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失蹤」九天普京見外賓報道突撤

1 : GS(14)@2015-03-17 02:07:58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報道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接見外賓的消息後,前天又突然撤回消息,令「失蹤」九天的普京行蹤變得更撲朔迷離。普京本月五日接見到訪的意大利總理倫齊後就沒有公開露面,外界翹首以待他今日在聖彼得堡接見到訪的吉爾吉斯總統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國營電視台Rossiya24偏偏在上周五晚突然報道,兩人已經會面消息,但又隨即以報道有誤為由撤回報道。堂堂一國總統失蹤多日,外界盛傳普京命危、死亡甚至成為宮廷政變中的犧牲品,克里姆林宮逐一駁斥。瑞士小報《Bilk》報道,普京失蹤是為了陪伴緋聞女友、奧運韻律操金牌得主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到瑞士盧加諾私人診所產女。但另有報道卻指,卡巴耶娃早在兩星期前分娩,和普京失蹤日期並不脗合。英國《星期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6/190777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82

普京失蹤十日終現身「沒謠言生活會沉悶」

1 : GS(14)@2015-03-18 02:13:03





神隱十天的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昨天終公開露面接見外賓,用行動來為近日盛傳他病死或被推翻的傳言闢謠。


普京昨天在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康斯坦丁諾夫宮接見到訪的吉爾吉斯總統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時,臉色略顯蒼白,但以輕鬆心情對記者說:「沒有謠言,生活會變得沉悶。」政府發言人說普京健康很好,跟人握手的力度足以揑斷人的手,普京昨天還親自駕車載阿坦巴耶夫瀏覽康斯坦丁諾夫宮十五分鐘,並以挖苦的口吻說:「相信所有人現在見到一個剛從瑞士侍產回來、又被將領擒住的癱瘓總統吧!」普京自本月五日跟意大利總理倫齊會晤後,不但沒公開露面,又取消上周五出訪哈薩克,引發謠言滿天飛,由放侍產假、爆政變被攆下台、整容、病倒到死了都有。


■普京(右)「失蹤」十日後,昨在聖彼得堡會見吉爾吉斯總統阿坦巴耶夫,並澄清有關他健康的報道「純屬謠言」。

下令北方艦隊出動 回應北約演習


在普京再度現身前幾小時,他下令北方艦隊出動五十六艘軍艦、戰機和三萬八千士兵,在北冰洋演習至周六,保持全面作戰準備。這顯然是對北約在波羅的海和黑海演習作出回應。普京不但以演習來強硬回應西方在兩大海域針對俄軍的行動,還在前天在國營電視台播放長達三小時的足本紀錄片《回家去》(Homeward Bound)中親述,在去年吞併克里米亞前,他如何指揮行動以「拯救」克里米亞這片歷史疆土,甚至不惜「考慮下令核武部隊進入戒備狀態」。去年二月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民眾推翻,逃離基輔,向普京求救,迫使他出手救人,下令在克里米亞做秘密民調,得知七成半人支持「回歸俄羅斯」後,派特種部隊入克里米亞,另部署反艦導彈牽制在黑海的美軍軍艦。他不確定西方會否介入,但準備好面對「最糟事態發展」,甚至準備讓核武部隊進入戒備。對於外國最終沒介入,普京指,當其時有多位外國領袖致電給他,但他表明克里米亞是俄羅斯「歷史疆土,住有俄羅斯人,他們陷險境,我們不能遺棄他們。我認為這就是沒人發起世界大戰的原因」。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7/190788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41

普京爆美國支援俄國分離勢力

1 : GS(14)@2015-04-29 02:30:41

今年是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上台15周年,國營電台前日播放普京上台周年紀錄片,普京大爆美國在2000年協助北高加索區的分離主義分子,致力削弱俄羅斯,好讓俄國向西方搖尾乞憐。該齣名為《總統》的紀錄片,大談「普京時代」的成就與挑戰。普京在受訪時大翻美國舊賬,指在2000年,俄羅斯情報人員成功截取阿塞拜疆分離分子跟美國情報人員的對話,證明美國支持北高加索分離分子,並向他們提供運輸工具。普京其後向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大興問罪之師,喬治布殊承諾會教訓涉事的美方情報人員,但美國情報機關後來回覆,堅稱和俄方境內反對勢力接觸是美方的權利,美國過去、現在及未來均會如此。他批評,西方情報機構往往認為,俄羅斯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朋友,只要跟俄國地緣政治的敵人合作,就可以令美國得益。



入侵克里米亞糾正歷史錯誤


普京表示,俄羅斯跟車臣爆發第二次戰爭時,許多西方領導人均向他表示,不介意俄羅斯瓦解,問題是何時發生及有何後果。普京認為,只有俄羅斯跪下時,西方才會對俄羅斯友好,「我們又窮又可憐,向西方搖尾乞憐,那些所謂的統治階層、政治及經濟精英才會喜歡我們」,但每當俄羅斯變得強大,西方就會懲罰俄羅斯。普京在談到去年下令入侵烏克蘭克里米亞,是糾正1954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半島轉移給烏克蘭所犯的歷史錯誤,因此不會感到絲毫悔意,「我們捍衞我們的權益時,我們一定會幹到底」。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8/19128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24

普京背後亂噴香檳邊個咁唔識死?

1 : GS(14)@2015-10-14 02:54:10

周日舉行的一級方程式俄羅斯站賽事,綽號「黑帝」的英國車手咸姆頓贏得冠軍。賽後由俄羅斯總統普京頒獎。咸姆頓開香檳慶祝時,香檳疑似濺到普京。事後,有網民語帶諷刺地表示,咸姆頓冒犯了普京,擔心他的人身安全。有人留言說:「普京已將咸姆頓的住址交給其政治異見者殺戮隊。」另一人問:「咸姆頓何時會被發現死於浴缸中?」咸姆頓以香檳噴人已有前科。今年4月他贏得中國站冠軍後,在頒獎台上以香檳猛噴禮儀小姐,結果受到網民猛烈抨擊,指他對女性毫不尊重,有欠風度。英國《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3/193313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43

英公佈利特維年科死因報告︰普京或授權殺叛諜

1 : GS(14)@2016-01-22 16:08:02

俄羅斯叛諜利特維年科在倫敦離奇被毒殺案,英國死因庭經過一年研訊,昨日公佈326頁的調查報告,點名指俄羅斯總統普京「有可能授權」用高放射性物質殺害利特維年科。英國首相府指報告令人極不安,政府召俄駐英大使表達不滿。



■普京


撰寫死因報告的法官歐文指利特維年科「被認定出賣了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因此,俄國國內的機構和人員極有動機對付利特維年科,包括殺死他」。歐文直言:「FSB殺死利特維年科的行動,有可能獲(原局長)帕特魯舍夫及總統普京授權。」2006年11月,利特維年科在倫敦千禧酒店跟俄羅斯兩名前特工科夫通及盧戈沃伊茶敍,不久出現不適嘔吐,送院後證實中了「釙-210」毒,歐文在報告稱:「科夫通及盧戈沃伊把釙-210放入松樹吧的茶壺內……我深信他們是有預謀向利特維年科下毒。」英國曾經嘗試引渡二人受查,但遭俄拒絕。利特維年科因揭發普京企圖暗殺俄國富豪別列佐夫斯基,2000年叛逃英國獲政治庇護,其後專門揭露俄國政治黑幕。利特維年科於中毒三周後去世,死前曾在病床上點名指普京要殺死他。利特維年科的遺孀歡迎死因報告還丈夫公道,促請英國制裁俄羅斯,並向普京發入境禁令。



英召俄大使表不滿

內政大臣文翠珊向國會表示,政府傳召俄駐英大使表示不滿,又指會凍結科夫通和盧戈沃伊的資產。俄國外交部駁斥死因報告有「預設立場」,聆訊過程「極不透明」,「純粹將一宗刑事案件政治化」,將進一步打擊緊張的俄英關係。盧戈沃伊就批評報告對他的指控「荒謬」。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死因研訊報告要點】

‧ 肯定俄國兩名前特工於2006年11月1日在茶壺內放釙-210毒殺利特維年科‧ 案中所涉釙-210由核反應堆生產,顯示國家機構所為‧ 毒殺行動有可能獲FSB原局長帕特魯舍夫和總統普京授權‧ 因為利特維年科離開俄羅斯前後的活動,令普京政府,包括普京本人,有動機對付他,包括殺死他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2/194620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85

被殺俄叛諜 曾稱擁普京孌童片

1 : GS(14)@2016-01-23 19:26:22

■利特維年科指,這張普京吻男童腹部的照片,可證明普京孌童。資料圖片


十年前在英國遭毒殺的俄羅斯叛諜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或因生前曾指俄羅斯總統普京孌童而招致殺身之禍。利特維年科曾撰文稱普京有孌童癖,更指普京在克里姆林宮附近親吻一名年幼男童腹部的照片就是證據。他於2006年7月在車臣官方通訊社的網站描述事件:「他跪下來,掀起男童的T恤後,親吻他的肚子,無人能理解這位俄羅斯總統為何要如此奇怪地對待陌生男童。」利特維年科更稱有影片記錄普京狎玩男童。負責利特維年科死因研訊的英國法官前日在報告中指,普京「有可能授權」殺害對他作出「嚴重人身攻擊」的利特維年科。英國首相卡梅倫亦指報告揭示了駭人驚聞,但承認要在敍利亞問題上與俄羅斯保持關係。俄羅斯就回應指研訊結果是「英式幽默」。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3/194637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65

普京長女照片首曝光

1 : GS(14)@2016-02-08 03:00:04

■普京與前妻柳德米拉育有兩女。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家庭生活諱莫如深,當地《新時代》雜誌最近刊登一輯聲稱是他30歲長女瑪麗亞(Maria)首度曝光的照片,指她與荷蘭籍丈夫育有一女,讓普京榮升外祖父。在一幅聲稱在2008年化妝舞會拍攝的照片中,瑪麗亞身穿一襲19世紀歐式連身裙,俏臉酷似普京及他的前妻柳德米拉。另一幅是她與女友人的合照。報道又指她的朋友中包括來自倫敦的男同性戀健身教練,以及女同性戀藝術家。



嫁荷蘭商人育有一女

報道稱瑪麗亞生活奢華,住在莫斯科守衞森嚴、可眺望美國駐俄大使館的豪宅,曾與朋友坐豪華郵輪暢遊摩納哥蒙地卡羅、意大利、法國及西班牙,又到過東京穿起和服學習日本舞蹈。雜誌指她現正在莫斯科大學修讀醫學博士學位,研究侏儒症,並已嫁予荷蘭商人法森(Jorrit Faassen)及育有一女。克里姆林宮未有否認有關報道。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5/194802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97

普京利用教宗打破國際孤立

1 : GS(14)@2016-02-15 02:19:30

【政治目的】今次歷史性會面,表面是教宗方濟各追求大公合一的外交勝利,但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圖)跟與他關係密切的東正教宗主教基利爾,利用教宗提升民望,可能才是真正贏家。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東正教會致力擔當團結俄羅斯斯拉夫裔的角色,而自基利爾2009年接任宗主教,教會與聯邦政府過從甚密,影響力越來越大。由火箭發射到戰機出征,都可見到東正教教士祝福的畫面;政府既提供資金進行可促進愛國主義的神學研究,又於2013年立例禁止侮辱宗教信仰。分析相信,克里姆林宮是想借助保守教會勢力對抗西方「自由化」。隨着東正教勢力日增,傳統跟教會關係密切的哥薩克民兵也在俄國復興,對內打壓反普京異見人士,對外參與烏克蘭東部的分離戰事。基利爾亦有用行動回報政府,包括公開支持俄軍「保護敍利亞人」的軍事行動,甚至形容普京領導為「上帝神蹟」。然而,俄羅斯極需教宗打破因入侵烏克蘭和吞併克里米亞後的國際孤立,而兩名教會領袖今次的聯合聲明,正好給普京提供出兵敍利亞理據。基里爾亦可因今次會面,趕及在6月的東正教大會之前提升聲望。英國廣播公司



曾擦鞋賺錢 富商為教宗再擦鞋

【花絮】美國一間電視台的墨西哥裔創辦人迪亞斯(Noel Diaz),在教宗乘機前往古巴時為他擦鞋,藉此向貧民致敬。他向教宗講述童年家貧,曾為購買初領聖體時穿的衣服,在街頭幫客人擦鞋五日賺錢。路透社



「中俄在心」方濟各盼親訪兩國


【花絮】教宗前往古巴途中,與機上傳媒打招呼,被問到跟俄羅斯東正教宗主教在古巴歷史性會面後會否親訪俄羅斯。對此他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就在這裏」,然後指向心臟,再次表明訪問該兩國的意向。美聯社



仲裁法院准俄教堂祈禱抵債

【花絮】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市一間東正教堂,因安裝暖氣拖欠48.5萬盧布(約4.8萬港元)。仲裁法院批准教堂支付少於應付費用一半的款項,但要為承辦商職員的健康及事事順利祈禱,以抵銷其餘欠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4/194905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876

俄能源部長引述普京﹕15產油國初步同意凍產

1 : GS(14)@2016-03-04 23:26:37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3/news/ec_ecm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38

扶穩巴沙爾政權普京退回幕後

1 : GS(14)@2016-03-16 14:20:48

【拆局】出名難以捉摸的俄羅斯普京再玩「驚喜」,以「任務完成」為由宣佈從敍利亞撤軍,西方國家和敍利亞反對派無不感到意外。普京選擇在和談甫開始時出手,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由於「伊斯蘭國」(IS)仍然在敍利亞東部和北部肆虐,如今俄羅斯宣稱「任務完成」,無異側面承認打垮IS從來不是其主要目標。


■敍利亞中部城鎮霍姆斯飽受戰火摧殘。美聯社

減省大筆軍事開支

相反,透過今次軍事行動,普京成功將俄羅斯以強國姿態重返國際政治舞台中央、原則上阻止了外國勢力將巴沙爾政權拉下台、擴大俄方在敍利亞的影響力、在敍戰場擊倒聖戰分子,以及增加了的巴沙爾的實力。因此普京突然撤軍,或可解讀成普京已對巴沙爾政權穩定充滿信心,他毋須再站得那麼前,可以返回幕後指揮。然而同時不能排除,這一招只不過是普京迫不得已、以退為進之舉。在這次軍事行動,俄軍展示了先進的武器和軍隊的良好狀態,但據報俄軍的空襲每日花費300萬美元(2,340萬港元)。在1980年代曠日持久的阿富汗戰爭陰影,加上俄羅斯受油價大跌拖累、經濟陷入困境下,普京或希望藉着宣佈勝利撤軍,省回一大筆軍事開支。而正值敍利亞和談本周在日內瓦展開,普京亦有可能欲透過撤軍向敍利亞施壓。近日俄敍兩國政府就和談明顯出現意見分歧。俄方與美國一直推動談判,但敍方態度強硬。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敍利亞問題學者泰布勒(Andrew J. Tabler)說,「我很懷疑莫斯科會真的跟阿薩德(巴沙爾)決裂」,反而相信俄方意圖將軍事重責放回敍利亞身上,好令巴沙爾軟化立場。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6/19531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