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註一擲 弗林拒絕接受參議院涉俄調查傳票
美國參議院調查俄羅斯介入去年美國大選遭遇嚴峻挑戰,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周一以憲法廢除自證其罪(self-incrimination)為由拒絕了參議院的涉俄調查傳票。
據悉弗林將引用憲法修正案第五條有關禁止“自證其罪”的條款,即不允許通過審訊迫使當事人提供信息導致自證其罪(直接行為),或當事人在沒有其他人強迫的情況下自願提供可以自證其罪的信息(間接行為)。弗林周一晚些時候將把相關決定通過代表正式遞交參議院司法委員會。
曾提出豁免權換出庭作證遭拒絕

今年2月,弗林被曝在特朗普正式上任前,曾與俄羅斯大使討論美國對俄制裁措施,並誤導副總統彭斯和聯邦調查局,他最終引咎辭職。
今年4月,弗林表示願意向調查俄羅斯和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有聯系的國會聽證會供證,但前提是他能事先得到豁免權。然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拒絕了他的請求。現在弗林依然沒有放棄以證詞及合作換取豁免的努力。
不願合作?參議院還有後招
目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正在調查2016年大選期間俄羅斯的幹預行為,包括是否有競選團隊與外國勢力有勾結行為。俄羅斯方面曾多次否認相關指控,特朗普上周更是直指相關調查是“政治迫害”。
參議院今年4月底首次要求弗林自願合作,並提交相關文件無果。5月10日向其發出傳票要求其出庭作證。上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布爾就表示,弗林不願合作,也沒有收到是否願意出席聽證的回應。

擺在參議院面前還有幾條路可選,一是投票認定弗林藐視法庭,並交由民事法院審理。二是要求司法部考慮刑事起訴。最後是動用相關流程允許國會以證人不合作為由將其直接監禁,當然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弗林現在可謂麻煩不斷,除了參議院以外,國防部也正在調查其在被正式任命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前與土耳其和俄羅斯間的聯系。被特朗普解職的執行司法部長耶茨(Sally Yates)本月早些時候在國會作證時就表示,早在弗林解職前18天,她就向白宮警告弗林可能有把柄落在俄羅斯手里,並強調這只是出於法律考量,與其對特朗普及其團隊的看法無關。
德州參議員參選總統提名戰
1 :
GS(14)@2015-03-26 00:35:29
美國明年大選提早揭開戰幔,共和黨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率先宣佈參選,角逐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分析預期他會塑造自己成「小政府」施政的最可靠支持者,爭取黨內保守派及茶黨的支持。
籌集三億選舉經費
四十四歲的克魯茲昨日在Twitter戶口宣佈參選消息,同時上載一段三十秒短片,在片中表示信任美國及廣大民眾,認為美國需要新一代勇敢的保守主義者幫忙,才能重新強大起來,而自己已準備好「領軍作戰」。克魯茲的競選團隊表示,準備籌集四千萬至五千萬美元(三億一千萬至三億九千萬港元)作選舉經費。美國有多名政客準備選總統,包括前國務卿希拉莉、前總統喬治布殊之弟杰布布殊,但至今一直按兵不動,主因宣佈參選後即面臨法律限制,例如不能要求支持者捐出多過五千四百美元(逾四萬二千港元)捐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787
特朗普寸資深參議員「麥凱恩是戰俘」
1 :
GS(14)@2015-07-21 02:24:00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地產大亨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惹火頭,今次劍指黨內資深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指他不過是戰俘而非戰爭英雄,觸動共和黨黨員神經,紛予譴責。
■麥凱恩(前右)越戰期間是海軍機師,其後被越共俘虜。
越戰時擔任海軍機師的麥凱恩,曾因戰機遭擊落而被北越關在河內監獄五年。特朗普前天在最先舉行黨團會議的艾奧瓦州出席活動時,提到麥凱恩這段經歷,直言他「並非戰爭英雄,他無非因為被捉了才被視為英雄,我喜歡不是被捉拿的人」,並攻擊麥凱恩當年在海軍學院包尾畢業。言論即惹共和黨人連番聲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首席幕僚斯派塞指,「我們的黨與國家容不下貶低榮耀服役者的批評」;總統參選人杰布布殊(Jeb Bush)發推文指「受夠了誹謗性的攻擊」,另一對手德州前州長佩里(Rick Perry)認為,「特朗普欠所有美國退役士兵,特別是麥凱恩一個道歉」,並指特朗普不配做三軍總司令,應該退選;麥凱恩本人未予置評。
企圖「補鑊」拒道歉
面對公憤,向來口硬的特朗普拒絕道歉,但企圖「補鑊」說:「被捉拿的人依我理解亦是英雄……但得有其他貢獻,我不滿麥凱恩在參議院的表現,因他沒顧及退伍軍人。」特朗普正式參選一個月以來已發表了多番具爭議性言論,曾批評墨西哥將強姦犯和罪犯送到美國,應築起高牆封鎖兩國邊境,又指中國透過奸詐商業手段騙取美國人飯碗,揚言當選後要「擊敗中國」。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20/19225515
捷運7號線成日壞參議員鬧爆:搞乜鬼!?
1 :
GS(14)@2016-01-18 00:23:35連接華人聚居地法拉盛和曼哈頓之間的地鐵7號線,月初在繁忙時間出現故障,苦了大批上班一族及學生哥。紐約州參議員阿韋拉(Tony Avella)狠批7號線延誤、故障不斷,「我想問問這條7號線到底發生甚麼事?」惟紐約捷運員工卻反駁稱:「那傢伙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駐紐約記者:尤文韜阿韋拉周四在法拉盛的Main Street車站外開記招,向大都會運輸局(MTA)連珠炮發,「對很多人來說,這條線就是出入曼哈頓的唯一途徑,我想問這條7號線到底發生甚麼事?很多市民向我投訴,有時候服務延誤,有時候訊號系統故障,MTA卻完全不發佈個別線路的數據」。阿韋拉表示,7號線使用率本來就非常高,加上市政府計劃進一步發展法拉盛附近區域,他很擔心7號線已經超出負荷,無論MTA如何升級也無補於事。不過,有不肯上鏡的捷運員工卻說:「那傢伙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這種數據隨手都可得到。」事實上,MTA會定期在網上發佈相關文件,資料顯示7號線服務在75%的情況下達到服務標準,雖然不是最好,但肯定不是最差。
MTA發言人表示,7號線目前正將訊號系統升級,可讓更多列車同時在路軌上行駛,絕對沒有超負荷;惟工程的代價是7號線沿途不時要封站,發言人表示:「長痛不如短痛。」經常使用地鐵7號線的市民陳先生表示,對這條路線服務大致滿意,「不過有一次7號線延誤,害我太太上班晚了一個多小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6/19454753
40民主黨參議員撐希拉莉桑德斯零支持
1 :
GS(14)@2016-03-01 18:55:11美國民主黨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打着民主社會主義者旗號,得到大量年輕人支持,不過他在國會參議院卻是獨行俠,民主黨44名參議員中,約有40人已表態支持希拉莉(圖),支持桑德斯的卻一個都沒有。加州參議員博克瑟強調,他們不像共和黨參議員那樣不喜歡克魯茲,人人都尊重桑德斯。多名參議員指他們只是覺得希拉莉資歷較好、勝算較高,亦認為由社會主義者領軍,恐損害民主黨重奪參院控制權大計,也有像康湼狄格州的墨菲那樣,因為槍管立法的立場而擁希拉莉棄桑德斯。
黨委員會副主席辭職撐桑德斯
曾任紐約州參議員的希拉莉,多年來為參院黨友籌款無數,自己致力為民主黨建立制度支援國會黨友,黨友都投桃報李。相反,桑德斯10年前以獨立身份當選佛蒙特州參議員,後加入民主黨黨團,只就改善收入不平等、擴大社會保障等自己關心的議題找拍擋,疏於建立人脈。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澤利澤認為,桑德斯根本不希罕得到議員支持,「他力陳建制已崩壞,自然不期望得到建制中人援手,就算有也只會損害他的核心訊息。相反希拉莉要選民知道,她有力推動國會山莊辦到事」。不過,桑德斯也不至於在民主黨內孤立無援,夏威夷眾議員加伯德為支持桑德斯,前天不惜宣佈辭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一職。美國《紐約時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1/19511279
巴西參議院通過彈劾 羅塞夫遭罷免
1 :
GS(14)@2016-09-01 06:24:17■停職總統羅塞夫
巴西參議院經過10多個小時馬拉松式辯論後,81位參議員在本港時間今凌晨就彈劾總統羅塞夫進行表決,61名議員投票贊成,超過所需的全體2/3門檻,停職多月的羅塞夫正式被罷免。代總統特默將宣誓成為新總統,完成羅塞夫餘下的任期至2018年。議員前天在彈劾聆訊輪流發言,大部份都是攻擊羅塞夫,但並非集中於彈劾案指她違反《預算法》是否屬實,而是主要圍繞她未能及時察覺經濟出現問題,令巴西陷入嚴重衰退。「羅塞夫最倒行逆施的是她連任後,失業人數增加了500萬到1,200萬人。」2014年挑戰羅塞夫失敗的參議員尼夫斯說。
控方律師被指灑鱷魚淚
更反高潮的是,在聆訊中利用預算問題,一手把羅塞夫扯下馬的控方律師帕斯戈爾,最後竟然在議事堂聲淚俱下,稱彈劾對羅塞夫造成傷害,懇求她的原諒。羅塞夫的辯護律師、前司法部長卡多佐直斥帕斯戈爾灑鱷魚淚,強調請求羅塞夫見諒的人,應是下任司法部長。68歲的羅塞夫是巴西首任女總統,她堅稱用借貸來應付聯邦預算開支缺口,是歷屆政府慣用的財技,斥責彈劾案是副總統特默策動的「政變」,她又相信被罷免是因為不肯叫停調查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巨額貪污案的代價,有份收受回佣的國會議員要聯手趕她下台。美聯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1/19756405
參議員促凍結打壓者資產
1 :
GS(14)@2016-11-18 17:02:56【本報訊】兩名美國參議員會見訪美的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後,宣佈在國會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美國對壓制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包括凍結在美國資產及禁止入境美國。提出法案的是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及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魯比奧(Marco Rubio),魯比奧曾與特朗普競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今年初宣佈退選。
另提出禁入境
法案其中一項要點是要求美國總統對侵害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包括負責策劃銅鑼灣書店事件的人,及其他監視和拘禁香港記者與壓制港自由的人。美國會凍結這些人在美國的資產及禁止他們入境。美國亦應表明,所有因參與爭取普選非暴力示威活動而被拘捕的港人,不會因此被拒發美國旅遊簽證。法案又要求美國政府日後在實施與香港有關法案及協議前,應確定香港仍屬充份自主,並要每年提交香港狀況報告直至2023年。參議員柯頓在聲明中指,法案將向中國政府官員發出清楚訊息,損害香港自由及違背香港保持高度自治的承諾,不會沒有代價。魯比奧表示,銅鑼灣書店事件及人大強行釋法,都顯示中國不斷破壞一國兩制,港人的民主訴求應是美國外交政策優先關注。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特朗普的中國政策未明,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提出,至少顯示美國仍關注香港民主問題,對本港民主派有鼓舞作用。而法案雖通過機會微,但非毫無作用,因可令中國對國際輿論有所顧忌。本報昨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查詢,政府對法案是否有回應,惟至截稿無回覆。■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907
美前參議員收百萬作說客多爾促成蔡特通話
1 :
GS(14)@2016-12-09 00:03:34■蔡英文與特朗普通電話觸發全球關注。
【世紀通話】台灣總統蔡英文與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越洋通話風波未竟,多家美媒披露促成通話的關鍵說客是美前參議員多爾(Bob Dole),其律師事務所5月至10月間收台方14萬美金(約108萬港元)。蔡英文向美媒表示,「通話」不代表未來美國對中國與兩岸政策有轉變,似為事件降溫。她下月訪問中美洲可能過境美國,再成北京窮追猛打對象。美國《紐約時報》等報道,特朗普打破慣例與蔡英文越洋通話,是由93歲的前聯邦參議員多爾安排。多爾所屬的奧斯頓法律事務所(Alston and Bird)與台政府合作多年,今年3月還履行新合約,成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合作法律事務所,每月收取2萬美元(約15萬港元)律師費。報道引美司法部一份文件,台方5月到10月間分五次給該所轉入14萬美金。多爾也承認在促成通話上,「我們有一點影響力」。《華爾街日報》引知情人士透露,在這場經長時間精心安排的「通話」中,特朗普與蔡英文除寒暄,還涉及亞太區域穩定議題。蔡英文受《美國今日報》訪問時卻強調「一通電話不代表政策轉變」,稱這是對美國選舉結果表達尊重,並會評估區域穩定。美媒認為蔡是試圖降低事件對華府與北京外交與政府方帶來的恐懼。
蔡訪尼加拉瓜或過境美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蔡英文下月中出訪中南美洲尼加拉瓜等友邦,有指會途經美國,甚至不排除見特朗普。北京外交部連續兩天發警告,要求美政府阻止台領導人訪問尼加拉瓜過境美國。發言人陸慷重申:「台灣地區領導人搞所謂『過境外交』等小動作,背後有何政治目的,我想各方心裏應很清楚。」美國白宮發言人則回應,台灣領導人出訪過境美國很平常,符合美國向來政策。台總統府昨表示,總統出訪一旦有確定規劃就會公開說明,此前任何行程訊息都屬臆測。就多爾收14萬美金促成「通話」說法,發言人昨稱美媒報道中的文件並沒有關這通電話計劃,又重申通話安排依據台美交往慣例辦理,細節則不予評論。《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8/19858820
參選未輸過美首名華裔州參議員:改變現狀要從政
1 :
GS(14)@2017-06-18 22:07:07現時美國政壇不時看到華裔面孔,但今年已89歲的鄧稚鳳(Mae Yih)可算當中領頭的佼佼者。作為美國史上首位華裔州參議員,她服務俄勒岡州(Oregon)長達26年。鄧稚鳳在紐約接受《蘋果》訪問指,如要改變現今社會上的缺失,華人對政治不能再置身事外,「在決策過程中,所有人必須參與發聲,為社會改變作貢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鄧稚鳳應美國華人博物館館(MOCA)及百人會(C100)邀請,在紐約舉行新書發佈會。1976年當選俄勒岡州眾議員、1982年晉升州參議員的鄧稚鳳,把26年從政點滴寫成新書《東方遇見西方:一座溝通祖國與居住國之間的理解、友誼、信任、和平與繁榮的橋樑》(East Meets West: A Bridge to Understanding, Friendship, Trust, Peace and Prosperity Between My Mother and Adopted Countries)。書封面上,鄧稚鳳在前總統朗奴列根陪同下,與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握手見面,正好印證這位華裔女性在美國政壇的歷史地位。發佈會後,鄧稚鳳接受《蘋果》專訪,憶述70年代俄勒岡州華人選民極少,議席得來不易,「選民支持我的原因,不在於華裔身份,而是我用心工作」,她表示,當年逐家逐戶拜訪選民,直接了解選民訴求,相反,對手只在報章上賣競選廣告,「我每日工作十多小時,回電話、回信件,永遠最晚一個離開辦公室」,最終,鄧稚鳳在1976年贏得選舉,至2003年退休時,經歷6場選戰從未落敗。「總統傑佛遜說過『管事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這是我的從政理念」,鄧稚鳳表示,擔任州參議員期間,以推動減收房產稅、完善公立學校制度,及與中國建立經貿關係三項政績深感自豪,「減收房產稅最複雜、困難,但我跟丈夫皆認為,遇到困難唯一解決方法,只有加倍努力克服」。與當年全州華裔居民不到0.5%相比,現時全美華裔人口達400萬,但華人卻絕少涉足政治,「在政策過程上,每個人皆需要參與,為改變社會作貢獻」,鄧稚鳳續說,當對某些事情感到不滿時,除了投票支持心儀代表外,最佳做法是直接參政,而且「必須競選連任,一屆任期時間不足夠帶來改變」。在1992年,鄧稚鳳率團赴福建考察,為美國商人早期在中國投資探路。目前,俄勒岡州是全美少數、對華錄得貿易順差州份,「我總算作出一點點貢獻」,出生於上海的鄧稚鳳認為,中美之間要建立經貿合作,總統特朗普需先了解中國文化及認識兩國差別,「互相尊重,了解雙方共識在那裏,關係只會建基於友誼之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9214
患腦癌仍往參議院投票 獲全場站立鼓掌麥凱恩籲同僚勿忘跨黨合作
1 :
GS(14)@2017-07-29 03:23:38■麥凱恩確診腦癌後首次重返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熊抱麥凱恩。電視圖片
熱烈掌聲噼噼啪啪持續幾十秒──這是美國聯邦參議院久違了的和諧景象,議員不分黨派,對身患重疾仍心繫國是、帶病回歸的共和黨重量級人馬麥凱恩(John McCain)送上英雄式歡迎。他有感參議院內跨黨派合作的傳統已被遺忘,告誡同僚須得改變現狀,否則將一事無成。
這位80歲的亞利桑那州六屆參議員上周宣佈得了腦癌。醫生本月中為他開刀移除左眼上方血塊時,發現他腦部有極具侵略性的膠質母細胞瘤。
■由太太陪同回歸參議院的麥凱恩,左眼上方留有手術疤痕,豎起拇指笑得醒神。路透社
他本擬告假在老家接受治療,但這意味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優勢減至一席。他一向重視參議院讓不同意見得到交流的傳統,為免有關廢除及取代奧巴馬醫保的辯論連展開都不能夠,他前日不遠千里趕回華盛頓,投下重要一票。左眼上的傷疤明顯、但看來精神不錯的麥凱恩,也趁着這個顯出了他對議員使命傾注熱情的日子,講出肺腑之言。他有感參議院內跨黨派合作的優良傳統近期已被遺忘,兩黨對立嚴重,他告誡同僚須得改變現狀,否則參議員將持續一事無成。
「要與總統平起平坐」
「我們在太多重要議題上白費氣力毫無成果,只因我們一直在想法子,想不用向友黨求援而取得勝利。」麥凱恩指,近期參議院議事論政上的黨派對立、門戶之見,「在我記憶當中從未如此嚴重和頻繁過」。麥凱恩承認自己也有強烈爭勝之心,但他提醒同僚,黨派之間需要合作和互相倚靠,「我希望我們能夠重拾謙卑的心,學習如何互相信任,為選出我們的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他說:「別再聽電台、電視和網絡上那些說三道四誇誇其談,讓他們見鬼去!那些人根本不想見到任何有益公眾的成果。」有議員為此喝采。雖未直接提到總統特朗普對於「不合作」的議員曾出言恐嚇指「選民會報復」,但他提醒同僚毋須忌憚,「不管我們是否黨友,我們都絕非總統的下屬。我們跟他平起平坐!」
獲民主黨議員讚賞
在黨派分歧嚴重的議事堂上,麥凱恩向來是難得的持平聲音,以不囿於黨派之見、剛直敢言見稱。而烈性子的他,亦的確秉着互信和合作精神,幾十年來跟民主黨人達成多項重大立法成果。因此這一番諄諄教誨,就贏得議員們乖乖坐好聆聽這參院少有的禮遇,並獲全場起立鼓掌,有不少議員趨前跟他擁抱。民主黨籍的康湼狄格州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讚嘆:「麥凱恩在參議院是獨一無二的一號人物。」 這番講話亦獲得評論讚好,認為他說出了在美國擔任聯邦參議員的真諦,展現了真正領袖風範。麥凱恩表示會在華盛頓逗留幾日參與辯論,之後將返回亞利桑那州接受治療。法新社/美聯社/福布斯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7/201031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