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孵化器市場大浪淘沙,不只靠租金賺錢的雲部落平穩擴張

在創新產業園(孵化器)領域異軍突起的雲部落又下一城。

近日,在江蘇常州舉辦的長三角科技創新聯動發展論壇上,雲部落正式揭牌常州創新平臺,一口氣與英國火花創投基金、明照資本等多家公司簽署平臺戰略合作協議。

這意味著雲部落與常州市鐘樓區政府合作的合作落地,雲部落將導入線上孵化服務體系,建設本地孵化器服務常州科技企業。

2014年,曾在張江高科深耕產業孵化行業多年的唐溯在上海創辦雲部落,第一個產業園區項目誕生於上海閔行。此後,雲部落擴張,在上海奉賢、張江,在北京、南京等地均落地項目。預計到今年底,雲部落將管理近15個園區(孵化器),管理面積超35萬平方米,服務企業千余家。

2014年,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呈爆發式生長,經歷2016年的行業洗牌後,幸存者正重新思考企業定位和盈利模式。

雲部落逆流而上,創始人兼CEO唐溯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市場上空間產品市場分三類。一種是二房東模式的聯合辦公空間;一種是眾創空間,它介於聯合辦公空間和孵化器之間,也有出租工位的空能;最高級別的就是孵化器,目標是孵化企業為主,地產空間是必須的載體,是實現的手段但不是目標。”

雲部落自我定位為“為中小企業集中賦能的創新複合型孵化平臺”,意圖建立一個連通政府、企業和創新資源的創新生態體系。路還長,雲部落決意探索到底。

不能只靠租金賺錢

空間產品市場正經歷一場大浪淘沙。2014年,國家發出“雙創”號召,眾創空間、孵化服務機構,呈爆發式生長。

據科技部火炬中心2017年12月公布的數據,2014年開始,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每年上一個臺階,2014年孵化器數量為1748個,2015年是2533個,至2016年底已達3255家。而在2014年前三年,全國孵化器數量不過年增長200個左右。

至2016年底,全國範圍內,納入火炬計劃的眾創空間近4300家,企業加速器也超400家。

然而,行業良莠不齊,同質化嚴重。唐溯認為,“有一部分眾創空間規模較小,缺乏資源貫通能力,沒有形成產業生態,較難給創業企業賦能。國家已經提出了大中小融通發展,正是’雙創’的升級版,雲部落正在探索這種孵化模式。”

創業團隊初期,往往面臨基礎設施服務、法律、融資等問題,需要支援,而創業孵化器能降低初創企業的經營風險、成本,提高其存活率。

從雲部落整體的運營體系而言,園區企業孵化前期的咨詢、初期孵化小團隊組建、成立公司,再到推向市場,進入融資再到IPO的過程,雲部落會全程參與。

事實上,空間產品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飽受盈利質疑。再加之資本寒冬已到,從業者很難不感覺蕭瑟。行業中,已有一波眾創空間倒閉。“孔雀機構”、“地庫”等是典型例子。

2016年,位於深圳的孔雀機構因拖欠租金和物業管理費遭遇強拆,60多個創業團隊被臨時要求撤場。

深究孔雀機構等案例,其失敗的本質是盈利模式的脆弱,對租金收入的過度依賴使其難以擺脫基礎、粗糙的“二房東”的角色,在行業洗牌之際,被淘汰或難以避免。

市場上有能力留存下來的玩家正思考更清晰的盈利模式。

唐溯告訴第一財經,公司的盈利模式結構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傳統眾創空間,靠賺取租金差價盈利;推出雲部落創新產品服務包,企業通過購買產品服務包獲取服務;給中小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投資收益。

目前而言,雲部落的租金和創新產品服務包兩種模式占利潤大頭,其中來自租金的利潤占比接近50%。

正如不願雲部落被定位於共享辦公或眾創空間,唐溯亦不願來自出租工位獲得的租金占據利潤總盤子的比例過高。

2017年開始,雲部落開始尋找有前景的投資標的。據唐溯透露,三年後,投資標的將產生可觀的收益,它們將構成盈利結構中的“投資收益”。

唐溯希望,通過3年的努力,把租金占利潤比例降至20%。這意味著,創新產品服務包、增值服務、投資收益三種模式的產出必須拉升。

年底進入A+輪

而比盈利模式更重要的是存活下來。

唐溯見證過產業園內一些公司的榮衰,它們融資後為迅速做大規模,瘋狂擴張,但幾個月後,公司因資金問題瀕死。

唐溯表示,雲部落目前資金情況良好,仍能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據雲部落消息,2017年,公司拿到了千萬級別的A輪融資。

唐溯透露,年底雲部落會進入A+輪融資,融資凈額將主要投向生態建設、團隊建設和系統叠代上。

安全至上,唐溯有意控制雲部落增長速度,但不等同放棄規模增長。

雲部落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初,雲部落已經在上海、北京、常州、南京等城市啟動和運營了十余個園區(孵化器),雲部落還將落地到深圳、武漢等城市,預計到今年底,雲部落將管理近15個園區(孵化器),管理和服務的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服務企業千余家。

不論規模如何擴張,雲部落的願景始終是建立一個聯通政府優質資源,對接大型企業集團創新需求,引入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的全面開放孵化生態,打破中小企業、政府部門、大企業以及海外科技創新機構之間的信息壁壘。

在此層面,雲部落有較大優勢。唐溯在創辦雲部落之前,在張江高科深耕產業孵化行業十余年,在她的帶領下,雲部落能精準把握政府發展戰略規劃及政策導向,幫助創業企業獲得政策扶持,專項資金補貼、特殊資源和特色服務。

唐溯認為,當服務的企業足夠多,產業的深度、廣度足以支撐生態圈的培育,打通產業和產業之間的通道,最終將形成生態森林,實現跨界發展,實現多方共生共建共贏。

雲部落還走在打通產業通道的路上。 關於創新生態體系,唐溯心中已有大致的輪廓,但尚不算十分清晰,“孵化器在國內發展近30年,但此前26年均是國有孵化器,近四年才有民營孵化器出現。雲部落模式中幾乎無前行者,我們摸著石頭過河。”

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市場已經幾輪洗牌,但有決心的玩家能錯位競爭,在探索的路上一走到底,最後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和歸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67

貴州藏亞洲唯一穴居部落

1 : GS(14)@2014-08-26 02:42:06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塔井村,崇山峻嶺之間,在海拔約1,800多米接近山頂的一個大洞穴裏,居住着吳、王、羅、梁四個姓氏的20戶人家,約近百口的苗族人。據國家旅遊局考證,這是亞洲現存唯一的「穴居部落」(圖)。穴居部落在2003年才通電,但大都家徒四壁。據洞中老人表示,「部落」中共建政初為躲土匪逃進來,後來政府曾勸居民搬出去,但他們覺得洞中生活好,冬暖夏涼。《北京青年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5/188436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191

【財經八一八】 《部落衝突》「台灣共和國」被改名

1 : GS(14)@2016-07-24 17:16:05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5%AA-082220999.html



騰訊(00700)早前宣布出資86億美元,收購芬蘭手遊公司Supercell逾84%股權,全球矚目。事關收購將創全球最大遊戲產業併購案,同時亦是騰訊今年以來最大收購。

Supercell旗下的《部落衝突》為國際大熱手機遊戲,騰訊正是為此而來,希望藉此走出中國,開拓國際市場。由於《部落衝突》屬戰爭遊戲,不少玩家都喜歡以自己國家名稱為部落命名,一名兩年前已加入該遊戲的台灣玩家,就將其部落取名為「台灣共和國」,一直相安無事,直至上個月騰訊進行收購後翌日,該台灣玩家卻被通知「請勿使用他人不適的部落名稱,我們有權永久封禁,望你知曉」,並擅自將其部落改名「美麗的台灣」,玩家只可大嘆無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15

資本巨輪下「重如鴻毛」原住民部落台藝術家冀用創作改變社會

1 : GS(14)@2017-07-09 03:55:15

到底生命應該是「輕於鴻毛」,抑或「重於泰山」呢?隨着時代的變遷,很多時地方的原住民面對原生部落所在地,都要在經濟發展以及保育文化中掙扎取捨。來自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家張恩滿,提供了另一種選項,她透過錄像及裝置藝術告訴人們,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可以「重如鴻毛」。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繼201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Centre A藝術中心展出後,今年張恩滿「重如鴻毛」展覽將移師到洛杉磯,展覽紀錄了台東杉原灣的莿桐部落的影片以及當地人製作出的大風箏,以「重如鴻毛」表達微小的人們所展現的強大生命力。她表示當初在原名「杉原灣」的「美麗灣事件」上,這個部落的人民雖然是最受到衝擊,但他們的立場是贊成財團進來開發,以換取當地經濟收入。她指當初以為他們只是一群眼光狹窄、見錢眼開的小部落。但後來她跟着兩位社運人士深入了解,眾人與族人溝通,希望他們能明白自己依山靠海可以運用天然資源優勢,又跟他們合作製作傳統大風箏並紀錄下來。幾年來,她見到族人由冷眼旁觀到主動參與,令到她很感動。「我主要是從莿桐部落的角度出發,看他們會遇到甚麼樣的問題。」她覺得自己難以解決這些資本衝擊傳統原住民文化,只可以利用較軟的方法去令大家反思到底除了開發還會否有別的出路,因此在展覽最後部份設了實驗編輯台,觀迎民眾提出問題或意見。駐洛杉磯辦事處臺灣書院張書豹主任表示,今次展覽是以錄像及裝置藝術構成,為了加入本地元素,引入兩部與美國本地原住民相關的影片共同展出,包括達科他輸油管爭議及洛杉磯原住民的影片,他覺得無論是加拿大、美國或台灣的原住民都在面對相同問題,希望一併展覽引起大家反思。張恩滿有一半排灣族原住民血統,她表示從小在城市長大,到2011年才回到部落,當時對她的衝擊很大,此後很多藝術創作都會圍繞原住民的話題,「可能社會運動跟創作有一個很接近的想像跟目標,會有一個烏托邦,也許它們的形式跟目的不是太一樣,我希望藝術可以有某種能量,改變的能量。」如果想了解不同地方原住民在社會上的掙扎及生存,7月7日至8月12日在洛杉磯臺灣書院可以看到恩滿「重於鴻毛」展覽。話你知:美麗灣事件發生在台灣台東縣,是一宗土地開發案爭議案。2003年台東縣政府以BOT方式,將杉原海岸出租予美麗灣渡假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並經營美麗灣渡假村酒店,但由於開發商及當地政府迴避環境評估程序,而施工過程中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因此引起環保人士激烈反對,經過多年官司後,最終於2016年最高行政法院連續判決台東縣政府敗訴,開發案最終告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7/20082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