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魚油一樽: 方俊傑 我最喜愛的周星馳 2017-01-20

1 : GS(14)@2017-01-24 03:32:02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 8%9f%e9%a6%b3-14327

每個香港人,即使年僅十幾二十,內心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周星馳。尤其過年前後,可能情願留在家再翻看多一百次周星馳舊戲,也好過入場睇沒有周星馳主演的賀歲片。像《西遊‧伏妖篇》的預告片,大眾焦點其實落在周星馳監製的戲外演繹,遠遠重要過從正本電影剪輯出來的片段。所以,這篇,不是寫《西遊‧伏妖篇》,是寫在這個農曆新年必定會在各大電影台重溫的經典。


最好笑:《唐伯虎點秋香》
論笑料密度之高,我會選《唐伯虎點秋香》。由一開場,直到散場,幾乎每隔三分鐘必有一個人人也笑得出的笑料。看得夠耐,連一直覺得是瑕疵,明顯格格不入的鞏俐,也變成笑料一部分。只是在電影台翻看時,必定刪了粗口對聯的部分,每次也逼到我要開番隻DVD出來補完。


最應節:《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
三集《逃學威龍》,以第一集最破格。去到第三集,又回復戲謔其他電影的舊路,大玩《本能》,效果不算太好。當年的票房也跌watt。不過,又撞正雞年,單單為個戲名都要重溫一次啦,才驚覺原來已是廿四年前的作品。下一次雞年,睇怕都仲係睇緊呢套。


最感慨:《西遊記之月光寶盒》、《西遊記之仙履奇緣》
當年在香港不算受歡迎,後來反而在大陸大紅。周星馳至今仍然在鑽探西遊記的題材,劉鎮偉則拍完《情癲大聖》再拍《越光寶盒》再拍《大話西遊3》,都未計其他導演不停改編孫悟空或唐三藏的故事,年年賀歲都有西遊記。你還有勇氣追看嗎?


最另類:《回魂夜》
好記得《回魂夜》上畫時,大受抨擊,票房遠遠不及當年的《百變星君》。時間為《回魂夜》平反,今日,人人也激讚《回魂夜》的創新而批評《百變星君》的因循。雖然新正頭看鬼片好像不太吉利,不過,當駐西藏解放軍也模仿Leon,輪流傳遞炸藥以訓練膽量,《回魂夜》再恐怖,也不及國內新聞恐怖吧。


最難搞:《行運一條龍》
《家有喜事》後,無數《喜事》也無法超越前作,連周星馳有份參演的《97家有喜事》也不例外。不被列入《喜事》系列的《行運一條龍》,格局其實也相當《喜事》,三條愛情線並列,但失去跟張國榮或吳君如拍檔的火花,就連周星馳跟鄭秀文的合作,效果也不太理想。偏偏當中「初四咁嘅樣」一段,成為每年都要應一應節的必需品。結論:時間不夠的話,上網重溫那分幾鐘,就夠了。反正必有朋友放上網。


最喜愛:《國產凌凌漆》
眾多周星馳電影中,我永恆最愛《國產凌凌漆》。笑料質量兼備,而且言之有物。單單利用人民幣逃離刑場的一幕,轉折位簡單得來合情合理。今日,再有人敢拍,也拍不出當中的笑中有淚。我怕,將來,連播也不給你播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56

浪漫月巴睇90s: 月巴氏 曾幾何時,入場為了睇周星馳(上) 2017-01-20

1 : GS(14)@2017-01-24 03:37:52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 6%b3%e4%b8%8a-14326

上星期在觀塘睇《天煞異降》,開波前,先送上由周星馳和徐克親身演繹的《西遊伏妖篇》第二段trailer,即徐克玩緊扭計骰,周星馳上前話啲電腦特技好正嗰段……


1.全.場.靜.默。不是單純冇笑那一種靜默,而是根本連些微反應都沒有的死寂。不是咁邪吧?我立即四圍望,咦唔係冇人喎,仲坐滿了4/5觀眾。

2.Why會咁?我明明經歷過一個只要見到周星馳(就算企棟棟保持緘默)都必定全場爆笑的年代,而我,亦自然是其中一個,仲係笑到最癲嗰個。

3.於是突然想回顧那一個周星馳嚴重支配我們面部神經的90年代。就由1990年開始。那一年,周星馳已經OK紅,而當年不少OK紅的電視演員,都會拍埋戲(今時今日反而壁疊分明),而事實是,他早在1988年已經開始拍戲。

4.但那段時間的戲,大抵都抓不住(又或根本冇諗過要去抓住)周星馳的個人特點——嚴格來說是都抓不住當時觀眾喜歡的周星馳個人特點。

5.還有一個嚴重問題:濫拍。睇番1990年,10齣。除咗1月、11月和12月,每個月都有周星馳(掛帥的)電影上映,當中除了5月《咖喱辣椒》和8月《賭聖》真正奠定他的地位,其餘的,應該都冇乜人會再提,只當是香港電影市道興旺時,亂咁拍的過眼雲煙——偏偏我有睇晒,我當時實在太鍾意睇周星馳嘞,但再鍾意,理性還是要話俾我知,拍得極度粗疏的《一本漫畫闖天涯》實在唔算好睇,最好睇嗰場就只是周星馳上台高歌「你老竇有身紀~紀~紀~紀~~恭喜~恭喜!」,問你死未?《風雨同路》,根本唔需要搵周星馳拍囉。《小偷阿星》,主角由始至終都是陳觀泰,海報卻用周星馳個大頭作招徠,呃鬼我。《師兄撞鬼》其實唔太差,但周星馳明顯擠唔入驃叔和馮淬帆個Universe……還有(牌面好笑其實好悲的)《龍鳳茶樓》、(真係得啖笑的)《無敵幸運星》、(完全唔識形容的)《江湖最後一個大佬》——問題是,即使成齣戲再有問題,周星馳的演出部分其實冇問題,只是那一年的他仲未能夠單靠個人光芒去凌駕成齣戲。

6.當然,之後再冇呢個問題。1991和1992那兩年,他拍戲數量依然嚇死人,但每一齣都收得(最唔收得是《情聖》,個感覺太80s,不合時宜,但都收過千五萬喎)。當年的我太Crazy,每一齣我都例必入場觀看然後再租LD並Dup成帶以便不時翻炒,在我眼中,周星馳電影只有「好睇」和「好好睇」之分,甚至被植入一種觀念:他的電影充分展現「後現代主義」(而我當時連「現代主義」係乜都唔知)。

7.但到了現在,我會說,那一批在90年代初相當收得的周星馳電影,並非每一齣都是佳品——票房數字(這種數據)所反映的不是質素,而只是熱潮,熱潮就是一種社會大多數人都在參與(而未必理性的)的事;至於所謂「後#現代主義」的展現,不過是有些人(食飽飯冇屎屙)對熱潮所做的一種詮釋,一種過度詮釋。或許,「無厘頭」的興起,真的跟「後六四」情緒的釋放有點關係,但其實,香港人一直都咁鍾意睇笑片,就像80年代某些明明不旨在搞笑的戲,都要夾硬攝入大量搞笑場面和情節。

8.「周星馳笑片」,一種轉變了形態的香港笑片——不再像過去般純以情節作為產生笑意的主導(以便由任何演員去演,觀眾都會識笑),變成了必須要由周星馳本人親身去做,總之一切都要由他主導,才能真正直達爆笑的根源。唔信?不妨看看古天樂事隔多年後,將《家有囍事》常歡所患的「無定向喪心病狂間歇性全身機能失調症」重新演繹……那一刻,我是戥佢尷尬的。

9.原來當時的我,入場只是為了睇周星馳個人表演——但,咁仲算睇戲咩?一齣真正好電影,包含的應該更多更多;好在,1994年及之後幾齣周星馳電影,都是真的好電影。但冇位了,下星期再講。

10.補充少少:1990年周星馳還有一齣《望夫成龍》,一對夫婦由鄉間走進城市,感情由鄉間的純真,到城市後逐步變異。成齣戲近乎完全不搞笑,但真摯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60

浪漫月巴睇90s: 月巴氏 曾幾何時,入場為了睇周星馳(下) 2017-02-03

1 : GS(14)@2017-02-06 12:10:05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 6%B3%E4%B8%8B-16299

續上回。周星馳由一個好多戲爭住搵佢拍但仲未搵到定位的演員,好快地,變成一位人人入場就只為睇佢個人表演的喜劇之王。


1.喜劇之王,就是單憑個人之力,便可把最爛的Gag變成全場大笑的笑話。

2.但笑話的本質是甚麼?冇人得閒去理,畢竟入得場就只是為了笑。Why笑?好笑咪笑囉——曾幾何時的港產笑片,功能就只在令人笑,笑像本能,要被滿足,被餵飽。

3.撇除那些單純以演員身份參與的電影,周星馳在90年代,用了四齣戲,去拆解/探索/鑽研/提升「笑」這一回事。笑,不純粹是擘大個口的行為,行為背後可以包含一大堆複雜情緒,只不過殊途同歸以「笑」展示出來。

4.像賀歲片《大內密探零零發》,不只是效法其他古裝笑片,用一班笠住古裝的現代人,去演繹其實好Modern的笑話(古裝不過是俾人睇的表象,核心還是現代的觀念思維)。表面上,《零零發》或許也是這樣,但電影更想做的,是戲謔我們自小被灌輸的那個約定俗成「武俠世界」:原來古龍筆下的西門吹雪可以是一個地中海月巴中坑,葉孤城竟然可以是完全不型,甚至甩皮甩骨的黃一飛;決戰紫禁之巔原來是違法的,是要踎監的(武俠世界從來沒有甚麼合法違法的觀念,畢竟大俠要踎監實在成何體統)。當時在戲院一睇見呢個開場,已經爆笑,而爆笑,是建基在一種對武俠世界固有概念的幽默瓦解。

5.瓦解,還包括主角的設定。作為「保龍一族」的零零發,竟然是一個連前滾翻都打得唔好、只醉心科學研究的發明家,而不是武功高強的人(反觀其他「保龍一族」成員,又鐵布衫又五形拳,個個都好打得);偏偏就是這麼一個最唔打得的發明家,才是最有用的人——回看中國歷朝歷代,科學的頭腦根本不曾被重視。

6.《食神》則要用笑片去講一個其實極度嚴肅的故事:一個明明人間失格(但又被捧成神)的人,怎樣做回一個似模似樣的人——「人」與「非人」的最大分辨,在於有沒有「心」——而「心」,固然可以反映在行為,在《食神》裡,則呈現在一碗雪中送炭患難見真情的叉燒煎蛋飯。問心,到最後那場對決突然搬出滿天神佛埋尾,是一種失控的埋尾,也削弱了故事原有的「用心重新做人」主旨,但至少,這主旨還是一以貫之,由頭貫穿至尾。《食神》的笑,有著一種不露骨的人性感動墊底。

7.《喜劇之王》把這份人性感動再推進一步。尹天仇不像零零發及食神,他由頭到尾都沒有成功過,他唯一的成就,在於沒有離棄柳飄飄(這一個同是天涯淪落人),而就是這份完全懶理身份地位的情義,尹天仇展示了人心中最難Keep而又最Core的東西——即使他始終做不成著名演員,而只能留守在那條村,在那個冇人識欣賞佢的地方,同一班甩皮甩骨的人共演悲劇《雷雨》。「喜劇之王」,由始至終,一個反諷。

8.反諷不止於抽水。抽水,抽完就算,只有(輕輕的)破而沒有任何建立。《國產凌凌漆》是一場極強的反諷,諷甚麼?如果你睇過,應該好清楚(對比起來,《表姐,你好嘢!》就純屬抽水)。而我最佩服是那一組人物設定,以一個政治成分良好,但被喻為廁紙的廢柴特務,配一個(天生就注定的)漢奸走狗賣國賊,反諷地,合力地對付表面最義正辭嚴其實最X街的高官,好笑,笑裡卻藏悲。

9.悲到盡頭的笑,是哭笑不得的苦笑。

10.周星馳在90年代,把「笑」提升到一個過去從沒有人到過的層次。靠的,純粹是他本人的演繹以及鑽研到極其深邃的劇本。千禧後,他戀上人人都有能力去做(只是未必個個都做得好)的特技(連《西遊.伏妖篇》Trailer都不斷強調特技特技特技)。「周星馳」這名字過去所代表所包含的,被他自行瓦解。

news-images
《大內密探零零發》完美拍出兩公婆嗰份甜蜜。劉嘉玲代表作。
news-images
《喜劇之王》的尹天仇究竟是一個好演員還是渣演員?不重要。最重要,他是一個好人,而且不是做戲咁做。
news-images
去錯麗晶飯店呢一場,My Favorite。
news-images
化灰都記得呢一幕。
news-images
政治成分良好的廢柴特務配漢奸走狗賣國賊。
news-images
《食神》頭30分鐘史提芬周嗰份賤,億看不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