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調查:逾13萬港青彈性就業

1 : GS(14)@2017-01-25 07:35:50

【本報訊】近年以「炒散」維生的年輕人有一個新的名稱,「SLASH」(斜槓青年),更有不少後生仔嚮往做SLASH,青協最新的調查就發現,逾半受訪青年過去一年曾彈性就業,推算全港或有逾13萬名彈性就業青年。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在2007年創了一個新名詞「SLASH」(斜槓青年),指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打死一份工,而且同時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他們介紹自己時,會用「/」(slash)來區分自己的不同職業。青協調查於早前訪問528名15歲至34歲在職青年,有51.1%的人表示,過去一年曾彈性就業,近三成人從事每周不足30小時的兼職工作。最多受訪者選擇成為彈性就業者是為了更自由地控制時間,其次是為賺取更多收入。但在「/」的潮流背後,SLASH存在不少的風險,例如收入不穩定及欠缺法律保障。公司開出的臨時合約或兼職雖可隨時上班,但亦可隨時失業,更會不獲代通知金或一個月的通知期。有意見更認為SLASH可能是一種危險的趨勢,賺錢的大公司可透過這些兼職合約剝奪員工的基本權益,如有薪假期、病假、產假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4/199067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925

內保外貸可調回境內使用 料增融資彈性

1 : GS(14)@2017-02-06 07:25:17

【本報訊】為防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去年底傳聞當局接連以窗口指導,嚴控資金流出,不過農曆年前,外管局公佈9項外滙管理改革通知,包括允許企業以內保外貸形式,將境外所籌資金調回境內使用。分析指,放寬資金流入,與內地鼓勵國企結滙減慢人幣貶值的目標一致,內保外貸由傳聞收緊至放寬回流使用,是否有助企業更彈性海外融資,仍待觀察。所謂內保外貸,是指內地母企提供擔保,支持子公司在外借貸。過去內保外貸融資所得都留在境外使用,雖有企業藉灰色操作,如成立另一間中介機構,以公司股本注資方式打回內地用,但當局並無明文允許。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典表示,前段時間市場仍傳聞內保外貸可能收緊,外管局是次允許內保外貸資金可調回境內使用,意味又重新確認此擔保融資渠道,相信對真正有融資需要的企業會有幫助。恒生銀行(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指,由於細則如合資格應用的企業、規模及是否需要備案等規定尚未出台,故尚需釐清研究,但他相信容許內保外貸資金調回內地,對目前境內借貸亦見偏緊的企業,可透過境外融資調回國內使用,具正面效益,但實質影響有多大仍待評估。有不具名銀行界則認為,當局只是放寬資金流入,跨境流出仍然從嚴,內保外貸精粹是境外借貸境外用,回流內地的資金日後再滙出時會否有變,均令新安排成效存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6/199191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04

起步仆倒柯文哲自嘲:跑道彈性好

1 : GS(14)@2017-04-08 20:44:02

因為一句「香港很無聊,香港一個小島有甚麼好看的?」繼而引發港台風波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視察世界大學運動會主場館時,不知是否心不在焉,當他落場試跑時,不料起步3秒就因重心不穩仆倒在地,整個人趴在地下!柯事後自嘲,跑道不錯有彈性,影片掀熱議,其跌倒的畫面更成網民改圖對象。



起身跑完全程 面露不悅

世大運今年8月登場,作為開閉幕主場館、田徑賽事場地的台北田徑場,當局斥資1.7億新台幣(約4,300萬港元)修建,人稱柯P的柯文哲昨前往台北田徑場,視察世大運場館整建進度,其間親身落場試跑,和世大運培訓選手、吉祥物熊讚賽跑。第一次鳴槍起跑時,因熊讚偷步,要重新開始,接着第二次鳴槍,意想不到的事終於發生,柯前腳一腳踏出,就因為重心不穩而跌倒,還趴在賽道上。柯隨後自行起身跑完全程,但表情凝重顯露不悅。他會後打趣說,一切還好,不過這代表跑道還不錯,還滿有彈性的,他接着又說:「做甚麼事情都要好好準備,標準動作應該是先跑一圈暖身過再跑,像這種沒準備要突然跑都會受傷。」跌倒事件引發網友熱議,網民笑稱:「連跌倒都這麼萌,唉呦真受不了」。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8/19983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65

蔡英文:盼習彈性處理兩岸關係

1 : GS(14)@2017-04-29 23:24:34

台灣總統蔡英文昨接受路透社專訪,稱願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對岸各階層有實質對話機會,希望習能展示出領袖風範,彈性處理兩岸關係。此外,她不排除會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亦首次公開表明有意向華府購買F-35隱形戰機等。蔡英文談及台美關係、兩岸關係及國防軍購等議題。她表示,兩岸關係絕不是單方可主導,定是互動過程,如果要有進展,必須累積很多善意。蔡提及台灣參世界衞生大會(WHA),強調歷來台灣都是以觀察員身份受邀參加。世界衞生組織(WHO)非政治組織,關切的是全球每個國家人民的健康以及衞生問題,台灣作為國際事務的積極參與者,有可貢獻地方。她嚴正表示,中國一直採取限制性作為,今年台灣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非常重要指標。


有意向華府購F-35戰機

此外,談到與美關係,她期望在關鍵事情上能有更多機會直接溝通,不排除會再與特朗普通電話。她亦首度公開表示,有意向華府購買F-35隱形戰機等,但暫未有時間表。台灣學者范世平分析,蔡特若再次通話,意義遠超首次對話,對中共是一大刺激,但因應中美關係,北京不會有太大動作。對於蔡這次首度表達購買F-35意願,顯示政府高層或許與美方已就此溝通。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8/200042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822

利字當頭:規限越多彈性越細

1 : GS(14)@2017-05-13 02:03:21

「假如某大電視台改用更多人工更低的新演員,觀眾會否因此多了選擇?」喂阿哥,你究竟講緊咩呀?「我意思係,香港冇理由淨係得天皇巨星;假如強制電視台用吓新人,咁咪可以畀觀眾多啲『選擇』囉!」各位讀者,以上對話,雖然全屬虛構。不過,最近競委會公佈的「香港車用燃油市場研究報告」,卻不經意地犯了同樣的思維錯誤。話說,競委會建議,由於香港市場上只有98辛烷值的汽油供應,故此建議在未來批地興建油站時,加入條款要求油公司提供95辛烷值的汽油作選擇,希望可以藉此降低車用汽油零售價。明眼人一睇就知,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我最大的質疑是,為何像競委會般人才濟濟的機構,竟然會提出如此不加思索的建議?請不要誤會,我不是說香港的車用燃油不貴。可是真正問題核心,又可會是簡單的油公司合謀壟斷?之前已經指出過,政府是有意令油價貴以迫使市民傾側向公共交通工具;市場集中和高油價是果,政府才是所有現象背後的最主要因素。其實許多年前在草擬競爭法的時候,我和不少朋友已經提出,假如政府願意就香港社會所有缺乏市場競爭的環節,來一次大清算,我們會舉腳贊成;畢竟沒有政策的扭曲,市場不可能出現反競爭的情況。記得當時政府只推說在某些範疇政府必須介入,市場競爭也不是金科玉律;結果在這個矛盾之下,競爭法終於在掌聲下通過,也沒有人再理會究竟條文細節是否合理。競委法不會令由沒有競爭的市場,變成一個真正的自由市場。越多的規限,只會令市場更加缺乏彈性、更千篇一律,這是根本的問題,可惜從來只有少數人明白當中道理。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1/20017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83

李曉佳﹕鷹君信託危機 全因欠缺彈性

1 : GS(14)@2017-06-22 07:47:17

【明報專訊】鷹君集團(0041)羅氏家族因為撤換信託人,兄弟之間不和曝光,令市場意外。不過,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反映,企業的創辦人、長老在成立家族信託後,不能夠因此一勞永逸,反而可能因為當初設計信託的問題,例如一廂情願地將家族大部分財富,包括名下上市公司權益,全部置於全權信託,令到操作上欠缺彈性,致需要不定時作出新的安排。

很多企業創辦人,在生前已經成立全權信託,將旗下公司權益、財富、物業等資產歸於旗下,以讓後人得以承繼家族財產同時,亦可以從中獲益。不過若家族人數眾多,信託持有家族上市公司,若信託並非擁有該公司絕對控制權,則難以阻止家族其他成員或其他外人增持或減持,動搖家族信託的大股東地位,甚至令控股權遭攤薄。

難阻家人或外人增持股份

同時,若信託持有的是香港上市公司,自然受制於上市規則下每年增持不超過2%的限制,甚至涉及家族成員之間股權轉讓安排的披露等等制度上的制約。信託人能否完全按創立人的想法行事,需要視乎契據授予的權力、法例、監管制度規範、參考案例,以及執行慣例而定。

隨着時代的進步,因應家族成員繁衍及企業規模擴大,亦要檢討原有信託安排並進行相應的更新。即如新世界發展(0017)鄭氏家族般,亦在2012年原本只由一家信託控制全部公司,變成一分為二,迎接同系的姊妹企業周大福珠寶(1929)上市,甚至將家族控制的企業功能劃分清楚,便是一例。當然亦有不少老牌家族,實行財富共享,長期向不同房的家族成員「出糧」,借此作為維繫家族成員的手段,但是能否發揮家族成員的積極性,則頗成疑問。

企業擴大 須不時檢討資產安排

另外亦有華資家族如新鴻基地產(0016)郭氏家族般,除了由郭老太本人繼承創辦人手上的股份,並且可運用酌情權,將部分股份轉讓家族成員。因此要處理家族財富,並沒有特定公式,只肯定是任何制度下,針無兩頭利。

利用家族信託保持大股東地位,若遇到個別家族成員減持個人持股,往往會對家族企業的控股權面對挑戰。即使有其他家族成員透過增持以維持局面,往往會觸發家族成員之間感到份額不均的現象,容易引發衝突。

爭產攻防戰 信託束手無策

一旦成員之間在家族事務鬧意見,便會變成爭產事件。羅氏兄弟之間因為處理信託人撤換問題而產生不和,只是冰山一角。早於1990年代,羅啟瑞及他為首的新福港集團,便曾經減持過鷹君,加上過去10多年羅啟瑞持續減持鷹君套現,最終他能否在大局上重奪話事權,仍有待觀察。

羅氏家族信託將家族大宅、鷹君的股份等多項財產,置於信託,原意方便打理,理論上信託只需持續以股代息達到變相增持的效果,已令控股權穩如泰山。

不過,這無助於處理家族成員之間個人持股方面的攻防,就算信託人作出資產或權益指配,亦難以規範後人或受益人如何處置股份,甚至因此衍生出複雜的法律及責任問題。羅氏信託撤換信託人一例,正好為一眾富豪提供話題及空間,重新思考成立信託的意義。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99&issue=201706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67

BBC省物流成本 BC增廠商彈性

1 : GS(14)@2017-07-03 22:48:54

【明報專訊】港商在以跨境電商形式,打入內地市場時,原來亦有多種形式可供選擇,當中包括跨境電商網購保稅(簡稱BBC)、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直購進口(簡稱BC),甚至直郵等方式。中郵電商行政總裁陳啟成表示,雖然BC及BBC模式日益普遍,但是始終以可以快些發貨及日日出貨的直郵運作較簡便,具品牌的健康產品則會偏好BC模式運作。

現時進行跨境電商的模式眾多,陳啟成稱,商戶若利用BBC模式,可借助將貨品寄存補稅倉,減省物流成本,方便出貨品種不多但數量大的貨品打入內地市場,他更見到,前海目前在發展BBC運作已趨向成熟,但是中小企未必配合到所需貨量。

至於BC模式運作方面,無疑彈性較大,理論上可讓港商以一盤貨打入內地不同市場,原則上對成本控制方面會較好,但是因為涉及事前備案和審批,行政費用會較高,加上綜合稅率達11.9%,比過往行郵稅為高,非一般商戶可以應付,因此會較適合具品牌的健康產品公司採用。

至於直郵方式,陳啟成認為,由於運作過程中毋須抽驗,又可以日日出貨,亦方便拼貨運輸,亦享有行郵稅相對較低的便利,較適合一般民生需求的產品,因此方便跟貼潮流的商戶使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88&issue=20170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54

官媒再撐增加人幣匯率彈性

1 : GS(14)@2017-08-02 05:44:06

【明報專訊】昨日再有官媒撐人民幣擴大彈性,《中國證券報》刊登文章指出,雖然央行採取了措施維護匯率穩定,不過匯率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沒有改變。目前的定價機制和其他措施都是過渡階段的暫時手段,都是為市場適應匯率彈性的增加爭取時間。

稱目前定價機制僅過渡手段

今年人民幣打破單邊貶值預期,並兌美元小幅升值,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來看,人民幣波動幅度依然較小,升跌幅度大於千分之三的只有11天,僅佔總交易日數的9%。雖然現時美元疲弱,中國經濟企穩,但下半年經濟依然有下行壓力,貶值壓力仍然存在,所以短期內是人民幣匯率增強彈性的好時機。

另外,人民幣中間價昨天升至6.7148,比上個交易日上升135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創去年9月以來的高位。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積升3.53%。截至昨晚9時30分,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分別報6.7197和6.7262,分別創去年9月和10月以來新高。美匯指數則報92.95,創2015年3月以來新低。

信銀:美收緊貨幣 人幣有貶壓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人民幣兌美元走強,是因為美國經濟走弱,而中國經濟增長高於預期。他預料下半年美元前景依然暗淡,加息預期由「加多少次」變成「加或不加」的問題,如果加息一次,至年底人民幣還會微跌至6.8,但若不加息則會升上6.6水平。他又認為下半年加大匯率彈性的機會不大,因為聯儲局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美國仍可能在明年加息,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現時並非加大彈性的好時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70&issue=20170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72

學者贊同彈性開支

1 : GS(14)@2017-08-04 06:34:33

【本報訊】任志剛指《基本法》並無規定政府每年都要達致沒赤字的平衡預算,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贊同,公共財政支出可彈性處理,《基本法》量入為出原則,無講明是年年計還是一個階段計,若以政府班子期限「5年計1次數」,即使個別年份有赤字或盈餘,他說「只要攞中位數平衡」便可,做法會更靈活。


單增支出反刺激樓價


本港首季經濟增長達4.3%,他認為增長不低,故關鍵不在於是否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而是如何解決當下社會深層次結構矛盾:包括貧富不均、年輕人上樓無望、及全民退保欠缺等核心議題,倘單增加開支刺激經濟,樓價再升「後生更難上樓」。他亦建議,政府可將部份物業買賣釐印費,撥作資助房屋計劃,協助年輕人置業;亦可考慮運用外匯基金儲備,支付市民參與公共年金計劃的部份開支。■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4/201114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82

恒指研改革 曾討論降權重上限 提升基金投資彈性 關永盛:現已平衡各方需要

1 : GS(14)@2017-08-29 01:50:16

【明報專訊】恒指公司日前宣布國企指數的改革方案,但據悉該公司曾經研究改革逾50年歷史的旗艦指數「恒生指數」,主要有3個研究方向,分別是納入非香港上市的企業、納入商業信託,以及再調低個股權重上限。經討論後,其中最有機會獲採納是更改個股權重上限,但暫時亦未有明確方案。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消息人士稱,在定期召開的指數顧問委員會會議中,上述3個方案都曾經被討論,尤其調整權重上限一項。有委員認為,今年恒指升幅過分集中在幾隻權重股當中,以致不少投資者採取沽恒指對冲騰訊(0700)持倉的策略,委員擔心恒指的代表性會因此受質疑,認為應該研究是否把個股權重上限再度調整。

5股份貢獻今年64%升幅

現時騰訊及匯控(0005)佔恒指的權重均為10%,而恒指的變動亦主要受少數重磅股影響。截至上周五,今年恒指累計上升5047點,單是騰訊已貢獻當中1480點或29.34%,若計及友邦(1299)、匯控、平保(2318)及建行(0939),單是5隻股份已佔恒指今年升幅64%(見圖)。

陳柏鉅:配置欠彈性 難跑贏大市

恒指公司早於2014年曾經「減磅」,當時把權重上限由15%減至10%。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表示,有必要再調低上限至9%甚至8%,因為許多基金都採取「十大持股佔比不超過四成」的策略,但若追蹤恒指,就難以達到分散風險的原則。而且,基金不可以持有單一股份超過10%,現時恒指的權重上限同樣為10%,基金經理無論如何重倉,亦欠缺配置彈性跑贏大市。

恒指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回應稱,10%的權重上限是國際一貫做法,指數公司要顧及投資者的考慮,亦要反映大公司在市場上的重要性。他認為現時權重上限已能平衡各方需要。

曾討論納非港上市股份

據悉,指數顧問委員會亦曾經討論納入非香港上市的股份,因為部分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主營業務都在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是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及牛奶國際(前稱牛奶公司),有委員認為恒指若要全面反映香港經濟,理應納入這些股份;而商業信託可否被納入恒指,亦成為委員會的討論方向。現時本港上市的商業信託,市值最大的是香港電訊(6823)(見另文)。

強調現階段沒有方案

甚至有意見表示,恒指可以效法MSCI的做法,納入中資ADR(美國上市預託證券)或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以全面反映中港市場。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認為,國指改革後,恒指是否應進一步優化,是值得討論的問題,他認為恒指公司應思考恒指與國指的分野,亦應研究競爭對手的做法。

關永盛強調,恒指一直是反映香港市場的通用指標,恒指公司會聆聽市場意見,但現階段對上述3個方向沒有特別研究及方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31&issue=20170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