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滴滴否認高管參加國泰君安電話會 究竟誰在說謊?

萬萬沒想到,一個關於滴滴合並優步中國的電話會議,讓國泰君安研究所陷入羅生門。本是一場例行解讀的電話會議,嘉賓真實性卻被滴滴方面一口否認,連帶報道媒體也卷入紛爭,究竟誰在說謊?

8月2日下午,滴滴出行副總裁在其社交平臺怒稱,國泰君安同日早間就滴滴合並優步中國召開電話會議,但會議中滴滴副總裁張貝卻由他人冒名頂替,此人就收購事件發言匪夷所思。

隨後不久,滴滴出行正式對外發表聲明,在聲明中,滴滴出行稱經核查,張貝本人並未參加任何券商電話會議,並認為國泰君安作為一家正規的券商企業在未經核實的前提下,竟然發生有人冒充滴滴出行副總裁並以此名義參與電話會議,導致媒體引用相關言論進行報道,對公司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

實際上,上述電話會議內容被新浪財經以《滴滴副總裁:將減少乘客補貼》為題進行了報道,在這篇的報道中,張貝稱,公司未來將減少給乘客的補貼,但會加強司機端派單的投入來提升用戶體驗。此外,未來,滴滴出行將通過資本的方式拿到更多市場份額。

而滴滴出行在申明中對此內容一並否認,稱文章觀點與事實嚴重不符。

滴滴的高調回複讓國泰君安與上述新浪財經都陷入被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求證國泰君安相關人士,其稱有就此事詢問研究所,但對方目前尚未回複,所以不知道真實性。

該人士稱,此事尚需等待研究所調查結果。

而另一方面,新浪似乎也因此事“委屈”。有媒體報道稱,接近新浪的人士對嘉賓的真實性給予了肯定。當日下午新浪財經相關人士也在其朋友圈就此事進行了說明,透露張貝稱電話會議其本人並未參加。

無論誰在說謊,可以肯定的是電話會議真實性目前尚未有人否認,而張貝本人是否參會,截至發稿其未有發聲。《第一財經日報》就此事致電和短信召開電話會議的國泰君安分析師,不過截至目前尚未與其取得聯系,其個人公眾號也未有相關更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74

IPO封卷之後擅自分紅 金徽酒及國泰君安遭警示

招股書中承諾新老股東共享利潤,結果在封卷之後卻擅自發分紅5880萬。近日,金徽酒(603919.SH)因其在IPO過程中的“言而無信”被證監會警示,同時保薦機構國泰君安也一並收到警示函。

8月26日,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介紹,金徽酒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於2015年6月24日通過發審會審核,2016年2月22日刊登了招股意向書。通過發審會審核後,在已完成封卷程序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歷年的利潤分配情況,並承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滾存的未分配利潤歸新老股東共享。

然而,金徽酒卻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2015年利潤分配事項,之後於2016年2月3日發放現金分紅款5880萬元。金徽酒在發生利潤分配這一重大會後事項時,也沒有主動向證監會履行告知義務,且擅自改動已完成封卷程序的招股說明書中利潤分配相關信息並對外刊登。

“上述行為違反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號—招股說明書》第七條的規定,並構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所述行為。”張曉軍表示,按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證監會對金徽酒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作為保薦機構的國泰君安、申報律師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申報會計師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也一並受到行政監管。

國泰君安在保薦金徽酒首發項目過程中,也沒有向證監會如實說明金徽酒2015年利潤分配情況,對金徽酒實施分紅的事項,沒有主動向證監會履行告知義務。

對此,證監會決定對國泰君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保薦代表人郝彥輝、張斌采取“6個月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對卓緯律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相關負責人、簽字律師和會計師進行了約談提醒。

“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申請文件一經申報,即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承擔法律責任,如發生應予披露事項,應向我會書面報告,不得擅自改動已提交文件。中介機構應履職盡責、審慎核查,確保出具的專業意見真實、準確、完整。”張曉軍強調,證監會將在發行監管工作中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發行人、中介機構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94

國泰君安回應赴港上市傳聞:尚未制定具體募資方案

國泰君安9月12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回應公司赴港上市傳聞稱,根據公司國際化發展戰略,公司一直在對發行H股事項進行研究和探討,並與多家中介機構進行過接觸和交流。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制定包括“在香港上市募集至少20億美元”在內的相關方案。

9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國泰君安計劃在香港上市,募集至少2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46

國泰君安董事會批準H股上市計劃 擬發行10.4億股

國泰君安9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 ,公司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

公告顯示,公司本次發行的H股股數不超過10.4億股(超額配售權行使前),並授予國際承銷商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77

國泰君安:股東大會通過赴港上市議案

國泰君安10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

根據此前公告,國泰君安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擬發行的H股股數不超過10.4億股(超額配售權行使前),並授予國際承銷商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用於境內外證券相關業務發展及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81

國泰君安2016年凈利同比降37.32% 救市資金動態曝光

國泰君安20日晚間披露2016年報,公司實現凈利潤98.4億元,同比下降37.32%;營收257億元,同比下滑31%。另外,國泰君安擬每10股分配現金紅利3.9元(含稅),占當年凈利潤的 30.22%。

分業務看,受證券市場波動影響,該公司的證券經紀、融資融券、證券交易投資等業務收入相比上年有所減少,這導致公司2016年度績同比有所下降。

值得註意的是,2015年公司曾出資170億元投資於證金公司設立的專戶投資,2016年末,公司對專戶投資的公允價值為159億元(2015年末尾161億元)。公司表示,截至目前管理層認為該項出資並不存在發生公允價值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的減值客觀證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07

國泰君安國際否認閻峰對社保基金近期投資港股作評論

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2月23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註意到最近有媒體報道指集團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閻峰,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近期投資港股作出了評論。但截至目前,閻峰或公司並無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近期投資港股事宜發表任何評論。

此前有媒體報道,閻峰透露全國社保基金已經開始投資港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34

國泰君安證券今日起赴港招股 籌資約164.7億港元

隨著近日港股的回暖,開始有大型IPO逐步上市。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02611.HK)擬於香港上市,今日開始招股,擬集資約164.7億港元,除了定價相對保守以外,此次國泰君安的基礎投資者只有30%,與往常大型IPO的60%有很大不同,盡管如此,管理層對此次上市還是充滿信心。

據招股文件顯示,國泰君安此次計劃發行10.4億H股,其中95%為可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國際發售,5%為可供散戶認購的香港公開發售,此次國泰君安的每股定價為15.84港元(約14.02元人民幣 ),集資金額達164.7億港元(約145.8億元人民幣)。早前市場盛傳,國泰君安的招股範圍在15至19港元之間,此次定價傾向於下限定價,而這一招股價較3月27日A股收市價18.88元折讓了25%。

國泰君安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楊德紅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此次定價是綜合3月24日五大中資券商H股的收市價來決定的,主要取的是各大券商的市賬率及市盈率的平均值,再分別折讓10%及15%,他相信,這一市場定價對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而根據研究報告,15.84港元的定價相當於國泰君安今年預測市賬率低1.08倍,預測市盈率不到11倍,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此次國泰君安證券的每股發行價是較為便宜的。

國泰君安證券目前已敲定6家基石投資者,共投資約46.5億港元(約46.16億元人民幣),占發行股本的近三成。其中涉及兩家國際金融機構,國際私募股權公司Apax旗下Diamond Acquisition Co SARL認購最多,價值達到3.88億美元(約26.7億元人民幣),還有日本證券行東海東京。而其余的基礎投資者包括茂盛控股(00022.HK)主席倫耀基私人投資公司、交銀國際、工銀國際及全國社保基金。

招股書顯示,此次國泰君安在香港集資的30%將用於發展機構金融業務及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30%用於發展公司個人金融服務業務,15%用於發展投資管理服務,加強資產管理能力,15%用於發展國際業務,剩余的10%用於額外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業務用途。

對於國泰君安如何發展國際業務,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稱,要滿足內地客戶的跨境資產配置的需要,公司將繼續支持國泰君安國際(1788.HK)的發展,但單靠香港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是不夠的,所以國泰君安會伴隨客戶“走出去”。國泰君安未來肯定會進軍歐美市場,並於去年已開設了美國公司並獲得牌照。公司並不排斥進行海外資產的並購,但不會盲目采取行動,在海外市場,國泰君安更傾向跟領先的金融機構進行資本合作,快速平穩開拓國際業務。

據財報顯示,國泰君安證券2016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約32%,但已超越海通證券位於行業第二位。國泰君安副董事長王松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仍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的證券行業也有非常大的靈活性。雖然最近幾年股票經紀傭金下滑的態勢和速度都非常明顯,但公司將逐漸減少對於經紀業務的依賴,並多元化利潤來源。且公司財務杠桿率僅為2.7倍,與監管機構規定的6倍相比仍有很大的空間。

而關於去年國泰君安研究所發生“人事地震”,多位明星分析師如任澤平、喬永遠等離職的問題,楊德紅稱,管理層高度重視研究團隊的規劃,並將持續給予研究所高度關註,目前核心團隊和管理團隊都比較穩定,個別同事的離開並不影響公司整體的管理框架。

目前,港股市場已有多家內資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6066.HK)、廣發證券(1776. HK)、招商證券(6099. HK)、海通證券(6837.HK)、東方證券(3958. HK)和光大證券(6178. HK)等,其中廣發證券(1776. HK)於2015年赴港集資約280億港元(約247.8億元人民幣),構成當年整個亞太地區最大規模的IP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75

國泰君安:公司部分國有股將轉由社保基金會持有

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進行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以下簡稱“本次發行”)並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相關工作。

根據國務院《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國發[2001]22號)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公司國有股轉持有關問題的批複以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會”)關於公司香港上市國有股轉持有關問題的函的相關要求,本公司國有股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等須將其持有的本公司部分國有股(A股)轉由社保基金會持有,轉持總額為本公司本次H股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該等股份在A股註銷後將轉為H股,並於本公司H股上市前存入社保基金會在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開立的投資者賬戶。

公告顯示,就上述減轉持方案,相關國有股東已分別出具承諾函,同意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國務院國資委的有關批複以及社保基金會的函進行國有股轉持,並委托本公司按照相關批準文件辦理相關手續。

公告稱, 本公司上述國有股東持有的應予轉持的股份數(行使超額配售權之前)合計為104,000,000股A股將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和社保基金會的有關要求從其各自A股賬戶註銷,並於本公司H股上市前轉為H股登記到社保基金會在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開立的投資者賬戶。本次國有股轉持前,本公司A股股數為7,625,000,000股,本次變動後,本公司A股股數為7,521,000,000股。如超額配售權獲行使,相關國有股東將根據相關規定進一步進行相應的國有股轉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71

再現券商裁員傳言:國泰君安研究所已辟謠,業內嘆“大家都不好過”

已進入縮衣節食階段的券業,還不時被降薪裁員等傳言挑動著神經。

8月8日,一則國泰君安研究所裁員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開。根據網傳版本,該研究所將對各研究領域現有編制進行統計和合理規劃;若未按時提交,板塊核定人數將以三人計算。目前,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已在內部進行辟謠,研究所官方也否認了裁員降薪的消息。而在業內分析師看來,消息是否屬實尚不清楚,但行業寒冬卻實實在在來臨,“大家應該都不太好過”。

裁員傳言再擾人心

一則來自國泰君安研究所“緊急通知”的截圖在網絡上傳開。從內容來看,通知主要針對各領域負責人進行各板塊人員情況摸底。但飽受裁員降薪消息困擾的券業,還是緊張了起來,“大所在大幅裁員”的消息四散開來。

根據上述通知的具體內容,要求國泰君安各負責人提供領域設置的目的、所在領域現有人員編制,以及未來合理的人員編制和理由,如覆蓋公司數量、新財富排名、傭金數量等,同時還要提供每個崗位人員的主要崗位職責。該通知中還稱,如果逾期提交,未來崗位核定人數將按三人計算。

伴隨該傳言,業界有關國泰君安研究所大幅裁員的討論也四起。有行業分析師就透露,國泰君安研究所去年以來的確有一批分析師離職,但在隨後也進行了團隊補充,目前整體人員配備情況還算充足。另有券商研究員分析,即便上述消息屬實,一個領域配三人應該只是初步標準,配置各領域實際人員時首席也會根據新財富排名、行業等情況提出不同要求。

國泰君安內部人士稱,該傳言出現後不久,黃燕銘在內部群中就發聲辟謠。黃燕銘稱,已關註到有人在微信里發布研究所裁員降薪的消息,“此屬純粹的造謠胡扯”。其表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對造謠、傳謠的個人、機構和媒體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隨後不久,國泰君安官方將此回應發送給第一財經。

有券商分析師稱,對該消息的真實情況目前業內仍有不少討論;但即便沒有裁員降薪,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各家券商研究所“大家應該都不太好過””。

行業寒冬未見消退

對研究所人員摸底的通知,帶起又一輪券業裁員降薪的討論。行情低迷、凈利回落的背景之下,多家券商都開始針對薪酬和人員等采取措施,壓縮成本,應對行業寒冬。

根據本報此前報道,僅以上市券商來看,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行業分析師普遍預計,同比下滑幅度預計在15%至25%之間。根據經營月報統計,上半年凈利潤能實現正增長的上市券商或僅有2至3家。比數據更嚴峻的是券商當前所面臨的經營現狀。今年以來,市場行情持續下行,股債發行等同比也有所放緩,信用違約風險增加;券商各項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另外,券業監管保持高壓狀態,對創新業務開展等也產生一定影響。

與此同時,已有多家券商在薪酬和考核等環節進行調整,縮衣節食、開源節流。據業內人士梳理,目前已有券商直接采取全員降薪,亦有券商采取提高績效工資占比、執行績效獎勵遞延。甚至還有券商被曝出降低保代津貼,分期支付保代簽字費等情況。

除此之外,調整薪酬結構也是變被動為主動、壓縮成本的一條出路。國內某大型券商就對全業務條線進行薪酬結構調整,大幅提高業務部門績效占比,並將獎金發放比例與利潤目標完成直接掛鉤。另有大型券采取了修改業務部門薪酬制度、設置更高考核指標等方法,同時將經紀人客戶資產收歸公司所有。這些措施避免了硬性降薪帶來的人員流失,以及由此帶來的經營波動等。

調整人員隊伍在年內也較為常見。除直接裁員的措施外,還有市場消息稱,國內一家大型券商年內就開始試行崗位任職資本考核制度,對末位人員進行調劑。此外,亦有券商提高員工出勤考核,縮減人員編制,借此提高人均產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