她掌管,「從付幾百元的路邊攤小吃費用到買一架十億元的私人飛機,郭台銘都要向錢媽媽開口要錢。」郭台銘幕僚透露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賴程度。

黃秋蓮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影響力,最主要是她與郭台銘一起創業的革命感情。

三十六年前,出身台北望族的黃秋蓮,還只是一家小會計師公司的會計,她是郭台銘已故妻子林淑如的阿姨。在郭台銘決定出來創業之初,黃秋蓮還曾借錢給他,後來也因而進入鴻海做會計工作,一度還與林淑如一同管帳。

黃秋蓮曾提過,當鴻海還是塑膠小工廠時,每當遇到出貨的忙碌期間,連她也得跟著作業員一起包裝趕貨。就是這樣看著鴻海從無到有,從小公司變龍頭大廠,鴻海的每一筆財務、帳款,沒人比黃秋蓮更熟悉。

「你去攤開鴻海的年報看看,那個股權架構之複雜,一層一層透過海外投資公司交叉持股,誰看得懂啊?大概只有黃秋蓮自己。」金融圈裡的人士透露,替鴻海架起這複雜股權結構的正是黃秋蓮。

不 只管錢 營運決策也有她的影子在黃秋蓮的眼皮下,旗下每家公司各自有獨立的財務長,「但只要是比較大的案子,牽涉到用錢、籌資,甚至是上市掛牌,都得要黃秋蓮同 意。」業界人士說,黃秋蓮之所以被鴻海員工稱為「錢媽媽」,意思就是要從鴻海出去的每一分錢,都得經過她的手;就連子公司、孫公司掛牌,要選哪家券商作承 銷,都得經她點頭同意。因為每個環節,都牽涉到鴻海的布局和關係的建立。

其實,黃秋蓮在鴻海集團內的角色,一直很令人玩味。她既是掌管鴻海集團財務的重要大臣,卻又時常見到她穿梭在各廠區之間,她不只管錢,也管集團各子公司、孫公司大將軍的績效表現。

據 了解,黃秋蓮掌管的「總經管」主要就是管錢及績效,而績效最主要就是關係年底的股票分紅,「鴻海數十位專業大將軍,最重視的就是年底的股票分紅,除了郭台 銘以外,只有錢媽媽有分配股票的權力,一句話就影響數百萬元分紅,大家莫不對錢媽媽必恭必敬!」一位已退休的鴻海副總級大將回憶指出。

「錢媽媽」雖然大權在握,卻不會恃寵而驕,即使每天在鐵血管理的郭台銘身邊,對待同事也不會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在郭台銘發脾氣罵人後,發揮調和的功能,安慰被罵的大將,扮演凝聚集團士氣的功能。

從 一家黑手中小企業到橫跨五大洲的代工帝國,黃秋蓮的掌櫃地位可以屹立三十多年,除了信任外,一位鴻海高層親身觀察指出,「她的學習能力超強,就像郭董一 樣,她也有吸星大法。」所謂的吸星大法,就是吸收別人的專業能力轉化為自己的。因為是全球最大代工企業,最好的投資銀行、財顧公司都想做鴻海的生意,一天 到晚主動找她做簡報,「她看得多,加上聰明過人,吸收起來就變成她自己的,很多投資、籌資方案,最後都由她自己設計再找人執行。」這位人士指出。

隨著鴻海壯大,黃秋蓮須有助手幫忙打理龐大的資金及管理工作;而這個人,就是鴻海會計長李金明,以及財務部主管的黃德才。兩人過去曾是台灣飛利浦的同事,並先後當過美國大通銀行的高階主管,與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的財務長。

完全信賴 甚至就是郭台銘分身一九九七年郭台銘挖角李金明後,黃德才後來也進入鴻海;兩位擁有漂亮學經歷的會計金融專才,非但完全無法撼動黃秋蓮的「大掌櫃」地位,還成為她的最佳助手。

而黃秋蓮底下帶出的人馬,日後也都在鴻海帝國身居要津。像李金明,不僅負責管理鴻海的財務,甚至小至鴻海深圳龍華廠區的園區美化、商店街招商,他都親力親為,目前更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一職。至於鴻海募資、購併,則由黃德才管轄,負責聽取他們倆匯報的,就是黃秋蓮。

黃 秋蓮與郭台銘的關係緊密,從一個集團內部流傳的小故事就可知道。前兩年,龍華廠區商店街一個店家,在續約時不肯降價給員工多一點的優惠,最後被黃秋蓮視為 釘子戶,硬是拔除。但沒料到,這個店家就等在龍華廠區內,見郭台銘「擱轎陳情」,還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信,要告「御狀」。

為了這件事情,郭台銘特地將黃秋蓮與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的李金明、副總經理黃德才全叫來,聽完黃秋蓮的解釋後,郭台銘把手上的信揉掉,「這種信我連看都不用看,只要是對的事情,我都支持你們。」這充分展現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任。

跟 著郭台銘一起打拚三十六年,郭台銘身價高達一四○○億元,成為台灣首富,黃秋蓮與丈夫鴻海副總裁游象富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成為百億元夫妻。依據鴻海財報, 黃秋蓮與游象富在鴻海擁有一.一一%的股權,是僅次於郭台銘的第二大個人股東;依照目前股價計算,這位鴻海大掌櫃的身價至少就高達一百二十二億元!

一位鴻海高層指出,黃秋蓮大半生都奉獻給鴻海,投資也都是鴻海集團的股票,黃秋蓮與郭台銘其實早已是命運共同體。

近來,鴻海因員工墜樓事件,在兩岸面對巨大壓力,這位「錢媽媽」成為郭台銘的替身,首度跳出來舉行記者會,在鏡頭前激動、哽咽,不只是為了郭台銘,也是為了自己親手拉拔長大的鴻海集團。

黃秋蓮

現職:鴻海集團總財務長

學歷:高商畢業

經歷:興順會計師事務所、鴻海會計經理婚姻:丈夫游象富為鴻海副總裁,是鴻海僅次於郭台銘,身價最高的夫妻檔,握有鴻海1.11%股權,價值高達122.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1

天大油管 - 10倍PE 的石油設備股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25622


安徽天大石油管材(839)2006年尾上市,2007年從創業板(8241)轉至主板。產品為油井管(鑽油用),其他油氣化工管(輸油用) ,船舶管及鍋爐管。其中,油井管為最主力產品,產能25萬噸,其他產能5萬噸,共30萬噸。

.

 

中國的油井管大部份為中鋼級,主要用於中國東北一二千米深的油田,而西部四千米以上的油田及海洋油田大部份都仍靠進口。天大是少有高鋼級的油井管生產商。20071月,天大完成10萬噸油井管的熱處理技改;0771,完成車絲生產線技改。  此乃安徽省861計畫的第一期,第二期項目於2009年會再增加30萬噸產能,用於再高級的高鋼級油井管生產 。新產品可耐腐蝕,可用於3000以上的深井及含毒性地質的內陸及海洋油田。20081月從天大的網頁消息見到,http://www.td-gg.com/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index.html 公司已攻克海洋石油油管領域,正式成為中海油的合格供應商,即現時客戶名單將包含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油企。如果再計及2008年技改帶來的5萬噸新產能,2010年會有65萬噸的產能,是07年總產量的255%

.

在中國的鋼材出口中,石油相關設備是增幅最高的一類,連續幾年以近90%的增長率增加。2006年下半年起,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由13%減到現時的3-5%,低增值的產品甚至要徵30%的出口關稅。但石油管材屬於國家鼓勵產品,到今時今日仍然有13%的出口退稅。出口量由07Q3技改後開始急升,07Q4出口噸數比06年增加128%,出口量佔總產量亦由YTD07Q314.7%急升至07Q425.5%。這13%的出口退稅及產品檔次的提高應可幫助提升毛利率。預期美國會進入衰退,但油價高企及發展中國家需求強勁,只要一日採油有錢賺,相信採油積極性都不會減低。就算打個和,仍有中國等國家為戰略性因素開採,最重要是有沒有新的油田被發現。

.

 

 

 

 

 

 

 

 

 

 

新發現油田會越來越深,這是一個大趨勢,因為深較淺的油田都已經被發現,將來的油田必定是因新技術應用而變得可行的深井;老油田如天大的客戶大慶油田,挖了幾十年仍有油出也是因為越挖越深之故。越深的油井就要用越多、越強、越厚的的油管,這是非常淺顯易明的道理。跟據主席所講,現時出口46%為東南亞國家,美國佔比例不高,將來會集中火力開拓中東、非洲及南美客源。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已就較低級的中國焊縫鋼管向WTO提出仲裁要求,但天大的鋼管全部都是高端的無縫管,是完全不同的品種,所以不受影響。

.

 

 

 

 

 

 

 

 

 

睇數。1198789-839.xls 在招股書及年報覆蓋的2004 – 07Q3,經歷過中國鋼鐵業景氣度的高低潮,包括前幾年鐵礦石加價71.5%導致鋼價急升的期間,鋼鐵佔天大原材料成本的88%,但似乎天大的毛利率相當平穩,而且還不斷上升,產品應有相當轉嫁能力。2008年鐵礦石加價65%導致鋼材上漲,應該有望抵禦得到。07Q2開始清還銀行貸款,已開始有淨利息收入。07年的稅率是33%08年會減至25%,這裡又會有大概12%的增長。由於天大是06年尾上市,06EPS的平均股數並沒有計及上市新發行股份的攤薄效應,07EPS06EPS 看起來會似全沒增長。但如看08年盈利增長,計及銷量增加、稅率改變及人民幣升值,如果毛利可保持,盈利增幅至少為67%,這應該是相當保守的假設,原因如下:

 

  • 作了毛利率不變的假設,但較高毛利的油井管產能利用率遠低於較低的其他管,即新增銷量的毛利應較高。出口百份比持續增加帶來13%退稅,不斷的技改也會繼續提升毛利率。

  •  

  • 為簡單計,盈利增長率跟銷量增長率一樣,沒有考慮固定成本及利息開支減少的影響

  • 07年頭兩個月人民幣已升值2.5%,國家已說明會增加人民幣匯率彃性,10%升值假設應屬保守。

  • 另外09年中石油南堡大油田預計會正式開採,應會令國產海洋石油油管更供不應求。

如以discounted cash flow 看之後的銷量、稅率、及人民幣升值3個因素帶來的成長性,並以12% 成為折現率,天大應值21.5PE ($8.06),是未轉主板前trade 開既20-30PE的最低值。如假設股災將發生,最壞情況下所有盈利50%以上增長的股票都只值10PE計,一年後亦應值$6.27。轉主板後股市大跌,新號碼亦鮮為人知,令現價遠低於817 的$4.5 ,現價$3.8僅為07 expected PE10倍多一點,屬於非常便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66

談賭當說會計師 (上) 若缺齋

http://dodderer.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16.html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所謂登徒子好色,但對這位登徒老兄何以被稱為好色卻未必了了:話說登徒老兄在楚王面前曰另一大臣、被稱為帥哥的宋玉好色,這位宋玉口才很 是了得,反駁曰天下最美女性莫如楚國、楚國女子中最漂亮的卻是他老兄老家、他老兄老家最漂亮的是東家之子,簡直是什麼肥一分便太肥、瘦一分便太瘦什麼什麼 的...這東家之子偷窺了他三年他老兄也不動心,反而登徒子的太太披頭散髮、口歪面斜、甚至又生瘡更有痔的(TLLD宋玉難道偷窺人家上廁所?不然怎會知道得這麼清楚?)(咦…當年未有加州理工,但似乎登徒太是加州理工女生的先祖了...),但登徒老兄也能跟他生了五個孩子,如此饑不擇食的,你說老登和我誰好色?

當 然,大家都知宋玉是胡說八道:畢竟男性揀偶比較重視內在,而整篇《登徒子好色賦》對於登徒太的內在隻字未提、繞了老半天宋玉也只是說人家外在如何如何,而 這正是大多數男士揀偶最毫不在意的,反而顯得他老兄是男性中的異數、重外在而輕內裡者也,自己不正常卻認為他人不正常...不過若以他老兄的邏輯,會計師 們簡直是好賭成性至喪心病狂的地步!

     *          *          *          *

話說回來,相信大多數網友都有讀過幾年前一篇作者(自稱)漂亮得駭人、問曰大投資銀行孖沙為什麼看不上她、找的太太都比不上她漂亮的名帖(
沒有看過的朋友可參閱此篇文首引文);

剛喝了一金人孖沙的結婚酒 – 這位朋友的收入也已超過文中女士要求有餘了!

坦白說,這位大嫂的外貌的確如文中所說雖然不賴但絕非漂亮得令人眼前一亮那種(大嫂應不會中文,否則讓她見到本文本老頭可是死定了!),正巧孖兄說起他的新婚太太,最讚不絕口的卻是說她孝順得很!

認識了這位孖兄多年,相信他說的絕對是真心話:至少他自己可是孝順十一分的人!因而在各種內在因素中以孝為先絕不稀奇...不過從同場在座女士們難以置信的眼神,不問而知還是她們跟宋玉老兄沒兩樣,全副注意力都放了在外表上吧?

(當然,這位孖兄是華裔,外國人尤其在美帝國的根本沒有孝的觀念、
廉恥也沒有多少...)

     *          *          *          *

又扯得太遠了,還是說回會計師好賭的問題:話說本老頭是從來不賭的(所以在會計界幹了不久便可要轉行了),多年來可是一毫子也沒進貢過給馬會,故對什麼什麼賭博玩意完全沒有認識,但早幾個月世界盃時卻因跟一來自香港的爛賭師弟一起看球而增進不少...

說這位師弟爛賭可真是沒冤枉了他!單單一場德國對烏拉圭的季軍賽賽前投注自不用說,單單在賽事期間已打了三四次電話回馬會追加什麼得失球,其投入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據他所說雖然好賭卻不會64場賽事無役不與,舉例說如果來一場德國對阿根廷這種實力相差無幾的賽事時(當然賽果令人大跌眼鏡),他可是連勝負也不願買,畢竟(1)兩隊實力相差不遠,誰勝誰負實在難以估計;(2)因雙方都有相當實力,故就算猜中回報也不會太大及(3)相反,估錯而全軍覆沒的機會也不少;

(當 然,在香港投注最好的便是德國對英格蘭這一類賽事:不知何解香港人總會以為英格蘭是強隊、致令對方的賠率總是高得令人流口水,遇上如美帝國這種技術只比英 格蘭稍勝一籌的也還罷了,對上至少高兩班的德國再加上豐厚的賠率,他老弟可是重鎚出擊,單單一場已賺了一學期的學費!

不過這老弟跟吾友benjiwong老兄一樣是鐵公雞:後者在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 BP)努力污染環境時本老頭曰其時股價低迷絕對值搏,他老兄一星期大賺1/3卻連一餐飯也不願請!

吾師弟賭波過程與我無關也還罷了,後者話說本老頭也非常有貢獻吧?可見benjiwong老兄的孤寒程度遠勝常人!)


     *          *          *          *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理論將重點放在外在美雖然有點騙人、但邏輯本身卻還是說得通,以吾師弟所言賭徒們對於(1)勝利機會不高,(2)回報不佳及(3)所需膾本相當高而且容易全軍覆沒的賭局也是興趣缺缺,便可見會計師賭性奇重:對這種連賭徒也棄如敝屣的賭局也會全情投入,還不是賭性重得駭人?

當問到為何選擇從事會計行業、考取會計牌照時,希望大富大貴者其實還是少數,而這類異端不在討論之列,重點是大多數答案不離寄望會計牌照可令職位穩定、而且收入比一般文職(例如文員)高上一點點!

作為Cost Center,會計廁身公司裁員名單首選自不待言;對於後者也不是好得到那裡:根據
會計界名筆苦瓜兄上年提供數字,考取香港會計師公會牌照最低消費已需近2萬大元(另一行內名人Jimmy兄提 供消息曰快將再次大幅加價);大多數考生均不會“赤手空拳”應戰而會報讀坊間補習班,如此再需預留約3萬大元;對於主修會計的大學生也還罷了,對於非主修 者還需少則4萬多的Conversion Program、若以非學位身份而加上AAT、PBE、Top-Up Degree等更是厲害,當然這也是以百戰百勝作計算,若考試期間遇上挫折有關金額便可以倍數翻上去了!

還未計算所需時間精力、花費巨大只為可能比一般文員多三兩千塊的收入,致令現值計算(Net Present Value)每每成為會計師課程中最令人傷心的一節,不可謂不正中上文所說連賭徒也不願下注的三大情況,會計師的賭性可想而知!

     *          *          *          *

會計界討論區看 見一非常有意思的帖子,大意曰其男友為一10年經驗會計師非常好賭、欠下35萬鉅債難以償還云云,問曰賭至欠下一身債是不是會計師通病…賭博遺害自不待 言、會計師當然比較好賭,但眾會計同業均認為賭至欠下一身債還不收手絕對是個人問題,而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HUTCHISON138版友提到坑掉不知多少 賭徒的兩個字“歸本”!

說到底這也不是賭徒/會計師的專利而是根本人性,當行錯第一步時希望“挽回”輸掉了的金錢/青春不止是因為物質上 的損失令人肉痛,也有不願承認自己有眼無珠的不服輸心態!當然經濟學家可能會冷笑曰既往成本不是成本,但主修會計者卻常說既然讀了不考牌是“浪費”、考了 牌者說不繼續從事會計工作也是“浪費”...等不合邏輯的言論充斥 – 這也難怪,畢竟賭性不重者沾手會計專業幾希,結果一如賭徒般愈輸愈多、愈陷愈深;

說起上來人生不確定者極多、十拿十穩的事可說是沒有,而且人難免會有點不良習慣,就如
本老頭可是“無賴”得會拿著一杯清水在酒吧跟朋友聊上幾小時而滴酒不沾
,但也不會強求友儕跟自己一樣一清如水(當然自己也有其他不良習慣,世上豈有聖人?),只要凡事不太過 – 不要爛醉如泥要抬貴閣下回宿舍便好了!

賭 博亦是一樣,雖然自己不會如是,但朋友投注一百幾十於六合彩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是,然而一如討論區帖子所言輸掉了全副身家外加35萬鉅債(總合也已輸了百 萬以上了吧?)便肯定是非常過份,即使扯上會計師是天生的賭徒也不算是合理解釋:賭得欠下一屁股債還有什麼可以口硬的?


如賭城一樣會計界亦是一般遠看紙醉金迷、但近望卻是無數人輸甩褲子;

人生難免會冒險,但只要有所克制設下底線也沒什麼,最害怕卻是身陷其中欲退難返校日新浪網拉斯維加斯圖片,應是紐約紐約大飯店吧)。


     *          *          *          *

極端商學院原教旨主義者chibus問曰企業家不是要有冒險精神麼?為什麼會計師勇於為賭徒(以商學院好像很高深的名詞曰Risk Seekers),但在市場上每聽到會計師主政(如擔當主席/行政總裁)都被視為應立即盡沽該公司股票的凶兆?

本老頭笑曰你讀過《三國演義》沒有?記不記得曹操如何評價袁紹?操曰紹「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為一點蠅頭小利時會計師們固然勇不可當精進向前,不然便不會為可能比文員多一點點的收入而押上大把銀子外加半生前途,但面對危難時你可曾見過會計師一馬當先迎接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2

談賭當說會計師 (下) 若缺齋

http://dodderer.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23.html

對於上文,有會計界朋友曰凡事都需要毅力恆心,儘管投身香港會計行業成功機會非常渺茫、回報可能非常低,但不試過又怎知道這十中總有一二的成功會計師不是自己(怎麼這麼似每逢賽馬日在投注站門外經常聽到那句“不賭不知時運高”?會計師都是天生的賭徒真不是亂蓋的...); 當然,成功需恆心是真的,但人生有時而盡,假如人有永恆的生命,矢志十多二十年在一渺茫事物上如當會計、中三T不算奢侈,假如人生不過百年,將十年光陰白 白浪費在一價值為零的玩意上便是太奢侈了 – 更何況學習會計/沉迷賭博能帶來價值的機會不高、造成永久性傷害如浪費金錢、家人疏離以至思考減慢卻是幾乎必然(而且即使有永恆的生命,為自己找個終生烙印只能稱得上更大鑊)

有不少看似“勵志”、實質非常不切實際的口號可真是害人不淺:投身會計過程中飽受挫折可是肯定的事,會計師口中與“不賭不知時運高”出現次數媲美的應是“在那裡跌下、便不那裡站起”(這句賭場上的版本便是“翻本”)

     *          *          *          *

一如以前提到,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天才、亦沒有絕對的庸才:
「莫札特可說是史上最有才華的音樂家:他五歲開始作曲、八歲寫交響樂、十一歲譜出歌劇,音樂家中有此才華的實在是絕無僅有!但能令他發揮才能的原因之一只怕是因為他老爸是一宮廷樂師。若他老爸是一騎師,不擅運動的莫札特大有可能會被誤解成庸才」,假如莫札特當日心血來潮找匹馬騎騎,摔得頭破血流是肯定的事;摔一次沒什麼,但假若學會計師般來句“在那裡跌下、便不那裡站起”,腦袋摔十次八次後只怕其本身的看家本領也會嚴重受損!

騎 馬對於音樂家與會計對於一般人而言都沒什麼價值,而且學習費用昂貴兼對身體有損,而且與音樂家學馬術作興趣不同,投身會計者可是要全情投入、幾乎可說是將 半生幸福押在一輸甩褲子機會極大的險局上 – 能糊口職業多的是,幹啥總是要刀鋒舔血搞這麼凶險又沒什麼額外回報的玩意?

的確,文首所言 兩點機會(即概率)與回報是決定是否投入賭局的主要考慮,以賭徒為例,只要稍稍了解概率大家都知道偶然贏上一兩注大彩池不是沒希望的事,但主持一方的概率 計算可不是含糊的,只要投注次數夠多,賭徒偶然收到的彩金絕對填不了其輸掉的偏高概率,莊家絕對是立於不敗之地,所以才有「長賭必輸」的老生常談;

同一道理,能說出“投身香港會計行業成功機會非常渺茫、回報可能非常低”但還一頭撞上去的會計師,豈非比一般賭徒還要過份?

(所以跟人家借錢入賭場一樣,被問到借錢考取會計牌可是從來不借的:不單是能收回本金的機會不高,更大原因是不想鼓勵賭風、支持人家沉迷賭博與考會計牌總難免有愧於心...)

     *          *          *          *

回 說“在那裡跌下、便不那裡站起”這口號絕對是老點:莫說貴閣下跌下的地方未必是自己最擅長的戰場,要站起來總應找到自己最適合、回報最好的環境吧?一如上 文提到如果莫札特不斷地在馬蹄邊站起來不但回報欠奉,就算在馬場上能站起來也沒什麼意義,還不如找找音樂廳在那裡才慢慢站起來;

一如令貴 閣下跌得面青鼻腫的地方原來是因有一大灘黃油、而頭上卻是一大舊磚頭,閣下要在黃油上站起來固然千辛萬苦,就算好不容易才能站起來也是一頭撞上上面的磚頭 (繼而再跌多一次),如此大整蠱者閣下想必希望痛揍一頓,亦難怪不少會計同業人到中年回想年青時也有想找當年指點走上會計路元凶的念頭...當然,絕大多 數中年會計師都早已五癆七傷,根本沒有打人的體力(而且香港還是法治的地方,打人是犯法的)

肥 雞吃蟲是容易得很口到拿來,但若遇上狼先生可說是死定,萬一肥雞先生遇上狼先生能僥倖得逃自應溜之大吉,著人“在那裡跌下、便不那裡站起”而不是在地上碌 碌碌碌碌在沒有黃油的地方再站起、不好好吃蟲(找自己專長的)而煽動三番四次向狼先生挑戰,莫說每一次都是凶險異常,單是過程已足令人遍體鱗傷、大損元 氣;

會計對體力、意志(但不包括頭腦)的考驗非但不是絕大多數人能吃得消,若是“天生的會計師”也還好說,但這種擁有奇特天份的與擅長鬥狼的肥雞一樣可說是百中無一,煽動正常人吃了一次大虧後繼續埋首會計,何異於煽動剛脫狼口的肥雞再次挑戰一樣簡直是靠害?


人說三百六十行,能謀生的行業多的是,一如蟲子也是遍地,但偏生因被狼先生咬上一口便煽動人家“翻本”,與因行錯第一步(讀會計/從事會計工作/考會計牌)後不盡快止蝕而繼續與天敵作對一樣未必有點大整蠱(網上圖片)。

看 到被會計蹂躪得不似人形(難怪不少初入行的的士大哥眼中,在半夜接載某幾所會計師行放工的會計同仁時會以為見到另一世界的朋友),已證明不是這種百中最多 只能求一的“天生的會計師”,還要高喊“在那裡跌下、便不那裡站起”,與見人在賭場上輸得嘔血而不鼓勵人腳踏實地工作、還要大叫“翻本”去有什麼分別?

     *          *          *          *

曾有人問到什麼人最適合找會計師作伴,以會計師的天生賭性而言當然只適合喜歡比一般賭徒更好賭的 - 山本五十六是公認的大賭徒,但只會下注“要麼贏、要麼輸清光”的賭局,跟喜歡“要麼贏、要麼輸清光”的會計師相比(大贏當然有,但概率低得更可怕),只怕山本五十六也不敢再自稱好賭了吧?

當然,如果想找比較穩重/穩定的另一半,會計師可不適合閣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3

兩題會計問題(1)-新鴻基公司(0086)

因為太忙,一個星期沒寫過文章,真對不起,現在補補回答兩題問題。

1. 上星期有位網友Cryus Ho問小弟關於一條新鴻基(86)重組的問題。

在2010年4月19日,為使公司專注於金融及證券業務,以讓梁先生認購新股及可換股債,公司出售手上的天安(0028)的573,589,096股(佔股本38.06%)予母公司聯合地產(56,前新昌企業、新昌地產),而聯合地產以約4股聯合地產換1股天安的代價,發行約2,293,561,833股支付,以4月19日及完成的6月27日計算,股份總價約3,807,312,643港元,然後,新鴻基則分派手上因收購得到的聯合地產新股予全體股東。

那問題就來了。他問:

1. 在在出售天安的公函中,頁20(pdf p.22)稱,「董事會估計,於完成後,本集團將於出售時確認盈利約34,100,000港元」。

2. 但在2010年中期報告中,頁71(pdf p.73),「集團於出售所確認之虧損為159.3百萬港元。」

其中的差異在哪兒?

其實,釐定這收購盈虧的,除了發行的予新鴻基公司的聯合地產股票和完成日的股價外,因新鴻基公司持有公司38.06%股權,故以聯營公司權益入帳,該入帳是以帳面值入帳,故應考慮天安在完成日期的資產淨值。

根據公函中所述,盈虧是基於此四項因素:

加項:                                                                                                                                                                 

(1)按聯合地產股份於二零一零年四月十六日之收市價計算之代價價值3,807,300,000港元

(2)加建議分派之二零零九年末期股息40,100,000港元與

減項:

(3)天安權益(經扣除應佔天安之儲備後)於2009年12月31日之賬面值3,804,200,000港元加

(4)估計開支(包括但不限於印花稅、相關文件及簽立交易事項之專業顧問費用)9,100,000港元之差額。

現時我們來看看這四項因素:

(1)根據中期報告稱,於2010年6月28日,該公司才完成出售。根據網上股價資料,該價格和當日巧合地是一樣的,所以這。

(2)因股息固定,這項應是沒有變化。

(3)因為我們沒法取得6月28日的財務資料及扣除的儲備金額,故暫以6月30日中期報告的資料及其兩間公司報表的資料估計代替,該公司在2010年6月30日的淨值為113.13869億元,當日股數是1,506,769,491股,每股淨值為7.50元,即其持股價值43.07億港元,值較2009年12月31日的報表中的淨值108.84316億元所算出的每股淨值7.22元,這兩者的差額達1.635億元,故由於公司資產增值,導致本來有賺的資產,變成虧錢,就是這個原因。。

(4) 總金額相差不遠,所以應對盈虧不具重大影響。

總的來說,由於天安賺錢,導致其所佔股東權益增加,但作價一樣,所以就導致虧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5

兩題會計問題(2)-謝瑞麟(0417)

其實原本想原本寫伯明瀚環球(2309,前泓峰國際)的商譽問題,但是覺得還是不太好寫,所以作罷,胡另外開一個新題目。今日見到上星期value91先生寫的博文,他問:

「我在这里有个问题请教内行,就是以往年度,谢瑞麟已为此争议拨备大额准备金,这些拨备如何体现在每年的收益表上?看财报没看出来。

如果每年收益表的收益部分都扣减了部分准备金,那么无疑低估了真实收益,这对估值有重大影响。对我们以后碰到类似案例有重大参考价值。」

我就在這兒想像及引出證據如下:

其實這類撥備的緣起,根據傳媒的法庭報導,其實是因為在1996年,因有部分旅行社收受非法回佣被補,但回佣制度因各界利益的原因不可取消,故謝瑞麟決意改變發放回佣方式,經商議後把這計劃稱為「占士邦」。

這 計劃就是叫其屬下員工離職,擺脫關連交易,然後利用他們開設海外空殼公司,並和這些海外空殼公司簽訂協議,聲稱協助他們經營為由,按營業額支付一些費用給 這些空殼公司,這些支出被列作費用。然後這些空殼公司拿到錢後,大部分作為回佣支付予旅行社。因為這些收入按理論已在海外,不需繳納香港稅項,故能協助旅 行社把逃稅。

這安排完成後,因為這部分收入本來已 是是謝瑞麟營成本之一,只是利用其他方法變成其他開支,實際上盈利沒有變化,故無實際得益。只是,因為那些空殼公司是原自己員工開的,在納稅角度上,它是 把旅行社的收入納入了自己盈利的一部分,故按理亦要把旅行社的稅項繳上,問題就出在這兒。

這 方法想出來後,管理層其實利用這類空殼公司可以任意把資金拿出,在大股東財政充裕時,這些錢不放在眼內,但是在他財困時,公司的錢自然成為他的目標,因為 安排合理,故沒有人會發現到這問題,沒高層講出也不會知道內情,此案發生的引發點也是因為謝瑞麟子謝達峰說出來才揭露的,這亦是謝瑞麟、其子及高層被捕的 原因。

經過小弟翻閱多年的會計報表後,其實公司已經把這些稅務支出撥備,並列入損益表的所得稅/稅項開支(回撥),當中大部分出現在2004-2006年,這些撥備及回撥的情況如下:

(1) 在2005年業績公告附註4中:

(ii) 在截至2005年2月28日及2004年2月29日止的兩個年度內,本集團若干附屬公司收到稅務局就以往年度的若干離岸收入及代理佣金支出與業務推廣費用 發出分別為數港幣12,000,000元及港幣13,000,000元的補加評稅通知,稅務局並且就此質疑有關附屬公司所採用的稅務處理方法。附屬公司正 在搜集相關資料以支持採用的稅務處理方法。

董事相 信,正在搜集的資料將提供足夠的理據支持採用的稅務處理方法。此外,正如附註7所載,廉政公署正供述本集團若干現任及前任僱員涉嫌向多間旅行社的僱員提供 非法回佣,並協助他們逃稅。廉政公署的供述及持續進行的調查可能影響或不影響以上稅務局對本集團以往年度採用的代理佣金支出及推廣費用的稅務處理方法的質 疑。

(2) 在2005/06年中期業績公告附註5中:

(b) 自上一個財政年度結束起,至報告刊發日期止,本集團若干附屬公司收到香港稅務局(「稅務局」)就以往年度的若干具爭議性的離岸收入及代理佣金支出與業務推 廣費用發出為數51,000,000元的補加評稅通知,稅務局並且就此質疑有關附屬公司所採用的稅務處理方法。

附屬公司正在搜集相關資料以支持採用的稅務處理方法。董事相信,正在搜集的資料將提供足夠的理據支持採用的稅務處理方法。然而,董事認為就以上項目提撥全數撥備51,000,000元是審慎的做法。並已把以上撥備記入期內綜合損益表內。

在 金額方面,公司已在2004年已為此撥備1,326.1萬,2005年撥備為2.600.5萬,2006年撥備為5,096.4萬,2007年再有 32.7萬,2008年有239.7萬,2009年有28萬,合共9,323.4萬元,加上少量海外稅項撥備,這就是各種公告一直聲稱的「作出約 9,400萬撥備」的由來。

而這大部分的納稅金額已在2010年10月解決,最終的付款,根據2010年10月21日的公告稱:

「本集團於二零一零年四月三十日向稅務局提交建議,以解決截至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止年度之稅務爭議,而該等建議已獲稅務局接納。本集團附屬公司分別於二零一零年八月收到就稅務爭議之經修訂評稅,總數為67,000,000元。」

因為撥備達9,400萬,最終付款為6,700萬,故可以把那2,700萬回撥至報表內,在2010年10月28日的公佈的業績中,已經把2,719.2萬回撥,並列作損益表的稅項回撥。

這就是其列帳的方法了,希望可以幫到value91解答到他的疑惑。

後話:

如果按照自己的計算方法,其盈利估計小弟之前在論壇中已有談及,在此列出資料如下,但資料僅供參考,不要當真:

「盈利實際只是多了約5%,即是大約4,600-4,700萬,每股賺大約22仙,全年則為約半年的3倍,大約賺1.38億,每股賺66仙。」

延伸閱讀:

討論專區: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0&tid=7849

新聞專區: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847&page=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3

十二五系列 – 農業政策轉向, 大興水利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676983

見博友柴娃娃寫十二五寫得咁開心, 我也寫埋一份, 大概三至四篇,畢竟產量實在少了一點。看完這篇長長的十二五規劃, 大定預先估到的東西也無謂講了, 這個系列只講新的東西, 套用在CANSLIM 投資法上。 新野先好炒, 還記不記得當年的國策鐵路股幾多倍PE?

 

 .

大陸既十萬字公文, 排序、字數、加強語都很重要。先講排序, 開局第一段一如所料講胡總既科學發展觀, 不可謂政治不正確也。次序很反映政策的重要情度, 有時亦代表了資源投入的力度。字數次數這些大家都明, 就不講了。加強語就需要詳細一點講講, 大力、大幅、加快、改善、擴大、不斷、堅持等等都是加強語, 當然是越多越好。字眼的強弱也有明顯分別, 大力、大幅等當然要注意; 加快、擴大等都是現有的, 再加力的意思, 自然沒有這麼強, 但也是強;堅持就即是沒有加力, 又弱一點。還有一些叫做逐步、趨向d 就叫佢收皮吧。 

我睇左篇洋洋十萬字既十二五規劃全文3 (請見柴娃娃blog) , 只係見到一個政策係四重加強語, 仲要係新野, 這就是水利。第9 :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水利為重點,大幅增加投入」。重點、大幅、增加、投入。請注意, 政策優惠有好多種, 有的是稅務優惠, 25%稅變15%; 有的是補貼, XX下鄉; 有的是政府自己比錢買, 就即係現在說的投入。我認為, 投入的效果最大, 補貼次之, 稅務優惠最小, 所以投入是加強語。 農業概念股, 以往例必炒一拖, 不如現在看看農機支持的位置? 8 : 加 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 力。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推進農業 科技創新,健全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代種業,加快農業機械化。」第一是增加糧食收購價, 第二是幫助復墾, 跟住是搞水利抗旱抗澇, 第八才是加快農業機械。 

.

看次數, 全篇除了以上的一段, 再沒有提過農機了。相反, 水利就多次提及, 除以上, 還有第8: 「發展節水農業、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第9: 「推進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氣建設」第26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防洪能力」第24點:「高度重視水安全,建設節水型社會,健全水資源配置體系,強化水資源管理和有償使用,鼓勵海水淡化,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還有這段和農業無關的,但也算是水利的第20: 「推 進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電、供排水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路化發展」你看,篇章之多,不但農機是完全沒法相比,和農業無關的大國策也難以相比。我相 信,在一年之內,水利股會取代農機股成為農業概念的農頭,因為背後還有一個名稱很勁的大概念,南水北調,這個一會再講吧。 

.

以上講的各點,可歸納為供河水、供食水、節水、排污水、建提防洪等。以上種種有什麼可食得最多? 我認為是水管。節水農業,如何節水? 鋪水管,避免太陽蒸發;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種田的農藥有多污染,污的是畜牧業的便便污水,就要鋪排污管;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即是鋪食水管到農村;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就是把河的水引到田,邊挖到咁多渠,又係鋪管。進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電、供排水,又係鋪供水管、排水管、電線管。我認為,水管將會是吃得最應的。水泵也是食得應的,可惜只佔重機一部份。 

.

講 回南水北調。說起阿爺的大工程,十個人有十個說高鐵,卻沒有人提起南水北調,這也是一個千億計的大工程。總共分為3條線,西線工程將由長江上游天河引水到 黃河的西北地方,工程膠著沒有進展。東線由華東引長江水到天津,中線經河南引水到河南。我們要說的就是中線工程,因為中線工程最快完工,2013 全面打通,2014 北京收到水,更重要的,是途經農業大省河南。雖然南水北調水道是打石屎(河南水泥絕對值得留意), 但農業大省通水後,加大灌溉帶來的威力會在2013 年開始顯現。到2014年,通之後還有大量的排污配套要用,水行了半個中國,總要清潔一下吧。我認為當南水北調去到係人都識講的時候,水利股是不會平過二三十倍PE的。

.

除河南之外,另一個要特別要講的省是新彊。新彊實在太重要,重要到要另寫一篇文專門寫佢。點解咁重要?因為阿爺告訴我們「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援加大支援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睇唔明? 唔緊要,就劃公仔劃出腸。大家都知道新彊有人搞獨立,小小的釣魚台被國際化後居然被美國佬差到隻腳埋黎,如果新彊步釣魚台後塵就大鑊。記得香港50萬人大遊行嗎?阿爺的政策就是放水,用錢塞住你把口,現在新彊也是。我相信, 就算你由十二五數到二十五, 也不會有一個國策比領土完整更重要, 不講太多了,下一篇再講。 

.

我想提的是,新彊未有十年有529項水利工程,叫「富民興牧」http://www.xjtvs.com.cn/news/newslist.aspx?id=107004&classid=46 , 而之後5年既部份工程已過百億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10/25/content_21218908.htm。「富民興牧」個名真的不得了.何解? 我地個水利工程叫興牧,即係搞水利比新彊既牧民養草放牧,新彊牧民多,牧民也要收買人心,駛錢養野草, 這種事只有在新彊才會發生。一句講哂,志在駛錢,收買人心,不問回報。不過,都唔可以有痛腳比人搞,我地去第26:「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能力」,保持水土,抗沙漠化,這個名目妙,完全冇得measure,不似建咩大樓,偷工減料房倒了就大鑊。我敢肯定,新彊收買人心錢中,一定有好多走左去搞水利,而且仲係非常積極果隻。

.

十二五另一個講得較多的要點,就係多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和上面搞水利相比,依樣就冇官肯做,不過總會做多少。這些房當然是小戶型(不是和香港的相比),每戶都係一個廚一個廁,理論上用水管量一定比商品房多,又有一個看好的理由。

.

香港有一隻水管股,叫聯塑,是全國龍頭,成本是煤化工做的PVC, PE都是10倍多一點,主要做的是食水管和污水管。半年計毛利率由19.5%上升至26.5%,  原因是economies of scale但比起國內同業還是低。你看看國通高新管業,毛利由上半年的11%增到Q319%,偉星維持在39%, 聯塑下年還有大量產能投產,形勢應該還是很不錯的。 還有一隻新彊股,做節水的,財務實讚不出口,不過行政開支佔毛利1/3, 如果新彊大興水利,應該食得最應。風險高,買小小當彩票,博大贏,也無謂開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5

十二五系列 - 新彊! 新彊! 全國援彊!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679094

上文提到, 新彊有很獨特的重要性。重要性之一, 中國在十二五的口號叫「包容性增長」, 發展之餘要調結構, 調結構之一就是「西部大開發」, 新彊當然是西部。第二個重要性, 就是新彊有人搞獨立, 中央的應對方法是派錢。

.

香港人應該很清楚, 200371大遊行之後, 阿爺放水之後, 香港的環境改善有多大。沒記性的, 也應該見到美國有意插手搞我們的釣魚台。新彊去年發生暴亂, 有東突份子較回人搞獨立, 出現了7-5暴力事件。阿爺的解決方法是放水, 搞個全國援彊計劃, 每個省都要送一筆錢給新彊, 十年間budget 21000億。

 

http://www.ccement.com/news/2010/9-25/C9853705.htm ! 21000, 金融海潚時全國budget 是兩三年40000, 現在單是新彊十年21000! 你要想一想, 新彊什麼也沒, 這個增幅有多大! 新聞說, 這個數是新彊之前30年的總和的3倍多! 

「十二五規劃」入面第18, 「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援,發揮資源優勢和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支援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大支援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入面沒有多大的著墨, 只說了一句戰略性, 但已經足夠了。何解? 因為新彊問題如果像釣魚台一樣被國際化的話, 可能會出現領土危機。我年頭時說過, 我們要理解國策, 第一就要理解胡總, 胡總想什麼? 肯定是青史留名! 如果新彊在他任期出了事, 或開壞了頭, 再做多100件好事也頂不上這件壞事。所以新彊駛錢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也不需要回報, 能收買人心就好。還記得100億搞水利種草的故事嗎?去年新彊搞了一個大頭佛出來, 張春賢代替了王樂泉做黨委書記, 張春賢何許人也! 工程佬一個, 東北重機學院機械制造系畢業, 做過機械部, 交通部, 放他新彊, 就是要管好這20000億去大搞基建。

.

炒國策股, 一定要知道時限, 你看看家電股炒一年就玩完了。你覺得錢浸新彊時限是多久? 肯定是所有國策中最長的, 我覺得至少10! 為什麼, 人家是別的民族, 國仇家恨, 民族大義, 不可能是派兩三年錢就化解得了的, 千萬不要用我們對老董的怨恨和它相比。一定要持之以恆, 令所有智力正常的人都賺到錢, 將心機轉移到賺錢, 當大多數人都成了政策既得利益者的時候, 就沒有人搞獨立了。「領土完整」四個字的重要性, 我敢講一句, 就算由十二五數到二十五, 也沒有別的國策比得上的!

.

之前說過, 國策支持有三個層次, 首選政府製造需求的公司、次選補貼、再次選是稅務優惠。何解? 先講稅務優惠, 中國稅率25%, 高新科技公司15%. 當一間正常的好公司純利率10% , 稅前利潤就是10%/0.75 = 13.3%, 如果有15%優惠, 就是13.3%x (1-15%) = 11.3%, 比之前盈利多13%, effect 得雞碎咁少。補貼, 就如XX下鄉, 政府支持令你可平一點買這產品, 但公司的年報會有補貼金額, 而補貼通常並不長久, 分析員定估值水平既都會打折扣。最好的國策, 是政府去購買! 或政府去製造需求! 需求增加的力度可以是很大, 銷售一升, 成本有規模效應, 威力可以是極大的。針無兩頭利, 壞處是如果政府部門冇錢的話, 價低者得, 淨打price competition, 毛利可跌得很利害。

.

家電下鄉嚴格來說是製造需求和補貼的混合體, 因為家電下鄉為銷售者製造了一個藉口去推銷, 為消費者製造了一個藉口去購買, 而消費者並不是理性的, 他們會受廣告影響, 可能平不了多少, 但已令本來沒有打算購買的人想檢便宜而購買。我想帶出的是, 補貼對消費品有製造需求的效應, 但對工業品卻沒有! 七大戰略行業中, 有一樣叫新材料, 你們想想, 政府自己會不會買新材料? 多數不會, 新材料是工業品, 買家是公司, 購買行業絕對是計過度過。新材料基本上都是什麼科研成果, 代替進口之實, 買家正常的程況下會做什麼? 試單。即是說, 開頭生意好極有限, 業績爆發期會比一般人想像中慢。講白d, 即係口惠實不至。

.

 說到業績爆發, 又扯遠一點。記得很清楚黃國英說當初買IT因為覺得IT會雙重爆炸, 一是接近盈虧平衡點, 量一升, 規模效應會令盈利急速上升, 盈利急速上升, 又會令估值急速上升, 此為雙重爆炸。結果, IT升到傻左, 這個雙重爆炸理論就特別深刻。小弟認為金融海潚後黃國英唔止升呢, 簡值係爆呢。你買得股票, 實有一埋看好因素, 問題是, 隻隻股都有好因素, 點解要選, 點解要不選, 他可以解釋得很清楚, 我等價值投機者絕對獲益不淺, 如他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話, 希望能多講解這些操作策略性的東西。

.

扯得遠了, 我認為, 買國策受惠股, 要買政府製造新需求, 而政府又有錢駛出來的。再推下去., 最好駛錢的型式是一次過的, 沒有長期負擔的。因為這樣, 你才可以享受到政府亂fing 錢既快感。我和一位網友交流時, 他說水利股千萬不要選自來水的, 因為農民給不起錢, 間公司必定蝕錢;污水也可以, 但政府會認真計住數, 因為佢年年都要比錢。還是水管好, 政府買, 即係製造需求;新彊政府就係最有錢既政府;消費模式為一次性, 有錢時一野fing , 佢又開心, 你又開心, 加多個起碼玩十年既國策股光環, n 重爆炸。

.

   今篇未寫完, 待續, 依篇會cover 埋新彊新鑫和新彊金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6

十二五系列 - 新彊! 新彊! 全國援彊!(下)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679094

扯得遠了, 我認為, 買國策受惠股, 要買政府製造新需求, 而政府又有錢駛出來的。再推下去., 最好駛錢的型式是一次過的, 沒有長期負擔的。因為這樣, 你才可以享受到政府亂fing 錢既快感。我和一位網友交流時, 他說水利股千萬不要選自來水的, 因為農民給不起錢, 間公司必定蝕錢;污水也可以, 但政府會認真計住數, 因為佢年年都要比錢。還是水管好, 政府買, 即係製造需求;新彊政府就係最有錢既政府;消費模式為一次性, 有錢時一野fing , 佢又開心, 你又開心, 加多個起碼玩十年既國策股光環, n 重爆炸。

 

 

先寫新彊金風吧。金風是國內第二大的風機製造商, 第一是華銳, 這個第一, 是這一兩年才讓出去的。國內的風機行業, 基本上分為兩大派,一是傳統的雙饋技術, 佔市場85%份額, 代表廠家包括Vestas, GE, 華銳, 東方電器, 上海電器;另一是直驅技術, 化表者是GE、金風、東方電器。用超級簡化的說話來說, 雙饋技術是用齒輪, 直驅技術是用稀土永磁代替齒輪。很容易想像的是, 一個風車有3塊葉, 中間的核心位就是損耗最大的地方,稀土和齒輪之爭主要就在這個位置。講得詳細點, 直驅雙饋大分別的有3個地方: 發電機,、變頻器、齒輪。以前雙饋機組採用雙饋式非同步發電機,而直驅機組多採用低速多極發電機,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分為永磁和電勵磁兩類。在勵磁發動機方面全球領先的是德國的Enercon公司,其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一直穩定在10%左右。永磁發電機的主要代表則是中國的金風和湘電兩家公司。

. 

 

直驅機傳統上轉速慢, 每分鐘才15, 比雙饋的每分鐘1000轉慢很多即是說, 損耗亦少很多, 這是它最大的好處, 因為一個風機的生命周期中, 零件更換成本是當初裝機成本的70%, 不可謂不大。另一個好處是也是和齒輪有關的, 就是齒輪阻力大, 風少一點也動不了, 所以只能在大風處安裝。但直驅機壞處是發電機重、大、貴。電磁直驅機有一問題, 是要用電去產生磁場, 浪費了電, 拖低發電效率。永磁直驅沒有這問題, 但是發電機要散熱, 就要有空氣, 有空氣, 就有機會令塊永久磁鐵失磁;另一個問題, 就是就是永磁機令所有工具都用不到, 即時維修難, 要拆走才可維修到。

.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09-28/2560995.shtml

金風這篇訪問, 老闆說:「金風現在的機和德國的Enercon的 直驅相比,重量要輕很多,甚至比雙饋的還要輕。過去人們一提起直驅風機,給人的印象就是重量重、體積大、價格貴。金風科技進入到直驅領域以後改寫了這個概 念,把直驅風機的重量做的更輕了,體積更緊湊了,同時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現在的直驅永磁風機非常有生命力,它沒有齒輪箱及其配套的冷卻潤滑系統等,沒 有發電機的勵磁系統,相對的故障率低、運行更可靠、發電效率更高、其總體發電效率比一般的雙饋風機高出約5個百分點,其在20年設計壽命期的累計發電量會比雙饋機組的累計發電量要多很多」

. 

即是說, 大部份問題都是解決了, 在。但有些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 例如即時維修問題, 在海上風機的細分市場, 金風是落後華銳很多的, 因為直驅永磁做不到即時維修, 要拆走維修。它的優勢進攻點, 就是低風速地區和高海拔地區也可以商業運作, 對了, 又是齒輪阻力的問題。老實說, 我相信 金風和華銳, 就像惠康百佳一樣, 誰也吃不了誰, 只會一起壯大, 吃掉一些較小的風電製造商的市場份額, 就像這新聞一樣, 金風和華銳分了這將大單的80%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802180232761314.html.因為風電機械是R&D投入很大的行業, 做得越大, 平均R&D cost 越小, 越有成本優勢, 今年的風機成本是RMB8000/kwh, 比去年平了1000/kwh, 但龍頭的兩間就越賺越多, 小的將會像658一樣, 做到雙饋750千瓦就無力再發展下去, 新單再也拿不到。將來的前景, 主要看你認為海上風機的前景大些, 還是小風地方建風機的前景大些。

. 

 

我自己是認為後者的, 根據金風的招股書, 在新彊、內蒙的風電場, 電價RMB0.5-0.6一度已經賺到錢。搞風場一般要20年才可回本, 很長吧, 為何仍有人做? 因為風電variable cost , 尢其比火電。美國狂印銀紙、大陸每年M2 20%增長, 煤價升的機會遠比跌的大, 電價不能長遠不調,在低variable cost 的情況下, 電價調一分它便賺一分。中國的大風區, 都是在三北- 西北、華北、東北。內蒙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風電企業的國家政策優惠就是發多少, 就可上網多少。但邊疆地方吃電量不夠,令這些地方真正發出來的電沒人要, 除非電網興建速度比得上風機建設速度, 但真的有點難, 你看就連內蒙電網連甘肅也慢到咁, 內蒙連北京、新彊連華中就更不用想吧, 電的運輸費太貴了。,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0-10-25/content_1071036_2.html 

 

.

 但金風的低風速技術, 就為它打開一個大缺口, 它可以取代非三北地區的火電廠! 能取代到1%的火電廠已發達了, 這個商機將是相當龐大的, 因為中國的電力大都是火電, 風電都只是佔總發電量的4.7%, 內面還有85%是雙饋技術。海上裝機方面, 它的難度高很多, 成本是陸地機的3, 恐怕有排都唔成主流。還有幾項較零碎的, 一是全城熱話的稀土問題。網上都是這是流傳的, 中國減少稀土原料出口, 但不包成品, 是想外國公司把生產搬來中國, 從而「學」他們的技術, 如果成事, 我相信直驅技術在中國會進步得比雙饋技術快。金風08年低價入主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公司, 34%股權, 金力的的錋金屬稀土夠金風用100年。二是有錢的新彊政府會對它繼續大力補貼, 今年金風就吃下了4000萬補貼金, 這個補貼應該都是比較長期的, 新彊政府不補貼這些全國龍頭企業, 難道去補助哈蜜瓜園?

 

.

寫完金風, 又寫下新彊新鑫。新彊新鑫是隻比較低調的正宗資源股, 甚至比大量變新礦股都少人識, 可它是根正紅苗的國企。探礦的公司, 國企和非國企分別實在太大, 不用詳講也明白吧。新鑫採的是鎳(nickel), 和銅。銅大家都很熟悉了, 鎳的主要功用是做不銹鋼, 而不銹鋼最出名是304系列和316系列, 需求主要是做洗衣機內膽、各式廚廁用具、需要抗酸、抗腐的工業器械、對清潔度要求較高的機械如食品工業、醫療工業等。

資源股炒法, 大家都是跟美元的, 也會根資源價格。此外, 就是要看有沒有大擴產。新彊新鑫母公司是新彊有色集團, 整個集團10年前是一塊垃圾。新彊有色現主席袁澤98年入主之後, 大力改革, 令集團每年銷售、增加值以25-30%增長, 今年已經成為以銅、鎳、稀有金屬為三大主線, 產值過百億、純利過15億的巨型企業。

.

 國企不會做假、但會貪污、管理落後是普遍人的想法。我認為, 一個企業能否做大做強、關鍵是人, 主事者是叻人、常人、還是廢人。我沒有機會接觸管理層, 看的方法簡單, 就是看能否掌握行業周期, 是否有遠見。行業周期頂部的時候在做什麼、底部時又做了什麼, 這對周期股而高更為重要。金融海瀟時, 叻人去收購, 去改組, 去大改革; 常人抱著錢, 加固防守;廢人比人迫倉, 比人搵著數。新鑫0710月上市, 時機好得不得了, 拿著一大筆錢, 0812, 5.4億收購三座黃山、香山銅鎳礦, 估計鎳儲量15萬噸、銅儲量9萬噸;092月收購一間鎳煉廠, 大幅增加鎳和銅原料「水淬金屬化高冰鎳」的產能。我認為, 新鑫的管理層是叻人。

.

 集團跟著進行大幅技改工作, 用上市所獲資金做的12.7億喀拉通克銅鎳礦採礦、選礦、冶煉技改擴建項目剛於20101015投產、將帶來每年近萬噸的銅鎳新產量, 總值2.5億的阜康冶煉廠年產1.3萬噸電解鎳及配套1.2萬噸陰極銅的技改項目亦將於2010年底完工。至於新收購的三大礦, 就會2011年投產。以2010年上半年計, 新鑫只是賣出3000噸鎳、2000噸陰極銅、500噸銅精粉罷了。由於大礦大廠今年年底才投產, 再加上有些地質開支、挖礦開支不能資本化, 今年業績好極有限。還有一點, 去年極寒, 新彊零下50, 溶雪之後大水, 令銅礦上半年停產了一段時間, 可能也會造成多多少少的損失, 年報上看不出來, 應不算大。但總不成年年都水浸掛,但明年應是亮麗的。

.

還有一樣更重要的, 就是新鑫老總袁澤今年已61, 理論上已是退休年齡。還記得嗎? 袁澤同是母公司新彊有色的老總,而袁澤自己又擁有300萬股零換購價的option, 08年領新鑫的董事薪金是40, 東方有色的恐怕也不多。即是說, 在一個正常人的角度, 盡力谷大間公司, 谷高d option. 如何谷高呢? 注資。http://www.zdy333.com/news.asp?ar_class=014006&ar_id=1568292 原來除左上市公司新鑫之外, 母公司新彊有色也在海潚中收購了一座銅礦山、正準備注入上市公司, 另外再分別組兩家上市公司注入黃金礦和稀有金屬礦。這阿舍勒铜礦, 可是中國的第二大銅礦! 我個人的見解是, 注資一定和option 有關, 而且以袁澤這個看時機這麼準的人來說, 把握時機會是更優先的考慮。 再推一步說, 如果時機到了, 新搞上市的工夫還沒有做好, 把黃金業務和稀有金屬業務都注入香港上市公司, 還是絕對有可能的, 只要香港的股價夠高的話。這是contingency plan, 亦即是話, 管理層其實是有很大的意願要股價高一點的, 61歲了, 時間無多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