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Sa搞氣氛冇人笑
1 :
GS(14)@2017-06-18 21:45:06周柏豪、蔡卓妍(阿Sa)、農夫及盧巧音昨日傍晚到旺角出席電影《原諒他77次》謝票活動,柏豪說電影剛上映,所以太太未欣賞。他又說初入行時,家人會好留意他的作品,但現在好多時都不知道,他笑言:「今日成日睇住個票房,好似有份投資咁!」今日是容祖兒生日,前晚阿Sa有份出席生日會,還拍片放上網,見她和鍾欣潼(阿嬌)將自己歌唱成搞笑京劇腔,阿Sa笑說:「我哋成日都將自己啲歌改,但得我哋識笑。有次同阿嬌喺內地做騷,兩個講講吓嘢喺台自己傾偈咁,仲唱埋歌,但都冇人識笑。」採訪:曹家誠攝影:陳順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6/20057291
一個人住2,000呎豪宅謝賢:有可能趴低冇人知
1 :
GS(14)@2017-06-25 11:26:59笑言與霆鋒「唔熟」的四哥謝賢,已屆八旬,最近獲子送贈8,500萬淺水灣道怡峰向海單位,兩層合共近二千呎。約9月左右就可以入伙。新居好大,但住嘅得四哥一個。大吉利是話自己「好快俾番(間屋)」霆鋒嘅四哥,百無禁忌,在昨日出版的周刊訪問中,不時話自己「嗰頭近」,所以依家乜嘢都會做,除咗壞事。唔怕死。四哥話嘅。遲早都去,有乜嘢好驚?都係四哥話嘅。飲食隨己好惡又唔戒口,Body check都唔做。之前拍《賭城群英會》撞車致肋骨骨裂,四哥在訪問中稱,依家背脊仍然會痛,但佢又唔去睇醫生。「我都差唔多啦!」又係呢句。一個人住,工人煮完飯就走。拍拖十年又細佢49年嘅女友CoCo亦都唔係成日見,四哥嘅理由係,見得多唔好。但家陣四哥覺得自己開始有啲失憶,啱啱擺低嘅嘢轉頭渾忘,搵都搵唔番。於是四哥又話,自己都係「嗰頭近」。間屋咁大又一個人住,這位佻皮長者又打趣謂可能有晚「趴低都冇人知」。不過四哥都係冇句真。佢平時四圍走冇時停,周不時行山,或相約竹戰。成日郁,延年益壽。最大心願,四哥話就係想見到仔女同孫兒好。仲話自己會繼續拍劇,不過係大陸嘅網劇。你話死唔死!四哥都北上搵人仔,香港觀眾其實有冇諗過可能未到2046已經冇本地製作欣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5/20068216
【回歸20年】仲有冇人慶祝香港回歸?97記者回憶錄
1 :
GS(14)@2017-07-02 14:52:28除政治事件,還有高登吹水台成立都榜上有名,那的確影響了年輕世代加入討論時政之始。
回歸二十周年,這廿年發生了好多事,社會變就一定的,但「香港人」本身似乎都變了好幾翻。由一群「傘下的人」花半年編寫的《有冇人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有冇人」三隻字縮到細過尾指指甲,總覺得意有所指。執着它站在銅鑼灣街頭影相,路人以為:「哦!賀回歸嘅書呀!」係嘅,啱一半啦。自稱本書庶務主任的古偉牧解畫:「縮到『有冇人』三集字咁細,唔係想騙兩邊都買的,我們最初想只是,想要多擺大型書局去賣呢,但不成功。」他苦笑道。
書,其實由12位記者挑選20年來每年一件影響香港發展、今時今日香港人怎看1997年7月1日的大事件,每件事再找相關人物作訪問,講他們的看法與觀點。書裏面無分派別,你會見到任志剛講1998年政府入市干預;陳方安生講2000年官員問責制,古偉牧:「我們在鬧梁振英如何如何時,係咪該回想點解佢哋可有權揀到吳克儉這麼不濟的人呢?」2001年高登吹水台誕生,又有朱凱迪講2007保衛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更重要的有:「2015年我們一致認同,是屬於陳文敏的(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為保障香港學術自主,他拿自己來挑戰,所以我們覺得那一年,必然是屬於他的。」仲搵了曾俊華作推薦,擺封面:「因為我們堅持繼續用『傘下的人』作筆者名字,我們都想試試曾俊華競選時常說的團結是如何,看他是否做到,最少在言行上,結果他又真的肯給我們一句推薦的語句。」他覺得這一刻,香港人未必有心情去看這本書,因為大家對香港的討論都好簡化了,一句「我唔鍾意回歸。」、「我鍾意祖國。」就互貼標籤鬧個不亦樂乎。其實,此書是回顧廿年來香港歷史,重新整理整個變化的來龍去脈:「我們大家好易看漏了過去發生的事的重要性。」另一本《回歸20年1997,我們都是記者》,則由前信報執行總編輯,現在眾新聞創會成員之一的陳伯添主編。召喚回20年前在前線見證97回歸的新聞記者,親述當年發生的許多第一手資料及親身經歷。陳伯添說,雖然現在資訊發達,然而二十年前這個歷史時代的許多資料,今日竟然很難找回了,必得趁大家還記得,作個記錄:「那年代是沒有Wiser(傳媒專用新聞資料庫)的,你去Google,其實好大量都不是第一手資料;去圖書館,甚至你想找的剪報都找不到的,因為都將之變成菲林,好麻煩好麻煩才拿到取來看。還有一個原因,關於九七的書其實好多的,不過都是一面倒同一個角度的,你明我說甚麼啦!既然我們還有一班當年在前線親自做九七回歸新聞的同業,他們仍在,就趁這個二十年的機會,大家寫些東西記述當年發生的事。」透過記者的眼睛,比較當年今日,不是重點,重要是記錄歷史,「現在22歲以下的人或20歲的人,你問他1997是甚麼,他只會望着你,這沒法子的,歷史就是這樣,我們就希望寫一些事出來,讓他們有機會看,否則連看都沒有辦看了。」
書名叫《有冇人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卻原來一街都係書名,好醒。
《回歸20年1997,我們都是記者》
記者:陳慧敏攝影:周芝瑩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2/20075743
指楊潤雄推薦「冇人夾硬將名交畀我」蔡若蓮履新 林鄭:難明為何任命變開戰
1 :
GS(14)@2017-08-04 05:56:48■教局副局長蔡若蓮昨在局長楊潤雄陪同下會見傳媒。李家皓攝
【本報訊】教聯會前副主席蔡若蓮在爭議聲中上任教育局副局長,在眾多問責官員中,蔡獲特首林鄭月娥、局長楊潤雄厚待,先後開腔力撐。林鄭形容蔡在多方面都是適合人才,又稱很難明白一個副局長的委任,為何會提升至「開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則強調是他自行物色、推薦蔡成副手,形容她是首選,認為部份不滿蔡的意見「唔係咁有實質理據」。 記者:周 婷
林鄭月娥
民間及教育界已收集到近兩萬個聯署簽名,反對蔡若蓮出任副局長,民主派形容委任蔡等同「宣戰」,破壞互信。林鄭月娥昨日一再強調任命原則是用人唯才,不以政治立場先行,不同意委任是「同教育界開戰」;林鄭又強調蔡獲得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親自推薦,「並不存在有人夾硬將啲名交畀我,再叫我交畀局長委任」。楊潤雄昨聯同履新的蔡若蓮會見傳媒,楊主動提及副局人選由他親自推薦,稱自己曾跟業界不同人士討論、獲建議及考慮不同人選後,終決定推薦蔡,強調她是首選。不過,楊潤雄拒透露蔡是否獲得教聯會舉薦,並間接否認曾跟中聯辦討論蔡的任命,強調只曾跟業界商討,「冇同非業界傾」。問到執意委任蔡是否漠視民意、無懼賭上個人民望,楊潤雄表示有考慮不同意見,但他認為部份反對蔡的意見「唔係咁有實質理據」及「邏輯上唔係好符合我自己嘅睇法」;又指委任時並無考慮自己的聲望,而是「為香港未來5年嘅教育」,非常有信心蔡能恰如其份做好,盼公眾「畀時間、空間佢(蔡)充份表現能力」。昨日首次以副局長身份露面的蔡若蓮稱,期望公眾按她的工作作評價,對事不對人;又稱自己願意聆聽不同意見。被問到其任命極受爭議、將來是否有可能順利履行副局長職責,例如游說各黨派議員,蔡若蓮稱所有人均不應因為「鍾意或唔鍾意一個人」影響專業工作,希望將來的實際行動及表現可釋除疑慮。
葉建源:蔡未獲業界支持
林鄭月娥則點名批評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葉建源對蔡的批評不盡不實,無法理解葉形容蔡在立法會敗選、等同不獲教育界支持。葉建源反駁指,除了蔡所屬的教聯會,至今沒有具代表性的校長團體正面評價蔡的任命,重申蔡敗選足證其立場未獲業界支持。林鄭一個月前剛上任時曾表示,需要葉建源幫忙游說泛民、通過36億新增教育經費撥款,昨日她被追問是否有事才視葉為「救火隊」、無事即拒聽意見,林鄭隨即「變臉」,稱通過撥款乃靠政府努力,非「個別議員幫我(通)過」。【一表睇晒】林鄭新班子逐個睇
http://bit.ly/hkcabine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3/20110017
Facebook動態時報一開二唔畀錢專頁冇人睇
1 :
GS(14)@2017-10-29 23:56:52facebook越做越大,專頁就越做越難。外媒報道,facebook現正測試「雙軌制」動態時報(newsfeed),新版動態時報會分拆為二個,主要的動態時報以後只顯示用戶朋友的帖文,與及專頁付費推廣的帖文;至於沒有付費宣傳的專頁帖子,則會被「發配邊疆」,用戶需到另一動態時報才能看到。有關的測試已於6個地區試行,包括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斯里蘭卡等。據悉專頁的參與度(engagement)下跌介乎六到八成。
facebook聲明稱,指不斷改動動態時報,以呈現用戶會覺得最有意思的帖文;又稱有用戶反映,希望更容易看到親朋戚友的帖文,所以試行兩個獨立的動態時報,一個顯示親屬朋友帖文,另一個顯示專頁帖文。此外,現時未有計劃將新設定應用於全球其他地區。然而與聲明不同的是,測試版本中,專頁付費推廣的帖文,依舊會出現於顯示親屬朋友的動態時報中。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4082
細價股一周:股仔冇人吼之謎
1 :
GS(14)@2018-01-08 00:53:45這個年頭雖然資金泛濫,但熱錢很聰明,只喜好追逐特定資產。本地樓市長升長有,吸走大部份閒錢,終於輪到騰訊(700)為股市帶來生氣,游資湧入牛證及認購輪,早已大賺特賺肚滿腸肥。這時股王稍作休息,卻未見細價股接力,因為更好玩、更刺激的Bitcoin正在吸走市場注意力。如同地產經紀無時無刻唱好樓市一樣,身為股票從業員,唱好股票、唱淡其他資產價格屬本份之一。散戶的資金有限,拿去供樓便不買股票,專注騰訊窩輪便不會玩殼股,而現在競爭者還多了Bitcoin。有人認為Bitcoin是龐氏騙局,惟歷史上很多股票也曾被視為騙局。有人認為Bitcoin價格有泡沫,惟唱淡一種資產,其價格卻不斷上升,最後阻人發達,讓人即時想起嘉湖林太的教訓。
Bitcoin最大賣點「不能監管」實在吸引,說不定將來成為全球罪犯的共通交易工具。我分不清Bitcoin與黃金的分別,後者主要由各國央行持有。為了不被市場淘汰,展現終身學習的態度,下期開始加入Bitcoin走勢技術分析。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及Bitcoin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0/20250385
劏場理髮舖 28元單剪冇人吼店主:深圳生意仲好做
1 :
GS(14)@2018-01-22 05:29:00■來小姐開業兩個月,每日生意平均約10宗,生意額僅約280元。王子俊攝
【周末專題】港股新高、樓價破頂,但不代表劏場迎來大翻身之日。劏場經典之一大埔大日子商場開場逾月,場內人流寂靜冷清,一位從業20年的理剪師來小姐,開超筍價28元單剪,仍無人問津,每日呆等客人光顧。來小姐回想,1991年深圳15元剪髮仍能做出約每月1萬多元營業額,慨嘆為何來到大日子商場的生活如此艱辛。記者:黃朗鈞
大日子商場前身為大日子酒樓,2014年由「劏場大王」尹柏權拆售成220個劏舖,實用面積最細僅25方呎,以入場費低至約140萬元及首兩年5厘租金回報保證作噱頭,一星期火速沽清七成舖位,成劏場奇葩。
■大日子商場於2014年拆售成220個劏舖。
吉舖滿佈 無大型品牌
事隔三年,商場現時吉舖滿佈,由地下至3樓所見,全場約有132間吉舖,部份面積約30方呎,佔店舖總數約六成;人流稀疏,逾一小時才有約20至30名顧客進入商場,部份租戶不是玩手機,就是與鄰近店主寒喧。現有店舖中,有美容、時裝、玉石、體育用品、理髮等店舖,大部份為小本經營,毫無大型連鎖品牌進駐,當中除來小姐的店舖外,其他理髮舖收費均30元。商場附近的理髮舖收費則由60元至240元。
50呎舖位 月租$5,000
速剪理髮舖來來速剪於場內開舖兩個月,負責人來小姐除了在商場正門放置「單剪28元」街招外,更親自落場拉客,為求做多幾單生意。略帶鄉音的來小姐坦言,1991年曾在深圳開舖,當時店舖面積約250呎,租金才2,000多元,15元剪一個髮,營業額高達約1萬多元,剪得停不了手,更能聘請員工幫輕負擔。她感慨當年做港人生意為主,小費多,收入高,心情愉快,與現時天差地別。
直至來港生活後,見本港營商環境好,而大日子商場租金比同區便宜,於是小試牛刀,以月租5,000元租下1個50方呎的相連舖位,每呎租金約100元。好景不常,大日子商場人流冷淡,來小姐剛開業曾叫價25元剪髮,經營十日後發現支出過多,惟有加價至28元,每日生意平均約10宗,生意額約280元,最多試過約20多宗,生意額約500元,最少只有約5宗,生意額約140元。假如以22天工作天計算,每月營業額約6,000元,交付租金後只剩1,000元利潤,日常生活捉襟見肘。
來小姐直言,香港生意非常難做,都是大陸那邊好做,她指沒客時只能到商場門口派卡片或清理用具,平日只能吃清茶淡飯和麵包。代理表示,該場目前約3至4個舖放租,平均每呎叫租金92元,平均實用面積25方呎。去年12月商場錄首宗蝕讓成交,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樓222號舖,建築面積58方呎,以80萬元售出,呎價1.38萬元。原業主於2015年7月一手購入,作價178.2萬元,持貨逾兩年賬面蝕98.2萬元,貶值55.1%。此外,有業主於網上放盤,店舖位於一樓樓梯轉角位,實用面積25方呎,叫價99萬,實用呎價39,600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0/20280474
【$5起清貨】34年租書店結業 老闆:個個睇手機冇人睇小說
1 :
GS(14)@2018-01-28 18:35:37葉春發經營租借小說店,大多數是迷幻小說,在大角嘴已有34年歷史,農曆新年後便會結業。
「個個人都看手機,邊有得做?現在冇得做,是死症。」洋松書店老闆葉春發說。他經營的是租借小說店,大多數是迷幻小說,在大角嘴已有34年歷史,農曆新年後便會結業。原是裁縫的葉春發,80年代和太太經營小說店。「那時親戚做開自己便跟着做,當時大角嘴都有四五間,到現在只有我這間,死剩種!這行一直都是吊鹽水。」那有想過轉行嗎?「可以轉得邊行呢?我文化少,好多人都讀完大學,我只是小學雞。」80年代是小說店的黃金時間,當時每本5元,最多租借一星期。「瓊瑤金庸那時最厲害,書商通常七五折賣給我們,金庸只有八五折,賣得最貴是金庸。以前有亦舒,夠尖酸刻薄,現在她一年出一部,產量很少,還有黃霑,最通行便是那時,不文集真的一流,每個客人都找。還有黃易,最流行是黃易,但現在連黃易都死了。」以前的瓊瑤、金庸、亦舒、黃易等,現在亦轉為內地作家。「全部都是迷幻小說,通常在內地作家網上寫,如果有人捧場,便由台灣出版社出書。」做小說店老闆,最多時間便是看書,那有追看嗎?「以前金庸、亦舒那些都有看的,但現在這些已經冇看了,人家說好看,我便入貨,我愛看馬經多些。」他哈哈大笑地說。幾十年來,每本書的租金由以前5元加到現在8至10元,「不敢加價,再加就死,全部都是40、50歲以上,後生冇人看。」採訪約兩小時,只有兩個客人,其中一個是熟客余先生。「喜歡看的人必定會來,不喜歡看的人不會來。這裏只有它一間,圖書館借雖然免費,但書不齊,起碼等一個月,如果要逐集追看,便會斷了,有頭冇尾,有尾冇頭。都是一句,睇落有感情,就是這樣簡單!」余先生說。這些年客人無奇不有,令葉春發最頭痕是,「甚麼缺德的人都有,撕開幾頁的人都有,整落去屎都見過,偷東西又有,着西裝成叠書收埋,我甚麼人都見過。」但令他最不捨得的還是一堆堆小說,「這些是新書,幾十元一本,四十多元一本,一次都冇租過,全新的,這些不嘔白泡呀?」現以低價清貨,售價比租書費還便宜,每本5元起,最希望找到知音人。老闆太太葉太說,「好難計有幾多本,現在幾萬本都有,現在冇人看書,冇辦法,我要退休了。如果有賣剩的話,我可以捐給社區中心,有人收便最好,不想拿去堆填區。」
葉春發愛看馬經及氣功書,現已較少看小說。
80年代是小說店的黃金時間,當時每本5元,招牌已有30多年。
租書店現以低價清貨,最希望找到知音人。
現在賣的都是迷幻小說,通常是內地作家網上作品,如果有人捧場,便由台灣出版社出書。
洋松書店大角嘴洋松街33號華麗商場地下6號舖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鄧鴻欣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5/20284720
冰說聰明:港版波指冇人trade
1 :
GS(14)@2018-02-21 06:22:07作為專業少少嘅散戶,你應該知道美股的恐慌指數VIX,經過最近10日的洗禮,你仲了解原來VIX都可以沽空,更加可以用ETP(交易所產品)形式去玩,無論是否今次跌市的源頭,今次的確響晒朵,唔少投資者(包括外國)用血淚認識到,原來這些ETP可以被贖回,只要觸發招股書內規定單日下跌80%的清算條件就KO,感覺猶如買咗牛熊證被打靶呢。另一樣大家未必知的,就係國內也有一個A股版恐慌指數,叫做中國波指(iVIX),代碼係000188,有興趣可以去望吓個走勢。這個指數是在2016年11月發佈,係上證50ETF的波動指數,原理跟標普500的VIX差不多,用來表示市場對該指數未來30日波動率的預期,籠統嚟講,指數越高氣氛就越恐慌,咁個大盤股就即係會跳水囉。中國波指在今浪反應比較慢,2月6日先開始抽升,2月9日見歷史高位38.3點,而上證亦係那天暫時見底。不過現時中國波指係冇得trade,冇期貨亦冇期權,咁都可理解的,個股都未有期權,很難可以推展到波指吧,亦因為咁,市面上都唔會有複雜的產品。香港恒指波幅指數(VHSI)在2011年推出,數據追溯至2001年,推出後最高點係58.6點,係2011年8月美國主權評級被downgrade引發股災的那次,2015年大時代A股7月爆煲時,VHSI係46.8,近兩年的走勢就好似VIX咁,一啲都唔恐慌,長期低於20點,所以近年你去sell波幅,例如沽藍籌的認沽期權,收期權金的確係爽歪歪啊,但最近10日的殺倉,早前收的夠唔夠cover呢,就要睇你的功力了。這個VHSI係有得trade的,港交所有指數期貨,不過成交量就嚇死人,2012至15年加埋有3,443張,2016年有87張,2017年有68張,今年截至昨天只有1張成交。以咁嘅成交量,根本不用談開展期權產品,更加不要旨望會有交易所產品,不過CEO應該會說,我們今年主力係搞同股不同權,未來目標係優化互聯互通,衍生產品嘅嘢,你哋炒番輪證啦,多啲打靶多啲新發行,港交所收入就更加有保證喇。青冰
http://fb.com/chingbing888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5/2030635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