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法律通識題材俯拾皆是(十二) - 絕對的新聞自由?

相信若說到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除特區政府官員外大多數人都會同意是崇高價值,對於事業心重的人而言工作認真也是必然責任…但,這是不是絕對?


跟網友說起一老故事,故事前半很清楚,但後半有兩個版本:記者Kevin Carter在戰亂中的蘇丹拍了一張照片,一頭會計師…噢,不,是一頭禿鷹望著一即將餓斃的小孩等候“開餐”,這張名為「饑餓的蘇丹」(The Starving of Sudan)令他獲得普立茲獎,但次年他卻自殺了;

故事後半有兩個版本,一說是有人問曰那小孩下落如何而他說不出,被人攻擊他見死不救而令他受不了壓力自殺,另一說卻是那小孩其實是在救援站邊,其父母正輪候分派的食物,所以在拍照後轉眼間便開餐了,根本啥事都沒有;

所見資料矛盾甚多,實在搞不清那一個才是事實,個人當然希望後者才是真,畢竟不希望有人能冷漠得只顧“做好了份工”而對世事漠不關心,但即使前說是假,從眾人聽後的負面反應也可想像大多數人都有在完成自己職責外,包括記者也應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對需要的人施加援手的期望;


說到底引起戰爭令平民受苦都是政治家的作為(維基圖片)。


     *          *          *          *


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有時也可能有一點妥協的時候,就以號稱最有自由的帝國為例,近的如八九十年代一度盛行劫機,帝國政府想出要求傳媒低調報導,令從事劫機者以為這方法影響力有限,到九十年代便逐漸棄用;

再說遠一點,二次大戰時帝國自恃遠在海外,但日本人卻想出利用氣球將炸彈送上高空,利用平流層的西風送到帝國上空,適時跌下來時便能“轟炸”帝國本土,當時科技根本攔截不了這超高空武器,於是帝國政府也著令傳媒不要報導汽球炸彈消息,令日本人在美語傳媒遍找不著,以為收效極微甚至炸彈根本沒有飛到帝國本土而沒加以大力發展(事後帝國人也慶幸,幸好愛用細菌的日本人只用炸彈,沒想到裝上生物武器),帝國亦因這“新聞封鎖”幸而沒有化成一片焦土;

當然不是說傳媒應為政府服務,傳媒的其中一、甚至可說是幾乎最高的神聖使命便是監察政府,從深究尼克遜水門事件中的勾當令其辭職、以至近代揭發意大利總理貝蕾科妮荒淫貪污,新聞從業員都是不可缺少中的一員;


     *          *          *          *


那兩者界線應劃在那裡?或許非常簡單:只要想想後果是為了社會福祉還是單單當權者的利益,如前者若記者以知情權為名大肆報導劫機、汽球炸彈,恐怕後果是這兩者愈演愈烈,只會對平民百姓造成更大災難,如是或應認真考慮政府的建議是否合理;

但對於尼克遜、貝蕾科妮的勾當,若加以順從不是只為了他們個人利益,再說白一點是為了當權者個人而害苦了國家,那不用力狠狠報導便有負作為新聞從業員的使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