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Money Walker:高地價政策下的港人宿命

1 : GS(14)@2016-12-28 08:11:05

由籠屋到棺材房,由板間房到劏房,香港住屋問題幾十年來都未有解決,由政府決定實施高地價政策一刻,住屋就注定成為大部份港人困擾大半生嘅問題。香港之所以能夠維持低稅率,全靠高地價政策,政府為保庫房收入,自然有極大誘因控制土地以至公共房屋供應,從而維持高地價水平去確保賣地收入。但此舉卻衍生出租金同樓價長年高企嘅現象,埋單嘅最終亦係全港市民。說穿了,香港最引以為傲嘅簡單及低稅率制度不過係假象,因為香港人唔需要繳交重稅並唔等於可以慳番筆,大家只係間接透過高租金或高樓價向政府繳交重稅,中間更加益咗發展商,能夠倖免於呢個遊戲嘅人,大概只有可以享有公屋資源嘅基層市民。有人話呢種政府間接徵收重稅做法亦有好處,就係為上進嘅人士提供向上流動嘅機會。原理係高地價政策造就住宅物業成為一般市民積累財富嘅工具,由居屋或上車盤起步,市民可透過樓價升值及儲蓄,逐步由細單位換大單位,或由舊樓換新樓,繼而透過買賣晉身中產之列。有人認為,比起其他福利國家,香港嘅制度其實更為鼓勵市民發奮賺錢,因為努力儲錢買樓者,享有財富回報嘅機會亦較高。倘若上述制度行之有效,筆者認為呢個講法的確無誤,可惜政府停建居屋多年,令上車盤供不應求,加上內地資金流入本港掃高樓市,今時今日普通市民上車或換樓再非易事,所形成嘅住屋階梯出現斷層,唔止反過來導致低下階層難以取得累積財富嘅入場券,更要被迫接受劏房或迷你新盤等住屋條件欠佳嘅居所,衍生出無窮無盡嘅社會問題。作為小市民,我哋固然無法左右呢個制度,亦無法跳出呢個制度,只能世世代代於細小而昂貴嘅居住空間中掙扎,透過慳位設計與變形傢俬自我平衡。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8/19878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