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經:討論區網站值幾錢?
1 :
GS(14)@2011-07-23 21:15:19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3&sec_id=15307&art_id=15456972
Fevaworks從高登賺錢的方法,是靠催谷網站流量,繼而再將用戶引去登記 IT課程。即使到現在,高登大部份位置最好的廣告,放的都是 Fevaworks的課程廣告。此外,鮮為人知的是,在最初兩三年, Dr. Jim先把高登以出租的形式,授權並交由 Fevaworks經營管理,後來真的無心戀戰,才把心一橫,把股份都悉數售予 Fevaworks。故事往後的其他發展,《壹週刊》曾經報道,大家也可以在互聯網上輕易搜尋到。
有機會記錄這個傳奇網站的歷史,我感到相當榮幸,但我最希望見到的,還是這個網站可以一直維持現狀。天佑高登!
2 :
草帽(1253)@2011-07-23 21:56:06一個仙都唔值. 呢D討論區網站連我都可以起十個八個. 值錢既只有入面既內容,文章同人流. 不過以高登黎講, 值過千萬又真係太過離譜.
3 :
GS(14)@2011-07-23 21:57:35我覺得高登值一千萬唔過份,因為18萬用戶都是實人,每個都可以賣到廣告,如果值100元一個人,都值1,800萬
4 :
草帽(1253)@2011-07-23 22:06:49網站既廣告效益畀傳統傳媒較難估計. 不過妳咁計我又唔覺得錯, 最多打折頭.
5 :
GS(14)@2011-07-23 22:22:21100蚊唔多啦,例如你在一個區寄2,000封信,每封都90仙,我一個月都收唔少跌吉信,最少2-3封,你計計下,如果一次服務給全部會員收一個貴2倍的價錢,假設一個月有2次,一個月就是36,000,一年就是432,000,以近期網站的市盈率20倍計,這項業務已經值864萬。
http://www.hongkongpost.com/chi/services/circular/index.htm
6 :
200(9285)@2011-07-24 00:47:04咁rf值幾錢?
7 :
Sunny^_^(11601)@2011-07-24 07:11:21之前MTR賣客戶資料都有價啦.D人要資料都係為左send廣告比人炸.另外FB每一個點擊廣告既成本係0.4X美金呢.
8 :
GS(14)@2011-07-24 13:18:106樓提及
咁rf值幾錢?
以近期的收入計,我想30萬一定值
9 :
Sunny^_^(11601)@2011-07-24 22:36:53咁少.你賣多D廣告既話未得囉.可以谷高個PE呀.
10 :
龍生(798)@2011-07-25 00:41:44咁又一定唔止咁少既....
俾的信心自己啦
11 :
亞力士(1473)@2011-07-25 01:06:55如果賣左 你地跟手走埋 係咁上下
12 :
Sunny^_^(11601)@2011-07-25 09:47:34係呀,如果賣左既話都會有好多人都走埋.而家回應既人數有幾百人.我諗最少有1成會走啦.
13 :
passport(1491)@2011-07-25 15:27:41但係咪會有條件呢?
買家無理由咁苯比你地走
14 :
Sunny^_^(11601)@2011-07-25 17:28:55但係我唔上網,佢都迫唔到我上嫁啦.
15 :
GS(14)@2011-07-25 21:02:1110樓提及
咁又一定唔止咁少既....
俾的信心自己啦
計到好盡啦,除非加多D廣告啦
16 :
GS(14)@2011-07-25 21:02:27之前同你講要加pw的原因在此
世說新經:全城遍佈撳錢機會
1 :
GS(14)@2011-07-30 12:28:4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78538
早兩天,跟電台中人飲咖啡,在座的有人創業,有人已賣盤,大家都是香港人,聊得最起勁的,是上流和互聯網創業之間的關係。
有人問,大部份本地年輕人覺得沒機會上流,覺得好學歷也沒保障,覺得沒未來,怨這怨那;反之卻有極少數同齡一輩,早看到互聯網潛力,沒跟大隊行舊路,有人或放棄做律師或投行的高薪厚職,毅然加入互聯網行業,領取微薄薪水;兩者間,為何有那麼大的分別?
相信其中原因是視野,因必須知道搞網創業的遠景,知悉潛在風險及回報,加上創業基本法則,才能真正去做吧!由於本地互聯網市場不大,亦缺乏這類資訊,但若有心找資料,沒甚麼必讀書本和心法在 Google找不到;機會,總是留給主動爭取的人。說到機會無窮盡,電台朋友聽了納罕,問道:「其他行業或其他時代,總有創業者吧,真有那麼特別嗎?」
互聯網改變行業模式
以 HTML5為例,最近兩年資金湧向開發手機 Apps的公司,但當 HTML5標準成熟之後,基本上手機瀏覽網頁、一個廣告、一條微博,全是 Apps,不再需要開發手機 Apps。前後不過數年,舊式企業如何應付?只得向擁有技術的 Startup求助,甚至收購,溢價雖難免,惟至少買到時間和時機。
不要說舊式企業,就連 Google,也給自己技術絆倒,自從搜尋質量被 SEO污染,部份原本順理成章的市場,如網上約會和房地產,皆讓路其他 Startup,但需要時, Google可重金收購心儀的技術或公司,例如 Android。更重要是,雖然現在全球經濟,包括歐美均努力地槓桿化,但美聯儲開動鈔票機的機會還是很大,資本依舊相對便宜,對美國以外的國家可能是壞事,但對有心找投資者的 Startup卻是好事。
的確,世上總有一班最不甘平凡的人創業,問題是科技變得實在太快,短短十年,互聯網幾乎影響世界所有行業,部份因而改變經營模式,部份可能已不存在;這種背景下,舊有大企業來不及反應,或根本不想有反應,機會自然留給新一代 Startup。若改變稍慢,舊式企業實力雄厚,可慢慢學習,毋須向人求助。
世說新經:港博客市場有商機
1 :
GS(14)@2011-08-06 14:36: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99291
無懼 Google競爭
有日遇上公關 J,大家於互聯網認識,其公司專門做博客推廣,專門幫品牌與企業的博客落廣告同鱔稿,業務遍佈亞太區,但進軍香港就一年都未夠。跟他談論 Google+與微博這類網上新玩意,應該搶佔不少博客的風頭及流量,問及他有沒有受到影響,誰知他好樂觀表示公司「大把彈藥」,而且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已做到佔據七、八成市場佔有率,雖然香港遲起步,但勝在廣告市場需求大,難就難在本地博客數量未算多,而且並未太接受付費寫文的模式。
之前都有人找過我,我拒絕了
2 :
龍生(798)@2011-08-07 17:18:25可否講下當時詳情係點? pm, mail, 呢度, 都可以架
3 :
GS(14)@2011-08-07 18:07:22都是send 個 mail 不停騷擾你啦
4 :
龍生(798)@2011-08-07 23:16:02嗯...你沒有被打動嗎?
5 :
GS(14)@2011-08-08 23:01:414樓提及
嗯...你沒有被打動嗎?
無
世說新經:科技霸權唔易做
1 :
GS(14)@2011-08-13 22:22:39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519638
本欄才寫過 HTML5不久,分別賣書及賣電影的 Amazon和 Walmart,真的推出 HTML5網站,繞過 iTunes Store的抽佣政策,相信所有不滿 Apple霸權的朋友,這次都一齊拍爛手掌。
點解 Apple係霸權?任何公司或集團,喺任何範疇有壟斷嘅地位,有佢講冇人講,基本上都會被稱為霸權。 Apple喺唔止一個行業地位舉足輕重,早兩個月推出嘅 in-app subscription,又要求所有商家若經 iTunes上客,就必須同佢哋分享 30%收入,聽落真係幾惡,唔俾人話霸權就怪。
之但係,今次暗渡陳倉嘅 Amazon同 Walmart,何嘗唔係另一個範疇嘅霸權? Amazon係實體書同電子書市場,幾乎趕絕傳統書商同出版商, Walmart係世界上最大嘅僱主,與其說成功扳倒 Apple,倒不如說霸權間嘅角力。事實上,問每個做生意的,都想成為一方霸主,盡量避免有後來者競爭,這樣生意才能長做長有,股東利益才有保障。
須靠真本事打江山
不過,互聯網與生俱來係最自由最開放嘅地方,喺網上做生意,要做到有地產、醫生、律師之類嘅霸權同壟斷地位,係唔可以單靠傳統方法,透過跟政府打交道或立法去保護自己行業利益。想做互聯網霸權,相對而言,要靠真本事打江山。
舉個例,科技界開發軟件和開發遊戲等,很明顯就不是霸權類的生意模式,一來開發軟件人人可以做;二來大部份軟件和遊戲的生命周期很短暫,很快被同類產品取代,一個 iPhone軟件即使很多人下載,估值都無法計算得好,換個說法,實情在互聯網時代做內容,很難成為霸權。
相反,建基於技術、社群、平台等模式的生意,像 iTunes、 Amazon、 Google、 facebook等公司,越早跑出越有利,別人就算有錢,想學想追,連門路都沒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科技霸權。
世說新經:與其仇富 不如學理財
1 :
GS(14)@2011-09-24 14:52:4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42132
最後結果,儲起的錢,當然並沒有真的拿去交學費。反而讀大學嘅時候,見到唔少同學仔,未畢業就已經碌爆信用卡,仲唔只碌爆一張。結果,一個個未畢業先破產,打工 7、 8年後先至接近還清卡數。呢種現象,究竟算係教育嘅失敗,抑或只係社會嘅自然發展,我真係唔係好識分。尤其係當大家睇見刻下歐洲、美國的危機,連堂堂大國,基本上都一樣債務纏身,試問又點可以強求年輕人?
近年在年輕人的圈子裏,流行仇富,因為他們自我、對生活有要求,卻看不見明天,覺得沮喪,尤其大學畢業出到社會工作過幾年的,感受更深。這促使到不少人投身社運,爭取政治改革,希望扳倒政府,但骨子裏,仇恨的可能是富人或者工作時遇到的老闆。
...
其實答案很簡單,要擺脫困境,要有自由有選擇,必須要有足夠的條件,要有條件的就要學好理財。如果生活需要憂慮明天沒錢食飯,沒錢養家,哪有心情為理想拼搏?而終日憂這憂那,身體健康都不會好。人生苦短,做任何事情,金錢不應該是目標,但沒有錢,就像要開一輛沒有汽油的車子,你甚麼地方都去不到,甚麼理想、夢想都要成為泡影。
以前我說:「與其跟大隊仇富,倒不如創業」,現在,我卻說:「與其跟大隊仇富,倒不如學好理財,然後走自己的路。」
2 :
passport(1491)@2011-09-24 15:07:23其實我反而覺得理財先係最緊要
但好難學得識
3 :
龍生(798)@2011-09-24 15:13:07似易實難...我以前成日心諗, 點會有人借貸過渡架...
計住咪得lor...
而家先發覺....真係知易行難
4 :
GS(14)@2011-09-24 15:14:05生活不用太多錢,最麻煩是搞呢搞路花得多
5 :
passport(1491)@2011-09-24 15:14:093樓提及
似易實難...我以前成日心諗, 點會有人借貸過渡架...
計住咪得lor...
而家先發覺....真係知易行難
無錯
我以前都係咁諗
但原來有時d野
引誘黎到
你好難抗拒
6 :
passport(1491)@2011-09-24 15:15:164樓提及
生活不用太多錢,最麻煩是搞呢搞路花得多
生活用錢唔多
但買股用得多錢
7 :
GS(14)@2011-09-24 15:18:23所以就唔借啦
8 :
passport(1491)@2011-09-24 15:19:037樓提及
所以就唔借啦
但好多人避免唔到
9 :
亞力士(1473)@2011-09-24 15:40:05最賤係d財仔 叫人借錢消費 溝女送禮 唔係就你唔愛我
10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5:45:29有時扮埋好人咁...
11 :
superkkw(6672)@2011-09-24 15:47:38有個成口rap既財仔,響廣告係拎住張紅衫響度fing,仲露骨
12 :
游浪潮(3792)@2011-09-24 15:48:29每次看到安信兄弟既廣告,小弟都會十分開心
13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6:18:4111樓提及
有個成口rap既財仔,響廣告係拎住張紅衫響度fing,仲露骨
低B教埋咁,害埋下一代,其實佢是東亞附屬
14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6:19:2512樓提及
每次看到安信兄弟既廣告,小弟都會十分開心
真是好鬼搞笑
15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6:19:59呢個最好睇
16 :
barryruger(14987)@2011-09-24 16:21:42乜春"衣食住行都要錢", 真係歪理至極, 如果一個人咁到搞唔掂, 唔Q好做野拎公援囉, 仲借乜財仔?
17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6:24:01就是你知道個bottom lime在哪,根本就不用借錢
18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6:24:30班商家佬鋪鋪想害死你先高興
19 :
龍生(798)@2011-09-24 17:27:37點解可以咁低能架....的廣告, 救命呀
20 :
passport(1491)@2011-09-24 17:28:21但好多人信呢
如果唔係點解拍完一個又一個
21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7:35:3819樓提及
點解可以咁低能架....的廣告, 救命呀
so funny for this ad, Promise is the most low b ad
22 :
tom2288(5941)@2011-09-24 17:40:34廣告好似洗腦咁, 日日講, 借錢好平常, 好方便, 人人都要借, 日日都可以借, 無錢就要借, 聽得多真係會中毒!
其實人大咗先開始學理財係好難, 理財最好係從細開始, 依d係一個習性, 唔係一兩日就改得到!
23 :
龍生(798)@2011-09-24 17:42:25嗯, 習慣成自然...好似的人供慣左樓, 突然叫佢唔供, 佢地都唔舒服咁...
24 :
passport(1491)@2011-09-24 17:49:1722樓提及
廣告好似洗腦咁, 日日講, 借錢好平常, 好方便, 人人都要借, 日日都可以借, 無錢就要借, 聽得多真係會中毒!
其實人大咗先開始學理財係好難, 理財最好係從細開始, 依d係一個習性, 唔係一兩日就改得到!
細細個就學儲錢
有良好既洗錢習慣
應洗則洗
25 :
greatsoup38(830)@2011-09-24 17:52:1923樓提及
嗯, 習慣成自然...好似的人供慣左樓, 突然叫佢唔供, 佢地都唔舒服咁...
呢D叫地主教候群
26 :
passport(1491)@2011-09-24 17:55:4625樓提及
23樓提及
嗯, 習慣成自然...好似的人供慣左樓, 突然叫佢唔供, 佢地都唔舒服咁...
呢D叫地主教候群
我都想做地主教
最好做到地主教教主
27 :
superkkw(6672)@2011-09-24 21:30:41冇計啦
最近有個新聞講1/5港女唔會同冇物業既男人拍拖,為左傳宗接代,買(或被買樓)樓少不免的
28 :
greatsoup38(830)@2011-09-25 11:39:42咁呢D女人識佢都罷
29 :
游浪潮(3792)@2011-09-25 13:45:34看 age range 吧,如果人到中年還係身無財物,好多女性也會望而卻步
但如果是正直盛年,有一顆上進的心,也有不少女仔選擇大家一齊捱
30 :
GS(14)@2011-09-25 14:36:58咁都是有錢才想了
31 :
200(9285)@2011-09-25 15:53:0029樓提及
看 age range 吧,如果人到中年還係身無財物,好多女性也會望而卻步
但如果是正直盛年,有一顆上進的心,也有不少女仔選擇大家一齊捱
我公司d廣告仲衰,sell 溫情‧
32 :
200(9285)@2011-09-25 15:55:10delete
33 :
游浪潮(3792)@2011-09-25 15:57:23果時讀大學,其中一科 Marketing 既話廣告最高境界不是 sell function / price,係 sell emotion
閣下公司有前途﹗
34 :
200(9285)@2011-09-25 15:58:5333樓提及
果時讀大學,其中一科 Marketing 既話廣告最高境界不是 sell function / price,係 sell emotion
閣下公司有前途﹗
marketing 班人掂姐,不過走了唔少人‧
35 :
CHAUCHAU(1254)@2011-09-25 21:36:3030樓提及
咁都是有錢才想了
正如我頭像字句:
男人只要有了錢
到處都有女人緣
世說新經:網絡 23條扼殺創意
1 :
GS(14)@2011-11-26 16:33:20真是有無搞錯先,如果大家開放有火花,點解唔開放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36088
《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向來被視為「網絡 23條」,事實上世界各國有關版權的立法,都被視為對網上自由的限制。在香港,那叫《版權修訂條例》,在美國,那叫 SOPA( Stop Internet Piracy Act),計劃限制載有版權內容的網站,結果美國網民及科技公司群起攻之。
不難想像,若當年就有 SOPA, YouTube絕不可能誕生,今天也就沒有 Justin Bieber和許多在 YouTube綻放的明星;甚至於,就連 facebook、 twitter、微博等在未紅遍網絡的時候,已被版權擁有者,拿着版權法例的尚方寶劍殺掉。試想像,倘若世上從來沒有 twitter和 facebook,後來的中東民主革命和中國的茉莉花革命,又有可能發生嗎?有可能奧巴馬亦隨時當不上總統。香港政府要說服香港人,修訂《版權條例》,網上惡搞和二次創作都不獲得豁免,其背後沒有政治目的和任務,還會有香港人相信嗎?
政府應鼓勵科技發展
科技進步,生活模式改變,賺錢方式同樣要變。對舊有商業模式依依不捨,而不開拓新產品、新模式的人,只有兩種:失敗者和既得利益者。 2010年美國的電影、音樂和電腦軟體等版權產業的收入,總計達 9318億美元,佔 GDP約 6.4%,難怪無所不用其極,包括促使政府立法加強版權收入的保障。
但最荒謬的,是蘇錦樑打着「與時並進」的旗號來介紹《版權條例》修訂。這些年來,出版業受惠於印刷技術,唱片業受惠於多媒體技術,電視業受惠於廣播技術,他們享受了科技發展的成果,來到今天,他們卻不想適應,不想科技繼續前進和進步?這就是所謂的與時並進嗎?
科技,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一個文明社會應該加以鼓勵,而不是加以制約。的確,香港從來不是一個科技行先的城市,但基於互聯網的發展,近年至少出了幾個達到世界水準的代表作,靠自己實力打出名堂,他們沒有打算要政府支持,只求政府不要胡亂立法妨礙就好了。
尹思哲
2 :
KENLIN(17685)@2011-11-26 22:52:10挑, 靜係識得好似作通識科D議論文, 有種就激烈反對啦, 呢D惡法擺明保護D有錢佬同獨裁者啦, 叫你D賤民唔好以為識上網就大曬!告到你D冚家鏟呀
[尹思哲]世說新經:香港不配講創意
1 :
GS(14)@2012-01-07 13:51:49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60712
未來五年,智能手機將於已發展國家全面普及,再五年,又再於開發中國家全面普及,代表未來幾年,世上任何一個人,如果做智能手機的產品,潛在市場就有 20億用戶,這個數字還要一直膨脹下去。與此同時,這個範式轉移,將於各行各業帶來無數的不能避免的改變,換言之,就算 this city is dying,在創業者的眼裏,世界還是充滿了希望和機會。
但無可奈何,向一群抽水為活的政客講創業精神,他們永遠不會明白,甚至更不明白,當一個 16歲英國男孩自己產品惡搞全球老土網站,被世界譽為天才,相反一個 16歲香港男孩在高登起底改圖,卻要面對起訴,這個社會根本不配講創意。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