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難做的淘寶生意:小賣家活不下去 中等賣家賺不到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733.html

7月17日,幾十個淘寶賣家在杭州文二路上的一個賓館開了兩天閉門會議。這些賣家都不願單純靠打折提高收入。

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討論「如果未來不靠打折促銷,又是否有新的賣點能夠保住足夠的流量?」他們試圖用新的場景、套餐來吸引買家,例如推出一次去夏威夷旅行的全副裝備——草帽、沙灘裙、墨鏡……甚至避孕套,又或者推出全年的定製服務,每個月定期給買了套餐的美女寄送衛生巾。

對於淘寶網賣家運營事業部總經理湛盧,他要做的就是試圖引導這些不願再靠打折提高收入的賣家們找到一個新的玩法。

湛盧稱,他們正在試圖建立一個越來越沒有淘寶小二的全新遊戲規則,淘寶只負責建立制度以及「定製度的制度」,提供工具和開放數據,其他的一切都交給賣家來做。

而在花名「語嫣」的淘寶網負責人口中,把2013年淘寶要做的這件事情形容為「失控」——他們決定不再把一切流量、規則和判斷都抓在淘寶自己的手裡,而要讓市場自己去判斷。

從表面看,淘寶在做一件類似於「自殺」的事——新政策將讓商家不需要再依賴砸廣告位、做促銷以及投重金去做SEO搜索優化。要知道前兩項,是淘寶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淘寶依然要改變。淘寶集市的管理者正在醞釀又一次重大遊戲規則調整,新規則將影響所有賣家生態環境,重新定義「淘寶小二」,重鑄賣家與買家之間的信息鏈渠道。這個計劃很有可能將在今年9月實施。

生意難做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淘寶上「生意難做」:小賣家抱怨活不下去,中等賣家則抱怨賺不到錢。

經濟觀察報在淘寶上隨機抽取了100多名中小賣家,在75個有效問卷的調查結果中發現,超過九成賣家網店的經營時間不超過三年,兩年以下的賣家佔到60%,不到一年的接近30%。這意味著大部分淘寶賣家是新的經營者,需要一定時間去建立信譽和業績。此外,調查中大約一半的小賣家團隊不到3人,另外的超過三成中小賣家的團隊有4-6人以下,其餘的不到兩成的線上店有超過8名人員。

張如晨的網店就是家庭式作坊,只有她的爸爸和媽媽兩名「員工」,月平均收入不到3000元。她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前赴後繼的價格拚殺者:一茬又一茬大學畢業生到淘寶來創業,他們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先砸「好評」,大約一年後錢燒完了退出淘寶,但此時又有一批新的創業者,同樣從燒錢砸「好評」開始。

盧經理的公司目前不到30個人,2012年總收入不到2000萬,仍然沒有盈利。一件衣服在成本之上的加價率是2-3倍,行業平均推廣費用是10%到15%,還有房租水電、員工工資,以及一切雜七雜八……庫存如果不能控制在10%以下就絕對都是虧的。

「就這樣熬著,一個草根型的自有品牌公司如果年營業額不到3000萬以上根本無法大規模盈利。」盧經理稱。他的公司在這兩三年中還交了幾百萬學費,對供應鏈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90%的服裝企業都是死在庫存上——當然,這可能並不是淘寶的錯。

但這就牽扯到了一個電商的悖論,商家只有下大單、大庫存才能讓平均成本降下來,但是這樣的話庫存風險極大:「神仙難斷款量」。因此創業公司就只能小批量、多批次。不過這樣的結果就是很高的成本,沒有競爭力。

儘管沒有店面的租金壓力,但如果沒有推廣,賣家也不可能有好的收入。慘烈的價格競爭、無休止的打折以及必須支出的推廣費讓網店盈利能力極低。

經濟觀察報抽取的受訪者中僅有18.67%表示半年內利潤上升,38.67%表示利潤持平,而42.67%的店舖表示自己的利潤在下降。這讓57.33%的賣家認為競爭環境已經「較激烈」,29.33%則毫不掩飾地稱「過於激烈」。

當然,不能忽視淘寶上的賣家數量已高達幾百萬。

淘寶給出數據來說明情況並不那麼糟:年成交額10萬以下、10萬-100萬、100萬以上的賣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截至今年6月,年成交額10萬以下的賣家同比增長60%,10萬-100萬賣家同比增長30%,100萬以上賣家同比增長33%。

2012年5月淘寶上在線店舖的數字是5964460家,改版後店舖數字永久地消失了,本報獲悉,目前這個數字在800萬左右。

馬云在2012年在網商大會上強調了兩點:第一,淘寶要減少中間環節,讓賣家跟買家直接溝通;第二,要培養100萬個年營業額在100萬的賣家。

這樣的淘寶仍然是創業者的天堂嗎?在經濟觀察報的隨機調查中,29.33%的賣家認為「是」,26.67%的賣家認為「不是」,還有44%的賣家認為「不好說」。

那麼,現在的淘寶,是什麼呢?

改變

中國互聯網這些年一直都遵循著一種邏輯:有流量就有生意,沒有流量就等於被世界遺忘。

淘寶上商品的展現機會來自於購買頁面右側直通車廣告、儘量做所謂SEO優化才能在搜索結果中排在高位,以及去買廣告「坑」位獲得流量——網上的生意規則被固化為一種拼資源獲取流量的較量。

在經濟觀察報的調查中,40%的網店推廣費佔到總成本的10%-30%,22.67%的店舖推廣費佔到總成本的30%到50%,甚至有5.33%的網店推廣費佔到總成本的50%到75%。僅有33%的店舖推廣費佔成本的10%以下。

盧經理的經驗是,燒錢的事一定不能做,例如在淘寶首頁做廣告。

儘管在淘寶投廣告的ROI(轉換率)可能是整個電商中最高的,但部分商家卻感覺「直通車」的價格在一路上漲,效果卻越來越差,花錢買了「爆款」詞,生意卻沒原來那麼好。而語嫣也看到微博上「生意難做,淘寶已是同台的競爭」等抱怨,但淘寶的數據讓她認為「不是這樣」:在外面喊的是沒賺到錢的,賺到錢的都不說,悶聲發大財。在這位淘寶的管理者眼中,倒是商家們的思路亟待解決:原來店舖少,一些商家躺著都能掙錢,但是現在商家多了,流量成了稀缺資源,且買家行為變了,商家如果不能隨之改變,生意就會越來越難做。

如何發現變化?搜索就是買家行為變化的晴雨表。

在語嫣看來,2011年到2013年的買家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2013年5月淘寶上長詞搜索對PV的導流貢獻同比上漲了9.4%,而高頻詞、爆款詞的搜索量下降了6.4%,另外低頻詞佔整個引導PV的比重上升了3.5%——這意味著,買家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個時候賣家就需要作出改變:搜索量向長尾發展,不會集中幾個頭部詞。賣家投的關鍵詞廣告如果不改變,生意當然不如以前。

事實上,淘寶管理者早已開始反思過去的買搜索流量和廣告位等機制是否對淘寶的未來有益。他們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靠拼錢的流量只屬於少部分商家,有些寶貝永遠無法獲得展示的機會。

於是,淘寶的管理者們一直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秩序來讓淘寶的商家們重新站在一個公平的展示機會面前,這個機會並非通過砸錢,而是要通過他們自己對產品進行定義「標籤」——讓買家通過搜索標籤來直接找到賣家的寶貝,而不需要通過拼資本來獲取流量。

例如某賣文胸的店舖給小號文胸貼的標籤是「小胸也聚攏」,「飛機場」型的女生自己搜「小胸」或者「小胸也聚攏」時就能讓他的產品出現在其面前,而不用去買廣告。

退後,再顛覆

淘寶建立時,遵循的是ebay的拍賣機制,按照商品的上架、下架時間來排序。後來到了2006年前後,搜索的出現讓淘寶的整個生態發生了一次大變革,商品開始打亂順序,按照搜索的內容呈現。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種傳統的呈現方式就是類目,一直延續到今天。類目之下再有子類目、子類目之下還有類目……目前淘寶網上大約有2萬個類目。

在第二個時期,基本上淘寶的賣家都是靠流量為商業基礎——在淘寶內部被稱為「獵手型賣家」,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搞到流量後賣貨即可。

而這次,淘寶正在醞釀第三次大變革,其核心是讓淘寶創造SNS,建立以每個商家為核心向四周擴散的毛細血管。這個時候如果一個商家搞來了流量後,就不再單純是賣貨,而是要集中找出那些最符合該店舖的買家,並且沉澱下來,經營他們。淘寶試圖讓這些商家的生意不再依靠獲取新用戶來實現增長,而是要靠老客戶。這個時期,流量不再絕對重要,流量的使用效率才重要。

語嫣說「2013玩法變了」。湛盧用「鬆綁」和「enable」(記者註:enable 意為「賦能,使之能夠」)來形容淘寶即將推出的新政:讓賣家有能力直接找到新、老買家,賣家將不再被「鋪面位置」(也就是流量)所困擾,他們自己能吸引新用戶,圈住老用戶,買家也能順利找到商品,提升購物效率。

淘寶的管理者試圖用搜索個性化、推薦引擎和大數據來實現這個意圖:他們嘗試讓買家在搜索結果中看到自己關注的店舖排名在靠前,「我的淘寶」頁面則會猛推用戶收藏的店舖新品,不管它是不是皇冠店。淘寶還計劃引導賣家用微博、微信、論壇等方式做推廣,比如紅味坊的紀丙健和雕爺牛腩,他們從來不在淘寶開直通車投廣告, 生意照樣紅火。再比如無數口碑相傳的特色小店。

越來越多的大數據工具以及「更好的環境」將可能開放給淘寶賣家——這源於湛盧等管理者的一些觀察:一些熟悉的店舖某天突然把店名改成了「向小米蟲子致敬」之類的。這讓他們開始反思,為什麼商家為了做生意連名字都不要了?管理者認為還是自己做的不好:沒有提供一個讓買家通過字號記住賣家的通道。

因此淘寶要推出「淘字號」,每個賣家有一次機會重新給自己命名,但不能重名,淘寶將建立從店舖名稱進入店舖的通道,以及基於淘字號的買家和賣家建立連接的工具。語嫣稱之為「這個可能是賣家最終安居樂業最基礎、最底層的東西」。

此外還有防盜圖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更數據化地對自己老客戶進行實時營銷、個性化搜索,商品分類以標籤的體系進行,瞭解消費者的興趣愛好並把消費者變成粉絲,徹底打通賣家觸達和影響買家的通道,比如微淘、微博、購物車等。

而語嫣口中的下一個「樣板房」概念就更加「玄妙」——此前賣家經常為了一個商品放在哪個類目下能夠獲得更多的流量而糾結,而語嫣正試圖讓賣家擺脫這樣的流量困境。她希望未來的淘寶就像宜家,所有的商品在庫的固定地方,但是消費者通過去看樣板間選擇產品,最後再根據貨品號到庫裡去提貨。

於是賣家的事情只簡化到:去想辦法搭建好自己的「樣板間」,自己搭也可以,與別人合搭、請別人搭、跟著淘寶搭都可以。最終消費者是通過樣板間認識到寶貝,擺脫賣家在類目之間的流量資源爭奪問題。

這樣做的結果會讓淘寶損失多少廣告收入?又會有多少新收入出現?這一切都還是未知。

現在的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是賺錢能力最強的公司——根據雅虎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披露的數字,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為6.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增長了兩倍。

按照淘寶內部人士的看法,淘寶如果想要往前走,既要留住買家又留住賣家,這件事必須做,一旦成功,淘寶將進入一個新的飛速發展階段,且不再有瓶頸。

當然,前提是淘寶商家們很快學會使用新規則,包括那些新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688

端游衰落了?巨人網絡總裁:吃不到葡萄的才這樣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040.html

口述:紀學鋒(巨人網絡總裁)

整理:王根旺

今年上半年巨人網絡(以下簡稱「巨人」)發生了兩件被大家關心的事情:一個是史玉柱退休了,史玉柱真的退休了,云游世界了;另一個是線下內測成功了,內測當晚就超過了10萬人。

巨人發生這些事的時候整個遊戲行業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去年Chinajoy時候手游還是方興未艾,現在已經風起云湧,在這樣一個快速的變革當中,我們更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客觀的判斷。基於此,我想就遊戲判斷來表達我個人的看法。

端游活得很滋潤

很多同事和我說,VC和天使投資等各種資本等在追逐移動互聯網,端游現在已經成為了燈下黑。實際上,在端遊玩家規模增長的同時,我們的競爭對手卻大幅減少,現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到移動互聯網上去了,中小企業幾乎沒有做端游的,大的遊戲企業戰略轉移的也很多。

當年中國有上千款的端游面世,今年能夠上線的端游數量應該不會超過1百款。在端游數量急劇下降的情況下,而玩家的數量並沒有減少,這是我們的機會。許多人看中的是一個領域總盤子擴大的速度,而我們成熟的上市公司則更看中一個大盤子裡我們自身份額有多少迅速擴大的機會。

手游和端游是共存的關係

手游和端游並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一般種相互補充的共存關係,正如洋快餐和中式大餐的關係。端游沒有手游這樣便捷多樣,但手游也沒有端游的社區性和交互深度,而社區性和交互深度正是一款遊戲的生命週期所在。兩年前我們推出的《征途2》獲得了巨大成功,今年推出的《仙俠世界》也獲得了成功,實際上國內前十大遊戲公司當中很多收入份額來也自於端游。很多說端游不行的,基本上是在端游沒有吃到葡萄的,不過大家能夠在頁游和手游吃到葡萄的話,也真心為你們開心,因為遊戲是很辛苦,希望大家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葡萄。

精品才是硬道理

許多遊戲推廣的時候轟轟烈烈,一個月之後人數淒悽慘慘,導致的原因就是遊戲不好玩,留不住玩家,所以只有精品才可以存活。端游從藍海變成紅海用了十年時間,而頁游只用了三四年時間,一旦到了紅海要想脫穎而出,只有精品大作才有機會。所以,我們巨人一直堅持精品戰略,但研發精品要耐得住寂寞,有兩年時間我早上9點到公司,晚上12點才回家。我想我這個經歷其實遊戲行業很多同仁都能夠感同身受,因為任何一款遊戲的成功一定伴隨著成員的心血和汗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901

成家族》善用低利環境 放大找屋範圍 小夫妻年薪不到百萬 五年存下第一間房

2013-08-19  TWM
 
 

 

對面臨買房痛苦指數逐年攀升的年輕人而言,買房一事簡直痴人說夢。

事實上,在低利的環境下,其實只要聰明節源,以及放大找房範圍的原則,還是能找到可以負擔的超值好房!

撰文‧李建興

今年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林奕奇、李書玲夫婦,剛出社會時,兩人的月薪加起來不過七萬元左右。五年之後,即使薪水凍漲、房價攀至頂點,新婚的兩夫婦,還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台北區域,存下人生的第一間房。

不僅如此,由於二人的買房策略應用得宜,甚至李書玲因懷孕待產而停止工作,林奕奇也能憑一個人的薪水輕鬆應付房貸。到底這對年輕夫妻是如何辦到的?

節流:退租省開銷

事實上,當初一提到要存錢買房,林奕奇及李書玲也與時下年輕人一樣,有「生不逢時」的感嘆。但小倆口轉念一想, 剛出社會時,兩人分別在新北市蘆洲與台北市萬華租房,合計每月也要一萬三千元,「這些錢若用房貸寬限期只繳利息,利率二%,以及貸款七成來算,早就能買下一一○○多萬元的房子!我們等於幫別人養房!」李書玲說明二人決定要開始存房的動機。

決定要買房之後,接下來就是解決自備款與貸款的問題。除了努力工作外,他們採取「節省開銷」、「壓低房價」與「緊縮房貸」三大節流法。

首先,李書玲先是退租了萬華的房子,搬到蘆洲與林奕奇同住,不但省了五、六千元房租,連水電、瓦斯與一起開伙省下的錢,每月就足足擠出了一萬多元。除此之外,善於投資的林奕奇用這筆省吃儉用的錢與額外的存款,每月投資近三萬多元的基金與股票,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存得一百萬元左右的買房基金。

由於預定在訂婚前買下房子,林奕奇仔細盤算,當時兩人薪水合計七萬元,若用三分之一收入付房貸,以二%利率、貸款七成推算,頂多能買五七○萬元的房子,自備款需要一七○萬元。

因此,扣除先前存下的一百萬元買房基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七十萬元的自備款缺口。

籌款:優惠貸款、親友相助當時,這對新人曾想過要以信貸或保單質借的方式籌錢應急,甚至,更有人提供他們一個妙方,那就是,在婚前,林家先將老家過戶給準太太李書玲,而李書玲就能以買下林家老宅的名義向政府申請首購優惠貸款,到了婚後,新房子則登記在林奕奇名下,這時林奕奇再申請一筆優惠貸款,這樣一來,夫妻兩等於申得了兩筆低利貸款,不但能解決資金不足的難題,連未來還款的壓力也能減到最低。不過很幸運地,由於當時李書玲的父母立即拿出了七十萬元,無息借給他們應急,解決了資金的缺口,否則小倆口應該會將之視為最佳備案。

選房:不陷入空間、距離迷思解決了資金來源的問題,更大的挑戰在於,哪裡才是最佳地點?

由於工作地點在台北市,林奕奇夫婦一開始也想「逐工作而居」,想在大安區附近買房,偏偏當地的房價已飆高到每坪近百萬元;因此,他們決定退而求其次,選擇兩人都很孰悉的蘆洲。但事與願違的是,時值蘆洲捷運剛剛通車,原本只鎖定捷運站附近的小兩口,發現距離捷運站五分鐘步程的標的,即便是十年中古屋,每坪開價也高達三、四十萬元!

若以林奕奇與李書玲的計畫,結婚後想要盡快有小孩,很快就會面臨「滿巢期」空間使用問題。因此,以他們的理想房型,室內空間三十坪左右的大兩房或小三房為例,買房總價便高達一千萬元。

「誰說理想距離一定要用『走』的?」李書玲發現在捷運蘆洲線終點的蘆洲站,公車路線及班次十分密集,「同樣要距離捷運五分鐘,走路與搭公車不也是嗎?搭公車反而更輕鬆!」念頭一轉,夫妻倆的看房範圍豁然開朗,從原本以步行五分鐘,改為坐車五分鐘的模式看房,很快的,找到了一間蘆洲靠五股的十年公寓。

雖然,親友認為地點過於偏遠,不能算捷運概念房,但林奕奇則獨排眾議,他解析,這間房位於生活機能充足的區域,不僅坐公車五分鐘就可到捷運站,更誘人的是,若開車,不到十五分鐘就可以進台北市區。更重要的是,以同樣十五分鐘的通勤時間,這間位於蘆洲的公寓,室內坪數二十八坪,無公設,開價六五○萬元,等於每坪不到二十四萬元,而許多台北市郊區的物件,動輒每坪六、七十萬元,多了近三倍的負擔。「看房子,別陷入空間距離的迷思,有些地段看起來很遠,但通勤起來很近,又便宜,這才是寶!」他得意地說。

精算:拿揑所得與支出

即使找到了超值好房,林奕奇與李書玲很堅持不能因為一時喜歡而加價,造成日後還款的困難,「五七○萬元就是五七○萬元!」為了控制預算,決定預留十萬元,拿出一六○萬元自備款,以一口價五六○萬元向賣方議價,順利成交。也因為壓低房價,即使李書玲因計畫懷孕而辭職,林奕奇也能以月薪四萬六千元獨扛房貸,讓二萬三千元的貸款月付金,在家庭收入二分之一以內的安全值內。如今小兩口挑的好房,開價行情已喊至八百萬元,「頂多負擔不起時,我們跟銀行申請寬限期來解套!更何況,後來房價上漲了,我們未來換房更有本錢了!」李書玲老神在在的說。

林奕奇與李書玲的故事,說明了儘管飆漲的房價己成民怨之首,但若以積極規畫取代消極抱怨,還是有機會擺脫無殼一族!

成家族你一定要精算:

我可買總價多少的房子?自備款與貸款金額又各是多少?

1.合理貸款月付金<家庭月所得大台北地區:合理貸款月付金約家庭月所得的1/2~1/3;大台北以外區域:合理貸款月付金占家庭月所得的1/3~1/5(若家庭月所得為10萬元,台北人合理貸款月付金為3.3萬~5萬元;其他區域則約2萬~3.3萬元)。

2.合理貸款總額:

合理貸款月付金÷5800(每貸款100萬元,以利息2%計算之本利攤還月付金)×100萬元

3.合理購屋總價:

合理貸款總額÷0.7(貸款7成)=購屋總價

4.自備金額:

購屋總價×0.3(3成自備款)=自備款金額例:家庭月收入10萬元在大台北買房,至多可買1231萬元的房子,貸862萬元,自備369萬元。

成家族

你一定要學會:

方法1:準夫妻過戶買賣籌錢法彼此有信任基礎的準夫妻,為籌自備款及降低房貸利息,若先生家裡情況允許,可將先生老家過戶予太太,老婆利用青年首購身分取得低利條件與貸款金額,真正買房時再用先生青年首購名義進行另一次申貸貸款,而太太所貸得的金額可補貼自備款。

方法2:分租降壓力

剛成家人口少時,可考慮將多餘空間騰出分租,降低房貸壓力。

方法3:優惠條件法

盤點任何可以使用優惠貸款的身分條件,如勞工、軍公教、殘障等,同時申請多個優惠條件減輕房貸壓力。

你一定要小心

陷阱1:房子一定要符合一生的使用狀況嗎?

現代人工作與居住地點變動大,只要適合當下所需,不用替未來預留過大空間,徒增負擔,不同人生階段由小而大換屋,才是聰明的。

陷阱2:我是不是一輩子也買不起台北的房子?

看房價勿「以偏概全」,建商為了行銷而標榜創高價,讓人誤認為是平均行情,事實上好地段也有平價的好屋,就等著買家主動挖掘。

陷阱3:我只要看自己熟的區域?

過分的「地域堅持」讓房子的選擇變少,而用距離來降房價,就得考量通勤時間、精神成本與省下來的房價是否划得來。

陷阱4:因為要自住不是投資,就不用管增值性了嗎?

人生的資產往往繫於有沒有買對房子,就算是自住,買對了第一間房,資產增值,也會讓換屋更有本錢,甚至能在急用時增貸應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66

不到一年做到第一,卡牛真的走對了多品牌戰略?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5/56146.html

【導讀】在海量的APP品類裡,理財類APP無疑是最難啃的骨頭。沒有資訊類APP的每日鮮,也沒有遊戲類APP的趣味,更沒有社交類APP的兩性剛需,而且還要推動用戶自我約束,培養一個良好的財務意識與習慣。在已趨近快銷化的APP市場裡,一款信用卡管理APP是如何在不到一年時間裡,迅速發展到2000萬用戶,成為該品類領頭羊的呢?

「作為單一的品牌戰略,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它有「一榮共榮」的優勢,同樣也具有「一損俱損」的危險。如果某一品牌名下的某種商品出現了問題,那麼在該品牌下附帶的其他商品也難免會受到株連,至此整個產品體系可能面臨著重大的災難。作為單一品牌缺少區分度,差異性差,往往不能區分不同產品獨特的特徵,這樣不利於商家開發不同類型的產品,也不便於消費者們有針對性的選擇。《開放時代需不需談多品牌戰略?》

「新浪微博管自己叫新浪微博,所以就有了網易微博,搜狐微博,騰訊微博,很多微博;微信就叫自己微信,其他人只能另起名了;獨立品牌,不在之前品牌陰影下,這是一種自信。」從家財通,到隨手記,谷風(隨手記總經理,卡牛創始人)從一開始就想著如何把信用卡管理做成自己的獨立品牌。

確定了走多品牌路線之後,卡牛發現:真實的需求來自「抱怨

目前,國內信用卡發卡量達3.3億,在城市居民中基本普及。當刷卡消費成為生活中潛移默化的一部分時,過度透支引發的矛盾已開始凸顯。

信用卡的本質是鼓勵消費,較為複雜的記賬日、還款日和利息計算方式讓普通用戶很難長期精確掌握自己的已刷卡金額,計算免息期。月初刷的Happy,月末看賬單傻眼是常有的事,因信用卡惡意透支而誤入歧途的新聞也屢見報端。卡奴是繼房奴之後都市白領生活的又一生動寫照。

在卡牛信用卡管家之前,市場上部分功能簡單的信用卡APP產品,推出了以銀行郵件月賬單為數據基礎的管理功能。許多想及時瞭解準確刷卡金額的用戶,在使用了這類產品後發現,簡單解析銀行的郵件月賬單除了方便查看,並沒有解決困擾信用卡用戶的核心問題「及時掌握準確的已刷卡金額,合理控制消費」。這也導致了信用卡管理APP在初期增長緩慢,活躍度低的主要原因。

正是看到了信用卡用戶普遍存在的這一痛點,隨手科技團隊並沒有急於推出一款「不疼不癢」的產品,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幫助用戶及時獲取已刷卡消費金額,達到消費管理的目的。

用戶在每刷一筆信用卡時,會收到銀行的短信提醒,將這些銀行短信及時解析歸類整理,動態的反映用戶刷卡消費彙總數據,避免信用卡月賬單的滯後性,則能有效解決困擾信用卡用戶多年的痛點。早在2011年底隨手科技團隊已經有專人在做銀行短信收集和模板分析。

在掐准用戶的真實需求點後,2012年8月份卡牛項目的團隊正式組建,核心人員是隨手記的原班人馬。經過前期數月的封閉式開發,首款基於銀行短信解析的全自動信用卡管理APP,卡牛信用卡管家正式推出了。卡牛的出現標誌著信用卡管理實現了從賬單查詢向合理控制刷卡消費的跨越。

目前,卡牛已陸續支持178家銀行的1000多種短信模板,每個銀行卡賬戶以仿真的卡片式設計,直觀展示信用卡的主要信息維度,讓用戶像管理錢包裡銀行卡一樣親切。

以「快」俘獲用戶芳心,卡牛信用卡管家Android版正式上架後,用戶在三個月內便突破800萬,這充分證明了及時掌握已刷卡消費信息,合理的控制消費,是用戶使用信用卡管理APP的最大動因。

但是對於iOS平台的用戶來說,由於系統限制無法解析短信,2013年1月上架的卡牛iPhone版仍以郵件賬單自動解析為基礎,為用戶提供月賬單管理。月賬單的滯後性不言而喻,那麼究竟如何才能讓iOS平台的用戶也能像Android平台的用戶一樣實現對信用卡已刷卡消費信息的及時獲取和消費控制呢?

2013年6月,通過與多家銀行的合作,卡牛推出了每日賬單功能。將接受賬單時間跨度從30天的月賬單縮短至1天的日賬單。用戶在銀行申請每日賬單功能以後,可以在應用內及時收到昨日刷卡消費信息,並標明「未出帳」,以及時掌握當月刷卡情況。該功能的推出有效解決了iPhone用戶使用傳統信用卡管理類應用無法及時管理信用卡消費的難題。

目前,卡牛能夠支持50多家銀行、200多種郵件賬單的分析,並且獨家支持招商、工行、平安銀行、建行和中信銀行等7家銀行的每日賬單。是與銀行合作最廣泛和郵件賬單解析能力最強的信用卡管理APP。卡牛團隊還計劃將與部分銀行深度合作實現消費賬單的直聯。

在郵件自動解析中,準確率和穩定性是最大的挑戰。卡牛已經使用了同類產品中獨家推出的雙引擎解析技術,以提高解析準確度。而在賬單解析分類上,卡牛推出的云端自學習系統,則是獨有的關鍵核心技術,區別於市場上其他的管理應用。

在iOS版的每日賬單推出以後,卡牛的Android版和iOS版都實現了為用戶提供最快刷卡消費數據,及時管卡的產品體驗。與同類產品在功能體驗上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優勢,產品運行更為穩定。這些優勢也迅速在市場上得到了反饋。截止目前,卡牛信用卡管家的用戶已經突破2000萬,日活躍超過60萬,不到一年時間成長為該品類用戶規模最大的應用。

從管卡到理財

經過近一年的迭代和演化,卡牛信用卡管家已經是一款成熟的產品。用戶在通過信用卡管理APP理清了刷卡消費,實現及時掌控後,對財務管理的需求也在向深度演進。

卡牛目前主要提供消費分析和用卡助手兩大類的服務。消費分析中除了有當期消費、本期應還款和每月總消費的流水明細,特色在於還能把每筆消費自動歸為日用品、餐飲等記賬項目輸出消費報表,不動手記賬你也可以清晰看到各類支出佔比。而通過用卡助手則可以直接進行短信銀行、電話銀行的溝通,以及獲得附近網點、免息期等信息。

個人財務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進階日趨複雜,諸如結婚、生子、購房、購車、孩子教育、贍養父母等,理財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卡牛信用卡管家從信息解析錄入、分類系統管理到分析報表輸出的全自動化處理,就是為普遍沒有理財習慣的人「擺平」整理財務的門檻。

卡牛的自動化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隨手科技旗下的個人財務全場景管理產品隨手記整理財務數據,減輕用戶記賬的壓力。未來隨手科技還有可能推出類似卡牛信用卡管家這樣的產品,來推動更多財務管理場景的自動化,比如基金、借貸等領域。

【結語】目前,理財記賬類產品都有意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往網絡金融交易方面靠攏。雖然在信用卡管理APP和記賬APP品類裡,隨手科技旗下的隨手記和卡牛都已經穩居第一,服務的用戶規模接近一億,但是谷風仍強調產品的服務性和純粹性,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不過早接入商業化模式,誤入歧途,影響用戶體驗。

近期,隨手科技對外宣佈,旗下的卡牛信用卡管家已獲紅杉資本千萬美元融資,這表明通過自動服務為懶人理財的模式已經被業界廣泛看好,有望成為個人財務管理未來3年最大的看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75

【師兄幫幫我】找不到方向的大學生如何創業?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0/57284.html

以下是一位大學生苦於創業方向、一位餐飲行業員工面對創業前期準備的難題以及一位4S店銷售經理面臨前期市場調研的難題,「黑馬師兄」微窩科技創始人錢科銘、云海肴創始人張晗、尚格會展創始人張珺給出了解答。

【大學生 肖遙】 問:

很想創業,但是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大學期間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做哪些準備?黑馬哥求教多謝!

【黑馬師兄】微窩科技 創始人 錢科銘 答:

大學生,在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社會經驗的情況下,如果連最初的方向都沒有,真的不建議創業。不如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學習,在不斷地進步與成熟過程中尋找方向。

(做好本職事情,練好基本功,再找準感興趣的點進行深化,i黑馬看好你喲!)


【餐飲行業員工 祥子】 問:

想和朋友合夥開個水吧,前期合夥需要注意哪些?應該如何合夥?

【黑馬師兄】云南云海肴 創始人 張晗 答:

水吧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選址,誰能持續搞定這個就和誰合夥吧。

水吧:選址第一,產品第二。選址帶來流量。

(i黑馬提醒,好的地理位置是市場消費的保證,像張晗師兄說的,通過流量帶來產品銷售的提升。水吧選址的主力區域有城市中各大商圈、大中型社區、大學校園等,同時注意物業條件和交通條件。)


【4S店銷售經理 陳浩】 問:

想自己代理奔馳品牌的二級經銷,前期市場調查應該多注意哪些問題?除此之外還應做好哪些準備? 請各位師兄賜教!

【黑馬師兄】尚格會展創始人 張珺 答:

這個問題沒那麼簡單回答,得看是哪個區域哪個省。

(這位同學,記得下次提問儘量詳細點,這樣師兄才好針對你的問題作出更準確的回答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08

【小敗局】小人物的創業:我追不到圈子的中心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7/57447.html

這是一群為了生存和夢想而奔跑的小人物。他們自由地跳槽、高調地創業、懷揣著翻身當高富帥的夢,也為工作為生活如履薄冰、晝夜不分、沒時間戀愛、不敢懷孕、感嘆時勢大於天。但i黑馬認為,只要嘗試過就足夠,而他們也一定會給未來互聯網帶來不一樣的變化。在三個月前,IT人程磊的第一次創業因為投資人的一場意外而夭折。那位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承諾了一筆200萬的投資,然而就在距離到賬差三天時,他突然被帶走調查了。程磊聽到這個消息時傻眼了。夢醒“第五天,我又夢見老頭了。他出來了,我們的項目可以繼續了”。在投資人事發初期,程磊經常在半夜這樣更新朋友圈,他所稱的老頭,就是那個著名的投資人。等待、等待、等待。。。。近一個月,程磊只能每天關註著官媒的各種報道,他推掉了很多朋友聚會,怕被問起投資人和項目。時間一天天過去,程磊的創業夢開始慢慢清醒。兩個月後,他懷著五味雜全的心情去了一家大公司上班。輾轉在一個班里,一定有一個美女,一個胖子,一個愛打小報告的,一個消息靈通的,也一定有一個做IT互聯網的,我就是那一個。程磊這樣形容自己跨入這個行業的理由,充滿了宿命感。大學時出於對計算機的興趣,程磊開始接觸一些計算機語言,一時興起想學JAVA,買了一本速成書,號稱21天學會,“結果我210天都沒學會。”程磊這樣自嘲。2006年,還在念大學的程磊開始迷戀上了中關村,經常帶著同學去買各種數碼電子產品,這個地方對他而言有一種魔力,以至於他畢業時夢想的地方就是去中關村e世界大樓管理處。他去應聘時,對方問他想要多少錢(薪水),程磊說3000,對方說小夥子你太狂妄了,一盆冷水下來,事兒就黃了。隨後程磊輾轉進了兩家垂直網站,天天與主板、內存等硬件打交道,對硬件癡迷的他很快進入了狀態,每天看各種枯燥的主板評測,樂在其中。當時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1200。不過程磊漸漸感覺到,PC已經是一個沒落的產業,而他所處的正是一個沒落產業中的沒落公司,沒過多久,他跳到了新東方,在SNS部門負責論壇,“當時我特別激動,我覺得SNS肯定有戲。”程磊說,“結果一年後我把論壇做起來了,SNS倒了。”入戲輾轉直下程磊進了一家大型門戶網站,這是他踏入互聯網圈的一個開端,在剛進去的時候他甚至不知道李彥宏是誰。有一次被外派出去采訪原亞馬遜中國區負責人王漢華,他做的很詳盡的筆記,準備第二天好好整理寫一個好文章,但是第二天早上主編大發雷霆,他才知道原來這個稿子要當天即時寫出來。程磊在這家網站負責微博的運營,很快這個官方帳號的粉絲從幾千漲到了十幾萬,不過一條微博再一次改變了他的命運。一次有一家國際電子巨頭在發布會上標錯了中國地圖,把臺灣劃了出去,敏感的程磊迅速發了微博,短時間內這條微博被轉發數千次。很快這家公司找上門來,並以取消巨額廣告投放訂單威脅程磊刪除該微博,“刪微博可以,除非我走人。”最終該微博迫於無奈還是被刪除,程磊也在猶豫了三天後決定離開。當時對已經積累了一定業界關系的程磊來說,找個工作並不是什麽難事,很快他到了一家互聯網營銷機構負責一塊媒體業務的運營,聰明勤奮的程磊把這塊業務做的風生水起。也頗受該公司投資人的賞識。眷顧兩年後,程磊決定出來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該投資人對他表示支持,在連產品原型圖都沒有的情況下就答應了幫他搞定天使投資。程磊開始招兵買馬,一邊不斷完善產品原型,公司場地也到位了,在四環邊上的一個小區,年租金十幾萬,“我的公司一定拒絕加班文化,一定要有好玩的東西,要有個拳擊袋讓員工發泄……”程磊想著自己公司的種種細節。天災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首輪投資到賬前三天,投資人突發意外情況被帶走調查,投資也變成遙遙無期,一邊員工和場地已經就位,彈藥上膛就等開槍,另一邊糧草斷了,這無疑給了程磊一記響亮的耳光。“就好像你有三滴血,本來可以挨三槍才死,結果一個雷下來你直接掛了。”程磊說。最後項目還是被放棄,團隊解散,程磊也回到了一個大型互聯網公司繼續做螺絲釘。回歸從第一個公司至今,程磊的薪水每年都會翻番,這個速度已經讓他在北京衣食無憂。不過經過這一次波折後他發現這幾年的奔波讓他忘記了自己的生活。“我努力的往這個圈子的中心跑,結果越跑發現越追不到中心,而離圈子外的世界卻越來越遠。”程磊說。程磊說:“我折騰了四五年,最遺憾的是特麽的沒有去好好賺錢養家糊口,我現在至少需要有一年時間休養生息,安下心來,結個婚,買個房子,以前只想著工作想著自己的事兒,沒有回歸正常的生活。我在還拿著1200塊錢薪水的時候跟我女朋友說我的薪水以後每年都會翻番,我做到了,但是現在,我需要給她一個交代。”程磊並不後悔進入了這個行業,但是如果還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他說他想去做編劇,其實那跟互聯網是互通的,都是通過一個內在邏輯把沒有規律的東西變得有規律。無數個程磊這樣的人串聯起了一個互聯網世界,相比起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其實這些小人物才是互聯網歷史的真正推動者,而在他們身上,也折射出了中國互聯網的變遷,或許有一天,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再一次引領互聯網的改變,這個快速變化的行業,終究是屬於愛折騰的人。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顧曉波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89

創業者收入如何?矽谷創業者年薪大多不到5萬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7/57989.html

i黑馬觀察到,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創始人可能並不如你想象中的有錢。如果你是一家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你會給自己支付多少薪水?市場調研公司Compass的數據顯示,創始人支付給自己的薪水並不高,其中66%的矽谷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只給自己不足5萬美元的年薪。Compass收集了世界各地1.116萬家使用該公司統計工具的創業公司薪水數據,得出了一份報告。數據顯示,在矽谷,75%的創始人給自己的年薪不足7.5萬美元,更有66%的創始人年薪不到5萬美元。從世界各地來看,印度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平均年薪最低,僅為3.0208萬美元,澳大利亞創始人平均年薪最高,為7.2363萬美元。創始人年薪數據總覽早在2008年,著名投資人彼得・蒂埃爾(Peter Thiel)就指出,CEO年薪低是創業公司成功的最佳標誌。他說:“CEO年薪越低,公司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有人認為,推出一款人們願意購買的產品,比控制高管薪水更加重要。但作為一位負責任的創始人,成本節約意識顯然必不可少。除印度之外,世界其他地區創始人的年薪基本相似。創始人年薪低是矽谷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考慮到舊金山的生活成本較高。創業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是否會成為影響創始人年薪的因素?數據顯示,這種影響並不明顯。在公司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之前,創始人的年薪基本控制在4.5萬美元以下。即便是擁有成熟產品的創業公司,其創始人平均年薪也僅為7.0109萬美元。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創始人年薪情況創業公司的融資額度則是創始人年薪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果公司融資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創始人平均年薪為8.1659萬美元,而如果融資不足50萬美元,那麽創始人平均只拿3.5529萬美元的年薪。公司融資額越高,創始人年薪越高從地域來看,矽谷創始人年薪不足5萬美元的占到66%,年薪超過17.5萬美元的僅占7%;德國柏林的創始人年薪不足5萬美元的占到72%,印度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年薪更低,不足5萬美元達到92%,英國倫敦和巴西聖保羅的創始人年薪不足5萬美元的比例均為74%,以色列特拉維夫和加拿大多倫多創始人年薪不足5萬美元的比例分別為73%和79%。矽谷創業公司創始人年薪情況很少有創業公司對自己的薪水保持透明,因此能夠有這樣一些數據也相當有趣。過去人們印象中,公司創始人總是大口喝著香檳美酒,駕著私人飛機到處轉,但這是過去互聯網泡沫時代的情況,現在的創始人都更加重視開源節流。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小貝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27

觸不到的她-----Her。影片推介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1/her.html
巴黎:


上星期看了一套荷李活科幻愛情片----Her,香港仍未上映。中文片文是我從台灣的介紹擇來。

影片發生在不不久的將來(真的不久,因為太像已經出現),男主角Theodore,是一個多愁善感,能夠以美麗的字句表達詩意,又不善在太太面前表達自已的情感的人。正是因為這性格,令相愛的太太不斷受到傷害,導至離婚。

而在這受痛期間,遇上了她-,一個比較Siri更有人工智能的未來OS,能在1/200秒殺了一本專為BB改名字的書,並為自已取名Samatha的她。Samatha由筆者非常喜愛的靚女演員 Scarlett Johansson配音。Samatha充滿智慧,嚴格來說,她的智慧已經超越Theodore,但對於愛情,她還是初哥,並一直在網上大量的知識中找尋,學習人類的感情,但她對Theodoe是真誠,沒有隱藏。

這段非人的相戀期間,發生了很多超越我們人類的局限引致的愛情觀疑問,例如Samatha由原來對自已沒有"身體"產生不快,到最後卻告訴Theodore,沒有身體的她,可以能同一時間 無處不在,又或她可以任何時間也在,不會因為身體的死亡而死亡。如果Samatha說的是對,觀眾不禁會問,到底我們的所謂相愛,是對方的驅體,還是更真誠的神交?!為愛情輕生驅體生命,是否不智?!

Samatha說,愛情並非用愛能填滿的合子,而是一個你越愛越能擴大,你得到越多的合子。那同一時間愛很多人,你既屬於她、又不屬她,博愛算不算真誠?
人是極易把感覺投射在物件上,一個布娃娃,一個遊戲機,但電腦會否對人有感情,一直是人工智能讓人擔心的関注點,到最後是否真如宗教所說的神愛世人,愛是能否化解仇恨?


記得幾年前免提電話的產生,首次在街上看到有人"自言自語",當時想如果發生在幾十年前,這個人必定被看成精神有問題,但若把對方的行為連上正與另一正常人溝通,便變得合乎常理。或者幾年後,一個像Theodore的男人,快樂地獨個兒在街上奔跑,大笑,沙灘漫歩,在下雪的度假屋子中,在午飯的公園中,"自言自語",或聽著對象只是一個OS為他作的一首音樂,我們會不會把"他們"看成一對相愛的正常戀人般看待?

Samatha說,她和我們、所有東西,都是由物質組成,這物質是幾十億年前產生,我們大家都是在同一天出生。Samatha真的很好,她沒有說這物質是electron,否則套戲的氣氛便要打折扣。

最後Samatha在無限延長的時間中,發現了一個她從來不知道的空間,她屬於那裡,她應在那裡,她希望Theodore能放手讓她走,因有一天Theodore會到那裡,會找到她。
筆者認為這也有點像愛因思坦的時間相對論,每個物體都擁有不同的時間的說法。Samatha說很難解釋給Theodore知。Samatha介紹的物理書給Theodore看,他看到頭痛,而筆者也是在看了三次,並在熱爆的網上討論的意見中才領會些小,這套片是要你思考的。:)

 Scarlett Johansson以此片獲得羅馬電影最住女主角,未看此片,朋友必會大表疑問,怎麼能只以一把聲音便奪獎。看完後,筆者又覺得非堂合理,正是因為Scarlett在戲外的美麗,也把一個問題帶到戲內,沒有這個熟知、美麗的面孔,你又會怎麼樣去投射閣下感覺到戲內的Samatha?

當然若沒有男角Joaquin Phoenix的精彩演出,此片不會如此成功。

對白、插曲的音樂、歌詞實在太精采,雖片長兩句鐘,筆者還是看了三次。當然給予9.5粒星。是一部看完會改變閣下的好片。Blog友可以在網上找尋,看完可以說說你的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20

馬航失聯飛機為何24小時找不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931

昨日淩晨2點40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最後1次與越南空管聯系後從雷達中消失。至此,馬航飛機失聯已超24小時。在全球媒體高度關註、五國聯手搜索之下,為何這架波音777飛機仍然杳無音訊呢? 在2009年6月的法航空難中,228名乘客乘坐的法航447飛機墜入大西洋。在事發後的兩周內,屍體和部分飛機部件被找到。但主要的飛機殘骸的發現卻用了整整兩年。 從馬來西亞航空歷史看,最近的一次空難發生在1995年,當時34名乘客喪生在Tawau附近。而在1977年,一家馬航國內航班被劫持並且墜毀,100人喪生。 目前對於馬航飛機的去向眾說紛紜,流傳多個版本,新京報對部分問題作出了分析: 1 馬航客機為何長時間失聯?   客機或誤入積雨雲失控   國內某航空公司飛行員介紹,有一種可能是機載的信號系統出現故障。地面感知空中飛機的存在,主要手段是雷達監控,然後是不間斷的語音通訊,然後是基於衛星通訊技術的空地數據鏈。如果所有感知方式全部失效,視為飛機失聯。   以法航空難為例,大概節奏就是,機組操縱飛機誤入了積雨雲(雷暴雲體),隨之而來的就是強烈顛簸、雹擊、雷擊、積冰。最後,飛機上所有探頭堵塞,在錯誤的飛行數據引導下,飛機超速、解體、墜海。當代大型客機極度先進,由於機械故障導致的空難可能微乎其微。本次事件,客機誤入積雨雲的可能性很大。   機組人員自身失靈也有可能,比如突然的暈厥或者突發疾病。但飛行過程中始終保持主駕和副駕,兩個人同時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從目前掌握的數據看,失聯前的飛行高度,飛機應該處於自動駕駛狀態,即使飛行員出現問題,也不影響飛機在固定航線飛行以及與地面保持聯系。   有媒體判斷,飛機突然失去所有信息,可能是在空中解體,或人為關閉應答機,也有人猜測,可能飛機垂直落入海中。民航一位資深機長表示,如果飛機在空中解體,受空氣阻力以及海流影響,殘骸會分布在非常大的海域。但目前海上並未出現這些殘骸,所以飛機在空中解體可能性不大。   海南航空飛行員王先生分析稱,失聯客機是夜晚飛行,飛行員會比較疲勞。國際航班的飛行高度一般都比較高,正常的話飛行員應該有反應時間,至少會對空管發出報告。現在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非常匆忙和突然的情況,比如飛機被雷擊中導致通訊系統毀壞等原因。   2 客機在途中遇到哪些情況?   遇恐怖襲擊可能性低   馬航客機失聯,那麽,它在飛行途中到底遭遇了什麽?   有媒體報道稱,馬航失聯客機很可能遇到了危險天氣。民航一名資深機長表示,從數據看,失聯客機已經升到了1萬多米,到了對流層,說明其所在的天氣比較平穩,可能並不存在極端惡劣天氣。還有媒體稱,這架飛機途中遭遇風切變,導致飛機失聯。不過,飛行員王先生表示,在飛行中遇到風切變時,會有一系列的處置程序,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飛機長時間失聯。   昨天,一組關於波音777失聯前的飛行數據流傳網絡,有民航業內人士分析,通過飛機最後的數據看,飛機似乎曾進行過躲避動作,似乎在途中遇到危險。對此,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陳海昕分析說,網上做的分析很可能是把數據的順序看反了。   從網上顯示的飛機旋轉角度、時間來看,飛機應該是處於剛剛起飛狀態,因為飛機跑道和航向不一致而做的一個轉彎。一旦飛機到達一定高度,並達到一定速度的時候,客機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這麽劇烈的轉彎,除非飛機出現嚴重事故已經解體,而機身上的儀器在跟著打轉。從這組數據來看,並不能得出飛機有明顯躲避動作的分析結論。   此外,據民航飛行員介紹,自從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全球所有飛機駕駛艙門均安裝了防彈設備。如果飛機遭遇恐怖劫持,恐怖分子在進入駕駛艙前,飛行員有足夠的時間向地面通報,另外應答機保持打開狀態,飛機也不會突然從雷達屏幕消失。據此分析,恐怖襲擊民航客機的可能性非常小。   3 客機服役11年為事故原因?   波音777機型成熟事故少   馬來西亞航空稱,該趟航班的機長為53歲的馬來西亞人艾哈邁德·沙,他於1981年加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駕機飛行總紀錄為18365小時。該趟航班的副機長為27歲的馬來西亞人哈米德,飛行總紀錄2763小時,於2007年加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工作。   飛行員會不會成為客機失聯的原因。據民航專家介紹,飛機在巡航飛行狀態下,有自主導航功能,飛行員的操作動作很少。而且據媒體報道,這家飛機上的機長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不太可能是駕駛員操作失誤造成飛機墜落。這名民航人士認為,飛機出現了機械、電器上的故障,造成了墜落的可能性更高,這類故障有可能與平時檢修養護水平有關。   有媒體報道稱,馬航MN370航班執飛機型為波音777-200型客機,首飛2002年5月14日,已服役近12年。2013年7月6日,韓亞航空214號班機在舊金山國際機場著陸時墜毀,型號為B777-200ER。韓亞空難發生前,該型客機還未發生過重大傷亡事故。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馬航曾打算將更換這批波音777-200客機。不過,民航專業人士接受采訪時稱,波音777是非常成熟穩定的飛機,其上面很多關鍵設備都有著兩三套甚至四套備用,僅在去年韓亞空難中發生過嚴重事故,但那次事故主要是飛行員操作不當造成的。這位專業人士表示,和汽車不一樣,飛機的零部件到了一定時間就會更換,所以飛機本身並不存在老舊的問題。另外,民航專業人士表示,馬航當時打算更換波音777-200客機,初衷並不是這些客機老化,而是為了節油。   4 客機若墜海乘客生還率多高?   客機高速墜海生還率極低   飛機若墜落海上,乘客生還概率有多大?   飛機墜海分以下三種情況:空中解體:墜海之前,飛機已經爆炸,機上人員存活概率基本為零,機身碎片散落範圍可達百余公里;失控高速入海:大多數海上空難都是這種情況,生還概率也極低;海上迫降:讓飛機以安全速度落在海面,但迫降對飛行員的個人素質和心態要求極高。   海上迫降從技術上來講是可以實現的,飛機駕駛員需要具備這種操作技能。   國內某知名航空公司機長告訴記者,海上迫降有非常大的風險,不但需要飛行員技術還需要有天氣和環境的支持。   水上迫降,最經典的例子是“哈德遜奇跡”,2009年1月,美航A320客機剛起飛,就因發動機吸入飛鳥群而損失動力,57歲的機長憑借豐富經驗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讓飛機平穩降落在哈德遜河面上,在之後短短12分鐘內,機上人員全部獲救。   國內某知名航空公司機長表示,根據最後監測到的航班信息來看,MH370在海上迫降的可能性不大。他說,需要采取迫降時,機組一般會保持與地面空管的聯系,並不斷匯報狀態,而MH370沒有。而且以失去聯系前的飛行高度來說,迫降海面危險極大,由於巨大沖擊力飛機也會被拍碎。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軍事專家尹卓接受采訪時表示:“飛機從空中到海上,人員生存機會很小,一是民航機上沒有降落傘等救生設備,二是從撞擊力來判斷,飛機遇水後會解體,人員生還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5 多國營救行動為何進展緩慢?   疑似出事水域風高浪急   8日,馬航客機失去聯系後,中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有關海事部門參與搜救。   跨國尋找、溝通是否困難?某民航學院總飛行師介紹,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突發事件搜救可由相關國際以及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主動申請聯合搜救。   事發國一般是主要調動國,這個事件來看,目前預計在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重疊海域,由救援能力相對強的馬來西亞主導,越南輔助,中國以及海域周邊國家的搜救力量也應該參與聯合救援。   中國社科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介紹,該海域屬於越南和馬來西亞專屬經濟區的重疊區域,一般來說,出現海難救助,按照國際慣例救援工作是第一位,在國際協調上不會有困難。事發海域處於南海,中國也有船只在附近巡航,接到指令後也可以派出船只進行救援。   預計海域環境是否有利於搜救?中國社科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介紹,據官方公布的消息稱,疑似事發海域屬於泰國灣水域,是典型的熱帶海域,風高浪急,水下有熱帶環流,對於搜救是不利因素。   從海面看,到3月末是雨季,常有大風浪,甚至達到9級以上風浪,這樣的海況,小型搜救船只作業困難,千噸級別作業也有困難。這對救援工作來說也是不利因素   王曉鵬分析,有利因素來說,只能說是疑似海域位置不太偏,距離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直線距離不遠,可以有周邊國家率先派船搜救。據了解,馬來西亞已經派出海軍以及空中力量到附近海域先期救援。“我們要搶時間,72小時是黃金時間。”   6 事故發生後如何展開調查?   事故發生國為調查主力   一位資深機長表示,客機事故發生,通常是六七個因素,多的可能是十幾個因素串起來最後造成的,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小環節被阻斷,事故就不會發生了。   這位機長表示,按照國際民航慣例,事故失事所在地國家將成為調查主力,其將撰寫主要的調查報告。航空器所屬國家(馬來西亞)可以協助參與調查,其如果不同意調查報告,也可以自己獨立做一個調查,但僅作為事故發生國報告的附件進行參考。此外,航空器的制造者也需派代表專家協助調查。   此次航班上大部分為中國乘客,中國民航局可以組成專家組作為觀察員,但並不參與事故調查。同樣,對於搜救而言,也以事故發生地所在國為主,但其可以邀請他國如新加坡等參與共同救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22

【小敗局】猜得到開始猜不到結局,一個港人的十年創業路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7/59612.html

我是陳君,在國內創業十多年的香港人,2000年創辦了國內第一家Flash動畫公司—— ShowGood;2005年由於種種原因我離開了,現在創建了奇寶。從ShowGood到奇寶,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希望能給現在和我一樣走在創業路上的夥伴一些啟發,也希望奇寶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

一、相信互聯網會改變世界——ShowGood.Com

1996年,我在朋友家第一次接觸網絡,當時我就覺得這個神奇的東西能改變世界,我很希望自己能投身到網絡中去,成為用它改變世界的一份子。

1999年,網絡經濟席捲全球,其中一家美國藍山電子賀卡公司非常火爆,在他們的網站上,用戶可以互相發送設計精美的電子賀卡。這種互動的形式使得信息一傳十、十傳百,全球性的傳播,絕對是病毒式的,快速而猛烈。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在電子賀卡中設計一系列人物造型被大量的發送,從而吸引到足夠的眼球來聚集一定的知名度,就像迪士尼裡的動畫人物一樣,形成一個品牌,這樣的商業前景無疑是巨大的。

所以在2000年的時候,我來到廣州成立了一家做電子賀卡的網絡公司,希望有一天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米老鼠」。

二、《大話三國》的火爆——從網絡公司變成動畫公司

在開發一系列電子賀卡的過程中我就在思考:塑造怎樣的形象能更加受到大眾的歡迎?我在很多的想法中選出了四個主題,包括了我哥哥提議的Q版三國主題,然後找來了不同的人分別開發。當時有一批廣州美院的學生在幫我們製作電子賀卡,我就挑選了其中一個學生負責三國這個主題。在開發的過程中,我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改變升級,慢慢地開發的內容超過了一個電子賀卡能承載的範圍,不知不覺的形成了超過一分鐘的網絡動畫片。

完成後的作品就發佈在公司的網站上,反饋信息很快來了,最受歡迎的是三國系列,考慮到當時資源的不足,我就停掉了其他三個系列的內容開發,全力開發三國系列。

經過2000年到2003年這三年多時間沒日沒夜的開發,過百人對這個項目做出了不同的貢獻,使得《大話三國》系列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甚至有很多國外網友都非常喜歡我們的作品,延伸開發出來的作品包括MV、《小兵的故事》、《三國外傳》等等,產品有公仔、圖書、DVD和授權開發的網絡遊戲等,網易曾經提供數據:《大話三國》單一的作品月瀏覽量超過1.6個億。另外,漫畫出版第一本就熱賣十萬多冊,動畫片更是有很多的電視台爭相盜播,ShowGood也從一家原意只是發行電子賀卡的網絡公司搖身變成了原創動畫公司。

三、再次嘗試——網絡電視台(SGTV)

2001年,伴隨著《大話三國》的流行,我更相信網絡經濟的潛能是巨大的,在對網絡自由傳播的力量和傳播速度進一步思考之後,我產生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SGTV。

SGTV就是搭建一個自己的內容發佈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給我們的會員提供自主開發的原創精品內容以及優質的服務。而我們則通過收取廣告費和一定的會員費來支撐這個平台更好的運轉。網絡的世界是自由的,所以,大家可以隨時觀看,不受時間限制,從而產生足夠的眼球經濟,這就是SGTV最大的價值所在。(這個商業模式和現在國內的樂視TV以及國外的Netflix推出的會員付費觀看頻道的是一樣的。)

但這個想法在當時來說太超前,參與公司日常運作的人和投資方沒有一個人能理解。曾經有一個投資人當場反駁我:「你知道搭建一個電視台需要多少錢嗎?」然後他就直接走掉了。很無奈也很可惜,像現在的樂視TV以及Netflix的股票已經達到幾百億,SGTV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如果當時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以及團隊的共同努力的話,我想現在大家的回報都是很可觀的。

不管其他人怎樣想,我還是繼續堅持。在2002年的時候,為了能夠推出SGTV,我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組來開發專門的收費內容,就這樣,《小兵的故事》系列動畫誕生了。

經過辛苦的籌備,到了2003年,我們終於搭建了一個短信付費觀看平台(當時還沒有支付寶、小額付費等網上支付渠道),《小兵的故事》第一個月的收入兩千多,第二個月三萬多,到第三個月就已經達到九萬了。但是,就在這個平台剛盈利的時候,政府碰巧在這個時候發佈了一個紅頭文件:所有的SP公司不可以做代收費業務。在當時申請一個全網SP牌照需要一千萬的註冊資本,國內的牌照申請也不對香港人開放,所以沒辦法繼續做了。

當然,作為一家內容公司,我們還可以通過電視台、音響和圖書出版這些傳統途徑去發佈動畫內容,但總是年頭賺年底虧,因為和我們合作的出版發行公司總是在簽訂一份正規的合同、付過一兩次版權費之後,就名正言順的盜版了。最後其他的股東也對國內的政策和商業環境失去了信心,沒有了再投入的意願。我一直苦苦撐過了2004年。到了2005年,經過好幾次融資之後,我已經失去了控股權,對公司的日常運營也沒有了話語權,加上和其他股東經營理念的分歧,我選擇了離開。

四、總結與反思

第一,偏離初心。

其實ShowGood的願景是一家網絡科技公司,而《大話三國》的成功使我在運營的過程中太偏向於內容開發而忽略了網絡平台的經營,在SGTV這方面沒有足夠的投入。

第二,對內地員工心思的不理解。

剛回國的那幾年,我不太能理解國內員工的思想價值觀和思考問題的邏輯,絕大部分的員工不明白期權、股票對他們的意義,都只是抱著打工的心態,更不相信網絡經濟,反而是我說得越多他們越覺得我在騙人,如果當時我能找到一群願意和我共同奮鬥的人的話……俱往矣!(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在十多年後的今天,土豆網創始人王微先生在北京新創辦的追光動畫公司裡,也遇到了同樣心態的動漫員工。)

第三,管理團隊缺失。

我本身讀的是市場營銷,對美術製作和網絡技術這些方面並不瞭解,當時也沒有找到認同我的理念並且具備專業能力的人一起來經營公司,所以在這些方面管理起來很辛苦,也吃了很多的虧。

第四,資本運營。

2000年3月份,網絡經濟泡沫爆破,全世界的網絡公司基本上都融不到資,在那個階段我非常艱難的找到了一些小的天使投資人,大的投資公司那幾年基本退出了市場,而且我接觸的投資人都在香港廣州那邊,而當時絕大部分香港的投資人不願意「投資」互聯網公司,只願意做傳統的「買賣」,所以很難有資本來落實這件事。

第五,政策和商業環境的侷限。

像上文的關於SP公司代收費的紅頭文件、國內盜版猖獗等等,這些我沒有辦法改變。

最後,在這些內因和外力的影響下,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必然的。不過幸運的是,我做出了《大話三國》這個受到大家喜愛的動漫品牌,這也證明了我對網絡科技大方向的把握是正確的。

五、新的起點——奇寶控股有限公司

在2007年iPhone推出的時候,我隱約嗅到這個平台或許能實現SGTV。直到2009年iPad推出的時候,就選擇了去做幼教的內容發佈在iOS這個平台上,然後一步步地做幼教版SGTV。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在iOS這個平台上展現不了我所有的想法,很多功能我們無法實現,其次是我們在提供應用的時候大部分家長不願意去付費下載,甚至會選擇盜版。

2010年我決定在安卓的平台上做幼教SGTV。同時,我想加入新元素——硬件銷售(平板電腦)

為什麼要加入硬件銷售?

第一,伴隨著iPad的流行,我想在未來平板電腦的市場中它發展的方嚮應該會有細分,會出現不同功能、不同目的的平板,那其中一個一定會是幼教。

第二,國內的消費習慣上,大部分的消費者不太願意為應用付費,但他們會為一個硬件買單,如果我們把自己開發的內容打包在自己的硬件中,再加上互聯網的增值服務來提供給大家,這種「互聯網+內容+硬件+服務」的捆綁銷售更容易打開國內的消費市場。

第三,更幸運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小米誕生了,它的成功幫我證明了「互聯網+內容+硬件+服務」這種商業模式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成為了我說服投資人和團隊的有力武器。

在這個項目運作的過程中,不管是在投資人還是團隊方面,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和以前相同的問題,不過這一次我沒有妥協。

在團隊方面,發現有和我理念不同無法談得來的人,我會請他離開,一個團隊的理念必須保持一致,之後,才是共同的努力奮鬥。

在資本運營方面,我碰到了很多不同風格的投資人,香港投資人大部分看上了一個項目就想要控股,一些國內的投資人對起步階段創業團隊的要求很多。

但怎樣也好,我只選擇那些願意放手讓我去運作的投資人,他們只會在我有需要的時候給我提供幫助,基本不參與公司的日常運作,這一次我寧願拿少一點的錢也要把控整個公司發展的權利。

直到現在,產品改了好幾個版本之後,馬上就要面臨市場的審核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