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Money Walker:今期流行「Trumpflation」

1 : GS(14)@2016-11-16 05:44:20

美國大選後,環球金融市場炒作方向忽然逆轉,之前受捧嘅債券、高息股、新經濟股同新興市場股債,而家通通成為拋售對象,而銀行股同資源股等,低殘多年後終於有得翻生,背後全因一隻字:「Trumpflation」,意指特朗普政策取態所引發嘅通脹。金融市場炒作嘅宏觀主題不時有變,回帶睇睇,仲記唔記得去年底至今年初全球炒作大陸經濟爆炸,進入今年春夏市場睇法開始冇咁悲觀,但仍然炒作環球超低息期與負利率政策會長時間維持,到秋季起又掉番轉玩通脹回歸同加息重臨。宏觀炒作主題真係同fashion一樣,季季唔同。筆者暫時唔多相信特朗普會成功帶領美國進入中、高通脹環境。一來因為即使佢大興土木,對通脹嘅刺激都需要啲時間先會顯現;二來國際油價係通脹重要推手,但油組個減產/凍產協議似乎唔太樂觀;三來聯儲局仍獨立於美國政府,總統唔可以左右加息決定,只可決定委任邊個做主席,所以喺聯儲局現任主席耶倫任期屆滿前,特朗普都冇權力間接控制加息決定。基於上述原因,筆者維持高息股同新經濟股中長期唔會太差嘅睇法不變。講到底,市場炒作嘅憧憬最終會否變成現實,又或者需時幾耐先發生到,根本並唔重要,最重要係呢個主題呢一刻炒得起。喺特朗普清晰交代其政策路向前,相信市場都唔會放過呢一個咁好嘅題材,所以在此之前跟炒一趟並無不可,最重要係捉到幾時潮漲幾時潮退,留神市場風向會否隨時改變。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6/198349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72

Money Walker:Trumpflation未夠實在

1 : GS(14)@2016-11-30 23:54:35

美國大選落幕至今三周,越來越多人質疑美元強勢可以維持到幾耐。單係特朗普勝出大選嘅結果,市場幾星期間唔止肯定咗美國今年12月會加息,更已由原先預期2017年全年僅加息一至兩次,變為預期2017年全年加息兩至三次。問題係單靠憧憬炒足個星期之後,市場開始嫌唔夠催化劑玩落去。睇番技術面,美滙指數已觸及100至101嘅超長期阻力,要真正突破呢個阻力,的確需要有好強勁嘅基本因素配合。
Trumpflation堅定流,最快相信要到出年初先有更多線索,如果特朗普嘅政策說服到市場,美國出年經濟或通脹情況有需要每季加一次息,即係全年加夠四次,咁美元要突破上述阻力,未必話冇可能。不過就算特朗普交唔到貨,美元要再大升都並非全無希望,因為仲有美國以外嘅因素可以左右到美滙。倘油組成功達成減產協議,進一步推動油價大升,繼而支持環球通脹預期回歸,美債息又會有得繼續升,又或者如果歐日遲吓再進一步寬鬆,導致歐元或日圓兩者同美元之間息差擴闊,對美滙指數支持就更大。當然,以上全屬FF,油組減產會議一波三折,就算達成協議都未必會遵守,歐日進一步量寬唔係冇可能,但暫時未有聲氣囉。筆者其實傾向相信美元上升周期就快尾聲,美國明年難以一季加息一次,事關參考番對加息準繩度相對較高嘅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班玩開利率期貨嘅交易員暫僅預期2017年美國全年加息一次起兩次止,今年12月逾九成機會加一次息,2017年6月有逾五成可能再加息0.25厘以上,但去到2017年11月,進一步加息嘅機會率仍不足四成,即係話班利率期貨交易員對加息步伐睇法唔算進取,美元大牛市呢個炒作主題,暫時都未話係好實在。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5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19

Money Walker:內地調控會否變自焚?

1 : GS(14)@2016-12-21 23:40:36

美國加息觸發人民幣貶值潮,連同內地出手調控資產泡沫,中國債滙近期再掀風雲。其實美國加息會造成新興市場震盪已是常識,點解中央偏偏喺呢個危險時期無懼風險搞調控呢?瑞信認為,中央之所以選擇喺呢排刺穿個資產泡沫,係因為擔心泡沫會喺出年十九大臨近時爆破,於是趁早主動出擊引爆。由於早前出爐嘅11月份內地經濟數據表現靚仔,中央認為呢刻係引爆絕佳時機。計落目前距離十九大舉行仲有約半年,意味內地經濟在調控後,仲有足夠時間休養生息。中央呢着係咪真係可以打響如意算盤,達到置之死地而後生嘅效果,定係又締造多一次引火自焚嘅紀錄,值得留意。人行調控之餘,更配合埋收短錢、放長錢嘅「縮短放長」公開市場操作,以確保內地流動性唔會因調控而完全被搾乾,繼而損害實體經濟。但筆者只知去槓桿同收緊短期流動性,唔會對實體經濟毫無影響,一切只係程度上問題,所以不論從流動性角度定實體經濟角度睇,A股短期前景都唔見得有幾好。市場原先預期,內地明年十九大前以經濟維穩為上,點知中央忽然開宗明義話要防控資產泡沫。喺先調控資產市場,後維穩經濟嘅部署下,A股同中資股短期表現應該好極有限,睇好內地經濟復蘇相關股嘅投資者,睇怕要畀多少少耐性等一等。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1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8

Money Walker:高地價政策下的港人宿命

1 : GS(14)@2016-12-28 08:11:05

由籠屋到棺材房,由板間房到劏房,香港住屋問題幾十年來都未有解決,由政府決定實施高地價政策一刻,住屋就注定成為大部份港人困擾大半生嘅問題。香港之所以能夠維持低稅率,全靠高地價政策,政府為保庫房收入,自然有極大誘因控制土地以至公共房屋供應,從而維持高地價水平去確保賣地收入。但此舉卻衍生出租金同樓價長年高企嘅現象,埋單嘅最終亦係全港市民。說穿了,香港最引以為傲嘅簡單及低稅率制度不過係假象,因為香港人唔需要繳交重稅並唔等於可以慳番筆,大家只係間接透過高租金或高樓價向政府繳交重稅,中間更加益咗發展商,能夠倖免於呢個遊戲嘅人,大概只有可以享有公屋資源嘅基層市民。有人話呢種政府間接徵收重稅做法亦有好處,就係為上進嘅人士提供向上流動嘅機會。原理係高地價政策造就住宅物業成為一般市民積累財富嘅工具,由居屋或上車盤起步,市民可透過樓價升值及儲蓄,逐步由細單位換大單位,或由舊樓換新樓,繼而透過買賣晉身中產之列。有人認為,比起其他福利國家,香港嘅制度其實更為鼓勵市民發奮賺錢,因為努力儲錢買樓者,享有財富回報嘅機會亦較高。倘若上述制度行之有效,筆者認為呢個講法的確無誤,可惜政府停建居屋多年,令上車盤供不應求,加上內地資金流入本港掃高樓市,今時今日普通市民上車或換樓再非易事,所形成嘅住屋階梯出現斷層,唔止反過來導致低下階層難以取得累積財富嘅入場券,更要被迫接受劏房或迷你新盤等住屋條件欠佳嘅居所,衍生出無窮無盡嘅社會問題。作為小市民,我哋固然無法左右呢個制度,亦無法跳出呢個制度,只能世世代代於細小而昂貴嘅居住空間中掙扎,透過慳位設計與變形傢俬自我平衡。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8/19878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93

Money Walker:一年加兩次息最啱數

1 : GS(14)@2017-01-12 08:01:22

隨住特朗普當選同美國經濟數據靚仔,越來越多人預計今年加息步伐會由一年一次變成一年四次,莫講話呢個預期成真,單係市場逐漸反映有關預期,相信都已經會影響到投資氣氛。筆者就傾向睇全年只加兩次息,因為今年儲局投票官員鴿派多過鷹派,而且多次議息都撞正歐美政治事件高峯期,要加息的話,睇怕只有6月同12月兩次議息會議郁手最適合。先講儲局擁有投票權官員嘅鷹鴿比例,今年可以用失衡形容,因為10個今年可投票官員中,佔咗6個都係鴿派,餘下4個仲要有兩個係中間派,只得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同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Patrick Harker)兩個屬鷹派。鴿派佔上風下,一年加四次息極難發生。下次美國議息係本月底,繼上月加息後,再加機會近乎零。再下一次會議係3月份,但撞正英國開始啟動脫歐之餘,屆時亦係特朗普就職兩個月,政策路向開始清晰之時,英美政經風險隨時升溫下,儲局未必敢出手。不得不提仲有4至5月法國大選,當地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候選人已講明當選後會放棄歐元,倘激進派入圍,儲局唔止3月動手嘅機會低,5月議息亦會觀望為上,所以計落上半年似乎只有6月較適合加息。另外,德國大選預計8至10月間舉行,因具體日期待定,暫難預計會否影響9月份議息決定。再數落去得返10月底同12月中兩次會議,當中以設有記者會嘅12月加息機會較高,畢竟同之前兩年一樣,12月乜政經大事都冇,holiday mood濃厚,就係儲局做嘢嘅好時機。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1/19892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135

Money Walker:由「通脹」到「支爆」

1 : GS(14)@2017-01-18 08:11:24

年初又係各大金融機構作出全年展望嘅時間,綜觀今年嘅市場同經濟展望,「reflation」係熱門關鍵詞。
Reflation中文即「通貨再膨脹」,點解要加個「再」字入去「通貨膨脹」度?因為同一般通貨膨脹,即「inflation」有別,「通貨再膨脹」包含咗通脹重現,以及物價與經濟雙雙復蘇嘅意思,而非單純物價上升咁簡單。半年間市場已由勁擔心通縮過渡至憧憬通脹重臨,並將幾個月前嘅通縮同負利率預期通通拋諸腦後。環球復蘇同物價上升成為最近幾個月嘅熱炒題材,特朗普當選無疑係關鍵,因其政策取態令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睇法更趨樂觀,但中國經濟數據本身交到貨亦都好重要。筆者認為以通貨再膨脹為投資主題嘅交易仍可繼續,事關特朗普正式上任後,市場可能會再畀多半年至一年時間佢,觀望有乜搞作,期間市場對於通貨再膨脹嘅憧憬甚至有可能會再進一步升溫。但踏入下半年,隨着侵侵蜜月期告終,市場可能會開始意識到上半年對侵侵期望太高,屆時投資者對於與通貨再膨脹相關嘅投資主題,熱情或會逐漸退卻,甚至隨時轉軚,轉炒美國復蘇强弩之末呢個題材。至今年第四季,悲觀情緒更有可能更進一步加劇。話說內地經濟去年初臨近爆破邊緣,但後來依靠寬鬆措施同內房轉熱捱過難關。今年由於中央秋季左右會舉辦十九大,十九大前政治同經濟首要維穩,所以一定會想盡辦法確保今年首三季經濟平穩過渡,但到十九大落幕之後,仲會唔會力撐經濟就好難講。明年今日,當冇咗侵侵蜜月期同十九大加持,各大行經濟預測中嘅熱門關鍵字,不排除會由「通貨再膨脹」換上「支爆」(China Meltdown)。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8/19900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14

Money Walker:新經濟×共享經濟之女裝出租

1 : GS(14)@2017-02-02 02:33:05

荷蘭有間叫LENA嘅舖頭,專門租衫畀人着,租衫呢門生意當然唔係乜嘢創新業務,香港都有舖頭出租婚紗、裙褂同名牌手袋,特別在呢間位處阿姆斯特丹嘅LENA,主打一般日常女裝衣物出租,更以Fashion Library自居。顧客只需入會並每月畀一個固定金額嘅價錢,就可以買到指定點數,憑點數租走心儀衣物。LENA嘅理念係Enjoy the feeling of new but without having to possess everything(能夠享受新的感覺,而不需要擁有所有物品),呢類舖頭啱晒睡房得區區幾十呎空間,放多個衣櫃擺衫都成問題嘅香港人。同一概念亦喺北歐彼國發酵,丹麥一間叫Vigga嘅公司,主打嬰兒同小朋友市場,專為家長提供有機材質衣物租用服務。同LENA一樣,Vigga嘅出發點都係唔希望大家過度消費,實行將衣物納入共享經濟範圍。一講到「新經濟」,大家自然會諗起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科企,但其實「新經濟」定義可以好廣泛。例如上述嘅LENA同Vigga,甚至係大家熟悉嘅Uber同Airbnb,營運雖涉及科技元素,但算不上係創新科研,佢哋業務最創新之處,反而在於顛覆既有沉悶單一嘅消費模式,無論成立理念係出於推動環保、實行共享經濟、挑戰商業霸權,定純粹搵錢,都為大眾提供咗一個額外嘅消費選擇。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1/199138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916

Money Walker:9年牛市唔誇張

1 : GS(14)@2017-02-08 22:25:33

有項投資瞇埋眼長揸八年累計升2.4倍,講緊嘅唔係乜嘢增長股,而係標普500指數。自2009年3月低位676點起計,差不多八年間已升至近2300點,相當於240%回報。反觀恒指同期升100%左右,雖叫有進賬,但明顯跑輸美股大市。美國過去幾年經濟處於復蘇期,加上受惠量寬與低息,令標普500指數走勢硬淨,2009年至今升軌從未失守。反觀香港經濟停滯不前,港股幾年來都一直有波幅,但升幅就麻麻哋。呢點反映股市走勢多少都同當地經濟強弱程度有關,經濟熱股市自然熱,反之亦然。不過美股呢八年升市亦非一帆風順,自2014年底亦即美股牛市5歲半起,標普500指數明顯後勁不繼,一度由升市變橫行,橫行變亦牛亦熊。至2016年11月開始,隨着環球復蘇憂慮消退與特朗普支持經濟政策出台,美股先再次發力,續寫牛市格局。有人話特朗普當選或會令乏力已久嘅美股牛市延長多一年時間,美股牛市即將踏入第八年,延長一年即係有九年。不過與美股史上最長牛市,亦即1987至2000年嘅一次牛市比較,今輪牛市即使維持到九年亦唔算太誇張。港股方面,去年底先發力追美股落後,農曆新年前技術上已升穿咗條下降阻力,可惜有少少後勁不繼。筆者唔敢寄望美股未來可以帶領港股擺脫2015年大時代落幕後嘅熊市,只希望喺侵侵皇朝下,美股呢隻老牛可以生生性性,玩多一年先壽終正寢,未來會集中留意侵侵嘅企業減稅措施,能否帶起新一輪升浪。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8/199208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50

Money Walker:復蘇題材漏網之選

1 : GS(14)@2017-03-03 00:51:43

特朗普當選至今已近4個月,通脹再現(reflation)題材已炒咗一大輪,中資周期股幾乎已曾相繼落鑊,部份甚至有回吐。其實要喺復蘇主題發掘投資機會,唔一定要一味尋找落後中資股,肯擴闊投資版圖的話可留意吓澳元。作為資源出口國,澳洲經濟冷熱好大程度上視乎中國經濟盛衰,所以澳元滙價極受內地經濟左右。內地經濟過去幾年放緩導致資源需求降溫,澳元亦喺2011年見頂下跌,但經歷多年頹勢後,隨住內地經濟翻生,國際資源價格復蘇,澳元兌美元或港元,最近半年似已築底。澳元另一上升催化劑係美元今年內或見頂回落,畢竟美國經濟強勁呢個投資主題,喺特朗普政策憧憬下似乎已有啲被過度消耗,呢輪由2014年下半年展開嘅美滙大牛市,或需更多新動力先可以延續至明年。另不得不提嘅係,澳洲同香港一樣正面對樓市過熱,當地央行對進一步減息有保留,呢點對澳元滙價亦有支持。不過筆者暫不建議透過槓桿或結構性產品等高風險途徑沾手澳元,現階段只宜師奶式地趁平分段入手,博滙價有中線或長線反彈,因為澳元雖似已築底七七八八,但暫時又未見有突破迹象。另要留意澳元兌港元年初至今已升逾6%並屆6算阻力,短線唔排除會有啲回調,耐心等吓先入貨都未遲。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1/199433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74

Money Walker:樓價瘋癲下的正能量

1 : GS(14)@2017-04-13 00:23:05

有大行分析員警告,樓價泡沫爆破會導致兩代人財富蒸發,有關新聞被轉載至討論區後,即時惹來網民恥笑「專家食屎」。呢幾年專家越唱淡樓價就升得越高,難怪網民有理冇理鬧「專家食屎」。問題係美國多年低息加量寬,連同政府辣招扭曲供應都算,支撐樓市動力之一嘅北水進退難測又冇相關統計數據參考,專家推測樓價方向難免失準。即使專業如大行,會睇埋實質利率是否由負升至正、物業租金回報率、每年結婚人數等方面,但由於有北水左右,一樣早咗唱淡樓市而被叫「食屎」。過往本港16至18年一個樓市周期嘅規律雖已失效,不過筆者相信每項資產都有升跌周期,低息同量寬只能令升市延長,但不可能改寫資產周期定律。至於樓市升市周期會延長至幾時先完?相信就係經濟危機爆發、恒指勁跌幾千點、裁員成風嗰陣,到時大陸加強資本管制,股市同樓市風雨飄搖下人人現金為王,北水肯定有卻步之時,問題係到時你敢買樓,銀行都未必敢批按揭畀你。事實雖灰,但有態度積極嘅正能量朋友已決心趁樓價大瀉前儲定錢,希望把握到人生青壯年嗰二、三十年間,只會出現一次起兩次止嘅難得樓市撈底機會,盡量做到一筆過full pay上車,即使最後夠錢入到手嘅,極有可能只係二手公屋。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2/19987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