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恐怖組織IS第三次公布斬首視頻 處決英國人質警告卡梅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59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英國,卡梅倫,伊拉克

(上圖為本月2日IS發布斬首第二名美國記者時威脅將再處決一名人質的視頻截圖,西方媒體當時推測,此人系英國救護工作人員David Haines。)

距上次公布斬首殺害第二名美國記者未滿兩周,中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又在相關組織網站上發布了第三段將人質斬首的視頻。英國政府此後確認,英國籍救援工作人員David Haines慘遭IS斬首確系事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述第三段視頻名為“給美國盟友的教訓”,其中恐怖分子公開表明,疑為Haines的人質遇害應歸咎於英國首相卡梅倫與伊拉克政府及伊北部庫爾德自治區地方武裝合作,聯手打擊IS。

視頻畫面顯示,一名操著英國口音的黑衣蒙面人站在身著橙色連衣褲下跪的Haines身旁,說道:

“這個英國人必須為你——卡梅倫為庫爾德自由戰士提供軍援的承諾付出代價。”

“你自願加入了聯盟,和美國一起打擊IS,就像你的前任托尼·布萊爾做的那樣,和歷任沒有勇氣對美國人說不的英國首相是一丘之貉。”

視頻結尾出現了另一名被劫持的人質。恐怖分子聲稱,如果卡梅倫繼續支持打擊IS,將殺害該人質。監控伊斯蘭聖戰主義者活動的私人情報機構SITE Intelligence在Twitter上發帖稱,那名人質同樣是英國人,名叫Alan Henning。

 英國外交部發布聲明稱,一切跡象均顯示,IS發布視頻公開的將英國公民David Haines斬首一事確為事實。

卡梅倫發布聲明,將IS上述斬首的暴行斥為“赤裸裸的邪惡行徑”。聲明稱:

“殺害David Haines是赤裸裸的邪惡行徑”,“我們將竭盡所能追捕這些兇手,無論耗時多久,定要將他們繩之以法。”

從上月19日開始,IS已在間隔不足兩周時間內先後公布將兩名美國記者斬首的視頻,並指明殺害人質是因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堅持轟炸IS。

本月2日,在殺害第二名美國記者Steven Sotloff的視頻中,結尾處鏡頭里出現了據悉是穿著橙色連衣褲跪下的Haines。當時站在Haines身邊的黑衣蒙面IS武裝分子說:

“我們借此機會警告那些加入美國邪惡聯盟反對IS的政府。”

此後美國NBC確認Haines的身分是一名從事急救工作的護工,曾在英國軍隊服役。一家民間和平組織“非暴力和平力量”(Nonviolent Peaceforce)的發言人向NBC透露,2012年Haines從事該組織的安全工作,2013年初據稱在敘利亞被劫持。

本周三,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透露,已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決定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稱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將再派遣美軍475人赴伊拉克,但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

據美聯社次日報道,最新發布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今年5月-8月調查評估報告預計,IS武裝分子已經由此前預計的約1萬人增加到目前的2萬-3.15萬人。

CIA的發言人Ryan Trapani向美聯社透露,自IS在中東戰場多次取得勝利並宣布要成立伊斯蘭帝國“哈里法”(caliphate)後,一批武裝分子踴躍加入該組織。

同在本周四,德國與英國外交部均表示,不會參與打擊IS的空襲行動。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當時說“英國不會參加在敘利亞的任何空襲”,但完全支持美國組建反IS國際聯盟的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46

美國對敘利亞境內恐怖組織IS發動首次空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50

美國國防部宣布,美國及盟國開始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目標。國防部發言人John Kirby少將表示,此次空襲動用了戰鬥機與轟炸機以及“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官員透露上述盟國有沙特、阿聯酋、約旦巴林等國,並未說明首次空襲的詳情。

據路透報道,至少120名伊斯蘭聖戰者在此次美國為首的空襲中喪生。人權組織Syrian Observatory稱,除70名IS武裝分子外,還有50名死者是基地組織武裝分子 。美國官員稱,美國將持續打擊敘利亞境內IS武裝,打擊的步伐將取決於目標。

今日晚些時候,以色列宣布擊落一架敘利亞戰機,稱該機以“產生威脅的方式”飛入以色列領空。但敘利亞方面稱,被擊落戰機並未飛經以色列,這是以方挑釁行為。這意味著。以色列借美國發動敘利亞空襲之機,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宣戰。

伊朗總統魯哈尼則是表示美國領導的敘利亞空襲是非法行為,應該得到敘利亞政府認可。

今年8月以來,美國已經對伊拉克境內的IS武裝發動了150次空襲。本月上旬,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其講話稱,

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美軍的空襲將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通過一套全面的持續反恐戰略,我們會削弱、最終摧毀IS。”

奧巴馬公布的戰略包括擴大對IS現有的空襲範圍,打擊進犯伊拉克及鄰國敘利亞的IS目標,還會討論加大對兩國抵抗IS部隊的支援。同時,他明確表示不會派美軍參加地面戰鬥。

奧巴馬還將宣布支持參與打擊IS的多個盟友,包括中東與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

此後美國國務卿克里稱,已有50多個國家承諾加入打擊IS的聯盟,包括埃及和其他多個阿拉伯國家。

昨日IS發言人在網上發布聲明稱,“戰鬥的勝負不能由空襲決定”,放言美國單憑空襲無法擊敗IS,美國將被拖入地面戰,最終失敗。

以下BBC圖表總結了8月8日-9月15日美國對伊拉克境內IS的空襲次數和打擊地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空襲,恐怖組織,IS,美國,伊拉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19

美國“狂轟濫炸”恐怖組織:炸敘利亞一天相當於炸伊拉克一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36

昨日美國宣布對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發動首次空襲。事實證明,美方對此次空襲給予極大重視。僅空襲首日一天內,美軍投入敘利亞境內的炸彈與導彈數量幾乎相當於空襲伊拉克境內IS一個月的量。

美國國防部下屬中央司令部公布,在與沙特等五個阿拉伯國家聯手打擊IS的首日空襲行動中,美軍動用了200枚炸彈,其中大部分為精確制導炸彈,美軍的兩艘軍艦還發射了約47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其消耗彈藥的數量與今年8月8日到9月10日美軍空襲伊拉克不相上下,當時一個月內投入了炸彈及導彈合計253枚。

不僅投入大量彈藥,美軍還出動了最新型的武器,包括F22猛禽戰鬥機、“死神”(Reaper)無人機。這是F22猛禽戰機將近十一年後首次在戰場亮相。此外,投入空襲的“戰斧”式巡航導彈也是軍火制造商雷聲公司推出的最新式導彈,它能在飛行中途重新定位。

美國,恐怖組織,IS,敘利亞,空襲,伊拉克

此次空襲的目標包括IS的占領區、儲存設施,甚至還有金融中心。美國國防部發言人John Kirby少將表示,第一晚的空襲“只是開始”。昨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作戰指揮官 William Mayville中將表示,要深入打擊IS的構成組織,因為要設法幹擾他們的支援基地。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官員表示,美軍第一波空襲打擊了IS的軍事領導人、訓練營及控制中心,並承諾該多批次空襲是“一場持久戰役的開端”,可能持續多年。

截至美軍開始空襲敘利亞的昨日,今年8月以來,美國已經對伊拉克境內的IS武裝發動了150次空襲。本月上旬,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其講話稱,

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美軍的空襲將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通過一套全面的持續反恐戰略,我們會削弱、最終摧毀IS。”

奧巴馬公布的戰略包括擴大對IS現有的空襲範圍,打擊進犯伊拉克及鄰國敘利亞的IS目標,還會討論加大對兩國抵抗IS部隊的支援。同時,他明確表示不會派美軍參加地面戰鬥。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評論,首輪空襲意味著,奧巴馬對中東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過去三年,奧巴馬一直頂住了美國政府加大介入敘利亞事務的壓力,而他競選總統時的承諾之一就是結束美國在中東的戰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恐怖組織,IS,敘利亞,空襲,伊拉克,美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81

伊拉克總理:恐怖組織IS謀劃襲擊美國法國 目標或包括地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96

周四,彭博新聞社報道,伊拉克總理阿巴迪表示,從被伊拉克俘獲的士兵那里獲得消息,恐怖組織IS謀劃襲擊美國和法國,目標可能包括地鐵。伊拉克已將此消息通知美國和法國。

is20140925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表示,今天早上獲得消息,消息源是被伊拉克俘獲的士兵,看似可靠。消息稱恐怖組織IS謀劃襲擊美國和法國,目標可能包括地鐵。

消息出來後,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稱,沒有證據支持IS意圖對美國地鐵系統發動恐怖襲擊。

本周,美國國防部宣布,美國及盟國開始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此次空襲動用了戰鬥機與轟炸機以及”戰斧“巡航導彈。在打擊IS的首日空襲行動中,美國及盟國動用炸彈和“戰斧”巡航導彈約合247枚,數量幾乎與空襲伊拉克第一個月的不相上下。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稱第一晚空襲只是開始。

恐怖組織IS也不甘示弱。在美國發動空襲後,IS方面表示,美國單憑空襲無法擊敗IS,美國將被拖入地面戰,最終會失敗。

周四,美股低開,隨後一路下挫,與該消息公布時間大體吻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17

恐怖疫癥埃博拉的危與機:來自業內專家的解讀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07&extra=page%3D1

恐怖疫癥埃博拉的危與機:來自業內專家的解讀
作者:格隆匯 Chris

埃博拉肆虐,人心惶惶,昨天歐洲所有股指因此大跌。在病毒面前,人類有多不堪一擊?有無醫治方法與藥物?研究機會在哪里?我們特地請到格隆匯會員,醫藥領域專家Chris為我們解讀埃博拉病毒的相關藥品以及醫藥類公司,供大家參考。

以下是來自Chris的分享:

小時候看過幾遍電影“卡桑德拉大橋”,那情節就是埃博拉這樣的病毒擴散在世界的後果。如今埃博拉病毒尚未大規模擴散在歐洲與北美,但苗頭真是相當不妙。昨天西班牙產生第一位本土感染的埃博拉患者,同時美國第一位埃博拉患者宣告死亡。我們是否在見證一個大規模疫情發生的早期階段?我們只能祈禱這不要發生!

埃博拉病毒只有幾天潛伏期,發病後死亡率高達50%-90%,且死狀甚懼,完全符合中國的七竅流血暴死。最新的情況:3,439人已經死亡,受感染者尚有 4,000,他們當中的一大半將會死去,那麽很快我們會聽到死亡超過一萬人!歐洲與北美在感染數人後開始出現死亡。而這一切僅僅只用了三個月。最要命的是,我們沒有知識,沒有藥物,沒有時間。基本上除了隔離,大部分患者只能等待死亡。

言歸正傳,看受益股。實際上由於一種病不爆發,我們人類就不去投資研發疫苗和藥物,等病爆發時,我們手上沒有一個像樣的武器,這就是當下抗埃博拉藥物的現狀。於是出現了病急亂投醫的狀態。因此炒作這些股票,其實是來到了醫學的最前沿,最冒險的部分,好在你的冒險和政府是在一起的。

以下梳理的是少數幾浮上水面的抗埃博拉藥物以及相關公司。這里面的驚喜無疑是含有一家港股上市的醫藥公司。

藥物一: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生產的ZMapp,這款最近多次曝光的藥物在十幾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子身上有效,尚未對人試驗,由於埃博拉的迅速傳播,美國政府無法依照正常流程審批,只好允許該藥物立刻用於人類。最早使用者包括在8月初死亡的西班牙牧師Miguel Pajares。目前看對部分人產生效果。兩位美國人Nancy Writebol 和 Dr. Kent Brantly感染病毒後使用了ZMapp並康複,但醫學界沒有肯定該藥物的作用,因為沒有時間研究。而且Brantly同時接受了另外一位已經康複的美國人的血清,這或許是他好轉的原因,目前醫學界尚未定論。不過康複者的血液被當做寶貝使用,用來救治已經染病的人士。ZMapp的生產依賴美國雷諾煙草公司的煙草提取技術,但擴大廠房需要幾個月,種植煙草需要一個多月,因此生產一批藥物需要數月時間。因此,我們看到現在情況是埃博拉患者急需救民藥物,但生產商無貨。另外,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而一些投資者開始考慮轉炒雷諾煙草公司。

藥物二:屬於加拿大上司公司Tekmira(TKMR)的一款藥物TKM-Ebola。該藥僅僅只做了一期臨床就被美國政府緊急批準去非洲救火。8月9日該股因該消息大漲40%,並很快升了70%。在臨床中,在感染埃博拉病毒24小時或者48小時後,83%的靈長類動物接受治療後存活,而當治療時間推遲到72小時,存活率也達到了67%,而對照組則全部死亡。這已經顯示了該藥物的療效,盡管只是臨床一期。我們看到,接受該藥物使用的美國患者Rick Sacra本身也是一位醫生,他目前已經康複,但需要留意他也接受了其他康複者的輸血。無人能夠回答是藥物的作用,還是輸血的作用。另外一位患者Mukpo正在接受該藥物治療,同時接受了康複者的輸血,Mukpo是生是死等待新聞公布。因此,醫學界沒有肯定該藥物的作用。

藥物三:中國四環藥業公司的jk-05。該藥物是軍科院研究的產品,相信屬於國家機密,目的也是產出後供給中國的軍隊使用為先。今日四環公司的公告曝光了與軍科院合作,作價1000萬購買該藥物的權益,作為軍隊收儲(具體參加公告信息),從而讓我們驚覺中國在抗埃博拉領域的研究成果。面對埃博拉病毒大爆發的緊急情況,中國政府上月已經輸送一批藥物去非洲,目前尚未有效果方面的報道,主流媒體關註的依然是美國的藥物。需要指出,該四環公司參與的jk-05藥物已經在軍科院研制了5年,根據醫藥的研發流程,相信是達到某個程度,我們也祝願它達到了某一個程度,我們更加祝願該藥物能夠取得一定療效。如果埃博拉恐慌持續發酵,那麽四環是港股唯一一家概念股,將可能出現一波大漲。

藥物四:屬於上市公司Chimerix(CMRX)的藥物brincidofovir,該藥物仍然在試驗階段,但逼不得已施用在美國人鄧肯身上,但昨日該病人宣告死亡,成為美國首例死於埃博拉病毒的人,因而市場疑慮該藥物的有效性,並導致公司股價大跌13%。鄧肯在入境美國前已經感染了病毒,並且被誤診,醫生開了一些抗生素給他。直到確認他患上埃博拉,估計為時已晚,再用藥則效果大減。是否因為用藥太遲導致藥物療效不顯著,當下已經沒有人沒有時間去研究這個人身上的科學了,人們又將目光投向下一位患者。

藥物五:最新公布由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發出一種模擬肽,正處於試驗階段,具有廣譜的作用,可以抗擊幾種埃博拉病毒。由於是最新消息,且沒有任何試驗數據公布,且尚未運用於人類,需要進一步跟蹤。沒有相關上市公司涉及。

藥物六:拉米夫定。病急亂投醫之下,非洲的醫生在絕望中使用抗艾滋病藥物拉米夫定醫治患者。根據CNN在利比里亞的報道,來自一個醫生的使用,結果15人中13人生還,死亡率從原來的70%下降至13%。這是抗埃前線的白求恩們的選擇,沒有醫學上的證實。該藥物的生產商是大名鼎鼎的葛蘭素史克公司。如果該藥物真是如此有效,或許會收獲羅氏制藥的明星藥物特敏福在抗SARS中的巨大勝利。

最後,鑒於埃博拉病毒的發展態勢每日都有變化,相關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也在演進,投資者須密切跟蹤相關動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74

倒賣石油發大財 恐怖組織IS年入8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42

IS,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石油,中東

美國市場信息與分析服務供應商構IHS Inc.近日報告預計,伊斯蘭極端分子為首的“伊斯蘭國”(IS)僅向黑市出售石油一項,一年就可非法賺取8億美元,約合每日200萬美元。兩個月前,華爾街見聞文章已提到,IS用走私石油、搶劫、綁架勒索多種手段大肆斂財,曾負責金融情報工作的美國官員稱其為“可能是我們已知的最富有恐怖組織”。

IHS昨日公布的報告估計,目前IS日產石油5-6萬桶,該組織控制的伊拉克與敘利亞地區產能可達每日35萬桶。據彭博報道,報告的一位執筆者Bhushan Bahree接受采訪時稱:

“這(出售石油)為他們的許多軍事和其他活動提供了資金,助長了這些活動。為了便於論證,我們假設他們的產能減半,那他們(一年)也有4億美元進帳,這可比其他一切我們所知的融資來源高很多倍。”

昨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報每桶85.40美元,較6月的今年高位跌去26%。而IHS報告稱,即使作為國際基準的布倫特油價近期明顯回落,IS倒賣石油的平均價格也低得多,僅有每桶40美元。這與今年8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及的美國專家估計均值大體一致,當時他們認為IS的石油售價在每桶25-60美元。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Luay al-Khatteeb稱,伊斯蘭國控制伊拉克北部七座油田和兩家煉油廠,敘利亞東部十座油田中有六座為其掌控。另據布魯金斯學會研究估計,IS控制約60%的敘利亞油田和伊拉克的許多產油資產。

al-Khatteeb指出,IS控制的油田日產能達8萬桶,現在半數都在開采。他估計,IS以原油換取現金或者以物易物每日可獲收入約200萬美元。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導,IS控制地區出產的原油許多都銷往敘利亞的中介機構,然後由中介送往土耳其、伊朗和西亞北部庫爾德斯坦地區的煉油廠。

專家預計,那些參與IS上述交易的國家和個人都不會受到制裁。Bahree提到這一走私倒賣的複雜性:

“很難攔截,該地區走私各類物品的活動可能有幾千年歷史。”

目前美國的空襲並未鏟除IS的車載煉油設備,IS利用它們為己方作戰提供燃料,也用以滿足控制區內的平民生活需要。Bahree認為,轟炸油田的加油站可能是切斷IS石油網絡的最佳方式,因為那里的儲油不便移動,而且難以替代。

能源業咨詢機構Manaar Energy的主管Robin Mills則是認為,如果伊拉克政府希望重新控制IS侵占地區,那些在黑市出售石油的個人和國家就都不會受到歐美制裁,伊拉克也不會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懲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14

加拿大首都發生槍擊案 引發恐怖襲擊擔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52

美國股市,股市,加拿大,恐怖主義

北京時間昨晚,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議會大樓附近一處戰爭紀念碑發生槍擊,外媒獲悉事件造成一名士兵遇害、一名士兵負傷,一名槍手已被擊斃,目前尚未確定是否有其他槍手。槍擊案引發恐怖襲擊擔憂,加大了油價下跌和波音及制藥商Biogen財報不佳帶來的負面影響,美股雖然昨日大多數時候上漲仍以收跌告終。

渥太華警方昨日在Twitter上公布,北京時間昨晚9點52分,在戰爭紀念碑附近發生槍擊事件,有一人受傷。加拿大媒體報導,議會大樓傳出至少30聲槍響。史無前例的槍擊案發生後,警方緊急封鎖議會大樓,並派警隊特種部隊戒備。槍擊發生時正在議會大樓開會發表講話的加拿大總理哈珀安全撤離。渥太華市中心的商鋪和辦公樓均已關閉,全國範圍內恐怖主義擔憂升級。

彭博等西方媒體報道稱,美國官員透露,槍手是加拿大公民Michael Zehef-Bibeau,現年25歲,此前皈依了伊斯蘭教,加拿大政府在得知其將赴海外作戰後將其護照沒收。此人現已被渥太華議會的安保官員擊斃。加拿大國防部官員透露,被Zehef-Bibeau擊中的一名士兵此後在醫院不治身亡。

加拿大媒體還透露,Zehef-Bibeau看上去像個“阿拉伯人”,留著短胡子,蓄著長發。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道稱,加拿大政府最近已將Zehef-Bibeau列為“高風險旅行者”,所以沒收了他的護照,這與本周一殺害兩名士兵的加拿大魁北克省公民Martin Rouleau-Couture的背景相同。Rouleau-Couture行兇後被擊斃,加拿大媒體稱此人希望加入中東地區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

槍擊案加劇了加拿大國內對恐怖主義的憂慮,受其影響,昨日加拿大多倫多股市收跌1.6%。當天公布的美國9月CPI僅環比上升0.1%,意味著美聯儲仍有保持超低利率的空間。可是,加拿大的槍擊案和油價下跌抵消了經濟數據的積極影響,當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跌,道指、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分別下挫0.92%、0.73%和0.83%。

標普500,S&P 500,美國股市,恐怖主義,石油

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與投資策略師John Canally認為,

昨日市場收跌主要源於人們很擔心全球經濟導致的油價走低,渥太華槍擊事件令股市跌勢有所加劇。而如果槍擊案與國內恐怖主義有關,“那它就會對市場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下行)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91

生化戰爭來襲?西班牙警告恐怖組織可能利用埃博拉攻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46

伊斯蘭國,恐怖組織,Ebola,埃博拉,西班牙

西班牙上月發現首個歐洲境內被感染的埃博拉病例。近日該國政府高官發出了埃博拉病毒可能被利用發起生化戰爭的警告,稱中東地區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可能以埃博拉病毒為武器打擊西方。

據西班牙新聞網The Local報道,該國內務部二號人物、負責安全事務的內務部大臣Francisco Martínez本周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來自互聯網的聊天記錄顯示,IS的極端主義分子在謀劃“擴大戰場”,在網絡論壇討論怎樣利用埃博拉病毒攻擊美國等西方國家。

Martínez提到,早在今年7月,名為“伊斯蘭輔助者”(Ansar al-Islam)的恐怖團體就在Twitter網站連續發帖,顯示其在考慮利用實驗室的致命生化產品。9月月中,與IS有關的論壇——“伊斯蘭聖戰士聊天室”的對話顯示,IS恐怖分子討論利用埃博拉作為對付美國的有毒武器。

西班牙國家電視臺(RTVE)報道稱,Martínez透露,還有網上對話顯示,IS的武裝分子在研究怎樣最有效地利用他們從實驗室盜取的致命化學產品。IS的一位發言人也借助互聯網敦促該組織的支持者不惜一切手段殺害西方人,還提到“註射毒物”是可能采用的方法。

據RTVE報道,Martínez認為,有必要采取措施應對極端主義者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挑戰,恐怖組織的網上活動有六大目的:通過宣傳工具威脅敵人、籌備恐怖活動、交換信息、培養極端意識、招募成員和獲取金融支持。

雖然西方國家遭到生化攻擊的威脅增加,但美國政府至今還未承認存在這類危險。上月初,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Jeh Johnson否認了IS正策劃使用埃博拉病毒等生化武器的攻打美國的消息。他說:

“我們並未發現任何可靠的情報顯示,IS企圖使用任何疾病或病毒攻擊我們的祖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39

美國國會批準5770億美元年度國防開支 支持打擊中東恐怖組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64

國防,軍費,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伊拉克,敘利亞

在本周四晚通過了始於2014年10月1日的2015財年預算案、終於避免政府關門後,昨日美國參議院批準了2015財年的國防政策法案,授權軍方幫助伊拉克與敘利亞的武裝打擊中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確定該財年國防開支為5770億美元,其中179億美元為核武器相關支出,約640億美元用於海外戰爭的開支為應總統奧巴馬要求追加。

本月11日晚,美國眾議院以219票贊成、206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2015財年預算案,當時距離迫使政府關門的最後期限只有2小時。近年來,由於兩黨圍繞政府預算和調高公共債務上限議題激烈博弈,美國聯邦政府經常依靠為期數月的臨時撥款運營。去年10月,預算案的爭議導致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16天。今年雖然最終避免了聯邦政府關門,但國防預算也受到削減支出的影響,昨日參議院批準的國防預算額比本月初眾議院通過的預算額又減80億美元

上一財年629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支出相比,2015財年美國的國防開支明顯減少,但和本世紀初相比仍在相當高的水平。2001至2012,美國的國防開支由2870億美元增至近7000億美元,2013年因削減政府赤字的自動減支計劃(Sequester)影響,開支國防開支降至5266億美元,但2014年就迅速回升,突破6000億美元,仍占全球各國國防開支總量的40%,相當於排在其後14個國家的軍費開支總和。

研究和平與安全的國際學術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今年發布的年報預計,美國今年軍費開支6187億美元,占GDP的3.8%,占比在全球17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14位;今年進口軍火7.59億美元,在全球17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八位;今年出口軍火62億美元,在全球17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二位

有別於往年的是,今年通過的國防政策法案明確授權美國軍方開展項目,培訓並幫助伊拉克政府及伊北部庫爾德的地方武裝打擊IS。

自今年8月起,IS已殺害三名美國人質,相繼發布美國人質被斬首的視頻,並威脅稱,美國如不停止對該組織的空襲,將殺死更多美國人。IS的血腥視頻遭到國際社會反對和譴責,卻也使該組織在全球極端分子心中“聲譽”倍增。

目前已有阿爾及利亞、菲律賓、利比亞和埃及等地的極端組織宣誓效忠於IS。同時,IS和“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救國陣線”的代表已在上月2日達成合作,稱將聯手對付敘利亞反對派武裝。

今年9月,美國將空襲IS的行動由伊拉克擴大到敘利亞。奧巴馬在上月19日的聲明中重申,美軍正加大對伊拉克北部IS目標的空襲力度,但沒有向伊拉克派遣地面部隊的計劃。分析普遍認為,美國更寄望於盟友們在中東挺身而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此前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指出,IS並不是空襲就可以解決的。空襲能遏制他們猖獗的勢頭,但不可能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58

美媒:刺殺金正恩新片因恐怖威脅取消紐約首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48

BN-GA384_interv_M_20141215142306

據美媒報道,一場為慶祝索尼影視娛樂發布影片《采訪》(The Interview)的紐約首映會,基於黑客警告影迷遠離首映會會場,已宣布取消。因自稱為和平保衛者(Guardians of Peace)的黑客組織在最新發出的信中說,將對任何放映這部影片的電影院展開類似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攻擊。

美媒稱,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影院所有者及其他一些影業公司,眼下正忙著應對一條恐怖威脅信息,該威脅針對的是即將放映電影《采訪》的影院。《采訪》是索尼影業出品的一部通俗喜劇片,內容涵蓋刺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情節,影片原定於星期四傍晚在曼哈頓陽光影院(Sunshine Cinema)登場。

這條威脅信息是通過一些雜亂無章的郵件發出的,多家新聞機構周二上午收到了郵件。《好萊塢報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發布的一個版本稱:“別忘了2001年9月11日,建議你們到時候離這些地方遠一點。(如果你家在附近,最好出門。)”

這封郵件的威脅目標具體地指向了《采訪》首次公映的“時間和地點”。該片定於12月25日當天公映,並計劃於本周三晚間在紐約進行首映。

這則郵件警告把索尼受到的持續黑客攻擊的性質,從信息竊取變成了恐怖主義活動。FBI的一名發言人說,“我們已經了解到這一威脅,目前仍在對索尼受到的攻擊進行調查。”

周二晚間,里程碑陽光電影院(Landmark's Sunshine Cinema)稱其已取消該影片原定於本周舉行的首映。周二晚些時候,一名知悉索尼影業業務的人士說,卡麥克影業(Carmike Cinemas)已取消該片放映。

美國國土安全部的一名官員說,該機構正在分析這條威脅信息,但沒有明顯跡象顯示有人正在實施針對影院的陰謀。

據外媒援引三名了解索尼內部討論的人士周二稱,該公司已經做出的決定,相當於請求影院強制取消或進一步推遲《采訪》的放映。該片原定在秋季上映,後來遭推遲;索尼的解釋是,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和更好的市場定位。

《采訪》由賽斯·羅根(Seth Rogen)和埃文·戈德堡(Evan Goldberg)執導,主演是羅根和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撤下《采訪》的主要壓力來自於片中有關刺殺金正恩的內容。電影歷史學者稱,刻畫對一位現任國家領袖的刺殺行動,無論是以喜劇還是其他方式,都是史無前例的。羅根取消了計劃於周二進行的為影片造勢的采訪活動。

在索尼的網絡系統遭到持續攻擊後,又發出針對影院實施襲擊活動的廣泛威脅,這也是史無前例的,它也為好萊塢帶去了一系列新的憂慮。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