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葡股份擬對子公司5億債權債轉股 出售營銷公司

中葡股份11月23日晚間公告,擬將應收控股子公司新疆中葡酒業的5億元債權通過債轉股的方式對控股子公司新疆中信國安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實施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後新疆中葡酒業的註冊資本為7.57億元,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由原來的91.57%增加至97.14%。

截止2016年三季度末,新疆中葡酒業未經審計的總資產136,505.10萬元,負債合計164,054.88萬元,歸屬於母公司凈資產-26,303.10萬元,營業收入10,738.86萬元,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840.69萬元。

同時,公司擬與喀什發展商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資產出售協議,出售公司所屬的全資子公司中信國安葡萄酒業營銷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和相關債權,本次股權轉讓的交易價格為22,611.63萬元人民幣,其中股權價款為17,228.29萬元,債權價款為5,383.34萬元。交易完成後營銷公司不再屬於本公司。

公告稱,面對國內政策影響和國外進口葡萄酒的巨大沖擊,公司需要對現有的營銷體系進行調整,以實現公司營銷管理的扁平化,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本次交易所得資金未來將有利於公司新增業務的拓展。其次,此次交易有利於盤活公司資產,提高資產的運營效率,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同時預計給公司帶來的收益在1500萬以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44

中鋼600多億元債權整體重組 央企市場化債轉股啟動

12月9日, 中鋼集團債務重組簽約儀式在中國銀行總行大廈舉行,作為中鋼集團債委會主席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銀行、進出口銀行和浦東發展銀行等六家銀行與中鋼集團正式簽署《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及下屬公司與金融債權人債務重組框架協議》,國家發改委、銀監會和國資委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簽字儀式並見簽。

中鋼集團是我國大型央企,員工超過4萬名,資產遍及海內外,近年遇到暫時經營困難。在中鋼集團重組方案形成過程中,債委會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通過市場化的債務重組,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解決了企業債務危局,同時也維護了相關金融機構債權人利益。

整體重組方案包括債務重組方案和業務重組方案兩部分。債務重組方案采取“留債+可轉債+有條件債轉股”的模式,按回收風險對重組範圍內金融債權劃分層級,兼顧企業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設計差異化方案並分兩階段實施。

在第一階段的安排中,對本息總額600多億元的債權進行整體重組,分為留債和可轉債兩部分,其中可轉債部分由中鋼集團成立新的控股平臺向金融債權人發行,可置換金融機構債權人非留債部分對應的債權,使中鋼債務得以緩解。第二階段,在相關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可轉債持有人逐步行使轉股權。同時,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下,結合債委會要求,中鋼集團配合債務重組方案形成業務重組方案,通過企業內部改革,業務有保有壓,產業有進有退,重點發展其優勢業務及產業,突出主業,構建可支持企業更好發展的新優勢。

此次債務重組牽涉金融機構眾多,在六家主席行的帶領下,44家金融機構通過持續的緊密配合和協作,充分考慮了企業、金融機構、社會和國家等各方利益來設計方案,努力實現多方共贏。

本次債務重組充分體現了專業化設計和市場化運作的特點。六家主席行按照國務院國發〔2016〕54號文《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的精神,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原則,設計了先期可轉債和後續有條件債轉股的重組方案,開創了我國大型央企債務重組的新範例。方案安排既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為其減輕負擔輕裝前行,同時推動企業自我加壓、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形成運行高效靈活的經營機制,持續深化和推動我國央企的改革。

本次債務重組工作一直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和支持。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財政部等部委牽頭制定的相關政策為降低企業杠桿率、實施市場化債轉股明確了方向;銀監會牽頭協調債委會各項工作,幫助解決和克服了重組中的很多困難和障礙;國資委為企業業務重組提供了必要資金支持,並指導和推動企業內部變革。

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框架協議的簽署後,重組方案的落地實施工作也將隨即緊鑼密鼓地開展。下一步,有關各方將繼續努力,按照債務重組框架協議,推動重組工作落實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61

屋漏偏逢連夜雨 東芝懇請債權人不要提早收回貸款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東芝今日會見了公司債權人,希望他們不要利用貸款協議中規定的條款來提前調用其貸款,從而賦予公司更多的時間來制定複蘇計劃。

這是東芝在上個月讓投資者大失所望之後首次召開這樣的會議。

消息人士稱,包括地區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在內的約80家債權人出席了此次會議。在會議上,東芝簡單地向債權人介紹了此次重大資產減記的背景,以及如何解決該問題。下個月,東芝將再次會見債權人,並通報最終的減損數字。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東芝考慮就去年旗下西屋(Westinghouse)收購美國核電業務提列數千億日圓的商譽減值損失。消息發布後東芝股價一度暴跌16%。繼去年爆出13億美元會計醜聞之後,這項虧損將給予東芝又一記沈重打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88

輝山乳業債權工作會細節曝光:當地政府擬9000萬元購買輝山土地註資救急 要求金融機構不抽貸

輝山乳業(06863.HK)暴跌之余,一份遼寧身金融辦於3月23日下午2點召開輝山乳業債權銀行工作會議的會議通知也隨之曝光。

根據該份通知,遼寧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下發會議通知對象包括:沈陽市政府、遼寧銀監局、遼寧銀行業協會、各有關銀行機構及輝山乳業集團。

根據通知,這些債權行包括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渤海銀行、郵儲銀行、大連銀行、錦州銀行、阜新銀行、遼陽銀行、遼寧省農信社、匯豐銀行、華融資產。

盡管目前無官方渠道證明該份會議通知的真偽,但本報從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債權人去了解到,確實存在該會議,且已派其工作人員參加了該會議。

這位債權人透露該會議由遼寧省政府金融辦組織召開,會議主題是維穩。

輝山乳業是東北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涉及80多家公司,4萬多員工,省金融辦吸取東北特鋼的教訓,為了社會穩定,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要抽貸,對輝山乳業要有信心,希望能給輝山乳業四周的時間來解決拖欠部分利息的問題。中國銀行、九臺農村商業銀行和浙商銀行在發言中紛紛表示願意相信有六十多年歷史的東三省最大的乳業輝山,相信輝山乳業四周內能支付全部拖欠的利息。

該債權人透露,遼寧省政府金融辦的講話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一)要求輝山乳業讓出部分股權以獲得足夠資金,爭取兩周以後恢複付息能力,四周以後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

(二)政府通過花9000多萬元購買輝山的一塊土地來為輝山乳業註入資金,幫助輝山乳業渡過難關。

(三)要求各金融機構對輝山乳業這次欠息作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訴訟。

(四)成立債權委員會,並由最大債權人中國銀行擔任主席,第二大債權人九臺農村商業銀行擔任副主席,目的是維穩。

(五)省金融辦派出國有銀行處、商業銀行處、租賃處和普惠處四個處協助債權委員會與各類型資金方溝通與管理。其中,普惠處對接小貸公司。

另外,該債權人同時透露,截至2016年9月,輝山乳業銀行授信余額140.2億元,其中信用免擔保15.5億元,擔保貸款103.5億元,抵押貸款21.2億元。授信金額最大為中國銀行,金額33.4億元。第二為中國工商銀行,金額21.1億元。第三為九臺農商行,金額18.3億元。

但截止到發稿時止,本報並未能夠交叉證實該位債權人的說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712

紅嶺創投周世平回應輝山乳業10億投資:僅5000萬債權合作

3月24日,港股輝山乳業(06863.HK)跌幅逾90%,創歷史最大跌幅,股價一度跌破0.30港元,刷新歷史新低,收盤報0.42港元,上午暴跌85%。

輝山乳業股價暴跌也引起了金融圈的恐慌,市場傳聞四起,包括“中國平安現持有輝山乳業25.48%股份”“知名P2P平臺紅嶺創投也牽涉其中,向輝山乳業投資10億元”等。

對此,平安銀行回應本報稱“冠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豐有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山乳業”)的控股公司,冠豐有限以其持有的輝山乳業股份為質押,於2015年6月在平安銀行獲得授信額度,截止2017年3月24日,在我行的貸款余額為21.42億港幣,質押的股份總數為34.34億股。我行及股東中國平安未持有輝山乳業股份。目前,輝山乳業已停牌,具體情況尚待輝山乳業公告澄清,我行正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將采取各項措施保障信貸資金安全。”

與此同時,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表示,公司與輝山乳業沒有任何股權合作,但有5000萬元的債券合作。

根據周世平提供的一份名為“廣州2號特標項目的融資公告”顯示:輝山乳業在紅嶺創投融資金額5000萬,並以此成立名為,發標年利率為11%,期限為15個月,於2017年2月9日發標。

而根據另外一份名為“紅嶺創投審貸委員會決議”的文件顯示:輝山乳業原本在紅嶺創投融資1億元,但最終批複的金額僅有5000萬,擔保方式為“遼寧輝山乳業集團(錦州)有限公司和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沈陽)有限公司等2家法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楊凱和葛坤共2人提供個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該筆貸款采取直貸方式操作,一次性發放,按月付息,到期還本,以放款金額為基數,按2%的標準計算每年管理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719

輝山乳業債權協調會參會機構稱:監管部門要求金融機構特殊處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24/1088178.html

Qq__20170324200923.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文多

就在輝山乳業股價暴跌前一天,遼寧省金融監管部門組織召開了輝山乳業債權協調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與會機構處獨家獲得的一份資料稱,該會議的主題是幫助輝山乳業維持穩定,輝山乳業是東北大型民營企業,涉及多家公司和眾多員工。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希望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特別處理,要對輝山乳業有信心,希望能給輝山乳業四周的時間來解決拖欠部分利息的問題。

該與會機構提供的資料還稱:

遼寧省金融監管部門提出擬從五方面來解決輝山乳業的債權問題。

首先,要求輝山乳業讓出部分股權以獲得足夠資金,爭取兩周以後恢複付息能力,4周後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

其次,政府擬采取措施幫助輝山乳業獲得註入資金,以渡過難關。

第三,要求各金融機構對輝山乳業這次欠息作為特例處理。

第四,成立債權委員會,由最大債權人擔任主席,第二大債權人擔任副主席。 

最後,遼寧省金融辦派出國有銀行處、商業銀行處、租賃處和普惠處四個處協助債權委員會與各類型資金方溝通與管理。其中,普惠處對接小貸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896

歌斐申請凍結輝山乳業資產 債權人平衡恐被打破

“的確有私募產品遇到輝山乳業風險事件。”諾亞財富相關人士3月30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30日,有香港媒體報道稱,歌斐資產已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要求凍結包括中國輝山乳業控股(06863.HK)、該公司主席兼大股東楊凱及其控股公司冠豐,以及另一名人士張健美的資產,禁止其將資產轉移或移離香港。案件排期於4月7日進行關於強制令繼續有效聆訊。

歌斐資產系諾亞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諾亞財富”)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時間向諾亞財富求證,相關人士表示,歌斐資產已經成立債務處理小組,並稱:“申請查封相關資產是不得已,但是作為市場化機構,要對投資者負責,首先保障投資資金安全,而且產品和資金一一對應,不像其他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存款增長來緩釋風險。” 

隨著歌斐資產申請凍結輝山乳業資產,當地政府希望債權人“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這種平衡恐怕將被打破。

此前,遼寧省、金融辦希望能給輝山乳業4周的時間來解決拖欠部分利息的問題,爭取兩周以後恢複付息能力,4周以後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如今已過去一周時間,這可能也讓部分債權人深感焦慮。

歌斐資產涉事資產或超3億

諾亞財富上述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危機爆發之前,輝山乳業還在正常付息,並未出現明顯異常。”對忽然爆發危機,該公司也感到很突然。

就在輝山乳業股價大跳水的第三天,一位投資者在社區論壇上稱,曾於2016年年底購買諾亞固收類產品——輝山信用債,該產品將於2017年3月底到期,至今未得到歌斐資產方面的相關信息。

上述諾亞財富人士進一步稱,該風險產品系固收類債權私募基金,目前申請凍結資產是資產保全的第一步,也是風控措施進入到執行層面,並且已於本周向證監會報備。由於屬私募產品,因此更多信息不能予以公開,而是會進一步披露給相關投資者。

據了解,此次歌斐資產觸雷輝山乳業共有兩款私募產品,分別為“歌斐創世優選一號投資基金”,及“歌斐創世優選二號投資基金”,根據基金業協會相關信息顯示,該兩款私募基金均成立於2016年3月30日成立,並於2016年4月11日備案,由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托管。

根據投資領域信息顯示,除可能持有少量現金、銀行存款外,兩款基金所募資金將接近全部或全部用於向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沈陽)有限公司(下稱“輝山集團”)收購其對輝山乳業(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輝山中國”)持有的應收賬款債權,並由輝山中國在約定的期限內向該基金支付清償對價。

好買網相關信息顯示,該兩款私募基金隸屬的基金公司具體為歌斐資產,同時,對應的基金管理人系殷哲,即歌斐資產創始合夥人、董事長兼CEO,同時也是諾亞財富聯合創始人、董事。

對於兩款私募產品總體規模,上述諾亞財富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超過3個億,但並未透露具體數字。對於如何保障投資者利益,相關違約產品的清償方式等也沒有做過多披露。

對於歌斐資產已經采取的資產保全措施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尚屬未知。上海一位私募資管領域資深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基金產品對上市公司擁有債權,可根據他們與上市公司之間債權的約定,在發生某些風險情況下,基金應該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提前償還債權。

該律師表示,此時,若上市公司無法提前償還,一種方式是雙方按照協議中的約定方式進行資金的保全或監管;另一種方式是在無約定或約定不起作用時,基金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凍結上市公司的財產,但該財產的凍結僅限制上市公司處分該財產,對於該財產的歸屬,將由法院通過審判、執行等程序來裁決及分配。“這要考慮到上市公司可能涉及更多的債務甚至可能涉及破產的情況。”該律師說。

而對於投資者,已經與私募基金管理者簽訂了相應的投資協議,即可根據約定要求管理者對上市公司采取訴訟、資產保全等措施。購買輝山乳業固收類債權的私募基金投資者能多大程度從歌斐資產方面獲得賠償,更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協議中歌斐資產是否有清償義務,如果歌斐資產作為基金管理者並沒有清償義務則需要等基金從上市公司處獲得利益後,再按照投資協議的約定進行財產分配。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向歌斐資產求證,歌斐資產方面表示,該產品不涉及任何資金池,並沒有剛兌的意向,並且不同投資項目之間已經在設計產品之初搭建了風險隔離。

債權人平衡恐被打破

3月29日,第一財經記者從輝山乳業債權人處獲知,27日上午,輝山乳業董事長楊凱約見了八家債權人,約見的主要內容包括:輝山乳業生產產量和質量正常,未受資本市場的沖擊,正按計劃進行內部重組,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本次事件引起遼寧省、沈陽市兩級政府高度重視,並已成立五個應急小組協助輝山乳業進行重組;上市公司體系內和體系外所有債務都會承擔,但望請債權人續期、展期、再賣一期產品,並給予輝山乳業足夠的時間,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從某債券人處獲悉,3月28日下午,輝山乳業債權人委員會已組建成立,並召開協調會,遼寧省、沈陽市兩級政府金融辦負責人到場,銀行業協會主持會議,各債權人提供相關材料,核實輝山乳業債務情況,並請債權人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為引進戰略投資者提供條件,輝山乳業債權人委員會公約正在由債權金額排名靠前的11家銀行草擬,完成後將發給各債權人簽署。

隨著歌斐資產申請凍結輝山乳業資產,這種平衡恐怕將被打破。亦有銀行債權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考慮采取資產保全措施,不過尚以遼寧省外銀行為主。而一旦有債權機構上訴或申請資產保全,可能引發債權人效仿,以獲取優先賠付,這對深陷危機的上市公司而言意味著“釜底抽薪”,或對本已脆弱的資金鏈產生致命的打擊。

不過,上述債權方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工作人員這兩日前往輝山乳業沈陽液態奶加工廠了解情況,生產未見異常,超市也正常售賣其產品,對於是否采取資產保全,還需要再觀察。

該債權方還透露,輝山乳業負責財務、現金管理的執行董事丶高級副總裁葛坤失聯後,輝山乳業已任命集團副總裁陳麗娜負責資金業務。

3月30日上午,該債權方約見了陳麗娜,對方表示,目前輝山乳業生產經營銷售都在正常運行,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35

險資支持實體經濟細則出臺 債權投資重大工程獲政策支持

近日,中國保監會印發《關於債權投資計劃投資重大工程有關事項的通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對宏觀經濟和區域經濟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重大工程。《通知》的發布,是保監會推進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有利於鼓勵保險資金加大對關系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通知》明確了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計劃形式投資重大工程的支持政策。一是優化增信安排。債權投資計劃投資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的重大工程,且償債主體具有AAA級長期信用級別的,可免於信用增級。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交通以及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投資規模大,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帶動作用強。在項目論證、立項和審批等階段,相關部門已進行嚴格評估和規範,投資風險可控。適度優化增信安排,可在不增加實質性風險的同時,簡化投資流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擴大有效投資。

二是提高註冊效率。對投資“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工程的債權投資計劃,建立專門的業務受理及註冊綠色通道,優先辦理,滿足重大工程融資時間緊、效率要求高的需求。

下一步,保監會將繼續完善監管政策,進一步疏通保險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金融支持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50

樂視債權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8/164024.shtml

樂視債權人
AI財經社 AI財經社

樂視債權人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樂視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小債主的生死,大債主的一舉一動又決定著樂視的生死。

來源 | 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

文 | 林木木

編輯 | 金赫

樂視的債務一切都混亂了。

7月6日下午13點48分,午休時間,樂視大廈的一層充斥著焦躁的平靜。十幾名前來討債的供應商躺在紫灰色的瑜伽墊上,有的已經睡著了,有的翹著二郎腿平躺著玩手機,有的翻來覆去尋找舒服的姿勢。

樂視大廈的前臺人員站在櫃臺里面,也雙手趴在櫃臺上睡著了。沒有人交談,沒有人進出,只有“賈躍亭還錢”的喇叭聲無休止回蕩。

自銀行申請凍結樂視財產風波開始,樂視資金危機的困難程度超過大眾的想象,按照賈躍亭的說法,甚至也超過他本人的想象。隨之引發了債權人的恐慌。

上門示威的供應商是此次“討債戰役”里最外顯、最脆弱、同時也是數額相對小的那一批債權人,只占了樂視債務很小的一部分,在他們熱鬧的聲討聲旁邊,還站著幾個隱形的高大身影:銀行、信托、債券持有者。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們都被樂視的債務綁在一根繩上:樂視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小債主的生死,大債主的一舉一動又決定著樂視的生死。

進擊的銀行

銀行終於坐不住了。作為樂視的大債主,在樂視持續的困境下,銀行無奈地拿起自我保護的武器,以招行為首。

6月26日,由於樂視一筆內保外貸業務逾期兩個月未還,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向上海高級人民法院提交了凍結樂視系公司及賈躍亭夫婦財產的申請,當天,法院便裁定該申請符合法律規定,發布了裁定文件。直到7月3日被媒體披露,招行再次對此事做出了回應。

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是目前業內公認的樂視最大的兩家銀行債主。資料顯示,2015年7月,招行向樂視投放了第一筆信貸業務,總金額為27.4億港幣,目前收回約14億港元,剩余約13億港元。2015年11月,樂視控股與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招行向樂視提供100億的戰略性全球綜合授信額度。

平安銀行與樂視的合作也頗為深厚。2016年財經網曾報道,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從2016年開始於樂視深度合作,在股票質押式回購、增資擴股、直融理財、信用證+福費廷、內保外貸、融資性保函、離岸貸款等投行及國際業務上均有廣泛深入合作,金額高達百億。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樂視體育的股東深圳市平銀能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樂體2257.4539萬元的股權質押給平安銀行北京分行。

目前平安銀行尚未表態。

1

此外,樂視控股向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質押了北京財富時代置業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百鼎新世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

AI財經社查閱歷史資料發現,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北京分行、江蘇銀行北京分行、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和天津銀行豐臺支行這十幾家銀行,在2016年中仍然為樂視的主要授信單位,與樂視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授信總額24.2億元,可以想見,當中的部分銀行至今很可能還與樂視保持著債務關系。

寧波銀行成功避開了這次債務漩渦。據券商中國報道,樂視對寧波銀行的貸款已於去年末全數還本付息。

民生銀行也同樣幸運。接近民生銀行的人士對AI財經社透露,民生銀行曾是樂視的主要授信單位,但因銀行的文化產業部門被整個撤銷,停止了對樂視的授信,得以躲過樂視的債務危機。

尚未浮出水面的樂視銀行債主被公眾及媒體的目光搜索著。還有哪些銀行背負著樂視的貸款?他們會不會跟隨招行對樂視采取行動?倘若采取行動,樂視的生死將如何?

7月6日,中信銀行終於忍耐不住,給出了回應。根據券商中國的消息,中信銀行回應道:“2016年我行對樂視發放了一筆貸款,有房產抵押和股權質押擔保,以及賈躍亭先生的連帶責任擔保,目前貸款還在執行中。我們將持續關註該筆貸款的最近進展情況。”

招行無奈下的自我保護直接點燃了樂視新一輪的債務危機,也加深了債主們的擔憂,如若金融機構對樂視集體施壓,樂視的非上市體系離破產也就不遠了。

打持久戰的供應商

供應商的債務雖然只占樂視總債務的冰山一角,但他們卻是樂視資金狀況最顯而易見的晴雨表。

這種方式的上門討債對樂視來說已經不新鮮了,最早可追溯到去年年底。半個月前,最近的這批債權人相約再次來到樂視大廈,鋪開他們的瑜伽墊。現在回頭一算,會發現這個時期跟招行申請財產保全的日子幾近契合。

7月3日,媒體披露了樂視系公司及賈躍亭夫婦被凍結12.36億資產的消息,常駐樂視大廈一層的供應商們重新被媒體的鏡頭關註。

多家媒體報道了他們。共有19家供應商前來討債,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浙江、成都等,主要欠款為樂視移動長期拖欠的店建費、廣告費和活動費,每位債主的欠款基本在幾百萬的量級,所有討債者欠款總額約8000萬元。這個數額不包括這次沒有參與討債的供應商債務。

除了日複一日焦灼的等待,這個階段,供應商們似乎什麽都做不了。對於地方小企業來說,幾百萬不是小數目,也許關乎著他們的生死存亡;但為了這幾百萬上訴打官司,又得不償失,成本太高。

他們躺在樂視樓下,頻繁地刷著跟樂視有關的新聞,真切地希望樂視能度過難關,然後把自己的錢補上。

2

AI財經社6號中午來到樂視大廈時發現,他們對於記者已經習以為常了。大多數人不願意跟媒體再說什麽,顯出疲憊的神態,只有他們的媒體對接人濤濤還願意說幾句,他知道,如果真的要不回錢,媒體可能是他們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債務無法協商解決,供應商們只有一條路可走:拿著合同上訴。但有的供應商,憑借早期對樂視的信任,連違約協議都沒簽。

最果斷的債主

最果斷的債主大概要屬溫曉東了。

6月3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並購降臨在易到身上,接盤方為韓國投資方TWG。這一舉動後來被解釋為雙方的無奈之舉。

溫曉東是TWG和韜蘊資本共同的大股東,溫曉東很欣賞賈躍亭。韜蘊資本旗下公司投資了樂視系多家公司,包括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移動(20,000萬)和樂視汽車(33,400萬),其中對樂視移動和樂視汽車的投資都是可轉債。

3

作為樂視的債主,韜蘊資本管理合夥人郭震公開力挺樂視。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很多人懷疑我們對樂視的投資行為時,我選擇一如既往地支持。雖然我們的十幾億也只是九牛一毛,但至少能為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商業史上最偉大的創舉添磚加瓦。”

但面對樂視近來不斷的風波以及資金鏈持續斷裂的現狀,投資了樂視多家公司的溫曉東,不得不接受債轉股,來交換易到的控制權。雖然易到也前途未蔔,但總比投資回報無望強。

沈默的信托

在樂視的債權人里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成員——信托。

樂視在發展過程中為了不斷融資,幾乎窮盡了辦法。其中股權質押更是相當頻繁。截止2016年底,賈躍亭姐弟累積進行了超過38起股權質押,質押方多為證券和信托。

目前可掌握的資料來看,可以確定的是,中航信托、民生信托、北方國際信托手中還握有樂視的部分股權。其中,樂視控股分別向中航信托、民生信托質押樂視致新2618萬元股權和3125萬元股權;樂視網向北方國際信托質押樂視致新312萬元股權。

除此,樂視網曾在2015年8月和9月發行了兩只公司債券,分別為10億元和9.3億元,期限3年,將於明年的8、9月到期,利率分別高達8.5%和7.5%,兩只債券的持有機構目前尚不可知。他們分割了樂視債務的近20億,不是一筆小數目。

手握樂視大量股權和債券,這些沈默的金融機構不可能對樂視的今日視而不見,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樂視能挺過這一關。

出路

對於銀行來說,他們能做的就是申請凍結資產。AI財經社咨詢了某銀行相關人員。對方表示,現在的情況下,銀行應該第一時間申請凍結,誰先凍結誰就有望擁有這筆資產。如果拖到樂視進入破產程序,銀行就會組成債權團,找當地銀監局和政府協調解決債務問題。

銀行手里一般握有不動產抵押或股權質押,一位商業律師向AI財經社介紹,如果樂視最終無法償還貸款,不動產所有權會歸銀行所有,這方面對銀行來說是有保障的。

但是對於股權質押的部分,銀行、證券、信托等都將面臨巨大風險。目前樂視網已經持續停牌數月,股價定格在30.68元,6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將繼續停盤不超過3個月。一旦股票複盤,極有可能迎來大幅跌落,各金融機構手中的質押股權將面臨巨大縮水。而一旦樂視網股價下跌到警戒線,他們就只能接受強行平倉,挽回最後的損失。

4.webp

如果樂視長期無法償還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申請樂視破產,法院對樂視進行財務調查後,如果證實樂視資產無法覆蓋全部債務且喪失償還能力,就會宣布其進入破產程序,這樣一來,債權人可在法院的裁斷中挽回一些損失。

目前來看,我們無法明確地知道樂視到底背負著多大數額的債務,又有哪些隱藏的債權人,樂視的資產是否能夠覆蓋這些債務。

7月6日,處在風口浪尖的賈躍亭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對所有的債權人表示了歉意,並聲稱一定會負責到底,把所有金融機構和供應商的欠款全部還上。

這一態度或許稍微給債權人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承諾如何兌現,何時兌現,尚且是個問號。

對於持有公司債的機構,或許只能期待,等到明年8月,樂視已經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龐淩子對本文亦有貢獻)

樂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092

ST景谷重組終止:“債權關系比想象中複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16/1128325.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7月4日,ST景谷(600265.SH)發布複牌公告,稱公司本次資產重組因為條件不成熟而終止,即日複牌。此後9個交易日內,ST景谷卻走出一波上漲行情,股價一度上揚超過15%。

“我們進入這家公司之後才發現,它的債權關系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目前正在一步步理順關系。”2017年7月10日,ST景谷實際控制人張興海兄長張興禮告訴經濟觀察報ST景谷資產重組終止的原因。

ST景谷的控股股東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小康控股”),還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小康股份(601127.SH)。具有傳奇經歷的三兄弟張興海、張興明、張興禮,是小康控股的股東。

小康控股前後一共在ST景谷上投入了超過15億元現金。“接下來我們會考慮把優質資產註入,肯定會遵守規則,不會註入構成同業競爭的資產。”張興禮說。

入主ST景谷

小康股份2016年6月上市以來,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張興海的資本市場運作並未止步於此。這位與東風汽車合作量產微車聞名於行業的重慶籍民營企業家,把目標瞄準了雲南的一家上市公司——ST景谷。

2015年9月,經歷了股權被司法凍結和司法劃轉的ST景谷,其第一大股東景谷森達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景谷森達”)決定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一次性整體協議轉讓所持有的本公司3202.67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4.67%。

而ST景谷的第二大股東廣東宏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ST景谷24.42%股權,ST景谷的前景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此時,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小康股份的控股股東,下稱“小康控股”)具有傳奇經歷的三兄弟張興海、張興明、張興禮(三兄弟是小康控股的股東),在資本市場上同期進行著兩個動作:一,把小康股份進行IPO申報,並按照程序流程走;二,如在資本市場上物色較好的殼公司。

在ST景谷進行股權公開轉讓的同時,小康控股實際上已經通過二級市場開始競購ST景谷。

2015年9月9日,ST景谷公告,北京瀾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自然人楊華(現任小康股份證券事務代表),互為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購買ST景谷達到5%的舉牌上限。

景谷森達在公開轉讓給出的第9條限制條款中明確:意向受讓方、或其直接或間接控股股東、或其實際控制人最近三年(2012年度至2014 年度)已經在景谷縣轄區內建設投資總額不少於2 億元人民幣,或承諾未來三年內在景谷縣轄區投資建設投資總額不少於3億元人民幣的生產基地。小康控股旗下在雲南景谷投資的小康礦業已經符合並滿足這一要求。2015年9月23日,ST景谷公布了景谷森達公開轉讓應征方的情況,在3名意向者中,首選受讓方為小康控股。

2016年11月6日,景谷森達與小康控股簽署協議,景谷森達協議轉讓其所持ST景谷,每股25.37元,較基準價16.65元溢價52.37%,總價款8.13億元。同時,小康控股與瀾峰資本簽署合作協議並達成一致行動,後者舉牌持有649萬股(占總股本5%,楊華已將所持股權全部轉讓)。

ST景谷在小康控股入主之後,股價隨即上行,一路漲至最高的37.78元。

至此,實際控制人張興海三兄弟,在資本市場上兩個大動作——小康股份IPO和入主ST景谷均告成功。

資產註入猜想

入主ST景谷後,面對該公司複雜的債權關系,小康控股不惜投以重金。從2016年8月18日起,小康控股已經分六次對ST景谷進行財務資助1.96億元,同時,小康控股還免除了這其中6600萬元債權的償還義務。 這意味著小康控股等於無償贈與上市公司6600萬元,並沒有附加任何條件。

媒體開始對ST景谷的前景進行猜測,比如2017年1月12日一篇報道稱,ST景谷現有的林木等資產已經確定將被剝離。

此後這一消息被ST景谷迅速否認並予以澄清。而在此時,ST景谷的股價已經攀至高峰,超越37元每股。

遊資開始借ST景谷的重組預期而爆炒股價。

在小康控股的財務資助下,ST景谷在2016年度擺脫虧損,並重啟了部分已經停止生產的車間。2017年3月31日,小康控股向ST景谷發發去《告知函》:小康 控股擬增持公司股份,並以要約方式,向除小康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北京瀾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外的公司其他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的要約。

在要約收購書中,小康控股擬要約收購15,999,198股上市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2.33%,要約收購價格為37.78元/股。

在2017年5月11日的要約收購結果中,最終有1,871個賬戶共計40,164,300股股份接受收購人發出的要約。 最終,37.78元也成為了ST景谷在小康控股入主至今的最高價。以二級市場最高價發出要約收購,這樣的行為在任何上市公司均屬罕見。

ST景谷股價隨後一路下跌,在最近的三個月里,從37.78元跌至小康控股入主ST景谷的25.37元以下,雖然取得了公司控制權,小康控股在ST景谷上的浮虧嚴重。

小康控股前後一共在ST景谷上投入了超過15億元現金。

2017年6月20日,ST景谷如市場預期,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但在短短兩個星期之後,即宣告重組終止。

在此期間,一位知情者透露,小康控股在北京找機構融資,對方要求小康控股出示年檢資料和財務情況,但小康控股沒有同意。

市場對ST景谷紛紛猜想,小康控股可能會把礦業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小康控股主管雲南事務的張興禮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小康礦業目前很多還處於勘探階段,未來註入的資產必須是優質資產。

打開小康控股官網,小康集團在汽車制造業以外的資產仍然有限,由於涉及到信息披露,也許只有時間才能證明ST景谷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