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為避嫌“關系招聘” 退出天合化工IPO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341
隨著美國監管部門對其“關系招聘”調查的不斷深入,摩根大通為避嫌退出了天合化工10億美元的在港IPO項目。這是繼去年退出光大銀行IPO之後,該行的第二次“避嫌”動作。
據彭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此前曾聘用了天合集團董事會主席魏奇的女兒Joyce Wei。在公司高管表達了對該聘用的擔憂後,摩根大通退出了天合的IPO項目。
兩位知情者稱,Joyce Wei曾是摩根大通公司金融部門的一員,近期也離開去了一家歐洲投行。目前尚不清楚在Joyce Wei加入摩根大通的前後階段,天合是否已經簽署了任何正式的關系證明。
彭博稱,另一家參與IPO的瑞銀也曾雇傭Joyce Wei一直到去年年底。
目前,美國監管部門正在調查摩根大通在亞洲是否利用員工的親屬關系帶來業務。
此前,摩根大通曾因為同樣的原因退出了光大銀行的IPO。紐約時報去年8月報道了摩根大通聘用光大集團主席唐雙寧之子的消息。光大集團後來回應稱,唐雙寧之子業已離職,沒有利益輸送關系。
之前天合化工在赴倫敦和香港上市間搖擺,現在則聚焦在港IPO。公司正在考慮洗牌承銷商陣容,2011年所聘承銷商為美銀美林、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如今,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銀在新承銷商名單中處於領先位置。
“紅燈區”經濟學:跟建開發區有什麽關系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088.html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潘綏銘是國內“紅燈區”研究的權威學者。從1998到2010年,潘綏銘及其團隊共定性研究過中國23個“紅燈區”,訪談過1132位“小姐”,239位“媽咪”或老板,以及212位嫖客。為保留潘教授個性化的語言風格,我們采用了第一人稱的口述形式。【紅燈區是怎樣建起來的】至少我們在四川考察,一共考察了11個縣的開發區,全部都是紅燈區。全國最大的農業縣,只有一個造紙廠這個基礎,在那搞一個開發區,政府只投錢蓋路,就是修好一條馬路,然後號召農民、市民自己掏錢在旁邊蓋房子,房子都是私有的,蓋起來準備辦開發區。活見鬼啊,我們這種經濟外行都看出來了,這地方離成都還有兩個小時車程,既沒有原料也沒有技術,瘋了才會來投資。那地方人口密集啊,兩個“大隊”,上萬人口啊,全都沒地可種了,全都開店擺攤了。結果三個月就發現了,賣東西的比買東西的還多。最後農民沒辦法,辦紅燈區,只有小姐能吸引人過來。當地一開始也管,後來發現,稅務幹部親口跟我們說的,我們欠了農民的債。鎮長幹脆說,我們吃的飯里面有一頓是小姐給的。靠小姐給你才有稅收啊,農民才能活下去啊,賣吃的賣衣服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才能興旺起來。我後來寫個一個《紅燈區在中國為什麽能存在》,仿照毛主席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在中國存在》。現在就是因為這種GDP主義,盲目建開發區。【紅燈區里的思想工作】紅燈區是有定義的。第一地理上得相對集中,第二沒有雜七雜八,就是純粹一個平臺,第三得相對公開。符合這三條的也並不多,當然每個縣城都會有,只是大小的問題,我們覺得三家集中在一起以上就可以。三家就是比較小的,三十家就比較大,三百家不可能,政府不允許。後來我發現老板的思想工作做得特別好。他們怎麽教育小姐?第一天來了你坐在門口,你就看吧。你看這進進出出的這些男人這些嫖客,哪個不是人模狗樣,回到家哪個不是好丈夫,見了孩子哪個不是好父親?你們將來的前途是什麽,你們就嫁這樣的男人?人家還不要你呢!你最高理想也不過就是嫁個城里人,好丈夫好父親是吧?回過頭他來幹這個了。他老婆不知道,別人不知道,誰都裝不知道,你們可是天天看見的。女孩子的信仰一下就全部打垮了。文化低的女孩子,她說不出這詞兒來,可是她唯一的生活信念就是愛情、婚姻。越是底層的女孩子,就越沒有本錢沒有關系也沒有機會,就越會相信這個。你把這個給打垮,不用你教也不用你催,她什麽都能做的出來,道德就什麽屁都不是了。老板還有另外一招。你想跑?好啊,你身上有多少錢?三十塊,你能跑多遠?告訴你汽車價格,到不了家。你吃什麽?你不還得回來找我嗎?你回家,我給你們村長打電話,你一家都活不下去!你想告,好啊,出門左轉彎派出所,先把你當賣淫的給辦了!先把這些道兒都堵住了之後,你不幹你還等什麽?所以他們現在不用強迫,不像咱們想的那樣。這些都是我看到和親耳聽到的。聽到老板這麽給小姐做思想工作,比咱們輔導員強多了。四川的這幫媽咪老板,上成都九眼橋勞務市場招人去。招女服務員,告訴你我們這是卡拉ok,放歌碟,端盤子,就這麽點兒事。小女孩也不懂,就來。路上這麽一聊,就已經知道你幹沒幹過,要做過那當然好說了,要是沒做過,他路上請你吃飯啊。還說你穿得太土了,我們那是高檔地方,我給你買件衣服。小女孩哪懂啊,就來了。來了以後,第一天也是就讓你端盤子,然後教育你:你看看你旁邊的姐妹,人家穿的什麽吃的什麽,你看看人家掙多少錢,你再看看你,一個月一百塊,為什麽呢?你白吃白住啊,不要錢嗎,工資一個月一百塊。幹不幹?啊我死也不幹。好啊你走,你還錢,路上吃飯錢,兩頓飯20塊不多吧,我給你買了套衣服,100塊不多吧,你還我120塊你走。老板都算準了,四川女孩子出門身上頂多50塊錢,她還不起。好啊你就幹唄,你也別幹別的你就端盤子,管吃管住加一百。五天都用不了,三四天她就自己主動要求出臺。然後你告訴她,開處啊,我都弄明白了你是處女,開處5000。這些小姐一個月才掙兩千,你一下就掙了兩個半月的。到四川我才見到這種所謂開處。所以越像封建社會農業社會,這種事越多。我在給社會上講課的時候也說,這也是給我們人民大眾的宣傳啊。你別以為是道德問題,別以為它是性問題,一點關系都沒有。很簡單,這個農村小孩該誰管?人民政府沒管,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她有就業權,你沒給她提供任何機會,她自己跑到人才就業市場想養活自己,造成這個局面。換了你,十幾歲農村孩子,連城市都沒進過,普通話不會,別說說了,連聽都聽不太懂的孩子,你說你怎麽辦?這就應該向大眾做教育。當然現在越來越不用教育大眾了,因為現在網上,大多數網民已經開始同情小姐了。【拐賣、強迫越來越少】這些年,眼瞅著所謂的拐賣和強迫越來越少。我在東莞,一例也沒碰見。所以別人老跟我說,拐賣婦女啊強迫賣淫啊,我說我當時轉了下,小200個小姐我也見過了,我怎麽一個也沒聽說過?後來到四川看見了,但也仍然少。人家東莞人講,最開始老板都傻乎乎的,也想把小姐關起來看住,電影里演的那樣。後來發現根本就不可能。那地方城鄉一體化,高度發達,你24小時看著她?你總得讓她撒泡尿吧?轉眼就沒了。她掉頭就能去對面商店里做售貨員,收入低不了多少,20%吧。所以她有的是其他就業機會,你管不住她;所以越是商品發達的地方,越不可能有強迫。再有我昨天跟你講的例子,你把她關起來,別的老板把她救出去,同業競爭。所以後來我才明白了,所謂的這些個拐賣,都是邊遠地方,比如四川。第一,經濟太不發達,女孩子沒工作,做了小姐也沒處跑,跑了第二份工作沒有,飯都沒得吃。第二,當地的性產業太不發達,你沒辦法換一個不強迫的場所,也不可能上升到高檔地方去,周圍也沒有別的老板來挖你。而且價格極低,老板真的掙不到錢,才會把小姐關起來。還得多說幾句。拐賣啦,強迫啦。別的行業不是也有嗎?還有把弱智人拐去挖煤的呢,白領還有強迫加班的呢。所以不是性產業的特征,不能只盯著小姐看,也不能只靠打擊,還是得發展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老板才能明白,自由勞動者創造的價值更多,就從源頭上減少拐賣和強迫的動力啦。還有人一直說小姐受害的事情,說是性產業的罪惡。總是把做小姐說得多麽多麽淒慘,多麽多麽危險。然後就義憤填膺:合法化?你願意讓自己的妻子女兒去過這樣的生活嗎?我一開始也是光看見這一面,後來在深圳,我的女研究生跟三個小姐住門對門,她們三個合夥雇了一個媽咪拉客。媽咪那個累呀,還得給她們站崗放哨,還得管篩選客人,客人挑不對就挨罵。女生就寫了這個碩士論文,我看了我就想了,她們三個小姑娘憑什麽呀?就憑一個自由身啊。你讓她合法了,自由了,她有的是辦法來保護自己。你說,挖煤砸死人不?那采煤業怎麽就不非法?就是因為工人合法,自由,迫使老板去改進安全措施,迫使科學家去發明更安全的方法,也迫使國家來保護工人的權益。結果,雖然還是會砸死人,可是沒有人說挖煤不合法。所以啊,不是性產業罪惡,是禁娼罪惡啊。【小姐掙錢沒那麽多】能到東莞去的小姐,一般不是第一次出門,她要是做小姐也不是第一次做。我98年去的第一個卡拉OK算中檔,小姐工資不少,大概包夜六七百的樣子,至少是五百到一千。所以她們穿的也漂亮,化妝也好,一看就是中檔。只不過他們地方小,保持六七個小姐,多數能有十個,規模不算大,不是金碧輝煌那種。但已經是很不錯了,一個月大概收入五千沒問題了。那個時候(1998年)啊,在東莞,工薪層里面也算上層了。所以我第一本書就專門給她們算了一筆賬,小姐的帳、老板的帳,結論就是掙不了多少錢,比普通勞動人民也就稍微高一點。這是一個一個算賬算出來的。中國人數學水平已經是全世界第一了,但是底層群眾他們不算賬。就連大多數紅燈區的老板,實際上也是比較糊塗的。中國性產業就是在政府打壓下,無法規範化,無法職業化。一個漂亮小姐是你的頭牌,她一個人給你拉來多少客人,你給她漲錢啊。結果她跑了。老板跟我說又跑了一個。你說你跟他怎麽說,他沒有成本核算的概念啊。我們老是假設人是理性的,都是被經濟學害的。在中國至少一半的人不是經濟人也不是理性人。放到這事上,百分之八十都不是的。對她們來說這就跟賭博一樣,當小姐、辦發廊,都是賭博。中國人別的不敢,就是敢賭。別的不會,賭還不會嗎,這還算成本啊?小姐也是賭。她來以前知道什麽?我們親眼見到剛來的小姐狗屁都不知道。就算她以前做過,可這邊客人多少她真不知道。但她敢來,就因為別人一句話,什麽什麽人說了,那邊好像生意好點兒,根本沒有任何根據,她自個兒就敢去。你說她膽小?一個女孩子,孤身一個就敢去。像我們還想去了住哪啊,她根本就不考慮這些。大多數第一次來的自願幹的,就是因為這里掙錢多,就以為這條。來了才知道,其實沒那麽多。那為什麽敢賭呢?還是因為沒別的路可走啊。多數小姐家里都知道。現在全家出來的越來越多了。夫妻的呀,母女的呀,什麽三姐妹四大姑的越來越多。因為它有家族效應啊,生意會好收入會高,安全也有保障。你想啊,這農村來的,怎麽能保得住密?小姐們都想各種鬼招,給家里面寄錢少寄點兒,有時候一個月寄600,有時候一個月最多寄一千。家里要問,就說是超市收銀員。家里也搞不清楚收入到底是多少,說你省的太厲害自己吃點好的吧,給寄回來了。得,下回就不敢多寄,變成800了。可是農村出來人太多啦,沒那麽高收入寄不回那麽多錢去,能寄這麽多的只有這個工作。首先她不用吃住,一般的老板都是管吃住的,當然很差。所以她的工資相對比工薪階層高一些,相當於她們自個兒省出來的。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潘綏銘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默克爾9年來第7次訪華 延續中德關系“黃金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63
圖為默克爾參觀成都大眾汽車廠
本周,德國總理默克爾九年來第七次訪華,經貿議題和烏克蘭危機將作為核心議題。中國發改委已經批準了德國大眾在天津和青島新建兩家工廠,預計中德此次將簽署10項左右協議。目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德貿易額相當於英法意三國的總和。
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6日至8日訪問中國。本次訪問中國是默克爾2005年就任總理以來,九年中第七次來華。
對於默克爾此次訪華,中德專家都認為,中德關系目前“動力十足”,維持這一動力是默克爾此訪目的之一,而經濟將是此訪的首要議題。
默克爾首先到成都參觀了一家大眾汽車工廠和社會工作中心,隨後飛抵北京。昨天下午,李克強在京會見了默克爾。默克爾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充滿活力,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贊嘆。德方願同中方深化各領域合作,就國際與地區事務保持密切溝通協調,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多成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海爾曼說,德中經貿關系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於兩國經濟間的互補性。他說,德國的機械、化學和電子等領域產品為中國目前工業化階段所需,而中國制造的消費品在德國非常受歡迎。
路透援引默克爾代表團隨行人員的消息稱,中國發改委已經批準了德國大眾在天津和青島新建兩家工廠,大眾還會將現有的成都工廠產能增加至每年60萬輛。在2014年至2018年之間,大眾將於中國合資夥伴一起投資182億歐元,用於新建廠房等。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此前表示,中德雙方大約會簽署10項左右的協議,而除了經貿議題外,包括烏克蘭危機在內的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也或將被討論。
近年來中德貿易飛速發展,被外界譽為“黃金十年”。當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也是重要的資金及技術來源國。中德貿易額一直占中歐貿易的近三分之一,相當於中國與英、法、意三國的總和。
同時,中國也是德國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僅次於美國。中國占德國的出口份額已經從2000年的1.6%增長至了去年的6.1%。去年德國向中國出口總額達670億歐元,進口額更是高達730億美元。在近年來中德高層會晤中,經貿始終是核心議題。
在默克爾抵達成都之前,中德的政、商、學界代表團就已經展開會晤。中方代表包括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雲,成都市長葛紅林等,德國代表團則由巴斯夫董事會成員Martin Brudermuller帶隊。
默克爾此行還將在清華大學進行演講。
俄羅斯不配合調查,憤怒的荷蘭人要求歐盟重新審視對俄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97
(蘭首相馬克·呂特接受記者提問)
面對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親俄武裝擊落馬航MH17航班,同時正阻撓調查人員進入現場,荷蘭和英國呼籲歐盟重新審視與俄羅斯的關系。
周六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和英國首相卡梅倫發布聲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行動,並對分裂分子施加影響保證調查人員能夠進入墜機現場。”
荷蘭和英國還籲歐盟應該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兩國首相稱歐盟需要“在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親俄分子擊落馬航航班後,重新考慮與歐盟的關系。”
周五奧巴馬發表講話,稱有證據顯示親俄分子控制區域發射的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馬航飛機。
烏克蘭方面稱,墜機事故現場親俄武裝阻撓烏克蘭政府專家收集墜機證據,並威脅扣押調查專家。
烏克蘭政府稱:“這些恐怖分子在俄羅斯的幫助下,試圖毀滅事故現場的證據。”
有十數名歐安組織調查人員稱,他們發現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道路被一輛分裂分子放置的大巴截斷。
荷蘭外長Frans Timmermans說,當聽聞298名墜機現場遺體沒有得到“恰當處置後”,他的反應是“暴怒”。
Frans Timmermans說,除非那些為災難元兇,那些元兇幕後支持者被繩之以法,荷蘭政府永遠不會罷休。
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周六俄羅斯罕見的承諾將對烏克蘭東部分子施加影響,要求叛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分歧。觀察家認為這意味普京朝與國際社會和解前進了一小步。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五稱,擊落馬航飛機的導彈來自親俄分裂分子控制地區,俄羅斯訓練這些武裝人員如何使用地對空導彈。
烏克蘭政府出示照片顯示親俄武裝使用了山毛櫸(bulk)地對空導彈。照片顯示一枚尾部帶有黑煙的導彈射向天空。烏克蘭情報部門稱這就是擊落馬航航班的導彈。
德俄關系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423
(原文載於華爾街日報,作者為資深德國政治記者Anton Troianovski,華爾街見聞整理)
馬航MH17航班墜毀後的第三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通話,這是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兩人的至少第30次通話。
據知情人士透露,默克爾生硬地甩下一句話:等你在緩和烏克蘭沖突上有了進展,再給我打電話。
那天是7月20日,此後兩人再也沒有講過話。
這種緘默可能意味著,歐洲最重要的兩個大國的政治關系發生了重大轉折。西方在平息烏克蘭危機上遭遇了重大挑戰。更廣泛地來看,默克爾和普京之間關系的惡化,說明德、俄兩國二戰以來長達幾十年里企圖修複彼此關系的努力將化為泡影。尤其是普京,過去幾年來他一直希望將德國培養成俄羅斯在歐洲最親密的夥伴,但現在他看起來已經放棄了,而且似乎也準備好接受西方對俄羅斯的孤立。
德國官員表示,在馬航墜機事件後,默克爾耗盡了對普京最後的耐心。普京對於向叛軍施壓確保調查順利進行的承諾並沒能讓局勢有所改善。和上一次盡量避免對俄強硬制裁的態度相反,默克爾如今力主對俄羅斯進行強有力的制裁。
過去幾年來,默克爾和普京都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的關系。默克爾是一個務實的總理,她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對普京冷眼相待,這是人們對她的誤解。默克爾新政府去年底的通過的一項合作協議呼籲“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和廣泛合作”,並強調“歐洲的安全是與俄羅斯一起,而不是與之對抗”。
普京的魅力攻勢始於2001年,他上臺後的第二年就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講。他操著在克格勃時期學到的流利德語,贏得了一陣陣掌聲和歡呼。
莫斯科親克里姆林宮電臺評論員Sergei Dorenko表示,普京對德國的態度在很多方面都和俄國沙皇很像:向德國學習現代化經濟、管理和技術。相比之下,和美國的關系就無關緊要了。
他說:“俄羅斯與德國有各種各樣的合作。”
普京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也私交甚篤,後者同樣是一個驕傲而自信的領導人。一名前德國駐莫斯科外交官回憶稱,兩人曾在房間里秉燭夜談。
莫斯科伸出的友誼之手受到了德國的積極回應。與俄羅斯建立良好的關系符合大多數德國民眾的訴求,人們被俄羅斯文化所吸引,並期望二戰和冷戰這樣的沖突不再發生;德國商界巨頭從俄羅斯身上看到了尚未開發的廣闊汽車和機器市場;德國政治家們依稀想起了前西德對東歐采取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如今這被許多德國人視為一項成功的策略。
自從去年末烏克蘭危機加劇以來,默克爾一直對克里姆林宮采取中間立場,她總是努力尋求雙方的共同利益。這點和美國有很大不同。在德國的主導下,歐盟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誌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對俄羅斯采取嚴厲制裁。不僅如此,她還試圖軟化西方對俄羅斯的對抗立場。
默克爾在細節上也絲毫不放松。在3月24日“G7”國家在荷蘭海牙的特別會議上,各國領導人聚在一起討論抵制6月在俄羅斯的“G8”峰會。
據知情人士稱,法國總統奧朗德提出峰會移至法國舉辦,以紀念諾曼底登陸70周年。但默克爾表示,在俄羅斯開會對於這個特別的紀念並沒有什麽不妥,蘇聯在二戰中犧牲了2000萬生命。最終,各國決定會議改在布魯塞爾召開。
默克爾頻繁地為普京說話讓一些美國官員很不高興,後者很懷疑普京是否真的有意願做出讓步。但隨著危機的不斷進展,德國官員也表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趨向強硬。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身。此前歷任德國總理都一直努力增強與俄羅斯的紐帶。對於默克爾來說,此次烏克蘭危機意味著德、俄兩國關系經歷了重大轉折。
在前不久柏林的60歲生日宴會上,默克爾曾被問到,如果回到1989或1990年,她是否會想到,未來的歐洲出現類似烏克蘭危機這樣的事件。
她說:“我想答案可能是‘no’。”
以色列擴大加沙行動 稱克里會毀了美以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18
在27日以色列與哈馬斯繼續爆發沖突後,以色列領導人表示,他們正在升級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以色列必須做好對加沙長期作戰準備。
以色列總參謀長本尼·甘茨(Benny Gantz)近日表示,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哈馬斯的進攻正在加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周一在特拉維夫以色列國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必須為對加沙持久作戰做好準備。只有用於殺害以色列平民的秘密地道被全部摧毀,這場戰事才會停止。我們將依照我們自己的判斷,繼續這場軍事行動,直到完成我們的任務。”
內塔尼亞胡同時表示,停火協議的條款必須包括“加沙地區去軍事化”內容。
以色列國防部長亞阿隆(Moshe Ya'alon)在隨後的講話中說,以色列國防軍在接下來的幾天會繼續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以色列不會在涉及其公民人身安全問題上做出任何妥協。
當天晚間,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當天的軍事行動中共有5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死亡,其中1人在加沙南部地區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作戰時死亡,另外4人在加沙邊境地區的一次迫擊炮彈襲擊中死亡。
自以色列發動“護刃行動”以來,以方死亡人數已達51人,其中包括48名士兵、2名以色列公民和一名泰國勞工。
據巴勒斯坦衛生部門統計,在此次沖突中巴勒斯坦死亡人數已達1067人,超過6000人受傷,死傷者大部分為平民。
以色列媒體昨日大量批判美國國務卿克里在中東地區所提出草案,稱克里可能毀了美以關系。
克里上周在中東為期一周的穿梭外交未能實現休戰一周的目的。以色列拒絕了克里提出的草案。
因為克里試圖將以色列所認為的哈馬斯最強大的支持者卡塔爾和土耳其引入停火談判。
官員們還稱,這份草案將滿足哈馬斯的大部分要求,包括放寬以色列和埃及在加沙邊境的限制以及釋放巴勒斯坦囚犯,而以色列關於加沙地區解除武裝的要求則被放在第二位。
大老虎被查!一張圖看清周永康家族關系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4147
周二,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決定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嚴重違紀問題立案審查。
鑒於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
周永康被查,在坊間已多有傳聞。今年三月,財新《新世紀》周刊,發表了題為《富商周濱的叔叔們》的文章。周濱為周永康之子。該文揭示了周永康及其直系親屬,好友,門生組成的一張龐大關系網。
周家族譜的最上面是周永康的父親周義生及母親周秀金,共育有三子長子周永康,二子周元興,三子周元青。
周永康原名周元根,因讀書時與同學重名而改名。
周永康和前妻王淑華育有兩子,長子周濱,次子周涵。周永康與王淑華離婚後,娶小28歲的央視主播賈曉燁。
周永康的二弟為周元興,育有一子為周曉華。周永康的三弟周元青,和妻子周玲英,育有一子周鋒。
據財新報道,時至今年三月,周永康大部分親屬人已經失去人身自由。周元興患骨癌於2月10日晨5時,病故於一幢四墻裝有探頭的二層小樓里。
下圖來源: 財新網
(這是今年3月,財新網描繪的周永康及其直系親屬、好友、門生組成的一張龐大關系網)
德俄關系到了最危險關頭:普京和默克爾的愛恨情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770

在共產主義東德長大的默克爾對普京的蘇維埃歷史知之甚深,而克格勃出身,曾在德工作多年的普京對默克爾的民主德國同樣了解。
但這種個人層面的熟悉並無法阻止德俄兩國的關系降至冷戰後的冰點。上個月,默克爾在馬航MH17墜機後轉而支持歐盟對俄羅斯進行強硬制裁,意味著柏林和莫斯科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系從此終結。正如德國雜誌《明鏡》所說:“MH17的墜毀同時也是德俄關系的墜毀。”
歐盟委員會外事關系的資深成員Jesef Janning評論說:“這對柏林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兩國關系將開啟一段新的時代。”
在此次危機中,德國史無前例地扮演者領軍的角色。在過去六個月中,默克爾與普京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電話聯系,兩人至少通了30次電話。
二戰後,德國一直在國際政治事務中保持低調。但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長,德國在過去25年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斷上升。在此前的南斯拉夫和阿富汗戰爭中,主導權一直掌握在美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盟友手中。
但這一次,鑒於其與俄羅斯長期以來的政治紐帶和廣泛的經濟關系,柏林成為西方處理烏克蘭事件的主導者。
在此次烏克蘭事件中,默克爾喜歡采用歐元區內部慣用的協商方式。盡管她私下里向奧巴馬抱怨普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在公開場合,她還是盡可能地維護德國的利益,確保西方的回應不被美國所主宰,因為她害怕那樣會加劇沖突。
在過去的幾次制裁中,默克爾不斷地表示協商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即便在MH17墜毀之後,她仍然表示:“這些時間再次向我們表明,我們需要通過政治的解決問題。”
默克爾本可以一直走中間路線,盡力利用德國的影響力,在美國、波蘭和英國等鷹派和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鴿派之間尋求平衡。
但MH17的墜機事件讓她陷入了困境。該事件不僅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德國。親俄武裝事故現場抽煙、甚至搶劫屍體的行為讓公眾的輿論非常憤怒。於是,德國和歐盟在對俄羅斯實施強硬制裁上達成了共識。
不過,這種共識可能不會維持太久。歐盟內部對具體的執行上存在分歧,比如許多德國人就抱怨說,法國與俄羅斯的12億歐元的軍艦合同依然有效。
自冷戰期間推出“東方政策”以來,德國就一直是俄羅斯在西方國家中最親密的朋友。德國領導人始終和克里姆林宮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並修建了大量的天然氣管線。德國的外交官們總是對這一政策津津樂道,尤其是該政策促成了最後兩德的輕松統一。
與俄羅斯的緊密關系為德國帶來了商業利益。德國成了西方國家中對俄羅斯最大的出口國,該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以來俄羅斯供應。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就曾力挺Nordstream管道建設,該管道是俄羅斯Gazprom天然氣公司穿越波羅的海的一條頗具爭議的管道。2005年卸任之後,施羅德成了Nordstream管道的總裁。今年他在聖彼得堡舉辦了奢華的70歲宴會,主辦方就是Gazprom,普京也親自出席。
華爾街見聞曾在《德俄關系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一文中提到,過去幾年來,默克爾和普京都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的關系。默克爾是一個務實的總理,她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對普京冷眼相待,這是人們對她的誤解。默克爾新政府去年底的通過的一項合作協議呼籲“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和廣泛合作”, 並強調“歐洲的安全是與俄羅斯一起,而不是與之對抗”。
普京的魅力攻勢始於2001年,他上臺後的第二年就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講。他操著在克格勃時期學到的流利德語,贏得了一陣陣掌聲和歡呼。
莫斯科親克里姆林宮電臺評論員Sergei Dorenko表示,普京對德國的態度在很多方面都和俄國沙皇很像:向德國學習現代化經濟、管理和技術。相比之下,和美國的關系就無關緊要了。
但自2012年再次當選以來,普京此前與西方合作的意願被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所取代。普京如今的首要任務,是重振莫斯科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前蘇聯國家的影響力。
隨著此次危機的不斷加重,德國的合作意願也逐漸消退,對俄羅斯的不信任也在加深。歐盟智囊機構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ECFR)的Janning表示:“支持俄羅斯的人幾乎已經無話可說了。”
在被問及柏林是否有可能修複與俄羅斯的關系式,默克爾基民盟的外交政策發言人Philipp Missfelder表示:“是的,但前提是莫斯科要先改變其政策。”
德國企業的處境也很為難。最開始,各大公司領導人都遊說政府不要進行嚴厲制裁。為德國公司代言東歐利益的遊說組織東部委員會表示,制裁俄羅斯將導致德國損失2.5萬個就業崗位。但在MH17事件之後,該委員會的反對立場開始有所軟化。
當然,從歐洲內部而言,這一次的沖突加強了德國的領導地位。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主任Charles Grant表示,歐債危機期間,德國是歐盟經濟政策上毋庸置疑的領袖,但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英、法依然能與其平起平坐。但在烏克蘭危機中,德國已經坐穩了頭把交椅。
對於美國來說,烏克蘭危機爆發正值斯諾登曝光美國“竊聽門”,德國人對於美國竊聽默克爾電話而憤怒不已。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微機上采取聯合一致的立場。在德國人看來,這是加強與美國聯盟的一個機會,默克爾上個月表示,與美國“保持緊密合作非常重要”,比如在伊朗等國際問題上。
不過,如今的西方聯盟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動輒訴諸武力。此次烏克蘭危機中,經濟制裁成了西方的主要手段。而且與美國一貫的強硬態度不同,德國一直采取“小心翼翼的”外交政策。
盡管普京在墜機事件中的表現讓默克爾很失望,但默克爾依然沒有放棄。兩天前,就在俄羅斯陳兵邊境,北約擔心烏克蘭可能遭到入侵的時候,默克爾與普京再度通了電話,就烏克蘭局勢做了溝通。這次對話後,俄羅斯昨天宣布軍事演習結束,主動緩解緊張局面,不能不說默克爾的策略起到了一定效果。
此次烏克蘭事件或許是個試金石,默克爾這種小心翼翼,穿梭於各方之間尋求平衡的外交策略對於普京是否能成功,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內容整理自英國《金融時報》文章《German diplomacy: Dominant by default》及華爾街見聞文章《德俄關系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
美媒爆奧巴馬後院起火 與本黨高層議員關系惡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11

美國民主黨人開始疏遠本黨推舉上臺的總統奧巴馬只是時間問題。國際地緣政治危機當前,上周奧巴馬才被局勢所逼下令美軍重返伊拉克戰場,與民主黨高層議員的關系不睦又讓他腹背受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國內對奧巴馬的不滿情緒直接體現在支持率上。本月美國主流媒體《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聯合發布的民調顯示,7月奧巴馬的支持率創執政以來新低,僅有40%。超七成受訪者表示,美國經濟正在錯誤的軌道上前行,71%的受訪者將經濟不振歸咎於“政府無能”。六成受訪者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感到不滿。
連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內部高層也和他關系欠佳。《紐約時報》昨日報道稱,關系惡化源於今年6月奧巴馬和國會領袖討論伊拉克局勢的一次會議。
開會時,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 Reid)向坐在自己身邊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抱怨,共和黨參議員惡意阻撓國會認可奧巴馬提名的幾十人任美國駐外大使。他希望奧巴馬支持自己,敦促麥康奈爾放棄強硬立場。
可奧巴馬很快打消了里德的念頭,冷靜地打斷了所有相關爭論,對里德說:“你和Mitch(麥康奈爾)來解決。”
四位此後和里德談過此事的知情者分別向《紐約時報》透露,奧巴馬說了那番話以後,那次會議里德就一言不發,生悶氣。會後那天下午,里德告訴其他參議員和下屬,奧巴馬那樣事不關己的態度讓他震驚。畢竟麥康奈爾妨礙的是奧巴馬本人提名的大使,美國國務卿克里幾個月來一直催促國會通過提名。
里德一向被視為奧巴馬在國會最堅定的同盟。《紐約時報》的上述爆料無疑很讓人意外。它意味著奧巴馬與國會的好朋友漸行漸遠,面臨失去他們鼎力支持的威脅。
《紐約時報》采訪了一些批判奧巴馬的民主黨議員。其中一位參議員Claire McCaskill將“和民選官員扯皮”比作家常便飯。一些民主黨人認為,奧巴馬並沒有采取足夠的行動修補與國會之間受到影響的關系。
不過,《紐約時報》采訪的白宮助理不同意上述看法。他們認為,里德在那次會上的言論讓奧巴馬“沒有防備”,後來奧巴馬也致電麥康奈爾,在確認大使任命問題上施壓。
中蒙關系升級 雙邊本幣互換規模擴大至150億元人民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187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在蒙古國發表演講時稱,中蒙雙方決定將雙邊本幣互換規模擴大至150億元人民幣,並同意研究在中國二連浩特-蒙古國紮門烏德等地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稱,雙方成立了礦能和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簽署了《中蒙經貿合作中期發展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還將在礦產品深加工、新能源、電力、農牧業、環保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去年,中國和蒙古之間的雙邊貿易額為62億美元。
中方願同蒙方加強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下合作,對蒙方提出的草原之路倡議持積極和開放態度。雙方可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的平臺上加強合作。
中國於2012年3月與蒙古國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蒙古國經濟增速已連續四年萎靡不振,通脹高企,本幣更是大幅貶值到歷史最低點。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同比暴跌70%。蒙古國將希望寄托於中國和俄羅斯,希望藉此尋求國際資金。
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蒙古國負責礦業的副總理Erdenebulgan Oyun曾在上個月接受采訪時表示:
每個人都想和中國做生意。
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將出訪蒙古國。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研究室主任程義軍表示,
蘇聯留下的遺產使得蒙古與俄羅斯之間一直存在緊密的關系,但在經濟上,蒙古最依賴的是中國。蒙古希望利用中俄雙方,沒有意圖冒犯任何一方。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