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煤價持續下跌,神華和中煤力挺的煤企限產尚無定論

“這個是不對媒體的,我不方便(說)。”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下稱“中煤協”)21日召集了十余家大型煤炭企業座談(下稱“煤企座談會”),分析交流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第一財經記者致電中煤協及參會煤炭企業詢問座談情況時,均被類似上述回答婉拒。

煤炭單價的漲跌、產量的增減不僅關系到產煤企業的經濟效益,更關乎相關企業的生死存亡,對於用煤企業也有影響。去年9月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多次召集重點煤炭企業座談,但均為閉門會議,就是不希望會議內容影響煤炭價格。

然而,在行業狀況有所好轉、宏觀經濟逐漸複蘇的背景下,不僅“門”里的各方存在利益博弈,“門”外各方也都想更早摸清新一年煤炭價格的走勢。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煤炭價格波動過大需要控制,只有價格穩定才更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媒體報道稱,中煤協在煤企座談會上正是呼籲大型煤企做出表率,不進行惡意競爭,帶頭穩定煤炭市場。

目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自去年10月底創出當年新高後一直處在下降通道中,神華和中煤等煤企都“力挺”煤炭限產方案,即從330個生產工作日恢複至276個工作日。但方案何時實施、如何實施仍在等待發改委的最終批複。

今年煤價可能不如去年

煤炭消費已進入春節後的傳統淡季,價格正處於下行通道,穩定煤炭市場尤為重要。

根據中煤協發布的煤企座談會通知,會議內容主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交流2016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研究2017年煤炭市場走勢;交流各單位2017年煤炭產運需銜接情況;研究探索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煤炭經濟平穩運行的措施和建議。

參會人員包括神華、中煤、同煤、山西焦煤、陽煤、開灤、冀中能源、山東能源、福建能源、龍煤、內蒙古伊泰、陜西榆林能源等企業主管煤炭經濟運行的負責人。

有媒體得到風聲稱,此次的煤企座談會透露,2017年國內煤炭供大於求的趨勢難改,需求或繼續下降。中煤協方面則建議大型煤企起到表率作用,不進行惡意競爭,帶頭穩定市場。

第一財經記者拿到的一份出自中煤協的會議資料顯示,2016年煤炭市場供需由嚴重供大於求逐漸轉為基本平衡;全社會存煤在連續四年增加後出現下降;煤炭價格大幅波動後,逐步合理回歸。

資料總結道,影響2016年煤炭市場的因素是多重的,既是國家加大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力度,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政策效應的直接體現,也有能源結構短時變化,水電減少、火電大幅增加的原因;既有氣候異常、夏季持續酷熱、自然災害多發等偶發因素,也有公路治超、鐵路運輸緊張、前期主要用戶庫存偏低後期補庫需求增長,以及國際煤炭資源緊張和市場預期變化等的影響。然而,當前煤炭供求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行業平穩運行尚缺乏堅實基礎,近期煤炭價格下行的壓力仍在加大。

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節後沒有執行“276個工作日”、冬季氣溫偏暖等原因,民用需求提振有限,工業需求增速也不明顯,近期煤炭供應略顯寬松。預計2017年煤炭市場價格高位不及2016年,低位要高於2016年,低位即整體波動水平較小。

新一輪煤炭去產能難度加大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會議資料還要求“堅定不移去產能”:堅決退出安全風險高的產能,加快退出落後產能,努力發展先進產能。去產能對於煤價走勢有著不小的影響,但今年的執行目標尚待官方明確。

國家能源局2月17日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2017年力爭關閉落後煤礦500處以上,煤炭退出產能目標為5000萬噸,並將2017年煤炭總產量目標設定在36.5億噸左右。

集成期貨煤炭分析員鄧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認為《意見》中的“退出5000萬噸煤炭產能”是能源局每年會發布的常規性計劃,這和國家所制定的去產能目標不是同一個概念,具體去產能目標要等國家發改委發布。

雖然發改委尚未公布2017年的煤炭去產能目標,但多位業內人士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年度目標將小於2016年。

不過,中煤協副會長姜智敏表示,2017年煤炭去產能的難度加大。

“2016年涉及去產能的部分煤礦已經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完成去產能任務相對容易,但2017年去產能將主要涉及正常生產的煤礦,需要安置的人員數量不會比2016年少。”姜智敏上月在中煤協的《中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上說。

《報告》指出,在國家化解過剩產能政策指導下,2016年全國煤炭行業去產能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但同時,化解煤炭產能過剩、促進煤炭供需平衡依然是今後幾年的重點任務。2017年煤炭需求下降、產能過剩的矛盾仍將十分突出。

對於去產能目標將較去年減小,煤炭生產企業怎麽看?

山東兗礦集團有限公司運銷部副部長高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是供給側改革第一年,是去產能較集中的一年,多個省份超額完成任務。去產能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已完成去年目標的省份(如山東)要繼續關停,沒完成的在加大力度關停。今年如果去產能目標減少可能對煤炭市場有影響,但不會造成過大沖擊。

春節過後,煤價一直處在下行通道。最新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每周三公布)報收於587元/噸,環比下行1元/噸。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神華和中煤等煤企“力挺”的煤炭限產方案仍待發改委批複。初步上報的方案有“三不執行”:先進性礦井不執行,缺煤省份不執行,焦煤和肥煤礦井不執行。

煤價過快上漲對下遊沖擊大

煤炭價格上漲對於產煤企業自然是好事,但對於下遊行業也會造成沖擊。

在國家多項去產能政策的調控下,去年煤炭、鋼鐵價格觸底回升立竿見影。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從2016年年初的370元/噸漲至年內最高點607元/噸,螺紋鋼期貨價格則從2015年12月的最低價1600元/噸一路上漲到2016年12月最高位3500元/噸水平線。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煤炭價格增長過快對煤炭下遊企業,尤其是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影響巨大。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姜克雋此前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只有價格穩定才有利於經濟發展,煤炭價格波動過大需要控制。

“政府調控在與市場力量的拉鋸戰中,既不能對市場過分強硬,也不能缺位,一定會適當且靈活運用政策工具來保障經濟健康穩定運行。276個工作日制度逐步演變為‘在276~330個工作日之間靈活調整’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一位煤炭專家日前表示。

這位專家說,在供給側改革中,應更多實施市場化行業重組,做減法去掉幾個企業,才能做加法迎來有競爭力的企業;減少無效供給,提供有效的高端供給。傳統行業只有度過短期的陣痛,才能迎來長期的前景。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去年年底就在公開場合表示,發改委正在研究推進煤企上下遊相關行業跨行業兼並重組,將支持打造跨行業、區域、所有制的企業平臺。

今年年初,國務院國資委舉行央企、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提出,要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並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在企業層面上,寶武合並提供了首個供給側改革樣本。兩家合並後的粗鋼產量合計達到5840萬噸,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業內人士指出,合並後將優化企業資源配置,重合產品發揮協同效應,區域布局更趨合理化,並推動鋼鐵去產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16

shibor漲跌不一 隔夜shibor下跌4.18個基點

2月27日消息,隔夜shibor報2.4338%,下跌4.18個基點。7天shibor報2.7110%,上漲1.4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4.2804%,下跌0.25個基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207

受油價下跌頹勢影響 美國三大股指微幅低開

3月14日消息,標普500指數低開7.10點,跌幅0.30%,報2366.37點。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低開46.78點,跌幅0.22%,報20834.70點。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低開16.78點,跌幅0.29%,報5859.01點。

消息面上,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數據,市場目前認為3月份美聯儲加息的概率為93%。美聯儲的聲明和新的經濟預測將在北京時間周四淩晨2點公布,隨後由美聯儲主席耶倫發表將舉行新聞發布會。與此同時,在紐約市的暴風雪也影響了市場的交易量,成千上萬的航班在東海岸的部分地區被取消,城市也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之前IG市場分析師Chris Beauchamp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稱:“美國市場已經感受到了暴風雪的影響,周二的市場交易可能會比較清淡,特別是在美聯儲利率決議之前”。

此外,OPEC月報顯示沙特2月原油產量意外提高至1001萬桶/日,油價大跌1美元。 同時國際原油跌幅逐步擴大,WTI原油跌逾1.6%,報47.61美元/桶; 布倫特原油跌逾1.4%,報50.64美元/桶,跌破200天移動均線50.73美元,為去年11月底以來首次。

與此同時,今晚公布的數據中美國2月PPI同比上升2.2%,創2012年3月來最大升幅。

公司消息方面,歡聚時代四季度經調整每ADS凈收益1.46美元,預期1.08美元;四季度凈利潤8240萬美元,同比增長59.3%;四季度毛利率37.2%,預期37.6%;四季度凈營收3.58億美元,同比增長30.8%,預期3.55億美元;預計一季度凈營收22億元人民幣至23億元人民幣。

嘉銀通(Euronet)提出以每股15.20美元價格收購速匯金(Moneygram),並表示這一交易無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評估。

亞馬遜又重新啟動了對Souq的收購談判。據消息人士透露,最近幾周,亞馬遜再次展開了與Souq的協商,而這一次的出價為6.5億美元,亞馬遜是目前Souq唯一的談判對象。但雙方再次談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82

期貨夜盤丨黑色系下跌 鐵礦石、螺紋鋼跌近2%

3月21日消息,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開盤後漲跌分化。黑色系下挫,鐵礦石、螺紋跌近2%;能化板塊、有色金屬上揚,滬鉛領漲近1%;農產品板塊走勢平平,油脂全線飄紅。

同時消息面上,據中國政府網3月21日消息,國務院發布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將《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其他期貨經營機構從事期貨投資咨詢業務,應當遵守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61

期貨收盤丨黑色系商品集體下跌 橡膠鐵礦石重挫逾6%

3月22日,國內期貨收盤普遍低迷,黑色系集體下挫,鐵礦石暴跌6.33%,熱卷、螺紋鋼跌超3%,雙焦跌超2%;化工品疲態盡顯,橡膠跌6.31%,瀝青跌近4%,甲醇跌近3%;有色金屬普遍低迷,滬銅、滬鉛、滬鎳跌超2%;貴金屬雙雙上揚;農產品表現平淡。

國債期貨早盤高開震蕩,午後小幅跳水。截至收盤,10年國債期貨主力T1706漲幅收窄至0.10%,5年國債期貨主力TF1706由漲轉跌0.03%。

資金面上,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2.75%,均與上次持平。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今日公開市場凈投放400億元,連續三日凈投放。

任澤平點評近日資金面緊張,資金面緊張的原因包括,光大轉債的申購、銀行MPA考核、近日機構“預防性需求”明顯增加、央行對利率波動容忍度更強等。這次資金面緊張是階段性的。由於中國利率市場存在的分割和利率傳導機制不暢,公開市場利率上升對於存貸款利率等廣譜利率直接影響有限,因而對經濟新周期複蘇短期影響有限。

鐵礦石港口越積越多的庫存成為市場的心結。上周,鐵礦石期貨在貼水修複動力支撐下大幅反彈,本周則沖高回落,階段頂部隱隱出現。分析人士指出,價格上漲帶動國內礦山信心恢複,多數已關閉的礦山將考慮重啟,一些新興礦山和非主流礦山也會考慮複產或擴大產量;疊加不斷累積的鐵礦石庫存風險,價格或將回落。

銀河期貨分析師郭軍文指出,上周港口庫存繼續走高,中高品庫存有上升跡象,由於廢鋼價格優勢顯現,鋼廠上調廢鋼入爐比例,礦價在90美金以上鋼廠觀望情緒較重,短期高位波動劇烈。

華聞期貨分析師袁婷婷表示,原材料庫存高企,國內礦山複工,外礦發運增加,鐵礦基本面進一步弱化。但若鋼廠高爐開工增加,進一步采購鐵礦,依舊會對鐵礦價格形成支撐。短期看,鐵礦石期價回調幅度預計比螺紋要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22

期貨夜盤丨黑色系多數下跌 貴金屬逆勢上揚

3月23日消息,國內期市夜盤多數下跌。黑色系多數下跌,鐵礦石跌1.71%領跌,螺紋鋼跌0.52%,熱軋卷板跌0.74%;農產品跌幅明顯,菜粕跌1.34%,豆粕跌0.89%,棕櫚油跌1.28%,豆油跌0.65%;貴金屬繼續上漲,滬金漲0.34%,滬銀漲0.53%;化工系表現分化,玻璃跌0.25%,橡膠漲0.18%,瀝青跌0.62%。

消息面上,3月2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在“2017(第十二屆)上海銅鋁峰會”上表示,上期所正加快推進銅期權、有色指數等創新產品的研究與上市,開展鋁合金、氧化鋁等品種的研究論證,以更好地滿足產業客戶多樣化需求。

同時據大商所23日消息,大商所發布關於2017年清明期間調整鐵礦石品種期貨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的通知。大商所將在2017年清明休市前後對各品種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作如下調整: 

自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結算時起,將鐵礦石品種期貨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9%和11%。 

2017年4月5日(星期三)恢複交易後,自鐵礦石品種持倉量最大的兩個合約未同時出現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第一個交易日結算時起,鐵礦石品種期貨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分別恢複至8%和10%。 

對同時滿足《大連商品交易所風險管理辦法》有關調整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的合約,其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按照規定數值中較大值執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493

沖高回落成交萎縮 A股點燃下跌火藥桶?

在經歷了周一的沖高回落走勢之後,周二滬深兩市股指不出預料的展開了調整走勢,成交量也出現小幅萎縮。在季末MPA考核時點臨近的背景下,這或許也在為二季度走勢夯實基礎,而具體的演繹或許仍需時間來驗證。

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兩市股指在開盤之後即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創業板早盤的反彈態勢也僅僅維持了半個小時,這使得全天市場熱點較為低迷,午後股指的反彈回升力度也明顯較弱,無力收紅。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52.95點,下跌14.01點,跌幅0.43%,成交2035億元;深成指報收10563.29點,下跌18.63點,跌幅0.18%,成交262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44.36點,下跌3.17點,跌幅0.16%,成交709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65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減少。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等認為,在調整後,各個寬基指數仍然處於支撐位置之上,有發動上攻的潛力但風險因素應賦予更高權重。從原則上看,市場仍然在震蕩走勢中。多頭主攻上證指數而空頭打壓創業板指數,日內交易各個寬基指數之間的協同性已經破壞。其堅持之前的觀點,認為震蕩之後仍然有共同上攻的空間,但在幅度上可能有限。市場多頭重點進攻的上證指數在3300點上下1%空間內阻力較大,創業板指數則仍然有時間攻擊上方的小缺口,但是一旦攻擊不遂,時間流逝後形成巨大的高位盤整平臺,將成為後續流暢下跌的火藥桶。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陳亞龍則認為,市場上周在“兩會”後繼續走出上行走勢,全市場日均成交額繼續上升至5360億元,接近場內資金支撐上限顯示市場調整風險增加,行情的延續依賴於增量資金的進場,或者需要成交縮量調整來再次獲得擴張空間。

上周在B股和外盤下跌帶動下,A股走勢已經顯現出較強韌性的特征。上周是兩會結束後的第一周,在離開“政策密集期”之後,市場進入“經濟驗證期”,在經濟企穩的持續下,關註市場在傳統板塊里從上遊到中下遊的輪動,以及確定性較強的一帶一路政策主題線索。從對金融政策的解讀來看,雖然金融監管改革仍然持續當中,市場也正在擔憂MPA考核的沖擊,但總體上政策求穩的基調仍在。

華創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君等認為,從2015年底到2016年,全球經濟周期經歷了動蕩後的柳暗花明,進入2017年全球經濟將開啟這一輪短周期的複雜築頂階段,二季度是一個時間窗口;綜合考慮全球的金融風險和政策取向,並考慮這些因素對於經濟周期的作用後,可以判斷出這種築頂相對平滑風險可控,也是中國治理資產價格泡沫和推進改革的重要窗口期;由此A股趨勢將在二季度呈現震蕩調整但是幅度相對有限的格局,結構上鎮守價值的意義凸顯。

經過回歸統計測算,“PMI築頂下行+實際利率上行”的宏觀環境對大消費板塊的盈利回升及估值修複有利,當前宏觀環境接近於此理想狀態。近十年來,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兩區間與當前相似,而上述兩段時間主要消費板塊的盈利、估值、基金持倉均有提升,王君等對繼續持有消費板塊充滿信心。

二季度主題投資華創證券認為應貫徹“立足防禦,價值為王,註重確定性”的核心思路,遵循三條主線:主線一:價值為王,關註國企改革—投資回報機制重塑,推薦央企及先進地方高分紅龍頭組合。核心催化:A股納入MSCI、國企改革ETF基金試點推廣等。主線二:消費升級2.0,高端崛起,重點關註蘋果、新能源汽車及去IOE/核心部件國產化主題。核心催化:蘋果4月Apple Park發布會等。主線三:一帶一路,關註北鬥主題。遵循“央企龍頭—西部走廊—海上絲路—空間北鬥”規律,當前可關註2018年正式服務於一帶一路的北鬥主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72

聯想控股去年凈利49億 手機份額仍在下跌

3月29日,聯想控股(03396 HK)發布了2016年全年業績報告,由於受IT業務拖累,聯想在2016年收入約3070億元,比2015年的3098億元減少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約49億元,同比增加4%。

雖然利潤有所增長,但情況其實並不樂觀。聯想於2016年曾向融創中國出售旗下41家地產公司股權,標價138億元,此外還有多起物業出售交易,包括出售北京聯想研究院大廈。出售房地產相關業務資產是其扭虧的重要原因,在2016年年報中,聯想首次將房地產開發列入到其“終止經營業務”,而投資性物業則調整至其財務投資分部。

IT業務構成了聯想收入的主力,而聯想持有31.48%股權的附屬公司聯想集團是IT業務的具體開展者。不過在2016年,由於聯想集團業績並不理想,聯想IT板塊收入也從15年的2932億元降至2826億元,但同樣主要由於出售房地產業務影響,利潤扭虧為盈。

如果將其IT業務拆開來看,聯想主要的PC業務有複蘇跡象,但智能手機業務(特別是其在國內市場)卻構成了聯想眼下的最大挑戰。

聯想年報顯示,其聯想集團旗下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在去年第四季度恢複了同比正增長,首次扭轉了過去7個季度下滑趨勢,同時在個人電腦市場份額略有提升,繼續穩固了第一的位置,同時稱未來將將推出更多創新產品以推動增長,並專註於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和垂直市場。

而在智能手機方面,聯想智能手機全球份額繼續快速下滑。其年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聯想集團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同比下跌了1.6%至3.5%。根據IDC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數據,該季度全球市場前五分別為蘋果、三星、華為、OPPO和vivo,其中排名第五的vivo該季度份額為5.8%,出貨量為2470萬部。

聯想智能手機業務主要在中國本土市場遭遇了較大挑戰。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報告,在中國市場,聯想2016年銷量下滑了79%,居所有廠商之首。不過,由於聯想在海外市場特別是在歐洲、中東、非洲、拉美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對整體智能手機業務有一定彌補。

 “由於專註價格較高產品“,對於在中國市場業績不佳的原因,聯想表示。2016年,中高端市場的確成為智能手機市場前進的主要驅動力,2500元到3000元中高端市場高速增長,並造就了OPPO、vivo的異軍突起,但聯想顯然沒有從該機遇中獲益。

 “未來我們將強化開放市場能力,創新分銷模式、重點建設終端零售能力;優化運營商的合作;貫通線上線下的聯動銷售。“曾領導人力資源部門,現任聯想集團副總裁、移動業務集團聯席總裁的喬健在一封內部信中表示。

根據第一財經此前報道,聯想移動業務集團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處在重組之中,包括招募多名外部高管試圖重整中國業務,並試圖從渠道方面打開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51

中短期Shibor利率普跌 7天期下跌7.2BP

4月1日(周六),Shibor利率多數下跌。隔夜Shibor跌4.14bp報2.4970%;7天期Shibor跌7.2bp報2.7780%;1個月期跌3.31bp報4.3170%;3個月期跌2.88bp報4.36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06

當最堅挺的深圳樓市開始下跌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4-09/1092544.html

3月的樓市調控余震未歇,一線城市中率先進行嚴厲調控的深圳,效果已顯。

2016年10月4日,深圳出臺“史上最嚴”調控政策,升級限購限貸,疊加後續的政府限價,嚴查開發商和中介售房行為。半年過去,深圳樓市已從火熱過渡到低迷。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深圳新房成交量已連續6個月下滑,直至今年3月已跌至803套;房價漲幅也逐漸收窄。

作為目前成功抑制樓市上漲勢頭的一線城市,深圳的樣本意義值得深究。深圳樓市目前的量價齊跌是否持續?如若市場出現回暖,深圳是否會加碼調控?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深圳樓市的調整期預計要持續全年。如果市場保持現狀,則沒必要出臺更嚴厲的調控,但政策儲備仍然存在;如果市場過熱,依然有加碼空間。

量價齊跌

曾經最火熱最堅挺的深圳樓市,開始下跌了。

21世紀經濟報道的調查顯示,近期深圳多個新開盤項目定價低於市場預期,甚至低於前期售價。

最近陳先生有些郁悶。兩年前,他以約4.6萬/平方米的價格買下龍崗布吉商圈的花語馨一期樓盤。本想脫手賺取差價,但陳先生發現,現在該樓盤二期項目的新房價格只要約4萬/平方米。

3月29日,新開盤的坪山區奧園翡翠東灣項目均價約為2.9萬/平方米。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買房價格已比去年前三季度優惠許多,該樓盤價格最低可至2.6萬-2.7萬/平方米,甚至還能爭取到更多優惠。

深圳自去年第四季度啟動“史上最嚴”調控政策後,樓市開始變得冷清,進入2017年後仍未有複蘇跡象。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深圳今年第一季度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54846元/平方米,環比小幅下跌0.75%;期內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3.64萬平方米,環比下跌63.83%。

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公布的3月份數據來看,當月全市新房成交均價為54730元/平方米,成交數量803套,環比2月均下滑0.1%。

而主導深圳樓市的二手房市場亦是如此。

中指院統計顯示,深圳二手樓價格指數自去年10月開始持續下跌至今。今年一季度二手商品住宅成交量為9825套,環比減少37.9%,同比減少76.8%。

因3月全國熱點城市爭相進入全面調控行列,而深圳卻未再加碼調控,市場開始擔憂深圳樓市是否會出現反彈。

就3月來看,深圳二手樓市場價格下跌幅度收窄,成交量環比上揚,似有回暖跡象。數據顯示,3月二手住宅價格跌幅在5%至10%的樣本樓盤占比減少3個百分點,0%至5%區間的占比增加5個百分點;二手住宅成交量連續3個月下滑後環比首次增加116%,達到4838套,但同比仍是大幅減少。

對此,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表示,近期深圳二手樓市量價回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意向購房者擔心深圳近期可能跟風出臺更嚴厲調控措施而失去購房資格,故短時間內跑步入市,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近期深圳樓市成交量。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認為,3月深圳樓市的回暖主要表現在環比數據上,但由於2月時間短、基數小,又與春節碰撞,即使環比成交量增長,但同比來看依然是大幅下降,因此這並不是樓市的反彈。

深度調整

深圳樓市的降溫也與房源供給持續萎縮有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查詢得知,今年1月至4月7日,深圳全市一手房源的預售項目只有12個,且大部分集中在龍崗與寶安區。

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推出商品住宅面積21.14萬平方米,環比下跌64.83%。

張大偉表示,有限的土地資源被陸續開發完後,將出現無新土地供給的情況,就像香港,因此未來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土地供給肯定會下降。

目前,調控後的深圳樓市以剛需為主導。從成交的面積結構來看,據中指院統計,第一季度70-90平方米戶型成交占比超過6成,90-150平方米及150平方米以上改善型需求戶型成交套數同比減少了0.7和1.4個百分點。

從成交總價結構來看,上述期內400萬以下產品為成交主力,占比63.3%,同比上漲23個百分點。

滿足剛需,抑制改善型需求與投資需求,是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深圳樓市調控的主要思路。

張大偉表示,深圳可謂是熱點城市的樓市調控樣本,現在其他城市的部分調控措施實際上是跟風深圳。當去年第四季度全國熱點城市以限購等方式調控樓市時,深圳率先采取認房又認貸的措施,調控力度最大,而現在不論從官方還是民間數據來看,調控效果都非常明顯。

上述受訪人士認為,由於市場已經在降溫,今年深圳樓市加碼調控的必要性不強,加之現在深圳市政府相關領導變動,也可能會延緩新政策出臺。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她表示,深圳樓市本身市場化程度高,早在2015年樓市就已處於自我調整期,只是融資環境寬松使大量買家通過透支方式支撐起交易量,但去年第四季度的調控政策一步到位,使深圳樓市快速降溫。

她認為,深圳樓市本身就在自我調整,因此政府不用再出臺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

但張大偉指出,為防止樓市反複升溫,並不排除加碼政策的可能性,而調控重點或集中在需求端上。他認為,在信貸寬松階段,投資需求與改善型需求被無限放大,因此收緊信貸、約束外圍資金進入樓市,是抑制房價的主要措施。

多方人士認為,未來深圳依然會處於深度調整期,平穩仍是主基調。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表示,總的來看,深圳樓市全年量價下調的整體態勢並未改變。

徐楓也認為,深圳這一輪調整周期將持續到2018年,2017年深圳市一二手樓的成交量合計將下跌10%,且主要集中在二手房。以6萬/平方米的均價作為基點的話,價格將下跌16%,跌至5萬多/平方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