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又上市 新華網IPO獲批
1 :
GS(14)@2016-09-27 07:29:47【明報專訊】中證監最近批咗一批新IPO,其中一隻係大家都熟識嘅官媒《新華網》,換句話說,繼2012年《人民網》上市之後,內地A股又將多一隻「官媒股」。
睇番《新華網》招股文件,佢哋大股東係新華社,現持有88%股份,除咗新華社,文化產業基金、中聯通、南方報業、中電信都係股東,可以話清一色國企背景。
今次《新華網》打算集資15億人仔,不過睇番佢上市之路都幾唔順暢,其實《人民網》上市後,《新華網》早已經響2013年申請IPO,亦獲得中證監受理,但當時撞正IPO被叫停,結果拖拉到而家先終於獲批。至於佢同行《人民網》上市呢4年表現?當年上市招股價20蚊人仔,掛牌首日曾爆升73%,咁噚日收市價?18.44蚊人仔,即係話跌穿招股價,潛水8%。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11&issue=20160927
官媒炮轟青政侮辱國家
1 :
GS(14)@2016-10-19 05:18:34■曾俊華昨日批評個別立會議員不尊重議會莊嚴宣誓儀式,感到非常遺憾和痛心。資料圖片
【本報訊】青年新政兩名議員因為發表疑似「辱華」言論,昨日被中共喉舌傳媒、學者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圍攻。中共喉舌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署名文章,指立法會少數議員公然侮辱國家民族、鼓動「港獨」,香港執法部門必須調查他們參選時,是否作出虛假法定聲明,又指議員第一要務是堅持一國兩制,效忠《基本法》和中國香港特區,如果連這個底線都不能堅守,根本沒有資格擔任立會議員。
財爺對宣誓不莊重感遺憾
結束外訪行程回港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會見傳媒時發表講話,批評個別立法會議員不尊重議會莊嚴宣誓儀式,感到非常遺憾和痛心,指議員在議事堂作出不莊重行為,甚至發表一些對自己民族帶有侮辱性的言論,是非常幼稚和無知、不尊重選民、社會、議會,更加不尊重自己,希望他們就不當言論道歉。公開大學歷史系主任趙雨樂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等300多名歷史教授、校長,教師、文化工作者,昨日發出聯署聲明,要求青年新政兩名議員公開向全港市民和全球華人嚴肅道歉,及公開所持護照,如屬特區護照,而兩人又不承認香港是中國一部份,就必須立即選擇放棄議員職位及特區護照。■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9/19805751
官媒:人幣底線料6.8 人行撐滙價外滙佔款大降3,400億
1 :
GS(14)@2016-10-19 05:21:24■人行未來或持續入市調控人幣滙價。 資料圖片
【本報訊】人民幣本月初獲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前,人行密密動用真金白銀撐人幣滙價,令上月央行口徑外滙佔款急跌3,375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2.9萬億元,跌幅為今年1月以來最大。官媒昨日更劃下人幣貶值新「防線」為每美元兌6.8,反映未來當局或會持續入市調控滙價。記者:周家誠
所謂外滙佔款,即諸如美元等貨幣佔本國貨幣的價值,若果外滙佔款減少,意味使用外滙需求增加,亦能反映人幣出現走資情況。人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阮健弘昨解釋,上月外滙佔款下降至22.9萬億元,反映該行向市場提供一定的外滙流動性支持,此外,國慶長假出境遊令購滙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與人行為支持「走出去」,向金融機構提供相關外滙資金安排有關。市場預料,人幣貶值趨勢會持續,人行行長周小川曾提及人幣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不過人行的滙價防線卻不斷後退,在加入SDR後人幣更已經失守6.7防線。
人幣今季料續受壓
內地官媒《中國證券報》昨日發表評論指出,近期聯儲局加息預期升溫,加上英國脫歐、泰王逝世等風險事件,有利美元指數維持強勢,造成新一波人幣貶值的主因,展望今季人幣仍然會持續受壓。不過,該評論指國內經濟基本面良好、貿易順差為正數,加上人行管控能力下,對人幣滙率有較強支持,年內繼續下行空間有限,6.8關口或成為新防線。評論又引述分析指,若美滙指數未能突破100關口,6.8附近有較強支持。截至昨晚8時半,美滙指數稍微回調至97.83,在岸人幣價格(CNY)則微升0.02%至6.7372,離岸人幣價格(CNH)則升值0.05%至6.7438,兩者距人行「底線」不足1%。中銀香港電滙價報每百港元兌86.54人幣。
傳中資出手托滙價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表示,即使沒有官媒提出6.8底線,市場亦會視之為心理關口,人行在這個價位前干預滙價並不出奇。他亦預期,美滙指數已經充份反映加息預期,惟料12月聯儲局宣佈加息、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年底美元結算需求增多等因素下,美元或再走強,估計年底人幣會貶值至6.8水平。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美滙轉弱乃昨日人幣偏強的主要因素,加上早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及今日即將公佈的第三季GDP,表現將超市場預期,不利沽空人幣。若經濟數據向好,亦有助滙價維持穩定。另外,市傳中資行昨日亦曾出手托滙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9/19805352
官媒:人民幣6.8成新鐵底
1 :
GS(14)@2016-10-19 06:06:55【明報專訊】在前日大幅下調逾200點子(1元等於100點子)後,昨人行公布人民幣中間價回升,報6.7303,比前日中間價6.7379升76點子;雖然在岸價仍偏弱,但受中間價轉升影響,收市微升3點子至6.7393。
匯率雖然見穩,但貶值壓力仍在,官方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昨日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加上英國、泰國等風險事件,均有利於美匯指數維持強勢,是造成這一波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而此前積累的貶值壓力待釋放、9月外貿數據低於預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匯率調整。
報道指,因美國12月加息預期仍強、歐洲風險事件較多,第4季美元有望繼續強勢,但中國經濟基本面好轉、貿易順差為正數及人行管控能力等,對匯率有較強支撐,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雖仍承壓,但下行空間有限,6.8關口或成為新的「鐵底」。
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同時,中國繼續面對走資壓力,人行最新數據顯示,9月外匯佔款按月減少3375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今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亦是連續第11個月下滑。人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解釋,外匯佔款下降一來是國慶長假,市民出國旅遊導致購匯需求季節性增加,另外也與人行支持企業「走出去」戰略,向一些金融機構提供相關外匯資金安排有關。
外匯佔款連續11月下滑
阮健弘又表示,9月份外匯儲備與人行外匯佔款變化並不完全一致,主要與部分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上漲及一些其他非美元資產兌美元匯率導致的幣值重估等因素有關。人行月初公布的9月份外匯儲備為3.17萬億美元,較8月減少187.9億美元(約1267億元人民幣)。
外電《彭博》則引述消息人士指,數間境外央行類機構自上月起已經在中國境內兌換了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資金,反映人民幣10月1日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前後,來自國際機構的資產配置需求正在顯現。若消息屬實,會直接形成資本淨流入,對外匯儲備帶來正面貢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24&issue=20161019
經濟未見底 官媒稱匯率將「雙向浮動」 人民幣中長期仍受壓
1 :
GS(14)@2016-10-20 07:45:21【明報專訊】《人民日報》本周三發文稱,人民幣並未邁向單邊貶值軌道,中長期將以「雙向浮動」為主。人民幣在國慶假期後經歷了連續中間價下調,由9月30日6.677,突破6.7水平,跌至本周三6.733。隨內地國慶假期期間美匯指數上升,經濟學家將中間價下調視為應有反應,並不驚訝。
星展銀行經濟研究部高級副總裁周洪禮稱,此前人民幣貶值主要反映在國慶假期期間上升的美匯指數,尤其是美匯指數內的英鎊等其他貨幣成分走貶,相對其他貨幣,人民幣已經算貶值較少。歐元和英鎊於美匯指數分別佔57.6%及11.9%,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表示,倘若英鎊貶值能僅限其本身匯率變化,未有影響到歐元的話,美元匯率出現單邊升值的機會不高,對人民幣及其他貨幣的壓力料可受控。衡量人民幣兌CFETS(外匯交易中心貨幣籃子)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自九月底至10月14日並未下跌,反而輕微上升0.6%。
中長期經濟未見底 貶值壓力持續
從中國經濟基本面看,今年首三季度,GDP維持於6.7%,惟主要由財政支持主導。法國外貿銀行認為,首三季度GDP仍然強勁是因為政府「看不見的手」,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由2015年按年升10%至今年8月按年升20%,截至8月政府的財政花費已達全年預算的79%,為2012年以來最高。另外,周二發布的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1.2萬億元,遠超預期的1萬億元人民幣。
內房「溢出」效應 料影響有限
對此,周洪禮認為,首三季度經濟增長仍受槓桿支持,踏入第四季度,政府應該、亦有條件開始「去槓桿」,即使第四季度GDP數據略低,但首三季錄得6.7%,第四季即使增長稍低仍可實現6.5%全年增長目標下限,相信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機會很小,因此人民幣貶值壓力有限,預期今年美元兌人民幣不會升穿6.8,在6.72至6.79之間浮動。惟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未見底,貶值壓力繼續存在,料明年第三季人民幣貶值至6.87水平,比市場共識的6.81為低。
此前全國範圍內一二線城市接連出台房地產限購措施,並收緊房貸,樓市成交量明顯冷卻。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表示,這可能對金融市場,包括人民幣匯率產生溢出效應,「當一二線城市樓市的賺錢效應減退時,這些投機資金可能留在國內,投資股市等資產,或流向海外,引發資本外流,若情况嚴重可能重蹈年初的覆轍。當然,這是最壞的假設」。
安盛投資管理:今季料跌至6.78
姚遠又稱,現時市場擔心的泡沫僅局限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少數二線城市,相對集中,不太可能出現系統風險,而樓市在此時作適當調整實屬合理,只是調整幅度不會過大。他預期,今年第四季度美元兌人民幣至6.78,2017年匯率將在6.7至6.9浮動。
■「2016秋季股金匯樓大作戰」投資講座
人民幣正式納入SDR,兌美元匯價卻跌穿6.7水平,是代表中國資金流走將觸發經濟及金融危機,抑或內地資金會加快流入香港的股巿和樓巿?
《明報》下周一(24日)舉辦「2016秋季股金匯樓大作戰」投資講座,由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測巿王」天王國際金融行政總裁盧楚仁、港版末日博士羅家聰,以及《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四大高手,為大家分析最新投資形勢及部署戰略,不容錯過。
詳情及報名:link.mingpao.com/47329.htm
明報記者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52&issue=20161020
昔日斥流會浪費公帑 今獲官媒讚「愛國愛港」長毛擲餐肉嘲諷 建制還拖
1 :
GS(14)@2016-10-20 08:00:511.■梁國雄在流會後,於立會採訪區拿出午餐肉嘲諷建制派議員製造流會浪費公帑。何頴賢攝
【本報訊】建制派議員經常炮轟泛民發動流會浪費公帑,但是為阻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再宣誓,他們不惜「打倒昨日的我」,以流會追擊兩人,但民主派議員也不甘示弱,社民連梁國雄效法工聯會前立會議員王國興,以午餐肉嘲諷建制派浪費公帑,更加觸發建制派議員與梁國雄互掟午餐肉。北京官方媒體新華社以「愛國愛港」形容建制派流會行動,有民主派形容若果建制派再發動流會,民主派將難以阻止。記者:林俊謙建制派40名議員昨日決定在民建聯黃定光及民主派議員姚松炎宣誓後,由民建聯陳克勤提出點人數發動流會,令大會在不足35人法定人數下流會,成功阻止青政梁頌恆、游蕙禎,以及劉小麗宣誓。
2.■陳恒鑌拾起梁國雄擲出的午餐肉拋向梁。
3.■梁國雄被拋中後,再擲餐肉並擊中馬逢國(藍箭嘴示)頭部。
4.■多塊餐肉散落在立會採訪區的「咪兜」。
陳恒鑌向長毛拋餐肉
官媒新華社之後報道他們發動流會,形容製造流會的建制派議員「愛國愛港」,全篇報道均以「愛國愛港議員」稱譽建制派議員,大讚他們阻止個別侮辱國家和民族的議員重新宣誓。建制派打流會戰成功後,全體建制派議員即到會議廳外採訪區見記者,不過建制派做法令「長毛」梁國雄、人民力量「慢必」陳志全,以及獨立議員朱凱廸十分不滿,並包圍採訪區向建制派抗議,其間雙方由理論變成罵戰,氣氛緊張。這時梁國雄忽然拿出在立會餐廳購買的午餐肉,效法當年王國興以午餐肉嘲諷泛民搞流會浪費公帑的手法,批評建制派製造流會,梁國雄指着建制派議員說:「你哋啲午餐肉呀!王國興話午餐肉呀,你哋流會呀!」工聯會陸頌雄見狀則大罵梁「包庇港獨分子!你唔好做立法會議員!」工聯會黃國健亦加入罵戰:「你(梁國雄)唔係中國人嚟㗎?你唔要求佢哋(梁、游)道歉?」其間梁國雄向建制派議員擲午餐肉,但未有擲中任何人,民建聯陳恒鑌見狀即拾起跌在地下的午餐肉,再鬼祟地拋向梁國雄,並以手機偷拍梁反應,梁發現自己不知被誰用午餐肉拋中,即大聲問:「邊個掟我,我掟番佢!」隨即又用午餐肉擲向建制派議員馬逢國頭部,之後馬逢國及一班建制派議員離開,只餘下經民聯梁美芬與長毛舌戰,梁美芬大叫梁國雄「放低你嚿午餐肉」,聲稱受到冒犯,梁國雄反駁:「王國興㗎!嚿午餐肉冒犯你?」兩人互罵近15分鐘後,最終梁國雄自行離開。
民主派難阻再次流會
建制派之後在立法會記者室召開記者會,遭梁國雄用午餐肉擲中的馬逢國表明,會保留追究梁的權利;而用午餐肉拋向梁國雄的陳恒鑌,會上則未有發言。至於建制派會否再發動流會,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指,他們只對昨日發動流會有共識,下周大會會否再以流會阻青政議員宣誓,廖未有言明,只稱:「我都唔可以擔保將來有乜事發生。」不過另一建制議員何君堯形容,製造流會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不排除為阻青政兩人進入議會,會再製造流會。有泛民議員坦言,由於建制派擁有40名議員,泛民阻止流會發生所能做的極為有限,形勢相當被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0/19806377
安徽兵工廠爆炸 官媒封鎖消息村民傳30人失蹤 新聞稱2死3傷
1 :
GS(14)@2016-11-10 08:02:34■舒城兵工廠爆炸,火光熊熊。
【《蘋果》記者安徽直擊】安徽一家國有軍用企業旗下的工廠前日下午發生爆炸,當地原本有傳幾十人失蹤,但同日晚上幾乎所有網上消息開始被刪除,諱莫如深;直到昨日中午官媒新華社才作簡短報道,指只有2人死亡、10人失蹤。《蘋果》記者前往當地直擊採訪,有失蹤者家屬在特警封鎖線外,焦急萬分,稱後悔不應讓至親前日到工廠上班,當地人民亦傳失蹤人數多達30人,是官方公佈的3倍。
■爆炸濃煙直沖天際。
前日下午,安徽舒城縣棠樹工業園區的安徽東風機電科技股份公司一個工廠發生爆炸,就網民拍到的影片顯示,爆炸時火光沖天,且有巨響。有附近居民稱,事發後多架警車、消防車趕往現場,並有消息稱,事發時大約有40至50名工人在工廠內,由於現場情況危險,救援人員都不敢貿然進去。
失蹤者孕妻激動入院
內地網站搜狐本來於前晚有對事件作出報道,並引述一名縣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指在前晚接近12時仍然在進行救援,而爆炸起因和傷亡人數則尚未確定,事件亦驚動到國家層面,「國家方面,就是安全方面的專家也趕過來了」。當時官媒新華社則只有英文版本講及這宗在中國發生的事故。直到昨日接近中午,新華社才以中文簡短報道前日發生的事情,稱事件中有2人死亡、3人受傷,沒有生命危險,另有10人失蹤,但到了昨晚,仍然沒有交代,10名失蹤者身份及救援情況。《蘋果》記者赴舒城直擊採訪,前往軍工廠的道路被特警封鎖,有失蹤者家屬范先生昨前來,等候家人的消息,但苦等無果,擔心得淚流不止,他對《蘋果》記者表示,至親的姑姐仍在工廠裏面,事發後電話一直打不通,「如果知道會這樣,我昨肯定不給她出門。我父死了,最親是她了……」記者又到縣城其中一間醫院查看,有護士透露,一名失蹤者的懷孕妻子,意外後悲傷過度,需要送院治理。而爆炸亦成為當地人的討論焦點,他們亦感奇怪,昨日竟然沒有當地媒體就事件報道。有舒城人民指,失蹤人數應不會是官方所說的少,估計都有30人。而該廠據稱是處理火藥這些危險品,本來位於省會合肥,早年搬到舒城,「放合肥危險,所以搬到我們這偏僻地方」。
警把守各村嚴陣以待
雖然據知爆炸的工廠並非生產重要軍備,但昨日《蘋果》記者在採訪期間,卻發現各方都嚴陣以待,附近一帶的村莊幾乎所有路口都有警察把守,而一般商店店員都不願講及相關事情,似早被警告,在爆炸區域附近的一家小學當中的學生才願告知,前晚的確有聽到爆炸聲,更有小朋友的母親就在涉事廠房工作,幸事發時並不在工廠當值。
【網民有話說】
‧又是人禍!‧怎麼死都不會超過35的。‧請正視數字!還死者一個公道!‧簡直就是荒唐,10人!新聞能信嗎?‧看來是包不住了,昨(前)天下午的事今(昨)天中午才報。‧官方消息越短,說明事故越大,這是定律。‧兵工廠?企業?廠房車間內50多人,怎麼就成15人了?‧昨天的事情,有人發了被刪了,像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會壓,這明顯是壓不住了才發出來的!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0/19828795
官媒也質疑︰太不可思議
1 :
GS(14)@2016-11-11 08:10:21「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年初曾這樣說,而政府亦下令要在2020年前有明顯減少,但現在減少的做法卻不免惹來質疑是否恰當,就連中宣部旗下的光明網都指「應警惕數字遊戲」。而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人數減幅如此驚人實在令人置疑,相信跟各部門都急着向「習核心」表功績有關。
各部門急向「習核心」邀功
劉銳紹指,雖然內地政府開放二、三線城市戶籍,做法確可幫助減少農村留守兒童人數,但是三年減少5,000萬名亦不得不令人懷疑,並指事件正好反映,內地的統計數字會根據政治需要作出調整。他分析,當各地、各部門都提出習核心,就自然需要拿出政績,以顯示習核心的成功及各種改革是有效的。國務院2月時煞有其事提出,要讓留守兒童的安全更有保障,到2020年明顯減少,但意想不到在民政部「搬龍門」的情況下,不用一年就達成要求。但這種斷崖式下降,就連中宣部旗下的光明網都忍不住發評論文章,指「來得太突然、太不可思議、太有神話色彩了」,並稱如果迷戀數字遊戲,不把病根消除,「數字再漂亮,痛還會在,殤還會在」。內地留守兒童引發的慘劇頻發,2012年貴州畢節5名留守兒童為避寒,躲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中毒慘死;去年寧夏亦揭發11名留守女童因缺乏家人照料,被老師性侵;近日北京亦搗破有團夥性侵留守兒童,拍攝不雅影片,並在網上售賣。《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1/19829927
官媒:銀聯境外保費挫99% 上月僅錄3000萬 陳健波:內地客需求仍大
1 :
GS(14)@2016-12-07 07:24:39【明報專訊】今年10月底銀聯落閘禁止以銀聯卡繳交香港保費,昨日有內地官方傳媒報道,銀聯卡11月境外保險交易插水,金額按月急跌逾九成至僅3000萬元人民幣。不過,有分析師表示,有關消息早於昨早傳出,市場已消化傳聞,料對保險股股價影響不大。
明報記者 邱曉欣、顧冷冰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早前公布數據,今年首三季內地客新做保單保費金額達489億元,佔總新做保單保費近37%,已超越2015年全年內地客新做保單總額316億元。不過,中國銀聯於10月29日起,宣布全面暫停以銀聯卡繳交香港保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已由10月的80.6億元人民幣降至11月僅3000萬元人民幣,下降幅度達99.6%。本報曾就此向銀聯國際查詢,惟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在銀聯於10月全面取消內地保險客戶通過銀聯繳交香港保費前,以銀聯卡繳交保費佔內地客新做保單保費金額約30%至50%,雖然11月起已無法再用銀聯卡繳費,但他認為即使11月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金額有所下跌,「點都唔會得幾千萬」,認為市傳跌幅逾九成的說法不可信。
料11和12月內地客新做保單數目下跌
陳健波又稱,雖然內地人現時不能透過銀聯卡買保險,惟需求不會因而減少,「如內地客對人民幣持續抱有貶值預期,即使不用銀聯卡,(內地客)都會千方百計透過其他渠道來港買保險」。他表示,愈來愈多內地人持有香港銀行戶口,亦可透過網上付款及匯款等方式投保;投資細額保險甚至可直接以現金支付,預期11月及12月內地客來港新做保單數目將有所下跌,但估計內地客會盡快覓得其他支付渠道,繼續來港投保。
分析:消息已消化 對保險股影響不大
有美資大行分析師認為,消息在開市的時候已經傳出,但友邦(1299)和保誠(2378)的股價都未見有大變化,說明市場已消化消息。10月底銀聯落閘至今,友邦股價累跌10%,市場已對銀聯交易量下跌有充分預期。另一方面,落閘後不久,保誠便聲明,其內地客人有八成都有香港銀行帳戶,不影響購買保單,此聲明亦有助提升投資者信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14&issue=20161206
國產片遭劣評官媒斥網民抹黑
1 :
GS(14)@2016-12-30 02:57:17泱泱大國,竟容不下批評聲音,就連網民的劣評也要管?!內地正上映三部國產賀歲片,官媒昨刊文點名豆瓣、貓眼兩個網站上分數奇低,認為這些惡評「傷害電影產業」,更是「引導國人拒看國產片」。正上演的國產賀歲片包括張藝謀的《長城》、張嘉佳的《擺渡人》和成龍的《鐵道飛虎》(圖),但在豆瓣、貓眼這兩平台、數以萬計觀眾的評分卻十分之低:《長城》5.5分、《擺渡人》4.4分、《鐵道飛虎》5.7分。《人民日報》在其應用程式上發文,稱雖然這些電影在「藝術質量上尚存缺陷」,但在網站上大肆發表惡意評論,是「嚴重破壞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更稱在如此的低分情況下,讓「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對於官媒的指控,網民直指內地電影業最大問題,是不敢接受批評,有人慨嘆:「只許你拿爛片來惡心我,還不許我吐口水!」騰訊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9/1987993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