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6日,巴西聯邦最高法院宣布一項裁決,批準檢察機關對前總統盧拉等66名政界和企業界人士涉嫌巴西石油公司(簡稱巴油)腐敗案進行正式調查。
值得註意的是,不到一年時間里,從盧拉、羅塞夫到現總統特梅爾,巴西接連有三位“總統”被查,其中兩位被查的原因都與巴油腐敗案相關。
盧拉涉腐案攪動巴西政壇
據新華社報道,巴西聯邦最高法院這項裁決是應聯邦總檢察長雅諾特的請求做出的。涉案者均為現任或前國會議員、前政府部長和前國企高管。
聯邦最高法院指出,涉案者不僅個人涉嫌收受賄賂,他們還以政黨為單位組成不同犯罪集團,將貪腐贓款用作給各自政黨的政治獻金。調查將按涉案者所屬不同政黨分為四個不同單元進行。
9月20日,負責調查巴油腐敗案的聯邦法官塞爾吉奧·莫羅宣布接受檢察機關對盧拉涉嫌貪腐和洗錢的指控,盧拉正式成為巴油案的嫌疑人,盧拉還在另一宗訴訟案中被指控“阻礙司法調查”。
盧拉於2003-2010年擔任巴西總統
盧拉2003-2010年擔任第40任巴西總統,他是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同時也是巴西歷史上第二位通過直接選舉獲得連任的總統。
有當地輿論認為,此次反腐行動中,多個政黨和眾多政要受到司法調查,巴西政壇或將受到沖擊。
羅塞夫被罷免 曾是巴西首位女總統
當地時間8月31日中午,巴西參議院最終表決通過總統彈劾案,羅塞夫被罷免總統職務。
羅塞夫2010年作為勞工黨總統候選人參加大選並獲勝,2011年1月就職,是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羅塞夫在2014年大選中獲勝成功連任總統。
巴西參議院當天還對剝奪羅塞夫政治權利進行投票,結果為42票贊成、36票反對、3票棄權,由於沒有達到所需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支持,羅塞夫的政治權利得以保留。
巴西憲法規定,總統因彈劾被罷免後,將同時被剝奪政治權利8年。如果被剝奪政治權利,羅塞夫將在8年內不得擔任公職。但應羅塞夫所屬的勞工黨要求,主持彈劾案的聯邦最高法院決定對是否剝奪羅塞夫的政治權利單獨進行投票。
已被停職的巴西總統羅塞夫在參議院辯護(圖:新華社)
對羅塞夫的彈劾報告指控政府財政存在違法行為,作為政府首腦的羅塞夫犯下“瀆職罪”。
總統彈劾案最後階段審理始於8月25日。在巴西聯邦最高法院主持下,控辯雙方在巴西參議院發言並出示證據。羅塞夫8月29日在參議院為自己進行辯護,並要求參議院廢止彈劾案。
今年4月17日,巴西眾議院以多數票通過了對羅塞夫總統的彈劾案。5月12日,巴西參議院全體會議在首輪投票中通過對羅塞夫總統彈劾案,羅塞夫隨即被強制暫時停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8月10日,參議院在第二輪投票中再次通過了彈劾案。
轉正不到1個月 新總統特梅爾也因巴油腐敗案被查
特梅爾自今年4月12日起,接替巴西總統羅塞夫就任代總統。8月31日,巴西參議院最終表決通過總統彈劾案,羅塞夫總統被罷免職務,代總統特梅爾正式轉為總統。
轉正不到一個月,巴西最高法院9月23日批準對特梅爾涉嫌違法收受競選資金一事進行初步調查。
巴西新總統特梅爾
巴西最高法院今年6月公開一份涉及認罪協議的證詞,指認特梅爾在2012年使用巴西石油公司向承包商收取的回扣,資助他所在巴西民主運動黨的候選人競選聖保羅市市長。
這份證詞源自巴西石油公司一家子公司的前總裁塞爾吉奧·馬沙多。他在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中受到調查,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並提供證詞證物。特梅爾堅決否認有違法行為。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9月26日報道,根據馬沙多所述,在2012年他擔任巴西石油運輸公司總裁期間,曾在首都巴西利亞的一座空軍基地與時任副總統特梅爾有過一次會面。特梅爾要求馬沙多提供大約150萬雷亞爾,也就是約300萬人民幣左右的資金,幫助當時正在競選聖保羅市市長的巴西民主運動黨候選人加布里埃爾·沙利塔。
不僅如此,馬沙多還聲稱,通過工程回扣的方式,大約有1億雷亞爾(約合2億人民幣)的“黑錢”被裝進了特梅爾所在的民主運動黨的口袋中。
檢方將基於初步調查結果決定,是否對特梅爾等人啟動正式調查。
據美國民調數據顯示,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頓10月9日舉行了第二輪電視辯論後,特朗普失掉了俄亥俄州的選票,而該州在傳統上被視為總統競選中關鍵的一個州。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美國“公共政策調查”(Public Policy Polling)的數據顯示,在希拉里與特朗普的第二輪辯論前夕,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3%,希拉里的支持者占44%。根據YouGov公司的數據,選票的差距更小,特朗普41.1%,希拉里41.3%。
而在辯論結束後,根據YouGov的民調,支持特朗普的人占45.2%,希拉里的支持率已經達到 47.4%。據CBS消息,相對特朗普42%的支持率,俄亥俄州46%的人支持希拉里。
特朗普與希拉里在二輪辯論現場(來源:路透社)
美國選舉人團由538人組成,俄亥俄州是選民人數最多的州之一,有18張選舉人票。為在選舉中取勝,候選人應獲得不少於270張選舉人票。截至目前,願意將選票投給希拉里的有356人,而願意投給特朗普的僅有182人。
據悉,美國已形成傳統,在俄亥俄州取勝的候選人,一定會成為總統。自1944年來,俄亥俄州幾乎總能準確地選出能夠取勝的候選人。唯一的例外是1960年的競選 活動,當年在俄亥俄州輸給共和黨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的民主黨人約翰·肯尼迪,當選美國總統。
特朗普與希拉里的第三輪,也是最後一輪電視辯論定於10月19日。總統選舉將在11月8日舉行。
參加競選的美國政客們在公開場合抱親小嬰兒,一般都會受到媒體和公眾的熱烈歡迎和追捧,直到親小嬰兒的是特朗普。
在本周一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次競選活動上,正在發表演講的特朗普在現場支持者中發現了一個2~3歲的小男孩後,讓特勤人員把他抱上了演講臺。這位小男孩穿著和特朗普一樣的深色西裝,也系著特朗普的標誌性紅色領帶。在認可小男孩就是他的翻版後,特朗普還表示,雖然是模仿他,但這位男孩顯然長得太漂亮。
當時,抱著小男孩的特朗普親了親他之後問,是想留在演講臺還是回到父母身邊,小男孩對著麥克風說:特朗普(Trump)。
在全場的一片歡呼中,特朗普還是將小男孩送到臺下。
這是美國政治競選活動中經常會出現的溫情一刻,但特朗普的舉動卻沒能贏得掌聲,反而被媒體翻出舊賬:之前還在競選活動中把一個哭了的小嬰兒和他的母親趕出現場,這次難道想利用假裝表現出來的愛心,拯救自己的民調和黨內外腹背受敵的困境嗎?
美國政客親嬰兒的歷史淵源
嬰兒們不會投票,甚至嬰兒的母親們在19世紀20年代之前也無法參加投票,為什麽參加競選的政客們卻總是希望得到他們的喜愛和認可呢?
美國政治學者稱,政客們,特別是參加競選的總統候選人,希望在選民心中塑造一個多面的形象,他既是一位強硬能幹的領導者,也是一位心中有著柔軟部分的普通人。
“盡管這聽起來非常可笑,我們心中的完美候選人是一個能夠把敵人打倒的強者,同時也是一個能抱著嬰兒微笑的紳士。”阿拉巴馬大學政治系教授鮑爾(Nichole Bauer)說。
正因為如此,美國總統親嬰兒的歷史由來已久,並且一直流傳到今天。
歷史記錄顯示,首個和小嬰兒互動的美國總統是1833年的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他當時在新澤西州訪問。當他在活動中停下來和一位母親以及她懷里的嬰兒打招呼的時候,這位母親突然將她的孩子放到傑克遜的懷里。“這是一個多麽漂亮的美國孩子。”傑克遜總統說著把這個孩子遞給了站在他身邊的戰爭大臣伊頓(John Eaton)。“親他。”傑克遜總統說,“伊頓,親他。”
帶著略顯尷尬的笑容,伊頓低下頭做出了親嬰兒的動作。
當時的說法是,作為傑克遜總統內閣最重要成員之一的伊頓親了這個嬰兒,也就間接代表了傑克遜總統吧。
不愛親也得親
一個有說服力的說法顯示,桑德斯之所以在民主黨提名大戰中輸給希拉里,是因為他從不擁抱和親吻嬰兒。
媒體和民眾不止一次指出,桑德斯在競選的過程中從來不和選民以及他們的家庭進行任何個人化的溝通和互動,甚至連“握手”都覺得多余。“他總是讓你覺得,除非你想和他說的是非常嚴肅和重要的話題,否則你就是浪費他的時間。”一位此前的桑德斯支持者、後來轉而支持希拉里的選民在同桑德斯的競選互動後表示,“我本想告訴他我們有多麽愛他,他卻連這個時間都不給我。”
所以,過來人的美國總統就會告訴你,盡管我不愛親小嬰兒,但為了競選也得硬上了。
“我不會戴可笑的帽子,或者親吻一位女性或者嬰兒,因為這會讓我看起來像一個混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表示。但是,後來幾乎每家媒體都拍到了那張尼克松抱著一位小女孩滿臉微笑的照片。
政客的真實想法
互聯網時代和社交媒體的繁榮,幾乎偷走了政治候選人控制自己公眾形象的能力。“我們從前是從一(媒體)到百萬(民眾)的傳播方式,現在是從百萬(民眾)到百萬(民眾)的傳播方式。”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主任盧貝爾(Mark Lubell)說。
所以,同19世紀開始政治候選人的肖像和照片還只是出現在嚴肅的競選海報和印刷媒體中相比,社交媒體的興盛也讓政治候選人意識到,光有繃著臉表現自己出色領導能力的照片的時代早已過去,很多時候同選民溝通、握個手和拍張自拍照比什麽都重要。
所以,“親”與“被親”之間,孩子“被親”的父母所看不到的可能是,在政客們每張充滿愛心的笑臉背後,很有可能他們想的卻是:我能不能借用你可愛的孩子拍一張幸福感爆棚的自拍?這絕對可以幫助我去勸說那些還沒拿定主意的選民,讓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倍有親和力和可以信任的人。
而那些父母們很有可能想的卻是:這是幹什麽?先不說你握過多少個人的手帶了多少細菌不說,因為你是名人我又不好拒絕,而且,我也確實想告訴別人你親過我的孩子。所以接著,親完孩子趕緊還我,當然,我也要拍張照片好給別人看。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宣布: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將於10月18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杜特爾特
外交部發言人昨日表示,中方已多次對杜特爾特總統的訪華意願表示歡迎,期待他早日成行。雙方正就此保持密切溝通。“我們贊賞杜特爾特總統對中菲關系的重視,也相信兩國間的高層交往有助於促進兩國友好合作和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
據悉,這將是杜特爾特就任3個多月來首次訪華,中國將是除東盟成員國之外,杜特爾特總統訪問的首個國家。
美媒10月12日報道稱,將有250名菲律賓商界領袖隨同杜特爾特訪問北京,開啟中菲關系的破冰之旅。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13日報道,土耳其總理比納利•耶伊爾德勒姆發出的信號表明,土耳其現任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將推進修改憲法和加強其本人權力的計劃。
耶伊爾德勒姆表示,一個強大的總統制對於穩定至關重要。
“土耳其必須給予事實上的現狀一個法律地位,”耶伊爾德勒姆12日表示,“我們將立即朝著這個方向采取行動,然後讓議會或者人民來決定。”
耶伊爾德勒姆的言論為公投鋪平了道路,這樣的公投可能擴大數百萬埃爾多安的支持者和他的反對者之間的裂痕。
在土耳其7月份的一次未遂政變導致270人死亡後,土耳其的西方盟友和外國投資者表示,他們日益因一個重要北約成員國和新興經濟體的制衡制度受到侵蝕而恐慌。
土耳其現任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自2003年以來一直主宰土耳其政治舞臺的埃爾多安長期且明確地表示,他希望將該國從議會制轉為總統制。埃爾多安共同創立的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青睞美國式的由總統掛帥的行政當局,這樣的體制將為強勢決策打開大門,避免回到過去幾十年動蕩的聯合執政的政治。
此前引入總統制的嘗試因為反對黨和公眾的敵意而受阻。該計劃是2015年6月正義與發展黨競選綱領的核心,曾被認為是該黨意外地未能贏得絕對多數席位的原因,那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正義與發展黨在5個月後的提前選舉中重新取得多數席位,但並未贏得修憲所需要的三分之二的議會席位。
然而,如果再多14個席位,該黨掌握的席位就將超過舉行公投所需要的330個席位。
1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就菲美和中菲的關系表示,中方始終本著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精神與各國發展關系,不針對、不排斥也不影響彼此同其他國家發展正常的雙邊關系,開展正常的合作。中方願看到有關國家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正常關系和開展合作。
有記者提問,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於下周訪華。從最近杜特爾特總統的言論來看,他已經將外交重心從美菲傳統同盟關系轉向中菲友好關系。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是否認為菲律賓總統在疏遠美國、親近中國?你能否證實他在訪華期間將在北京大學接受一個榮譽學位?
耿爽說:“最近我已經多次就中菲關系包括杜特爾特總統訪華發表了看法。”
他就記者提到的關於菲美和中菲的關系表示,中方始終本著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精神與各國發展關系,不針對、不排斥也不影響彼此同其他國家發展正常的雙邊關系,開展正常的合作。我們願看到有關國家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正常關系和開展合作。
耿爽還說,至於中菲關系,我已經說過多次。菲律賓是中國的傳統友好鄰邦,兩國人民友誼源遠流長。中菲友好既是兩國民心所向,也是兩國和地區發展大勢所趨。中方重視發展對菲關系,願同菲方一道,推動中菲關系重回正軌,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至於杜特爾特總統的訪華安排,雙方正在保持密切的溝通。”耿爽補充道。
另外,記者提問稱,據報道,13日,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就中菲關系在媒體上刊文稱,重建兩國間過去曾擁有的長期、互利雙邊關系是當務之急,菲中雙方有充足動力推動對話取得進展;雙方應加強在漁業、打擊販毒、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應承諾避免任何形式的沖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回答,中方註意到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先生的有關文章,對其中關於發展中菲關系的有益建議表示歡迎。中方期待與菲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系重回正軌,持續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不斷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14日據新華社消息,巴西第十聯邦法庭法官奧利韋拉13日宣布,決定對前總統盧拉涉嫌安哥拉工程腐敗案展開刑事調查。至此,盧拉已在三個案件中成為司法機關調查的嫌疑人。
本月10日,巴西利亞檢察院對盧拉提出指控,認為他幫助巴西著名建築公司奧德布雷希特在安哥拉的工程中獲取了巴西社會經濟開發銀行貸款,並為此收受3000萬雷亞爾(約合909萬美元)賄賂。
檢察院認為,盧拉在2008年至2010年擔任總統期間犯有被動腐敗罪,2011年至2015年卸任期間犯有販賣影響力罪;千方百計掩飾賄賂來源,犯下洗錢罪;與奧德布雷希特建築公司前總裁馬塞洛·奧德布萊施等9人合謀,犯下組織犯罪集團罪。
對此,盧拉的律師克里斯蒂亞諾·紮寧說,他尚未掌握有關新指控的檢方調查進展,但稱自己的當事人不可能幹涉巴西國家社會經濟開發銀行的工作,因為這家銀行的決定均由其領導層集體做出。
巴西前總統盧拉
據悉,盧拉此前還因接受OAS建築公司為其免費裝修住宅,涉嫌巴西石油公司(簡稱巴油)腐敗案而受到法院調查。另外,他還因試圖阻礙司法機關對巴油腐敗案的調查,被立案成為嫌疑人。
盧拉本人對於上述指控全部予以否認。他在檢方指控其涉嫌巴油腐敗案時曾表示,這是針對勞工黨“政變”的繼續,旨在阻撓他2018年“作為候選人競選總統”。所謂“政變”是勞工黨對於國會彈劾羅塞夫、並最終使她被罷免總統職務的政治詮釋。
本月6日,巴西聯邦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允許檢察機關對盧拉等66名政界和企業界人士涉嫌巴油腐敗案展開正式調查。有評論指出,如此多政黨與個人卷入巴油腐敗案,將會對巴西政壇產生巨大沖擊。
17日據央視新聞消息,針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於明天起展開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在今天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期待此訪增進兩國政治互信、深化務實合作。中國也願意繼續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南海有關國家,積極探討在南海開展務實合作。
華春瑩介紹說,杜特爾特總統訪華期間,習近平主席將與杜特爾特總統舉行會談,就改善發展雙邊關系、深化各領域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將分別會見杜特爾特總統。
華春瑩表示,我們期待通過杜特爾特總統此訪,增進兩國政治互信、深化務實合作,延續傳統友誼,通過對話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兩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性合作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正軌。雙方正就訪問具體安排、成果文件等保持密切溝通。
華春瑩稱,杜特爾特總統就職以來,致力於打擊毒品犯罪活動、改善社會治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方相信菲律賓在杜特爾特總統領導下,能夠走出一條適合菲律賓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另外,針對有外媒提問,杜特爾特總統此訪是否會涉及南海問題,華春瑩表示,中方一貫致力於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當事國通過磋商、談判和平解決有關爭議。這既是中菲雙方早已達成的協議,也是地區國家的共識和共同願望。
華春瑩稱,中國對菲對話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杜特爾特總統近期也多次表達了對與中方進行對話、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的積極意願。我們願意繼續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南海有關國家積極探討在南海開展務實合作,共同致力於地區的和平穩定,實現南海有關國家的共同發展。
17日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消息,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FOM)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俄羅斯人認為,如果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這將比希拉里∙克林頓獲勝更加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受訪者支持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支持希拉里的受訪者僅占7%。還有23%受訪者認為,誰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對俄羅斯都無關緊要。
社會學者的資料顯示,對希拉里持負面印象的俄羅斯人占61%,持正面印象的俄羅斯人占8%,還有23%俄羅斯人表示根本不了解希拉里。受訪者們對特朗普的評價不一:38%受訪者對其持好感,20%受訪者對其持負面態度,30%受訪者表示不了解他。
據報道,對於誰最有可能在11月份的美國大選中獲勝的問題,36%的俄羅斯人認為特朗普將獲勝,31%俄羅斯人認為希拉里會獲勝,32%受訪者未能回答這個問題。
調查中,認為希拉里獲勝俄美關系將惡化或者保持原有水平的受訪者分別占38%和35%,10%受訪者持樂觀態度,18%受訪者未能回答這個問題。
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俄美關系將改善的俄羅斯人占37%,認為關系將惡化的俄羅斯人占6%。35%俄羅斯人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俄美關系不會有任何變化。22%受訪者未能回答這個問題。
據悉,美國將於11月8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據YouGov公司的資料顯示,希拉里以48.3%的支持率領先於特朗普的42.4%。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將於10月18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杜特爾特出訪前表示:“自從2011年以來,這是菲律賓總統第一次訪問北京。我期待中菲兩國友誼的新篇章,並將重申密切合作的承諾,以實現我們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目標。”杜特爾特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盡管以前曾多次去過中國,但這次是他擔任總統以來首次訪華,將利用這個機會同中方開展對話,以期增進了解、加強合作。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14日在菲律賓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杜特爾特訪華期間,中菲兩國將討論及商定超過12項諒解備忘錄,涉及旅遊、基礎設施、漁業、打擊毒品及南海等多個領域。
今年是中菲建交41年。杜特爾特表示,他的中國之行將謀求與中國加強合作,特別是加強貿易和雙向投資,並進一步提高全面的雙邊關系。
據《馬尼拉日報》15日消息,將有300名菲律賓商界領袖隨杜特爾特訪問中國,這表明了當地商業團體對於和中國達成交易協議的渴望。今年7月,菲律賓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菲外貿數據。去年,菲律賓對外貿易總額為1298.9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1.9%。其中,中國是菲律賓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為176.5億美元,占菲律賓貿易總額的13.6%。中國仍是菲最大進口來源地。
擔任總統後,杜特爾特重視發展經濟,在菲國內推出了“10點社會經濟議程”,對發展與中國的務實合作抱有很高的期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支持杜特爾特總統領導菲律賓人民建設國家、發展經濟的努力,願積極參與菲律賓經濟社會建設,同菲方在包括經貿、產能、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隨著中菲關系改善,相信雙方一定能在各領域拓展和深化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不斷提升兩國人民福祉。
此外,據菲媒報道,杜特爾特此行還將與中國在禁毒領域開展合作。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杜特爾特對中國給予菲律賓掃毒行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與某些西方國家不同,中國不僅在口頭上對菲律賓的掃毒政策表示支持,而且付諸行動。中國幫助修建的戒毒所即將投入使用。
同時,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目前百業待興,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亟須加強,但菲方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沒有鐵路,任何國家都難以實現快速發展。菲律賓需要鐵路,希望中國能給菲律賓提供軟貸款。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慢慢還。”他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提到。
趙鑒華預計,杜特爾特總統訪華後,來自中國的投資有望大幅上升。投資領域包括基建、鐵路、高速公路、海港、機場等。在“一帶一路”倡議中,菲律賓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組成部分,未來必定有更多中國企業前來投資。
談到南海問題,杜特爾特對新華社表示,在對抗和談判面前,菲律賓選擇談判。他說:“多談友誼,多談經貿合作,少談分歧。戰爭不是出路。”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在所謂仲裁案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同時,中方堅持通過磋商和談判和平解決爭議的立場也是一貫的,中菲雙邊對話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任何兩個國家間可能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分歧,中菲之間只要保持解決問題的政治意願,兩國關系就沒有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