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股幫」 藉市值大縮喪炒 周顯
1 :
GS(14)@2014-08-19 12:38: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明報專訊】有一派的人是專門炒「送紅股」的,皆因如果是「大比例送紅股」,在除淨後,新股又未印發出來的時候,股票的發行數量在短時間內急速變少,這很容易造成股價喪炒。這一派的人便是專門去炒「大比例送紅股」的股票,貪圖其大上大落,十分好炒也。\r\n\r\n近來送紅股最多的股票,莫過於我朋友蕭定一的中國3D數碼(8078),現時的市值是4億幾,當一送十紅股之後,就變成了4000幾萬市值,差不多是市值最小的創業板股份了,再加上它「五合一」,一合一送,全部散戶都變成了碎股,更加是乾到任炒都無沽壓。\r\n\r\n根據這一派炒家的說法﹕「如果gap開得太過離譜,梗係不會高追啦,但如果股價合理,一定會買番幾手,同佢死過。呢種股票,一日升一倍,都是好平常的事。」\r\n\r\n擁一技之長 就可賺錢\r\n\r\n我說﹕「但是當新股推出時,股價就會大跌了。」\r\n\r\n他說﹕「!當新股推出之時,已經是好耐之後事,我都不知炒了幾多轉,贏了幾多次錢。到時我自然會醒水,首先逃生啦,仲使你講咩!」\r\n\r\n所以,在股壇之上,有長線投資者,例如我的一名朋友,買隻安徽海螺(0914),等了8年,贏了百幾倍之後,沽出了三成,已經贏了17億元(你沒看錯這數字),剩下的繼續長期持有。也有的專炒即日鮮,例如老前輩「貓叔」,一日贏幾轉,隻隻贏幾格,計落都好和味。總之,在股壇,只要你有一技之長,有一萬種方法可以成為贏家,真的是各師各法!\r\n\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美元失勢 人民幣乘機上位 周顯
1 :
GS(14)@2014-08-26 10:33: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明報專訊】為什麼美國在阿富汗和在伊拉克的崩盤,會造成全球性的經濟大震盪呢?這其中的解釋實在太過複雜,一部分的理論,我還要寫一本關於政治經濟學的專書,才能夠解釋得到,自然不可以在短短的一篇專欄中說清楚。\r\n \r\n\r\n然而,由於我要教書,所以要用最簡單的角度,去說明這個問題。所以我就想出了一個簡化的說法,當然了,凡是簡化,都會有錯漏,但為了簡易明白,這也是沒法子的事。\r\n \r\n美霸權受挫 美元信心失\r\n \r\n話說美國搞不定伊拉克和阿富汗,意即美國的霸權受挫,這樣一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也就會失去了一部分,這會直接減弱市場對美元的需求。當市場上買美元的需求少了,美元便會貶值,通貨膨脹也開始出現了。但與此同時,美債也要提高利息,才能夠吸引到投資者去購買。\r\n \r\n通貨膨脹和美元加息的風險,大家都耳熟能詳,不再多贅了。但有一件事,大家很少討論到,就是當美元的吸引力減低時,中國也將會加速把人民幣公開兌換的速度,以圖分一杯羹……所以說,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崩盤,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會在全球經濟上造成連鎖反應。\r\n \r\n那天去灣仔新鴻基中心海都吃飯,這一間曾經天天高朋滿座的富豪飯堂,自從鍾錦去世之後,在這幾年,已經變得門庭疏落,但是日前一去,竟然幾乎爆滿了。一吃之下,果然是水準大進,那個唐生菜煲尤其值得一讚,雖然和全盛時期仍然有一段距離,但如果用性價比去計,的確是十分抵食,怪不得在短短的時間,生意變得這麼好了。\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流通性在投資世界的重要性 周顯
1 :
GS(14)@2014-08-26 22:13:47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5748\r\n\r\n在上星期的本欄,說出了投資者需要面對的四種風險,分別是下跌風險、波動風險、天災風險和個人風險,今天繼續說第五種風險,就是流通風險。\r\n\r\n我們都知道,在投資的世界,流通的本身,就是一種價值,流通性愈高,價值愈大。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把公司上市,即是它的股票可以在證券交易所這個平台買賣,由於這個平台有着很多的參與者往來交易,所以,有資格在這平台交易的股票,也比未上市的股票更為值錢。\r\n\r\n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完全沒有資產、幾乎完全沒有業務的上市公司,都可以值上五億元主板、二億五千萬元創業板的殼價,就是因為上市公司的股票有它獨特的流通價值,而這個流通價值是可以把其股票價格大大增高的。\r\n\r\n就是在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間,也有流通價值的比較。像藍籌股,普遍上它的成交量會比普通股票為大,所以它的流通價值也比較高,因此它的股價也普遍比較高。所謂的「股價比較高」,意即是以市盈率去計算,藍籌股的市盈率會比較高,這正是因為它包括了「流通性溢價」在內。如果從這角度去看,你買了股票,股價用不着下跌,但它只要減少了,甚至是消失了成交,這便已經是等同於股價大跌。\r\n\r\n
\r\n\r\n藍籌股如騰訊的流通量較高,所以市盈率也比較高,因包含了「流通性溢價」。\r\n\r\n
\r\n\r\n在一個流通性喪失了的市場,你可以把商品標價出售,表面上,標的仍然是舊價,你甚至可能還能夠以舊價把商品賣出,但是,在以前,也許你只要等上一個月,便能夠賣出商品,但是到了流通性喪失的時候,你也許要等上一年,才能夠以相同的價錢賣出商品。\r\n\r\n由於時間就是金錢,當你需要用更長的時間去出售商品(但價錢不變),這其實在某程度上等同於價格已經下跌了。\r\n\r\n然而,就某一特定的商品或投資品而言,所謂的「流通性」,並非是不變的常數,而是不停轉變的變數。換言之,股票的股價固然是天天不同,它的流通性也是天天有別,有時候,股價會突然大跌,也有時候,一隻成交量很大、很高流通性的股票,會突然「熄燈」,變得幾乎完全沒有成交。\r\n\r\n所以,當我們購進一隻股票的時候,非但要擔心它的股價下跌風險,還要擔心它的波動風險和流通性風險,更加要擔心天災風險和你的個人風險,所以,很多在計算投資回報率的時候,並不將價格下跌以外的其他四種風險也計算在內,實在是很大的失誤。\r\n\r\n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子,在很多年前,我曾經試過在一次股市的調整時,輸得股票戶口的總值只剩下一千萬元,但欠下的孖展額已經達到了七百萬元。在理論上,我還有三百萬元的資產剩值,但在實際上,由於這價值一千萬元的股票,在當時的弱市之中,幾乎全都是完全沒有成交的垃圾股,我深知道,如果證券行「call孖展」,我沒錢付,證券行狠心把我的所有股票沽出,這些股價必然大跌幾成,我很可能會馬上變成了負資產。\r\n\r\n還幸好,證券行並沒有這樣做,過了幾個月之後,股市轉旺,這些股票的股價和成交量也回升了,我遂脫離了險境。自此之後,我便認識了「流通風險」這個概念。
比創業板 更不值錢的殼 周顯
1 :
GS(14)@2014-08-27 10:34: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r\n2014年8月27日\r\n\r\n【明報專訊】在2002年,有一個客戶,想把控制性股權作為抵押品,去借取一筆款項。我問他﹕「這是不是創業板,創業板股票是不值錢的。」(當時的創業板殼價是不到1000萬元。)他堅決發誓﹕「絕對不是創業板。」\r\n \r\n\r\n果然,他並沒有說謊,這家公司「絕對不是創業板」,只不過是更不值錢的「二十一章」而已,因為「二十一章」的法例,是刊載在「主板上市規則」之下,而不是屬於創業板。\r\n \r\n那名金主看到了這些「二十一章」的股票,當然不肯答允貸款。對於這宗事件,她輕描淡寫的說﹕「我還遇上過一宗,說絕對不是二十一章的,但結果出來,卻是二十二章!」\r\n \r\n「長者不讓座 唐狗要立碑」\r\n \r\n根據「二十二章」上市的,是「債務證券」,這當然是比「二十一章」的按股權更為沒有價值的東西。\r\n \r\n所以說,在這個金融社會,什麼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會發生,只要稍一不慎,便會踩地雷,真的是一絲一毫的疏忽都決不能有。\r\n \r\n那天看討論區,看到有人寫「長者不讓座,唐狗要立碑」,忍不住大笑,對得真工整呢!說到人們的「愛護動物」,我忽然想起我常常問朋友的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貓貓狗狗,你寧願被閹掉,然後獃在家裏,不准出門,抑或是像以前的人養貓狗般,任牠們自由出入家門,到處遊玩交配,不過……有一天,可能會被人扑掉煮來吃。\r\n \r\n大家不妨想想,大部分人會挑哪一個答案?\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新樓縮則 就購買力 周顯
1 :
GS(14)@2014-08-28 16:07: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明報專訊】根據《明報》的報道「細價樓當旺,發展商紛紛部署興建迷你單位,上半年已有至少4個大型項目申請『縮則』,涉及單位高逾9000伙;其中繼長實(0001)大埔嵐山設不足200呎開放式戶後,原來另一龍頭發展商新地(0016)旗下涉逾千伙的屯門掃管笏星堤2期,亦向城規申建實用面積不足200方呎開放式戶,該類開放式戶佔近一成,預料將成為未來新界另一個設有開放式戶的大型新盤。」\r\n \r\n\r\n為什麼單位會愈建愈小呢?答案是﹕當樓價愈來愈貴,但是市民的購買力則保持不變時(因為收入沒有增加),只能夠把單位面積縮小,以保持價格「不變」,繼續吸引這些買家。\r\n \r\n梁振英上場 中高階層收入減\r\n \r\n這好比現時去吃飯,價格並沒有加,但是菜的分量則愈來愈小,這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以前我很喜歡去銅鑼灣的新記美食去吃車仔麵,特別喜歡其雞翼,又肥又厚,但現在這雞翼已縮小了一半,我當然寧願它加價而雞翼的大小維持不變,但恐怕大部分的其他顧客都不會這樣想。老闆當然比我更加了解市場。\r\n \r\n為什麼細價樓會如此受歡迎呢?因為在梁振英上場之後,有錢人和上層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普遍是減少了,但是窮人和下層的中產階級則不受影響,所以他們仍然擁有購買力。發展商打他們的主意,當然是聰明的做法。\r\n \r\n日前看周刊,看到了余均益辣椒醬的介紹,我當然也是余均益的擁躉,吃炒粉麵一定要落,但傳聞中的蘿蔔榚和余均益辣椒醬配搭,我則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做過了多次測試之後,斷定蘿蔔榚加華南辣椒油,比余均益辣椒醬更加好吃。不過,華南辣椒油140元一支,比余均益還要貴得多!\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greenleaves(893)@2014-08-29 10:10:19「梁振英上場之後,有錢人和上層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普遍是減少了」。
原因?
可能唔識得有錢人,真係唔多覺。
莊家也分級數 周顯
1 :
GS(14)@2014-08-29 11:10: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明報專訊】話說有一隻我買的股票急升了,有一天,我碰到了其中的一名幕後人士,便順口問他有關於這公司的事情。他的說法是﹕「這股票已經乾到不能再乾,個個都是4.9%。」\r\n \r\n\r\n我聽不明白﹕「你指的是,街貨只有4.9%嗎?」\r\n \r\n他搖頭,「不,是個個人頭的手上,都已經拿4.9%,不能再買下去了,否則便要向交易所申報了。」\r\n \r\n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因為從來沒有人用這種方法,去表達這個事實。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個個人頭都是已買到爆倉,在技術上,這的確是乾到不能再乾。\r\n \r\n當這股票急升了上去之後,這名線人的說法是﹕「在高位沽出了小量。」\r\n \r\n高手懂誘導市場資金炒作\r\n \r\n我和某君商量起這件事,他不明白﹕「不是把股票乾挾上有咁高得咁高,然後高位派貨,才是最適合的嗎?」\r\n \r\n我說﹕「這是最傳統的做法,但是更好的做法是,賣掉少許,讓市場的人賺點小錢,然後他們會自己買來賣去,高沽低,營造成交,就算以後股價炒到再高,他們曾經在這股票賺過錢,反而會繼續入場。」\r\n \r\n某君說﹕「哪麼為什麼很多莊家都不用這個方法去炒股票?」\r\n \r\n我說﹕「因為這個方法所需要的技術含量更高,也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普通的莊家不會亂試,一定要很有錢兼技術很高明的,才可以用這個方法。要知道,莊家都有講級數的!」\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oman(1154)@2014-09-04 17:38:084.9%,
如果這個庄只有一個人頭户口,
收皮都得啦.
一個户口揸2%,
五,六個户口可揸多少?
低級錯誤常常犯 周顯
1 :
GS(14)@2014-09-01 09:43:3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明報專訊】話說我在一篇專欄文章之中,竟然搞錯了阿里巴巴上市的一些基本資料,有讀者在臉書提點了我,老朋友Stanley更加是特地來信息通知﹕「兄弟不能以訛傳訛,張冠李戴呀,壞了你的credibility。」\r\n \r\n\r\n其實,在這一方面,我根本是毫無credibility可言,所以也不存在壞不壞的問題。在討論股票的問題,我常常會犯上低級錯誤,其實不知是第幾次了,只是《明報》的編輯常常給我改正了,才不至於常常出錯。\r\n \r\n為什麼我會常常犯低級錯誤呢?皆因我在股票的思考角度,只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是理論性的問題,那是要把事實抽象出來,變成了概念化的通則,結論就會寫在書上,成為了我的投資理論。如果在理論層次方面犯了錯,或許可以叫作「高級錯誤」。\r\n \r\n理論層次犯錯 屬「高級錯誤」\r\n \r\n第二個則是炒股的問題,亦即是賺錢的問題,在這方面,如果我沒興趣買的股票,我也根本沒有心情去看其資料。事實上,就是看財經版,我也只看標題,不去深究內容。除非是有此需要,才會去找找資料。\r\n \r\n像上述的一篇專欄,由於主題說的是「好股票和壞股票」,阿里巴巴只是一個說明的例子,既然不是主題,自然也沒有深究,自然也很容易出錯了。不過,我的臉皮甚厚,當然也不會介意此事。\r\n \r\n我自己從來多犯低級錯誤,所以也從來不會挑剔別人的低級錯誤,因為低級錯誤是很明顯的,誰都可以挑剔出來。如果我要去找碴子,一般而言,我會傾向於挑剔別人的論據中的自相矛盾,這也是高級錯誤的一種。\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殼價低有因 貨源散 老闆窮 周顯
1 :
GS(14)@2014-09-02 09:19: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r\n2014年9月2日\r\n\r\n\r\n\r\n\r\n\r\n【明報專訊】那天和「股友」梅偉琛吃飯打牌吹水,我說﹕「你有沒有發現,現時的殼價是5億元左右,但是那些殼價折讓五成的股票,市值3億元不到,應該是好平好平才對。但是這些股票,往往比那些5億元至10億元市值的股票,更不好炒。近來我買了好幾隻來賭,都是輸錢收場。」\r\n \r\n\r\n他的回答是﹕「股票長期處於低位,必有其因,我認為這些偏低的股價,多半是因為其老闆太窮了,所以沒錢去頂住股價。」\r\n \r\n我說﹕「貨源散晒也可能是原因之一。」\r\n \r\n在那天,由於梅偉琛買股票贏了不少錢,所以請喝Lafite 82,記得我在上一次喝這酒,是S君請我喝的,還是2009年,一晃眼就是5年了!我對梅偉琛說﹕「下一次你再贏錢,就要請喝Romani Conti了!」\r\n \r\n「神之水滴」 有人請便不覺貴\r\n \r\nRomani Conti這「神之水滴」,我的紅酒商日前傳來其價格(只不過是48,500元),一箱六支,不過是英鎊,如果有人請,我一點也不覺得貴,但如果要自己付錢,就……我又怎會自己付錢呢!\r\n \r\n我的舅父是喝茶的專家,我的哥哥也是,哥哥的女兒才10歲,有一天,和她去酒樓喝茶,我叫了龍井,她喝了一口,看一看茶葉,說﹕「這不是龍井茶。」\r\n \r\n因為她在家中喝的龍井茶,是龍井的芽,在酒樓喝的,是其枝椏,她一喝就喝出分別了。這真的是家學淵源,有其父必有其女。\r\n \r\n據說,這侄女在家中有一個外號,叫「金舌頭」,可知她的厲害。\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加碼標準資源 為過手癮 周顯
1 :
GS(14)@2014-09-03 10:23: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明報專訊】近來最開心的一件事,是梅偉琛買標準資源(0091)贏了幾百萬元,結果被我屈,迫佢請我喝了一瓶Latife 82,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我喝了他一瓶酒,也得請他在國福樓擦了一餐勁的。\r\n \r\n\r\n記得上一次喝Latife 82,已經是6年前了,當時請我喝的是識食識食的朋友S君。當年他曾經炒起過無數股票,收山之作的市值接近100億元,但是由於他的投資太勁,所以索性不做莊,做閒家,玩債券、玩Accumulator、玩ELN、投資pre-IPO,所以同我只談風月飲食,不講股票久矣。不過,剛喝的那瓶Latife 82,也是從他的手上購進的,因為我格過價,他的賣價比批發價還要平上2000元。\r\n \r\n至於標準資源這股票,我和梅偉琛,以及一眾友好,非但一股未沽,我們還在0.35元左右的價位,買進了一點,我就又買了300萬股左右。\r\n \r\n如漫畫迷買書 睇一本藏一本\r\n \r\n為什麼我們的手上有這麼多的貨,還要購進呢?因為毫幾紙買回來的貨,目的是長期持有,2元才沽出,準備吃大茶飯,所以是永遠不沽的。但是,如果眼白白看股價上升,自己手頭的股票又不能沽出,好像蜑家雞見水,心裏當然很不爽。我們的補救辦法,就是多買幾百萬股,用來高沽低,好來過癮。這好比以前我的漫畫迷朋友,去買漫畫時,很多人一買就是兩本,一本用來儲藏,另一本則用來看。\r\n \r\n話時話,其實我並不喜歡「漫畫」這名詞,因為它的本意有「隨手畫的圖」的意思,這好比我也不喜歡用「comic book」,因為有「笑畫」的意思。我比較愛用「連環圖」和「graphic novel」,認為這兩個名詞更為貼切。\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