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洲果業的暴跌,說明什麼?發現真相的突破點在哪裡?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4104695
$亞洲果業(00073)$ 亞洲果業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公司的淨利潤影響很大。資產負債表上認列的20多億的生物性資產的真實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決定了投資亞果的成敗。如果生物資產存在做假,整個亞果的資產負債表和價值估值體系就崩潰了。現在亞果的暴跌難到是與這個有關?我們來看看,幾個現象:

1、據說存在果園畝數虛假,是真的麼?--這裡說的是江西信豐種植園。2013年中期報告上說,信豐仍處於初始發展階段。但在2012年的年報中,對信豐的說法是,所種植的橙樹基本上都到了成熟結果期。果園的果子都到了成熟的時候了,為何還要說信豐處於初始階段?這如何理解? 我們不是果農哈。

2、公司的鮮果銷售主要分統果和成品果,其中成品果就是打公司品牌「新雅奇」銷往超市的,這部分只佔鮮橙銷售量的11%多。----但好事者,對北京地區進行了草根調研,並沒有發現「新雅奇」的蹤影。 上海的朋友和南方的朋友有發現「新雅奇」的蹤跡嗎?東部和南方可是亞果的大本營哈。但作為南方深圳的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新雅奇」。有意思的是,亞果產能20萬噸,是第二名的十倍,佔全國市場650萬噸需求的3%左右。亞果的產品都銷往何處了?難道都給神仙享用了。

3、在如此敏感時期,與公司共患難10年之久的財務主管辭職了。是「財務工作」壓力太大?還是給新主(唐雄偉)讓路?

4、亞果從來都是拒絕透露自己的渠道合作夥伴名單的。沃爾瑪、家樂福、華聯超市、百果林、百果園等等名字,其均否認為是自己合作的夥伴。神秘的大牌的合作夥伴為何真人不露相?---從公司的經營現金流上看,持續10年的現金流都是強勁的,近三年大幅持續增長,公司好像是賺錢的。但我質疑它的盈利模式, 它的果子究竟賣給了誰?是被別人貼牌了嗎?這個公司在商業模式上很不透明。

看不清它的公司,那就多些時間研究唐宏洲這個人吧。 騎師出身的,潮州佬。競技選手好勝心都是很強的,身體也好,他74歲仍活躍於各種應酬場合。此人當騎師時膽大妄為,出過人命,做生意估計也是如其人也。和超大現代搞在一起,人以類聚哈。

這個企業在08年之前就是一家極普通的果業企業,自由現金流也不穩定,股東也沒有賺到什麼錢。但2009年公司以介紹的方式從英國回歸香港主板後,企業經營突然發生了質的改變,公司自由現金流發生了質的改變大幅持續增長。2010年緊接著高溢價11個億總計20多億人民幣拿下北海果香園,資本運作在與超大現代聯手後,玩得風生水起。大家知道,08年金融危機後,整個全球經濟都不好,果汁企業這兩年更是舉步維堅。 但亞果卻是另一番景象,09-12年全年經營現金流持續穩定增長,公司賺錢是沒得說。但為何股價卻熊了四年?近期更是有再創新低的趨勢。另外,公司經營如此之好,為何頻現大股東減持?只佔公司18%多的大股東,究竟是在踏實做企業,還是只是把亞果當資本玩具套現之用?

玩物喪志,一個喜歡玩馬的騎師,賭性是不是很強呢? 我們來看看,另一個也做果園的朱新禮,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而唐宏洲可是花花世界的香港人。農民懂土地愛土地。五穀不分的城裡人,可能更愛手裡的股票吧。一個天天跑田間地頭,一個留連於名利場,誰能做好農民的事,應該是清楚的了。

我最後想明白亞洲果業,不是看了多少數據,也不是看了多少現象。而是我把唐宏洲基本上想明白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基本決定了他要把亞果當什麼來做。 他對土地的熱愛遠遠不及他的高頭大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998

「厚德載物」。沒有德行,錢財是累人的東西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4028528
美國明星朱莉割乳腺防癌這個消息也算夠給力,很多人居然為她的「勇敢」叫好。我說啊,無知者無畏啊。身體發之於父母,這個就不說了。為了防癌就割這割那,那好了,人身上有那麼多癌,是不是都割了算了,就留個白骨也蠻好,直接白骨觀觀自己得了。

顯然這個消息是假的,朱莉借此炒作是真的。為何?無它,賺錢啊。她都夠有錢了,還要用這樣的方式賺錢? 是的,人啊對金錢是沒有免疫力的。人的慾望就是一個無底洞,多少錢算多呢?有了100萬,想1000萬,有了1個億,想100億、1000億。只想自己沒有得到的,從來不想自己已經有了的。你說,能滿足嗎,永遠也無法滿足。

人真的就是這麼可憐。你看看人生,有的老闆賺了很多錢,1億、100億,1000億,如日中天,可不知為何突然事業就直劇急下,一落千丈,錢一下子就沒了。你說奇怪不奇怪。其實啊,也沒有什麼,孔子有一句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另一句名言更是中肯「厚德載物」。「德薄而財厚」 如何載得下這麼多錢財?載不下,錢財就成了累人的東西喲。你看看,很多人窮,覺得人生很累很苦;我告訴你哈,人生最累最苦的恰恰是有錢人喲,那個心啊,那個慾望啊,天天折磨著,一天不得消停安身哈。

但只要心念一轉,一碗白飯,幾根青菜一樣生活,還自由自在其樂無窮呢。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啊,都沒有體會過清靜的那個大光明境界---心境如萬里無云的晴空,心定在一片光明之中,那個真叫自在舒服。事情來之即應,過去不留。都在無比的喜樂之中,那是真快樂。

大家想要嗎? 那就跟著南太老師學中國文化吧。學人類最高的智慧---佛法!不僅讓我們學到正信正見的善知識,還能讓我們在投資上實現財富自由,更能讓我們用好這些財富去幫助更多的人,讓我們的人生富足而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001

相由心生 - 改變相貌由修心開始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3925918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富來自施捨,尊貴來自謙恭一樣,美麗的容顏來自柔和善良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後,就顯現出現世性格影響所致的面相了。
>
> 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麗。
> 性格格外粗暴的人,總是一臉的凶相;許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婦女,往往一臉的刻薄相, 這就是所謂的薄命相、剋夫相。實際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長期的心與行為的修煉在臉上的投影,這些相貌也在預示著其未來的命運。

相術也就是一種經驗積累,相由心生,由臉觀心,由心知未來。那麼幼年與少年、青年時期相貌的成因是什麼?相貌特徵與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臉型身材與稟受的先天之氣有關,漂亮程度是前一生帶來的習氣所致。人的前半生是活在前世的影響...之下,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響之下。 所以說,人到中年以後,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任。
>
> 慈悲心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比較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過人的光華,讓人越看越順眼,越來越喜歡與其接觸。而過於自私、狡猾、計較的人是很不耐看的,甚至醜陋。即使僥倖生得姣好的容貌,也會在臉上逐漸顯現出一些不招人喜歡的地方,比如面無和氣,僅是「第一眼順眼」,稍多接觸就毫無吸引力了。
>
> 請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變,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吸引力,讓見者不知不覺心生傾慕。很多時候,美麗與否是從看到的人心裡生出來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
> 一、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 一兩 次機會,足矣!

二、愛佔便宜的人,終究佔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買單就上廁所或錢包半天掏不出來的聰明人,基本上都沒啥成就。
>
> 三、只有惜緣才能續緣。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親人,給你帶來煩惱的,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這就是因果。
>
> 四、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
> 五、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
> 六、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唸過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002

京東是來圈錢的,它的商業大腦是背後的風投基金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4139744
$京東商城(JINGDONG)$ 大家都認為京東是電商的革命者,是打不死的小強。錯了,小強還是那個小強,但京東的商業大腦是其背後的風投基金。 風投們想如何做京東,才是決定京東要如何做的源頭,也是京東真正的商業盈利模式。

那風投基金要如何做京東呢? 這和風投的天然基因有直接關係,風投們都是來套現的。 把京東做火它,把它的概念炒熱炒足了,把京東的盤子做大了,這個過程賺不賺錢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最後都是為了那IPO上市圈一大筆錢走人的。這就是京東的真實的商業盈利模式,也是京東和小強們的命運。 正是風投這樣的大膽激進風格,風投大佬們才相中了小強來做京東的代言人。為何不選蘇寧的張近東呢,不可能的。老張手裡有實實在在的傢伙(實體店),才不料你什麼基金呢。也不可能被基金們操縱。

所以,我說啊,什麼商業模式啊,把真正經營企業的那個大老闆搞清楚了,就搞懂企業的商業模式了。老闆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決定了他是如何運作企業的。

大膽預測一下,京東最後都是會消亡的,做不下去的。但蘇寧才是最後的大贏家,蘇寧贏在哪裡?就是贏在企業的信用上。信用來自哪裡----實體店! 看問題一定要有看到根本的能力,才能判斷清楚事情的本質和真相。

為何我說京東的小強做不下去?還有馬云也做不下去?這些人沒有做過實業的經歷,實體經濟如何做,他們沒有這個基因。他們是在互聯網這個新產業大潮下,激情創業並極其幸運地活下來幸運兒。他們只懂網絡虛擬經濟,但電商需要的是虛與實的結合,是與實體產業經濟的結合,這個他們就先天不足了,想彌補很難。但對蘇寧的張近東來說,就不難。他是先做實業實體的,並已經成功了。後來,慢慢開始學習虛擬經濟,這個相對容易學的多。現在老張把實與虛一結合,中國的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就被他牢牢把握住了。因為電子商務的核心就是----企業信用。 人類天生只對實實在在的東西才能產生真正的信任!這個只有蘇寧做到了,因為它有幾千家實體店。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
送給京東的小強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31

另闢思路,討論一下外界對亞洲果業的質疑是否有理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4137760
$亞洲果業(00073)$看完朋友發給我的關於媒體對亞洲果業的質疑文章。我另闢思路,討論一下外界對亞洲果業的質疑是否有理。

09年以介紹方式從英國回歸香港主板以來,亞洲果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可以說好到幾乎沒有什麼問題了。一隻農業股經營得如此「完美」 ,也許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了。什麼問題? 上次提到了分析亞果的核心思路一定是它的生物性資產,近24億的生物資產認列在資產負債表上。這是亞果的核心資產和盈利保障。這個資產是真實的嗎?

對這個的質疑外界已經講了很多了,亞果也解釋清楚了,今天就不老生常談了。我換個思路來討論這塊資產真實的問題。我先來分析一下亞果的董事長唐宏洲。這位74歲的老人,真是老當益壯,看上去慈眉善目。相由心生,說他造假沒有這麼簡單的,我相信就算有,這也不是他的初衷。如果你有做生意的經歷,說真的,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生意人會去特意造假的。很多情況下,造假是迫於無奈是迫不得已的。商場如戰場啊。

假設說亞果造假了。我相信它也一定不是從一開始就有計劃要造假的。為什麼? 真想從開始就計劃造假的人,就一定不會選擇農業產業,這個產業大家都知道投入大回報期特長。一個造假的人是沒有耐心等那麼長時間的,敢造假的都是追求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獲利套現的(這個可以參考高科技企業,這個產業就是造假最多的產業之一)。否則造假的成本太大了就意味著自己的風險太大了。唐先生選擇果業(他是騎師出身,務農搞果業可不是這個香港人的本行哈),我認為一開始應該是被當地政府給忽悠進去的,當然一定也是給了唐先生很好的優惠條件的,招商引資嗎,又是外商。所以一開始唐先生一定是先嘗到了甜頭的,但隨著生意的深入,企業越做越大時,務農搞果業的風險和問題就都出來了。企業經營的問題出來了就得解決,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錢!每個做企業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經營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缺錢的問題。

我們來看看亞果04-08年的財報,賺錢,但賺得很少。我認為這是比較符合亞果的真實情況的。但奇怪的是,從09年開始,企業突然變得很賺錢了(看09-12年的經營性現金流)。突然的改變,就如一個人本來是瘦子突然間成了胖子了,這本身就不正常了。09-12年這四年中,亞果的經營是「很好」的,但為何股價偏偏熊了這四年?為何大股東要減持?為何共事10年的財務主管突然離職?我們可以看到,這四年亞果的經營財報數據不知有多好,幾乎沒有任何負債,應收款和存貨很少,公司帳上趴著20多億的現金。一隻農業股能有這個財務狀況,太難得了。但為何又有以上三個「?」號。

大家再來比較一下,另一個做果園的匯源果業,朱新禮為了繼續做下去果園,差點把上市公司匯源果汁給賣了,太缺錢太需要錢投入到果園上去了,這至今讓朱新禮背著一身的債務。而亞果卻沒有一分錢的負債。這不奇怪嗎?

我相信亞果一樣是缺錢的,但唐先生可沒有朱新禮的本事,朱董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懂農民懂土地。唐先生可不是,他在香港。香港的優勢是錢多,玩資本運作的高人也就特多了。09年亞果從英國回到香港主板上市,這是不是也揭開了亞果從此開始玩資本運作的序幕?玩資本運作必須要有籌碼。這個籌碼是什麼?會不會就是這個可大可小的生物性資產?

要能融到錢,讓投資者放心,就必須得讓投資者看到企業經營是很好的,是不缺錢的。這個從哪裡看到呢,就是企業的財務報表了。那麼大家可以再看一下,是不是從09年開始,亞果的財務數據變得「越來越好」了,生物性資產「越來越大」了。

我想,有了籌碼,賭博就可以開始了…… 能當騎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膽大心細,反應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32

William Bernstein的忠告:別讓表面風險變成了深層風險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287

上週早些時候,道瓊斯指數達到15567.74,再一次刷新紀錄。今年以來,道瓊斯指數收盤點位創新高的次數已經高達28次。

將一路高歌的股票和債券、黃金等其他資產相比到底哪個風險更大?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如何定義「風險」。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的投資經理,同時也是一系列投資和金融歷史書籍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指出風險能夠被分為兩個最簡單的形式——表面風險和深層風險——瞭解其中的差別可以幫助投資者鑑別到底他們該害怕什麼。

Mr. Bernstein所謂的「表面風險」指的是資產市場價格的暫時下跌;幾十年之前,投資分析大師格雷厄姆也曾提到過這類暫時的下跌,稱之為「市價虧損」。

表面風險就像天氣一樣無法避免。除了現金之外,我們大概找不出另外一項不會出現價格暴跌的投資標的。

所謂的表面風險,並不是指虧損不會擴大或不會持續很久,而是指風險並不是永久性的。

與之對應的是「深度風險」,則是指本金發生了無法挽回的實際損失

在其將要出版的新書《深度風險:投資組合設計的歷史之鑑》中,Bernstein統計了幾十年來的金融數據和全球金融發展史,試圖找到深度風險究竟如何產生,最終他總結出了四個原因:通脹、通縮、政府徵收、災難

「這些力量會導致資產損失大部分價值,並且永遠不會再恢復。」

想像一下,假如你擁有一套房子且每年有固定的保險支出計劃:如果你住在像堪薩斯這樣幹燥的地區,那麼你的大部分保險支出可能會是颶風險和火災險;如果住在南加州,那麼你可能會優先投保地震險和火災險;如果住在沿海地區,則水災險肯定最先考慮。

很明顯,選擇如何規避基於我們對於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嚴重程度的判斷。

災難——比如戰爭和無政府狀態——可能會帶來極其糟糕的結局,但遺憾的是我們幾乎對此無能為力。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末日,你真正需要的既不是黃金,也不是美元,而是一艘宇宙飛船。」

Bernstein如此描述災難。

與災難相比,政府徵收——比如大幅提高稅率,或者是像塞浦路斯發生的那樣政府強迫儲戶承擔損失——顯然要常見的多。對於這種風險,Bernstein認為最好的規避方法是將自己的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外,因為政府極少越界徵收國民在國外的資產。

通縮,在現代社會變得非常罕見。得益於各國央行的瘋狂印鈔,除了日本以外,全球的其他國家都極少受到通縮的威脅。

應對通縮的最好方法無疑是購買長期政府債券。此外,配置一部分資產在國外股市也是個聰明的選擇,因為所有國家都轉入通縮的概率實在太小了。

如果說債券能規避通縮風險,那麼也可能把我們帶入另外一個深度風險,那就是通脹——這可能是所有的深度風險中最常發生的一個。根據Bernstein的說法,通脹能夠在四十年的時間裡吞噬一個債券組合80%的購買力!投資者在通脹最嚴重時期發生的損失,可能窮其一生都無法再挽回。歷史上,1940-1979年間的法國、意大利和日本都曾處於這樣的時期。

對於通脹的應對方法,Bernstein認為最好是將投資組合分散在全球股市,並且提高黃金和自然資源類上市公司的配置比例。除此以外,有通脹保護條款的證券、價值與生活成本掛鉤的債券也都是能夠選擇的標的。

但是,持有股票雖然能夠規避深度風險,卻可能導致表面風險在短期內迅速提高。

因此,有些人就不可避免的將自己推入深度風險的深淵——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心理折磨,除非他們有足夠的現金和勇氣。

Bernstein如此表示。

回首過去,我們應該正視2008-2009金融危機期間當股票價格腰斬時我們的所作所為。有時候,恰恰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將表面風險轉化成了深度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49

海爾移民互聯網,張瑞敏要做定製式產品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4911778
$青島海爾(SH600690)$ $海爾電器(01169)$ 製造業要學習互聯網的不是表象,而是互聯網精神! 把這種精神用之於產品,就是---定製式產品,將來製造商要生產這樣的產品。 各位雪友,做什麼都不要從事製造業,太苦太累,還不賺錢。張大帥是因為歷史原因,是時代是命運使他走上了這條路,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現在,只要是有辦法的,別搞製造業。真的,我相信張大帥內心就是這樣想的。請看他的近期專訪:張瑞敏,海爾移民互聯網。

http://e.weibo.com/mediaprofile/h5/text?aid=4325965&uid=1193725273&from=page_media

為什麼製造業的大佬們都在紛紛移民互聯網,互聯網是什麼魔力讓做實體經濟的也玩「虛」的了?製造業是生產具體的產品的。以往,產品都是如何生產的呢? 都是以「我」為中心生產製造的,這個「我」就是企業本身,企業家們相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是可以引領未來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的。是「我」給你消費者什麼,你們就用什麼,好不好不是消費者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這個市場也是製造商們「引導」出來的市場,群眾容易盲從。但現在,這種模式下,製造商們是快看明白了,至少張大帥是看明白了看透徹了,這玩不下去了。

新的模式要如何玩呢?張大帥也給出了標準且準確的答案,就是真正以消費者為根本需求,向外找答案,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是定製式生產,是這種模式了。不僅定製外觀,連產品功能也定製了。這個認識和轉變就對了。但是,大方向對了,落實到第一步要如何走? 才是關鍵。 張大帥向互聯網取經、學習,以互聯網做突破口就對了。他要學習互聯網精神----一切以用戶為導向,為目的。把客戶黏住了,再賺錢。

但互聯網是虛擬經濟,實業這個「實」如何與互聯網這個「虛」結合?  其實是我們自己人為地給實體產業和互聯網設了一道好像不可踰越的「牆」,這個牆就是牢固地認為互聯網它就是虛的,是虛擬經濟。這是不對的,應該說都是實實在在的產業。如果我們把這個看破了,虛實才能融合。本來就沒有實和虛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為何,人們要強調這個虛與實?因為做互聯網的沒有做實業的經歷,他們不太懂實業家們的思維方式;而做實業的更是不懂互聯網。好像兩個沒有交集。

未來,如果要出偉大的企業,我在這裡先預言一下哈,一定是這個企業找到了融合實業和互聯網的那個完美的點。這個點,我們已經在蘋果上看到了一小部分,可惜JOBS就走了;在特斯拉上也看到一點影子,但它是影子不究竟。現在海爾也來了,也在找這個點,能不能找到?能不能做成功?是張大帥的事。但他的確是開始深度思考了。這篇張大帥的專訪就是講了這一件事情。我提煉出來,供大家思考。因為我們還有蘇寧,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實業都在找那個完美的點,也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也在找那個完美的點。

最近 $網易(NTES)$和電信合作推出易信,是不是虛實結合,我看是的。易信是不是那個虛實完美結合的點,這個!要再研究再觀察。如果確定是的,那網易將會成為超越 $騰訊控股(00700)$的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00

給大家講一個豺狼虎豹的故事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216090
又擺龍門陣了,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豺狼虎豹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族統治這個世界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們因為慾望變得越來越貪婪,卻也越來越虛弱,於是更需要吃進大量的動物屍體來補充,當然也包括了豺狼虎豹的屍體。這些被吃掉的豺狼虎豹的陰魂找不到歸宿,就這樣四處游弋著……至到有一天,被吃掉的豺狼虎豹的陰兵陰將們發現,人族太虛弱了,精氣神開始散去了,它們決定反戈一擊的時候到了。

沒有幾年,豺狼虎豹如惡靈附體,殺得人族軍團人仰馬翻,丟盔卸甲,逃進了荒山野島。 很多人族的不解,為何敗的那麼快。 其實啊,這就是因果報應,誰叫人族們吃掉它們太多了,造的孽總是要還的。 天下成了它們的天下,真是輪迴無常啊。於是,它們開始了瘋狂地報復,在它們眼裡,一切都反了,一切都被重新定義了,人族成為牛啊馬啊蛇啊蟲啊的什麼的。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豺狼虎豹雖得了天下,但本質的東西從來沒有改變,就是沒有人味。豺狼虎豹的本性使得它們對佔有成為本能,它們仍然喜歡黑夜,這更便於捕獵。人族徹底地崩潰了,它們不但讓人族沒有了人性,還居然教會人族有了狼性。MY GOD!當然還是有一些沒有失去追求的人族們,仍希望豺狼虎豹們也能被從良有點人味, 他們錯了,錯在他們忘記豺狼虎豹的本質了。 人族沒有死心,那能不能在一個設計好的框框裡面,大家和平共處? 這次,豺狼虎豹答應了。 人族笨到不知,越多的條條框框越利於玩弄。

又過了不知多少年,因果輪迴的咒語再次降臨了。這次不知誰將中了頭彩? 但人族們學聰明了,他們好像又找回了祖先們曾經戰勝豺狼虎豹的法寶, 人族們想起來了祖先們曾創造過的一個詞---「困獸猶鬥」 。 把豺狼虎豹們關在它們自己設計的牢籠中,它們的本性會讓它們互相撒咬……魔獸世界這款遊戲蠻好玩的,我一般喜歡選擇人族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95

雨潤中報分析: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先生留下的遺產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031702
$雨潤食品(01068)$有人說我應該給雨潤的分析一個結論。好吧,我給祝先生一個結論吧---「唯利是圖」。 用朋友的話說,當雨潤沒有什麼油水時,祝先生就跑了。他說的很好,因為看到本質,出現的現象也就能懂了。

剛才看完了雨潤中報。營業收入下降,主營利潤下降,毛利率上升。毛利率上升可能是雨潤中報唯一的「好消息」吧。新的管理層可以說什麼事都沒有做,維穩是第一大事。各位看一下,投資現金流淨額,幾乎已經不對外投資了,說明企業把全部精力放在內部調整上,為什麼?祝老闆留下的問題太多太嚴重。既然沒有什麼投資行為,主要在抓在理順企業內部的事情,各項經營費用降下來也是正常的。都說它的毛利率上升了。的確是「上升」了,因為經營成本都儲存在存貨裡呢(經營成本儲存點1),2013年的存貨仍較年初上升些,達16.75億。

第二個中報重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質量毫無改善,幾乎可以說是維持原狀。再次說明新的領導團隊,根本無心,也無力讓經營改善,全部精力投放在處理祝老闆留下的這一堆爛攤子上。理順公司用了半年,卻無任何進展和效果。下半年,我就比較擔心業績能出來多少了。看來後祝老闆時期,雨潤公司要走向正常經營非一日之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老闆留下的遺產。

第三個重中之重,過往分析雨潤問題時常說的,在建工程轉固是雨潤最頭痛的問題,中報看來,沒有一點改善。固定資產仍然認列高達150億多,與年初比較可見在建工程估計沒有多少轉固的。企業經營的成本,又被在建工程費用資本化儲存起來了(經營成本儲存點2)。

當然,雨潤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新的管理層在經營上根本無作為,當然是「壞」不到哪裡去了。這個中報,毫無投資亮點,看起來讓人昏睡,我相信雨潤的股價也要提前進入冬眠了。雨潤的嚴冬遠沒有過去,2013年仍是公司經營的一道大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96

對金山董事長雷軍的研究做下一個小結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356777
$金山軟件(03888)$ 關於對金山軟件雷軍的研究,是到了做一下小結的時候了。我們先來聽聽,雷軍是如何給互聯網做總結性發炎的:

1.  互聯網是一種觀念。

2.  互聯網思想的核心是「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

3.  用互聯網思想做任何事情事半功倍。

雷軍的粉絲很多,他是他們的米粉之王。還好,還不是人王,更不是法王了。當然現在是末法時代,「法王」假的太多,真的沒有幾個的。但雷軍絕對是真的「米粉之王」,將來還會是「金粉之王」。

既然他不是法王,我就能說上幾句了。雷軍的互聯網思想是有問題的。我上篇說他是通才,是客氣了點,他的確是通才的,但他十竅通了九竅,已經很不簡單了。哪一個竅沒有通呢?就是沒有放下我自己,這一竅沒有通。所以,他說的互聯網思想也好,互聯網精神也好,只是他自己的互聯網思想,還不是真正的互聯網思想。準確地說,雷軍的互聯網觀念和思想,是他做互聯網產品的觀念和思想。如果從做產品的角度,他現在是對的,以後對不對,不知道。不究竟嗎。

我是把牛吹了半天,那真正的互聯網是什麼呢?我口氣大點,但我說的話,你們,包括雷軍都是推不倒的。 互聯網是一個世界,是一個與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並存的真實不虛的世界。這才是互聯網的全部,也是互聯網的本質。這個本質根本的問題上,國家這個人王就比「米粉之王」看得清楚看得遠了。最新的工信部關於4G網絡的發言,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把網絡應用,從現在娛樂為主,向衣食住行、遠程教育等等方向發展」。為什麼國家要把網絡寬帶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為什麼寬帶網絡的發展被第一次地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些大家要思考。雷軍同學更要思考。

我是吹牛講故事的,大家誰還看不到我講的這些虛得不能再虛的東西哈。關鍵是如何做,從哪裡做起。雷軍當然也能看到他可以看到的,他也找到了他可以做起的地方。雖然思想遠不究竟,境界也不是太高,但對做好當下的互聯網產品,他是沒有問題的。大家不要被什麼「雷布斯」騙了,雷軍就是雷軍,他不可能會是JOBS,雷軍只用了JOBS一點點的東西,而且僅限於營銷上的。 雷軍也許明白,JOBS的思想來自於東方文化。而現在,人類歷史上最究竟的中國文化,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要懂得去學習,更要懂得學習了還要能升起智慧開悟,然後要會運用在具體的工作中和你的人生裡。伴隨你人生的全部旅程,不是物質上的金錢,而是精神上的東西,是文化上的東西。雷軍不愛錢,但他放著中國文化不用,就真的是太可惜了。不學這個,要超越JOBS是不可能的。其實JOBS也只是學了東方文化的一點皮毛而已,雷軍你還有希望……千萬IT人,認識到這點上去了,希望也是大大滴哈。 就我沒有希望,因為我不懂IT技術,也不懂互聯網,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吹牛講故事的。上面講的故事,大家聽聽就算了,不要當真哈,當真你上了我的當,我可不管賠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