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浩鼎內線風暴延燒 翁啟惠女解盲收件當日賣股

2016-03-31 TNM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遭本刊踢爆是浩鼎大股東後,引發連鎖震撼。檢調追查發現,翁郁琇不僅在浩鼎90元掛牌興櫃的前一週,以31元向潤泰集團承購3千張浩鼎股票,更在浩鼎收到解盲失敗報告同一天,也就是2月19日(週五),681元的高價出脫部分持股。2天後,浩鼎才舉行記者會對外宣布,隔天起連4天跌停,至今已跌破400元,幾乎腰斬,檢調正追查是否涉內線交易。

令人質疑的是,翁啟惠一手催生的「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有明定,包含女兒在內的二等親屬,技轉2年內,不得投資技轉股票。翁啟惠是否違反此規定,檢調已一併徹查。

浩鼎解盲失敗引爆的風暴愈滾愈大,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遭本刊踢爆,女兒翁郁琇持有三千張浩鼎股票,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翁啟惠緊急聲明,強調女兒買股資金是來自父母贈與;不過,因為外界依舊質疑翁郁琇為何能在浩鼎九十元掛牌興櫃的前一週,率先以三十一元向潤泰集團承購三千張浩鼎股票。

檢調追查還發現,浩鼎二月十九日傍晚收到台灣晉加公司轉寄的解盲失敗報告,同一日白天翁郁琇賣出部分持股,賣股時間令辦案人員質疑。當天外界都還不知道浩鼎解盲失敗,股價卻異常下跌,是否涉嫌內線交易?是追查重點。

翁郁琇在父親翁啟惠口中是窮畫家,但從浩鼎案一看,三十九歲的她不但有一口氣買下三千張浩鼎的驚人財力,還能在浩鼎公布解盲失敗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賣出名下十張浩鼎股票。

解盲揭曉 事先賣股

檢調清查結果顯示,翁郁琇幾乎賣在波段最高點。在她賣股的前二十天,一月二十八日,當時外界普遍看好浩鼎解盲成功,股價從五百五十三元一路連拉十九個交易日,二月十八日還開出大紅盤,以七百零八元坐收。隔天十九日再開紅盤,先拉到七百十二元,之後就一路下殺,以六百八十一元坐收,翁郁琇當天即使賣在最低,也有六百八十一萬元進帳,比宣布解盲後跌停四天的股價,多賺二百多萬元;其中是否還有利用其他名義賣出的股票,檢調仍繼續追查中。

法界人士說,買賣股票張數多寡並非構成內線交易因素,關鍵在於當事人是否利用內部人得知公司重大訊息而交易股票。可疑的是,翁郁琇賣股的這一天,恰好是浩鼎收到晉加公司解盲報告的同一天,雖然收到報告是在傍晚,賣股是在早上,但浩鼎僅有極少數高層得知這項重大利空訊息,人在國外的翁郁琇偏偏也在當天賣股,是否知情也是追查重點。

二月十八日,浩鼎以電子郵件要求日商e-trial將投藥試驗的亂碼數據寄給負責統計分析的晉加公司負責解碼,浩鼎在十九日晚上五點十三分才收到晉加的解盲報告,但從當天股價一路下殺看來,很可能有人提早知道結果,搶先賣股套利。而且檢調也懷疑,解碼只需要把編碼導入分析即可,晉加公司為何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還是早在十八日就有答案,只是拖到十九日傍晚才用正式郵件告知,過程仍有疑點待釐清,但浩鼎知情人士強調絕無內線交易,十九日異常賣股的才有問題。

由於翁郁琇是大股東,加上父親翁啟惠又是技術轉移給浩鼎的關鍵者,翁女人在國外,賣股時間點卻引發爭議。究竟賣股當天,翁女是用電話向營業員下單,還是用網路或APP賣股,檢調除了要追查翁女賣股原因,買賣股票過程及資金流向也要一併清查。

精準賣股令人質疑

曾任特偵組檢察官、派駐金管會多年查辦重大金融案件經驗豐富的律師莊正認為,由於時間上巧合,依辦案實務見解,通常就會認為有內線交易之嫌,接下來就是要看檢調如何取得證據。這可能需要在第一時間取得放置在特定處所有關浩鼎解盲失敗或跟內部人有所勾聯的相關文件、調取證券營業所的開戶資料、下單的錄音檔案及IP位置、賣股後資金的流動情形等證據,以證明賣股前,有從證交法所規定的「內部人」知道解盲失敗確定的重大消息,這也是構成內線交易的重要關鍵。

莊正律師也指出,IP位址也可能造假,透過VPN程式偽裝下單地點,實際上是在台灣下單卻隱藏成國外下單,都會造成查緝困難。

另外莊正也說,浩鼎也有被發現借券放空三千多張,由於按照台灣法令,借券人必須是特定金融機構和外資,一般自然人或國內投資公司不可以借券:所以股市禿鷹常利用與外國金融機構進行衍生性商品交易,躲在外資保護傘下隱藏最終受益人的真實身分,達到借券賣出股票獲利。

縱使後來被發現有犯罪嫌疑,檢調金管單位向外資券商調資料時,券商也常會回覆說,是專業投資銀行在操作衍生性商品交易的借券,是外資投資人的避險的行為,都是在處理這類案件時亟須突破的盲點。

技轉浩鼎應該迴避

隨著案情的發展,檢調除了追查翁啟惠女兒翁郁琇是否涉嫌內線交易外,翁啟惠本人亦可能違反自己催生訂定的「中研院科技栘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有關「當事人執行科技栘轉業務時,應揭露可能發生利益衝突之情事」及「當事人或其關係人遇有利益衝突之情事者,當事人應即自行迴避,或促請其關係人迴避。」

翁啟惠在二〇〇六年擔任中研院院長後,二〇〇七年就與浩鼎展開醣分子合作,二〇一〇年七月,浩鼎取得中研院新世代癌症治療性疫苗與醣晶片專屬授權,二〇一四年四月浩鼎再與中研院簽署醣分子合成技術專利授權合約。

業界人士表示,《科技基本法》在二〇一一年修訂通過,明訂科技移轉的利益衝突迴避原則,翁啟惠帶領的中研院就據此制定規範,要求研發成果創作人以及承辦或決行科技栘轉的人員,以及當事人的二等親以內親屬,都必須申報揭露財產,並規定「當事人以及利害關係人,在科技栘轉契約訂定後二年內,不得投資該接受科技栘轉的業者。」

買賣股票查無金流

本刊調查,二〇一〇年七月浩鼎取得中研院技轉滿兩年又五個月,翁郁琇在同年十二月初取得潤泰集團轉讓的三千張股票,剛好規避二年內不得投資的規定。問題是,二〇一四年四月浩鼎再度取得中研院技轉的醣分子合成技術授權合約,當時翁郁琇已持有浩鼎股票,持續授權是否使得翁啟惠父女可能涉及利益衝突問題,有待廉政署調查。

本刊三月二十七日週日致電中研院秘書處,查證翁啟惠以及翁郁琇究竟有沒有揭露財產,是否違反科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對方以「週一研究後回覆」,週一早上再回以「盡速處理中」,並再三詢問截稿時間,最後以全案已進入司法調查程序不便評論為由,不願回應,對於院長可能不當行為影響中研院形象,態度多變。

檢調追查的另一重點是,翁郁琇買股的錢從哪來?至今外界還是霧裡看花,檢調目前尚未查到國內有買股的金流,需進一步查證。

翁啟惠雖然隔海聲稱,女兒翁郁琇買浩鼎股票是因為心痛阿姨乳癌去世,決定用父母贈與所得及積蓄來認購浩鼎股票,支持乳癌疫苗研發。尹衍樑也向本刊表示,絕對沒有贈與股票。

不過,檢調清查栘轉三千張浩鼎股票給翁郁琇的潤泰集團旗下長春及原弘投資公司,均無翁郁琇或翁啟惠相開匯款資料或交易紀錄,翁啟惠擔任中研院長後的財產申報紀錄,也沒有記載贈與資金給女兒,所以實際購買金流尚待釐清。

尹先代墊疑雲重重

反而是,潤泰集團尹衍樑有提到Optimer在二〇一二年因經營不善,他和一些投資者,決定出資買回浩鼎股票,當時就他有錢,所以先以一股一美元價格,共出六千萬美元,買回大部分公司持股,其他人再按照這個價錢加上稅,陸續向尹買回,其中包括翁啟惠女兒翁郁琇。

依照尹的說法比對翁啟惠財產申報紀錄,翁郁誘取得股票認購權的時間是在二〇一二年底,查證翁啟惠二〇一一、一二及一三年的監察院財產申報資料,發現翁啟惠在二〇一二年及一三年間,夫妻倆賣出四百多張共六檔股票,但翁啟惠夫妻當時也在中正區購買一筆八千多萬元的房產,貸款二千二百萬元。

翁啟惠透過中研院表示,二〇〇六年接任中研院長時,便將持有的Optimer未上市股票,全數交付信託,一直到二〇一三年,Optimer公司確定被美國MerCk藥廠併購後,翁才全數出脫持股。

財產申報未見贈興

翁啟惠在二〇〇七年一月第一次財產申報上,曾明確記載信託美股「A.G.Edwards」,折合台幣約三干五百八十四萬元及「存在A.G.Edwards之未上市股票Optimer共一百八十七萬股」。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A.G.

Edwards的信託金額隨著股票行情,瞬間暴漲為台幣約二億四千萬元,四年後甚至一舉增加到三億四千萬元,依照翁啟惠的財力,似乎足夠贈與女兒購買九千三百萬元的浩鼎股票。

但《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中亦清楚規定,凡登記在申報人本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名下「各別」之財產達申報標準者,不分國內、外財產,均應逐一填載,辦理申報。但在翁啟惠從二〇〇六年任公職迄今,無任何大筆贈與的申報記錄。因此翁郁琇買股的錢究竟從哪裡來,得向檢調單位交代清楚。另中間是否涉及贈與稅的問題,相關單位也準備調查。

只是檢調偵辦浩鼎內線交易案,不搜索只約談,令法界許多辦金融案件的高手一頭霧水。法界人士說,以往檢調偵辦內線交易案,必先搜索再約談,沒有搜索,如何查扣到知悉重大訊息的時間及人員,下搜先約談,無法鞏固證據。

過去中信金紅火、台開案、綠點案、宏碁、胖達人案的基因國際及最近發生的威強電子案,都透過搜索,才能掌握內線交易的證據,但金管會早將資料送交檢調,士林地檢署目前仍按兵不動,令法界人士不解。

由於中研院長是經總統提名,地位崇高,形同五院院長,此案牽連甚廣,加上有禿鷹集團干擾市場經濟,宜依照法院組織法,改由特偵組偵辦較為妥當。

撰文:林俊宏、陳仲興、李宜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87

湖人的賭註:明星內線迪瓦茨換來高中生科比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5486.html

“人們在場上看到的是我的另一面,那不是我。”

菲爾·傑克遜把薩克拉門托稱作“牛圈”,說這里的人還處於“半文明”狀態。在2001年季後賽碰面時,湖人先是嘲笑了國王在首輪有些過頭的慶祝,奧尼爾揶揄了迪瓦茨的防守小動作,最過分的是,他們給了國王一個尷尬的橫掃。雙方口水戰不斷,一對死敵正在形成。然而,這只是2002 年西部決賽的序曲。

系列賽第二場比賽當天的淩晨3點,科比打電話給隊醫加里·維蒂,當後者來到科比房間時,看到“他像一只蝦一樣蜷縮在地板上,那樣子真的很糟”。典型的食物中毒癥狀。而那天晚上,他唯一食用的是酒店客房服務送來的半個芝士漢堡。

“你是沒看到科比的樣子。”當時湖人的球員德文·喬治說,“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給他輸液,他不停地嘔吐,滿臉冷汗,真的很糟糕。”那場比賽,湖人不出意外地輸了,盡管科比依舊拿下了還算不錯的22分。

但最終,經驗戰勝了華麗,湖人連續第三次打進了總決賽,可惜的是,兩支隊在之後再也沒能在季後賽碰面,也讓人唏噓不已。

如今,弗拉德·迪瓦茨坐在國王總經理的座位上,考慮著球員的價值和球隊的潛在交易。但20年前,他卻坐在辦公桌的另一頭,聽著湖人告訴他,他自己將被交易。

有很多球員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被交易了很多次。在迪瓦茨16年NBA生涯中,他只被交易了一次,但這一次卻被人銘記。那是因為他交易換來的對象是科比·布萊恩特。

當時,迪瓦茨並不喜歡這個交易,因為球隊在沒有通知他的情況下,把他送到了美國另一端的一支球隊中。他甚至想以退役作為威脅。誰也不知道如果當時他真的退役,聯盟會不會否決這一交易,歷史會不會被改寫。因為他最終還是同意去了夏洛特,湖人也利用這筆交易成功騰出了空間,簽下了自由球員中鋒沙克·奧尼爾。

如今,在回想那段歷史時,迪瓦茨說:“我一開始並不喜歡,但後來,我想,如果我是在傑里·韋斯特的位置,我也會做一樣的事。我會用我去換科比,毫無疑問。而且,這麽說吧,如果他們用你去換科比,至少證明你肯定不差啊。”

——————————

作為退役禮物,科比長期指定的攝影師阿蒂巴攜手頂級團隊,開放大量珍藏照片,打造影像集《科 比:印象》(Kobe Bryant: An Impression),展現傳奇球星數百個動人瞬間。本文及圖片選自 《科比:印象》 (譯林出版社即將出版簡體中文版),由譯林出版社獨家授權刊登。

《科比:印象》 封面(暫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393

走險棋大亨 朱國榮百億身家揭密 涉炒龍邦股票、台壽保內線交易遭收押

2016-06-20 

隨著中信購地案涉弊端在鏡頭前曝光,又牽出涉嫌炒股的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 這位外傳身價百億元的金主,究竟有何「傳奇」事跡?

六月八日,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因涉利用中信人壽合併台壽保機會內線交易,與炒作龍邦國際(台壽保大股東)股票等案,遭收押禁見,讓這位神祕金主,再度成為媒體焦點。

為錢不手軟 賣槍洗錢全來六十三歲的朱國榮神祕低調,最為外界熟知的是二○○七年入主國寶人壽,並投資媒體《新新聞》周刊,擔任董事長兼社長。外傳身價百億元的他,事業版圖橫跨珠寶、壽險、殯葬、休閒、不動產及媒體出版;他除因涉嫌炒股、介入龍邦國際經營權受資本市場矚目,原名朱子昭的他,早年甚至曾持槍搶劫澳門銀行,後逃亡來台、入獄,可說爭議不斷。

「富貴險中求」這是一位曾任職《新新聞》的資深媒體人對朱國榮的評語。

生於中國廣州的朱國榮,一九七一年到香港,一九八○年十月十八日,涉嫌和另六名從廣州偷渡到澳門的中國人持槍搶劫澳門銀行運鈔車,造成運鈔員一死一重傷,港片《省港旗兵》說的就是他那代「大圈仔」(編按:香港說法,指中國文化大革命後,坐輪胎的內胎圈偷渡到香港的中國亡命之徒)的故事。

這段原本隱藏起來的祕密,就像一條爬進黑暗角落的蛇,卻因朱國榮在前年捲入龍邦炒股爭議而悄悄溜出來。

「年少輕狂,……遮遮掩掩了幾十年,今天無法再掩蓋了。」兩年前,身材瘦高、戴著黑框眼鏡,滿臉書卷氣的朱國榮,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坦承犯案,其實若不說破,恐怕多數人都看不出他的過去。

下手絕不手軟的「大圈仔」,目標往往只有一個,就是「錢」。曾與朱國榮共事過的媒體人觀察,原本身無分文的他很敢冒險,任何東西都可以賭,「賭了,最壞就是沒命,最好則有無限可能;不賭,全部都沒有。」對賭性堅強的他來說,只要人生能掙過來,連命都可以拿來對賭。

犯案後朱國榮逃亡到馬來西亞,接著在八二年拿假護照入台,其後接應的幾名「大圈仔」遭台灣警方查緝,他也一併被逮捕。這批人全遭遣返,只有朱國榮被送到綠島,入獄六年。出獄後他拿到台灣合法身分,但九○年又因持有槍械被捕,直至九三年出獄。

香港搖滾樂團Beyond的名曲〈光輝歲月〉,是朱國榮的愛歌。「風雨中抱緊自由 一生經過徬徨的掙扎 自信可改變未來……」這首歌的歌詞,或許正投射出他的內心渴望。

敢賭投機財 涉法拍不良債再獲自由,他開始做起珠寶鑽石生意,並且正式改名朱國榮,「那時報紙寫了一大堆朱子昭的新聞,做生意不方便。」他受訪時不諱言,當時政府鼓勵大家帶黃金、鑽石進來台灣,「我就從香港帶進來,從台灣北到南,一家一家銀樓賣,全台灣賣鑽石沒有不認識我的。」據傳,○三年理律法務事務所爆發三十億元的監守自盜案,被通緝的主嫌、理律前法務人員劉偉杰的部分贓款,就曾透過朱國榮旗下的珠寶商,買鑽石洗錢出境。

靠珠寶生意賺到大錢後,很敢賭的朱國榮,又在二○○○年景氣蕭條的期間再度「危機入市」,轉進成本低、風險高的不良資產買賣生意。

包括台北內湖近三千坪曾經營不善的俱樂部水立方會館、新竹東方日星高爾夫球場、陸續標下台北車站前的亞洲廣場(原大亞百貨)二、五、六樓法拍案,以及高雄八五大樓金典酒店債權等不動產投資案,都是他眼中高風險,同時也有高報酬的標的。

一位市場人士就分析,「朱國榮最厲害之處,就是在別人都不敢碰的法拍市場裡撿便宜,以最大槓桿創造N倍報酬。」只不過,他曾在○三年因一樁債務糾紛,被台北內湖分局以恐嚇取財、妨害自由、偽造文書等提報組織犯罪;儘管後來與對方和解,未被判刑,但爭議事件再添一樁。

○七年,瞄準時機卡位國寶人壽,更讓這位熱愛追逐風險的玩家一戰成名。

「外界對我一個金融門外漢會買國寶人壽都很好奇。」朱國榮兩年前接受自家《新新聞》專訪時曾告白說,最早是○七年殯葬事業北海福座創辦人林萬出與其他股東發生爭執,他於是抓緊機會砸十一億元,從對方手中買下股權。這個價錢很漂亮、約僅是當時市價的七分之一,且福座又轉投資國寶服務及國寶人壽,可說「摸蛤仔兼洗褲」,他自此變身殯葬與保險事業大股東。

他的算盤撥得精,儘管北海福座和國寶服務公司未上市,但前者有大量塔位未出售,手上還有逾十億元現金,後者更是台灣知名生前契約公司,不只有穩定現金流,更有多筆土地資產,國寶人壽可運用資金也上看四百億元,一位市場人士觀察,「朱國榮當初出價幾乎是用一百元,就買到七、八百元的資產。」沒想到,隔年,國寶人壽前董事長曾慶豐因標亞洲廣場大樓法拍案,涉嫌不法放貸遭起訴,金管會因此限制國寶人壽投資房地產並禁止所有新業務,打亂了朱國榮的布局,於是他找來陸委會前主任祕書鮑正鋼接下董座,「金管會也非常同意老鮑,認為他可以守住我這個『強盜』。」朱國榮在訪談中直言。

千金難買早知道,國寶人壽體質不如人就算了,又遇上金融風暴,在股市虧損數十億元,經營難度雪上加霜……。一○年,鮑正鋼二度中風,朱國榮欽點金寶山前執行長葉佳瑛接任,「葉佳瑛是律師出身,很清楚法律規範,不可能去做違法的事。」其後他另起戰場,在一三年以國寶大股東身分介入龍邦經營權,進而在隔年的中信金併台壽保一案中,他又被指「從中破壞」,一連串爭議開始浮上枱面,而其種種作為也被認為踩到金管會紅線;一四年八月,金管會接管國寶人壽。

買媒體 掌握政商關係

過去幾乎一無所有的亡命之徒,累積了財富之後,似乎也開始眷戀錢和權。如同他找來法律人當自己保險公司等旗下事業重臣,入主《新新聞》,同樣是這位賭性堅強的大亨賺風險財同時,要替自己加買的「保險」。

「如果檢調想動他,《新新聞》可發動言論,(檢調)會投鼠忌器。」一位《新新聞》前記者透露,有媒體就能方便維繫政商關係,又有主動話語權,這樣的「保護傘」效果,是朱國榮投資《新新聞》的目標之一。

江湖草莽出身,他的作風也和許多只重績效的企業老闆不同。替朱國榮做事的人,至今幾乎極少對外講老闆壞話。據了解,朱國榮曾在吃飯時,海派向當時《新新聞》四位核心高層說:「做起來有賞,人人都有一克拉鑽石!」除了大方給利益上的好處,他還會幫忙「解決麻煩」,讓人心甘情願跟隨。

「如同一位好棋手,他下了一步棋,一定有後手棋,否則前一步棋就是爛棋。」這句朱國榮曾對《新新聞》記者說的話,如今在他身上,同樣適用。這位擁有傳奇人生的百億神祕金主,過去遇司法案件纏身時多能順利「擺平」,這次卻難逃收押命運,他究竟有沒有準備好後手棋,接下來等判決結果公布,就能見分曉。

朱國榮小檔案

出生:1953年

現職:國寶集團總裁、

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恒富開發董事長經歷:大圈仔、珠寶事業、不動產開發等從「強盜」到身價百億大亨

── 朱國榮大事紀

1953 出生廣州,兒童時期擔任中國共產黨「少年先鋒隊」。

1980.10.18 涉嫌和六名從廣州偷渡到澳門的中國人持槍洗劫澳門南通銀行(現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運鈔車,搶走逾新台幣1000萬元的現金及支票,運鈔員一死一重傷,後逃亡馬來西亞。

1982 持假護照入台,之後和接應者一併遭台灣警方逮捕。

1982∼1987 在綠島接受感化教育,後在警總比照「反共義士」的安排下,以本名朱子昭取得台灣身分證,做起鑽石、珠寶生意。

1990.11 在台走私槍械並涉及洗錢,遭警方破獲,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被起訴,隔年被判刑一年二個月。1992年入獄。

1994 以「名字不雅」為由,向戶政事務所申請更名為朱國榮。

2007 接手國寶人壽,並投資媒體《新新聞》。

2014.08 涉嫌於2011至2013年間炒作龍邦股票,從中獲利上億元後,以涉違《證交法》諭令200萬元交保。

2016.06 因中信人壽合併台壽保涉嫌內線交易等案遭收押。

資料來源:各媒體 整理:黃煒軒

撰文 / 萬年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81

股票內線分等級 準確度留中存疑 周顯

1 : GS(14)@2015-03-12 12:14: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幾天前,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在這半年來,你一直看好中油港燃(8132)這股票呢?」

我說﹕「通常我看好一隻股票,次要原因是它的基本因素一定要合格。」

朋友說﹕「那主要原因呢?」

我大笑說﹕「當然是內線啦!只是有的內線是絕密內線,不方便說,有的是普通內線,不妨大講特講,所以內線也有分不同的程度。」

朋友問﹕「那麼,中油港燃的內線呢?」

我說﹕「就是線人說,它很快便會注資,完全變身。」

朋友問﹕「說完內線,說基本因素吧。」

中油港燃財技工夫做足

我說﹕「這是一隻殼股,基本因素是零。不過財技因素則是它已經賣了殼,改了名,也找了中油燃氣(0603)和昆侖能源(0135)當合作伙伴,去年配了股,上個月剛發了認股權……財技做到十足,隨時掣便可以開車了。」

朋友說﹕「這麼多的優點,有沒有缺點呢?」

我說﹕「最大的缺點,是股價已經炒高了幾倍,不過這是很久以前的事,現在的價位比52周低價只高了三成。它的市值不低,有8億多,這價位有點尷尬,如果用中油燃氣和昆侖能源來作招牌,升十倍,八十億也有可能,但如果用殼價來作計算基礎,則它只值現價的30%。」

朋友說﹕「那你的看法呢?」

我說﹕「它拆細一拆十,從元股變成了仙股,一般來說,股票從幾毫子到個幾最是吸引,仙股反而壞了形象。因此,我比較傾向於相信,它會炒至2毫幾以上,20多億市值,照樣是射程範圍,可以吸引到散戶,但莊家又有足夠的利潤。不過,請記,這並非買賣建議,因為線人的準確程度,我只能夠留中存疑!」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4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