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11月30日晚,保利協鑫能源公司(3800.HK)宣布,有條件分兩個獨立批次出售旗下的矽片生產業務,總代價為人民幣80億元現金(約101.03億港元)。在此番交易中,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本運作已然浮上水面。而協鑫內部人士透露,此前有媒體報道的中民投公司並未參與其中。
經濟觀察網此前曾獨家披露這一計劃。未來,這部分資產將會在合適的時機,被購買方註入ST超日公司,因此,保利協鑫這一舉動被視作正在提速超日公司的重整。並且,也不排除未來會向保利協鑫的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個人售出。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番的交易中,與協鑫一起重整ST超日的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浮上水面,將在接下來的重整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詳見經濟觀察網11月11日《協鑫矽片註入超日計劃提速 長城資產資本運作或將浮上水面》)。
經濟觀察網曾披露,這樣向第三方售出,再註入超日的動作,意在對矽片資產債務重組,將會有個輕負債的矽片資產註入超日公司殼中——保利協鑫將以此凈負債從146.5%下跌至交割後的38.8%。
從購買的資產方來看——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將作為關連公司,購買部分含高佳矽片的生產設施資產,價值為21億元人民幣。江蘇協鑫是保利協鑫的母公司協鑫集團在國內設立的投資平臺。
另一部分資產即含有六座矽片生產設施,將會售予上海渺昌投資管理中心與上海中民銀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現金代價為人民幣59億元——這兩家公司為基金公司,由三名股東擁有,分別為中民銀孚、民生加銀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從這部分購買方來看,中民銀孚為北京華山投資管理中和新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共同擁有;民生加銀由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民生置業和亞洲金融合作聯盟三家擁有;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為兩家基金公司的兩名有限合夥人之一,在購買的這部分資產里將會出資25%,即14.75億元。
在達成協議的三個營業日內,兩部分買家將分別支付獨立保證金,共計4億元人民幣。此計劃尚待相關程序批準。
交易完成後,如經濟觀察網此前報道,保利協鑫將專註於多晶矽業務,被定位為化工型公司,而矽片資產將作為制造型業務待合適時機註入ST超日,這樣的調整意在優化債務,以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好估值。
保利協鑫權威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雖然同為多晶矽業務和矽片業務的行業龍頭公司,但很明顯,多晶矽業務要比矽片業務的贏利能力高出很多。今年上半年,保利協鑫旗下多晶矽業務毛利率為25.6%,矽片業務的毛利率為16.1%。11月28日,保利協鑫公告稱,明年底將完成2.5萬噸矽烷流化床法多晶矽項目規模化生產,屆時,公司將形成年產近10萬噸多晶矽的專業能力。
長城汽車(2333.HK):三月銷量如期恢複H1 銷量會保持較好態勢 作者:李明 事件: 長城汽車公布2015 年3 月產銷快報,3 月錄得銷量8.1 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9.0%;生產汽車8.4 萬臺,同比增長21.1%。 評論: 1、3 月銷量同比小幅增長:2015 年3 月公司汽車銷量為80978 臺,同比增長19.0%;其中出口1758 臺,較去年同期的6044 臺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因為出口市場仍然萎靡。 2、SUV 銷量同比增長52%:3 月份,公司SUV 銷量為64202 臺,同比增長51.7%,主要因為今年哈弗H1 及H2、H9 於去年底上市。從細分車型來看,H6 在今年1月的銷量達到高峰36117 臺,本月銷量為31446 臺。此外,H5 及長城M 系列的銷量分別為2421 輛和4808 輛,較上年同期的5500 輛和11742 輛分別下滑較多。新車型方面,3 月,H1、H2、H9 的銷量分別為7703 臺、15975 臺及1849臺。 ![]() 3、皮卡銷量小幅下滑,轎車下滑幅度較大:今年3 月份,長城轎車銷量為5924臺,同比去年同期的14036 輛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14 年二季度開始將重點轉移至SUV 產品,導致轎車銷量在二季度開始大幅下滑,僅一季度銷量仍然較高,這與公司的長期策略有關。3 月,皮卡銷量為10852 臺,同比下降7.1%。未來,公司的發展重點仍然放在SUV 上,轎車和皮卡不會有太好表現。 ![]() 4、銷量回升符合預期,上半年銷量都會較好:正如我們之前預期,三月份銷量開始恢複。由於公司去年下半年有多款新車上市,今年上半年H8 也將正式投入市場,預計上半年月銷量會比較好。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7 年的EPS 將分別為3.88、4.33 和5.25 元,給予公司2015 年13 倍PE,相當於目標價63港元,最近一次跟蹤報告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來自國元證券香港)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3 11:29 編輯 長城汽車(2333) :公司SUV新車型的陸續推出 作者:Annle Ni 投資要點 基本面驅動,股價或將繼續上揚:由於香港市場流動性增強、估值誘人,長城H股股價從年初至今已上漲近30%。盡管其H股股價強勁反彈,但長城的A/H股溢價仍保持在20%左右。我們認為受益於公司強勁的SUV銷量增長,以及一系列新SUV車型的推出,基本面驅動的H股股價上揚或將繼續。 SUV依然保持強勁的銷量增長:中國汽車市場表現疲軟,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從2014年全年的9.9%下滑至2015年1季度的8.95%。盡管如此,SUV依然保持了高速的銷量增長。今年1-3月,SUV銷量同比增速達48.8%。作為SUV市場的領軍者,2015年1季度,長城SUV銷量同比增速達54%。得益於SUV銷量的穩定增長,公司汽車總銷量在2015年1季度同比增長18%。作為長城最具代表性的SUV車型(占總體SUV銷量的60%),哈弗H6在2015年1季度的銷量同比增速達29%,連續三年成為國內最暢銷的SUV車型。同時,公司在2014年7月成功推出哈弗H2,並於2014年11月底在廣州汽車展上成功推出哈弗H1和H9。憑借市場良好反響,H2的月均銷量從去年8月份的約3,900臺穩步攀升至目前的約1.6萬臺。H1的月均銷量從去年12月份的約7,000臺增長至目前的約7,700臺。H9的月均銷量則穩定在1,800臺左右。 新SUV車型陸續推出:長城汽車從2014年下半年起就開始陸續推出新車型,以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我們認為,哈弗H1,H2和H9分別針對市場不同的消費群體,既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購車選擇空間,也提高了哈弗H系列的市場競爭力。管理層宣布市場期待已久的H8車型(針對高端SUV市場)即將於今年4月在上海車展面世。由於H8的配置精良,我們認為,管理層預計的4-5千輛H8月均銷量過於保守。我們預測H8的月均銷量可達7.5千輛左右。此外,我們預計自動擋升級版的H2和H6,以及新版Coupe C將於今年上半年面世,同時H7(混合動力版SUV車型,針對中高端市場)預計將於2016年底起逐步貢獻銷量。 維持增持評級:鑒於公司SUV新車型的陸續推出以及哈弗H系列較高的人氣,我們認為,未來長城汽車SUV銷量仍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鑒於公司SUV銷量的穩定增長(預計2015-17E年複合增長率為50%)和SUV銷量占比的提高(2015E-17E有望至85%-90%),我們把2015年汽車總銷量預測從105萬輛上調1%至106萬輛,把2016年汽車總銷量預測從135萬輛上調2%至138萬輛,把2017年汽車總銷量從184萬輛上調3%至189萬輛。我們把2015年每股盈利預測從人民幣3.93元上調2%至人民幣4.00元(同比增長約51%),把2016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從人民幣5.41元上調2%至人民幣5.54元(同比增長約38%),把2017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從人民幣7.98元上調3%至人民幣8.21元(同比增長48%)。目前的股價對應2015/16/17年的市盈率分別為11.3/8.2/5.5倍,我們將目標價由港幣57.1元上調至港幣64.4元;基於15%的上升空間,我們維持增持評級。 來源:申萬研究 |
黑馬說:斯坦福對於科技、工程的崇尚,反映了典型的美國價值。其以開放、自由、創新而著稱,這里的年輕人最熱衷的是如何改變世界。陳歐鼓舞了許多斯坦福的中國同學——原來成功可以離自己這麽近。回國創業的斯坦福同學經常一起切磋心得。許多中國學生在斯坦福找到了人生跑道。
文 | 雷曉宇
陳歐缺席的聚會
“當年那個誰,好不容易攢錢買了輛二手奔馳,結果車開到舊金山就開不回去了,
只好給我打電話……”
“是啊,最喜歡車的那撥人沒做汽車,倒被我們這幫商學院的給做了。”
接話的人叫塗誌清,高個子,圓乎臉,無邊眼鏡,書生氣,大家都叫他W i l l i a m Tu。他是斯坦福商學院2008屆的MBA,也是同學會的頭兒。他生性熱情,語速快,嗓門大,好像跟誰都挺熟的,凡是聚會吃飯這種事,準有他。2013年底,他和另外兩個斯坦福MBA同學一起,創立了一家名為“優車誠品”的O2O二手車零售平臺。眼下,他正為B輪融資操著心。
“我們這一屆,15個中國人,其中8個男生,就剩下1個沒創業了。如果以家庭為單位,100%都在創業。”
坐在塗誌清左邊的是一個比他瘦的男人,叫塔爾蓋,內蒙古人,就是那8個男生中的一個。塔爾蓋創業算晚的。去年,他從一家跨國公司辭職,正打算開自己的第一家連鎖口腔診所。
坐在塗誌清右邊的是一個比他瘦的女人,她叫舒為,比他低一屆。在這個小圈子里,舒為以個頭高、嗓門低以及創業次數多而著稱。她擁有一個家具設計的線上品牌,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創業了。
塗誌清的天使投資人也來了。這筆錢來自真格基金,這家機構的總經理方愛之也是他的師妹。她坐斜對面,在笑。她是該笑,因為這一桌子人,差不多一半是拿了真格的錢。這些人里邊只消再出一個半個陳歐,她的兩位老板、著名的徐老師和王老師,就會比她笑得更歡。
還有劉延鋒,他是陳歐的同班同學,會是他嗎?這個據說“長得像李彥宏,但比李彥宏還帥”的家夥,他遲到了2 0 分鐘,只好坐在桌子的另一頭。當年,他和塗誌清夫婦、塔爾蓋一塊兒上過斯坦福商學院的旗艦課程之一S 3 5 6(Evaluating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評估創業機會)。那會兒,他們寫過一個有機蔬菜連鎖零售的商業計劃書。當然了,那不過是一
個模擬的創業項目。不過,在畢業第五年的時候,劉延鋒終於也放棄了圈內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的光環,開始了真正的創業。這是一個名為安心de利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專註於產業鏈和資產證券化。目前,已經進行了兩輪融資。
還有幾個哥們兒坐在桌子對面:何搏飛、肖廣、胡丹。這仨都是西裝加風衣的外企風格打扮,看起來彼此也更熟一點兒,常聊天的樣子。何搏飛是格靈深瞳的聯合創始人,這是一家相當熱門的公司,研究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據說,徐小平、馮波和沈南鵬為這家公司未來的估值打過賭,最後的結論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3000億美元。
何搏飛和胡丹老早就認得,而且是胡丹幫他拿到了紅杉資本的A輪融資。說起來,當初方愛之在真格基金的工作還是胡丹幫忙攛掇的呢——不過,胡丹也早就從紅杉辭職了,他現在是一款移動消費金融產品的創始人。有時候,何搏飛會跟胡丹開玩笑:“你一個VC出身的人創業可真不容易——眼里看到的全是RISK(風險)。”
至於肖廣,他有一張比塗誌清更娃娃臉的面孔。他是何搏飛的小老弟,當年兩家人一個樓上,一個樓下。他親耳聽到老何一個又一個創業計劃,又親眼看到老何一次又一次開始打工。前年夏天,老何終於繃不住裸辭了。一年以後,受他的影響,肖廣也頗為熱血地從百度辭職了。春節之前,2月9日,肖廣才剛剛註冊了自己的新公司。簡單來說,這是一款類似“加油站的滴滴打車”的產品,滿打滿算才一個月,還沒正式上線呢。
屋子里的人越來越多。話題慢慢從插科打諢、同學敘舊變得嚴肅起來,不好跟外人開口。這幫老同學,其實也老大不小了,三十出頭,全在創業的頭三年,全在天使和B輪之間,里頭好些連產品都還沒上線。這就是說,正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時候。再加上斯坦福、大公司、VC、投行、咨詢公司的履歷……這麽著吧,用一位小夥子的玩笑話說,當年在“四大”的時候,恨不能只住五星中的五星,錢包里只有白金卡,沒想到現在一創業,出差都開始住招待所了。
人到中年,時不我待,就是這麽尷尬。當年畢業的時候,就有教授交代:斯坦福這個名字,只夠你們用5年。言下之意,如果5年之後還要在名字前面加上“斯坦福的某某”這種前綴,那只能說明一事無成。
又過了一會兒,也不知道是誰在微信群里喊了一嗓子,大家開始三三兩兩地往外撤,一起去吃西北菜。“那天一整個晚上,我們都在聊各自遇到的問題。”何搏飛後來
說,“大家沒有一個端著,沒有一個裝,互相幫忙出主意。”
幾天以後,我在圓明園附近的辦公室里又見到他。他穿得雅痞,一條紫色的長褲,搭配紅色的襪子,胡須經過精心修飾。他的辦公室也跟他的打扮很相配。這是一座中式風格的大院子,有假山、草地和湖水,他的家人和一部分同事就住在這里。看起來,這是一個享受慣了的人。不過一旦忙起來,他連續兩個禮拜也沒時間跟家人吃一頓飯。
何搏飛今年3 3歲了,就跟他的名字一樣,他很珍惜這次創業機會。他就像個大齡女青年,想要盡一切力量抓住這次來之不易、姍姍來遲的戀愛。說起來,他的前半生有過無數次緣分。中學的時候,他就在學校里做過自動售貨機;大學的時候,他設計了一款自動沖水馬桶,一個人跑到唐山去找工廠;大學畢業之後,他在寶潔工作,又有機會做貼牌化妝品;從斯坦福回國,他本來打算做一個類似A&F的連鎖服裝品牌,但不知怎麽又放下了。一年之後,他又動過做汽車後市場的念頭,但也沒真動手。
後來,連他的朋友、師兄陳歐都被他的磨磨即即給搞煩了,直接勸他:“創業就是要開始幹,幹著幹著就知道了,哪怕轉方向呢。”
2010年,陳歐找過他。當時,陳歐的遊戲廣告生意不怎麽好,正想轉型做化妝品,跑來拉他入夥:你懂化妝品和渠道,我懂互聯網,我們一起來做。
“我記得特別清楚,他悄悄跟我說,做得好的時候,一天能掙兩萬塊錢呢。我跟他開玩笑說,兩個MBA一塊做成事的幾率挺低的。其實,我覺得我們倆都是四川人,性格挺像的,都比較強勢。一開始肯定是你懂渠道我懂互聯網,一旦不順了,肯定就是你也不懂互聯網我也不懂渠道。他當時跟我講,第一年怎麽樣,第二年怎麽樣,第三年上市……我覺得,扯淡。”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市值接近40億美元,創始人陳歐則成了“15億美元先生”。這是一個會被載入史冊的成就: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這是斯坦福人在中國創業所取得的最終極的成功。至於陳一舟,你知道,人人網的市值已經縮水了80%。
後來,陳歐見著何搏飛,總也沒忘了逗他:看吧,當初找你你不幹,你看現在多少個億了……說實在的,陳歐和聚美優品的神話對所有後來的斯坦福人都是個巨大的刺激。大家都還記得,入學的時候他是怎麽跟大夥一起到超市買東西,怎麽玩德州撲克和高爾夫,怎麽一塊買便宜的二手車。當年並沒人覺得陳歐特別出挑——斯坦福牛人多了,一個自信、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根本不算什麽。但就算在美國,畢業5年就上市的例子也不多呀。你看,非要拿錢來算的話,當年Instagram賣給Facebook,也不過10億美元。
在這個3月的聚會里,陳歐無疑是“缺席的在場”。他的成就像個人人洞悉又不好多提的秘密,在房間上空隱隱彌漫。只有何搏飛這種直腸子的實在人,才會把話講出口:“他做到了,確實牛逼。這對我是巨大的鼓舞——原來這事可以離我們這麽近啊。這之後,一個接一個的,大家都創業了。”
所謂“這事”,沒人好意思承認說,是指賺取大筆金錢,獲得世俗成功,證明自我價值。從某個意義上講,幾乎所有的斯坦福畢業生都不會缺錢,因此也沒有人願意直截了當地談論錢,真把錢多當回事。他們在斯坦福習得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錢不重要,改變世界比較重要,做自己心之所系的事比較重要。
不過,金錢還是斯坦福人證明自己的一個重要介質——就像文字是一代巴黎文人證明自己的介質一樣。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海明威回國之後小說寫得好了,菲茨傑拉德尚且要奮起直追一番;今天陳歐混出來了,眾人便紛紛大著膽子往潮水里跳,也是平常事。
流動的盛宴
開車沿著University大道一直往南,沿途經過兩排高高的棕櫚樹,很快就能看到一座四方形的小廣場,周圍是鵝黃色的西班牙風格建築。站在廣場中心的噴泉邊上稍微踮踮腳,就能看到那座著名的標誌性建築:胡佛塔。這座建築的命名者是斯坦福大學的第一個學生、地質系畢業生、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斯坦福大學到了。
還有更多的校園建築是以人名命名的:Gates、Allen、Moore、Varian、Hewlett、Packard、Clark、Plattner、Yang、Huang。這意味著,有更多偉大的企業能夠追根溯源地和斯坦福扯上關系:思科、雅虎、谷歌、惠普、SUN、耐克……根據校方的統計,這個數字大約在80 0 0家左右。未來,等你IPO賺到3000萬美元之後,你也可以命名一座大樓。如果沒那麽多錢,至少也可以捐個教席,或者贊助一項實驗。
這里是矽谷科技宇宙的中心。從廣場走出來,facebook總部就在隔壁,谷歌總部只有6公里遠,要去特斯拉面試的話,開車不過15分鐘。再遠一點兒的話,就能到著名的砂山路。你知道,全球42%的VC都在這里。有個說法,在斯坦福,只要你想創業,所需一切在20公里以內都能找到:簡單流動的資金、種子用戶、合夥人、廉價辦公室、各種項目推廣和孵化機構。
過去50年,在斯坦福校園周邊發生的事情像是一次“創業大爆炸”。真空三極管、搜索技術、iP h o n e、社交網絡,全都是在斯坦福工業園區的車庫和咖啡館里醞釀起來的。最近幾年,馬斯克的SpaceX和彼得·泰爾的“海洋家園協會”項目又為矽谷帶來了新的工業英雄主義色彩,已經有人把它拿來跟雅典文明、佛羅倫薩文藝複興和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相提並論了。
20年代的巴黎,那意味著奇聞逸事、千奇百怪和無所不能。海明威這麽形容:“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候在巴黎生活過,那麽你此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座流動的盛宴。”現在看起來,假如把“巴黎”替換成“斯坦福”,這句名言十有八九一樣成立。
斯坦福確實讓人大開眼界。在這個春日下午的聚會上,不止一個人回想起當年在斯坦福的奇遇。盡管已經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但話講出口還是忍不住要嘖嘖稱奇一番。比如說,陳曲在上學的小路上一拐彎,就看見蒂姆·庫克正站在路角吃冰淇淋。又比如說,塗誌清在上完埃里克·施密特的課後,被邀請到他家里去開派對。再比如說,何搏飛在課堂上和安迪·格魯夫一起討論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遭遇對方的詰問,大腦瞬間一片空白。還比如說,劉延鋒在某一堂課上的導師恰好是某一位“互聯網之父”,而這位恨不得年屆七旬的老人,他說,我知道你們太忙了,要不我幫你們打字好了。
這些相遇意義重大。原來世界這麽小,仿佛觸手可及。斯坦福一位社會心理學教授說:“如果這門課你什麽都記不住,你哪怕記住一點,那就是環境對於個人的影響是遠遠超出你想象的。”
見的牛人多了,免不了備受鼓舞。可這點勇氣又往往在同學里面備受打擊。這里有個專有名詞,叫作“斯坦福鴨子綜合征”。顧名思義,斯坦福的學生猶如湖水表面的鴨子一般優雅滑行,但殊不知水面下有雙掌在拼命用力。
何搏飛用“碾壓”以及“全面碾壓”這兩個詞來形容自己初到斯坦福的感受。這種感受在中國學生當中相當普遍——“斯坦福怎麽把我給招進來了?”
他一直記得那種“臉著地”的感覺:覺得自己唱歌不錯,結果同學里有兩位格萊美獲得者;得意地學會了跳傘,結果有個同學是法國特種部隊的;好不容易概率統計考了99分,結果發現身邊同學都是100分。“我之前的世界觀就是,只要我努力,就能成功。可來了斯坦福好一陣子我都覺得,不管我怎麽努力,事情都做不成。”
陳曲是2011屆MBA,出國前,他原本是有名的遊戲玩家。可是在斯坦福,他的室友更甚,自己隨便設計了一款遊戲,輕輕松松拿去上線,瞬間就商業化了。王孟秋是工程學院的計算機博士,他的同學因為不耐煩自己找房子,幹脆花一個禮拜自己設計了一款找房子的軟件,然後就成了一個創業項目。到現在為止,方愛之畢業4年多了,她的同班同學已經有兩個成功的創業項目,其中一家招聘公司已經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
在斯坦福,很多學生都能夠從身邊的教授和同學那里獲得創業的幫助。Snapchat 就是斯坦福產品設計系某門課的class project,當時班上的三十名學生是Snapchat的前三十名用戶。後來創始人Evan Spiegel決定休學把Snapchat當成事業做下去,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博士畢業之後,王孟秋的導師C h r i s Manning知道他想創業,特地推薦他在矽谷的Xseed Capital工作了一年,參與各種創業項目的討論。此前,他是個狂熱又散漫的學生,開過冰淇淋店,做過大數據處理的小公司,也在阿里和twitter工作過,但這一年仍然對他大有裨益。
“有的時候,你走進一家公司,光從工程師回頭看你的眼神就能知道這家公司是什麽樣的。2B的公司只要有關鍵資源,花個五年十年總能做起來,2C的公司就難多了,因為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你做的東西消費者是否真的需要。這一年,我確定了一件事:將來創業,我要做2C,絕不做2B。”
和哈佛人不同,斯坦福人更樂於創業,而不是去大公司求職。哈佛大學的學生報紙《the Crimson》曾經刊登一篇文章,談到斯坦福的崛起以及對東部常青藤大學構成的挑戰。文中引用了愛德華·費斯克(EdwardFiske,《Fiske Guide to College》的作者)的觀察:美國東岸大學是按照英國大學的模型建立起來的——一個自成格局的象牙塔,而斯坦福開放式的校園是向外的,它對於科技、工程的崇尚,對傳統束縛的拒絕,都反映了典型的美國價值。
另外一份報告數據顯示,2004年前後,麥肯錫在全球的合夥人中,畢業於斯坦福的人數還不比哈佛少,但是到了2010年前後,僅以麥肯錫中國為例,整個公司只剩下一位斯坦福畢業生。按慣例,一位應屆MBA要升遷至合夥人大約需要8年時間。算一算,大約從1996年開始,斯坦福人就變得不願去大公司工作了。這時候,斯坦福人正在迎接一波科技股狂潮,而這波狂潮的標誌之一就是雅虎上市。如你所知,這不過是又一家由兩個斯坦福學生在車庫和實驗室里創建的公司而已。
現在,王孟秋在北京的中關村和朋友合辦了一家公司。這間辦公室好比當年的雅虎,猶如一個小小的烏托邦,只有一二十個員工、散亂擺放的實驗零部件、吉他、貝斯和無人打理的洗手間。下屬們管他叫“老王”,盡管他看起來比3 3歲的實際年齡要小得多。他還是個大學生的樣子,也喜歡用大學生的方式聊天,談論後搖滾音樂、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和黑塞的小說。他像個穿了一半西服的嬉皮士。他把自己的照片印在名片上,顯得有點輕浮。他又非常禮貌地拒絕談論自己的無人機項目(做無人機的都從來不談無人機,這難道是個隱秘的新潮流),顯得相當穩重。
大約一年半以前,王孟秋打算回國創業。金沙江基金矽谷辦公室的創始人林仁俊給了他一筆錢和一個建議:回去之後,花三個月時間踏實待著,什麽也別幹。
王孟秋沒聽。他大概是那種誰的話也不會真聽的人。他花了兩個月時間,又找真格和IDG各要了一筆錢,組建了一個7人團隊,租了華清嘉園的小房子,就打算開始幹了。他大概算了一下,這麽一筆錢,在矽谷創業夠花9~12個月,在中國則夠兩年使用。但為了讓公司盡快運轉起來,他還是忙不叠選擇了一個方向:團購優惠券。項目進展很順利,不到第三個月,他馬上就要拿到100萬人民幣的訂單了。
“那天從國貿出來,怎麽都不對勁。”他回憶說,“我連手機充電器都沒帶,直接打車去機場,買了張機票就去黃山腳下住了三天。”
從黃山回來之後,王孟秋挨個找投資人、合夥人和員工談話:對不起,但我不能做這個,這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在他看來,這個訂單只要一接,公司就會朝著完蛋的方向飛奔。這就是說,他的小公司會淪為大公司的供應商,從事調配資源而無創造性可言的項目。
“我在斯坦福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有兩樣。第一,錢不重要。我們實驗室至少有兩個谷歌前一百號員工,都是億萬富翁,一樣花8年時間來讀博士。第二,做研究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千萬不能自己騙自己。”
結果讓王孟秋自己都意外。他的投資人和合夥人對他說:Thank God,還好你不做那個,真的不靠譜,我們還不好意思跟你說。王孟秋松了一口氣,回想那“三個月啥也別幹”的建議,心想,真是個金點子啊。
找到那件事
幾年前,斯坦福工程學院機械系碩士蔣濤去巴黎一所大學做課題交流。對方知道他來自斯坦福,第一個反應就是:你們這些斯坦福的,居然也願意認真做研究啊,呵呵。
如果你走進斯坦福周圍的任何一家咖啡館,毫不費力就能找到一大坨開口enterprise閉口leadership的人。很多人對於斯坦福的理解是這樣的:教授們都在做投資,賺很多錢,而學生們都在開公司,想要賺更多錢。
這種理解雖然偏頗,但也不無道理。2000年就任至今的校長約翰·軒尼詩,他本人就是谷歌和思科的股東。谷歌當年創業的時候,就是在教授大衛·切瑞頓家的門廊里拿到了十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在這里,不但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手持《精益創業》這本聖經開發各種App,也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投資於此。一項數據顯示,14年來,斯坦福接受的來自成功公司和創始人的捐贈已將近200億美元。
在斯坦福的小圈子里,這種說法會立刻招致對方的不滿,繼而是一大串誠心實意的解釋。就拿方愛之來說吧。“我不想做投行,也不想學營銷。”她講得很明白,“我曾經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樣子的。如果說斯坦福教會我什麽,就是讓我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幫助我找到一個方向。”
方愛之的故事並沒什麽特別的。她的父親是中國一位聲名顯赫的投資家,因此,跟很多同樣出身的孩子一樣,她的難題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她就要跟那些已經擁有的東西打交道,而找到一個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就顯得加倍艱難。她做過很多努力:考上最好的大學,進最好的投資機構工作,辭職學中文,去甘肅邊陲做慈善……但她始終不了解,她到底要做什麽才能成為她自己。於是,她打算去斯坦福看看。
現在看起來,斯坦福和其他大學最大的不同是,它願意接受所謂“怪咖”,也就是有困惑的人。20世紀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依然在制造影響,這里的文化氛圍與東岸截然不同。女生們在大冬天穿著超短褲,推開教室,門口掛著滑板,周圍聽得最多的不是英語,是西班牙語。你看見教授在發呆、打字或者織毛衣,但他突然一擡頭提個問題,一針見血。如果明天有同學跟你參加同一個面試,他一定會坐下來跟你討論,而不是暗暗瞅著你較勁。這種厭惡競爭的頹廢感正是嬉皮士精神的精髓。
開學第二年,方愛之在一門叫作Touchy Feely的課程上經歷了震撼教育。課程原名是Interpersonal Dynamics (人際關系情商課),12個學生被分成一組,加上2個外來的輔導員,共14人每周被關在同一個房間里度過7個小時,持續一學期。在每周的那7個小時里,沒有話題設置,必須實話實說,房間窗簾緊閉,室內發生的一切必須嚴格保密。
一段時間之後,輔導員要求12個學生互相打分,進行影響力排名。方愛之被排在倒數第二名,她委屈得大哭。“我發言非常積極,為什麽我的努力不被看到?因為我是亞洲人嗎?因為我是女人嗎?”
在後來的課程交流里,同學幫助她尋找痛苦感受的心理根源。她開始意識到,也許自己之所以這麽在乎別人的評價,是因為從小到大都過於在乎來自父親的評價。她有一位典型的中國父親,其威嚴謹慎的程度和優秀程度呈正比。“可能他也很為我驕傲,但很少說出來。”長久以來,父親成了她的超我的化身,常常和她的本我起沖突。這一發現讓她內心的小女孩終得解脫。
當然,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課程顯得有點神神叨叨,而且並不實用。但它確實是斯坦福商學院的三大王牌課程之一。通過這樣的談話,一個人得以了解自己,學會和他人溝通,並且有可能把這些技巧運用到公司管理中去。相比之下,諾貝爾獲獎教授的期權定價模型、各種創業實操課程,反倒顯出術和道的差別。
一位斯坦福文科教授解釋說:“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知識。一種知識是關於數學、物理、社會……但還有另外一種知識,是人對於自我的知識。這種知識豐富一個人的心智,鍛煉他的想象力。如果這兩種知識不能連接起來,那麽教育是盲目的。”
劉延鋒有一個更加動人心弦的和解故事。他今年3 4歲,看起來衣冠楚楚,是個養尊處優的年輕人,其實不然。在他15歲那年,原本堅強能幹的母親身體突然出現狀況,家里的生意也受到影響。頭頂的一片天塌了,劉延鋒意識到自己需要站出來獨自面對風雨。
他開始特別努力地想要保護家人。這之後的很多年,他給自己的使命就是讓家人相信自己,對未來重塑信心。他一直獨自承擔巨大的壓力。他選擇承受壓力的方式非常誇張,就是永遠要考第一名。每次拿到第一名,他都能看見媽媽的微笑。他連續考了8次全校第一名。上大學的時候,他每周六晚上七點準時給家里打電話,每兩周寫一封家信——與其說是家信,不如說是學習總結。
他永遠列表一二三四,告訴家人,這兩周獲得了哪些獎項,組織了哪些活動,而接下來半個月的安排又是什麽。前一陣,劉延鋒看趙薇的《致青春》,感同身受。“趙又廷那句臺詞說的不就是我嗎——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那些年里,我真的就是這樣。”
在斯坦福,劉延鋒也經歷了T o u c h y Feely的洗禮。這不啻為一次情感啟蒙。從覺得“我的內心全世界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拷貝”、“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幾乎從來沒有想過要找人訴說,也從來不覺得有這個必要”,到開始一點點放開自己。可以說,課程前後的劉延鋒幾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以前,他很少去關註自己的情緒,人生似乎是一個由他設定好目標函數的最優化求解過程,正像是他所精通的各種複雜金融交易、定價和金融模型。這種極其理性、苛求完美的思維方式有助於他的職業生涯——他確實是一位相當出色的投資銀行家。你要知道,他在去斯坦福的飛機上就把兩年的學費賺回來了(當然,一年之後遇到金融危機又賠回去了)。
“這種近乎自殘的完美主義傾向和自我成長方式,帶給我本人的壓力,由於自己早已習慣,我已渾然不覺,但必然會對身邊的人產生無形的壓力,雖然我自己從不希望這樣。”劉延鋒開始更加敏感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情緒,真正去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分析別人所處的具體環境,從而更能理解別人本來似乎不可理解的行為,更有耐心地去包容別人的錯誤,去無條件地愛別人。他一直記得Joel Peterson教授(同時也是美國捷藍航空董事長)在他們臨畢業時與他們分
享的話:“I can love the people I don’t like。”
在斯坦福,讓劉延鋒記憶最深刻的另一件事不是參加巴菲特公司年會,而是和家庭與愛有關。他剛入學時就碰到美國Capi t al On e 銀行的創辦人回校演講。創業之初,在他經過多年努力後,公司取得了一個突破性進展。當他回家告訴妻子之時,妻子卻哭了,因為擔心他從此會變,會無暇顧及家庭親情。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立即給了妻子一個承諾:親愛的,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變了,你就告訴我,我第二天就離開公司,回家陪你和孩子。
那次聚會上,劉延鋒遲到了。當別人都在聊學校趣聞逸事的時候,他冷不丁開口,說的就是這段往事。因為沒有語境,這話難免叫人不以為然,像是又一個冠冕堂皇的人在說冠冕堂皇的話。不過,如果意識到劉延鋒這些年的變化,你就會恍然大悟——他好像在說家庭,其實還是說的本我,那與任何創業、金錢、名望和成功無關,是一個人情感的自由流動。
野獸的小時候
2 0 10年,陳曲剛剛從德意誌銀行跳槽到紅杉資本。說起來,他不過是從大望路的一棟寫字樓換到隔壁另外一棟寫字樓上班而已,但感覺像是兩個平行世界。他的同事胡丹帶著他去看了有生以來第一個早期項目。在一間堆滿化妝品盒子的簡陋辦公室里,他認識了一個剛剛從斯坦福商學院畢業的年輕人。
“他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陳曲回憶說,“我以前做投行,見過的企業家都是背著手,帶著人,跟他說完話恨不得退著走的那種人。可是他不一樣,他身上有一種從里到外的自信,而且他的人和他身處的環境有巨大的反差,可是他輕易就接受這種反差。這讓你覺得,他一定是個somebody。”
這個年輕人就是陳歐。當時,他正在最糟糕的時候,第一個創業項目夭折了;也是他最意氣風發的時候,他幾乎立即就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打算不管三七二十一試它一把。這種狀態對於習慣了埋頭熬夜寫報告的陳曲來說,有著巨大的感染力。不到一年,他申請下來斯坦福的offer,坐上了從北京到舊金山的飛機。
現在看起來,恐怕這次見到的年輕人大都處於當年陳歐的那個狀態:嘗到了創業的滋味,吃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虧,曉得中國的創業跟矽谷的神話不是一回事,好在還年輕,吃得了苦,於是迅速預期回調,抖擻精神,再來一把。
陳曲出生於1986年,今年還不到30歲,有點樂呵呵的孩子氣。和大部分同學一樣,陳曲在斯坦福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他是一個重度遊戲玩家,從小迷戀各種線上遊戲。本來是隨便玩玩,可斯坦福那種近乎原教旨理想主義的東西讓他慢慢開始認真了。他發現,中國幾乎所有優秀的遊戲設計師薪水都不高,大量的利潤被大公司和發行端賺走了。他在想,也許可以借鑒好萊塢的傳奇影業,做一家專事遊戲研發的孵化器公司,讓有才華的設計師能夠發揮專長,得到更合理的報償。
2 0 1 3年,陳曲畢業回國,創辦了一家名為星雲素的遊戲公司。在他的想象當中,自己好比是仗劍英雄,指向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知道的黑暗之處,此去艱險,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決定從第一款遊戲的研發開始啟動。但是很快,他遭遇了最大的一次失敗。
“ 我們的才華根本不支撐我們的理想。”他說,“這就好比,你寫了一個阿凡達的劇本,但是你的攝影師根本沒有能力把它呈現出來。”
當時,陳曲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美術師,於是在這個落地環節里使用了外包公司。但是,供應商總歸不能第一時間深入理解策劃團隊的要求,再加上創業經驗不足,自己團隊的設計要求也一變再變。一來二去,外包公司主動結束了合作關系。半年之後,遊戲勉強上線,沒有獲得任何影響,基本就是廢掉了。
到現在,又有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陳曲的第二款遊戲已經制作完畢,正在等待4月底正式的海外發行。汲取第一次失敗的教訓,他搬了新的辦公室,補充了新的團隊,而且拆掉了辦公室里所有的門,以示無所忌憚。他形容這種心情好比臨產,有點忐忑,有點亢奮,也有點因為等待太久而產生的不耐煩。“快點來吧。”他說,“我好知道自己是一腳踩在地上,還是踩在屎上。”
塗誌清比陳曲大好幾歲,是這撥人里邊比較早開始創業的。和陳曲一樣,他也經歷過一次挫敗,而且,他那次比陳曲還要嚴重得多。
2010年底,塗誌清從今日資本辭職,打算做一家服裝庫存清倉的電商。這時候,市面上已經有唯品會、俏物俏語、走秀網、魅力惠這樣的同類項目。但塗誌清看來看去,覺得還是有機會:他們賣到六七折,我只賣一折。我0.3折的價錢就能拿到貨,還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毛利。他的想法得到了真格基金和險峰華興資本的認可,拿到了折合600萬人民幣的天使。
2011年9月,這家名為“一折網”的電子商務網站上線了。但很快,塗誌清發現問題嚴重。
首先,他的創始人團隊和投資人全都是男性,投資模型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沒料到,女性用戶最在意的點不是款式,也不是品牌,更不是價格,而是隨時要有新品上線,但一折網每天只能看到六七款衣服。
其次,網站的運營成本極高。唯品會有100款衣服的庫存,雇傭模特和拍照的成本竟然和一折網七八款衣服的成本是一樣的。那時候,塗誌清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跑庫房,每每看見一群大男人對著堆成小山一樣的女裝,拆線頭的拆線頭,貼標簽的貼標簽。再次,一折網的衣服是尾貨中的尾貨,便宜歸便宜,但他完全忘記了一件事:一件過醜的衣服,別說便宜賣了,就算貼100塊錢出去,女人也不願意穿上身。
“現在看來,當時的團隊也找錯了。”塗誌清說,“我們的采購總監是從巴黎最好的時裝學院回來的,非常潮,在她看來,這些衣服全都一樣醜,所以徹底喪失了鑒別能力。其實當時不如從百貨店請買手,把中檔這個層次做出來。”
半年之後,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2012年3月,唯品會上市,股價跌得厲害。對於塗誌清來說,這意味著兩件事情:他再也融不到錢了;貨源被唯品會壟斷,他再也買不到新衣服了。
現在回想起來,塗誌清說,他從上線的第一天開始就知道不對勁,但一來不好意思跟投資人開口,二來也不想認輸,於是硬著頭皮做。到了這樣山窮水盡的時刻,他還在看大眾點評創始人的奮鬥史,告訴自己要堅持。
於是,這位年輕有為的斯坦福MBA帶上所有的衣服,坐長途汽車來到了河北邯鄲城鄉結合部。這是他最後一線希望,也許在網絡覆蓋和審美程度都不夠好的地方,這些貨物能夠低價賣出去。結果又一次讓他失望:恐怕就算對華北農民來說,他的衣服也過於醜了。
第一次創業以這樣的結果告終,其實談不上傷感,倒是有那麽一點喜感。這會兒,塗誌清坐在亦莊的二手車賣場辦公室里憶當年,簡直樂不可支。他是個快活人,一邊講一邊笑,覺得自己當年簡直愚蠢到了幽默的程度。他其實不是個害怕失敗的人,當年連續高考兩次、斯坦福連續申請兩次的經歷告訴他,這輩子要做個什麽事,絕不可能一次成功。
時過境遷,有分析師經驗的他老早就給自己複過盤了。
“斯坦福的人出來創業,最容易犯這麽幾個錯誤。第一,你看過很多成功的公司,挑刺很容易。但等你自己真去做了,你會發現,人家不見得不知道那兒有問題,只不過經驗足,知道那不是重點,先不用管。你呢,完美主義,眼睛揉不進沙子,一看小事就興奮了。這反而說明你不行,沒抓住重點。第二,創業公司不需要什麽都強,但是要有一招鮮的東西。我是MBA、大公司和咨詢公司出身,戰略分析能力比較強,但是既沒做過互聯網營銷,也沒做過服裝采購。第三,很多人認為我們戰略能力強,執行能力弱,其實也不是。你想,我們在咨詢公司寫東西,那麽一點時間做那麽多事,執行力是不弱的,至少肯吃苦。但我們缺的是什麽?缺打法。在戰略和執行之間的那層東西,就是打法。打法就是接不接地氣的東西。”來回折騰這麽幾次之後,塗誌清心里已經有底了。“優車誠品”是他五年來的第三個創業項目,正在頻繁約見B輪的投資人。這
回,他覺得靠譜,因為他愛幫人撿便宜,這回總算挑了一個重決策、高單價的東西賣。
不知道塗誌清是不是清楚,他還有幾位同學,正處在他幾年前的焦慮期。肖廣第一次創業,上來就做了一個加油站O2O的項目。公司成立一個月,才剛剛在二線城市做完測試。他有點忐忑,希望能有一個BIG HIT,又擔心反響不如預期,最怕的是,萬一市場反響不好也不壞,那是要繼續做還是立刻調整方向?
前幾天,肖廣和美團網的一位高管聊天。對方問他,全中國有多少家加油站?他說,9萬家。對方又問,你打算怎麽個速度?他說了一個數字。對方問,你為什麽不找兩千個人、兩千臺車,讓他們在全國跑,不要停,這樣理論上來說,數字會是你計劃的三倍不止。
“在中國做互聯網有三板斧:圈地、拿錢、精細化運營。你可別把這三件事給做反了。”肖廣被震了。原先,他在殼牌石油工作,這家外企花了十年時間收購了中國1000家加油站,他原本以為自己的作戰計劃已經夠輕巧夠快速了,結果人家幾句話讓他開始了深刻反思。接下來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密集約見百團大戰中的戰鬥者,希望能把地面推廣做起來。
“我們這群人,還是不夠hungry啊。”他感嘆說,“我們受過的訓練,總要求系統完美性、邏輯自洽性,總希望它是美的。可光腳不怕穿鞋的,我所有的資源和智慧,不過只能換來幾個月的先發優勢。我們覺得自己很聰明,可真創了業,你會發現,創業需要會的十件事情里面,你可能只會兩三樣。”
有時候,肖廣會約他的哥們何搏飛聊天,說說困惑,討討法子。結果,兩人真是說到一塊兒去了。創業公司有大有小,但他們面臨相似的問題:規模,規模,還是規模;速度,速度,還是速度。
按理說,格靈深瞳是一家剛剛成立不到兩年的公司,它的安防監控產品已經拿到了中國四大銀行客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但何搏飛並不滿意。
“2 B還是傳統生意。跟客戶吃飯、下單、生產。好處是來錢快,可量起不來,從百到千再到萬,每個階段都以年來計算。我們得做互聯網的生意,那是以月甚至周來計算的。”
幾天前,何搏飛和同事們開會,確定了一個原則:任何戰略討論到5 0%打住,剩下的就是決策和執行。回想之前無數次創業未遂的經驗,他打定主意這回要更有血性一點。他講了幾個不允許對外透露的2C應用場景,顯然是已經做好決定了。比起十幾年前那個捧著馬桶就往唐山跑的少年,今天的何搏飛仍有不可救藥的樂觀。“我們今天拿了這麽多錢,就是要披荊斬棘地殺出來。我看到前面的一點光明了,能不能把這條路砍出來,就看我的了。”
尾聲
2009 年,肖廣申請斯坦福MB A 的時候,楊寧以校友的身份幫他做過一次面試。當時,楊寧已經結束了空中網的業務,正在五道口做悟空搜索。但那也是他創業生涯的晚期了,有點身心俱疲的意思。
當時,楊寧問肖廣:“你的職業目標是什麽?”
肖廣說:“改造中國石油零售行業。”
楊寧比肖廣大9歲,他像個老江湖一樣笑了:“不可能,那是一個資源導向的行業。”那一年,肖廣25歲,他不服氣,跟楊寧爭辯了一番。6年之後,因緣際會,他竟然真有機會做自己當年最想做的事情。
4月初的一天,楊寧坐在國貿的寫字樓里暗暗發笑。他早已不記得這段往事了。如今,他的身份是樂博資本的創始人,投資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項目。
“他們啊……”他咳嗽起來,吞了一粒藥片,“在斯坦福待久了,被理想主義影響過之後,你的情商和現實世界是脫節的。”
“為什麽?”
“ 屢次受打擊之後,你就會預期回調了。當年,我的團隊還造過反呢,集體罷過工呢,也被黑過錢。當你在上市之後都被人陷害,被人在媒體上攻擊,各種舉報,運用各種關系打擊你的時候,你才會知道江湖和人心的險惡。一開始,大家都會理想主義,不切實際,最後天地不仁,視萬物為縐狗,市場會教育你。”
楊寧今年40歲。他和陳一舟、周雲帆一塊兒,算是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斯坦福先驅。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先後創辦了三家公司,沒有一家真算得上成功。如今,他成了一個信奉王陽明的天使投資人,諄諄告誡年輕人們,不可過於理想化,以及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在他看來,中關村雖有中國矽谷的美名,但和美國創業壓根不是一回事。如果帶著斯坦福那一套回來幹,遲早會碰到一座玻璃的長城——美好得閃閃發光,觸手可及,但死活無法穿越。肖廣創業一個月,對此他還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他記得,在斯坦福有兩個非常有名的教授:一個教Touchy Feely,教導學生相信他人,追求夢想;另外一個教Paths To Power,教導學生奉行馬基雅維利主義,結果導向,不擇手段。每一年,這兩位教授都會進行公開的大辯論,引來無數看客。
“我也不知道兩年之後我會變成什麽樣子。”他說,“但我想,中國還是需要斯坦福這樣的創業者吧?總不能都是土匪啊。”
歡迎來到不純真年代。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雷曉宇,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259.html
7月15日,南开大学试验场上,一位研究员头戴16个采集点的脑电信号采集设备,坐在一辆长城SUV车的后座上,用“意念”对试验车实施了启动、直线前进、直线倒车、刹车、车门上锁、解锁等试验操作。
这项研究通过脑电设备,捕捉人在集中注意力时产生的脑电信号,利用脑电信号识别系统分析人的驱车意图并向汽车发送操控指令,以此实现人脑驱车行驶,及智能汽车人性化研究的新方向。
这是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段峰副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脑控汽车研究方面的成果。据称,这也是段峰研究团队与长城汽车(601633.SH;02333.HK)合作两年的实验成果。
“脑控汽车确实比较新颖,也有前景,但目前还是基本的功能样机阶段,距离真正进入市场应该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距离。”一位汽车工程方面的专家如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此外,还有多位证券分析师认为,脑控只是一个概念,是长城汽车对本轮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融资的一个注脚。
段峰研究团队在进行试验
脑控汽车
尽管工程人员认为这距离进入市场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距离,但人们对于“脑控汽车”的研究也不仅仅是段峰的这一个实验团队。位于西澳大利亚厄莫提夫的皇家汽车俱乐部也提出并发展了一种新概念——通过驾驶员脑电波去启动汽车,并保持汽车行驶。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这款由驾驶员注意力“驱动”的汽车,拥有“神经耳机”,通过一款定制软件连接大脑活动和汽车发动机。该耳机装有14个感应器,来侦测大脑中额叶、顶叶和感知的区域中的脑电波活动。
这款汽车通过特定软件对大脑中脑电波活动量的分析,来测算驾驶员是正在专心致志地驾驶,还是已出现分心、走神的情况:当驾驶员的神经活动变低,或者 他们的眨眼率显著减少时,说明驾驶员已出现疲劳或者注意力下降;耳机中还有一个陀螺仪,可侦测到驾驶员头的朝向是否严重偏离道路方向。一旦发现神经活动变 低或者驾驶员头部方向严重偏离道路,该软件就会给发动机发送阻止信号,并指示油门切换到闲置挡,来安全地减缓车速。
实际上,自从人类知道身体的控制中枢是大脑而非心脏之后,相关的科学研究就方兴未艾、风靡全球了,有关脑电波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60年。
按照简单的逻辑讲,脑电波技术最根本的思路就是“采集人类思考时产生的电信号,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出规律性,从而进一步翻译成机器可识别的信号”。整个逻辑的描述仅仅有二三十个字,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衍生出大量的尖端技术。
2009年的CES展览上,一款名叫MindFlex的玩具震惊世界,玩家可以用“意志”让小球悬浮到空中,而且稳定程度会随着玩家意念的专注度而 有所变化。随后,不仅这款玩具被抢购一空,而它使用的核心脑电波技术也开始渗入临床医学、健康养生、乃至可穿戴设备领域。但因人类大脑过于复杂,目前该领 域内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
炒作的注脚?
南开大学“脑控汽车”试验,也丰富了资本市场对于长城50多亿元智能汽车项目的想象空间。
7月11日,停牌20多天的长城汽车宣布复牌,根据公告,此轮停牌的原因是长城汽车向不超过10位投资人定向融资168亿人民币,用于发展新能源与 智能汽车。根据7月10日发布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长城汽车计划将其中的约三分之一资金——50.2亿元用于发展智能汽车。
根据公告,长城汽车对智能汽车项目的总投资额为 50.33 亿元,拟用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娱乐系统、舒适健康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具体涉及车联网、自动泊车辅助、 紧急制动、主动降噪系统等共计23项功能。从发展的角度,长城的智能汽车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智能汽车的初级阶段,即辅助驾驶;第二阶段是智能汽车 发展的终极阶段,即完全替代人的无人驾驶。
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脑控汽车显然只是长城汽车本轮融资的一个注脚,是向股东的一个交代,但这“肯定不是汽车企业融资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为过冬储备一些粮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述分析师认为,现阶段不论是新能源还是智能汽车都是炒作融资的好概念,但这些概念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更无法衡量其投资回报。
盡管海外出口的銷量仍在持續下滑,長城汽車還是堅持繼續走出去。
9月16日,長城汽車(601633.SH)發布的對外投資公告顯示,該公司已在俄羅斯圖拉市註冊成立俄羅斯哈弗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俄羅斯哈弗”),對此,長城汽車預計將對俄羅斯哈弗合計投資約人民幣33.3億元,用於工廠建設及經營。
據悉,俄羅斯哈弗為長城汽車的全資子公司,總占地面積約216萬平方米,產能規劃為年產15萬臺汽車,生產車型主要為SUV。公司的經營範圍為:汽車、汽車零件、部件及其配件的營銷、銷售、推銷,生產制造以及開展與此有關的其他任何經營活動,包括貿易中介活動和對外貿易活動;對汽車運輸工具進行技術維護和維修,提供其他類型的汽車運輸工具技術維護服務;在銷售汽車運輸工具時從事金融性中介活動。
數據顯示,俄羅斯一直是長城汽車海外單一最大市場,1~7月長城汽車累計出口14945輛,其中向俄羅斯出口9403輛,占比高達62.9%。
受匯率波動影響,長城汽車對俄羅斯的出口下滑也很快,其中7月份該公司在俄銷售新車1307輛,同比去年的1708輛,下跌23%。1~7月銷量同比下滑22%。受此影響,長城汽車整體出口量也出現大幅下跌,1~7月出口總量下滑56.39。
截至目前,長城汽車已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投資設立銷售公司並運營,此外還在南美、中東、亞太等地建立了一定的銷售網絡。而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長城汽車希望通過變革銷售模式、推出新款車型等措施,提升品牌影響力,擴大海外銷售規模。
其實,早在2014年5月20日,長城汽車就已與俄羅斯圖拉州政府及圖拉州公私合營發展集團(開放型股份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在當地投資建設整車生產基地。但發生在2014年底的盧布匯率波動影響了整個投資進程。
由於盧布的大幅跳水,今年3月,通用汽車等車企開始削減在俄產能,此外還有多家汽車公司宣布縮減當地產能。並呼籲政府出臺響應措施以減輕外資車企的匯率壓力。
根據俄羅斯《生意人報》(Kommersant)消息,俄羅斯政府在今年三季度初將出臺一系列措施,鼓勵外資車企在當地投資建廠,並降低盧布匯率波動給外資車企帶來的風險。
深交所於18日向長城動漫發出問詢函,圍繞長城動漫日前宣布的剝離焦化業務重大資產出售,就出售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實際控制人是否接手該資產出售、付款安排等問題發問,並要求長城動漫作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