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誠信的代價:前貝萊德高管逃票被禁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24
前貝萊德董事總經理Jonathan Burrows因逃票而被英國金管局(FCA)禁止從事金融相關行業。FCA在申明中表示Burrows不符合核準代理人的行為準則。
FCA執法與金融犯罪主管Tracey McDermott表示,“從業人員必須一直保持誠信,如果有人違法了規定,我們就會采取行動。” 為了挽回整個金融行業的聲譽,FCA提高了行業準則的要求。此前內幕交易等醜聞導致監管層面臨公眾質疑。
2013年11月19日Burrows在乘車時未能購買全票,他試圖利用短途票離站。全額票價應為21.50鎊,而Burrows僅購買了7.2鎊的短途票。
Burrows向FCA承認了上述行為,並認為他的行為十分愚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希臘退歐的代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22

原文載於財經博客網站project-syndicate,文章作者Jean Pisani-Ferry為德國柏林赫爾梯行政學院教授,目前還是法國政府政策規劃專員,曾任智庫Bruegel前主管。
上周,在緊張的討論之後,希臘政府終於和歐元區債權人達成協議,希臘用一套新的改革方案換取現有援助計劃延長四個月。盡管這讓歐洲暫時松了一口氣,但四個月的延長期結束之後,談判可能會更加艱苦。
在任何談判中,影響談判者行為乃至談判結果的關鍵因素,是談判一旦失敗會有多少損失。具體到本次案例,就是希臘退歐對於談判各方(尤其是希臘和德國)到底會產生什麽影響。
對希臘來說,退出歐元區將是毀滅性的,這也是為什麽希臘國內幾乎沒有人支持退歐。那麽希臘退出會對歐元區剩下的成員造成什麽損失呢?自2011-2012年歐債危機第一次提出這一疑問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
一種被稱為“多米諾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希臘退出,市場立刻就會猜測誰是下一個。其余歐元區國家的命運將會存疑。就像1997-1998年亞洲貨幣危機和2010-2012年歐債危機發生的那樣,歐元區可能面臨解體的風險。
另一種觀點通常被稱為“鎮流器理論”,即希臘退出會讓歐元區變得更強。因為這可以讓歐元區不再折騰。而且如果歐元區將希臘趕出去,能夠嚴肅其公信力——未來再也沒有國家膽敢要挾歐元區了。
早在2012年,多米諾理論占據上風,債權國們最終沒有選擇讓希臘退出。德國總理默克爾經過一整個夏天的權衡,最後還是前往雅典,表達了挽留希臘的“希望與心願”。
但如今的情況不同了。市場的緊張情緒已經大為緩解;愛爾蘭和葡萄牙已經不再需要接受援助;在做出成立銀行聯盟的決定後,歐元區的金融體系更加穩固;並且應對危機的工具也已到位。希臘退出帶來連鎖反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歐元區損失就會很小。以下三個理由表明,希臘的退出仍將嚴重削弱歐元區。
首先,希臘退出將打破歐元區只進不出的默契。誠然,歷史告訴我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根據野村證券Jens Nordvig的研究,自19世紀以來共有67個貨幣聯盟瓦解。任何國家退歐都會增加其余國家退出的預期,遲早會有國家步其後塵。
其次,有一種觀點認為歐元區僅僅是一種強化的固定匯率安排,而不是一種真正的貨幣,希臘退歐將會授人以柄。人們之所以信任美元,是因為他們相信無論美元來自波士頓還是舊金山的銀行,實際上並沒有區別。但是自從2010年-2012年的危機以來,人們對歐元的信心受到了挑戰。如今,金融體系的碎片化有所消退但並未消失。比如,同一家公司在奧地利和意大利獲得的貸款利率竟然不一樣。
當然,經過了近年來的一系列措施,這些眼下還並不致命。但如果你認為對歐元的信心已完全被修複,那你就錯了。歐元區居民顯然會對某國退歐做出反應,並開始用不同的目光來看待歐元。把歐元放在哪將是個問題。國內外的投資者都會更加審慎地思考,其資產價值是否會受到歐元區分裂的影響。各國政府將會擔心各自對別國的風險敞口。事實上,懷疑情緒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對歐元區的信心。
最後,一個退歐的案例將促使歐盟決策者把不成文,不明確的“離婚”條例規範下來。目前並沒有一個公認的規則來決定退出歐元區應該如何實現,希臘的離開將迫使人們去定制這些規則,這樣一來人們就能觀察歐元被何人以何種形式持有,從而得知歐元真實價值。事實上,這不僅給了歐元區瓦解更多的想象空間,也讓它更加具體。
以上三條並不意味著歐元區成員應該不惜一切代價讓希臘留下。這顯然等同於投降。但他們也不應抱有任何幻想,希臘退歐絕不是一個喜劇。
(譯者潘淩飛 實習生王嘉任對本文亦有貢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台灣加入亞投行 機會、代價全解析
|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創始國申請期限為三月底,總統馬英九在截止日前,決定提出申請。 台灣決定加入亞投行,馬政府卻沒有官員告訴民眾,台灣參加的機會與成本是什麼? 亞投行是中國在二○一三年十月主導成立,目的在投資「一帶一路」(編按:涵蓋四十四億人口、六十六國、二十一兆美元投資機會的地區)的基礎建設;在中國宣布今年三月底前提出申請,才能成為創始會員國的時間表下,連日來,英、德、法等歐洲強國,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四國,就連遠在北歐的丹麥,都申請加入會員,累計至三月三十日,已有四十七國申請。 潛在商機大涵蓋66國基礎建設大餅 台灣加入亞投行的機會是什麼?「在商言商,不加入就沒門票。」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這張門票,是指亞投行未來將主導以「一帶一路」為主的亞洲基礎建設計畫。 以亞銀的運作模式為例,亞銀對會員國提供資金貸款及技術援助,會員國的橋樑、港口、鐵路等公共工程的投標、設計、執行,必須會員國才能參與;台灣是亞銀創始國,早年南北高速公路、石化工業的建設資金,都來自亞銀,台灣經濟起飛後,由借款國變為捐款國。 英、德、法等歐洲國家相繼表態加入亞投行,打的正是亞洲基礎建設大餅的算盤。 另外,「為資金找出路,」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認為,台灣外匯存底高達四千多億美元,超額儲蓄有新台幣一兆八千億元(編按:超額儲蓄指一國的儲蓄減投資,意指游資),國際資產也有新台幣一兆四千三百億元,參與亞投行,進而取得參與中亞經濟建設的機會,就是一個資金的去處。 亞投行商機大,但台灣能拿到多少利益?成本又是什麼? 李淳認為,台灣公共工程的國際化程度有限,在這塊亞洲建設大餅下,台灣究竟能拿到多少利益?划不划算?需要好好計算,他認為,台灣如果只當個「低調的出資者」,就不要奢望有什麼國際經濟的機會,他更認為,如果重點又被放在抗議名稱上,這筆錢,不如拿去協助廠商拓展海外市場。 入會代價高光名稱問題就將吵不停 加入亞投行,一定要面對「名稱問題」,胡勝正說,台灣加入亞投行最佳模式是,美國不反對,中國不反對,台灣又能以主權地位參加,但,此種情況「困難重重」,因為,中國一定會反對。 台灣過去加入國際組織的名稱,有三種模式:一是APEC模式「Chinese Taipei」,是國家名稱;二是WTO模式「台澎金馬」,是經濟體模式;三是亞銀模式「Taipei,China」,這名稱是香港回歸中國後,亞銀以逗號中間無空格的方式,來突顯台灣跟香港的不同,香港是Hong Kong, China。亞銀模式,台灣抗議迄今,成為每回官員出席亞銀年會的主要戲碼。 「亞銀模式,台灣很難接受,」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葉銀華說,「中國何曾在任何國際場合,支持台灣加入任何一個經貿組織?」更何況,這是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組織,光是名稱問題,台灣內部必須先有共識,否則,又是一場內耗空轉,代價更高。 台灣想加入亞投行等國際組織,我們的戰略是什麼? 官員立場變欠缺加入國際組織戰略 據了解,早在去年亞銀、APEC年會上,亞投行就是熱門話題,中國在會場上積極鼓勵各國參與,但台灣反應冷淡,認為這是中美爭奪世界主導權,台灣是「局外人」的財經官員大有人在。 相較韓國,國內很早就討論是否加入亞投行,雖然美國公開反對,韓國內部仍有自己定見,甚至提出將亞投行總部設在韓國的條件交換,最後,韓國也在三月底前提出申請。 反觀台灣,短短幾個月時間,由冷轉熱,態度大轉彎,三大財經首長紛紛表態支持加入亞投行,「這是在趕流行,沒有審慎評估,」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 「凸顯(官員)對國家戰略不清楚,」台經院顧問黃崇哲說,考慮是否參加亞投行,應就參與目的、資源、對象詳細思考,包括國內已經日益衰退的公共建設營造業發展,及對兩岸發展有何影響,都要用更高的視野,擬訂戰略。 胡勝正坦承,「參加不一定有機會,」但是,「不參加完全沒機會。」 因為只要參加國際組織,就會有國際經濟的「能見度」。他舉例,像去年緬甸開放外資銀行設立分行,金管會核准三家銀行赴緬甸設分行,但榜單出爐,第一批九張執照,沒有台灣,因為緬甸認為台灣沒貢獻。 「我們能變隱形人嗎?」他說,不參加國際事務,台灣能力會更弱,多邊談判,台灣需要更多經驗,亞投行是中國主導的第一個多邊組織,未來還有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台灣都要面對,累積更多國際談判的能力。 【延伸閱讀】台灣在國際金融組織的角色被中國排擠 |
衝動的代價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490551
經常警惕自己,不可衝動買貨,然而偶爾仍要犯錯,付出代價。 話說前天一天之內大炒十六隻股份,尾市衝動之下買入了長汽(2333)、匯隆(8021)及中國數碼文化(8175),結果不幸被綁。
有些股份不利自己就是不利自己,再如何炒還是要輸,長汽可能正是此類,除了首次低撈有所斬獲之外,吃回頭草居然「屢敗屢戰」,昨天最後又在28.9元止了蝕,輸了0.3元。
以為匯隆從0.84元跌至0.485元幅度已達42%,該可以博反彈了,豈料昨天最低曾見0.415元,結果又要與其繼續「搏鬥」,暫時無功而返,仍然被困。
幸虧中國數碼文化突然以0.12元配股,順利地於0.142元獲了利,微賺0.0035元。
既然被困,昨天自然少了炒作,然而,跌市中仍然能夠買中中昱科技(8226),0.6元追,0.63元走,又賺了微利。
雖然戰線縮短了,昨天仍然炒了九隻股份,跌市中自然有部份又被困,下周一只能先打「防衛戰」了。
謊言的代價:大眾15年來首次季度虧損,應對醜聞花費恐高達780億歐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587.html
謊言的代價:大眾15年來首次季度虧損,應對醜聞花費恐高達780億歐元
第一財經日報 孫銘訓 2015-10-29 22:16:00
大眾新任CEO穆勒在聲明中表示,“造假門”帶給大眾的影響日漸清晰。有分析師預計,大眾為應對排放造假事件所花費的資金可能會在200億~780億歐元之間。這,還不是謊言最終的代價。
尾氣排放造假事件,讓曾經譽滿全球的volkswagen的金字招牌不僅黯然失色,還有了缺損——謊言的代價就是,大眾集團為此出現了15年來首次季度虧損。
根據大眾最近發布的2015年三季報,由於9月抽出了67億歐元用來應對“造假門”,導致出現34.8億歐元的虧損。與此同時,受“造假門”事件的影響,9月份大眾銷量同比下跌1.5%,導致大眾在奪得全球銷量冠軍3個月後,又將寶座還給了勁敵豐田。

大眾新任CEO穆勒在聲明中表示,“造假門”帶給大眾的影響日漸清晰。有分析師預計,大眾為應對排放造假事件所花費的資金可能會在200億~780億歐元之間。這,還不是謊言最終的代價。
柴油車排放造假事件,讓大眾汽車在9月額外支出66.85億歐元,並造成了其近15年歷史上的首個季度虧損。
當地時間 10月28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由於扣除了66.85億歐元的“特別項目”支出,大眾汽車三季度出現巨額虧損,額度為34.79億歐元,營業虧損率為6.8%,去年同期營業利潤32.30億歐元,營業利潤率6.6%。
大眾集團指出,上述營業數字並不包括中國合資企業的利潤分成。根據統計,1~9月,大眾還將從其中國的合資公司中獲得38億~39億歐元的凈利潤。
大眾汽車CFO 弗蘭克·維特(Frank Witter)表示:“大眾集團擁有非常穩健的流動性資源,這將幫助我們很好地應對因柴油機事件帶來的挑戰。”
醜聞的天價支出
在大眾汽車集團的第三季度財務報表中有一項“特殊項目”(special items)支出,該支出主要是指因“柴油機排放造假”事件的後續影響所產生的費用,包括政府罰款、召回及相應技術支持等所產生的費用。
數據顯示,在扣除“特殊項目”支出之前,第三季度大眾汽車實現32.06億歐元的稅前利潤。
前三季度共實現102億歐元的稅前利潤,累計營業收入達到1602.63億歐元,較之去年同期的1477.18億歐元,同比攀升了8.5%。
大眾集團新一任首席執行官穆勒當地時間28日在大眾汽車總部沃爾夫斯堡表示:“良好的營業收入彰顯了大眾集團另一方面的核心力量,柴油機排放問題造成的影響也正在變得清晰,我們將盡我們所能去贏回失去的信任”。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德國車企發動機工程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眾汽車必須要盡快在動力和排放之間的平衡做出抉擇,要繼續維持現在高效、環保的形象,就勢必要加大研發投入,並重新贏得客戶認可。
盡管外界預測大眾汽車將為此次“排放造假”事件付出慘重的代價,但現在尚無法核算具體數字,盡管在第三季度已經為此計提了高達66.85億歐元。根據預測,這部分支出主要用於大眾汽車在相關車型的召回和對應的尾氣排放技術方面的投入。
除了召回拆除作弊軟件所花費費用,大眾汽車同時還可能面臨多國的罰款,其中美國環保署考慮開出180億美元空前罰單。
9月18日,大眾被曝光在部分柴油車排放測試中造假。搭載TypeEA189柴油發動機的汽車采用作弊軟件,在室外非實驗條件下,該發動機的氮氧化物排放超過美國標準數十倍。根據大眾汽車公布的數據,整個“排放醜聞”涉及世界各地1100萬輛大眾汽車。
“是否在下個季度或年報中繼續計提虧損,現在還不能給出具體的預測,這要看各國的具體處罰金額,特別是美國政府的最終處罰數字。”盡管上述內部人士給出了繼續觀察的答案,但“只要中國市場不出現大的變局,大眾汽車就仍將維持一個良好的賬面數字”。
拯救的力量在中國?
盡管整個市場仍面臨持續的挑戰,但大眾汽車並未調整全年的銷售指標。但由於柴油排放造假以及充滿挑戰的東歐和南美的經濟環境,大眾汽車還是下調了全年的盈利目標:“我們預期2015年的營業利潤將大幅下滑。全年的銷售回報在5.5%~6.5%之間。”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眾汽車一直以環保、高效的形象出現在各國汽車市場,隨著排放造假事件被公之於眾,大眾為了滿足持續提升的排放法規,在拆除作弊軟件之後,首先要解決的是柴油發動機高壓運轉所帶來的氮氧化物排放超標問題,如果沒有盡快找出尾氣回收裝置,勢必要減輕該柴油發電機工作時的壓縮比,所帶來的影響就是發動機功率降低,整車動力大幅降低。
大眾集團新任CEO穆勒10月6日表示,大眾最早將於明年1月起召回“排放門”事件涉及的問題車輛,並將於明年年底完成所有返廠維修。但具體的解決方案尚未被發布。
但“只要中國市場不出現大的變局,即使其他市場全部虧損,都能讓大眾汽車過得很滋潤”。
正如大眾汽車給出的數據一樣,前三季度大眾在華的兩大合資公司將為其提供高達38億~39億歐元的利潤,但在這個數字之外,中國市場還為大眾汽車提供更多賬面之外的數字。上述內部人士指出,這些賬面之下的數字被統計在大眾汽車的整體利潤中,這部分利潤將不低於直接的利潤分成。其中一個關鍵業務是來自關鍵零部件的采購。
2025戰略
第三季度財報發布的同時,大眾汽車也發布了穆勒主導大眾汽車集團未來工作的五點計劃。穆勒在這份聲明中指出:“我們必須看到,大眾集團當前的實力能夠保障我們一定是可以成功的。”
穆勒表示,重組將讓大眾汽車成為未來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制造商,“它將保障大眾汽車比以前更加強大”,“它將成為大眾汽車2025戰略的基石”。
首先是重新贏回客戶的支持,穆勒表示,客戶是大眾汽車集團60萬員工的衣食父母和生存之本。
第二是持續認識 “柴油造假”事件,正確應對其帶來的後果,“我們必須找出真相,並吸取教訓,並仔細分析”,穆勒指出,大眾汽車已經聘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為其提供支持。
第三個工作重點是在大眾集團引入新的管理結構。穆勒指出:“未來大眾集團旗下的各個品牌和各個市場將得到更多的自治權,董事會在多品牌戰略方面提供支持,以協同和有效利用集團的各種資源。”目前大眾集團在全球共有超過300種投資組合,“我們將仔細研究每個模型,並進行持續的優化改進。”
第四,“我們需要一個開發和合作的文化”,穆勒指出,大眾需要改變處理錯誤的方式。大眾汽車必須要有更多的創造力和用於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創業精神和保持不斷完善驅動前進的企業文化。
穆勒宣布的第五個工作計劃是重新樹立大眾汽車未來2018~2025年的發展戰略。穆勒指出,大眾汽車此前提出的“更高更快的2018年戰略存在一定的偏差”,大眾汽車的終極目標不是靠“比競爭對手多生產10萬輛車來獲得更高的利潤”。根據公告,大眾汽車將在下個月起重新制定規劃,並在明年年會上宣布新的大眾汽車“2025戰略”。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俄國股市報酬率稱霸全球的代價 普丁鐵腕護盤 股債雙漲榮景能撐多久?
2016-01-04 TWM
|
二○一五年的全球金融市場,俄羅斯股市意外拿下全球冠軍。為了拿下王冠,普丁拚命超產石油;油價跌得多,俄國就用超產來達成同樣的收入。不過,俄國國內財政缺口擴大、石油基金老本也快用光,股債雙漲的榮景能持續嗎? 非常令人意外的,即將結束的二○一五年,投資報酬率最高,以及跌幅最深的市場,被「金磚四國」的俄羅斯、中國、巴西包辦。
根據德意志銀行統計年初至十二月二十二日為止,全球所有股票、債券市場的報酬率(本地貨幣、含權、含息),一四年敬陪末座的俄羅斯股市,一五年繳出二三.
四%的耀眼成績,上海股市則以一二.九%奪得第二名。但是,曾經同樣金光閃閃的巴西股市,卻以虧損一三.三%敬陪末座。
「震盪、分歧」是一五年金融市場的總結,一五年奪得冠亞軍的俄羅斯與中國股市,在一四年都是墊底;同樣是歐洲的股市,德國與法國繳出近七%的報酬率,但英
國卻大跌七.六%。亞洲的大中華市場,上海在暴漲暴跌之後仍然增長了近一三%,台灣股市與香港股市卻分別縮水七.八%、七.五%。美國政府公債在第六年的
零利率政策下,報酬率還維持一.三%;但美國高收益債卻在年底崩盤,全年虧損高達四.二%。 二○一五全球金融市場 是震盪與分歧的一年 德意志銀行的統計,算是非常客氣了,如果把「匯率」因素加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震盪與分歧就更令人瞠目結舌。排最後一名的巴西,當地貨幣里爾兌美元匯率在一五年貶值了四八.四%,用美元計算的巴西股市投資報酬率,一年慘虧四二%。
不同於巴西里爾一路貶值,俄羅斯盧布的匯率則是上下劇烈震盪。一四年六月,盧布還維持在一美元兌換三十三盧布的長期水平,短短半年後的一五年一月底,腰斬
到七十盧布。當時,俄國總統普丁責令俄羅斯央行干預,五月底匯率拉升至一比五十盧布,到了年底,再度因為國際油價跌破每桶四十美元的新低,盧布匯率又跌回
一美元兌七十一盧布的歷史新低。 不怕抽銀根 硬是償還二千億美元外債 這種「三十三、七十、五十、七十一」的雲霄飛車匯率,在十五個月內劇烈震盪,如果是在台灣,恐怕早就經濟崩潰、政權分崩瓦解了,但普丁政權竟然穩如泰山,還能夠讓股市繳出全球第一的漲幅,獨裁大國的「特異功能」,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面對前所未見的壓力,普丁的表現堪稱可圈可點,他用「兩隻腳」來硬挺經濟崩潰的威脅。第一隻腳就是以強勢的軍事行動,凝聚全民共識。一四年兼併克里米亞半
島;一五年五月舉行紅場大閱兵,九月在完全沒有事先通告美歐等國之下,逕自派遣戰鬥機轟炸敘利亞。每次重大的軍事行動,都付出龐大的經濟代價,卻也成功維
持民眾對他的支持率。 普丁的第二隻腳則是金融體系。美國與歐盟聯手,對俄羅斯施行強力的金融制裁,外資拚命抽俄羅斯的銀根,普丁則命財政部有求必應,見票即付。金融市場,才是今日國家決戰的真正戰場,這個道理,普丁非常清楚。
一四年第二季底,俄羅斯的外債餘額高達七三二八億美元(絕大多數是國營企業的外債),一年之後俄羅斯竟然償還了兩千億美元的外債,讓外債水準降到五二一六
億美元。更神奇的是,俄羅斯央行同時能夠將外匯存底穩守在三千六百億美元的水準,還順利調降了六次利率,創造股票市場二三.四%的漲幅。 為了避免金融崩潰,普丁死命「跑三點半」,命令國營石油公司拚命超產石油,來維持政府財政與金融體系的資金流動性。匯率雖然劇烈震盪,但央行避免大幅干預,讓外匯存底維持在三千六百億美元的水準。 在此同時,央行雖一度將指標利率拉高到一七%,卻隨後六次調降利率到一一%,每次調降利率,也都創造了一波的股市上漲。結果,一五年的俄羅斯,就繳出債券上漲一五%、股票指數大漲二三.四%、令人意外的股債雙漲成績。
普丁能夠站穩這兩隻腳,一個重要的關鍵在「老本」,也就是在過去十年油價高漲時期所累積的石油基金(Reserve
Fund)。○八年撥備時有一三七○億美元,買入低風險、高流動性的歐美國債,作為彌補國家財政短缺時之用。此外,還有一層是國家財富基金
(National Wealth Fund),規模約有八七○億美元,投資在國內的股票市場,被視為是國民退休福利金的保障。
普丁命國營石油公司拚命超產的手筆更是破天荒。油價跌得多,俄羅斯就用超產來達成同樣的收入,結果目前俄羅斯已經「日產一千一百萬桶原油」,與沙烏地阿拉
伯同列全球最高產油國。普丁與美國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產油國殺價搶現金,形同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雖然鮮血淋漓,卻也達成鞏固政權、穩定金融市
場的成效。 俄羅斯「日產一千一百萬桶石油」的紀錄,已經超越一九九一年、蘇聯崩解前夕的產量紀錄。當年,同樣是國際油價腰斬,迫使戈巴契夫政權增產石油,填補財政支出;不同的是,彼時蘇聯正與美國軍事競賽,國庫空虛,戈巴契夫內外都有政敵,而普丁至今權力牢牢在握。 普丁在十二月十七日舉行全國電視轉播的記者會,告訴全國民眾:「我們剛通過用一桶五十美元估算的財政預算,這個假設太樂觀!」但他馬上向全國人民保證,「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明年將會溫和復甦。 」普丁說,「我們的GDP(國內生產毛額)衰退三.七%、通膨率達到一二.三%,家庭實質收入縮水;但是,我們熬過來了。」 隱憂一:財政缺口大 政府緊縮支出仍不足因應 俄羅斯真的熬過來了嗎?如果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那過去一個月,盧布匯率再度貶值到七十一盧布兌換一美元的歷史新低,又傳達什麼訊號? 十二月四日,經過兩個月漫長的協商與調整,俄羅斯國會通過一六年的聯邦政府預算。這是普丁上任以來最困難的一次預算案,即使在普丁完全控制的國會(下議院),預算三讀時有二九七票贊成,卻有高達一四九票(三三%)反對。
面對高達一○%以上的通膨率,公務員、國家安全人員、警察等要求加薪的聲浪極高,但是最終決議全部維持去年水準。另外,去年用「每桶九十六美元均價」做聯
邦預算,今年調降為「每桶五十美元」,預算討論的過程中,北海布侖特原油已經跌破每桶四十美元,預算年度才要開始,短收的黑洞就已經擴大。 隱憂二:石油基金快用完
油價大跌,致水位快速下降與過去「一次編三年」的慣例不同,今年因為外在的變動太劇烈,改為「僅編一年預算」,總計支出十六兆盧布(約合新台幣七.八五兆
元)、收入十三.七兆盧布(約合新台幣六.七三兆元),其中,社會福利與教育支出刪減一○%,財政赤字達到新台幣一兆一千億元,占GDP的三%。 緊縮的政府支出,仍留下可怕的財政缺口,十二月通過的預算書,還得仰賴國際油價回升到五十美元,才能活命。 令人擔憂的,還有普丁累積的「老本」石油基金,極有可能將在一六年用罄。
十月底,俄羅斯財政部長在上議院報告:「由於油價大跌,我們的石油基金水位正在快速下降。」「如果油價維持在五十美元、匯率在六十三盧布,一五年聯邦政府
預算將短收九千億盧布(約一四一億美元),我們現有的石油基金,也將會減少四○八億美元,剩下不到一四年底水位的一半!」如果石油基金在今年用罄,俄羅斯
的金融帳,將會是三千六百億美元外匯存底、五千二百億美元的外債,外加難以估計的財政赤字;如果被迫動用八七○億美元的國家財富基金,則可能進一步引發人
民的恐慌。
挺過震盪與分歧的一五年,普丁卻面臨油價更低、資金更緊俏的一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匯率再度跌破七十盧布大關,因為匯率劇貶,通膨率在一五%高燒不退;物
價大漲,央行統計的家庭支出劇減九%,一五年掉入貧窮線下的人數突破二三○萬人……。普丁要怎樣將俄羅斯從緊縮的流沙中拉出?能不能再表演一次特異功能?
所有人都期待著。 撰文 / 乾隆來 |
蔡總統,您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來改革?
2016-01-25 TCW
|
|
此刻,中華民國第一位女總統已經當選第五天了。
理論上,這一期的《商業周刊》封面故事,應該別無他選,就是蔡英文了,但我做了不一樣的選擇。我端出了兩套封面故事,原因是八週之前,我們已經提前以「準
總統當選人」的封面規格處理了這個議題,深入解讀蔡英文「捕手性格」的形成背景。本週,我們繼續以〈女總統的第一哩路,從最難的開始〉,從國際經驗著手,
分析梅克爾、歐巴馬等五位最卓越的世界領袖,他們第一年都選擇做什麼事,提出我們對新政府的建言。
我們發現,成功領袖的第一步都是「挑難,不挑易」,因為最複雜、最困難的事,不僅需要與時間賽跑,更需要善用人氣最高時,對抗既得利益者,這從管理學、甚
至物理學,都獲得理論支持。近來各界對新政府提出了種種「願望」清單,但資源有限,如果新總統第一年只挑一個重點來做,那應該是什麼?這個封面,借鏡國際
格局,把脈台灣困局,邀請每一位國民一起來督促新政府。
但同時,我也希望提供給讀者另一種非政治議題的選擇,〈商界十大思想家,正在想什麼?〉,我們從「管理思想界奧斯卡獎」最新出爐排行榜,輔以超過二十本國
際著作,進行深入的研究、採訪,結果令人大開眼界。諸如,最創新的企業竟是一家賣冰箱的中國企業;中階主管的位置將岌岌可危;過去的競爭優勢能維持二十
年,現在卻有人說,只剩一年……。 兩套封面故事對照,商界的變革,速度遠超越政府組織的變化。如果中華民國是一家企業,而目前我們面臨的是壞資產、負債不斷增加,股東權益由正轉負的困境,新上任的女CEO能扭轉這個惡性循環嗎? 仔細閱讀這兩套封面,你會發現一個共同關鍵:誰願意付出最大的代價,誰才有能力讓改革發生。 梅克爾推動年金等福利改革,引發二十二萬民眾上街抗議;歐巴馬為了推動健保,被反對黨杯葛了六十八次;卡麥隆改革公務員退休金,兩百萬公務員上街罷工,但時間證明,唯經徹骨寒風,才得梅花撲鼻香。 所以蔡總統,您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來讓改革發生呢? 撰文者 郭奕伶 |
裁員關停,e代駕大躍進付代價;索羅斯做空中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5/153951.shtml
導讀 : e代駕在瘦身裁員後,高層動蕩,代駕師傅罷工,付出了慘痛代駕;索羅斯魅影浮動,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評論,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是否會重演?
行業動態:
1.裁員關停 e代駕大躍進付代價
1月25日消息,據北京商報報道,裁員瘦身之後,代駕O2O代表企業e代駕開始糾偏,不光高管層經歷動蕩,還出現了代駕師傅罷工事件,不過委以轉型重任的汽車後市場業務卻進展緩慢,業界認為巨頭入場不是引發諸多問題的惟一導火索,企業自身戰術和商業模式的計劃與市場脫節是代駕O2O之觴的原罪。
2.索羅斯魅影浮動 官媒厲聲警告
上周,做空的寒流突襲香港市場,1月20日港元和港股更是遭遇“股匯雙殺”,投資大鱷索羅斯做空被疑“魅影隱現”。
1月21日,索羅斯在達沃斯論壇期間公開表示,其在做空美股的同時,也在做空亞洲貨幣。這讓不少人聯想到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歷史是否會重演?
1月23日淩晨,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評論。在這篇名為《中國經濟轉型測試全球投資者的智慧和勇氣》的英文評論中表示,魯莽投機和惡意做空將面臨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可能承擔嚴重的法律後果。
1月24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表示,絕對有能力、有信心應付大量資金流出和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亞洲金融危機是否會重演?如今情況已經與1997年有了很大不同。如果對“97金融危機”中的暴風眼——泰國,以及如今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同時還將列出亞洲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關鍵指標,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很難再次席卷亞洲。
3.北京政協委員建議給滴滴優步發牌照
1月24日消息,跟去年相同,本次兩會上,滴滴、優步等新模式依然是代表、委員關註的焦點議題。但是,對於政府是否應該賦予滴滴、優步等新模式合法身份,代表、委員們存在不同觀點。
不少市政協委員呼籲,政府從政策制度層面,放開對滴滴、優步等新模式的限制,授予其合法身份,允許私家車加入到公共交通服務領域。這些委員強調,實踐表明,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滴滴、優步等新模式更便捷更實惠、服務更周到,放開對滴滴、優步等新模式的限制,有利於公共交通產業的整體發展。
4.蘋果四寸機名字“iPhone 5se”被批冗長複雜
1月24日消息, 蘋果一直在開發一款四寸手機,主要面向不喜歡大屏手機的消費者。而在日前,美國一家被認為比較權威的媒體,披露了這款四寸手機的最新配置信息、發布時間,以及最新的型號名字“iPhone 5se”,這一名字也迥異於過去傳言的兩個名字。日前,美國財經投資網站Fool發文評論稱,蘋果四寸手機這一型號命名並不理想,將會擾亂蘋果簡明扼要的產品命名體系。
這款四寸手機,科技媒體已經傳言一年有余。而日前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9to5mac報道,手機的最終型號名稱是“iPhone 5se”,而不是之前廣泛傳言的“iPhone 6c”或是“iPhone 7c”。
5.蘋果在網上商店推出15%折扣翻新筆記本
1月24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日前,蘋果開始在其網上商店推出了12英寸的翻新Retina MacBook,這成為了蘋果首次推出的配備Retina屏的MacBook翻新機。
據悉,這款筆記本是在去年4月份推出,它是蘋果迄今為止推出過的最輕、最薄的Mac產品,它的厚度只有13.1mm、重量只有2磅(1千克不到一點)。由於它沒有配備風扇散熱系統,於是蘋果通過采用英特爾低功耗Core-M芯片作為解決方案。
重點是所有翻新機的價格都能享受到15%的折扣,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能便宜很多錢。
6.華爾街日報:與蘋果搜索協議凸顯谷歌移動軟肋
1月24日消息,《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刊文稱,谷歌向蘋果支付10億美元,確保其在蘋果設備上默認搜索引擎的地位,這凸顯了谷歌在移動業務領域的軟肋:iOS在移動設備市場上非常重要,它還離不開與蘋果的合作。
7.招聘信息顯示谷歌將開發高端VR設備
1月24日消息,最新招聘信息顯示,谷歌似乎將加強虛擬現實業務,開發“多款”消費類虛擬現實硬件。
目前,谷歌的消費類虛擬現實產品主要是谷歌Cardboard。將Cardboard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用戶可以獲得最基本的虛擬現實體驗。而根據最新消息,谷歌可能計劃開發更強大的虛擬現實設備。
融資消息:
1企業服務“中科雲創”獲得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某上市公司董事長和政府5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2大學生電商O2O“樂校商城”獲星火金融數百萬人民幣A輪融資
3專註於VR內容研發“樂客VR”獲海爾賽富等數千萬人民幣 A 輪融資
4校園O2O平臺“俺來也”獲森馬投資等逾2億元A+輪融資
5在線旅遊預訂平臺“途牛旅遊網”獲首都航空5億美元融資
大佬聲音:
1月25日,周鴻祎在給21世紀經濟報道讀者的親筆信中寫道:
“我是一個產品主義者,相信技術發展在各方面能推動社會進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最重要的是:不要做鍵盤俠,而要做行動黨,用技術和知識來幫助社會解決問題!”
母婴电商爆款的代价:纸尿裤一年亏1000万
http://www.xcf.cn/gdyw/201604/t20160421_770550.htm
在去年各大平台杀价最厉害的时候,一包代购成本价为150元的纸尿裤可以亏68块,有的跨境母婴电商平台仅纸尿裤一项一年就可以亏1000多万。
一场海淘税制改革,给炙手可热的跨境电商平台踩了一脚刹车,而依托“纸尿裤”打出了一片天地的母婴电商极有可能成为最先从风口掉下来的“猪”。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去年各大平台杀价最厉害的时候,一包代购成本价为150元的纸尿裤可以亏68块,有的跨境母婴电商平台仅纸尿裤一项一年就可以亏1000多万。”百洋商城CEO廖光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来自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母婴产品消费国,预计到2016年年底中国孕婴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突破2万亿。其中,奶粉和纸尿裤类产品销售额占到了整个母婴市场规模的50%左右。
“做母婴电商,一个必须要做的核心爆款就是纸尿裤。消费者只要听说哪里的‘花王’便宜,就一定会有人来买,这是母婴电商吸流量的主要手段。”廖光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去年3月那场动辄数亿元补贴、5亿元备货、几十元秒杀价的“纸尿裤狂欢节”在今年没了踪影。而其中包括蜜芽、洋码头、神爸、京东、考拉海购在内的参与方,不少如今已经“生命垂危”。
曾被誉为“海淘版唯品会”的蜜淘网被曝已关门大吉,办公室更是人去楼空,电话处于暂停服务状态。让蜜淘倒下的直接原因被指与盲目扩张带来的资金链断裂有关。
“包括蜜芽、神爸在内的跨境母婴电商在近期都出现了流量下滑、销售额锐减的表现。”廖光会透露。
一味依托奶粉、纸尿裤的流量红利,而新的增长点难寻、难以为继巨额补贴让不少跨境母婴电商关闭。
这背后的逻辑与跨境电商领域投资热度下降密切相关。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在2014、2015年尚有大把投资人为动辄数千万的“纸尿
裤烧钱大战”买单,但到了今年,尤其是新的海淘税收政策发布后,跨境电商领域的投资已经变得日趋谨慎,规模小的跨境母婴电商如果缺乏资金继续为流量“烧
钱”就极有可能被整合淘汰。
此前为了保证正品来源,这些跨境母婴电商用的是买手模式。以花王纸尿裤为例,一包5kg以下90片的花王纸尿裤从日本采购再运至国内销售的成本
都在150元左右,但在2015年各大平台厮杀的最高峰,对外售价甚至低至70~80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包平台就亏了50%。
“跨境电商平台建立的门槛相对较低,然而想要成为大规模的知名平台,后续资本投入则较大,例如海外保税仓的建设以及直邮供应链的优化都需要大量
的资本投入。”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2015年许多小平台依靠母婴类产品抢滩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热点转移和大型平台的进
驻,后续投资难导致资金链断裂,淘汰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参与者。”
由于近年来此类产品国产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更愿意采购进口优质产品,借此机会,跨境母婴电商在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了新的热点。根据灼识咨询的调查数据,在2015年奶粉和纸尿裤产品的电商渗透率超过了70%。
有流量的不赚钱、赚钱的渗透率低成为了母婴行业的普遍问题,但医药电商却能从中分一杯羹。
“相比较零利润的奶粉、尿不湿,儿童、妇科药品的毛利率会好很多,平均毛利率达到了20%。”廖光会说。
受制于网售处方药迟迟未能落地的政策限制,不少医药电商尝试涉足母婴,希望借此改变烧钱的现状。
目前医药电商平台的销售产品中,避孕套、减肥药、保健品和母婴产品是当之无愧的“网红”,甚至包括医疗器械都远超传统的药品。
“2016年百洋商城会重新定位为妈妈的网上药店,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的自有品牌‘迪巧’会给商城带来精准的人群。”廖光会说。
作为百洋医药的自有品牌,儿童补钙产品迪巧在过去一年为百洋母公司带来了超过3000万的消费人次,由此带来的商城业务占据了百洋商城总业务量的三分之一,这其中“妈妈群”是主要人群。
从自有品牌的粉丝转化可以避免一场来自纸尿裤、奶粉的再次价格战。据廖光会透露,在这一全新的布局中,奶粉、纸尿裤将不会成为主打,在争夺了儿童药、妇科用药的市场后,下一步瞄准的是玩具、童衣和图书这些非标准化的产品。
“这些类目里妈妈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太强的对比性,也就意味着没有价格下限。而事实上,在母婴市场它们每个类别都占据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廖光会说。
“日本汙泥處理是不惜代價” 中日汙泥處理差距:至少二十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910

舞洲汙泥處理中心講解員吉田很享受“汙泥”與“城堡”的巨大反差在參觀者臉上造成的表情變化。(南方周末記者 譚暢/圖)
在日本大阪,舞洲汙泥處理中心由政府投資建設,日常運營完全依靠居民的汙水管理費。在一些地方,汙泥焚燒制磚之後,除了補貼,政府優先購買用於市政建設。在另一家汙泥處理工廠,甚至負責人就是市長,政府部門協作極少“打架”。
名詞解釋
汙泥碳化:通過加溫和加壓釋放汙泥中的水分,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汙泥中的碳質。
汙泥熔融:將汙泥高溫熔化,再冷卻固化,這樣處理後的汙泥熔渣性質穩定,重金屬和有毒物質不會溶出。
2016年4月18日,一輛大巴停在了日本大阪市舞洲人工島上的一座“童話城堡”前。
69歲的講解員吉田先生穿著藍色工裝,將一臉錯愕的中國參觀者迎進了會議室。這座有著藍色煙囪、橙色外墻的“城堡”,是他們計劃參觀的舞洲汙泥處理中心。每天,大阪市12座汙水處理廠產生的約四千噸汙泥(含水量98%),通過地下管道流入這里,經過脫水、幹燥、熔融,最後變成25噸無害的黑色顆粒狀熔渣。
自2007年建成以來,舞洲汙泥處理中心已接待參觀者近兩萬人次。吉田很享受“汙泥”與“城堡”的巨大反差在參觀者臉上造成的表情變化。
不過這一次,面對“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研修團(以下簡稱研修團)的連番發問,感到驚訝的反而是吉田。
“你們的問題,我有的答不出來。”吉田不明白,為什麽比起汙泥處理技術和工廠外觀,這群中國人更關心在他看來理所當然的問題:“你們建設、運營的錢從哪里來”“你們廠是事業單位還是國有企業”“你們和政府關系怎麽樣”“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門會不會打架”……
吉田不知道,這些問題正是中國汙泥處理與處置困境的癥結所在。
汙泥是汙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沈澱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及重金屬。中國水處理產業長期“重水輕泥”,住建部城建司水務處處長曹燕曾表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近50%的城市汙泥未做到無害化處理。
中日差距二十年
就在研修團赴日的一周前,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宣布,環保部和住建部即將聯合發布通知,將汙泥處理處置與減排核查正式捆綁,一旦無法核實汙水處理廠汙泥去向,將扣減汙染物減排量。
“文件下來以後,大家會有一定壓力,但是壓力不是直接給各位汙水處理廠廠長的,是給城市政府。”張悅在一個汙泥處理處置的研討會上表示,政策通過把汙水處理廠的汙泥納入總量減排核算,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以此推動汙泥的無害化和減量化。
“汙泥難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張悅感慨,“我們爭取把它作為一個重點工作,在十三五期間解決了。”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杭世珺至少已為此奔走呼籲了二十年。而中日在汙泥處理上的差距,也“至少二十年”。
杭世珺在1980年代留學日本,研修城市汙水處理。“那時候,日本的(汙泥)焚燒爐都建得滿滿的了。”2016年4月14日,杭世珺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日本最早的汙泥處置方式是海洋投棄。在1920年代,日本第一座汙水處理廠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汙泥,就直接傾倒入海。
其後,日本汙泥處理經歷了自然幹燥、脫水填埋等一系列演變。到1960年代,因為征地困難,日本開始推進能快速實現汙泥減量化的焚燒技術。1977年成立了汙泥處理調查委員會,強調汙泥的資源化和再利用。1996年,日本修改下水道法,要求公共下水道管理者用脫水、燃燒等方式實現汙泥減量的同時,應當盡量將汙泥作為燃料或肥料實現再生利用。
據東京大學水環境控制研究室教授、日本下水道協會成員古米弘明介紹,近十年來,日本汙泥年產生量變化不大。2010年,日本全國產業廢棄物總量約3.86億噸,含水率97%的汙泥占約19%,約7471萬噸。
雖有汙泥熔融、碳化等新技術出現,但焚燒依然在日本占據主流。2008年,日本幹汙泥(經過脫水等處理後的汙泥)年產量220萬噸,其中焚燒灰渣占68%。
在進行減量處理的同時,日本很註重汙泥的再生利用。
日本2014年度下水道新技術研究所年報顯示,汙泥有效利用率從1988年的15%,已提高到2010年的78%,2011年37%的汙泥用於制作建築材料。
“汙泥處理在中國的演變過程跟日本很相似,但中日的差距主要不是技術。”杭世珺表示。
中節能博實(湖北)環境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錢鳴亦有類似觀點,該公司2008年引進日本的汙泥碳化技術。“日本下水道協會把碳化作為替代熔融和焚燒的技術,是比較先進的。我們在引進時也根據中國汙泥狀況做了改進。技術不是問題。”錢鳴謹慎地說,“但是,在推廣過程中還是有一些障礙、一些困惑。”
“我們完全沒考慮要掙錢”
錢鳴遇見的障礙,首先就是汙泥處理處置的費用不足。
“國家在技術政策中明確指出,汙泥(處理處置)的費用在汙水處理費中代收,但代收多少沒有明確界定。既然不明確,政府也就不論技術好壞,反正哪個方法便宜,就先用哪個對付一下。”錢鳴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很多運營汙水處理的公司喊窮,現在汙水處理費都不夠,還拿多少給汙泥呢?”
“我們運行靠的也是居民的汙水處理費。”在舞洲汙泥處理中心,南方周末記者將錢鳴的困惑轉告吉田,得到這樣的回答,“我們完全沒有考慮要掙錢。我們收的(家庭月用水量)10立方米以內550日元(不含稅,約33.6元人民幣)就是根據運營成本核算好的,再向居民收取。”
舞洲汙泥處理中心的建設費用為620億日元,其中六成來自日本國家政府,四成來自大阪政府。建成以後,其日常運營費用不再依靠國家補貼。
在日本,居民需按月用水量交納水道費和下水道費,後者相當於中國居民水價中的汙水處理費。大阪市水道局網站顯示,當家庭月用水量在10立方米以內時,水道費為1026日元,下水道費為594日元(含稅)。在10至20立方米之間,下水道費為66日元/噸(約合人民幣4.04元)。
“大阪的汙水處理費在日本各大城市中是最低的。”吉田強調了兩次。但這個數字已足夠讓他的中國同行羨慕——中國一家產業研究機構的水價數據庫顯示,目前全國36個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的汙水處理費平均為0.82元/噸。
和中國一樣,日本的汙泥處理費被包含在汙水處理費中。日本國土交通省數據顯示,2012年日本下水道維持管理費共9008億日元,汙泥處理費占5%,即450.4億日元(約27.52億元人民幣)。
“中國排水費(即汙水處理費)就這麽一點,汙泥處理費高了就吃不消。排水費要提高,自來水費就得上去,那就要開聽證會,老百姓又可能不理解你。”上海交通大學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研究所所長朱南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海一座汙水處理廠和某水泥集團談一個汙泥建材化利用項目,談了七八年也沒開建,“就是價格談不來”。
朱南文研究過大阪市對汙泥建材化利用項目的支持機制。大野汙水汙泥處理廠(除了舞洲,大阪另外一個汙泥處理工廠)用汙泥焚燒灰制造透水性磚,政府除了按照汙泥填埋的同等價格進行補貼外,還會優先購買用於市政建設,保證銷路。“日本的整套體系都設計好了,不會卡在哪個環節。”朱南文說。
“日本汙泥處理是不惜代價,他們的工程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其實比我們高多了。”錢鳴表示。
而在中國,汙泥處理處置費用該誰出,還是一筆糊塗賬。張悅的意見或許代表了目前的政策思路:“(汙泥)無害化治理,政府應該承擔成本。”
“體制差別,沒法借鑒”
“原來,吉田是公務員啊!”就舞洲汙泥處理中心的性質糾纏了將近二十分鐘以後,研修團終於搞清楚了吉田的身份。
舞洲汙泥處理中心隸屬於大阪市建設局下水道部,但負責運營的是一個共同企業體。目前的工作人員共有85人,其中9人是大阪市建設局的公務員,包括吉田在內。
吉田聽不懂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區別,而汙泥處理廠和政府的關系問題,對他而言也過於微妙。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釋:“我們是屬於大阪市的,但為了更好地運營,有專門的運營單位。”
在中國,作為第一個將汙泥碳化技術投入商業化運營的企業負責人,錢鳴不僅要處理和政府的關系,還要處理和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
“日本的汙泥處理,協同性做得好。比如將汙泥和餐廚垃圾協同進行厭氧處理,咱們國內也有幾個項目,但在實際操作中總有些瓶頸突破不了。垃圾屬於城管部門的,市政汙泥屬於水務部門,汙水處理廠建設屬於住建部,監管又歸環保部,不在一個體系里面,怎麽協同?”
有一次,錢鳴在日本秋田市參觀了幾個固廢處理中心。在其中一個推行汙泥與餐廚垃圾焚燒協同發電的處理中心,他很感慨:“你知道這個中心的主任是誰嗎?就是秋田市的市長!市長是處理中心的一把手,下面的管理體制就比較簡單了。”
在杭世珺看來,目前中國汙泥處理處置最嚴峻的問題,不是缺少經濟杠桿。“這不是我一個專家的意見,大家都認為後門堵死了。”
管理上政出多門。例如目前我國建設部門在汙泥處置上鼓勵土地利用。“問題是,農業部不讓汙泥進土地。建設部門有擬定標準,但農業部不認。東北一個汙泥堆肥廠做得很好,但沒出路。”杭世珺研究了一輩子汙水和汙泥,參與了許多標準制定,她將中國汙泥處理的癥結歸為政府部門間的阻力太大。
赴日研修團中有一位媒體人。在參觀舞洲汙泥處理中心之前,他想寫一篇文章介紹日本的汙泥處理處置經驗。但參觀結束後,他放棄了這個念頭:“體制差別太大,沒法借鑒。”
(感謝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的支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