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盟制裁俄羅斯 先設補償基金吧

2014-08-18  TCW
 
 

 

七月底,歐盟(European Union)終於通過對俄羅斯實施三級制裁(third-level sanctions),以期遏止俄繼續施暴烏克蘭。回顧這段歷程,歐洲達成最後這一步共識,一如往常一樣,得經歷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間有個關鍵議題常伴左右:儘管制裁符合所有成員國的共同目的,但實施制裁的成本卻是由個別成員國承擔;此外,制裁成本是實實在在、看得見也摸得著的損失,那些依賴出口產品至俄國的企業將受到衝擊。

由此看來,當許多成員國更關心制裁行動對自身經濟將可能造成何等潛在影響,而不是遠大的總體外交政策目標,亦即向俄羅斯證明,一旦它無視國際法和規範,將造成不堪設想的嚴重後果,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正因如此,格羅斯建議,歐盟應該成立一個共同基金,當作對俄國外交政策立場的一部分,以補償制裁行動所導致的經濟成本。

因為,這個共同基金不僅可以視為歐盟內部團結的有力標誌,同時也能提供一個理想機會,讓所有成員國深思制裁成本的性質。

對制裁成本有誤解:並非出口減少,就是損失

就經濟學家所見的關鍵點之一是,從本質上來看,出口銷售的損失稱不上成本。打個比方說,如果某家生產一般消費品的公司,好比食品公司或汽車公司,銷售俄國的數量比起以前有所下降,並不一定要把這個落差記為損失。畢竟,如果產品可以行銷到全球市場,照道理說,某一地市場的損失應該可以從另一地市場銷售增加獲得彌補。

事實上,俄羅斯從歐盟進口的商品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就是屬於這些一般消費品,它們根本不會受到制裁行動影響。因此,近期有些報告舉統計數字宣稱,制裁行動即是意味著高昂成本。

去年歐盟對俄羅斯出口高達一千二百億歐元(約合新台幣四兆八千七百億元),並且貢獻成千上萬個工作職缺,這些成果將毀於制裁行動,這類說法或許具有相當高的誤導性。

事實上,唯獨當某一家企業專門生產只能在俄羅斯販售的特定商品,並且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無法適用於其他商品生產的專業化勞動力和資本時,經濟損失才會真正產生。德國正是如此:舉世聞名的德國中、小企業往往生產高度專業化的商品;但它同時也以高靈活度和適應力強而驕傲。因此,或許有的企業需要補償,但時間非常有限。

補償內容形式多樣:員工培訓、融資貸款皆可

想要制定獲得歐盟「制裁補償基金」的客觀標準並不難。如果企業在制裁所覆蓋的領域經營,並且受影響產品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很難在其他地方出售,那麼它有資格獲得補償。

一個補償資格的定量考察指標可以是:過去三年來,某家企業對俄國銷售額至少佔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同時,對俄國銷售額今年以來的下降程度超過一定百分比。

而補償的形式則可以是員工再培訓計畫,或許還可以包括針對專業化機器設備的再融資貸款。

然而,至少有兩個產業不需要補償:能源和金融。

原因為何?

俄受限合約和制度:歐洲能源、金融不受威脅

首先,對歐洲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威脅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俄羅斯要求提高石油價格,歐洲只要轉向全球其他賣家採購就行了;同理,俄國有天然氣獨佔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若想藉機提高對歐洲客戶的報價,也有難度,因為非得打破現有合同才行。

此外,歐洲是俄羅斯很大一部分天然氣出口的唯一客戶,至少在短期這部分天然氣仍必須經由現存的管線輸送。因此,能源產業所具備的補償資格與需要其實相當低微。只有高度專業化的設備製造商,像是在西伯利亞這種惡劣天候環境條件下的勘探設備,有必要求助於補償基金。

再者,歐洲金融產業的補償必要性甚至比能源產業還要小。目前受到制裁約束的中期和長期融資只佔歐洲整體銀行業務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此外,隨著俄羅斯政治制度變得日益高壓、司法制度變得日益專斷,俄羅斯富人將會比現在更想遠走海外,為他們的財富和家庭建立安全港。就此而言,倫敦等金融中心所提供的自由和法治將更加有吸引力。

可倣傚八年前做法:克服成員對制裁規格的抗拒

二○○六年,歐盟成立「全球化調整基金」(Globalization Adjustment Fund),用意在於補償因進口增加而深受衝擊的產業。儘管這個基金一開始只獲得五億歐元預算,僅佔歐盟年度總預算約一千億歐元的九牛一毛,但是,單就成立基金這一舉動就是明確釋放出一道重要信號,表明歐盟準備補償因為共同政策而蒙受損失的產業。

今天,歐盟需要同樣的政治信號,克服它的成員國抵制推進共同外交政策的決定,況且,它所需要的總金額,相對於歐盟總預算來說,可能也將是九牛一毛而已。

小檔案_格羅斯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法國總理與財政部長經濟顧問《國際經濟》、《國際金融》期刊編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05

制裁去哪兒了?德國同意俄投資者並購石油、天然氣資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152

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盡管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關系依然緊張,但德國經濟部將批準德國萊茵集團將其石油和天然氣部門銷售給俄羅斯投資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經濟部6月表示,它正在調查是否將阻止這筆51億歐元(69億美元)的交易。

因俄羅斯吞並了克里米亞並向親俄分子提供支持,歐洲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而俄羅斯對西方食品進口頒布禁令,作為反制裁。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俄羅斯第二大富豪Fridman和他的共同投資者將獲得190處位於歐洲、中東和北非的石油和天然氣執照或特許權。

理論上,德國政府可以使用對外貿易法律中的條款阻止該收購交易,因其威脅“公共安全和秩序”。但德國政府此前從未采取類似行動。

德國萊茵集團曾表示,其預計這筆交易於今年敲定。該交易已經得到了歐盟反壟斷部門的批準。今年3月,這筆交易遭到了德國政界高層的批評。

目前,德國超過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德國萊茵集團和其他公用事業部門一樣,正在努力適應電力行業重組。德國正在遠離核能,鼓勵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歐洲的能源需求持續疲軟。

能源改革使得這間債務纏身的公司的市值在四年內下跌超過50%。

德國萊茵集團一直在尋找方法,以減少其高達300億歐元的債務,其中包括裁員和剝離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08

制裁俄羅斯的代價:德國對俄出口大跌 5萬崗位岌岌可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557

普京,默克爾,德國,俄羅斯,制裁

西方制裁是把雙刃劍。因為它,俄羅斯經濟增長連月下滑,俄羅斯石油巨頭Rosneft(俄油)被迫求助政府,也因為它,德國對俄出口可能大幅縮水25%,危及5萬個國內工作崗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三周前,德國國內頗有影響力的工業聯合會(BDI)旗下企業遊說組織放棄了反對嚴厲制裁俄羅斯的立場。昨日,BDI不得不承認這一決定給本國、尤其是機械零部件出口造成極大打擊。

BDI預計,今年德國對俄出口可能減少25%,面臨失去國內5萬個工作崗位的風險。對俄制裁也影響了向俄羅斯相關的國家出口,今年上半年對白俄羅斯出口就大減21%。

德國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上半年對俄出口額減少15.5%,降至153億歐元,二季度在一季度13%的降幅基礎上進一步下滑。其中最受影響的是機械、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前者出口減少18.7%,後者跌幅高達24.4%。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出口約占德國對俄出口的五分之一,今後幾個月可能再受重創。另一方面,上半年德國向俄羅斯進口還攀升了2.1%,增至203億歐元,焦炭和精煉油產品進口增長最多。

其實這場制裁大戰的雙方都不是勝利者,反倒是拉美和中國與俄羅斯的經貿關系得以加強,逐步深化。

俄羅斯官方報告預計,7月份俄羅斯GDP同比收縮0.2%,6月份收縮了0.1%。俄經濟發展部部長承認目前已經進入下滑周期。ING分析師認為,西方制裁令俄羅斯今年面臨巨大負增長風險。

華爾街見聞本月月中文章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俄最大石油生產商俄油向政府請求約合42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因為上月生效的西方制裁限制了俄油長期融資的能力。

俄羅斯工商會主席謝爾蓋·卡特林(Sergei Katyrin)昨日稱,在西方國家就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背景之下,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關系向前推進至“第一線”。他說:

“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貿易和經濟合作關系所發生的改變看起來是相當自然的。”這並非一種新的形勢發展,但烏克蘭危機則令俄羅斯與亞太各國以及“金磚國家”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提升。

昨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烏克蘭危機打擊了德國經濟成長。上周末,默克爾在訪問烏克蘭時表示,希望俄烏盡快拿出和平方案,建議烏克蘭可以考慮接受“聯邦制”,以結束耗費精力和財力的俄烏沖突。

新華社上周評論文章預計,俄羅斯與西方互相制裁將不會持久,俄羅斯無法對西方陣營中“領頭羊”美國構成真正威脅,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金融、武器及能源等方面的制裁更加缺乏實質的打擊內容。

文章稱,盡管雙方表面上都非常“強勢”,但已經都走向了結束這場戲劇的道路,烏克蘭也將最終迎來和平。俄羅斯的在美國戰略中的比重和ISIS及基地組織屬於同一“數量級”,美國的全球戰略重點仍將是遏制中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不會因烏克蘭危機改變。

俄羅斯, 制裁, 烏克蘭, 德國, 進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56

歐美威脅加大對俄制裁 鈀金沖至十三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82

russia-palladium

鈀金價格持續高漲,並於昨日再度突破9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創下十三年半新高。(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鈀金如此高歌猛進,主因市場擔憂歐美可能因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制裁措施,這有可能沖擊到最大生產國俄羅斯的鈀金供應。

鈀金上次突破900美元關口發生在8月19日,同樣為烏克蘭危機或影響俄羅斯鈀金供應憂慮所助推。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近期,俄烏關系進一步緊張。歐盟指責俄軍直接參與烏克蘭東南部戰鬥,但俄方一直否認。烏克蘭政府軍被迫與分裂分子開辟了多條戰線。

周末,烏克蘭總統波羅申克表示,當前非常接近回不去的處境,而下一步就是全面戰爭。
 
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要求立即就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的“國家地位”舉行會談。普京昨日宣稱,“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

歐盟將於周三再開會商議制裁措施。然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只有少數業內人士相信歐美將推進進一步對俄制裁,因為那將傷害歐美汽車產業的競爭力。這意味著,若歐美制裁加劇,俄羅斯很可能報複性限制鈀金出口。

周一,鈀金價格盤中一度觸及每盎司912.26美元,為2001年2月以來最高。受俄羅斯供應中斷憂慮、中美汽車業需求持續強勁及投資者買盤影響,鈀金今年累計上漲27%。截止今年8月,鈀金漲勢已持續7個月,為2011年1月以來的最長上漲時期。

路透社援引瑞士信貸分析師Tom Kendall觀點稱:

鈀金或將走高,升向1000美元關口。鈀金價格不會猛然升到該水準。技術面強勁且存在多個基本面支撐因素。

鈀金是稀有金屬之一,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具有極強的伸展性,通常作為汽車催化劑,以處理尾氣。

俄羅斯鈀金供應量占全球40%左右。而俄羅斯和南非鈀金合計供應量占全球總供給的70%以上。盡管南非鈀金礦工罷工已於6月結束,但該國產量尚未恢複到之前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56

西方制裁兇猛 俄羅斯考慮轉移100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67

普京,制裁,主權財富基金,俄羅斯

西方經濟制裁不但影響到俄羅斯石油巨頭Rosneft那樣的大企業融資,也讓俄羅斯考慮將一只主權財富基金的所有權轉移給央行,因為支持該基金的俄羅斯國有貸款機構也上了西方制裁的黑名單。

這只名為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成立於2011年,規模100億美元。其註資方包括法國的公立財政機構法國信托局(CDC)、日本政府對外實施開發援助的執行機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

前年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資產管理公司 Templeton Asset Management和高盛都與RDIF簽署協議,同意為俄羅斯企業的IPO投資。去年RDIF還聘請高盛為顧問。

知情者向彭博透露,包括歐洲和亞洲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RDIF聯合投資者都擔心,假如國有貸款機構控制RDIF的資產,西方的制裁可能影響己方在俄羅斯的投資。

RDIF回應稱,還未決定將所有權轉給俄央行,但兩年前就開始討論可能分離所有權。

由於今年7月歐美對俄羅斯金融機構施加制裁,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和俄羅斯農業銀行獲得國際融資都受影響,俄政府不得不為這些機構註資。但這類措施可能也會妨礙RDIF的聯合投資者繼續參與RDIF的生意。

今年7月16日,美國宣布制裁俄羅斯大型銀行、能源和國防企業,俄油、俄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Novatek和第三大貸款機構Gazprombank均榜上有名,三大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成為美國新一輪打擊目標。

7月29日,美國和歐盟又宣布擴大對俄制裁:美國將俄羅斯外貿銀行、莫斯科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三家銀行也列入制裁名單;歐盟歐盟將禁止大型俄羅斯銀行、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盟國家發行股票或者債券。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國企Rosneft的CEO Igor Sechin向政府請求,由俄國家養老基金投入420億美元購買該司債券。因為7月生效的美國制裁限制了俄油長期融資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63

歐盟再發通牒 對俄制裁恐升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613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Barroso)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威脅,將在今日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俄羅斯需要面對烏克蘭沖突升級帶來的後果”。不過路透稱,因擔心新冷戰時代,及制裁損害本國經濟,歐盟領導人希望再給俄羅斯一次調解機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歐盟領導人將在今天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同意對俄羅斯展開新一輪制裁,俄羅斯需要面對烏克蘭沖突升級帶來的後果。

“歐盟已經為新的制裁措施準備一些選擇方案。我們已做好自己的工作,預計歐盟成員國領導將準備好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對俄羅斯進一步制裁是“毫無疑問”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他提到,俄羅斯提供的軍需、分裂分子的支持和“可能”的俄羅斯士兵都毋庸置疑地令情況更加惡化。

而在北約披露超過1000名俄羅斯士兵進入烏克蘭境內展開軍事行動後(見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德國率先推動加緊對俄羅斯制裁。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表示,他認為有必要追加新的制裁來施壓俄羅斯重回談判桌,此外他也警告沖突已經到了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是不可能的。

不過路透社的報道指出,28個歐盟國家意見的分歧已經阻礙了對俄行動,一位官員表示,周六會議頂多決定讓歐盟的執行機構準備好更多制裁。

歐盟主要經濟體擔心制裁行動損害本國經濟,包括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都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

俄羅斯駐歐盟大使奇諾夫(Vladimir Chizhov)周五晚間表示,關於俄羅斯參與烏克蘭反對派與政府軍沖突的指責“令人感到十分遺憾”,這些都是烏克蘭當局旨在引領歐盟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的“政治宣傳”。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提到,英國將施壓歐盟領導人,使其考慮將俄羅斯踢出全球銀行業支付結算體系SWIF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95

歐美制裁遇囧 普京玩了奧巴馬和默克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407

昨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稱,一支俄羅斯軍隊入侵了烏克蘭。盡管俄羅斯方面予以否認,但此事卻引發歐美再一次對俄提出警告和制裁威脅。《華爾街日報》也對此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評論文章,以下為全文:

說到俄羅斯總統普京,他似乎是玩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一把。

普京深知,他們兩人恐懼在烏克蘭事件上攤牌,因此,這個強硬的俄羅斯人選擇無視德美虛張聲勢的威脅。為了大俄羅斯的帝國夢,他繼續在烏克蘭疆土上行進。

這正是克里姆林宮本周決策的意義所在。俄羅斯軍隊本周挺進烏克蘭海岸小城Novoazovsk,並對烏克蘭分裂勢力提供支持。一位北約高級官員稱,一支“遠超”1000人的俄羅斯部隊已經加盟烏克蘭分裂勢力,他們配有重型武器,並將於這些分裂分子共同作戰。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昨日稱,一支俄羅斯軍隊已入侵烏克蘭。而早在3月,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就並入了俄羅斯。

普京向烏克蘭南部海岸地區前進的背後,是要在俄羅斯和克里米亞之間架起一座大陸橋,目的是減少克里米亞的隔離以便於俄羅斯軍事要塞可以直接在陸地上得到增強,而無需動用空軍力量。克里米亞半島的經濟也可以與俄羅斯拉近距離。

而對於烏克蘭軍隊來說,如此的局勢變動也迫使軍方在試圖重奪東部地區的同時開辟另一條戰線:目前,烏克蘭政府軍包圍了東部親俄分子占據地區,並逐步收複部分失地。而分裂分子正節節敗退。不過,現在看來,烏克蘭部隊將不得不在第三條戰線上反擊俄羅斯士兵和裝甲車。

周四,普京和波羅申科展開會面。由於全球各大媒體的大肆宣揚,因此,這個時機是引人矚目的,但並不出人意料。

但是,波羅申科不會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領土,除非他叛國。公眾也不會看到普京拋棄烏克蘭境內的分裂分子。而在波羅申科不屈服的情況下,普京決定通過地面軍事力量來增加他手里的砝碼。

對默克爾來說,俄羅斯在烏克蘭局勢上的更進一步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羞辱。而默克爾在或多或少地鼓勵普京升級局勢。上周末,她在訪問烏克蘭時傳達出一個公開信息:沒有協商解決方案,歐洲也沒有進一步制裁俄羅斯的計劃。這足以鼓勵俄羅斯拒絕任何妥協。俄羅斯最近對烏克蘭領土的觸犯正是遵循了普京針對每一個新挑釁的一貫回應模式。

默克爾應該是一個強悍的政治家,但她卻被普京玩弄於鼓掌之間。每一次她支持嚴厲的對俄制裁,俄羅斯都會以在烏克蘭問題上推進一步作為反擊。普京明白,默克爾政府的外交部長、同為社會民主黨人的Frank Walter Steinmeier在俄羅斯侵犯烏克蘭問題上立場相對軟化。

普京也清楚,默克爾和她的歐盟同僚將不遺余力地避免對俄實施制裁,因為那將反過來傷害本就脆弱的歐盟經濟。俄羅斯當然也有經濟問題,但普京作為一個獨裁者,願意為他所認為的長期戰略利益而冒險出手。然而,西歐卻不一樣,他們不願意為任何事承擔任何風險。

周四,默克爾和奧巴馬表示,他們將在本周末商討對俄實施更多制裁。但是,如果他們在這場危機中繼續采取這種形式,那只會自討苦吃。對更多銀行和寡頭實施制裁後,還指望普京隨後就拿出真誠的態度坐下來協商問題。這將是非常可笑的。

俄羅斯近期的一系列舉動對於奧巴馬來說也是一記羞辱。他曾經為俄羅斯辯護:在21世紀,人們不會這樣做的。但是,俄羅斯還就真的這麽做了。奧巴馬曾經拒絕出動一兵一卒、一槍一炮來幫助烏克蘭。這都向克里姆林宮傳遞出一個信號:美國更喜歡坐壁旁觀。美國總統將這個球踢給了歐盟,這意味著美國人幾乎或根本什麽都沒做。

對這個嚴峻挑戰歐洲政治秩序問題的嚴重回應應該如我們六個月之前所建議的那樣。應該給予烏克蘭軍事方面的援助,這樣它們才可以更好地自衛國土。要對俄羅斯能源和金融部門實施懲罰性制裁,這樣才會挫傷俄羅斯經濟,並提升普京的政治成本。還要向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派遣武器和士兵,展示北約重整軍備的政治意願。

普京曾經總結過奧巴馬和默克爾進一步實施制裁的機會——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513

西方制裁傷不起 俄羅斯股指被踢出MSCI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02

俄羅斯,MSCI,股市,ETF,制裁

今年7月底,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公布了新版MSCI全球各國股價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中都沒有納入俄羅斯的股指。近日MSCI的高管透露,將俄羅斯股指拒之門外是因為擔心受到歐美制裁俄羅斯的影響。(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MSCI的指數管理研究全球主管Sebastien Lieblich表示:

“在我們7月發布這些指數以前,客戶已經向我們表示,擔心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企業的制裁有影響。”

“我們的客戶尋求能讓自己避免一切俄羅斯證券風險的投資工具。”“自推出新指數以來,就收到了許多避開俄羅斯市場的要求。”

MSCI股價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采用最多的基準指數,目前共計有1.5萬億美元的資金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

由於股市的被動投資者越來越多,上述剔除俄羅斯股指的行動使被動投資者更容易避開投資俄羅斯,反過來可能限制俄羅斯股市吸引外部資金,可能俄羅斯股市對產生嚴重影響。

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機構State Street Corporation旗下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的全球投資策略師George Hoguet預計,如果客戶采用不含俄羅斯股指的指數,流入俄羅斯的資金會受到限制,可能這個國家激化資本外流的形勢。

過去如果某只指數避開特定的市場,相關市場幾乎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投資者配置追蹤這類指數的資產不足,但近些年這類資產的規模迅猛增長。

美國投資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數據顯示,去年交易股票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流入資金共計2480億美元,環比增長45%。而且其中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也在增加。

截至今年8月底,本年度流入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共有116億美元。8月是這類股市連續第五個資金凈流入的月份。

這一趨勢意味著,ETF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越來越重要,這類投資者的憂慮也會更影響特定市場的表現。

MSCI不是唯一一家考慮過投資者可能因歐美制裁規避俄羅斯的指數供應商,但其他供應商還沒有像MSCI這樣激進,他們並未編制剔除俄羅斯的股指。

全球最大金融市場指數供應商標普道瓊斯決定監控形勢,一旦哪家被歐美制裁的公司決心融資,就將該公司從旗下股指中剔除。

標普道瓊斯的指數委員會主席David Blitzer表示,除非被制裁的公司融資,否則不會直接影響投資者。ETF的客戶倒不願現有的指數中減少某家公司或者某個國家,因為交易的相關成本會很高。他們寧可觀望。而且他們也擔心剔除整個國家會增加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動蕩。

MSCI的主管Lieblich也說,尚未收到任何ETF供應商對這些股指提出新要求。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今年俄羅斯經濟最重大的一個主題就是資本外流。7月9日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時,今年已有450億美元逃離俄羅斯,規模幾乎相當於俄羅斯4%的GDP。

為應對資本大規模外流,俄羅斯央行7月下旬宣布加息,將關鍵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8%。該央行還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和關稅政策導致俄羅斯通脹風險上升,準備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華爾街見聞上月初文章曾提到,受西方制裁影響,今年俄羅斯股市與新興市場整體脫節。前七個月俄羅斯MICEX股指重挫8.6%,而印度的標普BSE Sensex股指高漲20%,巴西的Ibovespa和中國的上證綜指漲幅分別為8.5%和3.3%。

Pimco新興市場股票證券投資經理Masha Gordon評價:

今年是“金磚國家”(BRICS)缺少“R”(俄羅斯)的一年。

俄羅斯, 股市, 新興市場,制裁,金磚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32

烏克蘭停火又怎樣?歐盟敲定對俄更嚴厲制裁方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96

默克爾,卡梅倫,制裁,俄羅斯,普京

北京時間昨晚,烏克蘭政府與親俄分裂武裝簽署停火協議。但西方擴大對俄羅斯制裁的腳步還是不可避免地到來。歐盟外交官已一致通過最新一輪制裁方案,定於9月8日交由成員國政府批準,次日公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官員向彭博社透露,最新制裁方案在上述達成停火幾小時後確定,其條款包括:

    · 禁止一些俄羅斯國有的國防與能源企業在歐盟市場募資;

    · 將有關俄羅斯企業在歐盟發債的最高期限由90天縮短為30天;

    · 禁止歐洲銀行向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提供銀團貸款;

    · 擴大對石油行業技術的限制範圍以及增加出口軍民兩用產品的限制;

    · 增加凍結在歐洲資產的個人和企業,路透報道稱制裁名單上會增加24人,凍結其資產的制裁將於8日生效。

在歐洲外交官達成上述最新制裁案後,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發表聲明稱,

新制裁“將加大已生效制裁措施的威力。它也會強化歐盟制裁的原則,這類制裁旨在改變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方針。”

據路透報道,俄羅斯外長今日發布聲明稱,

如果歐盟以烏克蘭危機為由對俄施加新制裁,定要還以顏色。

“如果實行它們(新制裁),當然我方將予以回應。”

今年7月底,歐美相繼宣布迄今為止對俄最嚴厲制裁。

歐盟當時禁止五家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洲募股和發債,限制對俄出口促進石油業現代化的設備;禁止歐盟國家與俄方簽署新的軍售合約;禁止向俄軍方客戶出口機械、電子產品和其他軍民兩用產品。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根據停火協議,烏克蘭政府與烏東部的分裂勢力將從北京時間23:00開始正式停火。

可北約並未放松警惕,還在考慮增強軍事防範力量。北約副總司令布拉德肖將軍(GEN. BRADSHAW)稱,北約可以先發制人地部署快速反應部隊。

英國首相卡梅倫昨日出席北約峰會時透露,北約將建立一支人數達到35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以保證東歐地區的安全。他還說:

“沒錯,停火是好消息,和平計劃會是更好的消息,但制裁要繼續。”

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表示,如果烏沖突真正得到緩和,歐盟可能將停止對俄的新制裁。停火協議的消息傳出後,她說:

“我們不得不觀察停火是否有效,還不得不觀察俄軍是否在撤離,以及是否有緩沖地區等事項。”

上述知情的歐洲官員稱,如果出現一些嚴格意義上的里程碑式進展,可能撤銷上述制裁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35

制裁引發“大出血”:俄羅斯政府或接濟最大油企40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53

俄羅斯,制裁,Rosneft,石油,普京

西方制裁使俄羅斯企業融資嚴重受阻,連國內最大石油企業Rosneft(俄油)也向政府求助。俄媒稱,俄總理梅德韋傑夫透露,可能提供1.5萬億盧布(約合406億美元)幫助俄油償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俄油CEO Igor Sechin的提議包括,俄國家養老基金投入420億美元購買俄油的債券。因為今年7月生效的美國制裁限制了俄油長期融資的能力。

據俄羅斯報紙Vedomosti報道,一位俄羅斯官員形容Sechin的計劃“可怕”,另一政府人士說梅德韋傑夫不可能支持這種資助。

不過,梅德韋傑夫本人告訴該報,產量占國內產油量40%的俄油可能還會得到政府援助。他說:

“數字只是看起來可觀,不過未必要在一年內全部提供。我最近召開了一次俄油投資項目的會議,俄油需要保證生產水平,因為這家公司是稅收的主要來源。”

“我對俄油中長期的業績沒有任何懷疑,這筆投入無疑會得到回報。”

今年7月29日,美國和歐盟啟動迄今為止對俄最嚴厲制裁,直指能源、金融、國防三大俄關鍵經濟領域。

除了俄羅斯第三大貸款機構Gazprombank,美國擴大對俄羅斯銀行業的制裁範圍。歐盟則是禁止大型俄羅斯銀行、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盟國家發行股票或者債券。

上月分析師認為,如果中石油根據與俄油簽署的長期天然氣供應協議預付百億美元,俄油目前的融資困難可以得到緩解。但俄油還有開發北冰洋能源的項目,沒有西方的融資與技術,就可能難以保證那些項目進行。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歐盟外交官已一致通過最新一輪制裁方案,定於本周二公布。最新的制裁將禁止一些俄羅斯國有的國防與能源企業在歐盟市場募資,還禁止歐洲銀行向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提供銀團貸款。

今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華爾街日報》消息,上述最新對俄制裁計劃要求,歐洲地區的銀行不得向俄羅斯的三大能源巨頭俄油、Gazprom和Transneft提供任何貸款。

西方設法加大制裁力度的同時,中俄的能源合作關系越發密切,本月初與中國副總理張高麗會晤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油提議,讓中國持股該司旗下最大的一塊油田Vankor。

如中方成功入股Vankor,這將是中國首次參股俄羅斯石油業上遊的重大行動,也是繼Gazprom與中石油5月簽下4000億美元合同後又一筆重要交易。

俄羅斯,制裁,Rosneft,石油,普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