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股三大股指的下跌並無法掩蓋個股的光芒。由於市場擔憂埃博拉病毒或進一步擴大惡化,一家名為Lakeland Industries Inc.(代碼LAKE)的醫藥公司周四放量大漲53%,收於17.72美元,創10年多高位。
470萬股的單日交易量也刷新了歷史新高,過去52周平均交易量僅為166000股。2014年至今Lakeland漲幅為237%,其中美國第一例埃博拉病毒爆發至今,股價就錄得155%的漲幅。
Lakeland公司研制的ChemMax1防護服已經成為醫護人員抗埃的首選。上個月美國國務院的訂單規模就達到160000套。盡管股價大漲,但是公司負責銷售的副總裁Charles Roberson表示公司不會利用媒體來造勢,對抗埃博拉病毒才是首要任務。
華爾街大多數分析師並未發掘到Lakeland,獨具慧眼者是Maxim集團的高級分析師William Bremer。他還成功發現了另外一家有埃博拉概念的公司Alpha Pro Tech Ltd,該公司股價周四同樣大漲28%。
Lakeland和Alpha Pro盡管都提供抗埃服裝,但是兩者的品種還是有所差別。Alpha公司在防護面具上的獨家產品N95具有自帶的過濾通風功能。在2002年SARS爆發之後,兩家公司就一直在防護服上做文章。但是由於沒有大規模病毒的爆發,因此公司的產品銷量不佳,業績和股價也持續低迷。Lakeland股價的歷史最高點出現在2004年4月,當時禽流感在亞洲爆發引發了市場的恐慌。
Lakeland第二季度每股收益為-7美分,營收為246萬美元,和去年同期一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致命病毒埃博拉目前已經走出非洲,開始在全球蔓延。歐洲、北美、南美均出現確診病例。美國的一名患者已經不治死亡,西班牙、巴西各有一例確診病例,巴黎出現一例疑似病例。世衛組織警告稱,東亞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西班牙:又有7人開始接受隔離
在繼護士Teresa Romero被周一確認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又有7人開始接受政府的隔離。
Romero因為在馬德里的醫院照顧了兩名被派往西非執勤的工作人員,隨後感染了該病毒。7名最新接受隔離的人中,有兩名為Romero服務過的美發,以及與她接觸過的其他醫護人員。
醫院方面稱,目前該院有14人正在六樓接受隔離。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表示,政府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埃博拉委員會,由副總理Saenz擔任主席。拉霍伊稱,埃博拉在西班牙境內進一步蔓延的可能性非常低。
巴黎:一名疑似病例有望周五確診
據法國當地媒體報道,法國政府正在巴黎調查一起疑似埃博拉病例,有望於周五得到確診。
疑似感染者是一名女士,政府擔心其在非洲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據稱她不是法國公民。
巴西:成為首個確認埃博拉病例的南美國家
一名47歲的男子被確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正在卡斯卡維爾的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該男子9月19日抵達巴西,被認為曾去過幾內亞。周四下午,他因為發燒去醫院接受急診,隨即被發現感染埃博拉病毒。
美國:嚴陣以待 防患於未然
10月8日,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42歲的利比里亞人托馬斯·埃里克·鄧肯不治身亡。
美國政府數小時後宣布,美國5個主要機場將從本周開始對西非旅客進行體溫測量,進一步加強埃博拉篩查措施。
國家疾控中心已經發布了911電話操作指南,隨時準備接聽疑似埃博拉患者的求助電話。
東亞:正受到威脅
據中國日報,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向東亞發出警告,考慮到其貿易交通樞紐的位置,以及大量的流動打工者,該地區正受到埃博拉的威脅。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負責人申英秀表示,該地區有著大量的旅遊、貿易人口,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等港口將勞動人群送往世界各地。
她表示,東亞過去一直是流行病高發地區,曾成功應對了SARS和禽流感。所以該地區在反應速度、公眾認知、監管強度和信息透明度上均強於其他地區。
全球:死亡人數接近3500人
下圖為最新的全球埃博拉病毒蔓延情況,紅色為病例數,黑色為死亡人數。目前,全球已有7493人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3439人死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自從美國9月末出現首例本土埃博拉病例後,很多人都在擔心航空交通會不會助長埃博拉病毒的傳播,這也難怪奧巴馬政府周三宣布,所有來自西非三國的乘客在抵達美國主要五大機場後,都將因可能接觸致命病毒而接受檢查,包括體溫測量。根據美聯社報道,關於這一檢測有五點註意事項:
1、國際機場
紐約肯尼迪機場、紐瓦克機場、華盛頓杜勒斯機場,芝加哥奧黑爾以及亞特蘭大傑克遜五大國際機場的海關和邊檢機構將會對乘客進行此項檢查。這項措施將於本周六從紐約開始,並逐步在下周內擴展到其他幾個機場。
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這三個埃博拉病毒最肆虐的國家到美國,並沒有直飛的航班。每天大約有150人從上述來自或途徑上述三國抵達美國,而其中95%的乘客都將從這五大國際機場入境,駐其他機場的海關和邊檢機構也將關註明顯發病的乘客。
2、他們知道所有的經停點
國土安全部副部長Alejandro Mayorkas周三表示,他們將有能力追溯每一個乘客的每一次中轉,直至其出發地。他說即使乘客在途徑數次中轉之後才抵達美國,他們也能甄別出來,並在他們抵達美國時對他們進行相關檢測。
3、非接觸性體溫測量
國家疾病控制中心主任Tom Frieden博士也提到,國土安全部的工作人員在機場將會使用非接觸性的體溫檢測。檢測人員也不會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西非國家檢疫人員那樣穿戴看上去很恐怖的防護設備。Mayorkas表示這些防範措施還沒有在傳染病學上視為必要手段。
相關機構也需要乘客回答一些關於旅程和與埃博拉患者潛在接觸的問題。
4、發熱!
Frieden博士周三還表示,如果乘客出現發熱癥狀,那麽他們將接受問詢,以確認他們是否可能接觸埃博拉病毒。根據具體情況,衛生人員將會引導乘客前往當地醫療系統或公共健康系統接受可能的治療或例行程序,包括21天埃博拉病毒潛伏期的每日體溫檢測。上述五大機場也配有檢疫隔離區,一旦需要可以啟用。
Frieden表示,衛生官員預期可能會有很多乘客存在發熱癥狀,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感染埃博拉病毒。他說,在離開西非的每500人中約有1人存在體溫上升的癥狀,但絕大多數是因為感染瘧疾或其他疾病。
5、航班上的其他乘客
成千上萬的乘客每天進出這五大機場的海關和邊檢區域,絕大多數並不會被有要求接受額外的檢查。
Freden表示因為來自上述三國的乘客非常少(大約每天150人),額外的檢查並不會對機場的正常運轉帶來幹擾。他表示安全和衛生部門認為“這是可以管理的”。
(實習編輯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繼巴克萊稱埃博拉或為下一個“黑天鵝”後,世行對埃博拉發出警告,稱其或給一些非洲經濟體帶來災難性影響,預計西非未來兩年損失326億美元。埃博拉已令部分航空公司股價重挫,對西非地區石油、鐵礦和金礦、可可均有影響。
近來埃博拉侵入歐美,美國首例埃博拉患者死亡,歐洲境內也發生了埃博拉病例。埃博拉死亡率高,控制疫情開銷巨大,但官方反應明顯滯後,增加了市場的緊張情緒,埃博拉已成為金融市場的風險因素,對全球化也構成威脅。
世界銀行發布警告稱,埃博拉可能給一些非洲經濟體帶來災難性影響。本周世界銀行估計埃博拉可能給西非在未來兩年造成326億美元損失,其中大多數損失來自企業運營成本的增加,因為埃博拉疫情,許多公司招不到員工、交通系統出現問題、跨境交通受限。
前幾日,巴克萊在報告中也對埃博拉疫情給出警告:
埃博拉是一個可能令市場出現黑天鵝的尾部風險。病毒本身是否會變得更具傳染性以及發達經濟體是不是也會出現大規模爆發是需要密切留意的兩個核心因素。如果埃博拉流行開,變得更具傳染性,對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將比2003年SARS更嚴重。
如果上述擔憂成為現實,那麽全球經濟增長勢必受到負面影響,金融市場的波動率也有可能大幅增加,風險資產將因此遭到拋售。對於那些能夠“拒敵千里之外”或者很好控制疫情的國家而言,相應的貨幣和資產則將受到追捧。
近期歐美埃博拉病例和疑似病例令航空公司股價重挫。本周EasyJet暴跌19%;英國航空公司和伊比利亞航空的母公司IAG大跌12%;盡管Thomas Cook稱埃博拉對其未構成實質性影響,股價也大跌15%。
SARS爆發時對航空業影響非常嚴重。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數據,亞洲航線的客運量最多下降了40%,亞太航空公司年度客運量下滑了8%,相當於60億美元營業收入;北美航空公司年度客運量下滑了3.7%,相當於10億美元營業收入。不過當時航空公司還受伊拉克戰爭和高企油價影響。2003年早些時候,英國航空公司和easyJet股價大跌;當年晚些時候這兩家公司股價出現大幅反彈。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Charles Stanley公司分析師Tony Shepard表示,盡管目前看埃博拉對航空公司沒有實質影響,但未來病情確實存在失控可能。出於安全性考慮,投資者可能會減少航空股持倉。不過,Shepard認為,埃博拉對航空公司的影響不同於SARS,當前航空公司財務狀況比那時要強,油價也呈下行態勢。
在西非地區,人們的擔憂主要集中在石油、鐵礦和金礦等礦業、大宗商品公司。根據德意誌銀行報告,受埃博拉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公司包括金礦公司Randgold,Nordgold和AngloGold。此外,可可生產也會受到嚴重影響,西非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超70%。
不過,盡管當前關註焦點聚集在埃博拉,艾滋病、結核病、瘧疾仍是非洲地區最大的威脅。病毒學家不認為埃博拉會通過空氣傳播。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非洲投資策略分析師Ayo Salami表示,他所在的基金沒有出現資金流出,非洲市場投資者沒有撤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本土確診第二例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這是美國第一例已知的由於傳染得病的患者。同時另一名疑似病例正在接受隔離治療。美國本土控制致命病毒能力正經受嚴峻考驗。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2日說,與美國本土發現的首名埃博拉患者有過接觸的一名醫務人員已被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
美國疾控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名醫務人員的複檢結果是陽性。這一複檢結果已通知醫院和患者,相關治療方案將由患者和醫院決定。
同一天,美國得克薩斯州衛生當局表示,這位感染者是曾經照顧過已經死亡的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患鄧肯(Thomas Eric Duncan)的女性醫護人員。
從利比里亞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鄧肯此前曾在衛生長老會醫院接受隔離,於10月8日不治身亡。
目前仍有48名有可能接觸過鄧肯的人員被密切監測,他們尚未表現出任何癥狀。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Tom Frieden強調,醫護人員的診斷顯示,長老會醫院顯然有違反安全規定的做法,當局將對該醫院如何發生感染進行完整的調查,主要集中在透析和呼吸道插管兩個“高風險程序”是否違反操作規定上。
據路透報道,靠近波士頓的美國馬薩諸塞州,布倫特里市(Braintree, Massachusetts)的一個診所被疏散並隔離。因為當地診所發現一名埃博拉疑似病例。
這名患者來自西非利比里亞。據報告稱該患者抵達美國後有頭疼,肌肉酸痛等埃博拉病毒患者癥狀。
目前該患者已經轉移到波士頓的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醫療中心接受治療。
10月8日美國白宮宣布,在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地的5個美國機場加強對從西非入境美國旅客的埃博拉病毒篩查。人們日益擔心,進入美國的致命病毒沒有得到足夠的控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美國本土首例“人傳人”埃博拉病毒病例確診後,美國衛生當局敦促各醫院反思對埃博拉患者處置方式。世衛組織警告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威脅到了某些國家的“根本生存”。
周日美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確認,一名曾經照顧過已經死亡的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患鄧肯(Thomas Eric Duncan)的女性醫護人員的埃博拉病毒檢測呈陽性,成為首例在美國經傳染感染病毒的患者。
周一,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托馬斯·弗里登(Thomas Frieden)說,這個埃博拉病例“將大幅改變”美國處理埃博拉的方式,他要求美國所有醫院把剛剛去過西非、有發熱和其他癥狀的病人當成埃博拉患者對待。
他說:“我們必須反思,因為即便只有一個傳染病例也不可接受”。
弗里登說, 就醫院而言,首先在診斷階段,所有醫院在接診過去21天里去過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的有發熱或其他癥狀的患者時,都要考慮他們有可能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其次,在治療埃博拉患者方面,目前護理程序較為複雜,疾控中心正與相關醫院密切合作進行簡化,以使操作“更簡單、更容易”。
對於確診感染埃博拉的女護士,弗里登說,這名醫護人員病情穩定,但尚不清楚她如何感染。
他還澄清說,一天前他曾表示該護士“違反程序”,有人理解為這是把問題推到這名護士或醫院的頭上,“抱歉那肯定不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他說醫護人員很有可能在脫掉被汙染防護服的環節不小心接觸埃博拉病毒,因此疾控中心還在調研有沒有更容易脫掉的防護服,從而減少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威脅到了社會的“根本生存”,並可能導致出現“垮掉的國家”。
周一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我過去從沒有見過哪一種疾病,能像埃博拉那樣威脅那些極端貧困國家的社會和政府生存。”
“我從來沒有見過哪一種疾病,可以如此嚴重威脅到一個國家的生存。”
她同時也警告說,人們的恐慌感比“埃博拉病毒本身散播地更快。”
陳馮富珍援引世界銀行的預測稱,疫情爆發後90%的經濟支出都是源自公眾為避免感染而做出的非理性的措施。
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繼續監控來自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乘客體溫。美國疾控中心說到自周日以來,有91%的乘客乘客體溫被監控,並沒有發現任何一例子體溫超標,或者埃博拉相關癥狀。
昨天波士頓地方媒體報道稱,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一次性發現了五例埃博拉病毒疑似感染者,均來自阿聯酋航空公司起飛自迪拜的同一架次航班,這加劇了美國航空股板塊大跌。之後更新報道證明這些人只是流感癥狀,並且沒有在近期到過西非疫區。
歐洲方面,英國各個主要機場周二開始將開始體溫監控。英國首相卡梅倫稱,必須采取“有力措施”阻止病毒傳染到英國。
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昨天說,埃博拉病毒已經在西非造成超過4000人死亡,這是世界和平和安全所面臨的危機。
她還說病毒爆發“凸顯了全球社會增長和經濟發展的不平等,富人有最好的治療,窮人只能等死。”
她還說:“幾十年來缺乏基礎衛生建設和服務意味著一個國家在疾病沖擊下脆弱不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圖一:已經出現埃博拉病例的地區)
隨著美國和西班牙分別有人在本土感染埃博拉,歐洲、北美和亞洲對於埃博拉即將蔓延的恐慌達到了極點。
盡管美國不太可能大規模爆發埃博拉疫情,但是美國已經有人被埃博拉病毒感染,這使得美國人的擔憂日益增加。達拉斯市年僅26歲的護士Nina Pham因照顧埃博拉病患Thomas Eric Duncan於近期被診斷出已被傳染,而Duncan本人在上周已因此病匆匆離世。
密歇根大學醫藥史學教授Howard Markel告訴《紐約時報》,“病毒自古以來就在傳播。但問題在於,現在它們可以搭乘飛機進行傳播了。”
那麽10月末,哪些國家和地區最有可能被輸入埃博拉病患呢?美國東北大學生物和社會技術系統模擬實驗室(Laboratory for the Modeling of Biological and Socio-Technical Systems——MOBS)的研究人員計算並制作了下面這張圖表:
(圖二:截止10月末,最可能被輸入埃博拉病患的國家)
不過讀者要註意,MOBS研究人員統計的是單一病例被輸入的概率,而非全面爆發埃博拉疫情的風險。為了得出這些預測,他們研究了自病原區(西非)發出的航班及其往返模式。此外,預測結果將隨著該地區航班的調整而變化。上圖的結果是基於航班沒有變化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
研究人員們在報告中指出,“在受感染地區嚴格控制航空進出(例如取消80%航班)只能將病情在國際上的擴散推遲三到四周。”
他們還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上圖的任何國家中全面爆發埃博拉疫情都是不太可能的。他們在報告中寫道:
大規模爆發意味著至少有10個人被感染,盡管存在這種可能,但是可以被認為是十分罕見的事件。
有效的管理和對病患個體及時進行隔離,確保埃博拉病患維持在極低的數量,降低病毒失去控制、全面爆發的風險。
過去幾個月,埃博拉肆虐西非,因為該地區的醫療系統不足以應對該疾病。
截至目前為止,埃博拉病毒並未在西非以外的地方大規模傳播。西班牙成為第一個有病患在西非之外獲傳染此病的國家。美國也有一位在本土被傳染的病患,就是達拉斯那位護士,而把病傳染給她的Duncan則是在利比亞被感染的。
據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本次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埃博拉疫情已經奪走逾四千人的生命。在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等國,超過8000人感染了該病毒,其中還包括401名醫護人員。此外,已有232名醫護人員在與埃博拉的鬥爭中獻出了生命。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主任Tom Frieden曾表示,只要埃博拉仍在西非肆虐,“我們就無法保證美國沒有風險”,“我們也希望我們可以保證”。
截至目前,西非埃博拉病患死亡率超過50%。發病初期表現出類似流感的癥狀,然後很多病患都會表現出內部和外部出血,以及器官衰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不僅威脅著當地人的生命,也影響著商品市場。
世界最大的可可豆生產國科特迪瓦已經關閉了與利比亞和幾內亞的邊境線,這令可可豆的采摘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局面。
科特迪瓦所產的可可豆占到全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盡管該國並未發現一起埃博拉病例,但是可可期貨的價格在最近幾周開始大幅波動,其波動區間遠高於正常的每噸2000美元到2700美元的範圍。
目前利比亞和幾內亞感染埃博拉的人數超過8000人,死亡人數將近4000人。科特迪瓦的鄰國加納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可可豆產區,占世界產量的15%。
Facebook創始人之一紮克伯格周二宣布,他和妻子將捐款2500萬美元給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基金會以幫助控制埃博拉疫病的蔓延。
紮克伯格在個人Facebook頁面上表示:“埃博拉疫情已處在一個關鍵轉折點。迄今這種疾病已感染了8400人,它的傳播速度很快。如果得不到控制,預計埃博拉在未來幾個月中可能感染一百萬甚至更多的人。”
紮克伯格還稱:“我們必須讓埃博拉疫情在短期內得到控制,防止其進一步蔓延並演化為一場長期的全球健康危機,不至於釀成我們為之大規模奮戰了數十年的艾滋病或小兒麻痹癥那樣的悲劇。”
紮克伯格指出,他和妻子將把2500萬美元捐給了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基金會。據悉,這比資金來自紮克伯格夫婦在非營利基金(矽谷社區基金會)的資金。
CDC基金會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幫助圭亞那、利比里亞、塞拉利昂以及世界其他受到埃博拉病毒威脅的地方。
在紮克伯格之前,微軟聯合創始人Paul Allen上個月也捐贈了900萬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周二表示,預期本周內感染病例將上升至9000例以上。全球埃博拉病例上升至8914例,死亡4447例。預計到12月1日西非三個國家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和幾內亞每周新增埃博拉病例數量將達到5000至1萬例。目前這三個國家有超過8900人患病,已有超過4400人死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