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2015股东大会问答精华版】 逍遥股海
http://xueqiu.com/7541259137/42690650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5月3日上午消息,今年是巴菲特和芒格等管理层掌管伯克希尔50周年纪念,股东参会更为踊跃,二老在长达6个半小时的股东问答中风趣幽默地向全球投资者分享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投资心得。以下是股东问答的精彩环节汇总。
开场白一如既往的幽默:我是沃伦他是查理,现在他还能听见,我还能看见,因此我们搭伙。
首个问题:没效率不是资本主义
持股15年的股东:我问两个关乎公司是否道德的问题:1. 西雅图时报报道了公司麾下房地产商克莱顿(Clayton)的掠夺性贷款政策,2. 公司与3G资本已多次合作,而3G收购公司后往往大幅裁员,股东对这种合作感到担心。我认为伯克希尔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但现在出了问题。
巴菲特:我无需为克莱顿的借贷运作做出任何道歉,的确3%的人因为违约失去了房屋是事实,但97%的人因此拥有了房子,他们每个月负担的本金和利息不到600美元。我们接受了来个多个州的91次检查。在这些检查中,我记得我们收到的最大罚单只有5500美元。
至于3G收购企业后大举裁员的问题,裁减必要数量的员工后被收购公司的运营一直非常好,我们从来认为,一家公司雇佣的员工不能超过必需的程度,这根本就不是道德的问题,是工业发展趋势。随着时间推移,资本主义必需追求效率。
IBM是非常可靠的公司
问:这个问题请让查理回答,您让巴菲特戒了雪茄他照做了,那你有说服他不要买IBM的股票吗?
芒格:我没有这样做过。我认为IBM是非常可靠的公司。它仍是一家巨头企业,一家非常令人敬佩的企业。如果人们的判断总是对,我和沃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富。
糖类企业投资前景问题
问:过去50年中,伯克希尔与可口可乐和DQ等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关系“甜蜜”,但最近糖被视为健康威胁,这是否可能损害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巴菲特:你会看到所有的食物和饮料公司都在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它们会适应消费者新的偏好,并保持“护城河”,预计未来几年可口可乐的销售将持续增长。过去40年中,我所有摄取的卡路里中四分之一都来自可口可乐,而我已活了这么长时间。我认为怎样才能感到幸福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但如果我一直只吃花椰菜和甘蓝菜之类的,我不认为我能活到现在。
经济学家对企业一点用都没有
问:当前市场的两个比率 - 股市总市值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之比以及企业总盈利对GNP之比过高,是否足以引起投资者群体的关注?
巴菲特:我实在想不起来,我曾经基于宏观经济因素而决定做一桩买卖,我从来不会仅凭宏观因素将收购或关闭一家公司。如果一家企业雇用一位经济学家,那意味着公司费钱多雇了一个人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投资失败
股东: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败是什么?
巴菲特:在90年代中期我曾用4亿美元买下一家注定要赔光的鞋企(Dexter Shoes),而我是用伯克希尔的股票支付的,这些股票现在价值60亿美元,几乎任何时候我们发行股票都会构成错误,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谨慎,但我宁可一百次的过于谨慎,也不愿1%的不谨慎。
没什么比中美协作更加重要
问:美国的未来会不会受到核武器、化学武器或生物武器的威胁?还有网络攻击?
巴菲特:这些问题对美国有重大威胁。美国经济走强的关键原因并不受这些威胁的影响,即便在经济增长最为温和的这几年。美国有着“非常好的经济体系”,有很多保证。但这些优势可能被宗教狂热分子或极端反社会的疯子或流氓国家化为乌有。只要能够保护自己免受这些威胁,美国就将继续繁荣昌盛。我认为没有什么比美国和中国之间持续密切合作更重要了。除非是疯了,否则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必须与中国合作并相信中国。
不能在亏损的前提下运营
股东:关于3G资本。伯克希尔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家庭,这是因为你给他们自由的发展,并不注重短期效益。3G是不是个反例?
巴菲特:我觉得用3G的方式运行GEICO(美国第四大汽车保险公司),它和现在也不会有什么区别。我们不相信多雇人会有什么好处,3G也不相信。你不能在亏损的前提下运营。我们对雇佣过多的态度用一个事实就能说明:我们奥马哈的办公室只有25个人。
日用品行业还会有很多并购
股东:日用品领域有可能出现像卡夫和亨氏这样的进一步整合吗?雀巢最近面临的抗议等因素是否足以阻碍进一步产业整合呢?
芒格:我们已谈过很多次这个话题(裁员),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失业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小事。但如果当初我们硬是把每一个人都留在田里耕地,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怎么样呢?
巴菲特致A股股民:价值投资不分国界
问:您觉得价值投资能广泛适用于所有的市场吗?其中包括中国市场吗?是否适用于过去十几个月翻了两倍的A股?
巴菲特:投资原则不会在国境线上止步,“如果我在其他国家投资,我将继续使用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所论述的原则,例如将购股视为自己拥有了企业一小部分的所有权等。
芒格:中国股市可能更应使用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我不认为价值投资会过时,中国市场将会因为更强调价值理念,更少地卷入投机潮而变得更好,奇怪的是没有人做价值投资。
巴菲特:如果你能在股票便宜的时候投资,这并不是一场需要高智商的艰难游戏。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难。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的投资环境相对年轻,这导致市场更多地受到投机的影响,而这可能给价值投资创造机会。
芒格:难道还有其他方式比价值投资更明智吗?
巴菲特:市场上价格和价值将继续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些熟读《伟大投资者格雷厄姆和多德维尔》的人将继续发财。
$长城汽车(SH601633)$ 股东大会的问答环节汇总 Macroliu
http://xueqiu.com/1667590889/43722125
$长城汽车(SH601633)$ 股东大会的信息 今天9点,股东会准时召开。
等结果的朋友们不好意思,刚到深圳,昨天512到处飞机飞不了。。。。。今天9点,股东会准时召开。
从会议文件得知,徐水工厂一期,已完工90,二期55,三期10,四期未提及。(每期规划25万产能,目前产H8,H9,H6C,关心提车速度的坛友,自己琢磨一下。)。
以下摘录交流时,魏董的回答。
问: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车,新技术中心?
答:H6C,H7可能尝试自动驾驶。新能源目前,客户体验并不好,还有些早。新技术中心,也为新能源作准备,是原研发的增量,不是搬过来。
问:怎么留住人才?
答:从教育,居住等,解决其后顾之忧。幼儿园小初高配套,两万套住宅,500套专家公寓。
问:如何理解高端?
答:高端需要顾客的心智认同。目前,长城必须经过高端产品,卖中低端价格阶段,还要保证丰厚回报。
说:极赞成H8问题上,对技术的吹毛求疵,请继续保持。
答:。。。。。。
问:未来会打价格战么?进口20来万SUV越来越多,怎么办?
答:不会打,2014年一辆车净利润才一万。自主品牌利润低,没资格打。价格战伤害老客户,还掩盖了研发制造等经营问题。目前SUV也有亏钱的,包括外资。四年前规划H8H9,就知道今天SUV要火,早走了一步,准备还算充分,有信心胜出,后续产品会更有竞争力。出口海外市场,目前处于调整期,挑战很大,但无论如何,要保住网络,坚持住。
问:红蓝标规划?投资者说股价涨得太温和?
答:投资的事,我管不了,只负责真实披露信息。投资者自己判断。红蓝标可以使网络密度更大,选择更宽,客户群更广,一个车变两个车,降低研发费用,也没有风险,本来就是一个品牌。客户调查显示,15万以下的车,客户要好看。没有绝对的好看,但有绝对的难看。红蓝标也是因为,车子越来越时尚的趋势。
问:海外并购?下一个H6是谁?
答:成功的并购,找不出几个。看似便宜,往往不然。中国本身就是国际化市场,国内打不赢,出去没意义。H2数量不够大,毛利率上不去。30毛利率是个目标,未来产品都这样要求。
问:发动机?变速箱?
答:汽油直喷是主力,1.3,1.5,3都有。双离合不是一定好,AT做好了也一样。变速箱要做7个档,发动机要1250转到扭矩峰值。
问:未来自动档占比?
答:绝大部分。手动挡就是键盘手机,自动档是滑屏手机。就这概念。自动档,才能实现更多智能化。
问:分网成本低吗?其他自主的压力?自主将突破合资?
答:还是低。长城发展区域经销商,一家开多个店。和一般做法相反。自主品牌都好,是长城的愿望。但长城更稳健自信,产品更好。自主突破合资,压力还很大,并不乐观。
问:新能源车储备?轻量化技术?
答:2018年后有插电混合动力,技术前瞻到2025年。SUV太轻不现实。
问:蓝标店本来劣势?轿车啥时重回?
答:网络改造2-3年过渡期。目前有些红标店,也卖蓝标车。轿车等差异化做得更好,像内饰,不然没意义,5-6年后吧。外资轿车压力也大,也有不挣钱的。
问:车联网?H2网上定制比例?
答:手机比车联网强大,汽车就是一显示屏,或再加功放。手机更成熟。两套系统费用也高。网上卖车,实体店取消,不现实。再说,做好了车,让互联网绑架了,更难受。(众人笑)
问:东南亚市场?
答:是日本车的市场。东盟国家的政策,中国车税收40几,日本车可能免税。没法做。
问:长城终极目标?未来市值?未来业绩?
答:我只做汽车,这些不关心。(众人笑)。小心,投资有风险。(众人再笑)。
问:模块化设计?
答:从H7开始,重视模块,平台化设计。降成本,提品质。SUV平台,和轿车,只能通用一部分,结构性环节不行。
问:H8提车太慢?H8有7座?H9有5座?
答:H8产能还在提升,会很快。和H6C共线,也有冲突。H8没7座,太短。H9没考虑5座,用户反馈后,会出5座,叫商务版,舒适性会好些。
问:H8时机是否错过了?不做广告?
答:确实有影响。但对比竞品,还是有优势。广告费往往金额巨大,省下来提升客户体验,能做多少事?最重要的,还是客户体验。H9就是豪华车的驾乘感受,一坐,让人想不到,自主品牌也能做到这样!汽车产品评价,可以量化,做不得一点假。现在消费者爱说话,买车前都会上网看,三年前,我们提出“决胜手持”,(手机),以后官网会有消费者互动,什么都公开。
(主持人:结束。谢谢大家。)
土壤汙染如何防治?環保部36個問答釋疑解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267.html
國務院31日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土十條》),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在土壤汙染防治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總體粗放,產業結構和布局仍不盡合理,汙染物排放總量較高,土壤作為大部分汙染物的最終受體,其環境質量受到顯著影響。當前,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汙染較為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切實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制定實施《土十條》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汙染宣戰的一項重大舉措,是系統開展汙染治理的重要戰略部署,對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具有積極作用。
2、與水體和大氣汙染相比,土壤汙染具有哪些特點?
一是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大氣汙染和水汙染一般都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察覺。而土壤汙染往往要通過土壤樣品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土壤汙染從產生到發現危害通常時間較長。
二是土壤汙染具有累積性。與大氣和水體相比,汙染物更難在土壤中遷移、擴散和稀釋。因此,汙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累積。
三是土壤汙染具有不均勻性。由於土壤性質差異較大,而且汙染物在土壤中遷移慢,導致土壤中汙染物分布不均勻,空間變異性較大。
四是土壤汙染具有難可逆性。由於重金屬難以降解,導致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完全逆轉的過程。另外,土壤中的許多有機汙染物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降解。
五是土壤汙染治理具有艱巨性。土壤汙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汙染源的方法則很難恢複。總體來說,治理土壤汙染的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
3、土壤汙染物主要有哪些?
土壤中的汙染物來源廣、種類多,一般可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無機汙染物以重金屬為主,如鎘、汞、砷、鉛、鉻、銅、鋅、鎳,局部地區還有錳、鈷、硒、釩、銻、鉈、鉬等。有機汙染物種類繁多,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三氯乙烯等揮發性有機汙染物,以及多環芳烴、多氯聯苯、有機農藥類等半揮發性有機汙染物。
4、土壤汙染對地下水有什麽影響?
地下水汙染是指由於人為活動造成地下水質惡化的現象。土壤汙染是淺層地下水汙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土壤中的一些汙染物容易淋溶或隨滲水進入地下水,日積月累造成淺層地下水水質變差,最終導致汙染。
5、造成我國土壤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我國的土壤汙染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累積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工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是造成其周邊土壤汙染的主要原因。尾礦渣、危險廢物等各類固體廢物堆放等,導致其周邊土壤汙染。汽車尾氣排放導致交通幹線兩側土壤鉛、鋅等重金屬和多環芳烴汙染。
二是農業生產活動是造成耕地土壤汙染的重要原因。汙水灌溉,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養殖等,導致耕地土壤汙染。
三是生活垃圾、廢舊家用電器、廢舊電池、廢舊燈管等隨意丟棄,以及日常生活汙水排放,造成土壤汙染。
四是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區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屬超標的原因。
6、我國在土壤汙染防治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起步較晚。從總體上看,目前的工作基礎還很薄弱,土壤汙染防治體系尚未形成。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科學家開始關註礦區土壤、汙灌區土壤和六六六、滴滴涕農藥大量使用造成的耕地汙染等問題。“六五”和“七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支持開展農業土壤背景值、全國土壤環境背景值和土壤環境容量等研究,積累了我國土壤環境背景的寶貴數據,在此基礎上制訂並於1995年發布了我國第一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近年來,我國土壤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廣泛關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探索,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組織開展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掌握了我國土壤汙染特征和總體情況;二是出臺一系列土壤汙染防治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土壤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三是開展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修訂工作,完善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四是制定實施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規劃,啟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試點項目;五是編制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動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7、《土十條》編制的總體考慮是什麽?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與大氣和水汙染相比,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防治工作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為此,我們重點在開展調查、摸清底數,推進立法、完善標準,明確責任、強化監管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同時,提出要堅決守住影響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的土壤環境質量底線。
二是堅持突出重點、有限目標。國內外實踐表明,解決好土壤汙染問題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針對當前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土壤環境問題,立足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土十條》以農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設用地中的汙染地塊為重點,明確監管的重點汙染物、行業和區域,嚴格控制新增汙染,對重度汙染耕地提出更嚴格管控措施,明確不能種植食用農產品,其他農作物不是絕對不能種;對於汙染地塊,區分不同用途,不簡單禁用,根據汙染程度,建立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同時緊扣重點任務,設定有限目標指標,以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三是堅持分類管控、綜合施策。為提高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汙染程度將農用地分為三個類別,分別實施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等措施;對建設用地,按不同用途明確管理措施,嚴格用地準入;對未利用地也提出了針對性管控要求,實現所有土地類別全覆蓋。在具體措施上,對未汙染的、已經汙染的土壤,分別提出保護、管控及修複的針對性措施,既嚴控增量,也管好存量,實現閉環管理,不留死角。
8、《土十條》的出臺實施將對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產生什麽樣的推動作用?
《土十條》的出臺實施將夯實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基礎,全面提升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能力。
一是通過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查明農用地土壤汙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汙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摸清土壤汙染家底。
二是通過制修訂土壤汙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標準體系等,使土壤汙染防治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健全。
三是通過開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試點示範,在土壤汙染源頭預防、風險管控、治理與修複、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探索土壤汙染綜合防治模式,逐步建立我國土壤汙染防治技術體系。
四是通過規範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從業單位和人員管理,明確治理與修複責任主體,實行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終身責任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等措施,推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產業發展。
五是通過明確各方責任,加強信息公開,宣傳教育等措施,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汙染防治體系。
9、為什麽要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如何組織開展?
全面準確掌握土壤汙染狀況是開展土壤汙染防治與監管工作的重要基礎。2005年至2013年,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調查面積約為630萬平方公里。1999年以來,國土資源部開展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截止2014年,已完成調查面積150.7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調查面積13.86億畝,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68%。2012年,農業部啟動了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汙染調查,調查面積16.23億畝。
總體上看,已完成的土壤環境調查,初步掌握了全國土壤汙染的基本特征和格局,了解了土壤主要汙染物。但是,由於調查時間跨度大,調查方法不統一,調查精度難以滿足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複的需要,迫切需要在現有調查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調查精度,真正摸清土壤汙染底數,獲得地塊尺度的土壤汙染數據。通過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進一步摸清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準確掌握汙染耕地的地塊分布,評估土壤汙染對農產品質量和人群健康的影響,探明土壤汙染成因,了解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汙染狀況,獲取權威、統一、高精度的土壤環境調查數據,建立基於大數據應用的分類、分級、分區的國家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全面滿足環保、國土、農業和衛生等領域需求,為全面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供科學依據。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編制詳查總體方案,積極籌備各項工作。
10、農用地詳查2018年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詳查2020年完成,這是基於什麽樣的考慮?
根據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量進行測算,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農用地詳查,用四年左右時間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詳查。
11、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哪些與土壤相關的監測調查?行業監測網都有哪些?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如何整合?
目前除環保部門外,開展土壤監測調查的部門還有農業、國土部門。環保部門開展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以農用地、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狀況為主,農業部門以耕地地力為主,國土部門以測定土壤中礦物元素及其他無機指標為主。
除環保外,與土壤相關的行業監測網主要涉及農業部門和國土部門。農業部門針對耕地地力的監測,在全國建立了107個國家級耕地質量監測點;針對農產品產地及周圍環境汙染,重點在工礦企業周邊農區、汙水灌區、大中城市郊區等布點監測,計劃設立15.2萬個產地安全監測國控點。國土部門組織開展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但尚未建立常規監測網。
環保、農業、國土部門已開展的監測調查多屬於專項工作性質,部分指標重合,但各自監測調查的規範、點位、頻次不盡一致,需要逐步整合,以滿足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管理需要。
12、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如何建設?
環境保護部正在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建設,截至2015年12月,已在全國設置了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國控點位31367個,其中包括一般點位22816個,風險點位8551個,已覆蓋90%縣(市、區)。2016年擬再增加7000個風險點位。
13、為什麽要專門制定土壤汙染防治法?
目前我國尚沒有土壤汙染防治的專門法律法規,現有土壤汙染防治的相關規定主要分散體現在環境汙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和農業類法律法規之中,如《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農業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由於這些規定缺乏系統性、針對性,亟需制定土壤汙染防治專門法律,以滿足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需要。
14、《土十條》提出配合完成土壤汙染防治法起草工作,目前進展情況如何?地方性土壤汙染防治法規有什麽進展?
2013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土壤汙染防治法列入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受全國人大環資委委托,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完成土壤汙染防治法草案建議稿,於2014年12月報送全國人大環資委。為推進土壤立法工作,近兩年來,環境保護部配合全國人大環資委深入開展調研,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座談會,舉辦專題講座,修改草案10余稿。在起草過程中,陳昌智、沈躍躍副委員長分別親自帶隊赴山東、遼寧、湖南、河南、廣東、福建等多省區調研。根據全國人大環資委安排,擬在2016年年內進行兩次內部初審,2017年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提請和審議的任務。
2015年12月,福建省發布《福建省土壤汙染防治辦法》;2016年2月,湖北省頒布《湖北省土壤汙染防治條例》。湖南、河南、廣東、吉林等省正在進行土壤汙染防治立法工作。
15、目前我國土壤環境保護標準有哪些?還需要制訂哪些標準?
我國現行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包括三類、48項標準:一是土壤環境質量(評價)類標準,包括1項土壤環境質量標準、3項特殊用地土壤環境評價標準、4項建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技術導則;二是土壤環境監測規範類標準,包括1項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37項土壤環境汙染物監測方法標準;三是土壤環境基礎類標準,包括2項相關術語標準。
下一步標準制修訂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制修訂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替代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二是制修訂土壤環境監測、調查評估、風險管控、治理與修複等技術規範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三是完善土壤汙染防治相關標準,修訂肥料、飼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和農用汙泥中汙染物控制等標準,制訂可降解農用地膜標準,修訂農用地膜、農藥包裝標準;四是完善土壤中汙染物分析測試方法;五是分類研制一批土壤環境標準樣品。
16、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為什麽要修訂,進展如何?
我國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以下稱“現行標準”)於1995年7月13日頒布,1996年7月1日實施,在我國土壤環境保護和管理中發揮了重要基礎性作用,目前已不適應現階段土壤環境保護實際工作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適用範圍小。僅適用於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林地、自然保護區等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缺少適用商服、工礦倉儲、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等建設用地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指標。二是項目指標少。僅規定了8項重金屬指標和六六六、滴滴涕2項農藥指標,而近年來土壤汙染形勢日益複雜,尤其是工業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需要評價的汙染物種類繁多。三是實施效果不理想。一級標準依據“七五”土壤環境背景調查數據做了全國“一刀切”規定,不能客觀反映區域差異;二、三級標準規定的指標限值存在偏嚴(如鎘)、偏寬(如鉛)的爭議,部分地區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與農產品質量評價結果差異較大。
針對現行標準存在的上述問題,2006年環境保護部啟動標準修訂工作,先後組織召開20多次專題工作會、研討會,反複研究、梳理土壤環保標準體系結構、作用定位和主要內容。目前,制修訂後的標準已三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通過環境保護部標準審議專家委員會和部長專題會議審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後按程序報批。
17、為什麽要修訂現行農膜標準?全國每年廢棄農膜有多少?
現行農用地膜厚度國家標準為0.008±0.003mm。即便是符合標準的農膜也比較容易破碎,導致廢棄農膜回收難度大、成本高,需要通過修訂標準提高厚度要求,便於回收利用。據有關調查研究,2013年我國廢棄農膜總量超過100萬噸。
18、重點監管行業是如何考慮的?
根據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和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結果,篩選出有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冶煉、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作為重點監管行業,主要考慮是,這些行業排放的汙染物均為重點監管汙染物,嚴重威脅土壤環境和人體健康。
19、為什麽要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與農用地分等定級的區別?
為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土壤汙染程度,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分別采取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嚴格管控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農業、國土資源部門組織開展的農用地分等定級主要反映土地生產力水平的差異,主要依據地理區位、水熱條件、經濟價值等因素進行劃定。
20、企業防治土壤汙染的責任有哪些?
企業責任包括加強內部管理,將土壤汙染防治納入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嚴格依法依規建設和運營汙染治理設施,確保重點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開展企業用地土壤環境監測;造成土壤汙染的,應承擔損害評估、治理與修複的法律責任。
21、農藝調控包括哪些具體措施?
在土壤汙染防治中,農藝調控是指利用農藝措施對耕地土壤中汙染物的生物有效性進行調控,減少汙染物從土壤向作物特別是可食用部分的轉移,從而保障農產品安全生產,實現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農藝調控措施主要包括種植重金屬低積累作物、調節土壤理化性狀、科學管理水分、施用功能性肥料等。
22、為什麽要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按照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根據農產品品種特性和生產區域大氣、土壤、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狀況等因素,認為不適宜特定農產品生產的,提出禁止生產的區域,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公布。
23、什麽是風險管控?
對農用地而言,風險管控主要是指通過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換林還草,以及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等措施,保障耕地安全利用,確保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安全。
對建設用地而言,風險管控主要是指通過對汙染地塊設立標誌和標識,采取隔離、阻斷等措施,防止汙染進一步擴散;劃定管控區域,限制人員進入,防止土壤擾動;通過用途管制,規避隨意開發帶來的風險。
24、土壤汙染風險主要有哪些?下一步將采取哪些管控措施?
土壤汙染的風險主要包括:一是耕地汙染影響農產品質量。土壤汙染影響農作物生長,造成減產。農作物可能會吸收和富集某些汙染物,影響農產品質量,給農業生產帶來經濟損失;長期食用超標農產品可能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二是危害人居環境安全。住宅、商業、工業等建設用地土壤汙染可能通過經口攝入、呼吸吸入和皮膚接觸等方式危害人體健康。汙染地塊未經治理修複就直接開發,會給有關人群造成長期的危害。三是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土壤汙染影響植物、動物(如蚯蚓)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長和繁衍,危及正常的土壤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不利於土壤養分轉化和肥力保持,影響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汙染物,可能發生轉化和遷移,繼而進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環境,影響其他環境介質,可能會對飲用水源造成汙染。
下一步采取的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對輕中度汙染的土壤,制定實施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對重度汙染土壤,嚴格管控其用途,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制定實施重度汙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計劃。二是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範人居環境風險。將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城市規劃、供地管理和土地開發利用管理。對擬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化工、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用地,以及用途擬變更為居住和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上述企業用地,由土地使用權人負責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已經收回的,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負責開展調查評估。根據調查評估結果,建立汙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合理確定土地用途。
25、土壤汙染風險評估的內容是什麽?
土壤汙染風險評估是指采用概率方法對土壤汙染造成的某種危害後果出現的可能性進行表征。土壤汙染風險通常可分為健康風險和生態風險兩大類。健康風險是指人體暴露於汙染環境而導致傷害、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生態風險是指土壤汙染物對生態系統中的某些要素或生態系統本身造成破壞的概率或可能性。
26、現階段對重度汙染耕地為什麽采用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而不是治理與修複?
基於目前的經濟技術水平,對重度汙染耕地進行治理與修複,資金投入大,時間周期長,並可能對土壤功能造成嚴重破壞。考慮到我國耕地資源有限的基本國情,對重度汙染耕地采取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又避免了產出超標糧食的風險。
27、如何從城鄉規劃環節防範汙染地塊開發利用的風險?
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實施規劃管理的基本依據。城鄉規劃工作將在兩個環節上,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汙染地塊開發利用風險的防範:一是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法定規劃時,合理安排工業用地布局,特別是對居住和公共環境有嚴重幹擾、汙染和安全隱患的三類工業用地,要按照相關標準,預留安全防護距離。二是在舊城有機更新過程中,加強對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後的用地管理,尤其是對擬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有汙染風險企業用地,並擬將用地性質改變為居住、商業、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上述企業用地,需要由土地使用權人負責對土壤環境情況進行調查評估,評估結果達到相應規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地塊,方可進入用地程序。
28、汙染地塊治理與修複責任怎樣界定?
《土十條》明確提出,汙染地塊治理與修複責任界定按照“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由造成土壤汙染的單位或個人承擔。責任主體發生變更的,由變更後繼承其債權、債務的單位或個人承擔相關責任;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的,由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或雙方約定的責任人承擔相關責任。責任主體滅失或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29、針對汙染地塊開發利用和治理與修複工程監管,《土十條》有何應對措施?
《土十條》對汙染地塊開發利用和治理與修複工程監管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汙染地塊開發利用方面,嚴格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一是建立汙染地塊開發利用前的調查評估制度。二是分用途明確管理措施,符合相應規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的地塊,可進入用地程序;暫不開發利用的,要劃定管控區域,采取風險管控措施。三是落實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監管責任,將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城市規劃和供地管理。
在汙染地塊治理與修複工程監管方面,一是治理與修複工程原則上在原址進行,並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二次汙染。二是公開工程基本情況、環境影響及其防範措施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治理與修複效果進行評估。四是實行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終身責任制。
30、土壤汙染了,有辦法治理嗎?有哪些修複方法?
受汙染的土壤可以通過修複降低其風險或危害,恢複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較長的時間。土壤修複是指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汙染物,使其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汙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一般包括生物修複、物理修複和化學修複3類方法。由於土壤汙染的複雜性,有時需要采用多種技術。
生物修複技術是上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質的能力,達到去除土壤中汙染物的目的,主要包括植物修複技術、微生物修複技術和生物聯合修複技術。優點是不破壞土壤有機質,不對土壤結構做大的擾動,成本低;缺點是修複周期長,通常不適宜對高濃度汙染土壤的修複。
物理修複是指通過各種物理過程將汙染物從土壤中去除或分離的技術。目前常用的技術包括客土法、熱脫附、土壤氣相抽提、機械通風等。優點是修複效率高、速度快;缺點是往往成本偏高等。
化學修複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學物質,通過對重金屬和有機物的氧化還原、鰲合或沈澱等化學反應,去除土壤中的汙染物或降低土壤中汙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技術。主要包括土壤固化穩定化、淋洗、氧化還原等。優點是修複效率較高、速度相對較快;缺點是容易破壞土壤結構、因添加化學藥劑易產生二次汙染等。
31、汙染地塊治理與修複一般包括哪幾個階段?
汙染地塊治理與修複通常可分為調查評估、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驗收等階段。調查評估主要包括汙染物識別,汙染程度和範圍確定,汙染風險評估,修複目標值制定等;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主要包括修複技術篩選、工藝參數確定、工程量估算、可行性論證、施工圖設計、環境管理計劃等;工程施工是指按照方案設計要求,組織實施現場施工和工程建設等;工程驗收是對修複工程效果進行監測評估。
32、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的成本如何?
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的成本因汙染物類型、汙染程度以及修複技術的不同,其成本差異較大。一般來說,農用地治理與修複成本每畝從幾千元到幾萬元,汙染地塊土壤治理與修複成本每立方米從幾百元到幾千元。
33、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產業發展狀況如何?
我國從“十五”期間開始研發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技術,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在重金屬汙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下,初步建立了針對不同土壤汙染物、汙染程度、土地利用類型等的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技術。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企業從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近1000家,從業人員從約2000人增加到近1萬人;項目數量累計達300多項。總體來看,從技術儲備、人員隊伍等方面,基本具備產業發展的基礎。隨著《土十條》的發布實施,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產業鏈將逐步覆蓋土壤環境調查、分析測試、風險評估、治理與修複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形成一批專業化的土壤修複企業。通過規範從業單位和人員管理,實行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終身責任制,加快成果轉化應用,可以促進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產業發展。
34、6個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是如何確定的?如何推進實施?
根據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結果,綜合考慮區域代表性、土壤汙染類型、現有工作基礎、地方政府積極性等因素,確定在浙江臺州、湖北黃石、湖南常德、廣東韶關、廣西河池、貴州銅仁等6市建設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並已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
2014年,環境保護部開始籌備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相關工作,組織有關地市編制先行區建設方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2015年組織召開了先行區建設啟動會,正在制定先行區建設標準,目前相關地市按照建設方案要求推進相關建設工作。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加強對先行區建設情況的評估檢查,督促有關地方按時完成建設工作。
35、我國哪些地區已通過發行債券籌集汙染治理資金?
2013年6月以來,湖南省累計發行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治理專項債券67億元。2015年,中國農業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總額為1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用於清潔能源、生物發電、城鎮垃圾及汙水處理等領域。
36、全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是如何考慮的?
為統籌協調全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全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初步考慮,成立由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質檢總局、林業局、法制辦等部門組成的土壤汙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
附:
背景材料
1、什麽是土壤?
土壤是指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及生物有機體組成的地球陸地表面上能生長植物的疏松層。
2、土壤有哪些功能?
土壤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植物生長的場所和植物生長必需的養分;提供各種生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間,具有環境凈化的作用;提供建築物的基礎和工程材料。
3、什麽是土壤汙染?
土壤汙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進入土壤並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並導致生態或人體健康危害的現象。
4、什麽是汙染地塊?
汙染地塊是指因生產、經營、使用、貯存危險化學品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堆放或者處理處置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等固體廢物或者其他有害廢物等活動使土壤或地下水受到汙染的土地。
5、什麽是土壤環境背景值?
土壤環境背景值是指在沒有或很少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情況下,土壤環境中化學元素或化合物的固有含量。
6、什麽是土壤環境基準?
土壤環境基準是指土壤中物理、化學等要素對土壤生物、作物、健康或使用功能不產生不良或有害影響的最大限值或臨界含量。根據不同的保護對象和受體,可分為保護農產品安全、保護人體健康、保護生態受體和保護地下水的土壤環境基準等。
7、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是如何劃分的?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農用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包括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特殊用地、交通運輸用地等;未利用地包括灘塗、鹽堿地、沼澤地、沙地、裸地等。
8、什麽是替代種植?
替代種植是指為保障農產品安全生產,用農產品安全風險較低的作物替代農產品安全風險較高的作物的措施,如用重金屬低積累作物替代高積累作物。
9、什麽是種植結構調整?
種植結構調整是指綜合考慮農作物特性和土壤汙染狀況,將食用農作物調整為非食用農作物或其他植物。
10、什麽是重金屬低積累作物?
重金屬低積累作物是指可食或可用部位對重金屬吸收、累積較少的作物種類或品種。
11、什麽是土壤修複植物?
土壤修複植物是指對土壤中汙染物具有去除、降解、轉化或固定作用的特殊植物,通常是指對重金屬具有較強富集能力的超富集植物。例如,蜈蚣草是砷的超富集植物,東南景天是鎘的超富集植物。
12、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糧食日、全國土地日分別是哪天?
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世界環境日是6月5日,世界土壤日是12月5日,世界糧食日是10月16日,全國土地日是6月25日。
微信會推出直播功能嗎?解答這個問題要分三步丨智酷問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7/158197.shtml
微信會推出直播功能嗎?解答這個問題要分三步丨智酷問答
企鵝智庫
作為一家“內容+連接”公司,騰訊是不可能放棄直播的,但是否落地在微信,需要打一個問號。
文章授權轉載自企鵝智庫公眾號(ID:BizNext)。
微信會不會做直播,要拆成三個問題去看:
為什麽要做直播?
用什麽路徑做直播?
有什麽隱患和風險。
先看第一個問題,微信為什麽要做直播?
看似這是個不需要質疑的問題,直播這麽火,流量入口,廣告新星,社群互動,擁有太多的可能了。似乎必須要做,一定要做。
但這個問題其實必須要首先認真回答。作為一家“內容+連接”公司,騰訊是不可能放棄直播的,但是否落地在微信,需要打一個問號。
首先,對於直播能帶來的東西,流量入口,廣告新庫存,社群交互,微信都不缺。
微信的一個產品核心是內斂和減負,而直播目前的內容流,並不適合微信APP的生態,包括朋友圈在內,對目前主流的直播內容並不太兼容。
微信的公眾平臺,對直播的兼容性好很多,但也有問題。這個接下來會展開說。
所以,第一個問題,企鵝智酷的答案是,微信沒有做直播的強烈需要。
再看第二個問題,假設微信做直播了,用什麽路徑去落地?
微信的C端用戶生態,現在基本分為兩個大的部分,微信APP(熟人互動-微信聊天微信群+廣播社交-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陌生人廣播-公眾號推送+互動社交-公眾號評論留言)。
微信APP的生態,並不太適合目前的主流直播內容。明星/網紅模式,遊戲直播模式,教育模式等,基本都是分發式的,需要有大量的陌生人參與,這並不符合微信APP的熟人社交本質。
微信公眾號的生態,是陌生人的,與直播的兼容性好一些。可以在公眾號框架內,提供一些直播功能,按照微信的一貫產品節奏,先內測,看效果,再推廣。
不過這部分也有問題和風險,我們放在最後說。
這里補充一下,微信APP的熟人社交,其實也有一個直播的可能性,就是熟人的生活化直播。但這個很難,Facebook曾經想過這麽做,最後還是倒向網紅和明星了。
有沒有第三個路徑?也有,就是微信做一個獨立APP,類似微信讀書這種。但騰訊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獨立直播APP,應該至少有4個了。打通微信分享和賬號體系,比微信自己再做一個,要更具有性價比。
第二個問題,企鵝智酷的答案是,微信如果做直播,有三條路徑,微信APP,公眾號,新做一個獨立APP。其中,公眾號的可能性最大。
接下來看最後一個問題:有什麽問題和隱患?
在三個路徑中,我們直接討論最有可行性的,微信公眾號直播。它做直播,有一個瓶頸和一個隱患:
瓶頸:
入口還是太窄。公眾號的呈現依然埋藏在微信APP內部,沒有獨立的客戶端,所以在分發和預熱等方面,要受限於產品入口和資源,難於做推廣,更多基於已有粉絲的資源池。
能否開一個更好的入口?其實有。
微信APP下方的四個一級大入口,“微信”“通信錄”“發現”“我”。這里面,“通信錄”是最弱的一個入口,可以整合到“微信”入口里,作為一個二級入口。

但“通信錄”一級入口是否取消,有個問題是,它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代表著微信是一個通信工具。
另外,就算取消了,這個入口會不會給直播,也是個問題。因為整體看,支付和金融對微信的生態價值比直播高很多,把錢包功能放出來做一級入口,比直播更合理。
隱患:
內容審核風險。公眾號已經承載了媒體內容和自媒體的大量審核壓力,而直播的審核更加不可控——連延遲發布的空間很難找到,否則就無法做更動態互動。
不要小瞧審核風險,對於微信這種體量的社交產品,任何內容風險都是必須要嚴肅考慮的。
最後一個問題,企鵝智酷的答案是,瓶頸不小,但可以解決。隱患不容忽視,很可能影響最終決定。
[本文授權轉載自企鵝智庫(ID:BizNext),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題圖來自123RF。推薦關註i黑馬(ID:iheima)。]
微信
直播
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