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係攝影師】80後Ig迷衝出國際 本土特色靚相英國出相集
1 :
GS(14)@2017-01-05 08:07:39Jeremy Cheung五年前開始玩Instagram,屋村、電車、街市等日常景物為主。
科技發達,手機鏡頭越出越先進,一機在手人人都是攝影師。加上誰都玩Instagram,日日貼相當日記,你又有想過日記有日會變相集呢?
日記變相集展示香港日常風光
張俊謙Jeremy(@rambler15)五年前開始玩Instagram,用手機拍屋村、電車、街市等日常景物,貪手機細小便攜,方便捕捉剎那美景。最近,英國出版社Lannoo Publishers就選了他的作品,出版了以「城市」為題的攝影集《Insta Grammer: City》,是香港惟一一人。Jeremy表示實在意想不到,「佢揀嘅相都係有香港本地特色嘅,例如旺角街景或者工人收舖同工作嘅情景,當時真係幾開心。」回想當初只當Instagram是日記,沒想過有會因此「衝出國際」。「喜歡香港嘅外國人,或者對香港有興趣嘅人都會注意到我嘅作品,慢慢變成我嘅目標。」
拍照打卡難忘廟街大漢恐嚇
在Instagram上,他認識了一群外國攝影師,Jeremy會帶他們到香港「熱點」打卡。「南山邨都係一個熱點,佢哋鍾意香港屋邨嘅結構。因為香港屋邨有好多形狀,不同嘅建築方式。」Jeremy更指外國攝影師特別喜歡香港,看中香港地方小,一程車可從繁忙中環走到寧靜的西貢。「香港一日可以影到唔同面貌,影人又得,影風景一樣有。」不過,去太熱門的地方拍照,似乎會遇上一點麻煩。「南山邨太熱門,好多人影相。店主就會問『你係咪影相啊』、『會唔會幫襯啊』,咁惟有快影快走。」四處拍照,走到人多的地方Jeremy一樣試過被恐嚇。一次廟街經歷,他提起都還在怕。「我想影人吃飯,個店主就走出嚟踩住我隻腳,講晒粗口『你拎手機出嚟,delete晒啲相,唔係就打你』,咁我惟有刪晒啲相片,快腳走。」所以Jeremy笑說,要拍到好作品一定要快,更要「抬起頭做人」!「當你埋頭苦幹用手機,可能已錯過好多『決定性瞬間』。」訪問當日,Jeremy驚嘆若不停下來細看,根本不知道大坑西邨的特色招牌已所剩無幾。
Jeremy:「香港地小,一樣有發展空間。」
拍過好多香港特色景物,吸引了外國攝影師和出版社青睞,Jeremy覺得香港一樣有好多團體或品牌會舉辦攝影比賽,一樣有發展空間。他對攝影更加是充滿熱誠,「只要你肯參加、你肯拍,你投入享受攝影,機會就會出現。」他直言未有考慮做全職攝影師,認為業餘攝影更加自由,「唔需要為要出名,而影自己唔喜歡嘅題材,可以隨心影自己想影嘅。」記者:黃凱婷攝影:林栢鈞
最近,英國出版社Lannoo Publishers就選了他的作品,出版了以「城市」為題的攝影集《Insta Grammer: City》,是香港惟一一人。
Jeremy的作品
Jeremy的作品
Jeremy笑說,要拍到好作品一定要快,更要「抬起頭做人」!「當你埋頭苦幹用電話,可能已錯過好多『決定性瞬間』。」
他對攝影更加是充滿熱誠,「只要你肯參加、你肯拍,你投入享受攝影,機會就會出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4/19885571
【IG新功能】唔再洗版 IG將可一次上載10張相
1 :
GS(14)@2017-02-05 10:40:26不過這項新功能目前還是測試階段,當分享相簿時會炒機。
好多人都有玩Instagram,不過每次只能上載一張相片就唔算太方便,但好在有網站就爆料在最新Android平台Instagram Beta版10.7.0當中,其實隱藏了一次過上載多張相片功能。Droid Life網站指出在新Beta當中只要在相片上長按,就可以揀選最多10張相片及影片,然後可以一次過或逐張加入特效再上載,當有一輯相片想同Followers分享時,都唔使再洗版逐張逐張上載。這項新功能目前只能做到將最多10張相片加入相簿之中,The Verge網站指出分享相簿時會炒機。雖然現時只屬初步測試階段,不過照睇這項新功能好快就會正式加入Instagram。資料來源:Droid Life、The Verge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3/19916311
傳統手工藝迎難而上 第三代塑造新形象 fb IG賣繡花鞋 古老變時興
1 :
GS(14)@2017-02-18 00:47:31【明報專訊】繡花鞋曾經是中國人結婚時必備的東西。但社會變遷,傳統行業式微,如開業近60年的「先達商店」,幾年前面對門市搬遷、客源萎縮及員工青黃不接等困境。於是第三代傳人接手之後,為了復興家族生意銳意革新,除了擴闊產品線之外,還利用社交媒體營銷,將古老的繡花鞋重新塑造成時尚潮流產品,形象煥然一新,結果營業額數年內上升了一倍。
明報記者 薛偉傑、攝影 郭慶輝
先達商店第三代傳人王嘉琳表示,該公司由她祖父創辦於1958年,主要業務是在香港製造和銷售人手製作繡花鞋。到2005年,因為祖父健康轉差,由她父親接手經營。至於她本人,在9歲時,已開始跟祖父學習人手繡花工藝;初中時,她已經學懂製作繡花鞋的所有工序;後來,她進入理工大學修讀視覺傳達設計學位,當時未想到畢業後會接手家族生意,但亦已決定會在空閒時幫手。
本來該公司的門市是在佐敦彌敦道一個細小地舖,以往多年來一直和業主合作愉快。但業主的第二代接手後,要收回舖位,不肯續租,他們2010年需遷出,至2011年才在同區吳松街寶靈商場1樓租到舖位重開門市。90後的王嘉琳表示,遷到樓上舖後人流減少,營業額下跌。
另一方面,新一代對繡花鞋這種傳統產品的認識很少,憂慮市場和客源會不斷萎縮。此外,工場不少資深員工退休,恐怕這傳統手藝後繼無人。
擴闊營銷主題 客路不限婚嫁
因此,她在2012年從理大畢業後,就全情投入改革家族生意。產品方面,以往該公司的繡花褂鞋和繡花拖鞋,主要針對婚嫁人士,客路過於狹窄。為此,她決定擴闊產品線,推出繡花便服鞋、高踭鞋和短靴,甚至嬰兒和童裝鞋系列。傳統的繡花鞋底多是以布製成,過於單薄,不適合穿着上街。為了加強保護,她改用橡膠或生膠鞋底為主,還增加船踭設計的款式,有別於傳統平底設計。
繡花圖案方面,保留傳統和長青的龍鳳、鴛鴦、牡丹、梅花、萬壽菊、仙鶴之外,她還增加了熊貓、桃、醒獅等新派圖案;而用色也比較多元化,不限於以紅色或金色為底色。其中,熊貓圖案可說是任何年齡的人均受落;而醒獅圖案主要用於嬰兒和童裝鞋,農曆新年前特別受歡迎。她還推出了繡花銀包、唇膏盒、手機套和書簽等新產品。
社交媒體對準年輕客群
在宣傳上,主要靠經營facebook專頁和Instagram戶口,以及經常接受雜誌、電視等媒體訪問。早在遷舖之前,她已為該公司開設了facebook專頁,希望方便顧客找到該公司。
接手公司後,她更經常在facebook專頁發表新產品及開設工作坊等消息,或上載短片等,和粉絲保持互動。平均來說,facebook專頁上每個查詢出現不到1小時,她已經回覆。截至執筆時,該公司facebook專頁粉絲已近4.23萬人,而Instagram的粉絲亦接近4500人。
「舊行業 新人類」噱頭吸引採訪
由於「舊行業、新人類」這個主題有噱頭,吸引了不少媒體的目光。除香港電視台外,鳳凰衛視、上海星尚電視、英國BBC、泰國電視台、日本的富士電視台、東海電視台,以及多本雜誌、旅遊書等,亦曾經採訪過她。因此,現時該公司的營業額約有三成至四成來自遊客。其中,以來自日本遊客的生意最多,尤其喜歡熊貓圖案的繡花鞋。在記者採訪期間,亦有一些日本女遊客來到該店選購。
另一方面,近年多套電影和TVB電視劇的幕後人員都在該公司購買繡花鞋,供女角穿着。其中較為人所知的,就是在去年叫好叫座的TVB電視劇《城寨英雄》中,王君馨(花曼)和胡定欣(刁蘭)都曾穿上該公司的繡花鞋。因此,她亦乘勢在去年底再推出一批「花曼」款式和「刁蘭」款式的繡花鞋和繡花拖鞋。
經過種種努力,王嘉琳獲得回報,今年1月,獲置地廣場邀請,參加農曆新年前舉辦的10日展銷會,並在那裡開設兩個工作坊,分別教授刺繡熊貓圖案及萬壽菊圖案。
至於該公司的營業額,這幾年間亦已上升了大約一倍。除了在自家門市和網上零售之外,亦有賣貨給PMQ的一家店舖。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00&issue=2017021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